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
他说什么?
妖?!
明殊瞳孔微微放大,她飞快地眨眨眼,起身喝住已走进雪地的剑修:“且慢!”
柴门大开,寒风洪水般涌进来,那人停下脚步,侧身回望,墨发沾上鹅毛大的雪片,黑衣在风中猎猎作响。
明殊脚边的符火高昂着摇曳了几下,终于熄灭了。
“你空口白牙,便说我是妖物,有何证据?”
明殊扬起下巴,眼中升起恼色,字字掷地有声,心里却虚得不行。
她虽生长于归墟,每日接触的只有神族,可她的确有一半妖族血脉。
浮光界中,修士与妖魔素来势不两立,见之必有一死。为了她日后的安全,她最好趁此时搞清楚,修真界如何判断妖物。
沈修面无表情地盯着她,半晌才开口,“世间万物生来便有“炁”,每种生灵的炁都各不相同,细究下来,每个生灵的炁都独一无二。死后魂归天地,炁也归于自然,再次参与六道轮回。这一点乃是亘古不变的天地法则。你身上妖气明显,却不承认自己是妖吗?”
原来浮光界也以“炁”来判断种属。明白这一点后,明殊心脏几乎漏跳了一拍。她的妖气连归墟最年长的神都识别不出来,他,一个重伤初醒的浮光界修士,却能轻易看破。
明殊深吸口气,强迫自己镇静下来。
“依、咳,依你所说,有妖气的便是妖,那你口中的妖应该是此物,而非我。”
明殊滑下左手腕上佩戴的手串,向前送去,展示给沈修看。
沈修环胸静立,长眉微皱。明殊目光清明,直盯着他的眼,余光中见屋外风雪渐小。
见那女子眼神坚定,不像有诈,沈修抿抿唇,抬步欲上前查看。
明殊却先他一步,小跑着将手串送了上来。
她倒是想等他自己来看,结果等了半天不见他动作。
她也本想走过来,走得从容冷静,稳如泰山,可她腿还软着,故作淡定必会破绽百出,只好小跑着过来。
沈修双指拈起底端的一粒珠子,明殊即刻松手,略微向后退了两步。
沈修淡淡瞥她一眼,女子仍是一脸“你冤枉了我”的表情,他将注意力移到手串上。
手串由二十颗形状大小各异的白色珠子组成,彼此之间如磁石般相互连接,他所察觉的妖气正是来源于此。此时再放出灵力仔细探查,女子身上竟真的一丝妖气也无。
明殊自沈修接过手串,便仰着头,时刻注意他眼中神色。当看到他眼中的犹豫和困惑时,明殊开口道:“这是族中长辈赠予的秘宝,据说是由妖物之骨制成,有护身驱邪之效。我自幼在族中长大,未曾见过什么妖。你若说妖气,那我身上唯一与妖有点关系的物件,便是这手串了。”
修真界中能人异士,天才地宝多得是,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绝不外传的秘法和传承,更何况隐世宗门家族的存在也并非什么秘密。
茫茫雪夜突然出现在昆仑山,她的来历本就可疑。可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若这套说辞能骗过他,日后便可以“避世家族中出门历练的小辈”的身份行走江湖。
可关键是,他信不信。
明殊心里好像有一圈圈蛛丝,不断收紧,在心脏中穿插。雪好像停了,安静的环境最容易滋生不安。她维持着明眸带笑的表情,仔细观察他的反应。明殊心里打着鼓,握紧了藏在手心的瞬移符。
突然,他退后一步弯腰抱拳行礼,严肃郑重:“姑娘,方才多有得罪。在下闻心宗,沈修,愿为姑娘做一件事。还望姑娘原谅在下的冒犯之举。”
修真界人人皆知,若闻心宗弟子承诺会为你做一件事,那么该事必成。但明殊初来乍到,还不知这些。
她心里长呼一口气,看着行礼赔罪的黑色身影,摆手笑道:“无妨。”
沈修沉默片刻,改换说辞“……那么,请允许我报答你的恩情。”
明殊侧眼看他,不明白他为何如此执着,于是答复道:“不用。”
眼前人缓缓直起身子,低垂着头,抿唇不语。纤长的睫毛在眼窝投下阴影,遮住他眸中的神色。
寒风掠过,雪地里响起沙沙的哀声,阳光落上他白皙的侧脸,映出少年轮廓,毫无半点肃杀冷厉之色。
他那副模样看起来竟有些说不出的可怜。明殊有些为难,她并非因为期待答谢才救他,作为修士,他醒来后的所作所为也并无不妥,严格来说,是自己利用了他。但是站在他的角度来看,他竟然对恩人恶语相向还怀疑恩人是妖,恩人既不接受他的道歉也不接受他的谢恩……
明殊:懂了。
明殊咳了一声,半阖着眼睛挑眉,眸光流转,狡黠的表情像是在说——我有一肚子坏水,我准备用了。
“你若是非要报答的话……”
她故意卖了个关子。
那人闻言果然振奋起来,一双黑眸目光炯炯,坚定有神。
“那你夸夸我吧。”
明殊结识的人不多,但五花八门的书没少看。书中颇有些人,也是如他一般的沉默固执。若请他们做事,必然十拿九稳,可若让他们当着人面表露情感,可是比登天还难。
明殊故意为难,想看看书中所谓“羞涩惊慌”的模样。归墟那些神天天顶着张不苟言笑的脸,真是浪费了好皮囊。
沈修却是拧眉,似乎不理解她为什么要浪费这个,可以向他提任何要求的机会。认真开口劝道:“仅是如此吗?”
明殊表情一僵,很是意外。难道自己看错了?她很快眨眼轻笑道,“仅是如此。”
沈修略低头,骨节分明的手指抵在鼻间,长眉微锁,沉思片刻后抬眸望她。
少女眉如远山,眸若明波,玉白的鹅蛋脸不施粉黛,双颊却在寒风中显出桃粉色。她体态健康,显出无限的活力和生机,随风微动的青丝和裙摆轻盈飘逸。偏她穿一身水绿色长裙,亭亭玉立于苍茫雪色中,美得像一场梦。
“姑娘……像一场梦。”
此言一出,二人皆是一愣。
沈修睫毛飞快地眨了几下,便以手覆面,遮去脸上的惊慌,想不通为何自己会不经意间,将心中所想脱口而出。
明殊倒是不解,梦?这算是夸人吗?
不过她很快看见了沈修通红的耳尖。这人皮肤白净,头发乌黑似绸缎,于是那抹红便格外显眼。
“啊。”她忍不住惊喜,本来已经不抱希望了,没想到自己还有几分眼福。
但她回神也快,学着沈修行礼的动作,开口时声音里带着藏不住的欢喜:“如此你我两清,自当就此别过。”
沈修亦抱拳,哑声道:“告辞。”
下一刻,明殊眼前便空无一人。
“能自如使用灵力,真好啊。”明殊感叹后,便折回屋内,将柴门重新关好。
符火不过刚熄灭,屋内却一点暖意都没有了。明殊再度起符,一小撮火苗探探脑袋,“轰”地一下窜起来舔上明殊的脸。
明殊在火旁坐下,目光刚落上手串,手串上的珠子便随她的心意各自散开,乖顺地躺在她掌心。她挑出其中一颗,两指拈着眯起眼看。
那是一颗晶莹剔透的透明珠子,里面有云絮般的碎纹,看起来平平无奇,却是明殊的内丹。
内丹是妖力的来源,有妖力的地方便有妖气。
她将内丹取出,做成手串,再对其施加隐藏气息的符篆,便可隐藏妖气。这种方法在归墟效果显著。以至于进入浮光界前,她并未想起这手串的事。说到底还是她自大轻狂,不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今日沈修察觉到妖气后,愿意听她“说明原委”,若再遇上别的修士,未必会有这个耐心。
明殊眼中闪过流光,珠子在她眼前渐次升起,像有意识似的排排站好。隐匿符发出浅金色的光亮,一张接着一张,化作浮光渗进那些珠子中,直到明殊再也感觉不到任何异样的气息。
她自己觉得隐藏妥当了,可仍需测试。
明殊看着脚边潦草地图上她圈出的一点,旁边标注着“平阳”二字,想起了浮光界宗门招生大会的事。她正欲细想,空气中却突然出现魔气。明殊浑身的血液一冷,手中浮现出一张符咒,在她的金瞳亮起的瞬间,符咒倏然消散。
不过片刻,一只红瞳的喜鹊便被她抓在手中。
喜鹊似乎对自己突变的处境很诧异,它挣扎着翅膀,使劲扭着脑袋,意图啄伤束缚自己的,那只可恶的手。它的爪子也没闲着,用尽力气伸缩抓握蹬踢。它的所有努力,落在明殊眼里,都只不过是垂死挣扎。
她催动一张净化符,硝烟一般的浓灰色魔气渐渐从那双红瞳中溢出,随风而去了。喜鹊的身体也变得僵硬。
魔气会占据世间生灵的尸体,使它们不腐不臭,操纵它们行动。
这样的行尸走肉便是魔物。
明殊为手中的可怜生命注入了一丝灵力。那是神族独有的仪式,用来表达对生命的尊敬和祝福。随后,她借着月色摸到屋外,将喜鹊的尸体埋进了雪里。
来年春天,会有新生的小虫子或者冬眠结束的动物,因为它而成长。在它安眠的这小片土地上,会有嫩绿的草芽儿和小野花,盛开在冰雪消融的春风里。
死亡意味着新生。新旧交替,这是世间所有生灵,都无法撼动,不可更改的天地法则。
如此倒行逆施,违背常理之举,是魔族最平常的手段。
明殊抬头看遍布繁星的天空,决心明天天一亮就下山。
冬日昼短夜长,时光飞逝。明殊离开昆仑山,又辗转到平阳时,已是一月底,刚好赶上宗门招生大会的尾声。
浮光界中,有灵根者可进入修真界求仙问道,无灵根者便渔樵耕读,过好寻常百姓的生活。每年一月,修真界便会举行一场大会,各宗门进入尘世,寻找有灵根之人,而有求仙之心的人,也会赶赴这为期一月的大会。恰好其中一处大会举办的地点便在平阳,昆仑山附近一处乡镇。
明殊不知灵根为何物,又该如何看出有无。只道这是浮光界的规矩,如今到了这儿,自当入乡随俗。
她倒是也想过以自由身去斩妖除魔,可那样生活质量得不到保证,横死路中的可能性倒是大大增加。思来想去还是入个宗门最稳妥。
明殊的心理预期也不高,只要是个宗门,肯要她,她就进!
她摸摸腕上手串,唤出张瞬移符,朝人来人往的市集走去。
青石砖铺就的大路两旁,支着各式各样的摊铺,上面都备着茶水,摆着灵植。摊后往往坐着一两位仙风道骨的修士,偶尔还能看见穿着宗门服饰,眉清目秀的年轻弟子。
明殊走过半条街,每到摊铺前,必驻足停留,一路过来并无任何异样,她这才彻底放下心来,不动声色地收起瞬移符。待她左右打量一番后,注意到一位鹤发童颜的和善老人,便朝他的摊子走去。
“逍遥宗。”明殊看着摊前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辨认着念出声来。
老者本在打盹,听闻声响,便懒幽幽睁开眼,见有人来,笑迎道,“小友请坐。”
明殊应声坐下,老者示意她看桌上的灵植,“此乃扶桑。你以指尖触之,若它发亮,便证明你有修仙资质,本宗门会给你个步入仙途的机会。若它不亮,便证明你并无仙缘,早日断了求仙问道的心吧。”
灵植茎上有细刺,茎分三节,每节上有八片左右狭长小叶。明殊看着它,的确能感到它与普通植物的灵力不同,可再怎么看,它也只是一棵普通的拉拉藤啊。先前那些摊子上摆的所谓灵植,也都只是寻常野草罢了。
“扶桑不是树吗?怎会是草?”
老者笑得高深莫测,“你只管按我说的做吧。”
明殊将指尖放上一片小叶,许久还不见有任何变化。
老者摇头作罢,“看来小友并无仙缘。”
明殊云里雾里,感觉自己被坑了。道过谢后,又去了其他摊子。待到天色泛灰,她已经问遍了整条街所有的宗门招生负责人,结果无一例外。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老者摊前。
“为何都说我并无仙缘?还请道长为我解惑。”
老者看她一眼,慢悠悠道:“生下来有的便有,生下来没有的,便一辈子没有。仙缘就是这种东西。不可强求啊。不如,老夫为你指条明路?”
明殊睁大了眼,以为是有别的法子能进宗门,欢欣道:“洗耳恭听!”
老者捋着胡子,为自己添了盏茶,“寻一个如意郎君,同他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如此相伴几十年,老后承欢膝下。青丝白首,儿孙满堂,岂不轻松圆满?”
明殊扬起的嘴角渐渐垂了下去,眼里亮起的有关希望的光,也慢慢暗下来。
老者料定她会就此放弃,专心品茶。
以散修身份完成重明的条件实乃下下策,在今年的宗门大会结束前,她想全力争取一下。若二月初她还未能进入宗门,再考虑其他的办法。
明殊却抬起头,目光坚定,“我只想加入宗门。”
此话一出,老者倒是惊奇地多看了她一眼。
天色黑沉,街上行人寥寥无几,摊子收纳后街道宽敞得空荡。
夕阳完全沉于山后,西天边缘却有淡淡的黄色云霞,像太阳烧完后余下的灰烬。
“既然如此,”老者道,“倒是有一个宗门,你也许可以试试。”
“哪个宗门?”
“闻心宗。”
明殊想起了沈修。那个曾看破她妖身还被她骗了的剑修。他便自称闻心宗弟子。
自上次分别后,她已决心远离他,免得再生事端。可若闻心宗是浮光界唯一可能接纳她的宗门,她愿意一试。
“愿闻其详。”
“今年三月,闻心宗会举行三年一度的招生试炼。只要能在三日内爬上朝阳峰顶,便算是一只脚踏进了闻心宗的大门。”
明殊大喜过望,起身行礼,“多谢道长告知。”
道长爽朗大笑,转而目露忧色,“如此,便祝小友此去,一帆风顺。”
他说什么?
妖?!
明殊瞳孔微微放大,她飞快地眨眨眼,起身喝住已走进雪地的剑修:“且慢!”
柴门大开,寒风洪水般涌进来,那人停下脚步,侧身回望,墨发沾上鹅毛大的雪片,黑衣在风中猎猎作响。
明殊脚边的符火高昂着摇曳了几下,终于熄灭了。
“你空口白牙,便说我是妖物,有何证据?”
明殊扬起下巴,眼中升起恼色,字字掷地有声,心里却虚得不行。
她虽生长于归墟,每日接触的只有神族,可她的确有一半妖族血脉。
浮光界中,修士与妖魔素来势不两立,见之必有一死。为了她日后的安全,她最好趁此时搞清楚,修真界如何判断妖物。
沈修面无表情地盯着她,半晌才开口,“世间万物生来便有“炁”,每种生灵的炁都各不相同,细究下来,每个生灵的炁都独一无二。死后魂归天地,炁也归于自然,再次参与六道轮回。这一点乃是亘古不变的天地法则。你身上妖气明显,却不承认自己是妖吗?”
原来浮光界也以“炁”来判断种属。明白这一点后,明殊心脏几乎漏跳了一拍。她的妖气连归墟最年长的神都识别不出来,他,一个重伤初醒的浮光界修士,却能轻易看破。
明殊深吸口气,强迫自己镇静下来。
“依、咳,依你所说,有妖气的便是妖,那你口中的妖应该是此物,而非我。”
明殊滑下左手腕上佩戴的手串,向前送去,展示给沈修看。
沈修环胸静立,长眉微皱。明殊目光清明,直盯着他的眼,余光中见屋外风雪渐小。
见那女子眼神坚定,不像有诈,沈修抿抿唇,抬步欲上前查看。
明殊却先他一步,小跑着将手串送了上来。
她倒是想等他自己来看,结果等了半天不见他动作。
她也本想走过来,走得从容冷静,稳如泰山,可她腿还软着,故作淡定必会破绽百出,只好小跑着过来。
沈修双指拈起底端的一粒珠子,明殊即刻松手,略微向后退了两步。
沈修淡淡瞥她一眼,女子仍是一脸“你冤枉了我”的表情,他将注意力移到手串上。
手串由二十颗形状大小各异的白色珠子组成,彼此之间如磁石般相互连接,他所察觉的妖气正是来源于此。此时再放出灵力仔细探查,女子身上竟真的一丝妖气也无。
明殊自沈修接过手串,便仰着头,时刻注意他眼中神色。当看到他眼中的犹豫和困惑时,明殊开口道:“这是族中长辈赠予的秘宝,据说是由妖物之骨制成,有护身驱邪之效。我自幼在族中长大,未曾见过什么妖。你若说妖气,那我身上唯一与妖有点关系的物件,便是这手串了。”
修真界中能人异士,天才地宝多得是,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绝不外传的秘法和传承,更何况隐世宗门家族的存在也并非什么秘密。
茫茫雪夜突然出现在昆仑山,她的来历本就可疑。可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若这套说辞能骗过他,日后便可以“避世家族中出门历练的小辈”的身份行走江湖。
可关键是,他信不信。
明殊心里好像有一圈圈蛛丝,不断收紧,在心脏中穿插。雪好像停了,安静的环境最容易滋生不安。她维持着明眸带笑的表情,仔细观察他的反应。明殊心里打着鼓,握紧了藏在手心的瞬移符。
突然,他退后一步弯腰抱拳行礼,严肃郑重:“姑娘,方才多有得罪。在下闻心宗,沈修,愿为姑娘做一件事。还望姑娘原谅在下的冒犯之举。”
修真界人人皆知,若闻心宗弟子承诺会为你做一件事,那么该事必成。但明殊初来乍到,还不知这些。
她心里长呼一口气,看着行礼赔罪的黑色身影,摆手笑道:“无妨。”
沈修沉默片刻,改换说辞“……那么,请允许我报答你的恩情。”
明殊侧眼看他,不明白他为何如此执着,于是答复道:“不用。”
眼前人缓缓直起身子,低垂着头,抿唇不语。纤长的睫毛在眼窝投下阴影,遮住他眸中的神色。
寒风掠过,雪地里响起沙沙的哀声,阳光落上他白皙的侧脸,映出少年轮廓,毫无半点肃杀冷厉之色。
他那副模样看起来竟有些说不出的可怜。明殊有些为难,她并非因为期待答谢才救他,作为修士,他醒来后的所作所为也并无不妥,严格来说,是自己利用了他。但是站在他的角度来看,他竟然对恩人恶语相向还怀疑恩人是妖,恩人既不接受他的道歉也不接受他的谢恩……
明殊:懂了。
明殊咳了一声,半阖着眼睛挑眉,眸光流转,狡黠的表情像是在说——我有一肚子坏水,我准备用了。
“你若是非要报答的话……”
她故意卖了个关子。
那人闻言果然振奋起来,一双黑眸目光炯炯,坚定有神。
“那你夸夸我吧。”
明殊结识的人不多,但五花八门的书没少看。书中颇有些人,也是如他一般的沉默固执。若请他们做事,必然十拿九稳,可若让他们当着人面表露情感,可是比登天还难。
明殊故意为难,想看看书中所谓“羞涩惊慌”的模样。归墟那些神天天顶着张不苟言笑的脸,真是浪费了好皮囊。
沈修却是拧眉,似乎不理解她为什么要浪费这个,可以向他提任何要求的机会。认真开口劝道:“仅是如此吗?”
明殊表情一僵,很是意外。难道自己看错了?她很快眨眼轻笑道,“仅是如此。”
沈修略低头,骨节分明的手指抵在鼻间,长眉微锁,沉思片刻后抬眸望她。
少女眉如远山,眸若明波,玉白的鹅蛋脸不施粉黛,双颊却在寒风中显出桃粉色。她体态健康,显出无限的活力和生机,随风微动的青丝和裙摆轻盈飘逸。偏她穿一身水绿色长裙,亭亭玉立于苍茫雪色中,美得像一场梦。
“姑娘……像一场梦。”
此言一出,二人皆是一愣。
沈修睫毛飞快地眨了几下,便以手覆面,遮去脸上的惊慌,想不通为何自己会不经意间,将心中所想脱口而出。
明殊倒是不解,梦?这算是夸人吗?
不过她很快看见了沈修通红的耳尖。这人皮肤白净,头发乌黑似绸缎,于是那抹红便格外显眼。
“啊。”她忍不住惊喜,本来已经不抱希望了,没想到自己还有几分眼福。
但她回神也快,学着沈修行礼的动作,开口时声音里带着藏不住的欢喜:“如此你我两清,自当就此别过。”
沈修亦抱拳,哑声道:“告辞。”
下一刻,明殊眼前便空无一人。
“能自如使用灵力,真好啊。”明殊感叹后,便折回屋内,将柴门重新关好。
符火不过刚熄灭,屋内却一点暖意都没有了。明殊再度起符,一小撮火苗探探脑袋,“轰”地一下窜起来舔上明殊的脸。
明殊在火旁坐下,目光刚落上手串,手串上的珠子便随她的心意各自散开,乖顺地躺在她掌心。她挑出其中一颗,两指拈着眯起眼看。
那是一颗晶莹剔透的透明珠子,里面有云絮般的碎纹,看起来平平无奇,却是明殊的内丹。
内丹是妖力的来源,有妖力的地方便有妖气。
她将内丹取出,做成手串,再对其施加隐藏气息的符篆,便可隐藏妖气。这种方法在归墟效果显著。以至于进入浮光界前,她并未想起这手串的事。说到底还是她自大轻狂,不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今日沈修察觉到妖气后,愿意听她“说明原委”,若再遇上别的修士,未必会有这个耐心。
明殊眼中闪过流光,珠子在她眼前渐次升起,像有意识似的排排站好。隐匿符发出浅金色的光亮,一张接着一张,化作浮光渗进那些珠子中,直到明殊再也感觉不到任何异样的气息。
她自己觉得隐藏妥当了,可仍需测试。
明殊看着脚边潦草地图上她圈出的一点,旁边标注着“平阳”二字,想起了浮光界宗门招生大会的事。她正欲细想,空气中却突然出现魔气。明殊浑身的血液一冷,手中浮现出一张符咒,在她的金瞳亮起的瞬间,符咒倏然消散。
不过片刻,一只红瞳的喜鹊便被她抓在手中。
喜鹊似乎对自己突变的处境很诧异,它挣扎着翅膀,使劲扭着脑袋,意图啄伤束缚自己的,那只可恶的手。它的爪子也没闲着,用尽力气伸缩抓握蹬踢。它的所有努力,落在明殊眼里,都只不过是垂死挣扎。
她催动一张净化符,硝烟一般的浓灰色魔气渐渐从那双红瞳中溢出,随风而去了。喜鹊的身体也变得僵硬。
魔气会占据世间生灵的尸体,使它们不腐不臭,操纵它们行动。
这样的行尸走肉便是魔物。
明殊为手中的可怜生命注入了一丝灵力。那是神族独有的仪式,用来表达对生命的尊敬和祝福。随后,她借着月色摸到屋外,将喜鹊的尸体埋进了雪里。
来年春天,会有新生的小虫子或者冬眠结束的动物,因为它而成长。在它安眠的这小片土地上,会有嫩绿的草芽儿和小野花,盛开在冰雪消融的春风里。
死亡意味着新生。新旧交替,这是世间所有生灵,都无法撼动,不可更改的天地法则。
如此倒行逆施,违背常理之举,是魔族最平常的手段。
明殊抬头看遍布繁星的天空,决心明天天一亮就下山。
冬日昼短夜长,时光飞逝。明殊离开昆仑山,又辗转到平阳时,已是一月底,刚好赶上宗门招生大会的尾声。
浮光界中,有灵根者可进入修真界求仙问道,无灵根者便渔樵耕读,过好寻常百姓的生活。每年一月,修真界便会举行一场大会,各宗门进入尘世,寻找有灵根之人,而有求仙之心的人,也会赶赴这为期一月的大会。恰好其中一处大会举办的地点便在平阳,昆仑山附近一处乡镇。
明殊不知灵根为何物,又该如何看出有无。只道这是浮光界的规矩,如今到了这儿,自当入乡随俗。
她倒是也想过以自由身去斩妖除魔,可那样生活质量得不到保证,横死路中的可能性倒是大大增加。思来想去还是入个宗门最稳妥。
明殊的心理预期也不高,只要是个宗门,肯要她,她就进!
她摸摸腕上手串,唤出张瞬移符,朝人来人往的市集走去。
青石砖铺就的大路两旁,支着各式各样的摊铺,上面都备着茶水,摆着灵植。摊后往往坐着一两位仙风道骨的修士,偶尔还能看见穿着宗门服饰,眉清目秀的年轻弟子。
明殊走过半条街,每到摊铺前,必驻足停留,一路过来并无任何异样,她这才彻底放下心来,不动声色地收起瞬移符。待她左右打量一番后,注意到一位鹤发童颜的和善老人,便朝他的摊子走去。
“逍遥宗。”明殊看着摊前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辨认着念出声来。
老者本在打盹,听闻声响,便懒幽幽睁开眼,见有人来,笑迎道,“小友请坐。”
明殊应声坐下,老者示意她看桌上的灵植,“此乃扶桑。你以指尖触之,若它发亮,便证明你有修仙资质,本宗门会给你个步入仙途的机会。若它不亮,便证明你并无仙缘,早日断了求仙问道的心吧。”
灵植茎上有细刺,茎分三节,每节上有八片左右狭长小叶。明殊看着它,的确能感到它与普通植物的灵力不同,可再怎么看,它也只是一棵普通的拉拉藤啊。先前那些摊子上摆的所谓灵植,也都只是寻常野草罢了。
“扶桑不是树吗?怎会是草?”
老者笑得高深莫测,“你只管按我说的做吧。”
明殊将指尖放上一片小叶,许久还不见有任何变化。
老者摇头作罢,“看来小友并无仙缘。”
明殊云里雾里,感觉自己被坑了。道过谢后,又去了其他摊子。待到天色泛灰,她已经问遍了整条街所有的宗门招生负责人,结果无一例外。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老者摊前。
“为何都说我并无仙缘?还请道长为我解惑。”
老者看她一眼,慢悠悠道:“生下来有的便有,生下来没有的,便一辈子没有。仙缘就是这种东西。不可强求啊。不如,老夫为你指条明路?”
明殊睁大了眼,以为是有别的法子能进宗门,欢欣道:“洗耳恭听!”
老者捋着胡子,为自己添了盏茶,“寻一个如意郎君,同他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如此相伴几十年,老后承欢膝下。青丝白首,儿孙满堂,岂不轻松圆满?”
明殊扬起的嘴角渐渐垂了下去,眼里亮起的有关希望的光,也慢慢暗下来。
老者料定她会就此放弃,专心品茶。
以散修身份完成重明的条件实乃下下策,在今年的宗门大会结束前,她想全力争取一下。若二月初她还未能进入宗门,再考虑其他的办法。
明殊却抬起头,目光坚定,“我只想加入宗门。”
此话一出,老者倒是惊奇地多看了她一眼。
天色黑沉,街上行人寥寥无几,摊子收纳后街道宽敞得空荡。
夕阳完全沉于山后,西天边缘却有淡淡的黄色云霞,像太阳烧完后余下的灰烬。
“既然如此,”老者道,“倒是有一个宗门,你也许可以试试。”
“哪个宗门?”
“闻心宗。”
明殊想起了沈修。那个曾看破她妖身还被她骗了的剑修。他便自称闻心宗弟子。
自上次分别后,她已决心远离他,免得再生事端。可若闻心宗是浮光界唯一可能接纳她的宗门,她愿意一试。
“愿闻其详。”
“今年三月,闻心宗会举行三年一度的招生试炼。只要能在三日内爬上朝阳峰顶,便算是一只脚踏进了闻心宗的大门。”
明殊大喜过望,起身行礼,“多谢道长告知。”
道长爽朗大笑,转而目露忧色,“如此,便祝小友此去,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