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遇山清正带着人进门,却被赵家众位子侄拦在门外。小赵将军一夫当关镇守大门,一副势必要好好为难新妹婿的架势,焉知不是仗着兄长的身份,暗报当日挨骂之仇。
今日跟着遇山清来接亲的友人有陈皇后的表侄,户部尚书陈穆的长子陈铮,侍中韩岐家的二公子韩濯,还有遇山清自小一起长大的堂弟。
遇山清进不了门,只得对赵临说:“仁怀,你我至交好友,何必拦我?”
“此言差矣。”赵临站在台阶上,居高临下看着遇山清,戏谑道,“我听闻遇家最重礼仪孝道,今日你既要娶我妹妹,就先得唤我声大哥。”
“这有何难,长幼有序,我自当唤你大哥。”说罢,遇山清清了清嗓,又喊了声,“大哥!”
这一声大哥唤的赵临喜笑颜开,却又佯装为难,指了指门,双手一摊:“你看,不是大哥不让你进去,只是我妹妹不肯出来,不如你作首诗催催?”
“这有何难?”韩濯闻言,爽朗一笑,“咱们惟青如此年轻便连中□□,还是陛下钦点的状元,催妆诗岂在话下!”
“这你就不懂了。”赵家旁支的表弟也调笑着,“我表姐也是名动一时的才女,若是这催妆诗作不好,表姐可就不出来了。”
周围一帮人都大笑起来,纷纷让遇山清好好作诗。
遇山清斟酌半晌,道出前两句:“昨夜辗转见云销,今朝自喜天明早。”
此句一出,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陈铮调侃道:“惟青你急什么,好端端的,赵家大小姐还能跑了不成?”
赵临也笑得停不下来,直言:“惟青,昨夜不会一夜未眠罢?”
遇山清只笑着摇头,并未否认。有人催他:“快快,后半首呢?”
他又酝酿了一阵,说出后两句:“红烛那堪空垂泪,正待东风送花娇。”
“小赵将军,你快放咱们进去吧!”从来都为人表率的堂兄今日如同吃醉了酒,遇家堂弟笑得见眉不见眼,“若是让我大哥等急了,待会儿怕是真要在国公府门口垂泪了!”
拜别高堂后,遇山清和赵雨楼在前后簇拥下走出镇国公府。赵家世代功勋,爵位世袭罔替,长女出嫁,自是十里红妆。
赵雨楼手持双面缂丝团扇掩面,一面是喜鹊桃枝,一面是桂馥兰馨。她正由遇山清引着上轿,余光却瞥见赵雨桥身着浅枫红窄袖圆领袍,一支金簪将发髻高挽,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马立在喜轿边。
赵雨桥方才还混迹在送嫁队伍中嬉笑,现下察觉到姐姐的目光,心头又莫名一酸。她撇过头去,泪水汹涌而出,却又不想破坏这欢喜的氛围,迅速掩面拭泪。
旁边跟随的朝晨看见,赶忙劝慰道:“二小姐,大小姐出嫁是喜事,您该高高兴兴的,可不兴掉眼泪啊。”
“我知道,我知道。”赵雨桥哽咽着,说话都变了腔调。她不断拭泪,却无论如何也止不住。
起轿,送亲的队伍往遇家走去,一路上敲锣打鼓,鞭炮噼啪作响。
因着路过之处赵家都会发放喜钱,故而围观者甚众,都说着吉祥恭喜的话。赵雨桥咧着嘴笑,向道旁百姓大把撒喜钱。
“赵大小姐新婚喜乐!嘿嘿,多谢赵二小姐!”
“今日大小姐新婚之喜,赵二小姐,您别哭啦。赵家仁善,你们都会平安顺遂的!”
遇府比之国公府,更显得清逸雅致,今日处处挂上红绸,贴上红字,喜气洋洋的。遇家人见队伍已到,府门大开将人迎了进去。
正堂之上,遇太师和夫人端坐主位,遇家族老亲长分坐两旁,可左侧上首的倒是位年轻男子,瞧着比遇山清还小几岁。
太师夫人见遇山清携着赵雨楼走入堂中,眼中溢满慈爱。遇太师向来不苟言笑,此刻脸上也挂起笑容。
赵雨桥是娘家小辈,只能同遇家子侄一样站在后面,远远地观礼。
拜完天地高堂,礼生又大喊:“夫妻对拜——”
遇山清和赵雨楼一同跪地行拜礼,赵雨桥方才止住的泪水又夺眶而出。
对拜之礼本应是新妇先跪下行礼,夫婿随后才能跪下还礼。但遇山清显然不想分个你先我后。
遇老太师虽只有一个孩子,但遇家旁支子侄众多,乌泱泱站在一块儿,好不热闹。
旁支的小姑娘看到赵雨桥,奇道:“那位姐姐是谁呀,我怎么没有见过?”
“那是镇国公家的二姑娘,与堂嫂是亲姐妹。”她身边站着位稍年长些的女子,是遇山清的堂妹,凑近她小声答道,“方才是她骑马护送堂嫂来的,听说路上一边大把撒着喜钱,一边又哭又笑的,颇为有趣。”
“金簪红袍,骑马送亲,倒是位奇女子。”说话的是遇山清堂姐,遇家二房的姑娘。
说是妹妹,可豆蔻年华的赵雨桥看着比年方十七的姐姐还高些,身材也不似姐姐纤弱。
许是经常舞刀弄枪的缘故,赵雨桥比起其他贵女,身姿总是更挺拔一些。
礼成。婚宴上,太师夫人知道赵家的人会来,特地给留了席位。
赵雨桥坐在女眷席中,看着满桌山珍海味,吩咐朝晨叫来晚烟,道:“姐姐自晨起忙到此时,不知有没有用饭。我在府上包了些糕点,特让朝露带了来,你快给姐姐送去,是她最爱的那几样。”
“方才姑爷遣身边的小厮送了吃食来,二小姐不必担心。”晚烟笑道,说罢又接过朝露手里的糕点,道,“不过二小姐亲手包的,大小姐一定喜欢。”
赵雨桥认同地点头,拉住晚烟的衣袖悄悄吩咐:“若是姐姐在遇家受了欺负,直接回府来报我,不可隐瞒。”
“二小姐,大小姐是咱们国公府的姑娘,谁敢不看国公爷和大公子的面子,来欺负大小姐?”晚烟哭笑不得,如同安慰小姑娘一般,对赵雨桥道,“再说了,二小姐今日骑马护送小姐来,虽是送婚并未佩剑,可也好生威风呢。都道咱们镇国公家世代骁勇,连姑娘都是女中豪杰。”
“那便好,我也是担心,可瞧着也没人敢不长眼,得罪我们家。”赵雨桥本就是放心不下,才打算来看看,如今目的已成。且赵雨楼还在婚房里,晚烟作为贴身侍女,不宜离开太久,说罢赵雨桥便让她回了婚房。
“赵二小姐好。”
赵雨楼回头,竟是庄妃的外甥女。庄妃与陈皇后一向不对付,自从产下四皇子万俟岱后,更是与皇后和太子不睦。遇山清是太子伴读,庄妃的外甥女怎会出席他的婚宴?
纵然心中有疑,赵雨桥面上不显,笑道:“庄小姐好,近来可还安康?”
“多谢二小姐关怀,前月里染了风寒,如今已痊愈了。”
“那便好。”赵雨桥与她碰杯,礼数周全,温声道,“不能常入宫拜见,请代我向娘娘问安。”
“多谢妹妹好意,我一定代为转达。”
席间还有许多贵眷同赵雨桥寒暄,恭贺赵家大喜,问候国公爷和夫人的安康。她都一一应付着,也算是游刃有余。
宴罢,宾客渐渐散去。天已擦黑,赵雨桥再想留下看看姐姐也不合礼数,纵然再不舍,也只得上马车,回了镇国公府。
今日来赴宴的大多是朝中官员及家眷子弟,众人你一杯我一盏,灌得遇山清酩酊大醉。
他被小厮搀扶着回了婚房,横躺在床,嘴里喃喃道:“阿琰……阿琰……”
见他进了新房,赵雨楼才慢慢悠悠卸去红妆。铜镜中的女子眉目清雅,因着婚房中满目红绸,连带着她也染了些艳丽的粉红,宛如桃花仙姬。
她褪去婚服走到床边,好笑地看着他:“谁同你说了我的小字,是不是大哥?”
“仁怀……仁怀告诉我的,他嘴里向来没个把门的……我一套,他就全说了……”
“我就知道。”
遇山清嘟嘟囔囔地说不明白。他眼前模糊一片,强撑着起身,将赵雨楼拥入怀中,却不想脚底一滑,二人同时倒在榻上。
他满身酒气,熏得赵雨楼偏头躲开,连忙传他的小厮打水。
小厮连忙应是,转身跑去水房。他不敢多问,却暗自疑虑:进了新房半刻钟不到便传水,可怜公子这般仪表堂堂,竟然……
他忍不住摇头叹气。
遇山清浑然不觉发生了什么,他亲昵地蹭了蹭赵雨楼,呢喃着:“阿琰……我有话、同你说……”
他絮絮叨叨,自顾自讲话。赵雨楼听着,一句句记下,待明早他清醒了再戏弄他。
“阿琰、你不知道……自你及笄……我便想将你娶回家……”
这事赵雨楼的确不知,她及笄那年恰好是北原之战结束后的一年,赵家门槛都快被来客踏破了,她根本记不得见了哪些人。
“可惜我身无功名……又不想凭恩荫入朝……”
“放榜那日我特地锦衣华服……走遍西京、都没能见到你……仁怀还笑我孔雀求偶……”
原来如此,赵雨楼轻笑,她无事去看放榜做甚,她又无需榜下捉婿。
“说起你大哥……我都懒得提他……他今日拦门百般为难我……待你小妹成婚……我也、也死命拦……”
遇山清的醉话天马行空,赵雨楼越听越觉得好笑,道:“大哥为难你,你便去找他,转头为难我妹妹是什么道理?”
门外晚晴在敲门,赵雨楼轻声让她进来。她端了热水来,赵雨楼拧了帕子,给遇山清大概擦拭了一下,酒气退了不少。她将帕子丢回盆里,吩咐晚晴退下。
看遇山清这样,今夜怕是能睡个好觉。龙凤花烛正燃得旺盛,赵雨楼拿起剪子,正准备剪了烛芯上床歇息,烛火却晃着了遇山清。他踉踉跄跄爬起来,自身后拥住赵雨楼,道:“我们、我们一起剪……共剪花烛才、才能白头偕老……”
喜帐重重垂落,烛影摇红,燃至天明。
今日跟着遇山清来接亲的友人有陈皇后的表侄,户部尚书陈穆的长子陈铮,侍中韩岐家的二公子韩濯,还有遇山清自小一起长大的堂弟。
遇山清进不了门,只得对赵临说:“仁怀,你我至交好友,何必拦我?”
“此言差矣。”赵临站在台阶上,居高临下看着遇山清,戏谑道,“我听闻遇家最重礼仪孝道,今日你既要娶我妹妹,就先得唤我声大哥。”
“这有何难,长幼有序,我自当唤你大哥。”说罢,遇山清清了清嗓,又喊了声,“大哥!”
这一声大哥唤的赵临喜笑颜开,却又佯装为难,指了指门,双手一摊:“你看,不是大哥不让你进去,只是我妹妹不肯出来,不如你作首诗催催?”
“这有何难?”韩濯闻言,爽朗一笑,“咱们惟青如此年轻便连中□□,还是陛下钦点的状元,催妆诗岂在话下!”
“这你就不懂了。”赵家旁支的表弟也调笑着,“我表姐也是名动一时的才女,若是这催妆诗作不好,表姐可就不出来了。”
周围一帮人都大笑起来,纷纷让遇山清好好作诗。
遇山清斟酌半晌,道出前两句:“昨夜辗转见云销,今朝自喜天明早。”
此句一出,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陈铮调侃道:“惟青你急什么,好端端的,赵家大小姐还能跑了不成?”
赵临也笑得停不下来,直言:“惟青,昨夜不会一夜未眠罢?”
遇山清只笑着摇头,并未否认。有人催他:“快快,后半首呢?”
他又酝酿了一阵,说出后两句:“红烛那堪空垂泪,正待东风送花娇。”
“小赵将军,你快放咱们进去吧!”从来都为人表率的堂兄今日如同吃醉了酒,遇家堂弟笑得见眉不见眼,“若是让我大哥等急了,待会儿怕是真要在国公府门口垂泪了!”
拜别高堂后,遇山清和赵雨楼在前后簇拥下走出镇国公府。赵家世代功勋,爵位世袭罔替,长女出嫁,自是十里红妆。
赵雨楼手持双面缂丝团扇掩面,一面是喜鹊桃枝,一面是桂馥兰馨。她正由遇山清引着上轿,余光却瞥见赵雨桥身着浅枫红窄袖圆领袍,一支金簪将发髻高挽,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马立在喜轿边。
赵雨桥方才还混迹在送嫁队伍中嬉笑,现下察觉到姐姐的目光,心头又莫名一酸。她撇过头去,泪水汹涌而出,却又不想破坏这欢喜的氛围,迅速掩面拭泪。
旁边跟随的朝晨看见,赶忙劝慰道:“二小姐,大小姐出嫁是喜事,您该高高兴兴的,可不兴掉眼泪啊。”
“我知道,我知道。”赵雨桥哽咽着,说话都变了腔调。她不断拭泪,却无论如何也止不住。
起轿,送亲的队伍往遇家走去,一路上敲锣打鼓,鞭炮噼啪作响。
因着路过之处赵家都会发放喜钱,故而围观者甚众,都说着吉祥恭喜的话。赵雨桥咧着嘴笑,向道旁百姓大把撒喜钱。
“赵大小姐新婚喜乐!嘿嘿,多谢赵二小姐!”
“今日大小姐新婚之喜,赵二小姐,您别哭啦。赵家仁善,你们都会平安顺遂的!”
遇府比之国公府,更显得清逸雅致,今日处处挂上红绸,贴上红字,喜气洋洋的。遇家人见队伍已到,府门大开将人迎了进去。
正堂之上,遇太师和夫人端坐主位,遇家族老亲长分坐两旁,可左侧上首的倒是位年轻男子,瞧着比遇山清还小几岁。
太师夫人见遇山清携着赵雨楼走入堂中,眼中溢满慈爱。遇太师向来不苟言笑,此刻脸上也挂起笑容。
赵雨桥是娘家小辈,只能同遇家子侄一样站在后面,远远地观礼。
拜完天地高堂,礼生又大喊:“夫妻对拜——”
遇山清和赵雨楼一同跪地行拜礼,赵雨桥方才止住的泪水又夺眶而出。
对拜之礼本应是新妇先跪下行礼,夫婿随后才能跪下还礼。但遇山清显然不想分个你先我后。
遇老太师虽只有一个孩子,但遇家旁支子侄众多,乌泱泱站在一块儿,好不热闹。
旁支的小姑娘看到赵雨桥,奇道:“那位姐姐是谁呀,我怎么没有见过?”
“那是镇国公家的二姑娘,与堂嫂是亲姐妹。”她身边站着位稍年长些的女子,是遇山清的堂妹,凑近她小声答道,“方才是她骑马护送堂嫂来的,听说路上一边大把撒着喜钱,一边又哭又笑的,颇为有趣。”
“金簪红袍,骑马送亲,倒是位奇女子。”说话的是遇山清堂姐,遇家二房的姑娘。
说是妹妹,可豆蔻年华的赵雨桥看着比年方十七的姐姐还高些,身材也不似姐姐纤弱。
许是经常舞刀弄枪的缘故,赵雨桥比起其他贵女,身姿总是更挺拔一些。
礼成。婚宴上,太师夫人知道赵家的人会来,特地给留了席位。
赵雨桥坐在女眷席中,看着满桌山珍海味,吩咐朝晨叫来晚烟,道:“姐姐自晨起忙到此时,不知有没有用饭。我在府上包了些糕点,特让朝露带了来,你快给姐姐送去,是她最爱的那几样。”
“方才姑爷遣身边的小厮送了吃食来,二小姐不必担心。”晚烟笑道,说罢又接过朝露手里的糕点,道,“不过二小姐亲手包的,大小姐一定喜欢。”
赵雨桥认同地点头,拉住晚烟的衣袖悄悄吩咐:“若是姐姐在遇家受了欺负,直接回府来报我,不可隐瞒。”
“二小姐,大小姐是咱们国公府的姑娘,谁敢不看国公爷和大公子的面子,来欺负大小姐?”晚烟哭笑不得,如同安慰小姑娘一般,对赵雨桥道,“再说了,二小姐今日骑马护送小姐来,虽是送婚并未佩剑,可也好生威风呢。都道咱们镇国公家世代骁勇,连姑娘都是女中豪杰。”
“那便好,我也是担心,可瞧着也没人敢不长眼,得罪我们家。”赵雨桥本就是放心不下,才打算来看看,如今目的已成。且赵雨楼还在婚房里,晚烟作为贴身侍女,不宜离开太久,说罢赵雨桥便让她回了婚房。
“赵二小姐好。”
赵雨楼回头,竟是庄妃的外甥女。庄妃与陈皇后一向不对付,自从产下四皇子万俟岱后,更是与皇后和太子不睦。遇山清是太子伴读,庄妃的外甥女怎会出席他的婚宴?
纵然心中有疑,赵雨桥面上不显,笑道:“庄小姐好,近来可还安康?”
“多谢二小姐关怀,前月里染了风寒,如今已痊愈了。”
“那便好。”赵雨桥与她碰杯,礼数周全,温声道,“不能常入宫拜见,请代我向娘娘问安。”
“多谢妹妹好意,我一定代为转达。”
席间还有许多贵眷同赵雨桥寒暄,恭贺赵家大喜,问候国公爷和夫人的安康。她都一一应付着,也算是游刃有余。
宴罢,宾客渐渐散去。天已擦黑,赵雨桥再想留下看看姐姐也不合礼数,纵然再不舍,也只得上马车,回了镇国公府。
今日来赴宴的大多是朝中官员及家眷子弟,众人你一杯我一盏,灌得遇山清酩酊大醉。
他被小厮搀扶着回了婚房,横躺在床,嘴里喃喃道:“阿琰……阿琰……”
见他进了新房,赵雨楼才慢慢悠悠卸去红妆。铜镜中的女子眉目清雅,因着婚房中满目红绸,连带着她也染了些艳丽的粉红,宛如桃花仙姬。
她褪去婚服走到床边,好笑地看着他:“谁同你说了我的小字,是不是大哥?”
“仁怀……仁怀告诉我的,他嘴里向来没个把门的……我一套,他就全说了……”
“我就知道。”
遇山清嘟嘟囔囔地说不明白。他眼前模糊一片,强撑着起身,将赵雨楼拥入怀中,却不想脚底一滑,二人同时倒在榻上。
他满身酒气,熏得赵雨楼偏头躲开,连忙传他的小厮打水。
小厮连忙应是,转身跑去水房。他不敢多问,却暗自疑虑:进了新房半刻钟不到便传水,可怜公子这般仪表堂堂,竟然……
他忍不住摇头叹气。
遇山清浑然不觉发生了什么,他亲昵地蹭了蹭赵雨楼,呢喃着:“阿琰……我有话、同你说……”
他絮絮叨叨,自顾自讲话。赵雨楼听着,一句句记下,待明早他清醒了再戏弄他。
“阿琰、你不知道……自你及笄……我便想将你娶回家……”
这事赵雨楼的确不知,她及笄那年恰好是北原之战结束后的一年,赵家门槛都快被来客踏破了,她根本记不得见了哪些人。
“可惜我身无功名……又不想凭恩荫入朝……”
“放榜那日我特地锦衣华服……走遍西京、都没能见到你……仁怀还笑我孔雀求偶……”
原来如此,赵雨楼轻笑,她无事去看放榜做甚,她又无需榜下捉婿。
“说起你大哥……我都懒得提他……他今日拦门百般为难我……待你小妹成婚……我也、也死命拦……”
遇山清的醉话天马行空,赵雨楼越听越觉得好笑,道:“大哥为难你,你便去找他,转头为难我妹妹是什么道理?”
门外晚晴在敲门,赵雨楼轻声让她进来。她端了热水来,赵雨楼拧了帕子,给遇山清大概擦拭了一下,酒气退了不少。她将帕子丢回盆里,吩咐晚晴退下。
看遇山清这样,今夜怕是能睡个好觉。龙凤花烛正燃得旺盛,赵雨楼拿起剪子,正准备剪了烛芯上床歇息,烛火却晃着了遇山清。他踉踉跄跄爬起来,自身后拥住赵雨楼,道:“我们、我们一起剪……共剪花烛才、才能白头偕老……”
喜帐重重垂落,烛影摇红,燃至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