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力气极大,将崔芜打横抱起,快步进了屋。
崔芜这一晕原是三分假、七分真,直到挨上枕头才清醒过来。睁眼一看,坐在床边的果然是孙彦,此时已经换了和缓笑意,抬手去拨她鬓边乱发:“这回知道厉害了?以后好生守着规矩,自有你的好处。”
这种打一棒子给一甜枣的把戏,崔芜在上辈子的职场中见识过太多,面无表情地拂开他的手。
“我不做妾室,”她还是那句话,“哪怕全天下的女人都哭着喊着要给你当妾,我也不稀罕。”
孙彦没曾想她性子如此倔强,吃了这许多责罚依然不改前言,忿恨道:“馆阁女子从来柔顺媚人,怎地养出你这等倔驴脾性?是你那鸨母太宽和了,还是我太纵着你了!”
崔芜冷笑:“是啊,我就是头倔驴,大郎君既然嫌弃,又何必给自己找不痛快?”
孙彦沉下眉眼:“想激我逐你出府门?我劝你还是歇了这心思,你这辈子生是我孙家的人,死亦是我孙家的鬼。”
崔芜怒到极致,反而冷静下来:“我就是我,身体发肤、所思所想,皆由自己主宰。终此一生,你都休想染指分毫!”
孙彦气得浑身乱颤,突然面露森然:“好一个休想染指分毫!今晚我便要你知道,你到底是谁的人!”
他仗着孔武有力,将崔芜摁在枕上,两侧床帐随即扯落,沉重的紫檀木架子床微微颤晃。
这不是第一回,早在崔芜进孙府的第一晚,就知道躲不过这一遭。
于土著女子而言,肌肤之亲足以缔造男女间最亲密的关系,建立无法拆分的联系。但是对崔芜来说,这个论调显然不成立。
有谁会因为被恶犬咬了口,就对野狗情根深种、无法自拔?
另一边,孙彦泻了心头憋闷数日的郁火,起身时格外心满意足。他穿戴好衣袍,正要束上玉带,忽然心有所动,转身吩咐道:“替我束好腰带。”
崔芜懒得搭理他,裹在被中翻了个身。
孙彦先是愕然,继而恼火,待要发作,门外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有人低声道:“郎君,属下有事禀报。”
孙彦脸色阴晴不定,想着要将人心甘情愿地拴在身边,总得用些怀柔手段,于是道:“罢了,你且歇息,我忙完了再来瞧你。”
崔芜身心俱疲,连眼睛都不想睁,耳听得孙彦走出门去,她非但没觉得放松,反而从胸臆深处涌上一腔烦闷,猛地扑到床沿,嘶声干呕起来。
她身份尴尬,所处院落更是偏僻,除了门口看守的下仆,平日里鲜少有人出入。这一番动静并未惊动婢女,更不用指望有人进来探视,崔芜只能撑着虚透的身子,慢慢挪到案前,给自己倒了碗茶。
入口才发现,是冷的。
崔芜再有涵养,也忍不住爆出一句粗口:“他娘的!”
这简单的一句国骂耗尽了好容易攒下的精力,叫她眼前发黑,只能摸索着端起茶碗,将凉透的茶水一口饮尽。
还没等她缓过一口气,就听身后窗扉极轻的响了声。
崔芜:“……”
如果她没记错,自己入帐前,这窗户原是紧掩的?
崔芜犹豫片刻,拖着略显沉重的脚步到了窗边,探头一瞧,正撞见一队护卫匆匆经过。
打头之人她认识,是孙彦身边第一得力的亲随,名叫寒汀。见状,他停下脚步,对崔芜抱拳行礼:“芳荃姑娘。”
崔芜反感地皱了皱眉。
她在青楼时的花名是“紫鸢”,孙彦嫌俗气,改成了芳荃。
崔芜没有异议,反正不管叫什么,都不是她。
“方才有只野猫闹事,郎君吩咐咱们驱走,莫要惊扰姑娘,”寒汀很客气,“姑娘可曾听见异响?”
崔芜没理他,“砰”一下甩上窗扉。
寒汀碰了一鼻子灰,却并未生怒,因为知道这姑娘脾气就这样。打从崔芜逃跑未遂,被抓回府里开始,她就与节度使府撕破了脸,对孙彦尚且硬刚硬怼,何况一介亲随?
正因如此,他并未对崔芜的举动生出疑心,反而带着护卫往另一边去了。殊不知崔芜正趴在窗后,听着脚步声远去,不着痕迹地松了口气。
“人走了,”她说,“可以放开我了吗?”
身侧阴影中,一把匕首泛着寒光,无声无息地抵住腰间要害。
那是个身量颀长的男人,黑衣蒙面,好似一朵行走的乌云。面罩下露出一双精光四射的眼睛,冷冷盯着崔芜。
他倒并非嗜杀之辈,见崔芜并未泄露行踪,当即收回利刃:“冒犯姑娘了。”
言罢,他抬起右手,就要一手刀打晕崔芜。
这倒不是恩将仇报,而是为崔芜着想,撇清她的干系,才不至于被牵连进来。谁知崔芜另有打算,抢在他动手前先发制人:“等等,我能帮你!”
黑衣人手刀一顿,目光锐利地看来。
崔芜原本只有三分把握,见他反应,又添了两成:“此地是节度使府,不存在认错路的可能,不请自来,不是行刺就是盗宝。节度使府守卫森严,单你一人,险阻重重,如果有人相助,则事半功倍。”
黑衣人审视她,不承认也不否认:“你是何人?”
再坏也不坏不过眼下,崔芜十分坦荡:“我出身青楼,原本有机会逃走,却被孙彦阻拦,强行带回府中。他强逼我为妾,我不愿意,他便对我施暴,还百般折磨。”
大概是觉得口说无凭,崔芜拉下衣襟,露出肩膀上藤鞭抽出的伤痕。
她穿来时才五岁,被活不下去的爹娘卖给青楼老鸨,这些年虽说没少吃苦头,好在姿容出众,被老鸨当成未来的摇钱树,总不至于留疤。
娇养数年,养出一身雪白娇嫩的肌肤,衬着淤肿鞭痕,极为触目惊心。
黑衣人目光闪烁,不动声色:“所以呢?”
见卖惨无用,崔芜也无意坦露伤痕,重新拉好衣襟:“我跟姓孙的有怨,你跟他们也不是一路人,不如互帮互助、各取所需?”
她要将主动权握在手里,不给对方沉吟质疑的机会,一口气把话说完:“不管行刺还是盗宝,都得找对地方,你的目标是哪?正院、库房,还是书房?”
黑衣人起先不答,听到最后一处地点,倏尔眯眼。
崔芜多年青楼生涯不是白熬的,只凭一个眼神就判断出,自己猜对了。
“原来你的目标是书房,”她倒了冷茶,用手指沾着,画出简易的示意图,“这是西偏院,这是正院,这是后花园……正院原也有个书房,不过是做样子看的,真正存放机要文卷的,是花园东首的小院子。”
黑衣人就算原本存疑,见她画出地形图,也不由凝肃了眼神。
“此地守卫外松内紧,除了明面上的护卫,还有蛰伏暗处的部曲,加起来不下二三十人,更有机关暗箭,触之即死,”崔芜说,“阁下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我面前,身手想必不俗,但你只有一人,想同时避开守卫与机关,难度可不小。”
她说的有理有据,黑衣人听进去了:“你有法子?”
崔芜敢开口,便是在心里做了全盘推算:“先告诉我,你到底要找什么?”
她几乎已经确定,黑衣人不是为行刺而来,否则他要刨根究底的就不是书房所在,而是孙家父子的行踪。
黑衣人沉默不语,显然还没完全相信她。
崔芜想了想,要他对一个刚认识没多久的人付诸信任,确实有点强人所难。事实上,她也无法完全肯定对方值得合作,但她没有选择。
孙家父子执掌镇海军,于江浙一带只手遮天,单凭崔芜自己,想逃出节度使府千难万难,只能借助外力。
“好吧,你不信我,我不勉强,”思忖再三,崔芜主动让了一步,“不管你想找什么,我都可以帮你进入书房,但我有个条件。”
这一回,黑衣人终于有了反应:“什么条件?”
崔芜铺垫了这么多,等的就是这一句:“帮我离开润州城!你能潜入节度使府,应该有法子吧?”
这个条件不算简单,黑衣人再次沉默。
崔芜心中火烧火燎,脸上却不露分毫,一只白如羊脂的手抵住窗板,就听本已远去的脚步声再次挨近。她扬起下巴,半是挑衅半是催促地扬了扬眉:时间有限,考虑好了吗?
黑衣人没有太多选择,飞快权衡过,下定决断:“可以。”
崔芜却没这么好糊弄,将莹白掌心伸过去。
黑衣人皱眉看着她。
崔芜理直气壮:“口说无凭,信物为证。”
黑衣人没想到这个看似娇柔的小女子这般难缠,略作思忖,将匕首还入鞘中,一并递过。
几乎是崔芜接过匕首的同时,窗棂再次被人敲响,寒汀的声音隔窗传来:“芳荃姑娘,睡了吗?”
崔芜对黑衣人使了个眼色,后者上了她的贼船,只能后退隐入暗角。
崔芜不急着推窗,等寒汀又敲了一次窗,方懒懒应道:“何事?”
寒汀:“郎君吩咐,这院子太过冷僻,不宜养伤,为您重新安排了居所,还请姑娘收拾东西,准备移步。”
崔芜琢磨了下,不管今晚这位不速客是何身份,也不管他目的为何,此人潜入节度使府的举动都没完全瞒过护卫耳目,甚至惊动了孙彦。
姓孙的倒不至于认为来人与崔芜有关联,决意将她挪走,怕还真是为了她的安全考虑,担心来人没能达成目的,一时恼火,顺手将她宰了。
可若真换了住所,“吃里爬外”就没这么方便了。
“不必了,”崔芜声音沙哑,是风寒引起的发热还未完全退下,“我在这儿住得挺好,不想折腾。”
寒汀嘴上客气,却不容质疑:“郎君有命,请姑娘挪步。”
崔芜被软禁数日,早就憋了一腔邪火,如今四下里凑成一股,猛地扯开衣衫。
月白色的杭绸抱腹遮得住胸前风光,却掩不住脖颈肩头的柔白肌肤。她拍开窗板,任凭曼妙身姿暴露在一干护卫眼中:“反正我今儿个累了,不打算挪动地方,诸位若执意勉强,就请将我抬出去吧。”
寒汀:“……”
眼前春光乍现,他却万万不敢窥视,忙不迭偏开头:“此、此事,属下做不了主,这就禀报郎君定夺。”
说完,逃也似地跑了。
崔芜争取到一点宝贵时间,赶紧掩好窗:“事不宜迟,我现在就带你过去。”
话音落下,却没听到回应,抬头就见方才还满面警惕的黑衣人偏过脸,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墙角昏暗的烛火。
崔芜:“你听到了没?”
“你……”黑衣人开口居然打了个磕绊,咳嗽两声才若无其事道,“你、你且将衣裳穿好。”
崔芜脑中不期然冒出一个念头:这小子闯人闺房的事都干了,居然连这点阵仗都不敢瞧?
是这时代的男子见识太少,还是她遇见的这位格外正直?
若是后者……那她出逃的计划则又多了两分成功率。
这么想着,崔芜将衣裳粗粗拉好:“这样行了吧?”
黑衣人总算将头转了回来。
***
崔芜嘴上说得笃定,其实压根没打算硬闯——落跑前,她也曾试着再次混进书房,结果刚摸到院门口,就撞见了闻讯赶来的孙彦。
那次之后,孙彦起了疑心,再没让她摸到书房的边,平日闲聊也谨慎得很,任她如何勾挑,也只说些江浙风物,绝口不提地理舆图,唯恐被她听出端倪,逃脱掌心。
问得紧了,就随便敷衍两句,或是拿贼匪屠村的惨闻吓唬人,总之要打消崔芜偷偷落跑的念头。
但这并不意味着崔芜没其他法子。
孙夫人育有两子,孙彦为嫡长,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这般安排固然能消弭许多潜在无形的争斗,却也让身为嫡幼子的孙景彻底失了指望。
万幸这位孙二郎君没什么宏图大志,仗着孙夫人宠爱,每日不过流连花街,与些狐朋狗友厮混,时常打过三更才归家。
这一晚也不例外,孙景在角门醉醺醺地下马时,就知道自己回来迟了。他倒不怕旁的,只畏惧父亲严厉,如若知晓他出去鬼混,必定家法伺候。
出于种种顾虑,他摸回院落时格外谨慎,唯恐被人逮住行踪。谁知怕什么来什么,他穿过回廊时,光顾着身后,没留神和斜刺里窜出的一道身影撞了个满怀。
孙景除了父亲兄长,在后院就没怕过谁,当即摆出一副“老子要找茬”的嘴脸,不料定睛一看,发现撞进自己怀里的是个俏生生的可人儿,挽着头发、抿着嘴角,盈盈行了个万福礼:“冲撞郎君,万望恕罪。”
孙景刚生出的怒火苗头瞬间飞到九霄云外,一双眼珠好似生出神魂,黏在那女子身上,死活撕不开。
“我、我见过你,”他结结巴巴地说,“你、你是……”
他话没说完,崔芜抬手掠过鬓发,眼波似笑非笑。
孙景打了个磕绊,竟然忘了自己想说什么。
“二郎君宽宏大量,不与我一般计较,”崔芜笑道,“妾身这就告辞了。”
她悠悠转身,数着步子:一、二、三……
宛如掐着时点般,身后传来一声:“美人留步!”
***
崔芜的计划很简单,无非是利用孙景夜闯书房,吸引值夜部曲的注意,再为身后的“黄雀”创造机会。
简单,却有效。
她先是凭着一副云鬓花颜勾了孙景的魂,而后轻言细语,直道自己从第一面起就仰慕孙景,情愿跟了二郎君。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果然将要色不要命的孙二郎君迷得神魂颠倒,恨不能立时与她成就好事。崔芜却欲拒还迎地伸出一根纤纤玉指,抵着孙景额头,将他推开少许。
“二郎君嘴上说得好听,指不定是哄我,”她似笑还嗔,“骗到手了就撂到一边,打量我不知道你的心思。”
孙景急得指天赌誓:“我若哄你,天打五雷轰!”
崔芜等的就是这句,立即道:“那郎君将今日所言之语写在纸上,再加盖节度使大印,我便信你。”
孙景虽好色纨绔,却并不蠢,闻言面露踟蹰。
崔芜冷哼一声:“我就知道二郎君没半点真心,罢了,只当我有眼无珠,看错了人!”
言罢一拂袖,就要走人。
孙景瞧着她婀娜身段,着实不舍,末了一咬牙:“也罢,今日我拼着被父亲责罚,也不能辜负美人深情!”
崔芜浮起笑意:成了!
崔芜这一晕原是三分假、七分真,直到挨上枕头才清醒过来。睁眼一看,坐在床边的果然是孙彦,此时已经换了和缓笑意,抬手去拨她鬓边乱发:“这回知道厉害了?以后好生守着规矩,自有你的好处。”
这种打一棒子给一甜枣的把戏,崔芜在上辈子的职场中见识过太多,面无表情地拂开他的手。
“我不做妾室,”她还是那句话,“哪怕全天下的女人都哭着喊着要给你当妾,我也不稀罕。”
孙彦没曾想她性子如此倔强,吃了这许多责罚依然不改前言,忿恨道:“馆阁女子从来柔顺媚人,怎地养出你这等倔驴脾性?是你那鸨母太宽和了,还是我太纵着你了!”
崔芜冷笑:“是啊,我就是头倔驴,大郎君既然嫌弃,又何必给自己找不痛快?”
孙彦沉下眉眼:“想激我逐你出府门?我劝你还是歇了这心思,你这辈子生是我孙家的人,死亦是我孙家的鬼。”
崔芜怒到极致,反而冷静下来:“我就是我,身体发肤、所思所想,皆由自己主宰。终此一生,你都休想染指分毫!”
孙彦气得浑身乱颤,突然面露森然:“好一个休想染指分毫!今晚我便要你知道,你到底是谁的人!”
他仗着孔武有力,将崔芜摁在枕上,两侧床帐随即扯落,沉重的紫檀木架子床微微颤晃。
这不是第一回,早在崔芜进孙府的第一晚,就知道躲不过这一遭。
于土著女子而言,肌肤之亲足以缔造男女间最亲密的关系,建立无法拆分的联系。但是对崔芜来说,这个论调显然不成立。
有谁会因为被恶犬咬了口,就对野狗情根深种、无法自拔?
另一边,孙彦泻了心头憋闷数日的郁火,起身时格外心满意足。他穿戴好衣袍,正要束上玉带,忽然心有所动,转身吩咐道:“替我束好腰带。”
崔芜懒得搭理他,裹在被中翻了个身。
孙彦先是愕然,继而恼火,待要发作,门外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有人低声道:“郎君,属下有事禀报。”
孙彦脸色阴晴不定,想着要将人心甘情愿地拴在身边,总得用些怀柔手段,于是道:“罢了,你且歇息,我忙完了再来瞧你。”
崔芜身心俱疲,连眼睛都不想睁,耳听得孙彦走出门去,她非但没觉得放松,反而从胸臆深处涌上一腔烦闷,猛地扑到床沿,嘶声干呕起来。
她身份尴尬,所处院落更是偏僻,除了门口看守的下仆,平日里鲜少有人出入。这一番动静并未惊动婢女,更不用指望有人进来探视,崔芜只能撑着虚透的身子,慢慢挪到案前,给自己倒了碗茶。
入口才发现,是冷的。
崔芜再有涵养,也忍不住爆出一句粗口:“他娘的!”
这简单的一句国骂耗尽了好容易攒下的精力,叫她眼前发黑,只能摸索着端起茶碗,将凉透的茶水一口饮尽。
还没等她缓过一口气,就听身后窗扉极轻的响了声。
崔芜:“……”
如果她没记错,自己入帐前,这窗户原是紧掩的?
崔芜犹豫片刻,拖着略显沉重的脚步到了窗边,探头一瞧,正撞见一队护卫匆匆经过。
打头之人她认识,是孙彦身边第一得力的亲随,名叫寒汀。见状,他停下脚步,对崔芜抱拳行礼:“芳荃姑娘。”
崔芜反感地皱了皱眉。
她在青楼时的花名是“紫鸢”,孙彦嫌俗气,改成了芳荃。
崔芜没有异议,反正不管叫什么,都不是她。
“方才有只野猫闹事,郎君吩咐咱们驱走,莫要惊扰姑娘,”寒汀很客气,“姑娘可曾听见异响?”
崔芜没理他,“砰”一下甩上窗扉。
寒汀碰了一鼻子灰,却并未生怒,因为知道这姑娘脾气就这样。打从崔芜逃跑未遂,被抓回府里开始,她就与节度使府撕破了脸,对孙彦尚且硬刚硬怼,何况一介亲随?
正因如此,他并未对崔芜的举动生出疑心,反而带着护卫往另一边去了。殊不知崔芜正趴在窗后,听着脚步声远去,不着痕迹地松了口气。
“人走了,”她说,“可以放开我了吗?”
身侧阴影中,一把匕首泛着寒光,无声无息地抵住腰间要害。
那是个身量颀长的男人,黑衣蒙面,好似一朵行走的乌云。面罩下露出一双精光四射的眼睛,冷冷盯着崔芜。
他倒并非嗜杀之辈,见崔芜并未泄露行踪,当即收回利刃:“冒犯姑娘了。”
言罢,他抬起右手,就要一手刀打晕崔芜。
这倒不是恩将仇报,而是为崔芜着想,撇清她的干系,才不至于被牵连进来。谁知崔芜另有打算,抢在他动手前先发制人:“等等,我能帮你!”
黑衣人手刀一顿,目光锐利地看来。
崔芜原本只有三分把握,见他反应,又添了两成:“此地是节度使府,不存在认错路的可能,不请自来,不是行刺就是盗宝。节度使府守卫森严,单你一人,险阻重重,如果有人相助,则事半功倍。”
黑衣人审视她,不承认也不否认:“你是何人?”
再坏也不坏不过眼下,崔芜十分坦荡:“我出身青楼,原本有机会逃走,却被孙彦阻拦,强行带回府中。他强逼我为妾,我不愿意,他便对我施暴,还百般折磨。”
大概是觉得口说无凭,崔芜拉下衣襟,露出肩膀上藤鞭抽出的伤痕。
她穿来时才五岁,被活不下去的爹娘卖给青楼老鸨,这些年虽说没少吃苦头,好在姿容出众,被老鸨当成未来的摇钱树,总不至于留疤。
娇养数年,养出一身雪白娇嫩的肌肤,衬着淤肿鞭痕,极为触目惊心。
黑衣人目光闪烁,不动声色:“所以呢?”
见卖惨无用,崔芜也无意坦露伤痕,重新拉好衣襟:“我跟姓孙的有怨,你跟他们也不是一路人,不如互帮互助、各取所需?”
她要将主动权握在手里,不给对方沉吟质疑的机会,一口气把话说完:“不管行刺还是盗宝,都得找对地方,你的目标是哪?正院、库房,还是书房?”
黑衣人起先不答,听到最后一处地点,倏尔眯眼。
崔芜多年青楼生涯不是白熬的,只凭一个眼神就判断出,自己猜对了。
“原来你的目标是书房,”她倒了冷茶,用手指沾着,画出简易的示意图,“这是西偏院,这是正院,这是后花园……正院原也有个书房,不过是做样子看的,真正存放机要文卷的,是花园东首的小院子。”
黑衣人就算原本存疑,见她画出地形图,也不由凝肃了眼神。
“此地守卫外松内紧,除了明面上的护卫,还有蛰伏暗处的部曲,加起来不下二三十人,更有机关暗箭,触之即死,”崔芜说,“阁下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我面前,身手想必不俗,但你只有一人,想同时避开守卫与机关,难度可不小。”
她说的有理有据,黑衣人听进去了:“你有法子?”
崔芜敢开口,便是在心里做了全盘推算:“先告诉我,你到底要找什么?”
她几乎已经确定,黑衣人不是为行刺而来,否则他要刨根究底的就不是书房所在,而是孙家父子的行踪。
黑衣人沉默不语,显然还没完全相信她。
崔芜想了想,要他对一个刚认识没多久的人付诸信任,确实有点强人所难。事实上,她也无法完全肯定对方值得合作,但她没有选择。
孙家父子执掌镇海军,于江浙一带只手遮天,单凭崔芜自己,想逃出节度使府千难万难,只能借助外力。
“好吧,你不信我,我不勉强,”思忖再三,崔芜主动让了一步,“不管你想找什么,我都可以帮你进入书房,但我有个条件。”
这一回,黑衣人终于有了反应:“什么条件?”
崔芜铺垫了这么多,等的就是这一句:“帮我离开润州城!你能潜入节度使府,应该有法子吧?”
这个条件不算简单,黑衣人再次沉默。
崔芜心中火烧火燎,脸上却不露分毫,一只白如羊脂的手抵住窗板,就听本已远去的脚步声再次挨近。她扬起下巴,半是挑衅半是催促地扬了扬眉:时间有限,考虑好了吗?
黑衣人没有太多选择,飞快权衡过,下定决断:“可以。”
崔芜却没这么好糊弄,将莹白掌心伸过去。
黑衣人皱眉看着她。
崔芜理直气壮:“口说无凭,信物为证。”
黑衣人没想到这个看似娇柔的小女子这般难缠,略作思忖,将匕首还入鞘中,一并递过。
几乎是崔芜接过匕首的同时,窗棂再次被人敲响,寒汀的声音隔窗传来:“芳荃姑娘,睡了吗?”
崔芜对黑衣人使了个眼色,后者上了她的贼船,只能后退隐入暗角。
崔芜不急着推窗,等寒汀又敲了一次窗,方懒懒应道:“何事?”
寒汀:“郎君吩咐,这院子太过冷僻,不宜养伤,为您重新安排了居所,还请姑娘收拾东西,准备移步。”
崔芜琢磨了下,不管今晚这位不速客是何身份,也不管他目的为何,此人潜入节度使府的举动都没完全瞒过护卫耳目,甚至惊动了孙彦。
姓孙的倒不至于认为来人与崔芜有关联,决意将她挪走,怕还真是为了她的安全考虑,担心来人没能达成目的,一时恼火,顺手将她宰了。
可若真换了住所,“吃里爬外”就没这么方便了。
“不必了,”崔芜声音沙哑,是风寒引起的发热还未完全退下,“我在这儿住得挺好,不想折腾。”
寒汀嘴上客气,却不容质疑:“郎君有命,请姑娘挪步。”
崔芜被软禁数日,早就憋了一腔邪火,如今四下里凑成一股,猛地扯开衣衫。
月白色的杭绸抱腹遮得住胸前风光,却掩不住脖颈肩头的柔白肌肤。她拍开窗板,任凭曼妙身姿暴露在一干护卫眼中:“反正我今儿个累了,不打算挪动地方,诸位若执意勉强,就请将我抬出去吧。”
寒汀:“……”
眼前春光乍现,他却万万不敢窥视,忙不迭偏开头:“此、此事,属下做不了主,这就禀报郎君定夺。”
说完,逃也似地跑了。
崔芜争取到一点宝贵时间,赶紧掩好窗:“事不宜迟,我现在就带你过去。”
话音落下,却没听到回应,抬头就见方才还满面警惕的黑衣人偏过脸,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墙角昏暗的烛火。
崔芜:“你听到了没?”
“你……”黑衣人开口居然打了个磕绊,咳嗽两声才若无其事道,“你、你且将衣裳穿好。”
崔芜脑中不期然冒出一个念头:这小子闯人闺房的事都干了,居然连这点阵仗都不敢瞧?
是这时代的男子见识太少,还是她遇见的这位格外正直?
若是后者……那她出逃的计划则又多了两分成功率。
这么想着,崔芜将衣裳粗粗拉好:“这样行了吧?”
黑衣人总算将头转了回来。
***
崔芜嘴上说得笃定,其实压根没打算硬闯——落跑前,她也曾试着再次混进书房,结果刚摸到院门口,就撞见了闻讯赶来的孙彦。
那次之后,孙彦起了疑心,再没让她摸到书房的边,平日闲聊也谨慎得很,任她如何勾挑,也只说些江浙风物,绝口不提地理舆图,唯恐被她听出端倪,逃脱掌心。
问得紧了,就随便敷衍两句,或是拿贼匪屠村的惨闻吓唬人,总之要打消崔芜偷偷落跑的念头。
但这并不意味着崔芜没其他法子。
孙夫人育有两子,孙彦为嫡长,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这般安排固然能消弭许多潜在无形的争斗,却也让身为嫡幼子的孙景彻底失了指望。
万幸这位孙二郎君没什么宏图大志,仗着孙夫人宠爱,每日不过流连花街,与些狐朋狗友厮混,时常打过三更才归家。
这一晚也不例外,孙景在角门醉醺醺地下马时,就知道自己回来迟了。他倒不怕旁的,只畏惧父亲严厉,如若知晓他出去鬼混,必定家法伺候。
出于种种顾虑,他摸回院落时格外谨慎,唯恐被人逮住行踪。谁知怕什么来什么,他穿过回廊时,光顾着身后,没留神和斜刺里窜出的一道身影撞了个满怀。
孙景除了父亲兄长,在后院就没怕过谁,当即摆出一副“老子要找茬”的嘴脸,不料定睛一看,发现撞进自己怀里的是个俏生生的可人儿,挽着头发、抿着嘴角,盈盈行了个万福礼:“冲撞郎君,万望恕罪。”
孙景刚生出的怒火苗头瞬间飞到九霄云外,一双眼珠好似生出神魂,黏在那女子身上,死活撕不开。
“我、我见过你,”他结结巴巴地说,“你、你是……”
他话没说完,崔芜抬手掠过鬓发,眼波似笑非笑。
孙景打了个磕绊,竟然忘了自己想说什么。
“二郎君宽宏大量,不与我一般计较,”崔芜笑道,“妾身这就告辞了。”
她悠悠转身,数着步子:一、二、三……
宛如掐着时点般,身后传来一声:“美人留步!”
***
崔芜的计划很简单,无非是利用孙景夜闯书房,吸引值夜部曲的注意,再为身后的“黄雀”创造机会。
简单,却有效。
她先是凭着一副云鬓花颜勾了孙景的魂,而后轻言细语,直道自己从第一面起就仰慕孙景,情愿跟了二郎君。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果然将要色不要命的孙二郎君迷得神魂颠倒,恨不能立时与她成就好事。崔芜却欲拒还迎地伸出一根纤纤玉指,抵着孙景额头,将他推开少许。
“二郎君嘴上说得好听,指不定是哄我,”她似笑还嗔,“骗到手了就撂到一边,打量我不知道你的心思。”
孙景急得指天赌誓:“我若哄你,天打五雷轰!”
崔芜等的就是这句,立即道:“那郎君将今日所言之语写在纸上,再加盖节度使大印,我便信你。”
孙景虽好色纨绔,却并不蠢,闻言面露踟蹰。
崔芜冷哼一声:“我就知道二郎君没半点真心,罢了,只当我有眼无珠,看错了人!”
言罢一拂袖,就要走人。
孙景瞧着她婀娜身段,着实不舍,末了一咬牙:“也罢,今日我拼着被父亲责罚,也不能辜负美人深情!”
崔芜浮起笑意: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