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自蓬莱(3)
终于赶在在日落前,我们坐上返程的马车。
“娘,我想在外面逛逛。”前几天在家待得快发霉,好不容易出来又是一直坐马车。看见两道的人头攒动的商铺,逛街的心蠢蠢欲动。
“稍晚些有客来访,不然还是改日吧?”
“不嘛,我吃个饭就回去。”我扭着她胳膊撒娇。
一同出行的王妈突然说道:“春琴自小长在京城,有她陪着姑娘,也算稳妥。”
“也好。”母亲思索片刻轻轻点头,还将腰间的钱袋递给我。接着转头嘱咐春琴:“你与姑娘逛完后去旧曹门街东口,家中马车就候在那儿。”
没等她说完,我就拉着春琴跳下马车,撒开蹄子跑远了。
直到被熙攘人潮裹挟,我才恍然想到,我的灵魂穿越千年来到汴京。我对此处一无所知,他们也对我曾在的世界一无所知。陡然出现的思绪让我对周遭的一切生出不真实感,仿佛是流落异乡的一缕幽魂。我该以怎样的姿态来面对这个时代,坚持自我,还是入乡随俗?
直到嗅到空气中若有若无的油脂香味,肚子也很合时宜地叫了几声。管它的,无论怎样饭不能不吃。我拉住春琴,往香味的来处跑去。
走了几百米,眼前出现一座二层建筑,搭建着以竹木绑缚捆扎的阁楼。装点以彩旗花灯,像是作揽客之用。
虽然花里胡哨,但是确实管用。还没到饭点,一眼看去店内已经坐了七八分满。
我挽住春琴,随着人潮走进店中。
“两位小娘子楼上请。”迎客的人挂着标准的笑容将我们领上楼。二楼相较楼下更加清幽雅致,零零散散几桌,坐席之间以竹屏相隔。
座位在窗边,一落座就有梳着高髻的妇人添上茶水。正逢黄昏,从二楼看出去,残晖烧红整片天空,城内屋顶无一例外都染上灿金。片刻后,日落月升,店铺外灯笼次第亮起,暖橘色的光绵延千里,竟将月亮衬得暗淡无色。
我看得入神,有人端上小碟水果蜜饯。也没多想,往嘴里塞了一颗樱桃,嗯,很甜,再吃一块杏脯,嗯,酸甜。
春琴站在一旁,不住给我使眼色。
“干什么,你也坐下吃啊。”我去拉她的袖子,一抬头发现身旁站了个灰衣男子,笑得谄媚。
“他看我干嘛?”我转头问春琴。
“姑娘,是撒暂。”她凑近我耳边小声说。
“傻什么?不要骂人。”
“撒暂。”她有些急,双手拢在我耳边,“端上桌就要收钱。”
有点不爽,但是吃都吃了,我于是问他:“多少钱?”
那人笑眯眯地伸出五个指头。
我打开钱袋,数出五粒碎银。刚想递过去,手就被死死按住。
“姑娘。”春琴的声音有些颤抖,仿佛我手里是炸弹遥控器,“是五钱,五钱。”
“……”一不小心就败家了,我赶紧收回碎银,换成五枚铜钱。都怪古装剧里用一锭银子吃饭,简直误人子弟。
“不是让你看好吗?怎么让这些人溜进来的。”身后传来中气十足的怒吼,一小厮模样的男子气势汹汹地往这边奔过来。那人收起铜板,脚底抹油似的就从后门溜走了。
正好可以点单,我扬了扬手,他立刻快步上前。
“两位小娘子要用些什么茶饭?本店有三脆羹百味羹群仙羹新法鹌子羹,假河豚假元鱼假蛤蜊货鳜鱼……”
“还有胡饼乳炊羊角炙腰子鹅鸭排蒸莲花鸭签鸡签炒兔炒蟹洗手蟹。”
几十道菜报完气都不带喘,还满眼期待地看着我。
“那就,三脆羹,假河豚,胡饼,洗手蟹各一份。”这人说话跟连珠炮似的,我只来得及记每句开头和结尾。
“好嘞,您稍等片刻。”
他离开后,我长舒一口气,春琴还立在一旁。
“你坐。”我拉她。
她后退一步。
“你坐啊。”我倒了杯茶放在她面前,“问你点事。”
她如惊弓之鸟般弹射起身。
“我从前打过你?”我有些无奈。
她摇头。
“骂过你?”
又摇头。
“那你怕什么,坐下,随便唠两句。”我强行将她拖到身边按下去。
接下来的十几分钟内,经过我孜孜不倦的调查(套话),总算了解到这户人家的基本情况。老家山东密州(没听说过),家里两兄弟。老大中进士进京,一路高升官任吏部侍郎(不明觉厉)。而另一人,就是我,赵贞媛的父亲(貌似叫赵彦之),在老家做瓷器生意(难怪食具那么讲究),可前两年突然想转型,于是在当地捐了个官。后在其兄举荐下,进京做了宣德郎(含金量不明)。
点的菜也陆陆续续上了,一看,假河豚原来是素豆皮,做成河豚的形状。洗手蟹是用姜,青梅,和米酒腌的生蟹。我对这两样兴趣缺缺,只有三脆羹看着还行,嫩筍、小簟、枸杞头加以胡椒,盐,酱油,熟油拌在一起,配上香香脆脆的胡饼,我一人能吃俩。
饭饱后,天也彻底黑了下来,街道上还是人头攒动。
“没有宵禁吗?”我想起古装剧里的桥段,这个时候,应该是有打更人,敲着铁锣,一遍遍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什么宵禁?”她歪头看着我。
我这才想起,宋代商业文明发达,宵禁被取消,夜市酒肆整夜开放,可通宵娱乐。
“姑娘,咱们该回去了,夫人还等着呢。”春琴提醒我。
“别急,多玩一会儿嘛,你看人还这么多。”
我拉着她,往一家挂着栀子灯的店走去,刚抬脚就被手脚并用地拖了回来。
“去不得啊,姑娘。”她脸红得几乎滴血,声音也带了哭腔,“那是瓦子。”
正逢店门开合,香风袭面,春光乍泄。
“哎呀。”我也老脸一红,匆匆避开。
“再不回去,大娘子会怪罪我的。”
“好好好。”
不能为难打工人,虽然嘴上应着,却还是在一旁的香饮铺子一人喝了一杯味道怪怪的紫苏饮,才打道回府。
主屋的灯还亮着,不知里面是什么情况,我蹑手蹑脚地往自己屋走去,忽听背后一声厉喝。
“赵,贞,媛!”
当过儿女的都知道,被妈妈连名带姓叫的时候,就意味着要大祸临头了。
转眼过去小半个月,天气逐渐转热。
午后,我正在书房内偷懒画乌龟。自那次晚归后,《女诫》的优先级远超《论语》,刻不容缓地被提上日程。
字是竖着排的,没有标点,看得眼睛痛。书法小时候倒是学过半年,本意是要我静心养德,谁料那时刚好看了周星驰版的《唐伯虎点秋香》。于是书法课就变成了模仿秀:喝墨水,墨水涂脸,画小鸡啄米……最后以被年逾花甲的老先生勒令退学告终。
我将《女诫》翻扣在桌面,重重一摔笔。好容易体验一次穿越,刚过来就被裹小脚不说,还要被迫看这种封建糟粕。一股无名火乱窜,发不出去,在心口堵得慌。
好在春琴适时带来了酸梅冰沙。不知是不是错觉,她总有些怕我,放下碗后,一声不吭就往外退。
“等等!”
我下意识出声,她被吓到,脚下一滑,有什么东西从袖口骨碌碌地滚到了我脚边。
是个玉镯,她着急忙慌地去够,我先她一步捡起来。
“这是你的?”我并没有细看,往她面前一递,“挺漂亮的,怎么平日不见你戴?”
本是随口一问,她却缩着脖子,脸憋的通红,浑身抖如筛糠。
“你怎么了?”我感到奇怪,拍了拍她的肩膀。
我发誓,我没用力,她却在被碰触到的一瞬间身子一歪倒在地。
“碰瓷呢,我都没挨到你!”我也被吓得跳起来。
“姑娘,姑娘,饶了我吧!”她忽然没头没脑的哭出声,还不住在石砖上磕头。
“别磕了,别磕了,本来就傻……”
我试图用手去捞她,她猛地抬头,正好磕在我下巴上。我捂脸痛呼出声,她也愣住,站也不是跪也不是。
“这是在做什么?”正僵持不下时王妈端着茶点过来了,见着眼前场景也愣在当场。
我张了张嘴不知如何解释,她却一眼瞥见我手上的镯子。
“这不是……”她打量片刻,“这不是您去年生辰时,老爷专程寻和田玉打的镯子吗?”
这是我爹送的?那他还挺够意思的。
不对,重点错了,既然是我的礼物,又怎么会到春琴的手里?
答案呼之欲出,这丫头手脚不干净。我正想将此事告知王妈,让她交由母亲处置,可转头就见春琴泪眼汪汪地望着我。她很瘦,笼在衣袖中的手臂可见骨骼嶙峋,衣领,袖口处也打着深浅不一的补丁。
“姑娘?”王妈有些狐疑地看了我一眼,又看向地上的春琴,“春琴这是在?”
“呃,我,我送了镯子给她,她感动得哭了。”我下意识地隐瞒,毕竟是在这里认识的第一个人,且连赃物都不会藏,傻傻的很安心。换个机灵的,不知要在背后告我多少状。
“可是打赏下人们,用些碎银就够了。这玉镯珍贵,不宜轻易转赠。”她虽有不解,但还是接受了这个说法。
“好。”我答道,又问:“还有什么事吗?”
“大娘子请您过去。”
“我稍后就去。”
王妈离开后,春琴还是不肯起身。她低垂着头,泪珠在地砖上汇成一片浅浅的池塘。
我也拖不动她,一屁股坐在凳上,问道:“为何要偷窃?”
她不答。
“是月钱太少?”
她摇头。
“你不肯给个解释,那就只有报官咯?到时候要用这——么厚的板子打屁股。”我向她比划一番,“还要坐牢,里面全是老鼠蟑螂。”
她还是不答。
我扯着嗓子,作势要喊人,她突然双手扯住我衣裙下摆,声音细若蚊蚋:“给兄弟娶亲,月钱……不够。”
我一时哑然,想好的说辞尽数被堵了回去。斥责也好,讲理也罢,恐怕无法将她拉出来。哪怕在我生活的时代,那些被敲骨吸髓的女孩,也鲜少能有当机立断的勇气,更遑论以父母为天的如今。
“什么时候开始的,你还拿过些什么?”我问。
“还有一对珍珠耳坠,就再没有别的了。”她以为我要问罪,刚收住的眼泪又涌出眼眶。
“你还想留在这里吗?”我问。
她点头。
“有几个条件。”我直视着她的眼睛:“第一,往后不可有任何作奸犯科之举,一旦发现,绝不姑息。”
“第二,你之前偷盗的金额,用月钱来抵,还清为止。”
她小鸡啄米似的点头,速度快到泪珠都甩出去几颗。
“还要小惩一下。”我环视一周,拿了桌上的镇纸。
“哪只手拿的东西?”我蹲在她面前问。
她先伸出右手,想了想又伸出左手。
那就左右手各敲十下。
“好,惩过了,去擦擦脸吧。”
尘埃落定,忽然记起那碗被冷落许久的酸梅冰沙。回头一看,果然,早就化成酸梅汤了。
“再帮我做一碗吧,我回来的时候正好可以吃。”
我一边说,一边起身往外走去,走到一半,衣袖却被轻轻扯住。回头一看,春琴还立在原地,泪汪汪地望着我。
“您,您真的不会告诉大娘子和王妈吗?”她怯声道,捏住我衣角的手指因过分用力而泛白,似乎在怕我出尔反尔。
“那当然,既往不咎,我说到做到。”我转身想拍她肩膀,可是高度不够,于是踮起脚拍了拍她,“我知道,你绝非生性顽劣之人。此事你虽有错在先,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况且,世间至善至恶者皆为少数,大多数是在善恶之间,摇摆不定。拉一把便向善,推一把就作恶。”我停顿了一瞬,“我替你隐瞒,是不希望你走上那条路。”
她感激地点点头,但下一秒看我的眼神又带了狐疑。
我瞬间意识到这番话与我的年纪不抬符合,于是补充道:“这些都是我娘告诉我的啦!她就算知道了,想必也会支持我今日的决定,你且宽心吧。”又道:“好啦,我要去前厅找我娘了,再不去就让人等急了。”
这会儿,她才终于舒了口气,胡乱地擦擦脸,步履蹒跚地往屋外走去。
“娘,我想在外面逛逛。”前几天在家待得快发霉,好不容易出来又是一直坐马车。看见两道的人头攒动的商铺,逛街的心蠢蠢欲动。
“稍晚些有客来访,不然还是改日吧?”
“不嘛,我吃个饭就回去。”我扭着她胳膊撒娇。
一同出行的王妈突然说道:“春琴自小长在京城,有她陪着姑娘,也算稳妥。”
“也好。”母亲思索片刻轻轻点头,还将腰间的钱袋递给我。接着转头嘱咐春琴:“你与姑娘逛完后去旧曹门街东口,家中马车就候在那儿。”
没等她说完,我就拉着春琴跳下马车,撒开蹄子跑远了。
直到被熙攘人潮裹挟,我才恍然想到,我的灵魂穿越千年来到汴京。我对此处一无所知,他们也对我曾在的世界一无所知。陡然出现的思绪让我对周遭的一切生出不真实感,仿佛是流落异乡的一缕幽魂。我该以怎样的姿态来面对这个时代,坚持自我,还是入乡随俗?
直到嗅到空气中若有若无的油脂香味,肚子也很合时宜地叫了几声。管它的,无论怎样饭不能不吃。我拉住春琴,往香味的来处跑去。
走了几百米,眼前出现一座二层建筑,搭建着以竹木绑缚捆扎的阁楼。装点以彩旗花灯,像是作揽客之用。
虽然花里胡哨,但是确实管用。还没到饭点,一眼看去店内已经坐了七八分满。
我挽住春琴,随着人潮走进店中。
“两位小娘子楼上请。”迎客的人挂着标准的笑容将我们领上楼。二楼相较楼下更加清幽雅致,零零散散几桌,坐席之间以竹屏相隔。
座位在窗边,一落座就有梳着高髻的妇人添上茶水。正逢黄昏,从二楼看出去,残晖烧红整片天空,城内屋顶无一例外都染上灿金。片刻后,日落月升,店铺外灯笼次第亮起,暖橘色的光绵延千里,竟将月亮衬得暗淡无色。
我看得入神,有人端上小碟水果蜜饯。也没多想,往嘴里塞了一颗樱桃,嗯,很甜,再吃一块杏脯,嗯,酸甜。
春琴站在一旁,不住给我使眼色。
“干什么,你也坐下吃啊。”我去拉她的袖子,一抬头发现身旁站了个灰衣男子,笑得谄媚。
“他看我干嘛?”我转头问春琴。
“姑娘,是撒暂。”她凑近我耳边小声说。
“傻什么?不要骂人。”
“撒暂。”她有些急,双手拢在我耳边,“端上桌就要收钱。”
有点不爽,但是吃都吃了,我于是问他:“多少钱?”
那人笑眯眯地伸出五个指头。
我打开钱袋,数出五粒碎银。刚想递过去,手就被死死按住。
“姑娘。”春琴的声音有些颤抖,仿佛我手里是炸弹遥控器,“是五钱,五钱。”
“……”一不小心就败家了,我赶紧收回碎银,换成五枚铜钱。都怪古装剧里用一锭银子吃饭,简直误人子弟。
“不是让你看好吗?怎么让这些人溜进来的。”身后传来中气十足的怒吼,一小厮模样的男子气势汹汹地往这边奔过来。那人收起铜板,脚底抹油似的就从后门溜走了。
正好可以点单,我扬了扬手,他立刻快步上前。
“两位小娘子要用些什么茶饭?本店有三脆羹百味羹群仙羹新法鹌子羹,假河豚假元鱼假蛤蜊货鳜鱼……”
“还有胡饼乳炊羊角炙腰子鹅鸭排蒸莲花鸭签鸡签炒兔炒蟹洗手蟹。”
几十道菜报完气都不带喘,还满眼期待地看着我。
“那就,三脆羹,假河豚,胡饼,洗手蟹各一份。”这人说话跟连珠炮似的,我只来得及记每句开头和结尾。
“好嘞,您稍等片刻。”
他离开后,我长舒一口气,春琴还立在一旁。
“你坐。”我拉她。
她后退一步。
“你坐啊。”我倒了杯茶放在她面前,“问你点事。”
她如惊弓之鸟般弹射起身。
“我从前打过你?”我有些无奈。
她摇头。
“骂过你?”
又摇头。
“那你怕什么,坐下,随便唠两句。”我强行将她拖到身边按下去。
接下来的十几分钟内,经过我孜孜不倦的调查(套话),总算了解到这户人家的基本情况。老家山东密州(没听说过),家里两兄弟。老大中进士进京,一路高升官任吏部侍郎(不明觉厉)。而另一人,就是我,赵贞媛的父亲(貌似叫赵彦之),在老家做瓷器生意(难怪食具那么讲究),可前两年突然想转型,于是在当地捐了个官。后在其兄举荐下,进京做了宣德郎(含金量不明)。
点的菜也陆陆续续上了,一看,假河豚原来是素豆皮,做成河豚的形状。洗手蟹是用姜,青梅,和米酒腌的生蟹。我对这两样兴趣缺缺,只有三脆羹看着还行,嫩筍、小簟、枸杞头加以胡椒,盐,酱油,熟油拌在一起,配上香香脆脆的胡饼,我一人能吃俩。
饭饱后,天也彻底黑了下来,街道上还是人头攒动。
“没有宵禁吗?”我想起古装剧里的桥段,这个时候,应该是有打更人,敲着铁锣,一遍遍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什么宵禁?”她歪头看着我。
我这才想起,宋代商业文明发达,宵禁被取消,夜市酒肆整夜开放,可通宵娱乐。
“姑娘,咱们该回去了,夫人还等着呢。”春琴提醒我。
“别急,多玩一会儿嘛,你看人还这么多。”
我拉着她,往一家挂着栀子灯的店走去,刚抬脚就被手脚并用地拖了回来。
“去不得啊,姑娘。”她脸红得几乎滴血,声音也带了哭腔,“那是瓦子。”
正逢店门开合,香风袭面,春光乍泄。
“哎呀。”我也老脸一红,匆匆避开。
“再不回去,大娘子会怪罪我的。”
“好好好。”
不能为难打工人,虽然嘴上应着,却还是在一旁的香饮铺子一人喝了一杯味道怪怪的紫苏饮,才打道回府。
主屋的灯还亮着,不知里面是什么情况,我蹑手蹑脚地往自己屋走去,忽听背后一声厉喝。
“赵,贞,媛!”
当过儿女的都知道,被妈妈连名带姓叫的时候,就意味着要大祸临头了。
转眼过去小半个月,天气逐渐转热。
午后,我正在书房内偷懒画乌龟。自那次晚归后,《女诫》的优先级远超《论语》,刻不容缓地被提上日程。
字是竖着排的,没有标点,看得眼睛痛。书法小时候倒是学过半年,本意是要我静心养德,谁料那时刚好看了周星驰版的《唐伯虎点秋香》。于是书法课就变成了模仿秀:喝墨水,墨水涂脸,画小鸡啄米……最后以被年逾花甲的老先生勒令退学告终。
我将《女诫》翻扣在桌面,重重一摔笔。好容易体验一次穿越,刚过来就被裹小脚不说,还要被迫看这种封建糟粕。一股无名火乱窜,发不出去,在心口堵得慌。
好在春琴适时带来了酸梅冰沙。不知是不是错觉,她总有些怕我,放下碗后,一声不吭就往外退。
“等等!”
我下意识出声,她被吓到,脚下一滑,有什么东西从袖口骨碌碌地滚到了我脚边。
是个玉镯,她着急忙慌地去够,我先她一步捡起来。
“这是你的?”我并没有细看,往她面前一递,“挺漂亮的,怎么平日不见你戴?”
本是随口一问,她却缩着脖子,脸憋的通红,浑身抖如筛糠。
“你怎么了?”我感到奇怪,拍了拍她的肩膀。
我发誓,我没用力,她却在被碰触到的一瞬间身子一歪倒在地。
“碰瓷呢,我都没挨到你!”我也被吓得跳起来。
“姑娘,姑娘,饶了我吧!”她忽然没头没脑的哭出声,还不住在石砖上磕头。
“别磕了,别磕了,本来就傻……”
我试图用手去捞她,她猛地抬头,正好磕在我下巴上。我捂脸痛呼出声,她也愣住,站也不是跪也不是。
“这是在做什么?”正僵持不下时王妈端着茶点过来了,见着眼前场景也愣在当场。
我张了张嘴不知如何解释,她却一眼瞥见我手上的镯子。
“这不是……”她打量片刻,“这不是您去年生辰时,老爷专程寻和田玉打的镯子吗?”
这是我爹送的?那他还挺够意思的。
不对,重点错了,既然是我的礼物,又怎么会到春琴的手里?
答案呼之欲出,这丫头手脚不干净。我正想将此事告知王妈,让她交由母亲处置,可转头就见春琴泪眼汪汪地望着我。她很瘦,笼在衣袖中的手臂可见骨骼嶙峋,衣领,袖口处也打着深浅不一的补丁。
“姑娘?”王妈有些狐疑地看了我一眼,又看向地上的春琴,“春琴这是在?”
“呃,我,我送了镯子给她,她感动得哭了。”我下意识地隐瞒,毕竟是在这里认识的第一个人,且连赃物都不会藏,傻傻的很安心。换个机灵的,不知要在背后告我多少状。
“可是打赏下人们,用些碎银就够了。这玉镯珍贵,不宜轻易转赠。”她虽有不解,但还是接受了这个说法。
“好。”我答道,又问:“还有什么事吗?”
“大娘子请您过去。”
“我稍后就去。”
王妈离开后,春琴还是不肯起身。她低垂着头,泪珠在地砖上汇成一片浅浅的池塘。
我也拖不动她,一屁股坐在凳上,问道:“为何要偷窃?”
她不答。
“是月钱太少?”
她摇头。
“你不肯给个解释,那就只有报官咯?到时候要用这——么厚的板子打屁股。”我向她比划一番,“还要坐牢,里面全是老鼠蟑螂。”
她还是不答。
我扯着嗓子,作势要喊人,她突然双手扯住我衣裙下摆,声音细若蚊蚋:“给兄弟娶亲,月钱……不够。”
我一时哑然,想好的说辞尽数被堵了回去。斥责也好,讲理也罢,恐怕无法将她拉出来。哪怕在我生活的时代,那些被敲骨吸髓的女孩,也鲜少能有当机立断的勇气,更遑论以父母为天的如今。
“什么时候开始的,你还拿过些什么?”我问。
“还有一对珍珠耳坠,就再没有别的了。”她以为我要问罪,刚收住的眼泪又涌出眼眶。
“你还想留在这里吗?”我问。
她点头。
“有几个条件。”我直视着她的眼睛:“第一,往后不可有任何作奸犯科之举,一旦发现,绝不姑息。”
“第二,你之前偷盗的金额,用月钱来抵,还清为止。”
她小鸡啄米似的点头,速度快到泪珠都甩出去几颗。
“还要小惩一下。”我环视一周,拿了桌上的镇纸。
“哪只手拿的东西?”我蹲在她面前问。
她先伸出右手,想了想又伸出左手。
那就左右手各敲十下。
“好,惩过了,去擦擦脸吧。”
尘埃落定,忽然记起那碗被冷落许久的酸梅冰沙。回头一看,果然,早就化成酸梅汤了。
“再帮我做一碗吧,我回来的时候正好可以吃。”
我一边说,一边起身往外走去,走到一半,衣袖却被轻轻扯住。回头一看,春琴还立在原地,泪汪汪地望着我。
“您,您真的不会告诉大娘子和王妈吗?”她怯声道,捏住我衣角的手指因过分用力而泛白,似乎在怕我出尔反尔。
“那当然,既往不咎,我说到做到。”我转身想拍她肩膀,可是高度不够,于是踮起脚拍了拍她,“我知道,你绝非生性顽劣之人。此事你虽有错在先,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况且,世间至善至恶者皆为少数,大多数是在善恶之间,摇摆不定。拉一把便向善,推一把就作恶。”我停顿了一瞬,“我替你隐瞒,是不希望你走上那条路。”
她感激地点点头,但下一秒看我的眼神又带了狐疑。
我瞬间意识到这番话与我的年纪不抬符合,于是补充道:“这些都是我娘告诉我的啦!她就算知道了,想必也会支持我今日的决定,你且宽心吧。”又道:“好啦,我要去前厅找我娘了,再不去就让人等急了。”
这会儿,她才终于舒了口气,胡乱地擦擦脸,步履蹒跚地往屋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