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母想多了,阿允自是知晓舅母的本事。今日前来,只为探望。得知舅母入狱,阿允心焦如焚!”别允眼波流转,像是被这猜疑伤透了心,尤为委屈。

    皇后难以置信地看着她。

    “你担心我?”

    果真如此吗?如她所说?

    看着她凄楚的眼神,百里皇后心中产生一丝动摇。

    没想到,自己出事后,第一个来看望的,不是骨肉血亲,也不是同舟人,而是她这个不怎么受待见,外得不能再外的外甥。

    “对,阿允担心舅母。担心得食不下咽,寝不安眠。”我果真担心你,担心你在牢中过得太好!

    若别允说这话时眼中没有戏谑,那她先前所说的话,倒还有那么一丝可信。

    “既是如此,阿允,你过来,舅母与你交代个事。”

    别允附耳过去。

    啪!清脆的耳光声在牢狱中回荡开来。

    “知道一直以来,本宫为什么不喜欢你吗?”百里皇后许是疲倦得很,再装不下去了。

    倒是别允一脸震惊。

    “啊!原来舅母讨厌阿允,为什么?是阿允哪里做得不好吗?”

    “是!你做得不好。”皇后的语气十分严肃正经。

    别允后退一步,微微躬身,朝牢中的皇后行一礼。

    “还请舅母一一告知,阿允也好,尽早改过。”若能去除嘴角那抹兴味,她的模样堪称十分乖巧。

    “呵,改过?”百里皇后轻蔑地笑了笑,“看看你这虚情假意的模样!”

    说着,她再不掩饰眼底浓浓的厌恶,任由它们涌出眼眶,在别允身上肆虐。

    “我最讨厌的,就是你这张脸,同你母亲生得,别无二致!”

    许是太久没有听人提起过她的母亲,别允面色突变,眼中温柔和谦卑寸寸沉底,转为不明,转为深渊。

    皇后欣赏着她面上每一瞬表情,优雅从容,好似一位品鉴佳酿的食客。

    而别允,才是那笼中之鸟,砧上鱼肉。

    皇后浅尝两口,咋了咋舌,方继续品评。

    “性子,倒是不怎么随她。你比她,可要阴邪太多,许是随了你那个浑身铜臭的爹。说起他,我忽而想起来,你身上的气味,我也讨厌得紧,每回见完你,我都得从头到脚沐浴更衣。”

    皇后来回打量,别允呆立着,没有任何抵抗。

    她继续道:“你若有心改过,不如先拿刀剜了那张脸,再用滚烫的开水,好生洗洗那一身的臭味!”

    “那依舅母所言,阿允的秉性呢,要如何改?”她的声音如常,听不出任何情绪。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倒是把本宫难住了。要不然,你还是,死了算了!”百里皇后嘴角噙着一股若有若无的笑意,叫人看了心里发寒。

    别允轻叹一口气,左手手指抚上身前的牢笼,腕间的手链随着她的步伐擦过冰冷的栏杆,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舅母怎知,金是香的,铜是臭的?莫非,舅母闻过?”

    “说起来,这还是阿允第一次来狱中,没想到,这狱里的牢笼都是镶了金的,真叫人大开眼界啊!”

    说着,别允脸上自然而然地浮现出笑意,像是孩童第一次尝到糖果的滋味。

    她风马牛不相及地聊着,百里皇后心中不耐已到极点。

    “往日竟没看出来,你这样爱演!”她不遗余力地讽刺道。

    别允吃惊掩唇。

    “我还以为,是舅母喜欢呢,印象中,总见您这样!”

    说这话时,别允唇边是潜藏不住的得意,她想,总算能叫皇后也体会体会,这令人作呕的感觉。

    两个互相嫌恶的人不知聊了许久。百里皇后只觉,别允在的每一刻,都度日如年。她兀自翻着白眼仰头望天,不再搭理。

    别允却是收不住话闸了。

    “再说,怎么会是死无对证呢,在场那么多百姓,皆可为证。”

    “倒是那,二十年前侥幸存活下来的婴孩,若他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被自己的亲生母亲所杀,该是什么样的心境。不知,他会否就此恨上这个,从未见过面的母亲!”

    二十年前?婴孩?她什么意思?

    听了这话,皇后终于转过身来。

    “你都听见了?”她后知后觉道。

    “是又怎样?”别允答。

    “既然你都知道了,那本宫更留不得你。大兄,还不动手吗?”

    此言一出,周遭空气瞬间凝结,牢房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一道身影从暗中窜出,别允来不及给出任何反应,便如烂泥般瘫倒在地。

    皇后压着怒气,哑声质问道:“为何不杀了她?她知道我们这么多秘密,难道不是大兄你做的好事?”

    这世道女子多次结亲并不少见。但她与那些女子不同。她所隐瞒的东西,涉及太多,若被其他人知道,会惹上许多没有必要的麻烦。

    这道理,大兄应当也明白,但大兄还是将秘密透露了出去。

    有时候,百里皇后看着近在眼前的大兄,却觉得相距甚远。

    便如此刻,他明明可以直接结果了别允,一了百了,但他还是把她留了下来。

    “还不到杀她的时候,说不得,还有用”,丞相道,“倒是你,我与你说过多少回,做事谨慎些,你总记不住。”

    皇后冷哼一声,拂袖道:“一个废物,能有什么用!”

    她真想现在就神不知鬼不觉地杀掉别允,想得不得了。

    百里丞相对自己这唯一的妹妹,倒是颇有耐心。

    他解释道:“单凭她能将你送进来这一点,便知她不算废物。况且,我见傅家那个纨绔子,对她已然生情。她活着,才算是把柄。死了,便一文不值!”

    一番推心置腹,总算是将皇后的心绪平复下来。

    再说回宫门前。

    傅莽本在值守,见一女子身影慌慌张张跑来,定睛一看,竟是紫苑。

    他心念一转,马上迎上去。

    “何事?”他问。

    “公主,公主,廷尉大牢。”紫苑气喘吁吁,边说,边用手指向黑暗中某处。

    傅莽心道不好,与校尉交代过,当即领一支卫军随紫苑离开。

    去的路上,紫苑与他详细解释整个过程。

    原来,别允在决定要去狱中探望时,便做了回不来的准备。

    她交代瑾夫人,若是子时三刻她还未归,就派人去找傅莽,让他以城中发现逃犯为由,迅速将廷尉封锁。

    听完一切,傅莽心里堵得慌。

    她亲手布置这一切,连他都是她计划中的一环,可她连半个字都未曾与他吐露。

    夜风微凉,他却像黑暗中的一团火,飞速往前,疾驰而去。

    马声嘶鸣,大牢的守兵警惕上前,持长刀将他拦在阶下。

    傅莽挥刀劈开,径直往里冲。

    疾风匆匆从后面跑来,将御赐腰牌展在二人眼前。

    “有人举报,廷尉出了逃犯,傅大人奉圣命护皇城安危,有先斩后奏之权!”

    闻言,二人立刀,放他们进去。

    马车不如马快,紫苑姗姗来迟,却被拦在阶下。

    守兵呵道:“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紫苑心里急得很,但进不去,只能寄希望于傅莽。

    “希望姑爷能将公主带出来!”她喃喃着。

    天上流云来去,月亮现了又隐。

    等不多时,见傅莽独身从狱中出来,她往他身后不住张望,也没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来人!”他的声音洪亮铿锵。

    身后卫兵当即整肃,等他发令。

    “廷尉乃管制重犯之地,今有逃犯流窜,令尔等严加护卫,务必保皇后周全!”

    “遵令!”齐整的回声打破这冷月无声的寂静。

    说完,傅莽走到那两个守兵身前。

    “我问你们,公主是何时来,又是何时走的?公主来时前后,可还有其他人来过?”

    方才他急匆匆赶进去时,狱中除了皇后,再无他人。他问起,皇后只笑吟吟地说,别允确实来看过她,不过早离开了,里面的狱卒也是统一口径。

    “回大人。”

    守兵抱拳要答,被傅莽打断。

    “有一忠告,要事先与你们说好。我这个人,并没有看上去的那样好相处,倘若让我知道你们今日说了谎,我定掘地三尺,叫你们祖祖辈辈都不得安分。”

    闻言,守兵腰弯得更低,回道:“小人不敢欺瞒,公主进去时近子时,不过一刻钟便出来了,其间,没有任何人进去过。如有违,小人死不足惜。”

    傅莽拉着守兵的衣服,将人一把揪起,恶狠狠地盯着他。

    “最好是!”

    说完,他抓着衣领狠狠甩向一旁,守兵在地上滚了几圈,愣是不敢起身。

    紫苑从未见过他这般狠厉的模样,心里又是担心,又是害怕。

    眼看傅莽要骑马离开,她抖着手追上,语气焦急问他。

    “姑爷,公主呢?”

    傅莽回身望她一眼。

    “回去等消息!”

    他抛下话,飞奔而去,在夜的留白中划出一道墨色笔痕。

    “姑爷去哪儿?”公主又在哪儿?她看着傅莽离去的背影一脸茫然。

    疾风见紫苑六神无主,上前安慰道:“世子入宫,当是去求见圣上了。你听话,先回去吧!”

    紫苑咽下泪,失魂落魄地上车。

    天要亮了,云层停止了流动,层层叠叠地聚在头顶,像一床厚实的棉花被。

    宫门口的百姓还没有走,这史无前例的团结让城中权贵不明就里。

    他们不懂,这些穷人睡在宫门口是为了什么,莫非他们都与那死了的老头有亲旧?还是说,他们收了人家的好处,拿钱办事?

    朝中为此也是吵翻了天,大半大臣上奏请求圣上严惩这帮恶民,言说他们目无王法。

    另外小半臣子却说,这些人只是太过渴求公平正义,他们聚在宫门口,只为等一个结果。

    所以在这个清晨,他们等到了。

章节目录

一愿世清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度鱼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度鱼年并收藏一愿世清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