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末,张卓文便要动身了。他的旅途会比卢文秋的更加漫长,尽管经费无法全部报销,他家里也提供了一笔可观的钱财,供他一路调查,一路游玩:他搭上前往缅甸仰光的班机,他的研究旅程从那里开始。
卢文秋自己的计划则是从九月开始,也许八月底动身也不迟。北海道快赶上韩国那么大了,尽管大多数是不必探索的荒野,他依然需要预留充分的时间。
这段时间,也正是香音升学考的时候。尽管立大距离音大就两个站,他已说好了,在她考完试前都不去打扰她。但到考试结束那天晚上,卢文秋便打电话给她,感谢她信守了起初的约定。
香音本来考完试就很轻松,他赞美了两句,更是抛开了先前的所有不悦。
“秋君,我……我想见你一面,你有空吗?”
“当然。”
卢文秋于是坐车去到她下榻的酒店,去迎接她。
他们久别重逢,自然是无法压抑心中的感情,走到旁边的小巷,便热吻起来。此时不比凛冬,二人只穿着薄薄的单衣,相拥之时,他得以感知她的体温,接受她带来的温暖。
经历了初春的混乱,此时他对她已没有多余的,不净的情感,接吻已经是他愿望的极限。他只想牵着她的手,静静地散步,在静谧中感受她的存在,就足以慰藉这几个月来的等待了。
他们在附近寻了个饭店,吃过晚饭,再沿着人行道漫游。
“什么时候出成绩呢?”卢文秋问。
“要等到八月中旬吧。”
“那还有好久呢。”
“秋君的研究准备妥当了吗?”
“嗯,我这边确实是差不多了。”
“具体的计划是怎么样的呢?”
“计划嘛……我得去北海道,从函馆到札幌,再到旭川、稚内、钏路这些地方,沿途一直——”
“要去多久?”香音打断了他。
“三四个月吧。”
香音不再说话。
卢文秋理解这对她太突然了,但她早晚要知道的,倒不如现在就告诉她。
他们无声地走了一段,到转角的行道树前,香音停住脚步,卢文秋便也停下来,再次深深地拥抱了她。
“秋君。”
“怎么了?”
“让我……让我跟你去吧。”
“什么?”
“真的,我、我受不了秋君离开我这么久,带我去吧!”
“你……你这也太孩子气了吧?这可不是说说笑笑的。”
“我没有开玩笑!我是……”她的声音小了下去,“我是真的这么想的。”
卢文秋看向她的眼睛,那里面有一股摄人心魄的力量。就像覆雪之下蓬勃待发的春苗那样,认真而纯粹。他知道她不是开玩笑。
“‘真的这么想’?行了,中岛同学,你什么都不懂,我还以为你终于成熟一些了呢,”卢文秋笑了笑,“说真的,你就是一时冲动——”
“不是一时冲动!”她带着哭腔喊道,“我刚刚真的想过了,我很冷静,我……”
“又在情绪化了,瞧瞧你,明明什么都不知道,不就是过去凑热闹吗?我问你,你知道去一趟要花多少钱吗?你知道日程安排吗?你知道到时应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吗?你不懂,你就是全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她还要申辩什么,但卢文秋继续说道:“行了,今天本来这么高兴,我不想和你吵架,我们先别说这个了。”
他说完这话,便自顾自地快步走开,她慌忙冲上前。
“可是我……”她抓着卢文秋的手臂。
“没听到吗?我们不说这个了。”他提高了音量。
“秋君、秋君好凶……”
“我没有说错什么吧?”
她不再回答他。
“没有?没有就行。”
没走多远,她就开始抹起眼泪来。此时已走到行人渐少的时分,他再次停下脚步,等待她。
但她只是越哭越悲伤,最终坐在一旁的花坛边,捂着脸抽泣起来。
卢文秋叹了口气,陪她坐下。
“何必弄得这样呢。”
“秋君,秋君不知道……我这几个月来,有多想见到你呢。”
“我也想见到你。”
“但是……但我竟然搞砸了,我……”
“嗯。中岛同学应该比现在更加成熟一些,聪明一些的。”
“我、我不会!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她拼命摇头,哭喊着,“我真的一点都搞不懂,秋君希望的到底是……到底是怎样一个我呢!”
“冷静!怎么每次一开始说这些,中岛同学就开始情绪化了。你就不能平静一点吗?从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开始,很难做到吗?深呼吸!就事论事!”
她深呼吸了两次,终于慢慢停止了哭泣。
“算了,我不该怪你,你还这么年轻。幼稚一点也没问题。”
“不!我不想再这么下去了……我总是追不上秋君。在秋君面前,我又不聪明,又无理取闹、异想天开……”
“这都是暂时的!我相信中岛同学会有变得成熟的时候。”
“……会吗?”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的。”
他替她拭净了泪水,吻了吻她的额头。
依然是有一搭没一搭地走着。香音其实想多待一会,但紫中那边的课还没上完,她的钢琴老师也等着她回去复命,因此第二天一早便要离开。
在这天晚上分别之前,卢文秋对她说:
“关于去北海道那件事……等你出成绩了,再说吧。”
“意思是我考上音大就可以去了吗?”她喜笑颜开。
“我的意思是到时再考虑。”
“嗯!”
当时和二宫约定,去看第五幕《哈姆雷特》,未能遂行。这倒不是卢文秋的问题,是二宫前天晚上有点事情,连夜回了老家青森。
“这是怎么了?”他给她打电话。
“我舅妈生小孩了,我得回来看看。”
“恭喜呀!男孩还是女孩?”
“双胞胎,一男一女。”
“这就是双喜临门了——怎么你好像不太高兴?”
“我觉得有点可怕。你说,为什么要生小孩呢?”
“传统的观念是,传宗接代。”
“你信那一套吗?”
“不信。”
“为什么?”
“传宗接代……按照现实的说法,我有两个哥哥了,又有侄子,对此已经没什么可执着得了。”
“如果不按现实的说法——我是说,假设你是独生子呢?”
“那得看情况,我得照顾我父母亲的感受——可能,或许会不情不愿地生一个吧。”
“如果他们没有要求你生呢?”
“那可就太好了,”卢文秋笑道,“那我很可能就不会生。你呢?你们家有这种要求吗?”
“嗯。我刚上大学的时候没什么感觉,过了几年,就开始催我谈恋爱。”
“你以前谈过恋爱吗?”
“那当然,”二宫笑道,“我都这年纪了,又不是上高中那会。”
“怎么说呢……我觉得我们就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年龄段:说年轻已经不那么年轻了,但说老嘛还算不上。”
“大概吧,”她叹了口气,“我是感觉皮肤没有以前好了。”
“你太敏感了。你想多了。”
“但愿如此,包括心态也不一样了。”
“不一样了?”
“嗯。有种清心寡欲的感觉,很难提起什么兴趣——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兴趣,不知道是不是读的书太多,让人满意的东西越来越少。”
“我也有这种感觉。”他笑道。
“或者说让人失望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吧!我约会过几个男的,多聊两句,那股蠢劲就上来了。我都不愿意让人家请我,吃完饭就说拜拜了。”
“总会有比较满意的吧?”
“很难说,反正我妈、我嫂嫂介绍的都一个样。要么太蠢,要么太油,要么又蠢又油。唉,如果要我挑一个喜欢的,我宁可不挑。我妈总说我眼光太高了,说是谈个过日子的对象,又不是招募飞行员。”
“令堂不懂,这根本不是硬性条件的问题。”
“对,我也是这么跟她说的,我已经放宽了所有条件,年龄无所谓了,身高体重也无所谓了,学历收入之类我也一概不看,我只求他是个男的就行。然后见了面再慢慢熟悉——我妈那些邻居估计是因为这个,觉得我急着找对象,不挑了,就什么歪瓜裂枣都塞过来。对着吃饭都嫌恶心,真的。”
“她们没办法理解那种非物质的需求。”
“就是这样,不仅无法理解,而且还很喜欢庸俗化了,说什么‘你不就是想找个人哄你开心吗’‘你不就是没有安全感想找个依靠吗’,把这些曲解的东西套在我身上,再批判我‘不能整天想着找个哄自己开心的’‘不能这么没有安全感’,或者是自作聪明地给我找几个说好话的小丑,或者找几块没反应的木头,以为这就足够了。”
“能够理解他们的好意,但是——”
“但是真的是烦透了。我宁愿不要这种好意。”
“一直这么下去怎么办呢?”
她沉默了一会,答道:
“我会养只猫,或者养两只。”
“养两只好,”卢文秋笑道,“一只公的,一只母的,猫活得没有人这么久,但一直下崽,就能养到老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它们自己兄弟姐妹□□又容易出问题。”
“这个很简单,以猫易猫,把外面的小猫换回来就好了。”
“高,实在是高 。”
说来奇怪,也就是两三天时间,卢文秋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
“你是?”
“青山结奈。你这段时间有空吗?我想和你聊聊。”
“……也行。你定个时间地点吧。”
结奈自然是选了“Le Calendula”,并提出希望请卢文秋吃顿饭。
七月中旬,他们在那个居酒屋见了面,卢文秋不打算欠她人情,因此只点了一份便宜的炒饭。
她一坐下,就问他:
“你和那个女生怎么样了?”
卢文秋愣了一愣,答道:“也就是那样吧,还不错。”
“不错就好,不错就好。我很担心上次说的话起了反效果。”
卢文秋笑着摇摇头,“我以为你跟着张卓文去仰光了。”
“没有,”她摇摇头,“我和他分手了。”
“啊?怎么……”
“就是因为这事。”
“你甩了他?”
“不是的,他说不想浪费我的时间。”
“他有他的道理。”
结奈低头喝了一口清酒,不再说话了。
“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一直都是。”卢文秋说道。
“我知道……”
“嗯。”
“我感觉我像个傻瓜一样,明明没有结果,还是心存希望。”
“你还爱他吗?”
结奈眼眶红红的,看向卢文秋。
“那当然……那当然。”
“如果你还爱着他的话,我觉得你不妨等待。”
“等待?”
“等他回来。”
“我当时是这么说的,我说,不论你去什么地方,我都会在这里等着你。他笑我太天真了,与其把耐心放在他身上,不如调整调整自己的生活,尽快寻个新欢才好。可是找什么新欢呢,他真是——”
“他不该那么说,但是……”
“嗯,他有他的道理,”结奈叹了口气,“我只是有点难过而已。”
“没关系的。”
她继续喝了一点酒,感叹道:
“怎么说的,我慢慢发现了,我对他其实一无所知。”
卢文秋望着她。
结奈只是靠在椅背上,叉起手,抬头望向原木制的天花板。
“我以前总觉得自己很了解他,包括爱好呀、梦想呀、性格之类的,到现在才发现,一切或许只是我的想象,我根本不懂他这个人,也不曾理解他。”
“不是这样的,”卢文秋笑着摇了摇头,“张卓文这人很好懂,我相信你已经看穿了他的大部分东西。”
她疑惑地看了他一眼。
“他这人,怎么说呢,太正直了,正直过头了。他是那种适合当警察、或者当律师的性格。你会觉得他有时不近人情。”
“不近人情吗……”她苦笑道。
“嗯,你和他交往的这段时间,觉得他这人怎么样?”
结奈撑着额头思索了一阵,最终还是笑道:
“我一时也不知道怎么说他了。”
“只说一件事吧——你能立刻想起来的一件小事。”
“嗯,我记起来一件:上个月我和他去吃快餐,在饭盒里吃出了一个虫子,他就拿着这个虫子去找人退款。那虫子大概就这么大,”结奈比了个手势,“我不知道是米饭里的还是菜里面的,我们当时点的肥牛饭,大概是配菜里面有了虫子,这个很正常——如果你做菜的话,我听他说过你做菜吧——那个店员说这个虫子不可能在菜里面,拒绝给我们退款,我也劝他息事宁人不要闹大了。但他就是和那服务员犟着,最终店长来了,给我们退了钱,他才高兴。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店都是服务员不讲理,店长通人情。”
“嗯,”卢文秋不想理睬她的闲话,“这确实是他的作风。”
“老实说,他其实弄得我挺不舒服的,在店里,人这么多,他就和那个店员对质,我待着也不是,走开也不是,太丢脸了。我感觉那些桌子椅子都在笑我。”
“你想多了,”他笑道,“但他确实是这样的,这种事情发生不止一遍了。”
“我有时真不知道怎么说他好——这样的人,谁能和他一直处下去呢。”
“谁知道呢,说不准哪天他就在别的地方发现另一个他,然后两个张卓文抱团过日子了。”卢文秋打趣道。
结奈笑了起来,这一笑,便缓解了分手的惆怅。
“对了,麻烦你给他一个东西。”她取出一个包裹。
“什么?”
“这是他的诗。我已经不和他待在一起了,留着也没意思。你还给他吧。”
“写得怎样?”
“写得怎样都不重要了。”
“行——我到时还给他吧。”
“谢谢你。”
张卓文离开立大之后,悦文社便空出了一块。其他三位社长已专领不同部门,编辑部的事务,据张卓文的意愿,由齐藤靖夫代理。
起初他希望找野原的,但野原同时又是校图书馆的管理员,时间并不那么充裕,齐藤虽然是医科生,但医学院距离社团活动室很近,来去并不花什么时间,他也熟悉悦文社的事务,除他以外,没有更好的人选了。
“如果你加入了悦文社,我肯定会选你来当的。”张卓文笑道。
“得了吧,我晚些时候也得去北海道了,你叫我怎么选接班人?”
即使张卓文走了,卢文秋依然不时去悦文社串门。编辑部每回例会来的人都不多,但自从接棒之后,齐藤每一次都不曾落下。结束了例会,他也不急着回医学院,只留在活动室翻杂志。
卢文秋留意到,他在读那本《海月》。
“最新的吗?”
“嗯。前两天那边刚刚弄好。”
卢文秋也挑了一本,他想读读工藤负责的部分。坐在齐藤旁边翻了一会,齐藤碰了碰他的肩膀,问道:
“你看这里是不是写错了?”
“哪里?”
“第96页,中间那里,第……13行。”
这一章正是工藤负责的部分。
“卧轨的……是海子吧?”卢文秋问。
“嗯。”齐藤应道。
工藤抚子写成了顾城。
“不止这里,下面还有——”齐藤又指了一下,“底下,倒数第3行。”
她又把《一代人》(就是“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那一首)的作者写成了海子。连带着后续的几个段落,她都把这两人弄混了。
“你们没有审稿的吗?”卢文秋问。
齐藤摇了摇头,“说实话,我就没管过这事,张卓文还在这里的时候,他们的原稿就交上去了,再者编辑部从来不怎么管《海月》。那边估计赶着刊发,也没有很仔细地审核,这是完全的事故。”
“工藤呢?工藤知道这回事吗?”
“大概还不知道吧。”
卢文秋拿着那本《海月》,夺门而出,穿过走廊,去到创作部。
创作部当时只有副部长刘炳辉一个,他在用社团电脑看动漫。
“其他人呢?”
“都去吃饭了。有什么事?”
“闯祸了!你看。”卢文秋翻开那两页。
“怎么——顾城……海子……哎我去,怎么能这么干活呢!”
“那现在怎么办?”卢文秋问。
刘炳辉摘下耳机,站起身来。
“我去喊他们回来好了。”
刘炳辉走后,卢文秋对着空无一人的会议室发呆。这时齐藤推门进来。卢文秋便告知他刚刚的情况。
“这群人还有脸吃饭……”
“你们一般是怎么处理的,这种情况?”
“一般不会出错。如果出错了,视事态严重程度而定:不严重就糊弄过去了,读者也能理解,严重的话,可能要出通报致歉。”
“这个算是……”
“这个当然算严重的,”齐藤说,“那些不严重的,也就是生卒年印错,英文单词拼错之类,只是让人觉得悦文社水平存疑,但不会影响阅读。”
“嗯。”
“我们还会处分有关人员。”
“工藤吗?”
“不只是工藤,二宫璃花也得受罚,还有负责审核的编辑部那些干部,全都难辞其咎。”
“大概会怎么处罚?”
“轻则警告,重则降职。”
“但工藤本来就是实习生,也没法降职了。”
“实习生会被取消职务,变成挂名社员,甚至除名。”
“除名的意思是……”
“就是不再是悦文社的一分子了。”
“我觉得不必弄到这个地步——本来找实习生来负责这种文段,又不经审核,不能把责任全推给她。”
齐藤摊摊手,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但这事终究不归我管,我也管不着。最终要由社长和编辑部的正副部长决定。”
“能给她求求情吗?”
“你放心,如果到时我有发言权的话,我一定说。目前得看读者的反应,如果没闹出什么风波,应该不会有大问题。”
“但愿如此吧。”
卢文秋其实已习惯了一人住两人间宿舍,尽管有些寂寞,但他很早就适应了。钟子俊也不那么经常串门了,一回他来到这边,聊到张卓文去缅甸的话题,卢文秋好奇他们的毕业论文大概怎么弄。
“我自己是想研究一点索伯列夫——就是索伯列夫空间,基于他的理论,有很多有趣的延伸,但我只打算提出一个局部优化的可能性,其实也很费时间精力,但没有你们的那么繁琐,也不用每个城市跑。”
“我快听不懂你的话了。”卢文秋笑道。
钟子俊也笑了。
“话说你和那个郑昕宁她们还有联系吗?”
“没什么可聊的,怎么?”
“没事,如果你们还有联系的话,我有点想知道她后来怎么样了……就是那件事之后,不过也已经半年多了。”
“张卓文上回也问了我这个问题,我告诉他,她已经另觅新欢,看来已经走出来了,让他放心。”
“真的吗?另觅新欢?”
“假的,我编了个谎话。”
“所以她现在怎么样了?”
“之前消沉了好久,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我和她好一段时间没联系了。”
“我上次在便利店看到她姐了。”卢文秋说。
“郑昕雯?她过得怎么样?”
“没啥区别,还是那副样子。”
“跟没事人一样?真不要脸。”
“嗯。”
“你说这多不公平哪,她妹妹什么都没做错,结果最痛苦的就是她。”
“是这样的。我上次和他前女友聊过了,我说他太正直,正直过头,那女的说她也受不了。”
“前女友?”
“对,就是青山结奈。”
“怎么变成前女友了?”
“张卓文不是要去东南亚采风吗,走之前把她甩了,说是不想浪费她的时间。弄得那女的伤心得不行。”
“是不是变心了?”
“那你得问他本人。”
自从那天和香音见了一面,卢文秋便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旅行计划。尽管听起来完全是一场白日梦,他也试着探寻这浮梦之中的合理性。虽说种种考虑导向一个结论:还是不要让她陪同为好。但他依然希望能推翻这个结论。
但无论做多少规划,还是要等到她出成绩,才能作出最终的决定。若说她考得不顺利,只能等到来年春季再次报考,那未来一段时间又要重复前几个月的光阴,他可绝不愿意这样了。
他自己高考考得不好,但衷心盼望她能如愿。
刚过了七月,卢文秋便在“L’égalité”见到佐藤。他完全改变了在学校的打扮,穿上一身黑袍。接近一分钟的电吉他独奏,让全场气氛进入了高点。接着才是乐队其他成员上场。
第二天,他去佐藤的宿舍串门,一推开门,便听见寝室萦绕的交响乐声,钢琴和小提琴、大提琴一并鸣响,严肃又不失灵动。
“诶,这放的什么,古典乐?”
佐藤见他进来,笑道:
“这是……巴赫的D大调第三键盘协奏曲,BWV1054的一部分——怎么,又是你那小女友的事情?”
“不是,你昨晚的表演,我看了,真精彩!”
“表演?什么表演?”
“就在‘L’égalité’啊。”
佐藤立马双目圆瞪:
“嘘——不要说那个名字!”
“怎么?”
“那个地方,我们都是心照不宣的,从来不说名字!”
“行行,那我就不说名字。不过真的让我大开眼界了。”
“过奖过奖……”
乐声依然环绕不止。
“真牛,我没想到你还听这个。”
“我听得很杂,”他笑道,“什么流派都了解一些。”
“我很佩服你的还有一点,”卢文秋说,“当时在Lé——那个地方,台下的观众多热情啊,你好像一点都不紧张。”
“哪里不紧张!我手心直冒汗,拨弦都感觉手指发软。”
“不过还是出色地完成了。”
“但愿如此吧,”佐藤笑道,“如果说什么不紧张的话,未免言过其实了,不过我是没有一开始上台那么紧张了。大概是熟能生巧。”
过了几天,香音打电话过来,跟他报喜,说音大的录取名单她已看了,自己榜上有名。
“我又要去京都见你了!”香音几乎压抑不住自己的喜悦。
她说,紫中已经没有课程了,月底就会过来这边。
“你一个人过来吗?”
“我一个人。”
“叔叔阿姨那边怎么办?”
“我就跟他们说,我去外婆那里住一阵子。”
“然后呢?”
“‘然后’指的是……”
“我是说,未来的几个月,又要怎么应付呢?”
“秋君答应带我一起去了吗!”
“那也得你解决好东京的事情。不要走到半路又这样那样。”
“嗯!”
“而且得想出一个借口,一个足以使用几个月的借口。”
“嗯。”
“算了,我跟你说一个吧,免得你又天马行空——你就说,音大有冬季集训,需要一直在京都待着就行了。”
“但我外婆也在这里,这么说的话,到时很容易露馅的。”
“哪有万无一失的办法呢,总之就这么办吧。”
“……嗯。”
“如果他们问起别的事情,要随机应变,但不要自作聪明。如果他们实在是为难你,你就借故说要再看看学校的通知,然后打给我。”
“好的。”
某天在悦文社待到了黄昏,窗外低矮的房屋被夕阳染红了,卢文秋一瞬间竟有一种末世感。仿佛自己是最后一次踏足这里。
他这次前来,是想看看工藤的情况。那一期《海月》的硬伤没有招致多大的批评,但悦文社还是修改了错误内容,重新印发了一些。已售出的自然没有办法,未售出的都销毁了。的确造成了一些经济损失,但以悦文社的体量,尚属可以承受的范畴。
那天工藤不在,创作部只有二宫和另外几人。二宫对卢文秋说,组织部召集了三部部长(都是副社长,而组织部自己的部长就是悦文社社长),专门找她开会商讨此事,会上她对《海月》的失误负责,辞了副部长的职务,换来创作部同意再给工藤一次机会。负责审核的几个人也受到了一些惩罚,但罚得很轻:有职务的停职两周,无法降职的就罚写检讨。
“现在我也变成普通部员了,”二宫笑道,“不过也好,事情少了,也不用夹在中间,两头不是人。”
“当初你就不该挂名的。”卢文秋说。
“哪有什么该不该的,我和他们说,工藤没有任何错误,是我没指导好她,大概这才保住了她的位置。”
“我没想到你愿意自己担责。”
“谁不会碰到这种情况呢。在我还是普通部员的时候,一次犯了点小错,有个学姐也替我背了锅,我只是延续这种传统而已。”
房间的三两个人次第离开,大概都去吃晚饭了。
卢文秋对她笑了笑,看向布满晚霞的窗外。
“对了,我上次听说,那个姓二宫的副院长,是你的父亲来着。”
“嗯。这种事情总是一传十十传百,我只希望你不传出去。”
“没必要传出去。我只是有点好奇——他不是经济学的教授吗?二宫同学,你研究经济史,是否有令尊的影响在?”
“这还用问吗?”她笑道,“他收集了这么多数据,除了用来写他自己的论文和期刊,大部分都抛在一边了,现在他也不在一线做科研了,很多东西又舍不得丢给学生,不想浪费掉,就让我捡起来研究。”
“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你家里有其他兄弟姐妹吗?”
“没有,”她笑道,“不过我时不时会幻想,如果我有一个妹妹该多好。”
“为什么呢?”
“如果我学了经济学,我的妹妹就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梦想了。”
“梦想……二宫同学的梦想不是这个吗?”
“当然不是!我小时候就想当漫画家。”
“漫画家?”卢文秋扶了扶眼镜。
“嗯,我喜欢画漫画。”
“现在也可以画呀,可以在网上投稿。”
“不一样的……现在已经没有那种热情了,也画不出什么来了。”
“为什么当时不和令尊说明呢?”
“哪有那么容易!他就只有我一个女儿。我不是没有试过追寻自己的兴趣,但是——唉,不说了,总之为此而走了不少弯路吧,磕磕绊绊也算到这里了。也不是不满意,总觉得还有一些遗憾,不过也无所谓了。”
“真不容易。”
“是呀,真不容易。所以我读本科的时候就经常在想,如果我有一个妹妹,我一定能教会她很多东西。很多很多,让她能够终身受用的东西。”
卢文秋笑了笑,问道:“例如呢?”
“例如?例如让她学会面对失去,让她学会处理男女关系,让她变得自信一些,冷静一些,引导她思考人生的意义,教会她怎样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生活下去——要告诉她的太多太多,我一时也没办法一一列举了。”
“我以为你会说教她很多历史知识。”他笑道。
“历史知识——可以自己看书去学,也可以上课,这还不是主要的。有很多东西书上没有写,也没有专门的课程。但是一旦错过了,后果比错过历史课要严重得多。”
“嗯。”
“其实很多东西就藏在生活的角落,但没有人为她指明的话,肯定要大费周折才能发现的。”
“我懂。”
“说到底,我不知道我算不算合格的姐姐——倘若可以证明的话。”
“一定是的。”
“是吗?”
“嗯。”
“谢谢你。”
二宫轻轻拥抱了卢文秋,站起身来,向门外走去。
“我也得去吃个饭了,”她笑道,“噢,之前不是跟你说过吗,说我放假还得回去青森来着,最多过半个月就要启程了,你准备好随时可以告诉我。可以提前出发的,我也想早一点回去探望我舅妈,上次太匆匆忙忙了。”
“具体路线是怎么样的?”
“我会开车,所以能载着你走西线,从福井、石川、新潟一路北上,全程基本上沿着海岸线。每天开六七小时左右,中途在新潟歇一歇脚,统共两个昼夜就能到那边。这条路我走过很多遍了,没有问题的。”
卢文秋考虑的是香音,他并不想让她知道二宫其人的存在,以免横生事端。
“嗯,我到时确定最终时间了,就告诉你。”他点头道。
二宫对他笑了笑,便走出房间。
卢文秋自己的计划则是从九月开始,也许八月底动身也不迟。北海道快赶上韩国那么大了,尽管大多数是不必探索的荒野,他依然需要预留充分的时间。
这段时间,也正是香音升学考的时候。尽管立大距离音大就两个站,他已说好了,在她考完试前都不去打扰她。但到考试结束那天晚上,卢文秋便打电话给她,感谢她信守了起初的约定。
香音本来考完试就很轻松,他赞美了两句,更是抛开了先前的所有不悦。
“秋君,我……我想见你一面,你有空吗?”
“当然。”
卢文秋于是坐车去到她下榻的酒店,去迎接她。
他们久别重逢,自然是无法压抑心中的感情,走到旁边的小巷,便热吻起来。此时不比凛冬,二人只穿着薄薄的单衣,相拥之时,他得以感知她的体温,接受她带来的温暖。
经历了初春的混乱,此时他对她已没有多余的,不净的情感,接吻已经是他愿望的极限。他只想牵着她的手,静静地散步,在静谧中感受她的存在,就足以慰藉这几个月来的等待了。
他们在附近寻了个饭店,吃过晚饭,再沿着人行道漫游。
“什么时候出成绩呢?”卢文秋问。
“要等到八月中旬吧。”
“那还有好久呢。”
“秋君的研究准备妥当了吗?”
“嗯,我这边确实是差不多了。”
“具体的计划是怎么样的呢?”
“计划嘛……我得去北海道,从函馆到札幌,再到旭川、稚内、钏路这些地方,沿途一直——”
“要去多久?”香音打断了他。
“三四个月吧。”
香音不再说话。
卢文秋理解这对她太突然了,但她早晚要知道的,倒不如现在就告诉她。
他们无声地走了一段,到转角的行道树前,香音停住脚步,卢文秋便也停下来,再次深深地拥抱了她。
“秋君。”
“怎么了?”
“让我……让我跟你去吧。”
“什么?”
“真的,我、我受不了秋君离开我这么久,带我去吧!”
“你……你这也太孩子气了吧?这可不是说说笑笑的。”
“我没有开玩笑!我是……”她的声音小了下去,“我是真的这么想的。”
卢文秋看向她的眼睛,那里面有一股摄人心魄的力量。就像覆雪之下蓬勃待发的春苗那样,认真而纯粹。他知道她不是开玩笑。
“‘真的这么想’?行了,中岛同学,你什么都不懂,我还以为你终于成熟一些了呢,”卢文秋笑了笑,“说真的,你就是一时冲动——”
“不是一时冲动!”她带着哭腔喊道,“我刚刚真的想过了,我很冷静,我……”
“又在情绪化了,瞧瞧你,明明什么都不知道,不就是过去凑热闹吗?我问你,你知道去一趟要花多少钱吗?你知道日程安排吗?你知道到时应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吗?你不懂,你就是全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她还要申辩什么,但卢文秋继续说道:“行了,今天本来这么高兴,我不想和你吵架,我们先别说这个了。”
他说完这话,便自顾自地快步走开,她慌忙冲上前。
“可是我……”她抓着卢文秋的手臂。
“没听到吗?我们不说这个了。”他提高了音量。
“秋君、秋君好凶……”
“我没有说错什么吧?”
她不再回答他。
“没有?没有就行。”
没走多远,她就开始抹起眼泪来。此时已走到行人渐少的时分,他再次停下脚步,等待她。
但她只是越哭越悲伤,最终坐在一旁的花坛边,捂着脸抽泣起来。
卢文秋叹了口气,陪她坐下。
“何必弄得这样呢。”
“秋君,秋君不知道……我这几个月来,有多想见到你呢。”
“我也想见到你。”
“但是……但我竟然搞砸了,我……”
“嗯。中岛同学应该比现在更加成熟一些,聪明一些的。”
“我、我不会!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她拼命摇头,哭喊着,“我真的一点都搞不懂,秋君希望的到底是……到底是怎样一个我呢!”
“冷静!怎么每次一开始说这些,中岛同学就开始情绪化了。你就不能平静一点吗?从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开始,很难做到吗?深呼吸!就事论事!”
她深呼吸了两次,终于慢慢停止了哭泣。
“算了,我不该怪你,你还这么年轻。幼稚一点也没问题。”
“不!我不想再这么下去了……我总是追不上秋君。在秋君面前,我又不聪明,又无理取闹、异想天开……”
“这都是暂时的!我相信中岛同学会有变得成熟的时候。”
“……会吗?”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的。”
他替她拭净了泪水,吻了吻她的额头。
依然是有一搭没一搭地走着。香音其实想多待一会,但紫中那边的课还没上完,她的钢琴老师也等着她回去复命,因此第二天一早便要离开。
在这天晚上分别之前,卢文秋对她说:
“关于去北海道那件事……等你出成绩了,再说吧。”
“意思是我考上音大就可以去了吗?”她喜笑颜开。
“我的意思是到时再考虑。”
“嗯!”
当时和二宫约定,去看第五幕《哈姆雷特》,未能遂行。这倒不是卢文秋的问题,是二宫前天晚上有点事情,连夜回了老家青森。
“这是怎么了?”他给她打电话。
“我舅妈生小孩了,我得回来看看。”
“恭喜呀!男孩还是女孩?”
“双胞胎,一男一女。”
“这就是双喜临门了——怎么你好像不太高兴?”
“我觉得有点可怕。你说,为什么要生小孩呢?”
“传统的观念是,传宗接代。”
“你信那一套吗?”
“不信。”
“为什么?”
“传宗接代……按照现实的说法,我有两个哥哥了,又有侄子,对此已经没什么可执着得了。”
“如果不按现实的说法——我是说,假设你是独生子呢?”
“那得看情况,我得照顾我父母亲的感受——可能,或许会不情不愿地生一个吧。”
“如果他们没有要求你生呢?”
“那可就太好了,”卢文秋笑道,“那我很可能就不会生。你呢?你们家有这种要求吗?”
“嗯。我刚上大学的时候没什么感觉,过了几年,就开始催我谈恋爱。”
“你以前谈过恋爱吗?”
“那当然,”二宫笑道,“我都这年纪了,又不是上高中那会。”
“怎么说呢……我觉得我们就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年龄段:说年轻已经不那么年轻了,但说老嘛还算不上。”
“大概吧,”她叹了口气,“我是感觉皮肤没有以前好了。”
“你太敏感了。你想多了。”
“但愿如此,包括心态也不一样了。”
“不一样了?”
“嗯。有种清心寡欲的感觉,很难提起什么兴趣——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兴趣,不知道是不是读的书太多,让人满意的东西越来越少。”
“我也有这种感觉。”他笑道。
“或者说让人失望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吧!我约会过几个男的,多聊两句,那股蠢劲就上来了。我都不愿意让人家请我,吃完饭就说拜拜了。”
“总会有比较满意的吧?”
“很难说,反正我妈、我嫂嫂介绍的都一个样。要么太蠢,要么太油,要么又蠢又油。唉,如果要我挑一个喜欢的,我宁可不挑。我妈总说我眼光太高了,说是谈个过日子的对象,又不是招募飞行员。”
“令堂不懂,这根本不是硬性条件的问题。”
“对,我也是这么跟她说的,我已经放宽了所有条件,年龄无所谓了,身高体重也无所谓了,学历收入之类我也一概不看,我只求他是个男的就行。然后见了面再慢慢熟悉——我妈那些邻居估计是因为这个,觉得我急着找对象,不挑了,就什么歪瓜裂枣都塞过来。对着吃饭都嫌恶心,真的。”
“她们没办法理解那种非物质的需求。”
“就是这样,不仅无法理解,而且还很喜欢庸俗化了,说什么‘你不就是想找个人哄你开心吗’‘你不就是没有安全感想找个依靠吗’,把这些曲解的东西套在我身上,再批判我‘不能整天想着找个哄自己开心的’‘不能这么没有安全感’,或者是自作聪明地给我找几个说好话的小丑,或者找几块没反应的木头,以为这就足够了。”
“能够理解他们的好意,但是——”
“但是真的是烦透了。我宁愿不要这种好意。”
“一直这么下去怎么办呢?”
她沉默了一会,答道:
“我会养只猫,或者养两只。”
“养两只好,”卢文秋笑道,“一只公的,一只母的,猫活得没有人这么久,但一直下崽,就能养到老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它们自己兄弟姐妹□□又容易出问题。”
“这个很简单,以猫易猫,把外面的小猫换回来就好了。”
“高,实在是高 。”
说来奇怪,也就是两三天时间,卢文秋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
“你是?”
“青山结奈。你这段时间有空吗?我想和你聊聊。”
“……也行。你定个时间地点吧。”
结奈自然是选了“Le Calendula”,并提出希望请卢文秋吃顿饭。
七月中旬,他们在那个居酒屋见了面,卢文秋不打算欠她人情,因此只点了一份便宜的炒饭。
她一坐下,就问他:
“你和那个女生怎么样了?”
卢文秋愣了一愣,答道:“也就是那样吧,还不错。”
“不错就好,不错就好。我很担心上次说的话起了反效果。”
卢文秋笑着摇摇头,“我以为你跟着张卓文去仰光了。”
“没有,”她摇摇头,“我和他分手了。”
“啊?怎么……”
“就是因为这事。”
“你甩了他?”
“不是的,他说不想浪费我的时间。”
“他有他的道理。”
结奈低头喝了一口清酒,不再说话了。
“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一直都是。”卢文秋说道。
“我知道……”
“嗯。”
“我感觉我像个傻瓜一样,明明没有结果,还是心存希望。”
“你还爱他吗?”
结奈眼眶红红的,看向卢文秋。
“那当然……那当然。”
“如果你还爱着他的话,我觉得你不妨等待。”
“等待?”
“等他回来。”
“我当时是这么说的,我说,不论你去什么地方,我都会在这里等着你。他笑我太天真了,与其把耐心放在他身上,不如调整调整自己的生活,尽快寻个新欢才好。可是找什么新欢呢,他真是——”
“他不该那么说,但是……”
“嗯,他有他的道理,”结奈叹了口气,“我只是有点难过而已。”
“没关系的。”
她继续喝了一点酒,感叹道:
“怎么说的,我慢慢发现了,我对他其实一无所知。”
卢文秋望着她。
结奈只是靠在椅背上,叉起手,抬头望向原木制的天花板。
“我以前总觉得自己很了解他,包括爱好呀、梦想呀、性格之类的,到现在才发现,一切或许只是我的想象,我根本不懂他这个人,也不曾理解他。”
“不是这样的,”卢文秋笑着摇了摇头,“张卓文这人很好懂,我相信你已经看穿了他的大部分东西。”
她疑惑地看了他一眼。
“他这人,怎么说呢,太正直了,正直过头了。他是那种适合当警察、或者当律师的性格。你会觉得他有时不近人情。”
“不近人情吗……”她苦笑道。
“嗯,你和他交往的这段时间,觉得他这人怎么样?”
结奈撑着额头思索了一阵,最终还是笑道:
“我一时也不知道怎么说他了。”
“只说一件事吧——你能立刻想起来的一件小事。”
“嗯,我记起来一件:上个月我和他去吃快餐,在饭盒里吃出了一个虫子,他就拿着这个虫子去找人退款。那虫子大概就这么大,”结奈比了个手势,“我不知道是米饭里的还是菜里面的,我们当时点的肥牛饭,大概是配菜里面有了虫子,这个很正常——如果你做菜的话,我听他说过你做菜吧——那个店员说这个虫子不可能在菜里面,拒绝给我们退款,我也劝他息事宁人不要闹大了。但他就是和那服务员犟着,最终店长来了,给我们退了钱,他才高兴。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店都是服务员不讲理,店长通人情。”
“嗯,”卢文秋不想理睬她的闲话,“这确实是他的作风。”
“老实说,他其实弄得我挺不舒服的,在店里,人这么多,他就和那个店员对质,我待着也不是,走开也不是,太丢脸了。我感觉那些桌子椅子都在笑我。”
“你想多了,”他笑道,“但他确实是这样的,这种事情发生不止一遍了。”
“我有时真不知道怎么说他好——这样的人,谁能和他一直处下去呢。”
“谁知道呢,说不准哪天他就在别的地方发现另一个他,然后两个张卓文抱团过日子了。”卢文秋打趣道。
结奈笑了起来,这一笑,便缓解了分手的惆怅。
“对了,麻烦你给他一个东西。”她取出一个包裹。
“什么?”
“这是他的诗。我已经不和他待在一起了,留着也没意思。你还给他吧。”
“写得怎样?”
“写得怎样都不重要了。”
“行——我到时还给他吧。”
“谢谢你。”
张卓文离开立大之后,悦文社便空出了一块。其他三位社长已专领不同部门,编辑部的事务,据张卓文的意愿,由齐藤靖夫代理。
起初他希望找野原的,但野原同时又是校图书馆的管理员,时间并不那么充裕,齐藤虽然是医科生,但医学院距离社团活动室很近,来去并不花什么时间,他也熟悉悦文社的事务,除他以外,没有更好的人选了。
“如果你加入了悦文社,我肯定会选你来当的。”张卓文笑道。
“得了吧,我晚些时候也得去北海道了,你叫我怎么选接班人?”
即使张卓文走了,卢文秋依然不时去悦文社串门。编辑部每回例会来的人都不多,但自从接棒之后,齐藤每一次都不曾落下。结束了例会,他也不急着回医学院,只留在活动室翻杂志。
卢文秋留意到,他在读那本《海月》。
“最新的吗?”
“嗯。前两天那边刚刚弄好。”
卢文秋也挑了一本,他想读读工藤负责的部分。坐在齐藤旁边翻了一会,齐藤碰了碰他的肩膀,问道:
“你看这里是不是写错了?”
“哪里?”
“第96页,中间那里,第……13行。”
这一章正是工藤负责的部分。
“卧轨的……是海子吧?”卢文秋问。
“嗯。”齐藤应道。
工藤抚子写成了顾城。
“不止这里,下面还有——”齐藤又指了一下,“底下,倒数第3行。”
她又把《一代人》(就是“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那一首)的作者写成了海子。连带着后续的几个段落,她都把这两人弄混了。
“你们没有审稿的吗?”卢文秋问。
齐藤摇了摇头,“说实话,我就没管过这事,张卓文还在这里的时候,他们的原稿就交上去了,再者编辑部从来不怎么管《海月》。那边估计赶着刊发,也没有很仔细地审核,这是完全的事故。”
“工藤呢?工藤知道这回事吗?”
“大概还不知道吧。”
卢文秋拿着那本《海月》,夺门而出,穿过走廊,去到创作部。
创作部当时只有副部长刘炳辉一个,他在用社团电脑看动漫。
“其他人呢?”
“都去吃饭了。有什么事?”
“闯祸了!你看。”卢文秋翻开那两页。
“怎么——顾城……海子……哎我去,怎么能这么干活呢!”
“那现在怎么办?”卢文秋问。
刘炳辉摘下耳机,站起身来。
“我去喊他们回来好了。”
刘炳辉走后,卢文秋对着空无一人的会议室发呆。这时齐藤推门进来。卢文秋便告知他刚刚的情况。
“这群人还有脸吃饭……”
“你们一般是怎么处理的,这种情况?”
“一般不会出错。如果出错了,视事态严重程度而定:不严重就糊弄过去了,读者也能理解,严重的话,可能要出通报致歉。”
“这个算是……”
“这个当然算严重的,”齐藤说,“那些不严重的,也就是生卒年印错,英文单词拼错之类,只是让人觉得悦文社水平存疑,但不会影响阅读。”
“嗯。”
“我们还会处分有关人员。”
“工藤吗?”
“不只是工藤,二宫璃花也得受罚,还有负责审核的编辑部那些干部,全都难辞其咎。”
“大概会怎么处罚?”
“轻则警告,重则降职。”
“但工藤本来就是实习生,也没法降职了。”
“实习生会被取消职务,变成挂名社员,甚至除名。”
“除名的意思是……”
“就是不再是悦文社的一分子了。”
“我觉得不必弄到这个地步——本来找实习生来负责这种文段,又不经审核,不能把责任全推给她。”
齐藤摊摊手,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但这事终究不归我管,我也管不着。最终要由社长和编辑部的正副部长决定。”
“能给她求求情吗?”
“你放心,如果到时我有发言权的话,我一定说。目前得看读者的反应,如果没闹出什么风波,应该不会有大问题。”
“但愿如此吧。”
卢文秋其实已习惯了一人住两人间宿舍,尽管有些寂寞,但他很早就适应了。钟子俊也不那么经常串门了,一回他来到这边,聊到张卓文去缅甸的话题,卢文秋好奇他们的毕业论文大概怎么弄。
“我自己是想研究一点索伯列夫——就是索伯列夫空间,基于他的理论,有很多有趣的延伸,但我只打算提出一个局部优化的可能性,其实也很费时间精力,但没有你们的那么繁琐,也不用每个城市跑。”
“我快听不懂你的话了。”卢文秋笑道。
钟子俊也笑了。
“话说你和那个郑昕宁她们还有联系吗?”
“没什么可聊的,怎么?”
“没事,如果你们还有联系的话,我有点想知道她后来怎么样了……就是那件事之后,不过也已经半年多了。”
“张卓文上回也问了我这个问题,我告诉他,她已经另觅新欢,看来已经走出来了,让他放心。”
“真的吗?另觅新欢?”
“假的,我编了个谎话。”
“所以她现在怎么样了?”
“之前消沉了好久,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我和她好一段时间没联系了。”
“我上次在便利店看到她姐了。”卢文秋说。
“郑昕雯?她过得怎么样?”
“没啥区别,还是那副样子。”
“跟没事人一样?真不要脸。”
“嗯。”
“你说这多不公平哪,她妹妹什么都没做错,结果最痛苦的就是她。”
“是这样的。我上次和他前女友聊过了,我说他太正直,正直过头,那女的说她也受不了。”
“前女友?”
“对,就是青山结奈。”
“怎么变成前女友了?”
“张卓文不是要去东南亚采风吗,走之前把她甩了,说是不想浪费她的时间。弄得那女的伤心得不行。”
“是不是变心了?”
“那你得问他本人。”
自从那天和香音见了一面,卢文秋便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旅行计划。尽管听起来完全是一场白日梦,他也试着探寻这浮梦之中的合理性。虽说种种考虑导向一个结论:还是不要让她陪同为好。但他依然希望能推翻这个结论。
但无论做多少规划,还是要等到她出成绩,才能作出最终的决定。若说她考得不顺利,只能等到来年春季再次报考,那未来一段时间又要重复前几个月的光阴,他可绝不愿意这样了。
他自己高考考得不好,但衷心盼望她能如愿。
刚过了七月,卢文秋便在“L’égalité”见到佐藤。他完全改变了在学校的打扮,穿上一身黑袍。接近一分钟的电吉他独奏,让全场气氛进入了高点。接着才是乐队其他成员上场。
第二天,他去佐藤的宿舍串门,一推开门,便听见寝室萦绕的交响乐声,钢琴和小提琴、大提琴一并鸣响,严肃又不失灵动。
“诶,这放的什么,古典乐?”
佐藤见他进来,笑道:
“这是……巴赫的D大调第三键盘协奏曲,BWV1054的一部分——怎么,又是你那小女友的事情?”
“不是,你昨晚的表演,我看了,真精彩!”
“表演?什么表演?”
“就在‘L’égalité’啊。”
佐藤立马双目圆瞪:
“嘘——不要说那个名字!”
“怎么?”
“那个地方,我们都是心照不宣的,从来不说名字!”
“行行,那我就不说名字。不过真的让我大开眼界了。”
“过奖过奖……”
乐声依然环绕不止。
“真牛,我没想到你还听这个。”
“我听得很杂,”他笑道,“什么流派都了解一些。”
“我很佩服你的还有一点,”卢文秋说,“当时在Lé——那个地方,台下的观众多热情啊,你好像一点都不紧张。”
“哪里不紧张!我手心直冒汗,拨弦都感觉手指发软。”
“不过还是出色地完成了。”
“但愿如此吧,”佐藤笑道,“如果说什么不紧张的话,未免言过其实了,不过我是没有一开始上台那么紧张了。大概是熟能生巧。”
过了几天,香音打电话过来,跟他报喜,说音大的录取名单她已看了,自己榜上有名。
“我又要去京都见你了!”香音几乎压抑不住自己的喜悦。
她说,紫中已经没有课程了,月底就会过来这边。
“你一个人过来吗?”
“我一个人。”
“叔叔阿姨那边怎么办?”
“我就跟他们说,我去外婆那里住一阵子。”
“然后呢?”
“‘然后’指的是……”
“我是说,未来的几个月,又要怎么应付呢?”
“秋君答应带我一起去了吗!”
“那也得你解决好东京的事情。不要走到半路又这样那样。”
“嗯!”
“而且得想出一个借口,一个足以使用几个月的借口。”
“嗯。”
“算了,我跟你说一个吧,免得你又天马行空——你就说,音大有冬季集训,需要一直在京都待着就行了。”
“但我外婆也在这里,这么说的话,到时很容易露馅的。”
“哪有万无一失的办法呢,总之就这么办吧。”
“……嗯。”
“如果他们问起别的事情,要随机应变,但不要自作聪明。如果他们实在是为难你,你就借故说要再看看学校的通知,然后打给我。”
“好的。”
某天在悦文社待到了黄昏,窗外低矮的房屋被夕阳染红了,卢文秋一瞬间竟有一种末世感。仿佛自己是最后一次踏足这里。
他这次前来,是想看看工藤的情况。那一期《海月》的硬伤没有招致多大的批评,但悦文社还是修改了错误内容,重新印发了一些。已售出的自然没有办法,未售出的都销毁了。的确造成了一些经济损失,但以悦文社的体量,尚属可以承受的范畴。
那天工藤不在,创作部只有二宫和另外几人。二宫对卢文秋说,组织部召集了三部部长(都是副社长,而组织部自己的部长就是悦文社社长),专门找她开会商讨此事,会上她对《海月》的失误负责,辞了副部长的职务,换来创作部同意再给工藤一次机会。负责审核的几个人也受到了一些惩罚,但罚得很轻:有职务的停职两周,无法降职的就罚写检讨。
“现在我也变成普通部员了,”二宫笑道,“不过也好,事情少了,也不用夹在中间,两头不是人。”
“当初你就不该挂名的。”卢文秋说。
“哪有什么该不该的,我和他们说,工藤没有任何错误,是我没指导好她,大概这才保住了她的位置。”
“我没想到你愿意自己担责。”
“谁不会碰到这种情况呢。在我还是普通部员的时候,一次犯了点小错,有个学姐也替我背了锅,我只是延续这种传统而已。”
房间的三两个人次第离开,大概都去吃晚饭了。
卢文秋对她笑了笑,看向布满晚霞的窗外。
“对了,我上次听说,那个姓二宫的副院长,是你的父亲来着。”
“嗯。这种事情总是一传十十传百,我只希望你不传出去。”
“没必要传出去。我只是有点好奇——他不是经济学的教授吗?二宫同学,你研究经济史,是否有令尊的影响在?”
“这还用问吗?”她笑道,“他收集了这么多数据,除了用来写他自己的论文和期刊,大部分都抛在一边了,现在他也不在一线做科研了,很多东西又舍不得丢给学生,不想浪费掉,就让我捡起来研究。”
“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你家里有其他兄弟姐妹吗?”
“没有,”她笑道,“不过我时不时会幻想,如果我有一个妹妹该多好。”
“为什么呢?”
“如果我学了经济学,我的妹妹就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梦想了。”
“梦想……二宫同学的梦想不是这个吗?”
“当然不是!我小时候就想当漫画家。”
“漫画家?”卢文秋扶了扶眼镜。
“嗯,我喜欢画漫画。”
“现在也可以画呀,可以在网上投稿。”
“不一样的……现在已经没有那种热情了,也画不出什么来了。”
“为什么当时不和令尊说明呢?”
“哪有那么容易!他就只有我一个女儿。我不是没有试过追寻自己的兴趣,但是——唉,不说了,总之为此而走了不少弯路吧,磕磕绊绊也算到这里了。也不是不满意,总觉得还有一些遗憾,不过也无所谓了。”
“真不容易。”
“是呀,真不容易。所以我读本科的时候就经常在想,如果我有一个妹妹,我一定能教会她很多东西。很多很多,让她能够终身受用的东西。”
卢文秋笑了笑,问道:“例如呢?”
“例如?例如让她学会面对失去,让她学会处理男女关系,让她变得自信一些,冷静一些,引导她思考人生的意义,教会她怎样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生活下去——要告诉她的太多太多,我一时也没办法一一列举了。”
“我以为你会说教她很多历史知识。”他笑道。
“历史知识——可以自己看书去学,也可以上课,这还不是主要的。有很多东西书上没有写,也没有专门的课程。但是一旦错过了,后果比错过历史课要严重得多。”
“嗯。”
“其实很多东西就藏在生活的角落,但没有人为她指明的话,肯定要大费周折才能发现的。”
“我懂。”
“说到底,我不知道我算不算合格的姐姐——倘若可以证明的话。”
“一定是的。”
“是吗?”
“嗯。”
“谢谢你。”
二宫轻轻拥抱了卢文秋,站起身来,向门外走去。
“我也得去吃个饭了,”她笑道,“噢,之前不是跟你说过吗,说我放假还得回去青森来着,最多过半个月就要启程了,你准备好随时可以告诉我。可以提前出发的,我也想早一点回去探望我舅妈,上次太匆匆忙忙了。”
“具体路线是怎么样的?”
“我会开车,所以能载着你走西线,从福井、石川、新潟一路北上,全程基本上沿着海岸线。每天开六七小时左右,中途在新潟歇一歇脚,统共两个昼夜就能到那边。这条路我走过很多遍了,没有问题的。”
卢文秋考虑的是香音,他并不想让她知道二宫其人的存在,以免横生事端。
“嗯,我到时确定最终时间了,就告诉你。”他点头道。
二宫对他笑了笑,便走出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