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乌云密布,竟是眼看着有雨,姜邶焦急地在屋中踱步:“老师进宫半日,天都黑了,怎么还没出来?出什么事吧?”

    汤进一摸脑袋:“那怎么办?”

    姜邶立刻拿了主意:“就说老师没带伞,我们去宫门口给他送伞!”

    两人骑了马抄近道往宫门赶,天上的浓云越卷越密,暗沉沉的像个吹鼓的厚帐子,贴地的风将落叶扯高。

    姜邶束齐的头发被吹散几缕,迎面的风夹带着地面的灰尘,她只好半眯起眼。沿路的百姓明显变少,余下大部分行色匆匆往家里赶,还有些拿了斗笠蓑衣新出门。

    她心里胡思乱想着,回忆起上午碰见的顶着烈日戴斗笠的男人,暗暗推测对方可能要去远一些的地方,或者就离京了,有些遗憾没有打探几句北方的形势。

    天地忽然亮了一瞬,接着重鼓般的雷声层叠滚近。

    “轰——”

    朱墙在前,宫道禁马,她和汤进小跑着往里赶,没等靠近侧门,却见东华门开了,承玄帝身边常跟着的大太监站在门后。

    汤进还闷头往前走,姜邶先意识到了不对,伸手一把抓住他的袖子退到道边跪下。

    “姜正言进宫有事?”

    姜邶低头答:“老师进宫前未带伞,下官瞧天色不好,过来送伞。”

    “确实不好。”大太监抬头望天,感叹一声,“既然如此,正好有道旨意,还烦姜正言接下。”

    姜邶朝宫门叩首,大太监一步过门槛,身后的场景被闪电照亮了一瞬。

    汤进猛地瞪大了眼睛。

    但姜邶额头贴地,他来不及提醒。

    “……太傅傅杉,温厚如玉,宽而有制,和而不流,本诸躬行,动有师法……以示褒崇,以劝来者。特追封鄢陵公……钦此。”

    尖细的嗓音在空旷的秋风中回荡,东华门内朝外张望的眼无声多出来几双。

    宣旨的大太监目露怜悯:“姜大人,节哀。”

    云层卯足了力气,将豆大的雨珠扔在青砖上,溅起一朵朵惨白的花。

    姜邶脑子如遭重击,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节哀?

    什么追……封?

    炉中香无声地焚烧至末端。

    九月的天已经转凉,未烧尽的纸钱轻飘飘落在地上。

    灵堂里堆了冰,透骨冷气从缝里往外冒。

    姜邶独自跪在蒲团上,一身白衣缟素,长发用麻绳束在脑后。

    接连几日守夜,她本就身量纤秀,如今又清减了少许。周身仿佛凝着层散不去的水雾,好像一阵风都能将她吹散。

    光线暗沉,更显得她背影憔悴。

    寂静中,门外忽地嘈杂声起,乌泱泱前呼后拥进一大群人。

    她迟钝地眨了一下眼,神思回笼,还未辨清来者是谁,就听一嗓子穿透小院。

    “听闻圣上追封傅公‘鄢陵公’,赠‘世袭罔替’,这可是高升的大喜事啊,怎么没人恭喜傅公子?”

    来人环视一圈,大步走到灵棚外,挑起白幡露出里头的场景。

    傅杉的棺椁停在深处,祭品纸钱分列,一对蜡烛在日光下看不清焰火,兀自无声地燃烧着。

    “萤烛之火安与日月争辉。”他嗤笑一声,“怎么没安排人守灵?傅府的下人呢?都伺候鬼去了?”

    没人敢接他的话。人死了,再多的封号又有何意义?更别提傅杉一生未娶,膝下哪里有什么“傅府公子”?再者他活得节俭,两袖清风,办丧事的钱财还是几位与他交好的同僚凑出来的,家中下人早就遣散了。

    姜邶拦在他面前:“逝者灵前,李公子慎言。”

    来人不是旁人,正是左侍郎之子李佺。此人平时行为放浪,仗着家势目中无人,屡犯律法无人敢惩,姜邶先前写就的斥他纵马杀人的折子现还压在傅杉的窗下。

    李佺一双毒蛇般的眸子越过姜邶落在棺材上,姜邶察觉了,挺直身子遮挡他的视线,但她身形本就单薄,这几日哀恸又消减几分,哪里挡得住,李佺目光从她脸上溜到棚内:“哟,姜邶?我倒是忘了,你还住在这呢。怎么,你家主子不在,就在门口栓条狗待客?”

    李佺带来的人跟着哄笑起来。

    他们一口一个“鄢陵公”,姜邶的肩膀微微颤抖。老师傅杉和严太尉斗了一辈子,也没让这个奸臣越过权去,若非圣上……圣上糊涂啊!那严蔚老儿贪生怕死、卖国求荣,一心向蛮夷求和,长此以往,国威何在!

    老师,你忍了这么多年,为何要用一死来赌圣意!

    那日进宫……谁知那日一别,竟已天人永隔!

    北大营击退北狄六百里的喜讯还没落成赏赐,加急的文书紧随其后到了京城。

    原来神策营一路追击过金汤关时,正撞进北狄人和裴熙里应外合、以大雍百姓为饵设下的陷进,千余人腹背受敌,为护背后百姓不敢退缩,被北狄人用大火围城,力竭战死。

    尝了甜头的北狄卷土重来,再次逼近边境线。

    该死的北狄人!

    神策营是骑兵营,战马裹甲,若非心系城中数万百姓,又怎会……!

    屋漏偏逢连夜雨,边关急报粮草被劫,人心惶惶,请求京都派兵支援。傅杉那日进宫,再次与严蔚等人就“战与不战”一事爆发力激烈的争执,眼看圣上惶恐欲退,再拟弃关保国,心力交瘁之下,以死为谏,哀请发兵支援。

    傅杉是一头撞死在的蟠龙柱上,头骨完全变形,向来古板严肃的脸被鲜血染上惊心动魄的色彩。

    怀里的圣旨字字句句称赞傅杉为国为民,却半分不见悔思之语,只有个滑稽的“世袭罔替”的鄢陵公,怕不是圣上自己都不知道忘了,太傅夙夜在公,无妻无子,谁能承这个世袭公卿!

    姜邶烧祭文的动作微滞。

    她身为谏官,平日里追随傅杉,官服傍身针砭时弊,最不惧的便是口头挑衅。

    “恩师为江山社稷死而后已,能为恩师守门庭,是下官之幸,自是不希望有其它污秽之物来污了恩师高名。”

    李佺一塞:“牙尖嘴利,能言善吠。”

    “公子谬赞。”

    李佺眼珠子一转,故作惊讶,转身问同行者:“哎呀,本公子听说这鄢陵公常劝陛下莫信鬼神,诸位给他上香,莫不是犯鄢陵公忌讳?”

    “是啊姜邶,这鄢陵公才走了几日,你就要改弦更张了?”

    她身为谏官,平日里追随傅杉,官服傍身针砭时弊。谏言谏言,直忠谏奸,本以为弃医从文,又获恩师赏识,能以言正行,不曾想,这骨子里坏透了的人,便如害群之马,溃烂脓疮,横竖无处施针,自己连根烂,还要带着旁人流脓!

    “老师心中无神,自然不在乎。倒是李公子,平日不做亏心事,因何忽怕鬼叫门?”

    李佺眼底戾气上涌,“姜邶,你这是何意?”

    何意?他一个刽子手能来傅杉灵前吊唁,显然也不要什么颜面,既然如此,她也干脆懒得装了。

    “没别的意思,只是夸公子……”姜将残卷搁在供桌上,缓缓起身,目光像在看只逢秋的蚱蜢,一字一句道,“和你家大人……媚上欺下,玩弄权术,残害忠良,恬不知耻——”

    “你!”

    她竟是一点面子不留!院子里顿时炸开了锅。

    “李佺可是严蔚的人,如今太傅走了……姜邶她……一个小小正言,她怎么敢……”

    “还有谁敢说?人人自危,还有谁敢说?”

    “我如今算是知道傅公为何执意收个女学生了,看这行径……分明第二个傅公……”

    “朝中这几日乱糟糟一片,主战派全然不成气候,她这个时候跳出来,怕不是当了靶子!”

    “少说几句,慎言,慎言啊……”

    ……

    李佺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话锋转厉:“今日是严大人特命本公子来灵前吊唁,你可是要拦我?”

    姜邶从供桌上抱起圣旨,尖瘦的下颌微抬,立于棚下,摆明了寸步不让。

    一时间,只有灵堂内祈福的诵经声悠悠远传,香灰顺着掀起的帘缝往外钻。

    “好,好,好,”李佺不怒反笑:“听说圣上允你送鄢陵公还乡?姜大人,可得……一路走好啊。”

    “姜邶,你还记得城西你安顿的那个老夫人不?死了。”汤进趁着人少,连忙把姜邶拉到一旁,“她不知怎地又去敲登闻鼓了,这会没人拦着,叫杀威棍硬生生打死了。”

    姜邶眼前一阵接一阵的发黑。

    她明明提醒过老妇,莫着急,公道急不得,她怎还……

    汤进迟疑,语速飞快地解释:“她听说老师死了,许是也觉得……无望了吧。”

    姜邶颓然地松开拳头。

    是啊,傅杉死了,朝内再无人能和严蔚抗衡,从此以后,就是真真正正的一“严”堂了。

    “那位老先生呢?他上次挨了打,应当还起不了身?他如何了?”

    “左侍郎派人请去府上‘做客’,说是谈赔偿,只怕……”汤进摇了摇头,“凶多吉少。”

    才杀一人,又来灵堂放肆,严蔚既迎国师进京,就不怕所谓报应吗!

    “我找他去!”

    汤进手劲极大地把她摁回蒲团上,压低声音急道:“莫要再徒增牺牲了!”

    蚍蜉撼树,谈何容易。

    姜邶双手捧面,无声恸哭。许久,哑着声音问:“老夫人的尸体现在何处?”

    “你放心,我已经找人替她收敛了……对了,围观群众说她击鼓前留了封信给你,我帮你带回来了。”

    那信当时就在老妇人身边,沾上不少飞溅的血痕,姜邶咬紧牙关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揭开封条。

    信不长,死意决绝。

    “怎么样?她可有交代什么后事?”

    “她说在客栈留了一点碎银,给隔壁的房客当买药钱……他们住的房间隔壁有个高大的北方人,你去客栈的时候有没有撞见?应当就是给他的。”

    汤进犹豫:“隔壁?我没注意,但她自己没给,指不定人家早退房了,我待会先去看看。对了,我刚刚在院子里听说,你要走?”

    “对。京城的地,太脏了,我要送老师回乡。”

章节目录

长河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扶元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扶元夕并收藏长河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