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二人在堤上嘀咕半天,柳璟有些不耐烦,舫内有男子的声音传出:“柳璟,那你妹妹别说些不该说的话吧?”
柳璟神色一变,立刻恭恭敬敬地回:“世子殿下放心,小人来时已经敲打过舍妹,谅她也不敢多嘴。”
男子似满意,复又催促:“既如此,还在岸上磨蹭什么,赶紧叫她二人上船。”
柳璟闻言,转身站在露台朝堤上唤道:“画缇,苏姑娘,时候不早了,若错过时辰,这泛舟游碧波湖可就少了几分意趣!”
巳时至午时这段时间,碧波湖会有游鱼浮上湖面,观鱼群嬉戏,也算是游湖的一大乐趣。
此时正是巳时刚过,正好可以边游湖赏鱼,边在舫上用膳。
柳画缇闻声如蒙大赦,当即拉住苏玉照,朝舫上走去。
却避而不谈苏玉照的问题。
苏玉照被柳璟一岔,也忘了继续追问,揣着既惊又喜的心思,七上八下之中登上画舫。
这艘画舫远瞧便觉奢靡华丽,世所罕见,走进一看更是玲珑精致,巧夺天工。
舫顶覆黄漆,檐下系金铃,船柱刻蝶凤,舫内焚沉香。
就连铺在露台之上的绒毯,苏玉照一眼认出那是名为波斯的帝国进贡而来。
光是这张绒毯,便价值黄金千两。更别提这整艘画舫又价值几何了。
苏玉照顿时拘谨起来,在这昂贵的波斯绒毯之上,小心翼翼地找寻位置落脚,生怕弄脏弄坏这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待她站稳后,暗自打量一番,又见着许多泊来品,皆是价值不菲之物。
她别的不行,可这眼力却一等一的好,更何况苏家正是倒卖这些泊来器物发家,苏父走南闯北,苏玉照幼时也跟着见了些世面。
故见此画舫布置,她不由得乍舌,心头暗自盘算这艘画舫抵得上几个苏家。
没等她算出个所以然来,便见一人撩开玉珠流苏船帘,手握一柄折扇,含笑向她看来。
“这便是苏姑娘吧?”
来人毫不掩饰的目光落在苏玉照脸上,叫她有几分不自在。不过苏玉照向来不吝啬展示自己的美貌,转念一想又得出此人身份,当即唇畔扬起一抹恰到好处的妩媚笑容,微微朝来人福身问好:“奴家不才,愧得公子如此青睐。只公子此等龙章风姿,气度不凡之人,奴家从前竟不知人间亦有,实在是见识浅薄,还望公子原谅则个。”
她先前明明已从柳画缇那儿得知世子身份,现在却又假装不知,在场几人心知肚明,也不戳破,任由她讨巧卖乖。
晋王世子向来喜爱美人,又十分享受美人吹捧讨好。更何况眼前这美人还让他心心念念数日之久,闻此一番恰到好处的俏皮话,只觉得浑身舒坦心头愉悦。
他给柳璟使个眼色。
柳璟会意,当即笑起来:“苏姑娘这就有所不知了,这位乃是大名鼎鼎的晋王世子,晋王你总知晓吧?这位便是他最为得意的公子,圣人亲封广宁世子。”
苏玉照状似一惊,又急急垂首,惶恐告罪:“奴家有眼不识泰山,眼拙竟冲撞了世子殿下,还望世子大人有大量,不跟奴家计较。”
她垂首时恰好露出后颈一截莹白如玉的肌肤,藕段似的,脆生生,又透着淡淡的粉色,毫无半点瑕疵。
广宁世子瞥见,一时心猿意马。
他上前扶起苏玉照,手指忍不住在她光洁的手背上揩了一把,方才恋恋不舍地松开人。
展开扇子,故作正经道:“不知者无罪。况且本世子今日不是来逞威风的——”
“听说苏姑娘是柳璟妹妹的好友,又闻这碧波湖春景甚美,故才邀请诸位泛舟游湖赏景喝茶。”
他说得冠冕堂皇,可醉翁之意不在酒,苏玉照当然知他何意,不过少不了还得虚与委蛇,你来我往一番。
她就着广宁世子的手缓缓起身,却仍旧不敢抬眸打量,只柔柔浅笑:“幸得世子相邀,乃奴家前世修来的福分。”
她生得美,低头恰似海棠垂首,娇艳动人。
广宁世子大笑几声,以扇柄挑起苏玉照小巧的下巴,轻挑暧昧:“好一个苏家美人,好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只是不知尝起来......”
眼见广宁世子口不择言的毛病要犯,柳璟清咳两声,连忙打断:“世子殿下,小人瞧舫内茶酒已温好,不如咱们先落座,喝茶赏景,再叙不迟。”
广宁世子被他打断也不恼,好心情地收回折扇,一拂袖便撩帘进入舫内。
柳璟与苏玉照和一直沉默寡言的柳画缇紧随其后。
待到舫内婢子呈上清茶,苏玉照这才得了间隙偷摸打量广宁世子一番。
一袭鹅黄镶金边长袍,腰束月白祥云宽腰带,其间只挂一块剔透水润的羊脂玉,一见便知品质上佳,寻常人家根本用不起。
这广宁世子人才倒是不差,相貌也算俊逸,只是看上去有些精神不济,眼底青黑一片,无端显得萎靡不振。
单论容貌气度,苏玉照觉得温郎比这世子可要好上太多。
不过容貌气度亦不能当饭吃。
苏玉照自觉自己头脑清醒,与那些寻常女子不尽相同,她们一旦谈情说爱便会昏头,而情爱又怎么比得上金钱权势来得可靠。
思及此,她脸上的笑容更加真切几分,亲自挽袖为广宁世子斟茶奉上。
美人指如削葱根,纤长柔软,连指甲盖都晶莹剔透宛若玉石雕刻,斟茶的动作亦是行云流水,赏心悦目。
广宁世子与柳璟相视一笑。
各自心怀鬼胎,一切尽在不言中。
*
广宁世子毕竟是出生皇家,见识广博,谈论起游山玩水,各地美景也颇有一番自己的见解。再加之柳璟这人不时的附和调笑,一趟泛舟游玩下来竟让苏玉照意犹未尽。
不过天色已晚,她此番出门又未携婢子,只得先行提出告辞。
“世子殿下,柳家阿兄,这番天色不早。奴家只身一人,若是回城太晚,恐怕不太安全,故先行告辞,日后有缘再会。”
广宁世子才游玩至兴头处,又有美人红袖添香,哪能这般轻易松口放她离去。
只说:“再饮一盏茶。”
这一盏接一盏,又挨了半个时辰过去。
苏玉照见天色实在暗沉,眉眼染上忧虑。柳画缇见状,也忍不住低声对柳璟说:“阿兄,玉照与我还是未出阁的女子,再晚回去恐要被人说闲话。我二人倒无所谓,只是怕旁人不知情,败坏兄长和广宁世子的名声。”
这两人能有什么好名声?无非是刻意说给他们听的奉承话。
柳璟一看,确实天色已晚,远处堤上的轿夫也已尽数收摊回家。
他眼神微动,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对面色不悦的广宁世子道:“世子殿下,眼下时候的确不早。您瞧,回城的轿夫都已经走完了。”
广宁世子倒是没什么反应,苏玉照却紧张了起来。
“轿夫都回城了?”
她站起来,走到露台上一看,果真如柳璟所说。
顿时心神不宁。
她今日来时便乘的轿夫抬的轿,并没有从家中带来仆从,若是轿夫都走了,她该如何回城?
湖面上的画舫游船稀稀拉拉只剩几艘,看来游客也都走得差不多了。
她一时有些怨气,便听同样走到露台上的柳璟“啊呀”一声,才想起苏玉照只身前来似的:“苏姑娘,这可如何是好,轿夫都回城了,你该怎么回去?”
说完,又一拍脑门:“哎呀呀,这算什么问题?世子殿下在此,岂能叫苏姑娘走路回去?”
广宁世子闻言,便知柳璟打的什么鬼主意。
不过他乐得跟美人再相处片刻,当即应声:“苏姑娘不必着急,本世子有马车,一会儿乘马车送你回城。”
“这......”
怕是不太好。
又与乘船泛舟不太一样,好歹还有柳画缇等人作陪,眼下若是乘世子马车,怕是要孤男寡女共处,叫苏玉照有些犹豫不决。
柳画缇被柳璟推了一下,听她那嫡兄在耳畔低声说:“你去给她说说。”
柳画缇亦觉此举不太妥当,却不得不顺从嫡兄的意愿,勉强笑道:“玉照,你便应下,世子亲自送你回去,这番殊荣怕是盛京城内头一份。”
她不愧是苏玉照的好友,这般一说,立刻叫苏玉照心生动摇。
不过——
“画缇,若世子送我回去,叫温郎瞧见可如何是好?”
她拉着柳画缇站到一旁,避开广宁世子和柳璟二人,悄声道。
柳画缇安慰她:“你那温郎,你又不是不知,是个书呆子,此刻必定在屋内不会出门。”
苏玉照还是有些担心,即便她心生毁约的念头,却不愿与温郎闹得太难看。
她张了张嘴,话还没说出口,又听柳画缇道:“若你攀上了世子,这番回去岂不是叫你那嫡妹眼睛都要气红?”
苏玉照那嫡妹是个肚量小的,往日总喜欢与苏玉照比这比那,叫她烦不胜烦。
若真叫嫡妹知晓自己攀上了广宁世子,怕是要将她气得一晚上睡不着觉。
苏玉照想着,脸上不自觉露出点得意的神色,连眼尾也快压不住炫耀之意。
这才应下:“好!”
*
广宁世子的马车和他那艘画舫一样奢靡精致,马车上熏着香,铺着厚厚的绒毯,空间大得睡下两人绰绰有余。
苏玉照坐在靠窗户的一边,广宁世子坐在对面。
路程开始时一切正常,两人说说笑笑半晌。马车走到一半,苏玉照开始有些困倦。
许是熏香催眠,她眼皮开始不自觉地耷拉下来,脑袋靠着窗,一点一点,快要跟周公会面。
突然,她感觉自己的手被人捏住,顿时清醒过来。
眼前是广宁世子那张放大的脸。
离得太近,他眼中的血丝和眼下乌青让苏玉照看得一清二楚。
她心里一紧,随后想起什么,又含羞带怯地睄面前人一眼,娇嗔:“世子殿下,您这是做什么?”
世子不怀好意一笑:“灯下美人,我见犹怜,苏姑娘这般绝色真是叫人不忍当柳下惠!”
他这话说得露骨,饶是苏玉照也忍不住红了脸,她支支吾吾了半晌才憋出一句:“世子殿下,您当真相中玉照?”
广宁世子摸着她光滑细腻的手,心不在焉地应道:“那是自然。”
苏玉照眼前一亮。
毕竟从他人口中得知的与这本人说出的分量截然不同。
她小心斟酌措辞,试探:“那晋王他同意吗?”
广宁世子似笑非笑:“父王他从不过问本世子这些事。”
虽没直接言明,但却给了苏玉照极大鼓舞。
原来柳画缇没诓骗她,广宁世子当真想娶她为侧妃!
苏玉照欣喜万分,嘴上却矜持:“世子殿下,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容玉照回去之后与父母细细商讨。”
广宁世子心下不耐烦,心道纳你一个妾室,还要什么三礼六聘,实在不知好歹。
不过尚未得手,他还不会把话说得这么难听,只笑着颔首。
这在苏玉照看来又是一重肯定,她此时既不敢置信,又理所应当。
是了,她阿娘说得没错,她有这样一张脸,果真会有大造化。
等到告别世子,下了马车,她心情依旧出奇的好。
哼着小曲,正欲跨进苏家大门。
便听隔壁邻居家木门“嘎吱”一声,有人推门而出。
她与那人正好对上视线,便见那人眼底冷然一片。
“阿玉,今日送你回来那马车之上的人——”
“他是谁?”
柳璟神色一变,立刻恭恭敬敬地回:“世子殿下放心,小人来时已经敲打过舍妹,谅她也不敢多嘴。”
男子似满意,复又催促:“既如此,还在岸上磨蹭什么,赶紧叫她二人上船。”
柳璟闻言,转身站在露台朝堤上唤道:“画缇,苏姑娘,时候不早了,若错过时辰,这泛舟游碧波湖可就少了几分意趣!”
巳时至午时这段时间,碧波湖会有游鱼浮上湖面,观鱼群嬉戏,也算是游湖的一大乐趣。
此时正是巳时刚过,正好可以边游湖赏鱼,边在舫上用膳。
柳画缇闻声如蒙大赦,当即拉住苏玉照,朝舫上走去。
却避而不谈苏玉照的问题。
苏玉照被柳璟一岔,也忘了继续追问,揣着既惊又喜的心思,七上八下之中登上画舫。
这艘画舫远瞧便觉奢靡华丽,世所罕见,走进一看更是玲珑精致,巧夺天工。
舫顶覆黄漆,檐下系金铃,船柱刻蝶凤,舫内焚沉香。
就连铺在露台之上的绒毯,苏玉照一眼认出那是名为波斯的帝国进贡而来。
光是这张绒毯,便价值黄金千两。更别提这整艘画舫又价值几何了。
苏玉照顿时拘谨起来,在这昂贵的波斯绒毯之上,小心翼翼地找寻位置落脚,生怕弄脏弄坏这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待她站稳后,暗自打量一番,又见着许多泊来品,皆是价值不菲之物。
她别的不行,可这眼力却一等一的好,更何况苏家正是倒卖这些泊来器物发家,苏父走南闯北,苏玉照幼时也跟着见了些世面。
故见此画舫布置,她不由得乍舌,心头暗自盘算这艘画舫抵得上几个苏家。
没等她算出个所以然来,便见一人撩开玉珠流苏船帘,手握一柄折扇,含笑向她看来。
“这便是苏姑娘吧?”
来人毫不掩饰的目光落在苏玉照脸上,叫她有几分不自在。不过苏玉照向来不吝啬展示自己的美貌,转念一想又得出此人身份,当即唇畔扬起一抹恰到好处的妩媚笑容,微微朝来人福身问好:“奴家不才,愧得公子如此青睐。只公子此等龙章风姿,气度不凡之人,奴家从前竟不知人间亦有,实在是见识浅薄,还望公子原谅则个。”
她先前明明已从柳画缇那儿得知世子身份,现在却又假装不知,在场几人心知肚明,也不戳破,任由她讨巧卖乖。
晋王世子向来喜爱美人,又十分享受美人吹捧讨好。更何况眼前这美人还让他心心念念数日之久,闻此一番恰到好处的俏皮话,只觉得浑身舒坦心头愉悦。
他给柳璟使个眼色。
柳璟会意,当即笑起来:“苏姑娘这就有所不知了,这位乃是大名鼎鼎的晋王世子,晋王你总知晓吧?这位便是他最为得意的公子,圣人亲封广宁世子。”
苏玉照状似一惊,又急急垂首,惶恐告罪:“奴家有眼不识泰山,眼拙竟冲撞了世子殿下,还望世子大人有大量,不跟奴家计较。”
她垂首时恰好露出后颈一截莹白如玉的肌肤,藕段似的,脆生生,又透着淡淡的粉色,毫无半点瑕疵。
广宁世子瞥见,一时心猿意马。
他上前扶起苏玉照,手指忍不住在她光洁的手背上揩了一把,方才恋恋不舍地松开人。
展开扇子,故作正经道:“不知者无罪。况且本世子今日不是来逞威风的——”
“听说苏姑娘是柳璟妹妹的好友,又闻这碧波湖春景甚美,故才邀请诸位泛舟游湖赏景喝茶。”
他说得冠冕堂皇,可醉翁之意不在酒,苏玉照当然知他何意,不过少不了还得虚与委蛇,你来我往一番。
她就着广宁世子的手缓缓起身,却仍旧不敢抬眸打量,只柔柔浅笑:“幸得世子相邀,乃奴家前世修来的福分。”
她生得美,低头恰似海棠垂首,娇艳动人。
广宁世子大笑几声,以扇柄挑起苏玉照小巧的下巴,轻挑暧昧:“好一个苏家美人,好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只是不知尝起来......”
眼见广宁世子口不择言的毛病要犯,柳璟清咳两声,连忙打断:“世子殿下,小人瞧舫内茶酒已温好,不如咱们先落座,喝茶赏景,再叙不迟。”
广宁世子被他打断也不恼,好心情地收回折扇,一拂袖便撩帘进入舫内。
柳璟与苏玉照和一直沉默寡言的柳画缇紧随其后。
待到舫内婢子呈上清茶,苏玉照这才得了间隙偷摸打量广宁世子一番。
一袭鹅黄镶金边长袍,腰束月白祥云宽腰带,其间只挂一块剔透水润的羊脂玉,一见便知品质上佳,寻常人家根本用不起。
这广宁世子人才倒是不差,相貌也算俊逸,只是看上去有些精神不济,眼底青黑一片,无端显得萎靡不振。
单论容貌气度,苏玉照觉得温郎比这世子可要好上太多。
不过容貌气度亦不能当饭吃。
苏玉照自觉自己头脑清醒,与那些寻常女子不尽相同,她们一旦谈情说爱便会昏头,而情爱又怎么比得上金钱权势来得可靠。
思及此,她脸上的笑容更加真切几分,亲自挽袖为广宁世子斟茶奉上。
美人指如削葱根,纤长柔软,连指甲盖都晶莹剔透宛若玉石雕刻,斟茶的动作亦是行云流水,赏心悦目。
广宁世子与柳璟相视一笑。
各自心怀鬼胎,一切尽在不言中。
*
广宁世子毕竟是出生皇家,见识广博,谈论起游山玩水,各地美景也颇有一番自己的见解。再加之柳璟这人不时的附和调笑,一趟泛舟游玩下来竟让苏玉照意犹未尽。
不过天色已晚,她此番出门又未携婢子,只得先行提出告辞。
“世子殿下,柳家阿兄,这番天色不早。奴家只身一人,若是回城太晚,恐怕不太安全,故先行告辞,日后有缘再会。”
广宁世子才游玩至兴头处,又有美人红袖添香,哪能这般轻易松口放她离去。
只说:“再饮一盏茶。”
这一盏接一盏,又挨了半个时辰过去。
苏玉照见天色实在暗沉,眉眼染上忧虑。柳画缇见状,也忍不住低声对柳璟说:“阿兄,玉照与我还是未出阁的女子,再晚回去恐要被人说闲话。我二人倒无所谓,只是怕旁人不知情,败坏兄长和广宁世子的名声。”
这两人能有什么好名声?无非是刻意说给他们听的奉承话。
柳璟一看,确实天色已晚,远处堤上的轿夫也已尽数收摊回家。
他眼神微动,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对面色不悦的广宁世子道:“世子殿下,眼下时候的确不早。您瞧,回城的轿夫都已经走完了。”
广宁世子倒是没什么反应,苏玉照却紧张了起来。
“轿夫都回城了?”
她站起来,走到露台上一看,果真如柳璟所说。
顿时心神不宁。
她今日来时便乘的轿夫抬的轿,并没有从家中带来仆从,若是轿夫都走了,她该如何回城?
湖面上的画舫游船稀稀拉拉只剩几艘,看来游客也都走得差不多了。
她一时有些怨气,便听同样走到露台上的柳璟“啊呀”一声,才想起苏玉照只身前来似的:“苏姑娘,这可如何是好,轿夫都回城了,你该怎么回去?”
说完,又一拍脑门:“哎呀呀,这算什么问题?世子殿下在此,岂能叫苏姑娘走路回去?”
广宁世子闻言,便知柳璟打的什么鬼主意。
不过他乐得跟美人再相处片刻,当即应声:“苏姑娘不必着急,本世子有马车,一会儿乘马车送你回城。”
“这......”
怕是不太好。
又与乘船泛舟不太一样,好歹还有柳画缇等人作陪,眼下若是乘世子马车,怕是要孤男寡女共处,叫苏玉照有些犹豫不决。
柳画缇被柳璟推了一下,听她那嫡兄在耳畔低声说:“你去给她说说。”
柳画缇亦觉此举不太妥当,却不得不顺从嫡兄的意愿,勉强笑道:“玉照,你便应下,世子亲自送你回去,这番殊荣怕是盛京城内头一份。”
她不愧是苏玉照的好友,这般一说,立刻叫苏玉照心生动摇。
不过——
“画缇,若世子送我回去,叫温郎瞧见可如何是好?”
她拉着柳画缇站到一旁,避开广宁世子和柳璟二人,悄声道。
柳画缇安慰她:“你那温郎,你又不是不知,是个书呆子,此刻必定在屋内不会出门。”
苏玉照还是有些担心,即便她心生毁约的念头,却不愿与温郎闹得太难看。
她张了张嘴,话还没说出口,又听柳画缇道:“若你攀上了世子,这番回去岂不是叫你那嫡妹眼睛都要气红?”
苏玉照那嫡妹是个肚量小的,往日总喜欢与苏玉照比这比那,叫她烦不胜烦。
若真叫嫡妹知晓自己攀上了广宁世子,怕是要将她气得一晚上睡不着觉。
苏玉照想着,脸上不自觉露出点得意的神色,连眼尾也快压不住炫耀之意。
这才应下:“好!”
*
广宁世子的马车和他那艘画舫一样奢靡精致,马车上熏着香,铺着厚厚的绒毯,空间大得睡下两人绰绰有余。
苏玉照坐在靠窗户的一边,广宁世子坐在对面。
路程开始时一切正常,两人说说笑笑半晌。马车走到一半,苏玉照开始有些困倦。
许是熏香催眠,她眼皮开始不自觉地耷拉下来,脑袋靠着窗,一点一点,快要跟周公会面。
突然,她感觉自己的手被人捏住,顿时清醒过来。
眼前是广宁世子那张放大的脸。
离得太近,他眼中的血丝和眼下乌青让苏玉照看得一清二楚。
她心里一紧,随后想起什么,又含羞带怯地睄面前人一眼,娇嗔:“世子殿下,您这是做什么?”
世子不怀好意一笑:“灯下美人,我见犹怜,苏姑娘这般绝色真是叫人不忍当柳下惠!”
他这话说得露骨,饶是苏玉照也忍不住红了脸,她支支吾吾了半晌才憋出一句:“世子殿下,您当真相中玉照?”
广宁世子摸着她光滑细腻的手,心不在焉地应道:“那是自然。”
苏玉照眼前一亮。
毕竟从他人口中得知的与这本人说出的分量截然不同。
她小心斟酌措辞,试探:“那晋王他同意吗?”
广宁世子似笑非笑:“父王他从不过问本世子这些事。”
虽没直接言明,但却给了苏玉照极大鼓舞。
原来柳画缇没诓骗她,广宁世子当真想娶她为侧妃!
苏玉照欣喜万分,嘴上却矜持:“世子殿下,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容玉照回去之后与父母细细商讨。”
广宁世子心下不耐烦,心道纳你一个妾室,还要什么三礼六聘,实在不知好歹。
不过尚未得手,他还不会把话说得这么难听,只笑着颔首。
这在苏玉照看来又是一重肯定,她此时既不敢置信,又理所应当。
是了,她阿娘说得没错,她有这样一张脸,果真会有大造化。
等到告别世子,下了马车,她心情依旧出奇的好。
哼着小曲,正欲跨进苏家大门。
便听隔壁邻居家木门“嘎吱”一声,有人推门而出。
她与那人正好对上视线,便见那人眼底冷然一片。
“阿玉,今日送你回来那马车之上的人——”
“他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