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纯取出兜里的小手炉放到桌上。那是一个刚好巴掌大小的便携式铜炉,盒盖里面燃的是专用的炭火,外面套了一个淡粉色绒布套兜防止手炉烫手。想起刚才方温在雪地上踉跄的模样她抿嘴一笑。
屋子里和外面一样冷。魏纯烫完了脚便躲进被窝里去了。可躺了好一会儿两脚还是冰凉的,被窝里也越来越冷。她披衣下床拿起桌上的手炉再重回被窝,把它夹在冰块似的两脚之间,被窝里总算慢慢暖和了起来。
忽然外面一阵巨响,紧接着地动山摇般的轰隆声像要将整个世界吞没似的——零点到了。
魏纯置身于这震天撼地的包围中,无数思绪随之袭来。这声音多么熟悉!多少次如噩梦般追杀围堵碾压她。然而今夜这爆竹狂炸声听起来却毫不恐怖,只有温暖,如同她脚下的那只小手炉。
魏纯不知道方温为什么最终没有送她去派出所,只知道他每天都来阿婆家,坐好久才走,她也习惯了每天听到他的声音。实在很难想象这个看上去像才刚毕业大学生的年轻人竟然是村书记。他总爱又唱又跳又笑又叫逗得阿婆开怀大笑。他还总有说不完的奇事趣闻笑料,今天谁家定亲谁家婆媳吵架,又谁家买了小猪崽谁家动土盖新房,什么犄角旮旯大事小情没有他不知道的。他还绘声绘色说他们村委的老郭怎么怕老婆,怎么把酒装在保温杯里在办公室偷喝,某一天突然被来村办领材料的老婆撞见,又是怎么被拖出去骂了个半死。阿婆每次都听到笑出眼泪来。
时间就这样不经意间缓缓淌过去。魏纯也常被方温的故事逗笑,心想他肚子里怎么能装那么多东西,什么事经了他的嘴怎么就那么形象鲜活?每天听他讲笑话,魏纯不出门就已经记住了村里好些人的名字:阿财,东哥,老郭头,牛仔,鲳鱼,臭豆腐,雨伞柄,烂咸菜,两分头,荣鬼,金香囡……他们每天的喜怒哀乐都纠缠在如此不值一提的琐事中,竟也欢快无比。
但是方温不和魏纯说话,他只是偶尔含笑瞅她一眼。那时他们都以为她是哑巴,她也习惯了不说话。
魏纯身体恢复后便学着阿婆绣起了花。只需一枚针一跟线,随着指尖上穿下刺,花样就渐渐鲜活逼真起来。她从未见过这么好玩的东西,拿起来就不肯再放下,一头扎进去舍不得停歇。每天她就坐在角落里边听方温给阿婆讲故事边绣花,一坐就是小半天,一个花苞一片荷叶就这样在他的声音中渐渐呈现在了绣布上。不知不觉魏纯的绣品也越来越活脱亮眼。
那时她只觉得方温幽默活泼。可当阿婆将一张造型独特的窄高凳端到她面前时,她才发现这个年轻人竟是如此细腻有心。
“看,小温特意为你打的,你试试。”阿婆这样说。
那把独凳的高度刚好到她胯部位置,她不必再低身弯腰去够就能轻松端起。凳面宽度恰是她双臂自然前伸时的肩宽距离,凳身轻巧稳当,刚刷过清漆,散发着清淡的木香。
魏纯伸手抚了抚光滑的凳面,抬眼看阿婆。
“端着它走几步看看。”阿婆笑眯眯道。
魏纯听话地走了两步,又回头看看阿婆。
“怎么样?这样不累了吧?”
魏纯点点头,对着阿婆笑。
“太好了,以后就用它走路了。这个好,真好啊!”阿婆欣喜地感叹道。
老人家上下细细端详了一番凳子,又瞅瞅魏纯,舒心满意地笑了。
从此每当魏纯一端起这把独特的凳子,便是十二分的小心翼翼,生怕有半点的磕坏碰破。后来即便不用再端凳走路了,她还是视它为自己生命中的贵人,不肯随意丢弃,一直珍藏在自己房中。
而让她彻底丢掉凳子得以再次正常行走的还是方温。
“当——当——”
厅堂案条上的老挂钟忠实地报起了钟点。
“啊呦!”阿婆看了看时间:““小温该来了。”便进了里屋。
不一会儿阿婆端着托盘出来,上面堆着各式糕点糖果瓜子炒货。
魏纯抿嘴一笑,知道她是给小外孙准备的。方温差不多都会在这个时候过来看阿婆。他之前有好些日子都不怎么来,来了也不久坐。阿婆叨叨他当了书记就忘了老人,他才又和以前一样,忙完事就过来这边。
“呀,我差点给忘了呢!”阿婆忽然想起什么拍拍脑门:“今天小温不来了,唉……”
正绣着花的魏纯抬头去看阿婆。老人家习惯了在固定的时间里做同一件事,突然被打破后心里就空空的没了依止,微微怅然起来。
念寻绣布上的花苞戳了好几针都不对位置,丝线也绕成了结。
“我昨天听他说要去乌泥乡赛神仙家。”阿婆从果盘里拿了一块糕点想吃,停了半天又重新放了回去。
念寻停下手中的绣针看着阿婆。
“他说要去求那老中医给你治腿伤。”阿婆对她讲。
魏纯嗫嚅着嘴唇,半晌又低了头去看她的莲花花瓣。
“听人说那赛神仙脾气古怪,已经拒诊好几年了,轻易不见外客。”阿婆面露愁容自言自语:“也不晓得人家肯不肯答应。”
魏纯撇过头看着自己的腿。她从没想过要去治好它,自己能够活下来已经是奇迹了。这条腿其实也已经够效忠她了,当年援甘医疗队在梧桥村抢险,她不慎坠入大梅山时它就受了重创,后来能恢复行走已属万幸。现在残了她并没有大憾,她本就已没有多余的愿望了。可是却有人为了它千里迢迢跑去外乡,它真有那么重要吗?
魏纯试着动了动那条残腿,只觉臃肿而沉重。已经很久了,这回怕是好不了,只是又害人家白跑一趟。
方温带回来的药奇苦无比,但魏纯舍不得浪费,连同碗底的药渣也一并吞咽进肚里。她的腿终于没有辜负方温数次闭门羹后求来的药,竟又能落地走路了。欣喜之余的魏纯隐隐不安,自己何德何能受人如此恩惠,她又该拿什么回报他们厚重的情义?
方温见到她可以正常行走后的那副诧异表情魏纯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是他去县城开了几天会后刚回来,正坐在院中吃点心,见她不用端凳就能走路了,刷地一下站了起来,他身后的椅子哗啦应声而倒。
方温拿手指着她的腿:“你,这……好了?”
当时他嘴里还塞着糕点,腮帮鼓鼓囊囊的,脸上的惊喜生动而真实。
魏纯知道方温和阿婆都是好人,她渐渐放下了戒备,不再刻意去隐藏和躲避。在方家坞这个与世隔绝的深山里,在阿婆温暖的羽翼下,她得以缓缓斩断过往,渐渐恢复生活的元气,找回了多年空缺的归属感。
屋子里和外面一样冷。魏纯烫完了脚便躲进被窝里去了。可躺了好一会儿两脚还是冰凉的,被窝里也越来越冷。她披衣下床拿起桌上的手炉再重回被窝,把它夹在冰块似的两脚之间,被窝里总算慢慢暖和了起来。
忽然外面一阵巨响,紧接着地动山摇般的轰隆声像要将整个世界吞没似的——零点到了。
魏纯置身于这震天撼地的包围中,无数思绪随之袭来。这声音多么熟悉!多少次如噩梦般追杀围堵碾压她。然而今夜这爆竹狂炸声听起来却毫不恐怖,只有温暖,如同她脚下的那只小手炉。
魏纯不知道方温为什么最终没有送她去派出所,只知道他每天都来阿婆家,坐好久才走,她也习惯了每天听到他的声音。实在很难想象这个看上去像才刚毕业大学生的年轻人竟然是村书记。他总爱又唱又跳又笑又叫逗得阿婆开怀大笑。他还总有说不完的奇事趣闻笑料,今天谁家定亲谁家婆媳吵架,又谁家买了小猪崽谁家动土盖新房,什么犄角旮旯大事小情没有他不知道的。他还绘声绘色说他们村委的老郭怎么怕老婆,怎么把酒装在保温杯里在办公室偷喝,某一天突然被来村办领材料的老婆撞见,又是怎么被拖出去骂了个半死。阿婆每次都听到笑出眼泪来。
时间就这样不经意间缓缓淌过去。魏纯也常被方温的故事逗笑,心想他肚子里怎么能装那么多东西,什么事经了他的嘴怎么就那么形象鲜活?每天听他讲笑话,魏纯不出门就已经记住了村里好些人的名字:阿财,东哥,老郭头,牛仔,鲳鱼,臭豆腐,雨伞柄,烂咸菜,两分头,荣鬼,金香囡……他们每天的喜怒哀乐都纠缠在如此不值一提的琐事中,竟也欢快无比。
但是方温不和魏纯说话,他只是偶尔含笑瞅她一眼。那时他们都以为她是哑巴,她也习惯了不说话。
魏纯身体恢复后便学着阿婆绣起了花。只需一枚针一跟线,随着指尖上穿下刺,花样就渐渐鲜活逼真起来。她从未见过这么好玩的东西,拿起来就不肯再放下,一头扎进去舍不得停歇。每天她就坐在角落里边听方温给阿婆讲故事边绣花,一坐就是小半天,一个花苞一片荷叶就这样在他的声音中渐渐呈现在了绣布上。不知不觉魏纯的绣品也越来越活脱亮眼。
那时她只觉得方温幽默活泼。可当阿婆将一张造型独特的窄高凳端到她面前时,她才发现这个年轻人竟是如此细腻有心。
“看,小温特意为你打的,你试试。”阿婆这样说。
那把独凳的高度刚好到她胯部位置,她不必再低身弯腰去够就能轻松端起。凳面宽度恰是她双臂自然前伸时的肩宽距离,凳身轻巧稳当,刚刷过清漆,散发着清淡的木香。
魏纯伸手抚了抚光滑的凳面,抬眼看阿婆。
“端着它走几步看看。”阿婆笑眯眯道。
魏纯听话地走了两步,又回头看看阿婆。
“怎么样?这样不累了吧?”
魏纯点点头,对着阿婆笑。
“太好了,以后就用它走路了。这个好,真好啊!”阿婆欣喜地感叹道。
老人家上下细细端详了一番凳子,又瞅瞅魏纯,舒心满意地笑了。
从此每当魏纯一端起这把独特的凳子,便是十二分的小心翼翼,生怕有半点的磕坏碰破。后来即便不用再端凳走路了,她还是视它为自己生命中的贵人,不肯随意丢弃,一直珍藏在自己房中。
而让她彻底丢掉凳子得以再次正常行走的还是方温。
“当——当——”
厅堂案条上的老挂钟忠实地报起了钟点。
“啊呦!”阿婆看了看时间:““小温该来了。”便进了里屋。
不一会儿阿婆端着托盘出来,上面堆着各式糕点糖果瓜子炒货。
魏纯抿嘴一笑,知道她是给小外孙准备的。方温差不多都会在这个时候过来看阿婆。他之前有好些日子都不怎么来,来了也不久坐。阿婆叨叨他当了书记就忘了老人,他才又和以前一样,忙完事就过来这边。
“呀,我差点给忘了呢!”阿婆忽然想起什么拍拍脑门:“今天小温不来了,唉……”
正绣着花的魏纯抬头去看阿婆。老人家习惯了在固定的时间里做同一件事,突然被打破后心里就空空的没了依止,微微怅然起来。
念寻绣布上的花苞戳了好几针都不对位置,丝线也绕成了结。
“我昨天听他说要去乌泥乡赛神仙家。”阿婆从果盘里拿了一块糕点想吃,停了半天又重新放了回去。
念寻停下手中的绣针看着阿婆。
“他说要去求那老中医给你治腿伤。”阿婆对她讲。
魏纯嗫嚅着嘴唇,半晌又低了头去看她的莲花花瓣。
“听人说那赛神仙脾气古怪,已经拒诊好几年了,轻易不见外客。”阿婆面露愁容自言自语:“也不晓得人家肯不肯答应。”
魏纯撇过头看着自己的腿。她从没想过要去治好它,自己能够活下来已经是奇迹了。这条腿其实也已经够效忠她了,当年援甘医疗队在梧桥村抢险,她不慎坠入大梅山时它就受了重创,后来能恢复行走已属万幸。现在残了她并没有大憾,她本就已没有多余的愿望了。可是却有人为了它千里迢迢跑去外乡,它真有那么重要吗?
魏纯试着动了动那条残腿,只觉臃肿而沉重。已经很久了,这回怕是好不了,只是又害人家白跑一趟。
方温带回来的药奇苦无比,但魏纯舍不得浪费,连同碗底的药渣也一并吞咽进肚里。她的腿终于没有辜负方温数次闭门羹后求来的药,竟又能落地走路了。欣喜之余的魏纯隐隐不安,自己何德何能受人如此恩惠,她又该拿什么回报他们厚重的情义?
方温见到她可以正常行走后的那副诧异表情魏纯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是他去县城开了几天会后刚回来,正坐在院中吃点心,见她不用端凳就能走路了,刷地一下站了起来,他身后的椅子哗啦应声而倒。
方温拿手指着她的腿:“你,这……好了?”
当时他嘴里还塞着糕点,腮帮鼓鼓囊囊的,脸上的惊喜生动而真实。
魏纯知道方温和阿婆都是好人,她渐渐放下了戒备,不再刻意去隐藏和躲避。在方家坞这个与世隔绝的深山里,在阿婆温暖的羽翼下,她得以缓缓斩断过往,渐渐恢复生活的元气,找回了多年空缺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