“?”

    李奉祠莫名的笑使得公孙棂疑惑。

    “永川侯,你不会武功吗?不会你得学啊,你堂堂一个侯爷,得学点技能保护自己啊。”公孙棂眨巴眼睛盯着李奉祠,笑盈盈道。

    “公孙小姐倒是善良,替别人想得周到。”李奉祠的长睫轻颤,细长的眼睛含着一抹淡淡的凉意。

    公孙棂翻了个白眼,“我莫不是要一直保护你到战役结束吧,那不白白浪费了我这身武功。”

    言中有抱怨之意。

    “那还真是得感谢公孙小姐了。”

    谈笑间,无忧军已被尽数击灭,战场一片狼籍,血铺盖了泥地,战火纷飞。

    “将士们在下面拼命厮杀,我们就在这上面看着…”公孙棂倏然表情沉重,心中有不悦,“哎。”

    好在青云军给力,四万对抗八万敌军,不仅将其全部灭掉,还余下了一万多将士。

    不过,无忧国真的有这么笨吗?

    “永川侯觉得,今日战况如何?”公孙棂交叉环抱双手,月影在她怀中被紧紧攥住。

    “公孙小姐觉得如何?”李奉祠答道。

    公孙棂瞧着台下,吞咽了口口水,很不自然。

    “被杀掉的敌军,像是因为战事在捷,急切招募的,并没有受过多么严格的训练。”

    “嗯,然后呢?”

    “然后…这先发的八万人,是个幌子,无忧莫不是有什么后招?”

    其实公孙棂也不太确定,若按正常战斗时间计算,八万人对战四万人少说也得三天,就跟前世先发的战役持续时间一样。如若前世的这三天刚好对应今生的一天,加之代庆彦的反常,那么或许说得通。

    代庆彦是敌国派来的奸细,青无二战时替无忧传递军情。因为自己恰好撞见了代庆彦鬼鬼祟祟的举动,所以代庆彦先稳住了一段时间不做任何行动,未能给无忧传递我方计策军情,本该同前世一样打三天的持续战,仅一天便结束。

    而无忧拖三天,是想耗尽我方将士的士气。因为双方人数悬殊,并且敌军已知晓我方早早设有埋伏,也如我军计划的那般“蜻蜓点水”消耗我们,窥不出八万敌军的实力。青云带的总人数本就少于无忧,再被无忧用新兵这么消耗,自然削弱了锐气。

    锐气被削,虽以我军少数士兵杀了敌方□□万人,但士气逐渐低落,内部开始出现动荡。

    李奉祠不作答,安静地俯看远处插立在小土丘的青云军旗,公孙棂也陷入思考心不在外,霎时间,观望台的周遭一片寂静,什么声音都听不见了。

    良久,李奉祠才开口,“公孙小姐是否在想,代庆彦未能及时传送军情,使得无忧头战失败?”

    听见李奉祠呼唤自己,公孙棂从愣神的死海中抽出意识,方听到李奉祠的话,先是一怔,而后点头。

    李奉祠能成为皇帝最信任的臣子,不是无中生有的。

    “侯爷觉得代庆彦是奸细?”

    从“永川侯”的称呼变为“侯爷”,显然公孙棂对李奉祠产生了丝敬佩。

    察觉到这点,李奉祠微挑了挑眉。

    “我是按照这个理来思虑的,不过做事不能轻易下结论。”李奉祠面容冷淡,神情肃然,卓然而立的身姿挺拔修长,交叉垂落于背后的双手陡然移动,铺平了衣衫,“人心难测的环境中,谁都可能会是奸细,谁都可能会是别人派来监视你的工具。”

    李奉祠转身离开,方才的话不禁引得公孙棂深思。望着逐渐消失的背影,她的内心极其复杂。

    他看起来并不老,可心却老。

    *

    对于未能用到“欲纵故擒”的计谋,公孙棂心中还是遗憾的。

    第一天的战争顺利结束。

    夜空阴云蔽月,忽而起了一阵风,荡得芦苇簌簌作响。公孙棂坐在大石子上,石堆砌的灶台边传来阵阵议论声。

    ——是公孙稷同李梁和公孙修竹商讨之后的计策。

    夜幕低垂,芦苇的涛声回响不息,似万马奔腾。烈火熊熊,啪啪作响,将周围的黯然照得明亮。

    她想听听他们议事,可她听不懂…

    要么直接引用史事,要么引用古语,公孙棂对这些一概不知。

    她起身朝暗处走去,说话声渐渐断断续续,篝火的星光明暗下来。

    她竟也喜欢独自夜行起来。

    公孙棂在死寂中缓过神来,又听见鸱鸮鸣叫冉冉接近。

    毫无疑问,这鸱鸮必然是那晚发现代庆彦异常行径时苍茫逃窜的那只。

    上了前线,公孙棂如瀑的长发很是遮挡视线,故而用银色头冠束了高马尾,银色素簪插于冠中固定。

    她蹲下身子摸索,想着捡块石子将鸱鸮打下来,但没有摸索到任何硬物。

    手中也没有带任何武器。

    她心下一紧,记起了插在头冠上的簪子,便一把取下,听声辩位。声音即将越过自己之时,发力甩出,寂静的夜晚被一声悲惨的叫声划破,随之而来的是重物落地的声音。

    鸱鸮奄奄一息地躺在芦苇丛中,发出阵阵欲生欲死的闷哼声。

    公孙棂循声觅去。

    她蹑手蹑脚地靠近声源,轻轻拨开芦苇,因着无光,一片黑暗,她寻摸草地,手触碰到一处时停下。

    鸱鸮流淌着温热的鲜血,轻微地挣扎,簪子直直穿过了鸱鸮的身体。

    公孙棂小心翼翼地捧起被自己刺伤的生物,原路返回。

    回到军营里,三人还在论事。

    公孙棂不便打扰,于是走开。

    经过李奉祠的军帐时,不自觉停下了脚步。军帐的帐口并未拉下,她顿了顿,转身径直走进军帐。

    帐内正在阅读典籍的男子微微抬眸,瞧着来人,手里捧了只受伤的鸱鸮,血从体内往外灌出,顺着公孙棂手指间的缝隙滑落。

    一滴,两滴…

    落在帐内的地上,血液浸入泥土中,地方变成一团黑色。

    李奉祠直盯着地上的黑色区块,深邃的眼眸黯沉如夜,似外面的黑夜般无底。

    公孙棂走进李奉祠,左右瞧了瞧,确定无第三人,才开口道,“这是我那天早晨所说的被代庆彦‘无意发现‘的鸱鸮。”

    李奉祠放下典籍,示意公孙棂上前。

    修长匀称的手指抚上贯穿鸱鸮的银簪,轻柔摩挲(mó suō)簪身,而后摸上鸱鸮。

    “不错,的确是家养飞禽,并且受过专业训练。”李奉祠从怀中掏出一张白色帕子。

    公孙棂以为他要把帕子给自己擦手。

    “把它放在帕子上。”李奉祠摩挲(mā sa)平褶皱,食指指点那方白帕。

    “哦。”原来是在下自作多情了。

    公孙棂轻轻地放下畜生,手里的黏腻感令她极不舒服。

    她洗完手后又折返回李奉祠的帐中。

    “你好啊永川侯。”

    “公孙小姐还有何事?”

    “无事无事,睡不着来找你聊聊天。”公孙棂笑呵呵地说道,在李奉祠面前置物的矮长桌桌角坐下。

    “那只鸱鸮呢?”

    “扔了。”

    “啊?你扔了?那我的簪子…”

    “闭嘴。”

    “哦。”

    怎么老是一副生人勿近的姿态。

    公孙棂张望四处,李奉祠不动声色地从放置秋毫的架上取下一只银簪。

    “公孙小姐,你的眼睛可真好。”李奉祠哂笑道。

    “?”闻声瞧见李奉祠手中的动作,公孙棂心中暗骂了一句。

    他嘲讽她眼瞎!!

    公孙棂生气地接过递来的银簪,白了男子一眼。簪子上没有任何血迹,想来应是被李奉祠擦拭过。

    “永川侯,有这时间还不如去锻炼锻炼身体,别连剑都拿不稳。”公孙棂转身甩发,带着怒气潇洒离去。

    话本子里的侯爷不仅文武双全,还一身才艺,李奉祠就徒有外貌跟脑子,能文不能武,还喜欢嘲笑别人,差距。

    脑子够用,还不如利用他去对付宋溱。

    但要跟李奉祠结成盟友,真的太难了。

章节目录

重生之夙玉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白马流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马流香并收藏重生之夙玉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