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朝中有人提议立郭德妃为皇后。然而,听说皇上对此并不热心。那几日,我每次见到若伦,都觉得她行色匆匆。她的落霞阁,也总是有各色人等出现。有的我认识,有的我不认识。我知道这些人的出现都与立后有关。若伦当然是站在反对立后的一方。我因她那里过于热闹,便很长时间都没有过去。

    这日,我给小公主上课,在回清蕤阁的路上,遇见了若伦。她行止之间仍有匆忙之色。

    我拦住她道:“你每日这样劳累,别累坏了身子。”

    她说:“还是若宪关心我。”

    我劝她道:“若伦,你不适合参与政事的。郭德妃是什么样的家世。有人曾说她郭家要是想坐天下,都没有李家的份儿。我们不过是普普通通的女官,与她抗衡,不是以卵击石吗?”

    若伦道:“她虽厉害,却不得圣心。我是在为皇上分忧。皇上看重的是邓王李宁。我看皇上的意思,将来只怕这邓王还会有所作为,想把天下传给他的。这样怎能立郭氏为后?”

    我嘟囔道:“皇上既然喜欢你,却怎么舍得让你涉险?”

    若伦道:“好了。皇上岂是我们背后这样议论的?我还有事,先不与你多说了。”

    后来我才知道,其实大姐、二姐也都劝过若伦,若伦却并没有听她们的,依然在为反对立后的事积极奔走。

    皇上终于决定只封郭德妃为贵妃。

    我与秋兰悄悄议论此事。

    秋兰道:“四娘子知道皇上为什么不封后吗?”

    我说:“原因太多了,我们怎么说得清。”

    秋兰道:“我听说,皇上去郭娘娘宫中,与她宫中的一个姓郑的宫女多搭讪了几句话,郭娘娘就吃醋了。皇上说她缺少作为皇后的美德,所以只封为贵妃。”

    “哦。”

    我当然知道原因不是这么简单。但是,皇上就是不愿意将郭妃立为皇后,这却是真的。

    郭贵妃的册封典礼,我们都按例参加了。仪式虽十分盛大,却被严格限制在封妃的仪制内,没有丝毫逾矩的地方。仪式快结束的时候,忽然天降大雨,仪仗被浇得不成体统,一场开场盛大的仪式就这样突然冷场,匆匆忙忙地结束了。

    过了些日子,大姐找我。大姐在这场涉及朝局和后宫的斗争中始终沉默,我知道她不愿意参与这些事。

    大姐问我:“你这几日可感觉到什么变化吗?”

    我说:“每日给小皇子和小公主们上课,总是多了几位内人陪伴。”

    “是啊。这些内人,不属尚宫局管辖,虽说尚宫局统领六尚,其实很多地方还是管不到的。她们都是郭娘娘那边的人。”

    我听了,并不觉得惊讶,但仍然感到一丝无形的压迫感向自己袭来。

    大姐说:“我本不欲过问此事。但我们宋氏姐妹,无疑已经被卷入这场争斗了。”

    “大姐,若伦有她的苦衷。她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感情。”

    “我知道,”大姐说,“我并没有怪若伦。我想保护你们,却力量太单薄。我想,我们姐妹入宫的初衷,当是读史研经,立身修德,为天下女子作表率。如今,天下女子皆习曹大家的《女诫》,小公主们也以此书为课本,这当然很好。只是这毕竟是古人之作,讲习了几百年。今人是否能够出新?若我们姐妹们将心思放在修女德、研经史上,也写出一部女教书来,可不是光耀门楣的好事?也不枉了父亲苦心教导我们一场。”

    我听了,不觉眼前一亮,仿佛可以从近日宫廷斗争的迷雾中走出来。起码,我看到了生命中的光辉。

    我说:“大姐,我懂了。研习经史、认真传授、编写新书、安于职守,这样,我们方可从容。”

    “是啊,”大姐说,“可惜,若伦却听不进去。其实她本该最简单地活着。”

    我也赞同大姐所说的,若伦应该做一个最简单的女人。可是,她沉迷于爱情中,而她爱的人,是当朝天子,她又如何能简单呢?

    从与大姐谈话后,我便将心思放在研习经史上。我想,编写女教书,先要读史。读懂了历史,方能思索女子的命运,方能在写书时推陈出新。由于司籍的特殊身份,我可以自由阅读集贤殿书院的所有书籍。夏日的闷热渐渐散去,在迎接秋日的凉爽中,我行走在巍峨的宫宇殿阁之中,伴随着每日匆匆的脚步,我感觉到生命的尊严和欣喜。

    秋日里,阳光明媚的日子渐稀,天气渐渐转凉了。今年的秋风格外狂暴。仿佛一夜之间,叶子还未来得及由绿完全变黄,便被秋风猛烈地摘下来,掷在了地上。

    近日,若荀的身体不大好。她素来身子皮实,却没想到,入宫的第一个秋天,就这样经不起寒凉。我去看她,她面黄肌瘦的,还不住地咳嗽。

    冬橘抱怨道:“每年在上党,这时候都点起小火炉子了。这长安虽比上党暖和,到底是晚秋了,怎么连个手炉也不发?五娘子素来身子壮的,谁知到了宫里,这也不准那也不行的,处处是规矩,倒把她的身子也给弄坏了。”

    我看了冬橘一眼,示意她慎言。我知道自从郭贵妃正式执掌后宫,渐渐地将权力收到自己手中,对六尚管得很细,就连我这个司籍,用些笔墨纸砚,还要每次都详细记录。好在我并不浪费,况且笔墨这些东西,自然是用多少拿多少,也没什么可查的。而像衣食之类生活必需品,其支出和使用情况更加复杂。郭贵妃便事无巨细,常常盘查。

    天气渐冷,不发手炉,到底是崇尚节俭还是故意为之?我不得而知。但若荀确确实实是给冻着了,而且看样子病得不轻。我一摸她的头,觉得她的头好烫。可她却一直叫着身上冷。

    我忙把自己衣裙脱了,钻进她的被子,说:“姐姐搂着你。”

    “别,别过给四姐。”她虚弱地说。

    “没事儿。你要快好起来啊!”我紧紧地搂着她。

    我感觉她的身子仍是哆哆嗦嗦。我很担心,若不快好起来,若荀就要暂被挪出宫去,那到时她身边连个亲人也没有,可怎么办呢?

    第二天,若荀还在发烧。几位姐姐也来看她。

    若伦也听见了冬橘的抱怨,不由得说道:“我看定是郭氏在捣鬼。我找皇上去!”

    大姐忙拦住她道:“三妹不要这样。这样的事,如何去烦劳圣上?且三妹以后不要那样称呼贵妃娘娘,太失礼了!”

    若伦听了,没有说话。我想起韦元素现在在内官中很吃得开,便对若伦说,不如去走走韦元素的门路,请他找管物品发放的内官,给若荀发些御寒取暖之物,再缓一缓上报若荀的病情,暂时不要让若荀挪出宫去。

    韦元素倒是很办事儿。很快,若荀的屋子里就支起了火炉子,整个儿屋里捂得暖暖的。手炉也拿来了。另外,韦元素还帮忙从外面请来一位大夫,给若荀诊治。

    我向韦元素道谢,又问:“这样违例的事,不要紧吗?”

    韦元素道:“其实宫里的很多事都是灵活变通的。规矩是大,可是人总得活呀!只要没人说就没事。宋司籍放心吧。”

    我听了,心里稍安。那大夫给若荀开了几副药,说吃吃看。我看他的表情,并不轻松,便问病情到底怎样。那大夫却摇摇头,说先吃着这药,看看再说。听了他的话,我的心不由得沉重起来。

    若荀吃了药,并不见好,还是整日浑身打哆嗦,夜晚又不住地咳嗽。寂静的夜里,那咳声传得好远……

    我们姐妹几人,轮流守着若荀。她却仍不见好,身子瘦得厉害,饮食也渐渐不进了。这一日,已经很晚,姐姐们都走了,只有我守着若荀。

    若荀忽然虚弱地喊着我:“四姐,四姐。”

    我忙上前拉着她的手。

    她流着泪说:“四姐,我想爷娘。”

    我听了,心里难过得也想哭起来,只有强忍着。

    若荀又说:“我想爷娘,我想上党,我更想贝州。”

    啊,贝州,我那遥远的家乡,我已经许久没有回去了,我也想念那里啊!

    若荀的眼泪流得更厉害了:“四姐,若有一天你能看见苏佐明哥哥,求四姐告诉他,我爱他,我这辈子只爱他一个人,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爱了。”

    “若荀……”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

    若荀就这样恸哭着,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没想到,我就这样失去了自己的妹妹。这个十五岁的少女,入宫还未及一年,便在寒冷的深秋中,怀着对深爱之人的思念,离开了这个世界。

    我不知怎样面对亲人的辞世。我以前从未想到过,自己会这么早便直面死亡。我的眼泪已经哭干了,每日浑身无力,昏昏沉沉。幸而姐姐们沉稳,都是她们料理若荀的后事。若荀不过是个宫中女史,是低等女官,死后只能葬在长安郊野。

    我说:“也好。这样便于我们姐妹祭扫。只是这坟要朝向贝州,她实在是太想念贝州了。”

    我无法忍受失去若荀的痛苦,一下子病倒了。秋兰日日照顾我。忽一日,我见她脸上有泪痕,忙问:“你怎么了?”

    秋兰说:“迷了眼了,流泪。”

    我听她声音也有些哽咽,便说:“不对。你定是有事瞒我。你有事从不瞒我的。”

    “四娘子病着,不要问这些无关的事。”

    “哎呀,你这样藏着掖着的,更添我的病势。对了,大姐、二姐都来看过我,若伦却一直没来,难道她出了什么事情?”

    秋兰见我这样问,便说道:“瞒不过四娘子。五娘子去世后,三娘子一直说是郭贵妃故意不发取暖之物,两人甚至闹到皇上面前辩理。郭贵妃坚持说自己是厉行节俭,反说三娘子诬陷她。皇上大约不便明着偏向三娘子的,便说郭贵妃厉行节俭没有错,只是有些过头了。郭贵妃却反过来说三娘子明知五娘子有病,却隐瞒未报,以致病死在宫中,有违宫规。于是行使后宫之权,将三娘子禁足了。”

    “啊?难道皇上没有阻拦?”

    “哎,涉及后宫的事,皇上也不便管得太宽,总得给郭贵妃留个脸面。这已经是前日的事了。我怕你听了着急,回来就没说。昨晚又发生一事,我是今天早晨才知道。冬橘被郭贵妃赐死了。”秋兰说着,哽咽着哭了。

    “冬橘死了?”我一下子听到的事情太多,有些反应不过来,木然问道。

    秋兰道:“郭贵妃说她造谣生事,嚼舌根子,昨晚赐毒酒自尽了。冬橘哪里是那样的人?不过就是抱怨了几句手炉发放晚了的事,没想到就丢了性命。”

    我明白了,这是郭贵妃在压制若伦,警告我们宋氏姐妹要小心。

    我问:“大姐知道了吧?”

    秋兰道:“其实我已经见到大娘子了。大娘子想去求皇上解除三娘子的‘禁足’,可是二娘子不同意,说此时一动不如一静,不要惹怒郭贵妃。二人意见不一。”

    我听了,只觉得头疼得厉害,过了半天,才缓过神儿来,说:“也许二姐是对的。秋兰,你和冬橘、春烟是一同来我家的吧?可知冬橘是否还有亲人?要是有,想办法捎个信儿去。”

    秋兰道:“她说家里人早已失散不见了,她是自小为奴的。”

    “唉,”我感叹着,“逢年过节的时候给她化些纸钱吧。我宋家对不住她。”

    秋兰点点头:“你快休息吧,先养好自己的身子要紧。”

    我昏昏沉沉地睡着。一会儿梦见若荀,拉着我的手,叙说她对苏佐明的相思之情。一会儿又梦见她和冬橘主仆二人在冷风中瑟瑟发抖,好像在讨要取暖的手炉。待醒过来,才明白她们都已经不在了。

    我病了,反反复复了好多天,幸亏秋兰照顾得细心,我终于渐渐好起来了,只是还有些头重脚轻。我看看下午的时候,外头还有些暖意,便要出去走走。秋兰要跟着,我让她去给我熬粥,便独自出门了。

    我先经过若荀居住的小偏院儿。这里已经一片凋零景象,仿佛从来没有人住过一般。我想起若荀生前的往事,不由得抹了抹眼角的泪水。

    走着走着,我走到了落霞阁。落霞阁外面十分寂静,早没有了前些日子的繁华景象。若伦就在里面,大门却锁住了。唉,她如何是郭贵妃的对手,纵有圣上的宠爱,到底没有名分,这么轻易就被禁足,不知她在里面如何难受?

    我正在落霞阁外徘徊,忽听一个声音问道:“你想见姐姐吗?自己的身子可好了?”我一抬头,竟是皇上,我连忙施礼。

    他默默地看着落霞阁说:“不知道她在里面怎么难受,又是怎么怨朕。”

    “三姐会体会到圣上的难处的。现在,最让她难过的,是五妹的离世。”

    “是啊,你们姐妹五人,在德宗朝就已闻名于朝廷了。谁想到最小的却最早辞世了。若伦为了宋女史的事,与郭贵妃争得面红耳赤,确实是姐妹情深。如今朕看你,也是这样伤感。你们的感情,真是让朕感动。”

    宪宗皇帝当年,在我面前,从不显示天子之威。他这样亲切地与我说话,我忽然感觉到一种暖意袭来,仿佛那道残阳变为一片暖阳,照耀在我的身上。我抬头看了看他。

    他说道:“宋女史的事,暴露了宫中的许多问题,朕心里有数。宋司籍,人死不能复生。你要节哀,不要过于悲伤。”

    听了这话,我不由自主地倾诉道:“微臣姐妹五人自小感情深厚,入宫前,也未离开过父母家人。死亡的事,臣从前总感觉十分遥远,更未曾想过会发生在自己身边,而且就是自己的幼妹。臣的心,仿佛沉入了无尽的黑暗,不知道如何才能走出来。”

    皇上忽然直呼我的名字:“若宪,你不知道朕是多么羡慕你们寻常人家,兄弟姐妹围绕在父母膝下,享受天伦之乐。像朕,生在皇家,坐拥繁华,却整日面对争权夺利,死亡和黑暗常伴左右。这种感受,如何是常人能够体会的?朕这二年,竟接连失去了五个兄弟。皇家贵胄,却都年纪轻轻便辞世。虽与朕并非同母,到底也是手足,朕心里亦是难过不已。最令人难过的是,有人竟猜忌先帝的去世与朕有关。朕真是百口莫辩。”

    我没想到他与我说了这么多。我大着胆子说:“柳子厚被贬边地,实在冤枉。王叔文……”我忽然觉得自己不该说这些,便止住了。

    柳子厚和王叔文是顺宗朝推动革新的重臣,宪宗继位后却为了均衡朝中的各种势力,处置了他们。我议论他们,等于在议论朝政,又有诟病之嫌。

    皇上却并未怪罪,反而说道:“朕现在最后悔的事,便是杀了王叔文。此人推动革新却有心无力,能力不足,但罪不至死。至于柳子厚,文采斐然,为人正直,可称一代文坛宗师,死在贬所,可惜了。”

    我默默地听着皇上的诉说,不知不觉中,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他笑道:“没想到这么晚了。朕着人送你回去吧。”

    我望了望落霞阁,看着他,心有所求。

    他明白了我的意思,朝我点头道:“若伦很快会恢复自由的。你放心吧。”

    我连忙谢恩,心中的一片阴霾渐渐淡了些。

    若伦被解除了禁足,落霞阁却没有恢复往昔的样子。我们姐妹几人安葬了若荀,墓碑朝向贝州的方向。

    一切都安排好后,大姐说:“我们姐妹几人,以后当多读经史、修女德,争取早日写出一部女教书来。到时将若荀的名字也列入其中,也使她的才名不致被埋没。”

    我们都点头说好。

章节目录

唐宫女官宋若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佳语砚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佳语砚寻并收藏唐宫女官宋若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