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0 章
曹舅母一向自视甚高,对闻姑母介绍的人家不太满意。在儿媳来请安时暗示了几句,亲家在京城亲友多,应酬多,希望亲家帮忙打听下。
唐淑敏打着马虎眼说:“表哥的孩子过周岁,我娘过几天要去舅舅家,本想给咱家下帖子,夫君说母亲到京城有些疲乏,需要休息,现在母亲想必已恢复精神了,回头我就让娘给母亲送贴子来,接着还有表姑家的老祖过寿,也一并送贴子来,我伺候母亲去吃席吧!”
唐淑敏心里嘀咕,开玩笑,闻太太介绍的人真心不错,婆婆还看不上,自己可不能给娘亲找麻烦事,让婆婆看看外面娶亲嫁女的行市,也许婆婆能冷静下来。
曹舅母见儿媳不搭自己的话茬,只说下帖子,心中不快,暗想在大同时,连督军夫人都与自己是笑呵呵的,在京城结交一两位夫人,应该不难,再看看如花似玉的女儿,相信很快就能找到满意的女婿。曹舅母负气地说,让女儿陪自己去就行。
曹舅母带着打扮一新的福兰去吃席时,夫人们听到自己是唐家的姻亲,都很温雅有礼,微笑着打个招呼,对女儿说些夸赞的客气话。曹舅母几次提起话头,响应附和者寥寥无几。看起来各家夫人自有亲近的人,纷纷找熟人闲聊,要么是谁家老爷升官了,谁家孩子中举了,谁家与谁家要结亲了。曹舅母插不上话,压下在家时的豪气,只笑着聆听,忽听到袁家要与牛家结亲。
“闻太太真是眼明手快,牛家那孩子是长在嫡母身边的,而且是二房独子,已经是举人,听说在兵部谋了职,配闻太太家的庶女太有余了。”
“也不能这么说,闻太太又没别的女儿,这庶女据说也是养在她身边的,闻太太是个能干人,为人爽快朋友多,她家的日子越来越好,她嫁女儿,即便是庶女的陪嫁,一定少不了的!”
“那是,闻太太那生意做得,谁能比得了,她的商队跑得远,她又姓闻,见闻多、人面广,待人和善,难怪都称呼她闻太太呢!”
两人的一番议论,听得曹舅母心里像煮开了锅的饺子,一个劲儿的上下翻腾:看不出来闻太太人脉这么厉害,她介绍的人还真是不错,看来自己是自视过高了,幸亏没让儿媳一起来,要让她听到这消息,自己这人就丢大了。
曹舅母回去就给袁府下了贴子,收拾了礼品去拜访给闻太太,袁闻氏见她来道喜,纳闷她的态度转变,客气地招待她。曹舅母尽量若无其事地与袁闻氏拉家常,自我解嘲道:“论起来,我们是卓枫和霜儿的舅家,这些年离着远,对两个孩子的关照不多,幸而有你这姑母的照应,两孩子的日子才过得好,真得谢谢闻太太,多蒙你这些年费心啦!”
“是俩孩子自己争气,我也没做什么,曹太太这话说得外道了,咱们都是两孩子的长辈,能搭把手时帮一把,不值什么!”
“是呢,我说错了,咱们都是亲戚,不说那些外道话,看着孩子们日子过得好,咱们这些长辈都是高兴的,”曹舅母笑着说,又缓和了语气请她打听下,邢家太太去不去寺庙里上香。
闻太太听她话里话外透着近乎,哪会不懂她言语里的未尽之意,这是探问与邢家结亲有无可能?本不想管,念着她一片爱女之心,又是亲戚,少不得去邢家寒暄一番,约定好时辰,让他们自去相看,端看两家是否有缘咯!
-----------------
冯家油盐铺子里,冯掌柜嘴里念念有词地算着,手里不停地扒拉算盘,冯瞿氏紧张地看着他算账,等“噼里啪啦”的算盘珠子停下来,见冯掌柜缓缓点头,她高兴地问:“这个月的赚头不错吧?”得到肯定的答案,说道:“想多挣点就不能胆小,谁不是挖空心思想点子挣钱……”
“可是,万一被抓住就糟了……”冯掌柜打断她的话,苦着脸小声嘀咕道:“不如去隔壁巷子,利薄但客人多,总有流水的,你不就是不愿呆在家里,听嫂子们说你娘家的事,你脸上挂不住,想多挣钱争口气嘛!”
冯瞿氏“呸”了他一声,气道:“瞎说,我是讲得起面子的人吗?再说了,出嫁从夫,娘家事与我何干?我还不都是为了咱俩,难不成你一辈子都窝在家里,听人家摆布,事情不少做,好处却没多少!这铺子是用我的嫁妆作本钱开的,等日后生意稳定了,你在家说话也能有点分量!”
“但是,我这秤的定盘星改的也太多了,差不多比那杆秤少了四……”
“你慌什么呀,昨儿马典吏已经校验过,这个月不会再来的,你自己别乱说!”冯瞿氏瞪了冯掌柜一眼,推了他一把,“别说了,来客人了!”
冯瞿氏迎着进门的客人,笑着招呼道:“客官是要打油还是买盐,咱家的质量都是上好的,您看看!”
“不用看了,附近就你这一家,秤十斤盐吧,一斤一包,秤好一点哟!”
冯瞿氏听了很高兴,这是大户人家的买法,忙保证道:“放心,我家的秤最准的,常来买的都知道呢!”
冯掌柜去柜台后,拆了整包装的袋盐,一斤一斤地称好包成一包。忽然门口进来几个人,为首是马典吏,他对身边的一位官员回禀:“王大人,就是这家的秤有问题。”
冯掌柜一听,身体发抖直冒冷汗地摇头,却说不出话来,慌乱地想将手里的秤收起来,秤盘上却正放着盐。冯瞿氏强自镇定地说:“马官爷可是误信了小人之言,我家的秤昨天不就勘验过,没有问题呢!”
马典吏冷笑道:“有没有问题,验一验不就清楚了。”他说完,将秤盘的盐倒回进盐袋里,校勘起秤杆上的定盘星。
“居然少了四两!”
冯掌柜不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哀求道:“官爷,小民错了!”冯瞿氏也随之跪倒,不停地磕头道:“官爷,都是我们猪油蒙了心,才做出糊涂事,饶了小民这一遭吧!”
王大人严厉地下令,“大胆刁民,竟敢行此违法之事,撅了秤杆,将人都带走,问问谁帮着改的秤?铺子先封了!”
冯瞿氏眼看着冯掌柜被套上枷锁,忙叫道:“官爷饶命呀!我们都交代,这秤没有用几次呀!求求官爷,我家和兵马司姜太太有亲,求求官爷网开一面呀!”
马典吏丝毫不受影响,领着手下清点铺子,拿封条准备封门。王大人听了冯瞿氏最后一句话,迟疑了一下,见马典吏有条不紊地举动,对自己的下属使了个眼色,那人推开冯瞿氏,吼道:“走开,不要妨碍办差,官府自然会查清楚的!”一行人将油盐铺锁上贴了封条,到底只带走了冯掌柜一人。
马典吏家中排行老三,是庆国侯嫡长子的庶子,正是侯夫人对名字有怨言的庶子马瓒,他自幼陪着嫡兄习武,嫡兄得庆国侯看中,在禁卫军里谋了职,几年后升职去了京郊大营,临走将他推进禁卫军。但他寡言少语的闷性子,和上司关系不密切,混了几年只升了六品。
幸而马太太马梁氏擅于交际,虽已分出庆国侯府单过,但常回府去请安,与嫡婆婆嫡嫂相处和睦,眼见夫君的发展前景不明朗,托人走关系进了兵马司,说是这里升迁机会大。
这日梁氏娘家送了她新鲜瓜果,她挑些装了篮子扶着小丫头,坐车去给嫡婆婆请安,嫡嫂见她殷勤,笑着给她说了番话,“我听说三弟在兵马司干的不错,又立功了,不过处置人时还需谨慎些,可别凭白得罪了人还不知道呢!”
梁氏听话听音,忙谢了嫡嫂的关心,回家将跟着夫君的小厮找来问话,知道了油盐铺子查出两杆秤和老板娘的话。梁氏思量了一番,晚上对夫君说了嫡嫂的提醒,“不如让妾身和人打听下,如果真无瓜葛,处置起来也放心些。”
马瓒有些不耐烦,“外面这些事你就别管了,我心里有数。”
梁氏听了温和地说:“不是妾身多事,嫂嫂好心关照,妾身若却不理不睬,岂不让人说嘴?”
“切,她是好心?既然我们已经被分出来,就过好自己的日子,逢年过节去府里请安就行了!”
“再则,她能知道什么,不过是随口一说,喜欢在言语上争你的强罢了!”
唐淑敏打着马虎眼说:“表哥的孩子过周岁,我娘过几天要去舅舅家,本想给咱家下帖子,夫君说母亲到京城有些疲乏,需要休息,现在母亲想必已恢复精神了,回头我就让娘给母亲送贴子来,接着还有表姑家的老祖过寿,也一并送贴子来,我伺候母亲去吃席吧!”
唐淑敏心里嘀咕,开玩笑,闻太太介绍的人真心不错,婆婆还看不上,自己可不能给娘亲找麻烦事,让婆婆看看外面娶亲嫁女的行市,也许婆婆能冷静下来。
曹舅母见儿媳不搭自己的话茬,只说下帖子,心中不快,暗想在大同时,连督军夫人都与自己是笑呵呵的,在京城结交一两位夫人,应该不难,再看看如花似玉的女儿,相信很快就能找到满意的女婿。曹舅母负气地说,让女儿陪自己去就行。
曹舅母带着打扮一新的福兰去吃席时,夫人们听到自己是唐家的姻亲,都很温雅有礼,微笑着打个招呼,对女儿说些夸赞的客气话。曹舅母几次提起话头,响应附和者寥寥无几。看起来各家夫人自有亲近的人,纷纷找熟人闲聊,要么是谁家老爷升官了,谁家孩子中举了,谁家与谁家要结亲了。曹舅母插不上话,压下在家时的豪气,只笑着聆听,忽听到袁家要与牛家结亲。
“闻太太真是眼明手快,牛家那孩子是长在嫡母身边的,而且是二房独子,已经是举人,听说在兵部谋了职,配闻太太家的庶女太有余了。”
“也不能这么说,闻太太又没别的女儿,这庶女据说也是养在她身边的,闻太太是个能干人,为人爽快朋友多,她家的日子越来越好,她嫁女儿,即便是庶女的陪嫁,一定少不了的!”
“那是,闻太太那生意做得,谁能比得了,她的商队跑得远,她又姓闻,见闻多、人面广,待人和善,难怪都称呼她闻太太呢!”
两人的一番议论,听得曹舅母心里像煮开了锅的饺子,一个劲儿的上下翻腾:看不出来闻太太人脉这么厉害,她介绍的人还真是不错,看来自己是自视过高了,幸亏没让儿媳一起来,要让她听到这消息,自己这人就丢大了。
曹舅母回去就给袁府下了贴子,收拾了礼品去拜访给闻太太,袁闻氏见她来道喜,纳闷她的态度转变,客气地招待她。曹舅母尽量若无其事地与袁闻氏拉家常,自我解嘲道:“论起来,我们是卓枫和霜儿的舅家,这些年离着远,对两个孩子的关照不多,幸而有你这姑母的照应,两孩子的日子才过得好,真得谢谢闻太太,多蒙你这些年费心啦!”
“是俩孩子自己争气,我也没做什么,曹太太这话说得外道了,咱们都是两孩子的长辈,能搭把手时帮一把,不值什么!”
“是呢,我说错了,咱们都是亲戚,不说那些外道话,看着孩子们日子过得好,咱们这些长辈都是高兴的,”曹舅母笑着说,又缓和了语气请她打听下,邢家太太去不去寺庙里上香。
闻太太听她话里话外透着近乎,哪会不懂她言语里的未尽之意,这是探问与邢家结亲有无可能?本不想管,念着她一片爱女之心,又是亲戚,少不得去邢家寒暄一番,约定好时辰,让他们自去相看,端看两家是否有缘咯!
-----------------
冯家油盐铺子里,冯掌柜嘴里念念有词地算着,手里不停地扒拉算盘,冯瞿氏紧张地看着他算账,等“噼里啪啦”的算盘珠子停下来,见冯掌柜缓缓点头,她高兴地问:“这个月的赚头不错吧?”得到肯定的答案,说道:“想多挣点就不能胆小,谁不是挖空心思想点子挣钱……”
“可是,万一被抓住就糟了……”冯掌柜打断她的话,苦着脸小声嘀咕道:“不如去隔壁巷子,利薄但客人多,总有流水的,你不就是不愿呆在家里,听嫂子们说你娘家的事,你脸上挂不住,想多挣钱争口气嘛!”
冯瞿氏“呸”了他一声,气道:“瞎说,我是讲得起面子的人吗?再说了,出嫁从夫,娘家事与我何干?我还不都是为了咱俩,难不成你一辈子都窝在家里,听人家摆布,事情不少做,好处却没多少!这铺子是用我的嫁妆作本钱开的,等日后生意稳定了,你在家说话也能有点分量!”
“但是,我这秤的定盘星改的也太多了,差不多比那杆秤少了四……”
“你慌什么呀,昨儿马典吏已经校验过,这个月不会再来的,你自己别乱说!”冯瞿氏瞪了冯掌柜一眼,推了他一把,“别说了,来客人了!”
冯瞿氏迎着进门的客人,笑着招呼道:“客官是要打油还是买盐,咱家的质量都是上好的,您看看!”
“不用看了,附近就你这一家,秤十斤盐吧,一斤一包,秤好一点哟!”
冯瞿氏听了很高兴,这是大户人家的买法,忙保证道:“放心,我家的秤最准的,常来买的都知道呢!”
冯掌柜去柜台后,拆了整包装的袋盐,一斤一斤地称好包成一包。忽然门口进来几个人,为首是马典吏,他对身边的一位官员回禀:“王大人,就是这家的秤有问题。”
冯掌柜一听,身体发抖直冒冷汗地摇头,却说不出话来,慌乱地想将手里的秤收起来,秤盘上却正放着盐。冯瞿氏强自镇定地说:“马官爷可是误信了小人之言,我家的秤昨天不就勘验过,没有问题呢!”
马典吏冷笑道:“有没有问题,验一验不就清楚了。”他说完,将秤盘的盐倒回进盐袋里,校勘起秤杆上的定盘星。
“居然少了四两!”
冯掌柜不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哀求道:“官爷,小民错了!”冯瞿氏也随之跪倒,不停地磕头道:“官爷,都是我们猪油蒙了心,才做出糊涂事,饶了小民这一遭吧!”
王大人严厉地下令,“大胆刁民,竟敢行此违法之事,撅了秤杆,将人都带走,问问谁帮着改的秤?铺子先封了!”
冯瞿氏眼看着冯掌柜被套上枷锁,忙叫道:“官爷饶命呀!我们都交代,这秤没有用几次呀!求求官爷,我家和兵马司姜太太有亲,求求官爷网开一面呀!”
马典吏丝毫不受影响,领着手下清点铺子,拿封条准备封门。王大人听了冯瞿氏最后一句话,迟疑了一下,见马典吏有条不紊地举动,对自己的下属使了个眼色,那人推开冯瞿氏,吼道:“走开,不要妨碍办差,官府自然会查清楚的!”一行人将油盐铺锁上贴了封条,到底只带走了冯掌柜一人。
马典吏家中排行老三,是庆国侯嫡长子的庶子,正是侯夫人对名字有怨言的庶子马瓒,他自幼陪着嫡兄习武,嫡兄得庆国侯看中,在禁卫军里谋了职,几年后升职去了京郊大营,临走将他推进禁卫军。但他寡言少语的闷性子,和上司关系不密切,混了几年只升了六品。
幸而马太太马梁氏擅于交际,虽已分出庆国侯府单过,但常回府去请安,与嫡婆婆嫡嫂相处和睦,眼见夫君的发展前景不明朗,托人走关系进了兵马司,说是这里升迁机会大。
这日梁氏娘家送了她新鲜瓜果,她挑些装了篮子扶着小丫头,坐车去给嫡婆婆请安,嫡嫂见她殷勤,笑着给她说了番话,“我听说三弟在兵马司干的不错,又立功了,不过处置人时还需谨慎些,可别凭白得罪了人还不知道呢!”
梁氏听话听音,忙谢了嫡嫂的关心,回家将跟着夫君的小厮找来问话,知道了油盐铺子查出两杆秤和老板娘的话。梁氏思量了一番,晚上对夫君说了嫡嫂的提醒,“不如让妾身和人打听下,如果真无瓜葛,处置起来也放心些。”
马瓒有些不耐烦,“外面这些事你就别管了,我心里有数。”
梁氏听了温和地说:“不是妾身多事,嫂嫂好心关照,妾身若却不理不睬,岂不让人说嘴?”
“切,她是好心?既然我们已经被分出来,就过好自己的日子,逢年过节去府里请安就行了!”
“再则,她能知道什么,不过是随口一说,喜欢在言语上争你的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