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感觉眼前一花,待她再睁开眼时,发现二人身处一栋小楼前。
古香古色的门窗大敞迎客,来客可以看见屋内摆放几张实木桌,桌上售卖各种伴手礼 。
门头一块匾,上有“镌铭楼”三个字。
“这不就是我们要找的地方?”夜溯晞歪头道。
她这一侧头,撞进了渊暝平静的眸底。
他正看着她,见她看过来,点头认同了她。
夜溯晞睫毛一颤,目光游移,镇定地看向大开的门。
“那走吧,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他们进了前堂,先吸引夜溯晞的是满堂的琳琅满目。
她看见了与之前两次所见一模一样的、却丝毫未沾染邪灵气的杯子,在台子上整齐地摆了一排。
墙壁上挂着彩编绳、编制花饰物,还有挂着穂的祈福牌。
她抬头顺着柱子看向屋顶,木刻纹从角落攀到屋顶,精美的刻纹栩栩如生,几乎要脱离载体、飞舞出视野。
她四下打量。
此处似乎没有异常,可她心底却莫名有一股违和感。
她绕到堂后,又纳闷地转了回来——这只有一层,也不是楼啊?
“这里什么也没有,走吧。”从进入这里后很久未出声的渊暝突然道。
?
因这一句,夜溯晞突然明白异常在哪了——
对啊,破除幻境后,还是没有看见其他人啊?
她缓缓移目,看向渊暝,眸底幽幽看不出神情。
——为什么,明明有异状,不仅是视而不见,还要立刻催她离开?
她面上却不显,满口答应:“好。”
渊暝似乎并未发现她神情有异,直转身就要离开。
夜溯晞盯着他的背影,抬起手,灵气应她调动——
一刹那,就在她面前,她深红的灵力又加深变成了一种不详的猩红色。她的眼眸不知是被照射出的红色,还是本身就是那种诡异的颜色。
一道“破妄”虚空成形,悠悠向“渊暝”背后去,“他”不知道是否感应到了什么,恰在此时回头。
夜溯晞蹙眉见对面人竟然对这道飘然而至的符没有一点反应,甚至忽略了它,直直望向了夜溯晞。
由那一眼,夜溯晞验证了自己的判断——此人绝不是渊暝。
面前人被揭穿后,似乎一点也不慌,神情十分冷静。
此人顶着渊暝的脸,神情是同他如出一辙的冷静,若非其行为有异,几乎分辨不出来。
那神情中似乎还有别的什么……是什么?她不知道为什么,下意识想靠近看看。
可还未等她看个分明,“破妄”就碰上了那人——霎时,周围如同玻璃罩碎裂一般,“咔嚓”一声响。
她瞳孔骤缩。
再一次,幻境破。
啧。
——渊暝什么时候被换的啊?
怪不得刚才第一层幻境碎了,幻境主也未现身,原来这幻境还有嵌套式??
刚才那个假的渊暝,难道是,幻境主?
而且——她垂眸看着自己的双手,想到什么,神色莫测。
她刚刚的灵力,又……
半响,她呼出一口气,垂下手臂,放眼四周。
——这是一栋小楼,近现代风,白墙灰瓦红木门,一楼近街道的墙无窗。比起刚才那层幻境的雕梁绣户,这栋小楼更像近代的居户楼。
但她还不能确定这里就是现实。
此处风格大变,摆设倒毫无二致:门两侧还是卖小物件的地方,旁边系着鲜红的祈愿牌,缀红穂,层层叠叠挂着无数期愿。
一进门呈“回”型的结构,略狭,上开天井,庭内有一棵生长得非常茂盛的乔木,夺取了大部分的阳光,因而庭中光线并不充足。
她现在孤身站在庭侧面的小门后,一旁是上楼的楼梯。她往后看,是静僻的小道,顺着走似乎是一处院子。
此处占地倒是挺广。
她想往前一步进入庭中,却发现那咫尺的距离,竟然怎么走也无法靠近。
阵法?或者还是幻境?
还是她中邪了?
她停下脚步,觉得最有可能是今早晨起猛了。
她因自己脑中这个突然冒出的冷笑话冷得打了个颤。
她扯扯嘴角,扭头往小道去了。
果不其然,这道能走。
这条看上去由人踏出来的小道不长,荆棘藤蔓未经修剪地肆意横过。夜溯晞小心避开,没几步到了尽头。
她这才看清此处全貌——比起说是小院,更不如说是一处已废置的荒地,倒是光照、大小正好,不显拥挤也不显空旷。
中间独栽了棵腊梅,还不到开花季,只冒了几朵骨朵。一旁矮墙分隔光线,以阴阳划分了这片小天地,将阳光全洒在了梅枝上,遮蔽了墙边的摇椅。
夜溯晞眯眼,见那腊梅枝下似乎有什么东西——
苍白、斑驳,一截暴露在空中一截埋在土里。
这……是什么?
她走近两步,蹲在树下,用手拂了拂土。
那一截便显露出了更多,她于是看清了。
那是一截骨头。
她心头浮现不妙的预感,她一点点地移眸,顺着白骨延伸土层凸起的走向望进藤蔓纵横的杂草丛。
——她看见了头骨。
被枝条荆刺横穿缠绕着的一半头骨上,一只空洞洞的眼眶倒在荒丛中冰冷地注视着她,另一半隐没在土里。
这是一整具骸骨。
一整具,长久埋没在土里,被植物的根系层层缠绕住了的骨。
夜溯晞的目光向侧移,见到了被根与泥土填充束缚、只露出一部分的肋骨。
她现在再去看眼前那肆意舒展的腊梅花枝——周围的一切突然苍白失色,那一个个小巧的红腊梅花苞,显得鲜艳异常。
鲜红似血。
愈发急促的心跳声响在耳侧,她动作如同被寒风吹僵了般地迟缓。她低头去看她手上沾的泥土。
这些泥土,或许曾是这位亡者的血肉。
她的手忍不住颤抖了一下。她深呼吸,攥起手,又松开,借此冷静下来。
她向来路望,想起来前庭那棵树遮天蔽日的枝叶。
这些植物的生命力十分旺盛。当此处贫瘠的土壤无法满足植物的生存需求时,它们便开始自挣生路——它们在枯萎的边缘,嗅到了尸首血肉中生机,根系开始伸展、蔓延,向生的方向。
她遏制不住地想象:在这个人死后,身躯倒在土中,血肉渐渐分解。附近的植物根系便慢慢靠近,开始吸收此处丰富的营养。寄生类植物攀爬,缠绕,吸食,生长,最后以骨为巢,而这副骸骨慢慢被深埋泥中。
怪不得,此处荒废,植物却生长得这样地茂盛张扬。
她又打了个冷颤。
她有的时候真的想给自己一巴掌,让自己不要再想了。
夜溯晞叹一口气,站起来。
——一人血肉供养一园生命。
她不知道这具骸骨为什么在这里。也不知道,如果此人得知身后如此情形,会作何感想。
她站直身体,正要离开。变故却发生在她转身的一瞬间——
夜溯晞转身一瞬,耳侧骤然炸裂许多人的喧哗声,眼前一瞬间变了场景。
她瞳孔骤缩——
忽闻“啪”的重重一声醒木,给她一整激灵。这一声的效果,犹如在困倦的人头顶猛敲了一锣鼓。
待她看清身处之地,不由感到一阵无语。
哇,现在抓她进幻境都不藏着掖着了。
她现在正站在大门前的街道上,这栋建筑是刚所见的有荒园的多层建筑,庭中乔木繁茂挺拔。她第一次从外看这栋楼,与第一层幻境中所见的,着实大相径庭。
幻境为什么要从房屋外形下手呢?这样不是更容易让别人发现是假的吗?
她抬眼再往上看,却发现异样之处——
不仅外形变了,牌匾也变了。上面写的不再是之前那三个字,取而代之的是“镜楼”二字。
她诧异挑眉。
怎么回事?
还有,她刚才听见的那声醒木声是——?
她左右看看,视野中,周围仍然寂寥无声,风悠悠经过身侧,掠至道路尽头。
可听觉却将她放置在一个人声鼎沸的茶馆中,耳畔阵阵地传来喧哗的人声。
——就好像只有耳朵背弃了她,叛逆地跑去了其他的空间一样。
她甚至真的思考了这种可能性。
夜溯晞耳侧声音无法隔绝,她皱皱眉,很不喜欢这种嘈杂。
阵阵喧闹声中,她听见一个沧桑的声音越众而出,听此人音色已然上了年纪。
这位老先生说话极具特点,语调抑扬顿挫,每一个停顿都引人入胜,经岁月磨砺过的声线使所述的故事更多沧桑感。
夜溯晞也忍不住屏气静听。
“……往前数多少年,这镇上,曾有一个姓席的家族——诸位不知,那可是这方圆百里最大的姓,可谓显赫一时!但凡知道这片儿的,那是没有不知道席家的。这席家祖上,还曾出过高中进士、官至宰辅的人物呢!”
夜溯晞判断这或是一位说书先生。她顿感新奇,这可是只在影视作品里才见得到的角色。
只听这道声音接着道:
“但要说这席家最为人所道的,却不是家底多么殷实,亦不是子孙多么出息。而是那祖上代代相传的手艺——雕刻。”
说到这,他话音一转:“要说起这寻常人家添新口,长辈常常会给稚儿打个长命锁啊,项圈什么的,金银的、玉的石的……不管什么料子的,主要是图个吉祥顺遂的说法。但是这席家偏偏是与众不同——”
他忽然闭嘴卖起关子,悠悠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吊足了观众胃口。
听得场外没法跑的夜溯晞也有点心急,恨不得拿杯子给他灌下去,偏偏看不着碰不着。
显然,在场观众比场外人更急,待到观众开始不满地催促,他才慢慢悠悠地开口。
“诸位听客莫急,且听我道来:相传席家每个孩子一出生,长辈为其准备的第一件礼物——”他说得兴头上,重拍一下桌子,“却是一纯金造的刻刀项圈!”
场内人什么想法夜溯晞不太清楚,她现在是十分地惊讶了——她发现自己眼前的场景竟正寻着此人的讲述所推进!
就好像她正身处于一个游戏中,跟随着引导过地图,还不能跳过剧情。
随着那道讲述的声音,身侧的一切场景都在飞速地后退。
——直到她被送到了一个挤满人的房间里。眼前的场景倏地定格在一个孩子的满月宴上。
本来没有意外,奈何“车速”过快,她差点没刹住一头创上被众人环绕着的襁褓中的孩子!
不,或者说是“场景”没刹住,被抱着的孩子差点创上她。
反正,夜溯晞眼看着要撞上,下意识往旁边避开,想借着旁边的桌子稳住身子——却始料未及地一把穿过桌子,一头栽了下去。
……
夜溯晞坐在地上,尴尬扶额——她差点忘了自己还在幻境中。
幸好没人看到;)
既然没人,她干脆就这么借着这个坐着的视角打量周围。这房间装潢极讲究,即使她不太懂也能看出那桌椅用料的金贵,雕花红木床上的绸缎暗纹隐约,床边的纱帘流光拂动。
而最吸引目光的则是——无处不在的雕刻。
她目光转了一周,最后视线还是先落到了眼前的热闹中。她一撑地面站了起来,也凑进人群,有点好奇地看着眼前的场景。
满月宴。
家中似乎栖月有过,但她当时年纪太小,记不清楚了。
她见面前人人都带着喜庆的笑,围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面对着这么多人围着,小婴儿在她母亲的怀里却是安安静静不哭不闹,睁着一双澄净眼睛看,偶尔还迎合周围的人露出一个笑容。
众人中一位双鬓花白的老人上前,将一个坠着小巧的金刻刀的金项圈带到了婴儿脖子上。
那小刻刀边缘极钝,也不怕划伤人,众人任着小婴儿好奇地把那刻刀攥在手里。
那只小手和那小刻刀差不多大小,攥在婴儿手里,直攥了个满。
“席家善雕刻,雕刻出的玩意那真叫个惟妙惟肖,你说就那么一块木头,一把刻刀,在手上不多会儿,这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山岳湖泊、宫殿亭廊,就尽落在那方寸之间了!那手艺,说是旧时宫里那些见惯好东西的贵人们都赞不绝口的!”
“这要放在以前,非达官贵人不能得见,哪是咱这些平头老百姓能看见的呀,也就是这世道变了。”
夜溯晞眼前的场景再次发生变化,这次变化的速度慢了下来。她看着几个孩子围着一个老人,老人手中刻刀极其灵活,不多时,便完成一个简单却精巧的作品。
碎屑簌簌飘落,飘落过时序更替,落到老人的墓上。
墓中随葬老人的,是年少初学雕刻时,完成的第一个、尚带稚嫩的作品。
耳边苍老的声音继续道来:
“不过呀,这世上哪有什么永远的兴盛,这席家后来也渐渐没落了。再往后世道动乱,灾祸烧到了这个镇子上,席家举家西迁逃命。曾名扬天下显赫一时的昭西席家,似乎就此湮灭成历史的灰烬了。”
“至此,故事也不算是结束。过了几十年,有一支席家人回来寻根,还居旧地,举旧艺,这一支却是人丁不旺,到了这一代,接了那柄祖上传下来的刻刀的,就只剩下席家的小女儿了。”
眼前场景转到一只纤长的手。
这只手拿起刻刀,手腕纤细,下的每一刀却有力、精准。
周围的一切似乎不再流逝,停留在了这个房间里伏案的人身上。只有桌上作品的变化和房中光线的推移,昭示着来人,时间其实还在飞快前进。
她长久地沉默无言,与掌中的刀和眼前的雕品为伴。
直到她身旁出现了一块有一人高、一臂宽的长形木料,她脸上的表情终于有了变化。
常年持刻刀的手珍惜地抚过这块平整的木料,她的指尖在木料上轻划过,横竖比量着,那般认真的神情,似乎眼前是什么举世罕见的稀世珍宝。
夜溯晞在旁旁观,她不认识这种木,但她推测这一定是一块极好的材料。
夜溯晞走又走不了,只能这么看着眼前人塑造这个工程量极大的作品。
从勾勒形状到认真小心的第一刀,漫长的时间开始加速流逝。
夜溯晞看着那毫不起眼的材料在那一刀一刀中逐渐显出轮廓,逐渐精制。像是珍世稀宝被拭去蒙尘,逐渐夺目。
只是她看着看着却眉头微动,她讶然地看着这位全神贯注于手中的工匠。
她刚刚竟然看见,在某一刻的某一刀下,竟然有一点若有若无的灵力随着刀势而行?
原来普通人在某一全神贯注、与灵气运行合辙的时刻,是可以不经任何修习,就能运转灵力的吗?
夜溯晞神情有了细微的变化,在她眼中,这件作品在无数刀中的几刀灵力下逐渐赋了灵。
换而言之,这件无生之物,活了。
这件作品确实花费了许多时间。加速的时间中,夜溯晞看着她最初在庭中植了一棵树苗。等到树苗壮了一圈,她才完成这个作品。
成品之时在一个黄昏。
它最终被做成了一面落地镜。
木雕落地镜设计独特,左右上下皆可翻转。正面照出的人像清晰,而翻过来才可见镜子背面的雕刻。
精美,繁复细致,惟妙惟肖。即使是眼看着成形都难以理解这是如何落刀的,一眼便知这是创作者竭尽心血之作。
它融合了不同的风格,像是雕刻者依自己的喜好趁兴而作,信刀所至并不循规蹈矩,浮雕镂空雕,各种手法穿插,灵活却极为融洽。
内容也像是雕刻者的异想天开:可见宫殿在云上,鸟在水底,房屋在河流上飘流,还可见多足兽与多翅鸟在树上争斗。
但一个个精巧到令人惊叹的细节,让人们不由惊疑这一幅幅画面是否都是真实存在的。
荒诞。
独特。
创作者站在那面镜子前,面对着她此生最得意的作品。
她的眼神慢慢走过每一个由她亲手创造的细节。
她给它命名、刻名,并留下了她自己的名字——
照影,席姮。
这两个名字并行,融洽地镌进了整个雕刻中。
席姮因着这个作品而扬名,而无论什么人出多么高的价格,她都不出。
她此时才想起为居所取名,这本是席家老宅翻新的楼,她与家里老人一同回到这里,而至现在只剩她一人。
席姮在楼外抬首,“照影”在二楼窗边。
后来这栋楼便有了名字——镜楼。
原来,镌铭楼原名镜楼,里面曾住了一位工匠,名席姮。
古香古色的门窗大敞迎客,来客可以看见屋内摆放几张实木桌,桌上售卖各种伴手礼 。
门头一块匾,上有“镌铭楼”三个字。
“这不就是我们要找的地方?”夜溯晞歪头道。
她这一侧头,撞进了渊暝平静的眸底。
他正看着她,见她看过来,点头认同了她。
夜溯晞睫毛一颤,目光游移,镇定地看向大开的门。
“那走吧,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他们进了前堂,先吸引夜溯晞的是满堂的琳琅满目。
她看见了与之前两次所见一模一样的、却丝毫未沾染邪灵气的杯子,在台子上整齐地摆了一排。
墙壁上挂着彩编绳、编制花饰物,还有挂着穂的祈福牌。
她抬头顺着柱子看向屋顶,木刻纹从角落攀到屋顶,精美的刻纹栩栩如生,几乎要脱离载体、飞舞出视野。
她四下打量。
此处似乎没有异常,可她心底却莫名有一股违和感。
她绕到堂后,又纳闷地转了回来——这只有一层,也不是楼啊?
“这里什么也没有,走吧。”从进入这里后很久未出声的渊暝突然道。
?
因这一句,夜溯晞突然明白异常在哪了——
对啊,破除幻境后,还是没有看见其他人啊?
她缓缓移目,看向渊暝,眸底幽幽看不出神情。
——为什么,明明有异状,不仅是视而不见,还要立刻催她离开?
她面上却不显,满口答应:“好。”
渊暝似乎并未发现她神情有异,直转身就要离开。
夜溯晞盯着他的背影,抬起手,灵气应她调动——
一刹那,就在她面前,她深红的灵力又加深变成了一种不详的猩红色。她的眼眸不知是被照射出的红色,还是本身就是那种诡异的颜色。
一道“破妄”虚空成形,悠悠向“渊暝”背后去,“他”不知道是否感应到了什么,恰在此时回头。
夜溯晞蹙眉见对面人竟然对这道飘然而至的符没有一点反应,甚至忽略了它,直直望向了夜溯晞。
由那一眼,夜溯晞验证了自己的判断——此人绝不是渊暝。
面前人被揭穿后,似乎一点也不慌,神情十分冷静。
此人顶着渊暝的脸,神情是同他如出一辙的冷静,若非其行为有异,几乎分辨不出来。
那神情中似乎还有别的什么……是什么?她不知道为什么,下意识想靠近看看。
可还未等她看个分明,“破妄”就碰上了那人——霎时,周围如同玻璃罩碎裂一般,“咔嚓”一声响。
她瞳孔骤缩。
再一次,幻境破。
啧。
——渊暝什么时候被换的啊?
怪不得刚才第一层幻境碎了,幻境主也未现身,原来这幻境还有嵌套式??
刚才那个假的渊暝,难道是,幻境主?
而且——她垂眸看着自己的双手,想到什么,神色莫测。
她刚刚的灵力,又……
半响,她呼出一口气,垂下手臂,放眼四周。
——这是一栋小楼,近现代风,白墙灰瓦红木门,一楼近街道的墙无窗。比起刚才那层幻境的雕梁绣户,这栋小楼更像近代的居户楼。
但她还不能确定这里就是现实。
此处风格大变,摆设倒毫无二致:门两侧还是卖小物件的地方,旁边系着鲜红的祈愿牌,缀红穂,层层叠叠挂着无数期愿。
一进门呈“回”型的结构,略狭,上开天井,庭内有一棵生长得非常茂盛的乔木,夺取了大部分的阳光,因而庭中光线并不充足。
她现在孤身站在庭侧面的小门后,一旁是上楼的楼梯。她往后看,是静僻的小道,顺着走似乎是一处院子。
此处占地倒是挺广。
她想往前一步进入庭中,却发现那咫尺的距离,竟然怎么走也无法靠近。
阵法?或者还是幻境?
还是她中邪了?
她停下脚步,觉得最有可能是今早晨起猛了。
她因自己脑中这个突然冒出的冷笑话冷得打了个颤。
她扯扯嘴角,扭头往小道去了。
果不其然,这道能走。
这条看上去由人踏出来的小道不长,荆棘藤蔓未经修剪地肆意横过。夜溯晞小心避开,没几步到了尽头。
她这才看清此处全貌——比起说是小院,更不如说是一处已废置的荒地,倒是光照、大小正好,不显拥挤也不显空旷。
中间独栽了棵腊梅,还不到开花季,只冒了几朵骨朵。一旁矮墙分隔光线,以阴阳划分了这片小天地,将阳光全洒在了梅枝上,遮蔽了墙边的摇椅。
夜溯晞眯眼,见那腊梅枝下似乎有什么东西——
苍白、斑驳,一截暴露在空中一截埋在土里。
这……是什么?
她走近两步,蹲在树下,用手拂了拂土。
那一截便显露出了更多,她于是看清了。
那是一截骨头。
她心头浮现不妙的预感,她一点点地移眸,顺着白骨延伸土层凸起的走向望进藤蔓纵横的杂草丛。
——她看见了头骨。
被枝条荆刺横穿缠绕着的一半头骨上,一只空洞洞的眼眶倒在荒丛中冰冷地注视着她,另一半隐没在土里。
这是一整具骸骨。
一整具,长久埋没在土里,被植物的根系层层缠绕住了的骨。
夜溯晞的目光向侧移,见到了被根与泥土填充束缚、只露出一部分的肋骨。
她现在再去看眼前那肆意舒展的腊梅花枝——周围的一切突然苍白失色,那一个个小巧的红腊梅花苞,显得鲜艳异常。
鲜红似血。
愈发急促的心跳声响在耳侧,她动作如同被寒风吹僵了般地迟缓。她低头去看她手上沾的泥土。
这些泥土,或许曾是这位亡者的血肉。
她的手忍不住颤抖了一下。她深呼吸,攥起手,又松开,借此冷静下来。
她向来路望,想起来前庭那棵树遮天蔽日的枝叶。
这些植物的生命力十分旺盛。当此处贫瘠的土壤无法满足植物的生存需求时,它们便开始自挣生路——它们在枯萎的边缘,嗅到了尸首血肉中生机,根系开始伸展、蔓延,向生的方向。
她遏制不住地想象:在这个人死后,身躯倒在土中,血肉渐渐分解。附近的植物根系便慢慢靠近,开始吸收此处丰富的营养。寄生类植物攀爬,缠绕,吸食,生长,最后以骨为巢,而这副骸骨慢慢被深埋泥中。
怪不得,此处荒废,植物却生长得这样地茂盛张扬。
她又打了个冷颤。
她有的时候真的想给自己一巴掌,让自己不要再想了。
夜溯晞叹一口气,站起来。
——一人血肉供养一园生命。
她不知道这具骸骨为什么在这里。也不知道,如果此人得知身后如此情形,会作何感想。
她站直身体,正要离开。变故却发生在她转身的一瞬间——
夜溯晞转身一瞬,耳侧骤然炸裂许多人的喧哗声,眼前一瞬间变了场景。
她瞳孔骤缩——
忽闻“啪”的重重一声醒木,给她一整激灵。这一声的效果,犹如在困倦的人头顶猛敲了一锣鼓。
待她看清身处之地,不由感到一阵无语。
哇,现在抓她进幻境都不藏着掖着了。
她现在正站在大门前的街道上,这栋建筑是刚所见的有荒园的多层建筑,庭中乔木繁茂挺拔。她第一次从外看这栋楼,与第一层幻境中所见的,着实大相径庭。
幻境为什么要从房屋外形下手呢?这样不是更容易让别人发现是假的吗?
她抬眼再往上看,却发现异样之处——
不仅外形变了,牌匾也变了。上面写的不再是之前那三个字,取而代之的是“镜楼”二字。
她诧异挑眉。
怎么回事?
还有,她刚才听见的那声醒木声是——?
她左右看看,视野中,周围仍然寂寥无声,风悠悠经过身侧,掠至道路尽头。
可听觉却将她放置在一个人声鼎沸的茶馆中,耳畔阵阵地传来喧哗的人声。
——就好像只有耳朵背弃了她,叛逆地跑去了其他的空间一样。
她甚至真的思考了这种可能性。
夜溯晞耳侧声音无法隔绝,她皱皱眉,很不喜欢这种嘈杂。
阵阵喧闹声中,她听见一个沧桑的声音越众而出,听此人音色已然上了年纪。
这位老先生说话极具特点,语调抑扬顿挫,每一个停顿都引人入胜,经岁月磨砺过的声线使所述的故事更多沧桑感。
夜溯晞也忍不住屏气静听。
“……往前数多少年,这镇上,曾有一个姓席的家族——诸位不知,那可是这方圆百里最大的姓,可谓显赫一时!但凡知道这片儿的,那是没有不知道席家的。这席家祖上,还曾出过高中进士、官至宰辅的人物呢!”
夜溯晞判断这或是一位说书先生。她顿感新奇,这可是只在影视作品里才见得到的角色。
只听这道声音接着道:
“但要说这席家最为人所道的,却不是家底多么殷实,亦不是子孙多么出息。而是那祖上代代相传的手艺——雕刻。”
说到这,他话音一转:“要说起这寻常人家添新口,长辈常常会给稚儿打个长命锁啊,项圈什么的,金银的、玉的石的……不管什么料子的,主要是图个吉祥顺遂的说法。但是这席家偏偏是与众不同——”
他忽然闭嘴卖起关子,悠悠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吊足了观众胃口。
听得场外没法跑的夜溯晞也有点心急,恨不得拿杯子给他灌下去,偏偏看不着碰不着。
显然,在场观众比场外人更急,待到观众开始不满地催促,他才慢慢悠悠地开口。
“诸位听客莫急,且听我道来:相传席家每个孩子一出生,长辈为其准备的第一件礼物——”他说得兴头上,重拍一下桌子,“却是一纯金造的刻刀项圈!”
场内人什么想法夜溯晞不太清楚,她现在是十分地惊讶了——她发现自己眼前的场景竟正寻着此人的讲述所推进!
就好像她正身处于一个游戏中,跟随着引导过地图,还不能跳过剧情。
随着那道讲述的声音,身侧的一切场景都在飞速地后退。
——直到她被送到了一个挤满人的房间里。眼前的场景倏地定格在一个孩子的满月宴上。
本来没有意外,奈何“车速”过快,她差点没刹住一头创上被众人环绕着的襁褓中的孩子!
不,或者说是“场景”没刹住,被抱着的孩子差点创上她。
反正,夜溯晞眼看着要撞上,下意识往旁边避开,想借着旁边的桌子稳住身子——却始料未及地一把穿过桌子,一头栽了下去。
……
夜溯晞坐在地上,尴尬扶额——她差点忘了自己还在幻境中。
幸好没人看到;)
既然没人,她干脆就这么借着这个坐着的视角打量周围。这房间装潢极讲究,即使她不太懂也能看出那桌椅用料的金贵,雕花红木床上的绸缎暗纹隐约,床边的纱帘流光拂动。
而最吸引目光的则是——无处不在的雕刻。
她目光转了一周,最后视线还是先落到了眼前的热闹中。她一撑地面站了起来,也凑进人群,有点好奇地看着眼前的场景。
满月宴。
家中似乎栖月有过,但她当时年纪太小,记不清楚了。
她见面前人人都带着喜庆的笑,围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面对着这么多人围着,小婴儿在她母亲的怀里却是安安静静不哭不闹,睁着一双澄净眼睛看,偶尔还迎合周围的人露出一个笑容。
众人中一位双鬓花白的老人上前,将一个坠着小巧的金刻刀的金项圈带到了婴儿脖子上。
那小刻刀边缘极钝,也不怕划伤人,众人任着小婴儿好奇地把那刻刀攥在手里。
那只小手和那小刻刀差不多大小,攥在婴儿手里,直攥了个满。
“席家善雕刻,雕刻出的玩意那真叫个惟妙惟肖,你说就那么一块木头,一把刻刀,在手上不多会儿,这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山岳湖泊、宫殿亭廊,就尽落在那方寸之间了!那手艺,说是旧时宫里那些见惯好东西的贵人们都赞不绝口的!”
“这要放在以前,非达官贵人不能得见,哪是咱这些平头老百姓能看见的呀,也就是这世道变了。”
夜溯晞眼前的场景再次发生变化,这次变化的速度慢了下来。她看着几个孩子围着一个老人,老人手中刻刀极其灵活,不多时,便完成一个简单却精巧的作品。
碎屑簌簌飘落,飘落过时序更替,落到老人的墓上。
墓中随葬老人的,是年少初学雕刻时,完成的第一个、尚带稚嫩的作品。
耳边苍老的声音继续道来:
“不过呀,这世上哪有什么永远的兴盛,这席家后来也渐渐没落了。再往后世道动乱,灾祸烧到了这个镇子上,席家举家西迁逃命。曾名扬天下显赫一时的昭西席家,似乎就此湮灭成历史的灰烬了。”
“至此,故事也不算是结束。过了几十年,有一支席家人回来寻根,还居旧地,举旧艺,这一支却是人丁不旺,到了这一代,接了那柄祖上传下来的刻刀的,就只剩下席家的小女儿了。”
眼前场景转到一只纤长的手。
这只手拿起刻刀,手腕纤细,下的每一刀却有力、精准。
周围的一切似乎不再流逝,停留在了这个房间里伏案的人身上。只有桌上作品的变化和房中光线的推移,昭示着来人,时间其实还在飞快前进。
她长久地沉默无言,与掌中的刀和眼前的雕品为伴。
直到她身旁出现了一块有一人高、一臂宽的长形木料,她脸上的表情终于有了变化。
常年持刻刀的手珍惜地抚过这块平整的木料,她的指尖在木料上轻划过,横竖比量着,那般认真的神情,似乎眼前是什么举世罕见的稀世珍宝。
夜溯晞在旁旁观,她不认识这种木,但她推测这一定是一块极好的材料。
夜溯晞走又走不了,只能这么看着眼前人塑造这个工程量极大的作品。
从勾勒形状到认真小心的第一刀,漫长的时间开始加速流逝。
夜溯晞看着那毫不起眼的材料在那一刀一刀中逐渐显出轮廓,逐渐精制。像是珍世稀宝被拭去蒙尘,逐渐夺目。
只是她看着看着却眉头微动,她讶然地看着这位全神贯注于手中的工匠。
她刚刚竟然看见,在某一刻的某一刀下,竟然有一点若有若无的灵力随着刀势而行?
原来普通人在某一全神贯注、与灵气运行合辙的时刻,是可以不经任何修习,就能运转灵力的吗?
夜溯晞神情有了细微的变化,在她眼中,这件作品在无数刀中的几刀灵力下逐渐赋了灵。
换而言之,这件无生之物,活了。
这件作品确实花费了许多时间。加速的时间中,夜溯晞看着她最初在庭中植了一棵树苗。等到树苗壮了一圈,她才完成这个作品。
成品之时在一个黄昏。
它最终被做成了一面落地镜。
木雕落地镜设计独特,左右上下皆可翻转。正面照出的人像清晰,而翻过来才可见镜子背面的雕刻。
精美,繁复细致,惟妙惟肖。即使是眼看着成形都难以理解这是如何落刀的,一眼便知这是创作者竭尽心血之作。
它融合了不同的风格,像是雕刻者依自己的喜好趁兴而作,信刀所至并不循规蹈矩,浮雕镂空雕,各种手法穿插,灵活却极为融洽。
内容也像是雕刻者的异想天开:可见宫殿在云上,鸟在水底,房屋在河流上飘流,还可见多足兽与多翅鸟在树上争斗。
但一个个精巧到令人惊叹的细节,让人们不由惊疑这一幅幅画面是否都是真实存在的。
荒诞。
独特。
创作者站在那面镜子前,面对着她此生最得意的作品。
她的眼神慢慢走过每一个由她亲手创造的细节。
她给它命名、刻名,并留下了她自己的名字——
照影,席姮。
这两个名字并行,融洽地镌进了整个雕刻中。
席姮因着这个作品而扬名,而无论什么人出多么高的价格,她都不出。
她此时才想起为居所取名,这本是席家老宅翻新的楼,她与家里老人一同回到这里,而至现在只剩她一人。
席姮在楼外抬首,“照影”在二楼窗边。
后来这栋楼便有了名字——镜楼。
原来,镌铭楼原名镜楼,里面曾住了一位工匠,名席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