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意舒盯着她:“你真的改了吗?”

    宋秋瑟美目盈盈,当真已经不见半分锋芒,曾经那个跪在祠堂中不肯服软的小女孩,已然消失不见,找不到任何痕迹了。

    袁意舒出了一会儿神,忽地一笑:“看来江州十年日子不好过啊,都把你乖成了这样。”

    宋秋瑟没再说什么,供了香,渐渐被青烟模糊了眉眼。

    袁意舒对着牌位立了一会儿,轻声一叹,说道:“终究是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今日让你过来,就是请先祖做个见证,过去的事谁也不要再提了,辅德侯府从此以后,再无龃龉,可好?”

    宋秋瑟心思澄澈,事到如今,袁氏每一字每一句仍是挖好了坑试探她。

    她滴水不漏地回答:“母亲言重了,我们侯府何曾有过龃龉啊?”

    袁意舒转身说:“走吧,你的兄长和弟妹们都已经在等你了。”

    出门时,袁氏一抬手,宋秋瑟欠身托了一把,二人的裙袂碰触在一起,相携而出,外面伺候的人看在眼里,好一幅母慈女孝的场面。

    再回到袁氏院中,厅里已经有说笑声了。

    袁氏一进门,她的子女们便迎了上来,袁氏嫁入侯府后,生下了二女一子,最小的儿子只有七岁。

    宋秋瑟只对三妹宋云茵印象深一些。

    宋云茵比她小三岁。

    宋秋瑟记得小时候,宋云茵总爱粘着她,黏黏糊糊的喊姐姐。

    “都来了,怎么没见川明?”

    袁氏一句话将宋秋瑟从回忆中拉回来。

    她环顾厅中,没见宋川明的身影。

    侯妈妈忙道:“夫人,大公子昨儿一夜不见人,今早才回府,身上带着酒气,这个时辰都没来,估计是不来了。”

    他一夜未归还出去喝了酒。

    袁氏坐下,平静道:“随他去吧。”

    宋云茵的目光好几次刻意从宋秋瑟的脸上扫过,偶尔会被宋秋瑟抓个正着,两人却只是对望一会儿,并不说什么。

    四妹宋云苒身量还没长开,脸上一团稚气,时不时与宋云茵咬耳朵,宋云茵不耐烦理她,她就转身去逗弟弟宋川韶玩。

    一盏茶过后,袁氏开口道:“两日后,郑国公府上设宴,邀咱家姑娘们前去赏花,秋瑟,你也准备一下,到时一起去。”

    宋秋瑟应了一声。

    袁氏没留她们太久,说过这件正事之后,便打发她们各自回去。

    宋秋瑟最后一个离开院子,出门却见宋云茵打发了四妹回去,可以缓了脚步,似是在等她。

    “云茵。”宋秋瑟走近时唤了一声。

    “姐姐。”宋云茵邀她同行:“一起回去吧。”

    宋秋瑟知道她有话要说,点了点头。

    曼睩退了一步,让宋云茵与宋秋瑟并肩而行。

    庭前百卉含英,花团锦簇,暖香阵阵,宋秋瑟还记得小时候,她们姐妹俩也曾在庭院中这样走过,跑过。

    不过,那样模糊久远的画面,可能只有她还记着。

    宋云茵不是寻她叙旧的——“二姐姐,太子选妃,你我的名字都在其列,四妹妹因为年纪小,所以这次没她什么事。”

    “你很想嫁东宫?”宋秋瑟问。

    “嫁东宫有什么不好?”宋云茵反问:“你见过太子吗?”

    宋秋瑟哑然:“我离家多年,怎么会见过太子?”

    “我见过。”宋云茵道:“那年上元夜,他站在高高的阙楼上,亲手点了一盏红鸾灯,临风而立,龙章凤姿,他可是太子啊。”

    宋秋瑟没想到三妹说话竟如此直白,毫不遮掩心中倾慕。

    这样看来,她的锋芒和戒备,都是因为太子。

    宋秋瑟慢悠悠的问:“听说朝中文武百官家的适龄女儿都待选,粗略估计,恐怕不下百人,三妹妹,你可有足够的把握入选?”

    宋云茵讥诮一笑:“姐姐你久不在长安,不懂世家通则,东宫选妃,不过是排场铺的大而已,上百个女子,什么歪瓜裂枣都有,太子殿下才没有那闲功夫挨个挑。太子正妻一人,良娣二人,良媛六人,我们辅德侯府一脉,必然能占得一席之地,父亲已有把握。”

    原来是早就内定好的,宋秋瑟听了这个消息,并没有太多的惊讶。

    宋秋瑟低头眨眨眼,忽的笑了:“还是三妹妹懂的多,姐姐我受教了。”

    宋云茵侧头盯着她:“东宫的尊荣,姐姐难道不心动吗?”

    春风拂柳,毛茸茸的飞絮擦过宋秋瑟的耳畔。

    宋云茵这一眼望过去,像是被黏住了似的,迟迟挪不开目光。

    宋秋瑟这十年在江州,偷偷出落成如此清丽婉约的模样,她就这样漫不经心地笑一笑,便能把满园的春色都比下去。

    何谓人比花娇,宋云茵今日才算真正见识到了。

    宋秋瑟慢慢敛了笑,道:“东宫这二字听起来,离我太远了,我也没那个心思,既然三妹妹有心想争,那么,我在此祝你得偿所愿。”

    她这双眼睛,这张嘴,说什么都让人觉得是真心。

    宋云茵立刻拉住她的手:“我相信姐姐不争,不知姐姐肯不肯帮我。”

    宋秋瑟奇道:“辅德侯府上了名单的除了我,只有你,我已承诺不争,你还要我帮你什么?”

    宋云茵凤眼一挑:“姐姐还是天真了,所谓辅德侯一脉,可不止我们一家,还包含了千丝万缕的姻亲关系,比如说郑国公府……姐姐可能有所不知,郑国公的夫人,是母亲的胞妹,郑国公府唯一的嫡女,是我们的表姐。”

    一家出不了两个凤凰。

    宋云茵这是想和郑国公的嫡女争。

    两日后,她们便要去郑国公府上赴宴。

    所以,宋云茵才会急着挑明一切,试探她的态度。

    宋秋瑟瞧着她这一身气势、势在必得的模样,不似作伪,她默默叹了口气,心下腹诽,也不知这三妹妹是脑子本来就不灵光,还是被情爱蛊昏了头脑,可见那位太子真是害人不浅,到底长了个什么妖精模样?

    宋云茵急着等她的回复:“姐姐?”

    宋秋瑟灿然一笑,直接应下:“好啊,我帮你。”

    宋云茵得到了她的回应,满眼欢欣,当日便往葳蕤轩送了许多首饰礼物,都堆在宋秋瑟的妆奁上。

    曼睩正提笔清点东西,好方便宋秋瑟日后回礼。

    宋秋瑟坐在榻上出神。

    曼睩小声问她:“姑娘真的对太子选妃没有想法吗?那可是太子啊!”

    “太子又怎样?”

    宋秋瑟摸出一把小菱花镜,望着镜中明媚清婉的一张脸,缓缓说道:“东宫太子,储君之尊,选妃尚未开始呢,几个妻妾位置就已经被臣下算计的明明白白,有什么意思。”

    曼睩叹了口气,发愁:“可是姑娘你已经十七了。”

    再拖两年,亲事就不太好议了。

    袁氏显然不会为她真心筹谋。

    宋秋瑟放下镜子,笑着看她:“曼睩,你也十六了呢。”

    曼睩脸上一红,别过身去,支支吾吾道:“姑娘,正说你的事呢,干嘛扯我的事啊。”

    堵住了小丫头的嘴,宋秋瑟闭上眼,靠在榻上,往事又如潮水般涌了上来。

    当年,七岁的她,四岁的云茵,在袁氏的院子里绕廊跑过去。

    伺候的婆子丫头被她们甩在身后,袁氏的院子不知为何,安静的像一片死水,人影都见不到。

    玉石仙阁哗啦碎了一地。

    死水一样的院子突兀的闹腾了起来。

    芳草葳蕤的庭院,晦暗不明的祠堂……

    她昏昏沉沉的陷入了梦中,直到曼睩回到房中把她推醒。

    “姑娘,夫人给咱们院里拨了几个伺候的人。”

    宋秋瑟踩着绣鞋,踱出门看了一眼。

    两个婆子,并四个小丫头,正站在院中等着听主子训示。

    曼睩拿捏不住这样的场面,有些瑟缩,不知该说什么。

    宋秋瑟不爱在琐事上费心思,简单吩咐了几句,提点她们照顾好花圃中的石竹花,便挥手让人散了,态度敷衍,甚至连名字都没问。

    ——

    夜里春雨无声,给青石板上蒙了一层水晕。

    东宫寝殿中灯火通明。

    门哐一下被推开,两个侍从拖着一个宫婢,按在院子里的青石板上,扬起足有手臂粗的栗木杖,狠狠落在宫婢的下半身,不过三两下就见了血。

    宫婢的嘴被布条紧紧勒住,只能发出几声断断续续的呜咽,并几个模糊不清的字眼,无非是“冤枉”“饶命”之类的画。

    殿中,李曜站在案前,听着门外的闷杖声,嗅了嗅手指,露出嫌弃的神情:“交趾国进贡的瑞龙脑,真是又呛又难闻,搞不懂温贵妃怎么喜欢这种味道,也不怕侍寝的时候把父皇熏厥过去。”

    东宫内官孟音在一旁道:“这婢子能沾上温贵妃房中香,必定是与之暗交已久,十杖要不了她的命,殿下打算如何处置。”

    随意打杀宫婢是件大麻烦。

    李曜最讨厌往身上揽麻烦,用帕子擦了手,说:“明日你去报一声,就说孤今夜幸了她,给她随便找个院子迁进去。”

    孟音垂首:“是。”

    此举虽然饶过这叛主的宫婢一命,却也阴损至极。

    空顶了一个被太子临幸的名头,她此生只能困在一方小院里等死。

    呜咽声和杖打的声音都停了。

    人抬了下去。

    侍从提了水清洗沾了血的石板。

    孟音双手呈上一卷画,道:“辅德侯府今日向礼部呈了二姑娘的画像,请殿下过目。”

章节目录

东宫春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小锦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锦袖并收藏东宫春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