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也是一愣,随即像是占领高地般耀武扬威:“宁小姐,你还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听听樊家人的意思,不然你在这里冲锋陷阵,到头来还费力不讨好。”
宁繁音没再出言反驳,只道:“今日只是为了给樊公子过生辰,什么事情都不如生辰重要。”
樊思远张了张嘴,什么话都没有说出来。
明月姑娘适时插话:“今日前来是受樊公子所托弹奏一曲,各位不如先听听曲?”说罢又笑道:“听闻樊公子为了今日一聚,特地请了寿春楼的厨子,各位不如好好享受一番?”
樊思远附和道:“各位请进吧”
众人齐聚一堂,却各各怀鬼胎,心思飘忽不定。明月的古琴一弹,众人便又忘乎所以,以至于樊思远的消失都不曾发现。
宁繁音听曲方面一窍不通,自然不会沉浸其中,但也能察觉到明月姑娘神乎其技的琴技,只是不经意的一撇,发现席间已无樊思远。
宁繁音兜兜转转在酒院子后面接近厅堂的地方看见了樊思远,此时他正一人端坐,桌上平铺一方白纸,纸上却空无一点痕迹。
“樊六公子。”宁繁音坐到樊思远对面,两人面面相对。
樊思远微微颔首:“宁小姐,今日事是我对不住你,我明知你是为了维护我却对你恶语相向,只是我不想...不想事情闹大,那些都是哥哥平日里的好友,我...”
樊思远落寞地向着屋子里正酒酣兴高的众人看去,艳羡之色溢于言表。
宁繁音觉得樊思远这人很矛盾,明明知道樊清越不待见他,却厚脸皮的往他面前凑,做小伏低,委屈求全,明明和周继驰在一起的时候是思虑周全,恣意潇洒的樊公子,到了樊清越面前便成了脑袋愚笨,不非是非的樊思远。
“今日一来,其实我有了诸多疑问,不过,樊公子当知我是为何而来,当初,海温茂在樊家当过教书先生,听闻,樊清越和你都在他名下受学。”
樊思远沉默良久,道:“不是海温茂到了韩家的手里,而是哥哥到了韩家手里,所以海温茂才去的。”
宁繁音皱眉:“那樊清越是如何到了韩家手里?”
“听闻是韩家对他有救命之恩。”
不远处,明月一曲刚完,余音未尽,稀稀落落的几声掌声之后,众人开始奉承起处在台上的明月,樊清越一声未发,不过一会,明月便又开始第二曲。
樊思远眼神望向厅堂里众人之中的樊清越,缓缓开口解释起来。
数十年前,樊家家主樊震生因为成亲之后多年未有子嗣而遭人非议,当时在京中流言甚嚣尘上,本无意纳妾的樊震海动起了小心思,一来正是年轻气盛之时,二来京中流言实在是让樊家抬不起头,但是樊家向来没有娶妾的先例,樊震海即便有贼心也没有贼胆。
彼时,京中恰逢盛行起乐馆,当初刚刚盛行之时,不过是借着乐曲之名进行权色交易,樊震生不知其中门道,跟风进了间乐馆,由此便有了樊清越。
宁繁音想起刚刚在酒院子里的樊清越的话,脱口而出问道:“那樊清越的母亲是谁?为何又沦落到乐馆?”
“不知道。”樊思远声音轻飘,弱的几乎被风吹散。
“怎么可能?”宁繁音反问道:“就算这女子非良家子,但想要樊清越认祖归宗,这女子总要有个交代,怎么可能什么消息都没有?”
樊思远:“当年我父亲流连乐馆,曾有不少女子登门要求我父亲认下她们腹中的孩子,但我父亲总是以樊家从不娶妾的家规挡了回去,最后不过都是用银子打发了她们,至于谁是谁,就连我父亲本人可能也认不清楚。”
宁繁音犹疑半晌:“倘若樊将军真是如此,樊将军怎么会如此光耀门楣?成为人人赞誉的大将军?”
樊思远:“大将军不假,光耀门楣不真。”
一切的事情出现了转机:樊夫人怀孕了。
樊震生八台大轿迎娶的樊夫人怀孕了!不久樊夫人就生下了樊思远。
樊思远的出生让樊震生一改往日败习,尊礼守纪,洁身修德,仿佛之前堕落入酒色迷香之中的另有其人。
倘若没有樊清越的话。
樊思远陷入回忆:“倘若没有哥哥的话,我根本不会相信,我的父亲竟然会是那样一个人,不务正业,迷恋女色,这和我认识的父亲完全不一样。”
当年樊家因为极其宝贝樊思远,便在其很小的时候,就想请名师启蒙,奈何此时樊家名声不大,有名气的才子又自视甚高,想要请德高望重之人几乎无门,又加之樊家驻守边疆,贫苦寒远之地,想要找一个像样的教书先生都颇有些困难。
而彼时的樊清越已过启蒙之龄,却无师教导,不过樊清越却从不在意,被父亲冷落他不在意,被下人轻视他不在意,他心里只有两个念头:
父亲将他带回家。
他想让母亲也能有一个家。
刚好海温茂因为瘟疫离开故乡出来谋生路,被沈延玉发现,转而推荐给了好友樊震生,便成了樊思远的教书先生。
不过樊思远年纪还小,整天就只想着和樊清越出去玩,樊家不重视樊清越,樊思远却很喜欢这个比自己大几岁哥哥,有什么好吃的都会和樊清越分享,父亲送的玩具,偷偷溜出去抓到的小鸟,街边卖的小糕点,樊思远就是睡着了也要念叨着给哥哥带回去。
好景不长,远在京城的皇帝陛下一声令下,要让各位小公子们进京考学,这可就把樊思远急的团团转,他这个人有点小聪明,但是胸无大志,只想着长大以后当个闲散官,所以糊弄起海温茂来是一套接着一套,海温茂倒是觉得樊思远年纪还小可以再等等,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不过这可是要面对皇帝陛下的,樊思远想想就腿软,想着能不能借着生病躲一躲,但圣命难为,樊思远还是像被押犯人一样压上了马车。
不过好歹,樊思远有两个锦囊妙计,一个是海温茂,一个是樊清越。
樊清越得益于海温茂的教导,已经展现几分才智,樊思远每次看见海温茂抚着胡须满意的点点头的时候,就真心替樊清越高兴,偶尔也会想想,要是自己和海温茂年纪一样大的时候会不会也会这么有学问?
面圣的那天终于来了,樊思远战战兢兢跪在地上,头都不敢抬,好在皇帝陛下没来,只叫几个捏着嗓子说话的太监给人同在大殿里候着的公子们送了几份题目,让他们自己回去写,三天后交答卷。
樊思远松了一口气,然后便开开心心的带着几张轻飘飘的问卷回去了,写卷子嘛,随便抄一抄就好了,就算抄不到,海温茂总是会有办法的。
三天之后,樊思远被皇帝单独召见。
樊思远战战兢兢地进去了,晕晕乎乎地出来了,只知道自己被称赞了几分,然后然他带着自己的教书先生来见皇帝。
得到这个消息的海温茂立马就想收拾包袱离开了,帮着樊家小公子作弊,搞的不好就要一命呜呼了。
但樊思远突然像是反应过来,要是海温茂跑了,自己就要小命不保了,拽着海温茂死不松手。
海温茂一抹脸,下定决心道:“既然事已至此,那就按照小公子的方法来。”
樊思远什么办法呢?
没有办法。只要带上了海温茂,自然会有海温茂帮他兜住的,这一点,樊思远还是非常放心的。
再次见到皇帝的时候,樊思远左瞧瞧右看看,发现情况有变,樊思远心中大叫不好,但也只能被几个太监督促着跪在地上。
处在大殿中央的不止有金光闪闪的皇帝陛下,还有一个人。
樊思远偷偷瞄了好几眼,觉得似曾相识,但又觉得陌生,绞尽脑汁终于想了起来!
宁繁音追问:“何人?”
樊思远苦涩地回答道:“想必宁小姐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宁繁音也不再掩饰,面色凝重:“韩家”
不错,来人正是韩家家主韩佐!
樊思远思及此处,像是被刺痛心脏一般,明明丝毫没动,可宁繁音就觉得面前的这个人,紧紧的蜷缩在了一起,抵挡汹涌而来的记忆。
皇帝朗声称赞樊思远文采斐然,韩佐也应声附和,面带笑意,和蔼可亲,甚至帮着樊思远趁着皇帝开心讨要一个赏赐。
“樊小公子,还不趁着圣上高兴,讨一个赏赐?”
樊思远打小就是樊家的宝贝疙瘩,虽然地处边疆,比不上京城繁华,但樊小公子当真还没有什么想要的。
他现在心里正祈祷着皇帝陛下不要拷问自己学问才好。
不过,樊思远心里冒出来一个小念头,随即便脱口而出:“我想让我哥哥的母亲进我家里面”
厅堂里一片寂静之后,皇帝一笔带过:“还有呢?”
樊思远:“没有了”
大殿里面静的出奇,身边的小太监紧张的汗水涔涔,只有韩佐依旧面带微笑。
皇帝也不再追问什么赏赐,面露不快:“这是谁教你说的?”
樊思远跪在地上,仰起头:“没有人教我,我只是想让我哥哥开心。”
年纪尚小的樊思远受惯了众星捧月的生活,还没有学会从一个人脸上看懂情绪。
樊家在过去几年里的溺爱,在此刻成为了他人生中结出的第一个恶果。
宁繁音没再出言反驳,只道:“今日只是为了给樊公子过生辰,什么事情都不如生辰重要。”
樊思远张了张嘴,什么话都没有说出来。
明月姑娘适时插话:“今日前来是受樊公子所托弹奏一曲,各位不如先听听曲?”说罢又笑道:“听闻樊公子为了今日一聚,特地请了寿春楼的厨子,各位不如好好享受一番?”
樊思远附和道:“各位请进吧”
众人齐聚一堂,却各各怀鬼胎,心思飘忽不定。明月的古琴一弹,众人便又忘乎所以,以至于樊思远的消失都不曾发现。
宁繁音听曲方面一窍不通,自然不会沉浸其中,但也能察觉到明月姑娘神乎其技的琴技,只是不经意的一撇,发现席间已无樊思远。
宁繁音兜兜转转在酒院子后面接近厅堂的地方看见了樊思远,此时他正一人端坐,桌上平铺一方白纸,纸上却空无一点痕迹。
“樊六公子。”宁繁音坐到樊思远对面,两人面面相对。
樊思远微微颔首:“宁小姐,今日事是我对不住你,我明知你是为了维护我却对你恶语相向,只是我不想...不想事情闹大,那些都是哥哥平日里的好友,我...”
樊思远落寞地向着屋子里正酒酣兴高的众人看去,艳羡之色溢于言表。
宁繁音觉得樊思远这人很矛盾,明明知道樊清越不待见他,却厚脸皮的往他面前凑,做小伏低,委屈求全,明明和周继驰在一起的时候是思虑周全,恣意潇洒的樊公子,到了樊清越面前便成了脑袋愚笨,不非是非的樊思远。
“今日一来,其实我有了诸多疑问,不过,樊公子当知我是为何而来,当初,海温茂在樊家当过教书先生,听闻,樊清越和你都在他名下受学。”
樊思远沉默良久,道:“不是海温茂到了韩家的手里,而是哥哥到了韩家手里,所以海温茂才去的。”
宁繁音皱眉:“那樊清越是如何到了韩家手里?”
“听闻是韩家对他有救命之恩。”
不远处,明月一曲刚完,余音未尽,稀稀落落的几声掌声之后,众人开始奉承起处在台上的明月,樊清越一声未发,不过一会,明月便又开始第二曲。
樊思远眼神望向厅堂里众人之中的樊清越,缓缓开口解释起来。
数十年前,樊家家主樊震生因为成亲之后多年未有子嗣而遭人非议,当时在京中流言甚嚣尘上,本无意纳妾的樊震海动起了小心思,一来正是年轻气盛之时,二来京中流言实在是让樊家抬不起头,但是樊家向来没有娶妾的先例,樊震海即便有贼心也没有贼胆。
彼时,京中恰逢盛行起乐馆,当初刚刚盛行之时,不过是借着乐曲之名进行权色交易,樊震生不知其中门道,跟风进了间乐馆,由此便有了樊清越。
宁繁音想起刚刚在酒院子里的樊清越的话,脱口而出问道:“那樊清越的母亲是谁?为何又沦落到乐馆?”
“不知道。”樊思远声音轻飘,弱的几乎被风吹散。
“怎么可能?”宁繁音反问道:“就算这女子非良家子,但想要樊清越认祖归宗,这女子总要有个交代,怎么可能什么消息都没有?”
樊思远:“当年我父亲流连乐馆,曾有不少女子登门要求我父亲认下她们腹中的孩子,但我父亲总是以樊家从不娶妾的家规挡了回去,最后不过都是用银子打发了她们,至于谁是谁,就连我父亲本人可能也认不清楚。”
宁繁音犹疑半晌:“倘若樊将军真是如此,樊将军怎么会如此光耀门楣?成为人人赞誉的大将军?”
樊思远:“大将军不假,光耀门楣不真。”
一切的事情出现了转机:樊夫人怀孕了。
樊震生八台大轿迎娶的樊夫人怀孕了!不久樊夫人就生下了樊思远。
樊思远的出生让樊震生一改往日败习,尊礼守纪,洁身修德,仿佛之前堕落入酒色迷香之中的另有其人。
倘若没有樊清越的话。
樊思远陷入回忆:“倘若没有哥哥的话,我根本不会相信,我的父亲竟然会是那样一个人,不务正业,迷恋女色,这和我认识的父亲完全不一样。”
当年樊家因为极其宝贝樊思远,便在其很小的时候,就想请名师启蒙,奈何此时樊家名声不大,有名气的才子又自视甚高,想要请德高望重之人几乎无门,又加之樊家驻守边疆,贫苦寒远之地,想要找一个像样的教书先生都颇有些困难。
而彼时的樊清越已过启蒙之龄,却无师教导,不过樊清越却从不在意,被父亲冷落他不在意,被下人轻视他不在意,他心里只有两个念头:
父亲将他带回家。
他想让母亲也能有一个家。
刚好海温茂因为瘟疫离开故乡出来谋生路,被沈延玉发现,转而推荐给了好友樊震生,便成了樊思远的教书先生。
不过樊思远年纪还小,整天就只想着和樊清越出去玩,樊家不重视樊清越,樊思远却很喜欢这个比自己大几岁哥哥,有什么好吃的都会和樊清越分享,父亲送的玩具,偷偷溜出去抓到的小鸟,街边卖的小糕点,樊思远就是睡着了也要念叨着给哥哥带回去。
好景不长,远在京城的皇帝陛下一声令下,要让各位小公子们进京考学,这可就把樊思远急的团团转,他这个人有点小聪明,但是胸无大志,只想着长大以后当个闲散官,所以糊弄起海温茂来是一套接着一套,海温茂倒是觉得樊思远年纪还小可以再等等,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不过这可是要面对皇帝陛下的,樊思远想想就腿软,想着能不能借着生病躲一躲,但圣命难为,樊思远还是像被押犯人一样压上了马车。
不过好歹,樊思远有两个锦囊妙计,一个是海温茂,一个是樊清越。
樊清越得益于海温茂的教导,已经展现几分才智,樊思远每次看见海温茂抚着胡须满意的点点头的时候,就真心替樊清越高兴,偶尔也会想想,要是自己和海温茂年纪一样大的时候会不会也会这么有学问?
面圣的那天终于来了,樊思远战战兢兢跪在地上,头都不敢抬,好在皇帝陛下没来,只叫几个捏着嗓子说话的太监给人同在大殿里候着的公子们送了几份题目,让他们自己回去写,三天后交答卷。
樊思远松了一口气,然后便开开心心的带着几张轻飘飘的问卷回去了,写卷子嘛,随便抄一抄就好了,就算抄不到,海温茂总是会有办法的。
三天之后,樊思远被皇帝单独召见。
樊思远战战兢兢地进去了,晕晕乎乎地出来了,只知道自己被称赞了几分,然后然他带着自己的教书先生来见皇帝。
得到这个消息的海温茂立马就想收拾包袱离开了,帮着樊家小公子作弊,搞的不好就要一命呜呼了。
但樊思远突然像是反应过来,要是海温茂跑了,自己就要小命不保了,拽着海温茂死不松手。
海温茂一抹脸,下定决心道:“既然事已至此,那就按照小公子的方法来。”
樊思远什么办法呢?
没有办法。只要带上了海温茂,自然会有海温茂帮他兜住的,这一点,樊思远还是非常放心的。
再次见到皇帝的时候,樊思远左瞧瞧右看看,发现情况有变,樊思远心中大叫不好,但也只能被几个太监督促着跪在地上。
处在大殿中央的不止有金光闪闪的皇帝陛下,还有一个人。
樊思远偷偷瞄了好几眼,觉得似曾相识,但又觉得陌生,绞尽脑汁终于想了起来!
宁繁音追问:“何人?”
樊思远苦涩地回答道:“想必宁小姐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宁繁音也不再掩饰,面色凝重:“韩家”
不错,来人正是韩家家主韩佐!
樊思远思及此处,像是被刺痛心脏一般,明明丝毫没动,可宁繁音就觉得面前的这个人,紧紧的蜷缩在了一起,抵挡汹涌而来的记忆。
皇帝朗声称赞樊思远文采斐然,韩佐也应声附和,面带笑意,和蔼可亲,甚至帮着樊思远趁着皇帝开心讨要一个赏赐。
“樊小公子,还不趁着圣上高兴,讨一个赏赐?”
樊思远打小就是樊家的宝贝疙瘩,虽然地处边疆,比不上京城繁华,但樊小公子当真还没有什么想要的。
他现在心里正祈祷着皇帝陛下不要拷问自己学问才好。
不过,樊思远心里冒出来一个小念头,随即便脱口而出:“我想让我哥哥的母亲进我家里面”
厅堂里一片寂静之后,皇帝一笔带过:“还有呢?”
樊思远:“没有了”
大殿里面静的出奇,身边的小太监紧张的汗水涔涔,只有韩佐依旧面带微笑。
皇帝也不再追问什么赏赐,面露不快:“这是谁教你说的?”
樊思远跪在地上,仰起头:“没有人教我,我只是想让我哥哥开心。”
年纪尚小的樊思远受惯了众星捧月的生活,还没有学会从一个人脸上看懂情绪。
樊家在过去几年里的溺爱,在此刻成为了他人生中结出的第一个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