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辞回到家发现家里的门半开着,她探进去一个脑袋看见妈妈散着头发有气无力地靠在椅背上,脸色蜡黄,嘴唇发白。
“妈,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
妈妈听到声音才看见已经进门的姜辞,她擦了一下眼角:“没,回来的路上摔了一跤。”
她笑着站了起来跟没事儿人似的拍拍膝盖上沾着的灰,她拉住姜辞:“你不是最喜欢吃妈炒的蛋炒饭吗?妈今天教你,好不好?”
“好。”姜辞开心地端着小板凳进厨房,站上去她就到妈妈肩膀了。
打蛋,放油……这些步骤可比她记故事简单多了。
她握着锅铲,妈妈握着她的手。
蛋炒饭出锅,妈妈吃了一口就停了下来双捂住脸哭起来。
“妈,你怎么了?”
“好吃。”妈妈送了一大勺,眼泪和米饭一块咽了下去:“小辞,今天你去玲子家睡,我跟她妈妈说好了。”
“妈,你到底怎么了?你不是不喜欢玲子她们吗?”姜辞双手托着小脸疑惑地问道。
“今天我和你爸有事。”妈妈擦干净眼泪从果盘里拿出几个橘子又拿塑料袋装上递给她:“把这个给玲子。”
“好吧。”姜辞听话地点点头。
即使时隔多年,姜辞每回想到这一天都无比懊恼——如果她没有去玲子家,妈妈可能就不会自/杀。
妈妈半夜服用的安眠药,一大瓶都吞了下去,整栋楼的人都说她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吃的。
她想不通妈妈为什么会自杀,她看着趴在母亲尸体上嚎啕大哭的父亲还有围在床边的男人、女人、小孩……所有人都变得陌生,她瞧不清他们。
她的大脑忽然一片眩晕接着她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葬礼结束,姜辞拿着钱偷偷地去找了鬼奶奶,很多死了亲人的人都会去找鬼奶奶,鬼奶奶能让活着的人和死着的人团聚。
姜辞头一回来这,楼道里黑乎乎的,一股呛人的烟味和东西发霉的味道夹杂在一块儿。
她敲了敲门。
过了好久,一个裹着五颜六色袍子的老人缓缓地开了门,她低下头才看见门口站着一个小女孩:“你家大人没告诉你,不要随便敲别人家的门吗?”她很凶。
姜辞把手里的钱攥得更紧,她有些害怕,借着门内昏黄的灯光,她终于看清了老人的脸——没什么特别的,和这个地方其他的老人一样,很瘦,脸上全是皱纹。
姜辞松了一口气,她壮着胆子问:“鬼奶奶我有钱,您能让我想见见我妈吗?求求您了!”她稚嫩的声音在颤抖。
“你妈妈是死了吗?”鬼奶奶语气软了下来。
“嗯。”
“活着的人怎么可能会见到死人呢。”
“他们说你有这个本事。”姜辞盯着她的眼睛,老人的眼睛里泛着幽幽的黄光,她想她的妈妈,很想很想。
屋子里传出来一些杂音,鬼奶奶把门关上,蹲了下来,一双枯竭的眼睛在黑夜里格外刺眼,像极了老鹰的爪子。
姜辞觉得自己的身上全是血痕。
不过要是能让她见到妈妈,她不害怕。
鬼奶奶的手向她伸了过来,姜辞闭上眼,眼前彻底漆黑,突然她感觉自己的脖子有些沉,有东西在拉着她往下坠。
“死了的人就是死了,你再也无法看见她,不如我可以借你一个守护神,她会代替你的妈妈保护你。”
姜辞低头,摸到脖子上多了一条吊坠。
“回去吧,不要再来这了。”鬼奶奶用力拍了一下她的后背,她觉得自己的五脏六腑都被移动了位置。
鬼奶奶进了屋子,“砰”的一声门被关上。
姜辞心脏跳的厉害,她拖着已经僵住的小腿跑到楼下。
外面突然出现的阳光晃的她睁不开眼,她举起手臂挡住,眯着眼睛发现脖子上多了一块紫色的石头。
死了的人就是死了,你再也看不到她。
姜辞的眼睛突然湿润润的,她再也看不见她的妈妈了。
姜辞的父亲赵明在她母亲死后像变了一个人,他以前每天都会工作到很晚,但现在他每天中午都要赶回家给姜辞做饭,晚上也在家呆着。
她听到楼下的大妈说,他爸爸终于改过了。
犯错的人才需要改过,她不知道她爸爸犯过什么错。
但只有半年,一开始只是隔三差五地要值夜班,后来每天都要值再后来他开始在凌晨的时候醉醺醺的回家,直到有一天,他带了一个女人回来。
他说,他找女人是为了更好的照顾她。
姜辞已经上三年级了,她可以照顾好自己,妈妈说过,好好上学就可以离开这。
她和她妈妈一样变得讨厌这里,她要离开。
“哑巴来了,哑巴!哑巴!”
自从妈妈去世,她变得不爱说话,所以变成了他们新的捉弄对象。
他们把姜辞围在中间,一边唱歌一边往她的头发上黏口香糖,然后像踢毽子似地踢她的大腿、屁股、腰。
“踢、踢足球,踢的重,飞得高……”围观的大人不会去插手这场小孩子之间的游戏。
小孩子里可不会有恶人,他们做什么都只是为了好玩。
姜辞昂起头,一共六个,她不是这群人的对手。
“哈哈哈,你爸又给你找了一个后妈——”
“她有好多个妈妈!”
……
姜辞没有理会他们,她不停地再找这群人里的老大,一定有人先起了头,但起头的人是谁?为什么她看不出。
她把目光放远,一个个子很高的男生抵着墙笑着看他们这,他看到了姜辞正在看他,他伸出舌头灵活地吐了吐又朝她做了一个鬼脸。
姜辞摸到一直放在口袋里小刀,她做出冲刺的预备姿势。
她已经没什么好害怕的了。
“啊!”站在他面前的男孩突然抱住头蹲在地上,脸痛苦地拧在了一起:“谁打的我!”
姜辞默默地把手臂放下,他的脚边的地上有一块小石子——有个人从高处用弹弓射中了他的后脑勺,姜辞推测。
他们都不再理会还站在原地的姜辞,齐刷刷地跑去找他们的老大,那个被打的男孩站在最前面,他说了一大通挨了他老大一巴掌。
不过作为老大,他还很讲义气地要去为他的小弟讨回公道,他领着一帮小孩走了,姜辞也算暂时得以解脱,她握着小刀的手松开。
阁楼上一个黑色的身影迅速消失。
姜辞掏出小刀把黏着口香糖的头发用力割断然后扔进一旁的垃圾桶。
整条大街依旧热闹非凡,像一锅刚烧开的热水,而刚刚发生的事不过是上升到水面上的一粒汽泡——大家都看见了,大家都习惯了。
姜辞不想再遇到他们所以背着书包跑回了家,她站在门口听见门里面有动静,她把耳朵贴在门上,有女人的笑声。
她故意把开门的声音弄响,但推开门还是看见了一个陌生女人盘坐在他父亲的腿上。
她一直在想为什么这些女人会看上他的父亲。
他父亲没钱还有酒瘾,经常还要加班,他年轻时的确长得很好看但现在也已经老了,唯一的可能就是这些女人心地善良,连这样的人都要给他们一个家。
“你女儿?”女人笑语盈盈地问。
“嗯。”赵明低低应了一声把女人从腿上推了下去:“她妈妈死了以后,就不爱说话。”
“哦,怪可怜的。”女人把已经褪到大腿根部的丝袜向上扯了扯,她蹲下身子笑着说:“你好啊,我叫阿红。”
“姜辞。”
“她跟她妈妈姓啊?”女人故作夸张地扭头问赵明。
赵明不自然地挠挠头:“害,跟谁姓都一样。”
临近晚饭,她父亲又要出去值夜班。
“饭都不让人吃了。”女人嗔责道,她踮起脚给赵明整理起衣襟。
赵明走了以后,她煮了两碗面。
“吃吧。”她笑着招呼道,又把加了煎蛋的那碗推到姜辞的面前。
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姜辞的个子比同龄的小孩要矮一些。巴掌大的脸衬的那一双眼睛显得格外大而明亮,她窝在座位里盯着女人,像一只蓄势待发的野猫。
“你这孩子看我干嘛?快吃啊。”
女人烫着便宜的红色卷头,黑色的丝袜大腿处已经钩丝,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酒窝。
姜辞低下头开始动筷子——特别好吃,像妈妈的味道。
“你爸是个男人,心粗的很,你要是我女儿,肯定把你打扮的漂漂亮亮,这周末,你有假不?阿姨带你去服装店买几件好看的衣服,小姑娘就要好看……”
她自顾自地说着,即使姜辞一句话都没有理她也不生气。
吃完饭,姜辞把脏碗筷收到了厨房,她刚打开水龙头就被女人推了出去:“哎呦,快出去,我在要你洗什么碗啊,快出去快出去,玩去吧,乖!”
姜辞站着门外看着女人的背影,她一边洗碗一边哼着欢快的小曲,她好像在她身上看到了她的妈妈。
她很害怕这个女人会一直住在这里,这个房子像是会吸人精气,她的妈妈变得虚弱她的父亲也逐渐变得萎靡不振。
“妈,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
妈妈听到声音才看见已经进门的姜辞,她擦了一下眼角:“没,回来的路上摔了一跤。”
她笑着站了起来跟没事儿人似的拍拍膝盖上沾着的灰,她拉住姜辞:“你不是最喜欢吃妈炒的蛋炒饭吗?妈今天教你,好不好?”
“好。”姜辞开心地端着小板凳进厨房,站上去她就到妈妈肩膀了。
打蛋,放油……这些步骤可比她记故事简单多了。
她握着锅铲,妈妈握着她的手。
蛋炒饭出锅,妈妈吃了一口就停了下来双捂住脸哭起来。
“妈,你怎么了?”
“好吃。”妈妈送了一大勺,眼泪和米饭一块咽了下去:“小辞,今天你去玲子家睡,我跟她妈妈说好了。”
“妈,你到底怎么了?你不是不喜欢玲子她们吗?”姜辞双手托着小脸疑惑地问道。
“今天我和你爸有事。”妈妈擦干净眼泪从果盘里拿出几个橘子又拿塑料袋装上递给她:“把这个给玲子。”
“好吧。”姜辞听话地点点头。
即使时隔多年,姜辞每回想到这一天都无比懊恼——如果她没有去玲子家,妈妈可能就不会自/杀。
妈妈半夜服用的安眠药,一大瓶都吞了下去,整栋楼的人都说她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吃的。
她想不通妈妈为什么会自杀,她看着趴在母亲尸体上嚎啕大哭的父亲还有围在床边的男人、女人、小孩……所有人都变得陌生,她瞧不清他们。
她的大脑忽然一片眩晕接着她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葬礼结束,姜辞拿着钱偷偷地去找了鬼奶奶,很多死了亲人的人都会去找鬼奶奶,鬼奶奶能让活着的人和死着的人团聚。
姜辞头一回来这,楼道里黑乎乎的,一股呛人的烟味和东西发霉的味道夹杂在一块儿。
她敲了敲门。
过了好久,一个裹着五颜六色袍子的老人缓缓地开了门,她低下头才看见门口站着一个小女孩:“你家大人没告诉你,不要随便敲别人家的门吗?”她很凶。
姜辞把手里的钱攥得更紧,她有些害怕,借着门内昏黄的灯光,她终于看清了老人的脸——没什么特别的,和这个地方其他的老人一样,很瘦,脸上全是皱纹。
姜辞松了一口气,她壮着胆子问:“鬼奶奶我有钱,您能让我想见见我妈吗?求求您了!”她稚嫩的声音在颤抖。
“你妈妈是死了吗?”鬼奶奶语气软了下来。
“嗯。”
“活着的人怎么可能会见到死人呢。”
“他们说你有这个本事。”姜辞盯着她的眼睛,老人的眼睛里泛着幽幽的黄光,她想她的妈妈,很想很想。
屋子里传出来一些杂音,鬼奶奶把门关上,蹲了下来,一双枯竭的眼睛在黑夜里格外刺眼,像极了老鹰的爪子。
姜辞觉得自己的身上全是血痕。
不过要是能让她见到妈妈,她不害怕。
鬼奶奶的手向她伸了过来,姜辞闭上眼,眼前彻底漆黑,突然她感觉自己的脖子有些沉,有东西在拉着她往下坠。
“死了的人就是死了,你再也无法看见她,不如我可以借你一个守护神,她会代替你的妈妈保护你。”
姜辞低头,摸到脖子上多了一条吊坠。
“回去吧,不要再来这了。”鬼奶奶用力拍了一下她的后背,她觉得自己的五脏六腑都被移动了位置。
鬼奶奶进了屋子,“砰”的一声门被关上。
姜辞心脏跳的厉害,她拖着已经僵住的小腿跑到楼下。
外面突然出现的阳光晃的她睁不开眼,她举起手臂挡住,眯着眼睛发现脖子上多了一块紫色的石头。
死了的人就是死了,你再也看不到她。
姜辞的眼睛突然湿润润的,她再也看不见她的妈妈了。
姜辞的父亲赵明在她母亲死后像变了一个人,他以前每天都会工作到很晚,但现在他每天中午都要赶回家给姜辞做饭,晚上也在家呆着。
她听到楼下的大妈说,他爸爸终于改过了。
犯错的人才需要改过,她不知道她爸爸犯过什么错。
但只有半年,一开始只是隔三差五地要值夜班,后来每天都要值再后来他开始在凌晨的时候醉醺醺的回家,直到有一天,他带了一个女人回来。
他说,他找女人是为了更好的照顾她。
姜辞已经上三年级了,她可以照顾好自己,妈妈说过,好好上学就可以离开这。
她和她妈妈一样变得讨厌这里,她要离开。
“哑巴来了,哑巴!哑巴!”
自从妈妈去世,她变得不爱说话,所以变成了他们新的捉弄对象。
他们把姜辞围在中间,一边唱歌一边往她的头发上黏口香糖,然后像踢毽子似地踢她的大腿、屁股、腰。
“踢、踢足球,踢的重,飞得高……”围观的大人不会去插手这场小孩子之间的游戏。
小孩子里可不会有恶人,他们做什么都只是为了好玩。
姜辞昂起头,一共六个,她不是这群人的对手。
“哈哈哈,你爸又给你找了一个后妈——”
“她有好多个妈妈!”
……
姜辞没有理会他们,她不停地再找这群人里的老大,一定有人先起了头,但起头的人是谁?为什么她看不出。
她把目光放远,一个个子很高的男生抵着墙笑着看他们这,他看到了姜辞正在看他,他伸出舌头灵活地吐了吐又朝她做了一个鬼脸。
姜辞摸到一直放在口袋里小刀,她做出冲刺的预备姿势。
她已经没什么好害怕的了。
“啊!”站在他面前的男孩突然抱住头蹲在地上,脸痛苦地拧在了一起:“谁打的我!”
姜辞默默地把手臂放下,他的脚边的地上有一块小石子——有个人从高处用弹弓射中了他的后脑勺,姜辞推测。
他们都不再理会还站在原地的姜辞,齐刷刷地跑去找他们的老大,那个被打的男孩站在最前面,他说了一大通挨了他老大一巴掌。
不过作为老大,他还很讲义气地要去为他的小弟讨回公道,他领着一帮小孩走了,姜辞也算暂时得以解脱,她握着小刀的手松开。
阁楼上一个黑色的身影迅速消失。
姜辞掏出小刀把黏着口香糖的头发用力割断然后扔进一旁的垃圾桶。
整条大街依旧热闹非凡,像一锅刚烧开的热水,而刚刚发生的事不过是上升到水面上的一粒汽泡——大家都看见了,大家都习惯了。
姜辞不想再遇到他们所以背着书包跑回了家,她站在门口听见门里面有动静,她把耳朵贴在门上,有女人的笑声。
她故意把开门的声音弄响,但推开门还是看见了一个陌生女人盘坐在他父亲的腿上。
她一直在想为什么这些女人会看上他的父亲。
他父亲没钱还有酒瘾,经常还要加班,他年轻时的确长得很好看但现在也已经老了,唯一的可能就是这些女人心地善良,连这样的人都要给他们一个家。
“你女儿?”女人笑语盈盈地问。
“嗯。”赵明低低应了一声把女人从腿上推了下去:“她妈妈死了以后,就不爱说话。”
“哦,怪可怜的。”女人把已经褪到大腿根部的丝袜向上扯了扯,她蹲下身子笑着说:“你好啊,我叫阿红。”
“姜辞。”
“她跟她妈妈姓啊?”女人故作夸张地扭头问赵明。
赵明不自然地挠挠头:“害,跟谁姓都一样。”
临近晚饭,她父亲又要出去值夜班。
“饭都不让人吃了。”女人嗔责道,她踮起脚给赵明整理起衣襟。
赵明走了以后,她煮了两碗面。
“吃吧。”她笑着招呼道,又把加了煎蛋的那碗推到姜辞的面前。
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姜辞的个子比同龄的小孩要矮一些。巴掌大的脸衬的那一双眼睛显得格外大而明亮,她窝在座位里盯着女人,像一只蓄势待发的野猫。
“你这孩子看我干嘛?快吃啊。”
女人烫着便宜的红色卷头,黑色的丝袜大腿处已经钩丝,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酒窝。
姜辞低下头开始动筷子——特别好吃,像妈妈的味道。
“你爸是个男人,心粗的很,你要是我女儿,肯定把你打扮的漂漂亮亮,这周末,你有假不?阿姨带你去服装店买几件好看的衣服,小姑娘就要好看……”
她自顾自地说着,即使姜辞一句话都没有理她也不生气。
吃完饭,姜辞把脏碗筷收到了厨房,她刚打开水龙头就被女人推了出去:“哎呦,快出去,我在要你洗什么碗啊,快出去快出去,玩去吧,乖!”
姜辞站着门外看着女人的背影,她一边洗碗一边哼着欢快的小曲,她好像在她身上看到了她的妈妈。
她很害怕这个女人会一直住在这里,这个房子像是会吸人精气,她的妈妈变得虚弱她的父亲也逐渐变得萎靡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