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师部大院里和凌潇潇年岁相近的孩子不少,除了个别性情特别讨嫌的,相处都还可以,最起码面上是过来过去的。
不过要真正论起铁杆儿的死党,也就两个。一个女的就是师部后勤副主任家的老三叶俊梅,另外一个男的是她爸团里的参谋长家的老二苗风。
虽说大家从四岁开始就混在一起,小那会儿一张床上睡一个碗里吃不是稀罕事,十三四岁也是该注意男女有别的时候了。
听她这么说,叶俊梅赶紧双手合十诚恳地讨饶:“对不起我错了,以后一定记着。”
顿了顿,她忽地抿嘴忍笑道:“就算我不记得,苗风自个儿肯定也会记得清清楚楚。自从许光耀背地里败坏他是你家的童养女婿,他可留意着处处避嫌呢!”
看这姑娘眉飞色舞一脸的取笑揶揄,凌潇潇忍不住唾了她一口:“呸,你也就是敢跟我提这一茬儿!有本事,你这话去找苗风说去,看他会不会像收拾许光耀似的收拾你!”
“那我可真不敢,倒不是怕他收拾我,”叶俊梅眨眨眼,煞有介事道,“我啊主要是怕羞着他,万一他当场挖个地洞钻进去怎么办?”
凌潇潇扭头看她,一本正经比了个“嘘”的手势:“小声点吧,真当你风哥不要面子的吗?”
话音一落,两人再也憋不住,叽叽咕咕笑成了一团。
笑完这一回,叶俊梅冲她虚空比划了一个方块,提出这一趟的真正目的:“那个,手抄本,还有我没看过的吗?”
她说的是这个年代的特有产物,手抄本小说。
运动开始以后,大批的书籍被打入毒草的行列,民间文学反而应运而起,经知青们的手流传到了大江南北。哪怕不少人因为传抄这些文字挨了批斗,大众的热情依然丝毫不减。
“屋里书架上自己找去呗,我怎么记得你哪个看过哪个没看过。不过还是那句话,抄的时候小心点,这种笔记本的装订可禁不住折腾。”
“知道了知道了,你看我什么时候不爱惜了,还用着回回这么嘱咐啊?”叶俊梅人已经进了屋,嘴上抱怨着。
“那是我小叔为给我解闷专门抄的,千里迢迢从北京寄过来,我能乐意借给你抄就不错了!”
凌潇潇才不惯着她:“我要自个儿的东西,随便你怎么折腾,别人送的可不行。你给我的东西,我不一样都好好存着呢吗?”
“嘿嘿嘿,”叶俊梅干笑几声转移话题,“还是咱小叔的字写得漂亮,一眼过去看得又清楚又舒服,不像好些人那字,抓个蜘蛛蘸上墨水放本子上爬,都比他们写出来的好看。”
“谁跟你是‘咱’啊,那是我小叔。”
“咱俩什么关系,你的不就是我的?”
……
运动期间的这一批手抄本小说,很多是以建国前后的反特侦破为题材。有些写得确实不错,算得上逻辑缜密悬念迭出惊险刺激,相较于后世那些将拿捏调动读者情绪做到极致的网络小说也只是稍显逊色,在这个文艺贫瘠的年代,风行一时很正常。
不过,盛行的手抄本小说里,最出名的却是另一个题材的作品,名叫《少女的心》,据说那是篇带颜色的爱情小说。
之所以说“据说”,是因为凌潇潇只听传言说,有人因为这本书甚至被判了流氓罪,她自个儿倒是没看过。
小叔再怎么心大,也不可能抄这个给她看。她更不会有兴趣冒这大不韪特意去找。
这个年代的尺度能大到哪儿去?恐怕连后世生理卫生课本的范围都超不过。
她既不缺实战经验,精神上又久经花市、婆婆的考验锻造,随便脑补一下都是能把这个时代的人吓懵的花样,还能对这万把字的文章生出好奇心?
不过说起来,她穿越前夕,网上正疯传说花市出事好些作者被请喝茶,也不知道最后有没有挺过这一关。
间隔将近半个世纪,彼时彼日仍旧一如此时此日,这多少有点黑色幽默的意味了。
她脑海里刚飘过这么个念头,就被叶俊梅给打断了:“潇潇,这个怎么是你的字?《逐光者》,好像没听过这本的名字。”
“我自己写的,你要听说过才怪呢!”凌潇潇随口应道。
“你写的?”叶俊梅发出惊讶的尖锐爆鸣声,拿着个红色塑封面的本子冲出来,“你还会写小说?真的假的啊!”
凌潇潇正好洗完头发,淡定用脚勾了椅子过来,骑坐着在炉子边上等烘干:“骗你干什么。”
叶俊梅低头,翻开本子看几眼,又抬头看凌潇潇,低声道:“有种难以置信的感觉,但,是你的话,好像也没什么可意外的。”
“非常感谢叶俊梅同志对我的信任。”凌潇潇拖着尾音轻笑。
“那是得好好谢我,换一个人在这儿的话……”叶俊梅刻意停顿了一下,才继续道,“就你,上个学都是两个月打鱼三个月晒网的,还会写文章?应该好好调查一下,到底有什么猫腻。”
她挺直了腰背,双臂环抱靠在门框上,下巴微扬,斜睨着凌潇潇,将某类人趾高气昂的样子模仿得堪称淋漓尽致。
“我是没好好上学,又不是没好好学习。”凌潇潇扶着椅背慢悠悠道,”别说写个小说,你现在让我考大学去,我也能考得上信不信?”
她当然知道“写小说”和常规意义上的“学习”并不是呈完全的正相关,只是这会儿没必要细说。
至于“考大学”的说法,那更谈不上夸口。
这个时代的课本又不像后世那么含蓄隐晦,寻常资质的人只要有她这么些空闲时间用心钻研,考个大学也不成问题。更不要说她当初可是从贫困山村卷到TOP2的小镇做题家,智商绝对没得挑剔。单纯高中程度的这点知识,算得了什么?
只不过……
“高考停了多少年了,还说什么考大学。”
叶俊梅对凌潇潇的自夸没有意见,但对她举得这个例子有点不屑。
“历时十年的运动都能宣告结束,你怎么知道高考就没有恢复的一天?”凌潇潇侧脸抬眼看她,淡淡地反问。
“啊?”叶俊梅听这话愣了一下。
凌潇潇却没在意她这反应,上下打量她一遍,取笑道:“对了,这运动已经结束三个月了,你这种姿势还是收一收的好,小心让看不惯的人套麻袋揍你。”
“等等,你刚刚的意思是高考可能会恢复?”叶俊梅压根儿就没听见凌潇潇后来调侃的这一句,注意力还在之前的话题上。
她皱眉思索着,喃喃地说:“你这话说的好像有点道理啊,这运动已经停了,恢复高考也不是不可能啊……”
“不是好像,是一定。”凌潇潇意味深长地笑,“你想啊,国家的发展建设必然是需要人才的,需要各行各业的、大量的、高精尖的人才。这几年工农兵大学才招了多少人,相当一部分人被推荐上大学之前也就高小、初中没毕业的文化水平,那能学到点什么?指望他们建设国家,指望得上吗?”
高考停了,上大学要靠推荐,最看重的是根正苗红;城里工作岗位不够,养不活那么多人,大批的知识青年们不得已上山下乡讨生活;运动中,大量的知识分子被打倒批斗,许多工作都处在停摆状态……
如此种种几乎在人们心里留下了“上学也没啥用处”的思维定势,别说是外面,哪怕是大院里,人们对孩子上学的看法大多也就是例行公事走走过场,愿意学多一点就学,学得不好也没太大所谓。
这种情形下,还有几个人会琢磨高考不高考的事?叶俊梅就从来没想过。
“你想得可真远。”她恍然大悟,“你以前好像是和我们说过,既然去上学了,就多用点心思,敢情你那个时候就有这想法了?”
开玩笑,这话是能承认的吗?凌潇潇想也不想怼了回去:“屁!我那会儿才多大,还能想到这个?”
“我那时候跟你们说的是什么?”她白了叶俊梅一眼,没好气地说,“我说的是,有的人下乡当知青,能修理机械改良农具,和当地人打成一片,甚至当上领导干部,有的人就只能下苦力干活还挣不够工分口粮,天天饿的半夜嗷嗷哭。万一你们将来也要下乡,多学点真正有用的东西肯定没错。”
“是吗?”叶俊梅摸着后脑勺,“记不清了。”
“你说,高考要是恢复,会是什么时候?”她拉了另一把椅子过来,和凌潇潇面对面坐下,“我从现在开始上心,赶得上吗?”
什么时候?今年十月,国家正式宣布恢复高考,十二月就是考试。
要赶的是这一场,那指定是够呛啊。可,叶俊梅和她一样才十三岁,又不像她另有打算,非得去凑这第一次高考的热闹,那还有什么赶不及的?
“你才上初中,现在开始用功,肯定没问题。”她肯定地点头。
“对哦,我才初二。”叶俊梅顿时放松下来,”学习的事不着急,先让我看看你这小说写的怎么样。”
凌潇潇无语地看着这没心没肺的少女,无奈地长叹一口气。
简直白瞎了她一番好意!
不过要真正论起铁杆儿的死党,也就两个。一个女的就是师部后勤副主任家的老三叶俊梅,另外一个男的是她爸团里的参谋长家的老二苗风。
虽说大家从四岁开始就混在一起,小那会儿一张床上睡一个碗里吃不是稀罕事,十三四岁也是该注意男女有别的时候了。
听她这么说,叶俊梅赶紧双手合十诚恳地讨饶:“对不起我错了,以后一定记着。”
顿了顿,她忽地抿嘴忍笑道:“就算我不记得,苗风自个儿肯定也会记得清清楚楚。自从许光耀背地里败坏他是你家的童养女婿,他可留意着处处避嫌呢!”
看这姑娘眉飞色舞一脸的取笑揶揄,凌潇潇忍不住唾了她一口:“呸,你也就是敢跟我提这一茬儿!有本事,你这话去找苗风说去,看他会不会像收拾许光耀似的收拾你!”
“那我可真不敢,倒不是怕他收拾我,”叶俊梅眨眨眼,煞有介事道,“我啊主要是怕羞着他,万一他当场挖个地洞钻进去怎么办?”
凌潇潇扭头看她,一本正经比了个“嘘”的手势:“小声点吧,真当你风哥不要面子的吗?”
话音一落,两人再也憋不住,叽叽咕咕笑成了一团。
笑完这一回,叶俊梅冲她虚空比划了一个方块,提出这一趟的真正目的:“那个,手抄本,还有我没看过的吗?”
她说的是这个年代的特有产物,手抄本小说。
运动开始以后,大批的书籍被打入毒草的行列,民间文学反而应运而起,经知青们的手流传到了大江南北。哪怕不少人因为传抄这些文字挨了批斗,大众的热情依然丝毫不减。
“屋里书架上自己找去呗,我怎么记得你哪个看过哪个没看过。不过还是那句话,抄的时候小心点,这种笔记本的装订可禁不住折腾。”
“知道了知道了,你看我什么时候不爱惜了,还用着回回这么嘱咐啊?”叶俊梅人已经进了屋,嘴上抱怨着。
“那是我小叔为给我解闷专门抄的,千里迢迢从北京寄过来,我能乐意借给你抄就不错了!”
凌潇潇才不惯着她:“我要自个儿的东西,随便你怎么折腾,别人送的可不行。你给我的东西,我不一样都好好存着呢吗?”
“嘿嘿嘿,”叶俊梅干笑几声转移话题,“还是咱小叔的字写得漂亮,一眼过去看得又清楚又舒服,不像好些人那字,抓个蜘蛛蘸上墨水放本子上爬,都比他们写出来的好看。”
“谁跟你是‘咱’啊,那是我小叔。”
“咱俩什么关系,你的不就是我的?”
……
运动期间的这一批手抄本小说,很多是以建国前后的反特侦破为题材。有些写得确实不错,算得上逻辑缜密悬念迭出惊险刺激,相较于后世那些将拿捏调动读者情绪做到极致的网络小说也只是稍显逊色,在这个文艺贫瘠的年代,风行一时很正常。
不过,盛行的手抄本小说里,最出名的却是另一个题材的作品,名叫《少女的心》,据说那是篇带颜色的爱情小说。
之所以说“据说”,是因为凌潇潇只听传言说,有人因为这本书甚至被判了流氓罪,她自个儿倒是没看过。
小叔再怎么心大,也不可能抄这个给她看。她更不会有兴趣冒这大不韪特意去找。
这个年代的尺度能大到哪儿去?恐怕连后世生理卫生课本的范围都超不过。
她既不缺实战经验,精神上又久经花市、婆婆的考验锻造,随便脑补一下都是能把这个时代的人吓懵的花样,还能对这万把字的文章生出好奇心?
不过说起来,她穿越前夕,网上正疯传说花市出事好些作者被请喝茶,也不知道最后有没有挺过这一关。
间隔将近半个世纪,彼时彼日仍旧一如此时此日,这多少有点黑色幽默的意味了。
她脑海里刚飘过这么个念头,就被叶俊梅给打断了:“潇潇,这个怎么是你的字?《逐光者》,好像没听过这本的名字。”
“我自己写的,你要听说过才怪呢!”凌潇潇随口应道。
“你写的?”叶俊梅发出惊讶的尖锐爆鸣声,拿着个红色塑封面的本子冲出来,“你还会写小说?真的假的啊!”
凌潇潇正好洗完头发,淡定用脚勾了椅子过来,骑坐着在炉子边上等烘干:“骗你干什么。”
叶俊梅低头,翻开本子看几眼,又抬头看凌潇潇,低声道:“有种难以置信的感觉,但,是你的话,好像也没什么可意外的。”
“非常感谢叶俊梅同志对我的信任。”凌潇潇拖着尾音轻笑。
“那是得好好谢我,换一个人在这儿的话……”叶俊梅刻意停顿了一下,才继续道,“就你,上个学都是两个月打鱼三个月晒网的,还会写文章?应该好好调查一下,到底有什么猫腻。”
她挺直了腰背,双臂环抱靠在门框上,下巴微扬,斜睨着凌潇潇,将某类人趾高气昂的样子模仿得堪称淋漓尽致。
“我是没好好上学,又不是没好好学习。”凌潇潇扶着椅背慢悠悠道,”别说写个小说,你现在让我考大学去,我也能考得上信不信?”
她当然知道“写小说”和常规意义上的“学习”并不是呈完全的正相关,只是这会儿没必要细说。
至于“考大学”的说法,那更谈不上夸口。
这个时代的课本又不像后世那么含蓄隐晦,寻常资质的人只要有她这么些空闲时间用心钻研,考个大学也不成问题。更不要说她当初可是从贫困山村卷到TOP2的小镇做题家,智商绝对没得挑剔。单纯高中程度的这点知识,算得了什么?
只不过……
“高考停了多少年了,还说什么考大学。”
叶俊梅对凌潇潇的自夸没有意见,但对她举得这个例子有点不屑。
“历时十年的运动都能宣告结束,你怎么知道高考就没有恢复的一天?”凌潇潇侧脸抬眼看她,淡淡地反问。
“啊?”叶俊梅听这话愣了一下。
凌潇潇却没在意她这反应,上下打量她一遍,取笑道:“对了,这运动已经结束三个月了,你这种姿势还是收一收的好,小心让看不惯的人套麻袋揍你。”
“等等,你刚刚的意思是高考可能会恢复?”叶俊梅压根儿就没听见凌潇潇后来调侃的这一句,注意力还在之前的话题上。
她皱眉思索着,喃喃地说:“你这话说的好像有点道理啊,这运动已经停了,恢复高考也不是不可能啊……”
“不是好像,是一定。”凌潇潇意味深长地笑,“你想啊,国家的发展建设必然是需要人才的,需要各行各业的、大量的、高精尖的人才。这几年工农兵大学才招了多少人,相当一部分人被推荐上大学之前也就高小、初中没毕业的文化水平,那能学到点什么?指望他们建设国家,指望得上吗?”
高考停了,上大学要靠推荐,最看重的是根正苗红;城里工作岗位不够,养不活那么多人,大批的知识青年们不得已上山下乡讨生活;运动中,大量的知识分子被打倒批斗,许多工作都处在停摆状态……
如此种种几乎在人们心里留下了“上学也没啥用处”的思维定势,别说是外面,哪怕是大院里,人们对孩子上学的看法大多也就是例行公事走走过场,愿意学多一点就学,学得不好也没太大所谓。
这种情形下,还有几个人会琢磨高考不高考的事?叶俊梅就从来没想过。
“你想得可真远。”她恍然大悟,“你以前好像是和我们说过,既然去上学了,就多用点心思,敢情你那个时候就有这想法了?”
开玩笑,这话是能承认的吗?凌潇潇想也不想怼了回去:“屁!我那会儿才多大,还能想到这个?”
“我那时候跟你们说的是什么?”她白了叶俊梅一眼,没好气地说,“我说的是,有的人下乡当知青,能修理机械改良农具,和当地人打成一片,甚至当上领导干部,有的人就只能下苦力干活还挣不够工分口粮,天天饿的半夜嗷嗷哭。万一你们将来也要下乡,多学点真正有用的东西肯定没错。”
“是吗?”叶俊梅摸着后脑勺,“记不清了。”
“你说,高考要是恢复,会是什么时候?”她拉了另一把椅子过来,和凌潇潇面对面坐下,“我从现在开始上心,赶得上吗?”
什么时候?今年十月,国家正式宣布恢复高考,十二月就是考试。
要赶的是这一场,那指定是够呛啊。可,叶俊梅和她一样才十三岁,又不像她另有打算,非得去凑这第一次高考的热闹,那还有什么赶不及的?
“你才上初中,现在开始用功,肯定没问题。”她肯定地点头。
“对哦,我才初二。”叶俊梅顿时放松下来,”学习的事不着急,先让我看看你这小说写的怎么样。”
凌潇潇无语地看着这没心没肺的少女,无奈地长叹一口气。
简直白瞎了她一番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