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回答让郑宣卿的心沉了下去。
纵使他城府沉静,情绪也难免在某些时刻脱离控制。
比如现在,仿佛有一个烧红的铁球,在坚冰上一路滚下去,越滚越下沉。
林千,真的是罗罗吗?
当年不懂事,连对方的全名都没来得及留下,倘或有个名字做引子,凭他的力量,在广袤的大衍找出一个姑娘,也不是什么难事。
不,名字也可以变换。唯一不变的,是人自小到大的相貌。
大衍虽盛行粉黛之风,但还没有改换头面的水平,兴许随着医术发展,后世能做到,但现在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谓“长开了”,“没小时候可爱了”,不过是在基本的相似的前提下,发生了一点改变。
尤其是罗罗耳后的那颗朱砂小痣。
“……”
郑宣卿思绪如麻,但仍然很快恢复如初,示意李思衡继续说下去。
“花鸟市场的小贩说,林千那丫头是一周前才来到花鸟市场,谁也不认识她。”
当时,李思衡只得追问:“原来的摊主可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为什么突然不做了?”
小贩摇头,“光棍一个,不喝酒也不赌,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郑宣卿抿了口茶,似是要压下那颗突突跳动的心脏,“不养家,大概率也没有欠债,突然舍弃了自己谋生的摊位,那就很可疑了。”
李思衡一拍腿:“是啊!”
“我当时就问了那小贩,摊主叫什么?小贩说叫王五。哎呦喂你听听,多假的名字!”
“这个王五,恐怕是隐殿安插在民间的眼线。”
“身份做的甚好。”
“谁说不是呢?!”
郑宣卿低头喝茶,嘴角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
当他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对这种精致的骗局的赞赏时,不悦地拉平了嘴角。
“对了,”李思衡突然直起身,从咧着嘴到严肃只用了一息,“【那件事】进展的怎样了?”
这时,郑宣卿眼底隐隐的笑意才湮没,答道:
“不急,等兔子急了跳墙。”
“也快了。”
李思衡点头,“我也查出了些东西。”
“你家每次出现‘火女’,都和一个人的出现很巧妙地重合了。”
郑宣卿撩了一下眼皮,“谁?”
“那位颇受圣人赏识的宫廷琴师,如锦。”
**
陆姨自打离开了共潮生,就在前院忙得不可开交。今天是寿宴的预演,甚至有不少宾客都亲自过来,想和郑枢密使混个脸熟。鼓乐吹箫开演,菜品、果品、酒品一应俱全,都要真上,后院一队小丫头正端着酒逶迤向前院走去。
小蔡躲在树后面,冲千梵招招手,示意她过来。
千梵刚给韭菜田边上搭好凉棚,凉棚下搁上小板凳,好奇地走过去。
“干嘛这么什么神秘?”
小蔡笑道:“你刚才扶了我一把,我有好东西分给你。”
自从小蔡受惊吓后,看起来总有些神经兮兮的,就连此时也不例外。
但千梵还是点点头。
小蔡挽起她的胳膊,带着她走。
没想到来到的地方,是共潮生的小厨房。
厨房里有一个四方矮桌子,已经坐着三个人,分别是小厨房的厨子、宫廷琴师如锦和小蔡的情郎王大哥。
小蔡嘻嘻笑道:“人齐了人齐了。”
王大哥道:“今天是郑相公寿宴的试菜,是把良楼的大厨请过来做饭的。这是多备的菜,前面也用不上了,咱们就分吃了吧!”
“林千姑娘,我替小蔡谢谢你!我都听小蔡说了,你在她看见‘火女’的那晚安慰她,今天还帮她出头,还去药房拿药。”
“我王拿真不知道该怎么谢你,以后你在府里有用的上我的地方,尽管说!咱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如此说,小厨房里的人,都知道小蔡和王拿的事情了。
千梵想,这是把她也当自己人了。
可她不日便离去,哪有用得上王拿的地方?
再说……她帮助小蔡,其实是为了自己的私心。
千梵照例敷衍笑笑:“都是自己人,以后多相互照顾。”
她的笑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心里再敷衍,面子上也能装得无比真挚,仿佛今天就要和你义结金兰。
小蔡叹道:“都说丫鬟配小子,天经地义。但哪个大户人家的府里,听说丫鬟和小子有情,不是一棍子打死一个,一棍子撵出去一个,说是辱没门风?”
“小相公虽然宽仁,但也不敢让他知道。”
千梵握住她的手,点头道:“你放心,这事出不了咱们这个门。”
小蔡微笑。
琴师如锦道:“你们可真是羡煞鸳鸯,能相知相守就已是难得。”
不知是不是小厨房闷热,气压忽然有些低。
如锦赶紧换了个话题:“在功力偶尔也能吃到贵人们赏的吃食,却没有这看起来诱人呢。”
众人把注意力回到吃食上,一齐举著。
只见汤骨头乳炊羊羔汤汁浓白,一口下去羊肉软嫩酥烂,香溢满口;蟹酿橙精致典雅,掀开橙子盖,就是鲜香扑鼻的蟹粉蟹肉;荤菜吃腻了,还有梅花汤饼填填胃口,面饼做成小巧玲珑的梅花状,一口一个,小娘子也能优雅入口。最后,还有雪泡缩脾饮,乌梅肉酸甜可口,甘草、草果养身养心。
吃到酣处,众人也热络起来,千梵道:
“我听闻宫廷里的琴师平日里出不来,如锦姐姐竟和小蔡姐姐如此交好,你们的情谊,才是羡煞旁人!”
这话说的就有些引导性了,暗暗埋下一个钩子——你都出不来,怎么还称姐道妹?
在场没有人意识到,如锦抿唇笑道:“三年前我第一次来郑府弹琴,也是郑相公的寿宴。”
她顿了顿,好像回忆起什么,“我在府上迷路,又失足掉进后院的池塘里,是小蔡路过救了我。”
几个菜碟迅速见底。
厨子抹抹嘴,“不愧是良楼的大厨!我之前就吃过一次良楼的春笋鱼丸汤,那叫一个鲜!没想到还能托小蔡和王拿的福,再吃上良楼,这辈子都值了!”
如锦看不惯厨子的做派,道:“鱼丸,还得现打、现包、现煮才好吃。还要刚钓上来的海鱼,才正宗。东南那边,都是这样做的。”
千梵注意到,不知为何,她的眉宇间有股落寞。
如锦道:“我还要去弹琴,先告辞。”
小蔡道:“别看外面现在吹笛子弹琵琶的,压轴的可是如锦!”
千梵“哇”一声,“不愧是宫廷琴师!”
前院预演,声势浩大。
今年是郑相公五十大寿,不管是预演还是寿宴当天,规格都比往年高了一倍。
如锦已经端坐在古琴前。
她换了一身衣服,素白长裙,绣花霞帔,端的是云楼仙子,仙气飘飘。
现场也确实有不少宾客为她注目。
后院的丫头们也都无心做事,纷纷挤在门廊后,看热闹。
在张灯结彩的氛围中,过去几天的恐怖阴影被一冲而散。
千梵注意到楼衔月,正在和真正的戏班子人掐架,也没空去找那个账本。
千梵便安心跟着小蔡,在门廊后看热闹。
看了片刻,觉得也不过如此。
除了如锦的琴音。
千梵琵琶一绝,却不会琴。但受姬落雪的熏陶,多少能品鉴一些。
如锦的琴音悠扬婉转,内里却如泣如诉,唤起一些褪了色的回忆。
她年少时,和父亲在西南走货物,要把西南的奇珍异草运到东边。
恰逢到了生辰,父亲便和丰都知府商量,包下了十座山头,雇山人举火把在山头歌舞。
只因她一句,“爹,咱们来晚了,都没看到萤火虫。”
但那时已是深秋,萤火灭绝。
父亲带她站在遥远的山头,望过去,星星点点,无数火把从远处看,便是萤火飞舞。
父亲说:“你要做山,不要做河。”
“山岿然不动,河到处流。”
父亲到现在还是河,四处经商,富甲天下,也润泽流经的土地。
当时举火把的上百山人,正因旱灾受饥馁之患,父亲从临近的路运来数十车米面,作为报酬;
而她,真的像山一样了吗?
如果蒙先生在,一定会告诉自己:
“这些是无用之思。”
对,还是做些正事好。
“如锦的琴弹得好吧!”
千梵正欲转身,却被小素的话叫住了。
“好听。”正巧,千梵也有疑惑要解,“听如锦的口音,她也是北方人吧?”
小素道:“她就是洛京人。”
忽而,宾客席传来此起彼伏,重叠的招呼声:“郑小相公!”
被贬了还能如此,可见人缘极好。
他一身银白,犹如素裹,流云暗纹摇曳生辉,加之肤色本身就白,一出场,恍若天上星河。
父亲还说:“要做天上星辰,不要做萤火。”
“星辰亘古不变,流萤朝生暮死。”
不知触动了哪根心弦,千梵陡然胸口憋闷,隔空对着那“天上星河”翻了个白眼,转身而去。
郑宣卿向打招呼的人一一点头示意。今日来的大多是小辈,不管是以前太傅的身份,还是枢密使之子的身份,他都不必回礼。
倒省下不少麻烦。
不过有一个人,还得交际几句。
“盛公子,今年连升三级,可喜可贺。”
四周宾客还有叫他“盛状元”的。
盛状元前年高中状元,一直不得用。据说今年成了赵太尉的准女婿,不知是真是假,但连升三级却是真真实实已经发生的。
“郑小相公谬赞。”盛公子行了个更谦逊的礼。
几句过后,郑宣卿来到前院中央。
“谢过各位如此上心家父的寿宴。”
一番寒暄过后,他道,“既然我赋闲在家,亲自操持,必定给大家一个空前绝伦的宴会。”
千梵闲散地走着,捂住耳朵。
可捂耳朵挡不住人群的尖叫,“那是什么?!”
“快看,天上飘下来一张纸!”
“好像是幅画吧?我看上面画着东西。”
“这是祥瑞啊,祥瑞!郑相公大寿,天降神画!”
此时,如锦的琴声亦到达高/潮,琴声绕梁,声声犹如松风吼,不见悲戚,更多怨怼。
千梵停下脚步,转身。
一个小厮拾起那张从天而降的纸,却“啊啊——”地往后踉跄跌倒。
“怎么回事!”陆姨皱眉,“这么多外人看着呢!”
她捡起“神画”,呆愣片刻。
有宾客好奇画了什么,主动上前去看,却被吓得往后连退数步。
郑宣卿扶住那人,“看见什么了?”
“一、一只蓬头垢面的赤鬼!头生两黑角,口中尖齿凸出,怒目圆瞪!好像,好像马上要从画中跑出来了!”
铮铮琴响,两声大弦如银瓶乍破、又似奔雷轰鸣,配上宾客的描述,简直像是为赤鬼出画的入阵曲!
激荡人心后,琴音骤停。
“……”
郑宣卿大步流星,但只见那画上赤鬼从金黄凸出的眼球开始燃烧,脸颊、身子、悉数被灰烬吞噬。
“啊啊啊啊啊啊——!”
小蔡抱头尖叫起来,“‘火女’!‘火女’又来了啊啊啊啊啊啊!!”
纵使他城府沉静,情绪也难免在某些时刻脱离控制。
比如现在,仿佛有一个烧红的铁球,在坚冰上一路滚下去,越滚越下沉。
林千,真的是罗罗吗?
当年不懂事,连对方的全名都没来得及留下,倘或有个名字做引子,凭他的力量,在广袤的大衍找出一个姑娘,也不是什么难事。
不,名字也可以变换。唯一不变的,是人自小到大的相貌。
大衍虽盛行粉黛之风,但还没有改换头面的水平,兴许随着医术发展,后世能做到,但现在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谓“长开了”,“没小时候可爱了”,不过是在基本的相似的前提下,发生了一点改变。
尤其是罗罗耳后的那颗朱砂小痣。
“……”
郑宣卿思绪如麻,但仍然很快恢复如初,示意李思衡继续说下去。
“花鸟市场的小贩说,林千那丫头是一周前才来到花鸟市场,谁也不认识她。”
当时,李思衡只得追问:“原来的摊主可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为什么突然不做了?”
小贩摇头,“光棍一个,不喝酒也不赌,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郑宣卿抿了口茶,似是要压下那颗突突跳动的心脏,“不养家,大概率也没有欠债,突然舍弃了自己谋生的摊位,那就很可疑了。”
李思衡一拍腿:“是啊!”
“我当时就问了那小贩,摊主叫什么?小贩说叫王五。哎呦喂你听听,多假的名字!”
“这个王五,恐怕是隐殿安插在民间的眼线。”
“身份做的甚好。”
“谁说不是呢?!”
郑宣卿低头喝茶,嘴角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
当他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对这种精致的骗局的赞赏时,不悦地拉平了嘴角。
“对了,”李思衡突然直起身,从咧着嘴到严肃只用了一息,“【那件事】进展的怎样了?”
这时,郑宣卿眼底隐隐的笑意才湮没,答道:
“不急,等兔子急了跳墙。”
“也快了。”
李思衡点头,“我也查出了些东西。”
“你家每次出现‘火女’,都和一个人的出现很巧妙地重合了。”
郑宣卿撩了一下眼皮,“谁?”
“那位颇受圣人赏识的宫廷琴师,如锦。”
**
陆姨自打离开了共潮生,就在前院忙得不可开交。今天是寿宴的预演,甚至有不少宾客都亲自过来,想和郑枢密使混个脸熟。鼓乐吹箫开演,菜品、果品、酒品一应俱全,都要真上,后院一队小丫头正端着酒逶迤向前院走去。
小蔡躲在树后面,冲千梵招招手,示意她过来。
千梵刚给韭菜田边上搭好凉棚,凉棚下搁上小板凳,好奇地走过去。
“干嘛这么什么神秘?”
小蔡笑道:“你刚才扶了我一把,我有好东西分给你。”
自从小蔡受惊吓后,看起来总有些神经兮兮的,就连此时也不例外。
但千梵还是点点头。
小蔡挽起她的胳膊,带着她走。
没想到来到的地方,是共潮生的小厨房。
厨房里有一个四方矮桌子,已经坐着三个人,分别是小厨房的厨子、宫廷琴师如锦和小蔡的情郎王大哥。
小蔡嘻嘻笑道:“人齐了人齐了。”
王大哥道:“今天是郑相公寿宴的试菜,是把良楼的大厨请过来做饭的。这是多备的菜,前面也用不上了,咱们就分吃了吧!”
“林千姑娘,我替小蔡谢谢你!我都听小蔡说了,你在她看见‘火女’的那晚安慰她,今天还帮她出头,还去药房拿药。”
“我王拿真不知道该怎么谢你,以后你在府里有用的上我的地方,尽管说!咱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如此说,小厨房里的人,都知道小蔡和王拿的事情了。
千梵想,这是把她也当自己人了。
可她不日便离去,哪有用得上王拿的地方?
再说……她帮助小蔡,其实是为了自己的私心。
千梵照例敷衍笑笑:“都是自己人,以后多相互照顾。”
她的笑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心里再敷衍,面子上也能装得无比真挚,仿佛今天就要和你义结金兰。
小蔡叹道:“都说丫鬟配小子,天经地义。但哪个大户人家的府里,听说丫鬟和小子有情,不是一棍子打死一个,一棍子撵出去一个,说是辱没门风?”
“小相公虽然宽仁,但也不敢让他知道。”
千梵握住她的手,点头道:“你放心,这事出不了咱们这个门。”
小蔡微笑。
琴师如锦道:“你们可真是羡煞鸳鸯,能相知相守就已是难得。”
不知是不是小厨房闷热,气压忽然有些低。
如锦赶紧换了个话题:“在功力偶尔也能吃到贵人们赏的吃食,却没有这看起来诱人呢。”
众人把注意力回到吃食上,一齐举著。
只见汤骨头乳炊羊羔汤汁浓白,一口下去羊肉软嫩酥烂,香溢满口;蟹酿橙精致典雅,掀开橙子盖,就是鲜香扑鼻的蟹粉蟹肉;荤菜吃腻了,还有梅花汤饼填填胃口,面饼做成小巧玲珑的梅花状,一口一个,小娘子也能优雅入口。最后,还有雪泡缩脾饮,乌梅肉酸甜可口,甘草、草果养身养心。
吃到酣处,众人也热络起来,千梵道:
“我听闻宫廷里的琴师平日里出不来,如锦姐姐竟和小蔡姐姐如此交好,你们的情谊,才是羡煞旁人!”
这话说的就有些引导性了,暗暗埋下一个钩子——你都出不来,怎么还称姐道妹?
在场没有人意识到,如锦抿唇笑道:“三年前我第一次来郑府弹琴,也是郑相公的寿宴。”
她顿了顿,好像回忆起什么,“我在府上迷路,又失足掉进后院的池塘里,是小蔡路过救了我。”
几个菜碟迅速见底。
厨子抹抹嘴,“不愧是良楼的大厨!我之前就吃过一次良楼的春笋鱼丸汤,那叫一个鲜!没想到还能托小蔡和王拿的福,再吃上良楼,这辈子都值了!”
如锦看不惯厨子的做派,道:“鱼丸,还得现打、现包、现煮才好吃。还要刚钓上来的海鱼,才正宗。东南那边,都是这样做的。”
千梵注意到,不知为何,她的眉宇间有股落寞。
如锦道:“我还要去弹琴,先告辞。”
小蔡道:“别看外面现在吹笛子弹琵琶的,压轴的可是如锦!”
千梵“哇”一声,“不愧是宫廷琴师!”
前院预演,声势浩大。
今年是郑相公五十大寿,不管是预演还是寿宴当天,规格都比往年高了一倍。
如锦已经端坐在古琴前。
她换了一身衣服,素白长裙,绣花霞帔,端的是云楼仙子,仙气飘飘。
现场也确实有不少宾客为她注目。
后院的丫头们也都无心做事,纷纷挤在门廊后,看热闹。
在张灯结彩的氛围中,过去几天的恐怖阴影被一冲而散。
千梵注意到楼衔月,正在和真正的戏班子人掐架,也没空去找那个账本。
千梵便安心跟着小蔡,在门廊后看热闹。
看了片刻,觉得也不过如此。
除了如锦的琴音。
千梵琵琶一绝,却不会琴。但受姬落雪的熏陶,多少能品鉴一些。
如锦的琴音悠扬婉转,内里却如泣如诉,唤起一些褪了色的回忆。
她年少时,和父亲在西南走货物,要把西南的奇珍异草运到东边。
恰逢到了生辰,父亲便和丰都知府商量,包下了十座山头,雇山人举火把在山头歌舞。
只因她一句,“爹,咱们来晚了,都没看到萤火虫。”
但那时已是深秋,萤火灭绝。
父亲带她站在遥远的山头,望过去,星星点点,无数火把从远处看,便是萤火飞舞。
父亲说:“你要做山,不要做河。”
“山岿然不动,河到处流。”
父亲到现在还是河,四处经商,富甲天下,也润泽流经的土地。
当时举火把的上百山人,正因旱灾受饥馁之患,父亲从临近的路运来数十车米面,作为报酬;
而她,真的像山一样了吗?
如果蒙先生在,一定会告诉自己:
“这些是无用之思。”
对,还是做些正事好。
“如锦的琴弹得好吧!”
千梵正欲转身,却被小素的话叫住了。
“好听。”正巧,千梵也有疑惑要解,“听如锦的口音,她也是北方人吧?”
小素道:“她就是洛京人。”
忽而,宾客席传来此起彼伏,重叠的招呼声:“郑小相公!”
被贬了还能如此,可见人缘极好。
他一身银白,犹如素裹,流云暗纹摇曳生辉,加之肤色本身就白,一出场,恍若天上星河。
父亲还说:“要做天上星辰,不要做萤火。”
“星辰亘古不变,流萤朝生暮死。”
不知触动了哪根心弦,千梵陡然胸口憋闷,隔空对着那“天上星河”翻了个白眼,转身而去。
郑宣卿向打招呼的人一一点头示意。今日来的大多是小辈,不管是以前太傅的身份,还是枢密使之子的身份,他都不必回礼。
倒省下不少麻烦。
不过有一个人,还得交际几句。
“盛公子,今年连升三级,可喜可贺。”
四周宾客还有叫他“盛状元”的。
盛状元前年高中状元,一直不得用。据说今年成了赵太尉的准女婿,不知是真是假,但连升三级却是真真实实已经发生的。
“郑小相公谬赞。”盛公子行了个更谦逊的礼。
几句过后,郑宣卿来到前院中央。
“谢过各位如此上心家父的寿宴。”
一番寒暄过后,他道,“既然我赋闲在家,亲自操持,必定给大家一个空前绝伦的宴会。”
千梵闲散地走着,捂住耳朵。
可捂耳朵挡不住人群的尖叫,“那是什么?!”
“快看,天上飘下来一张纸!”
“好像是幅画吧?我看上面画着东西。”
“这是祥瑞啊,祥瑞!郑相公大寿,天降神画!”
此时,如锦的琴声亦到达高/潮,琴声绕梁,声声犹如松风吼,不见悲戚,更多怨怼。
千梵停下脚步,转身。
一个小厮拾起那张从天而降的纸,却“啊啊——”地往后踉跄跌倒。
“怎么回事!”陆姨皱眉,“这么多外人看着呢!”
她捡起“神画”,呆愣片刻。
有宾客好奇画了什么,主动上前去看,却被吓得往后连退数步。
郑宣卿扶住那人,“看见什么了?”
“一、一只蓬头垢面的赤鬼!头生两黑角,口中尖齿凸出,怒目圆瞪!好像,好像马上要从画中跑出来了!”
铮铮琴响,两声大弦如银瓶乍破、又似奔雷轰鸣,配上宾客的描述,简直像是为赤鬼出画的入阵曲!
激荡人心后,琴音骤停。
“……”
郑宣卿大步流星,但只见那画上赤鬼从金黄凸出的眼球开始燃烧,脸颊、身子、悉数被灰烬吞噬。
“啊啊啊啊啊啊——!”
小蔡抱头尖叫起来,“‘火女’!‘火女’又来了啊啊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