狰狞的笑声,熊熊的火海。
“哈哈哈!血肉模糊面目全非,连骨骸都找不到,死无全尸啊!作孽呦!太惨了!冤死鬼,不值得,哈哈哈……”齐威面容扭曲狂哮道。
念寻紧咬下唇双眼喷火,她一字一句道:“我——要——杀——了——你——”
翻腾的火海令念寻全身血液沸腾。她看到少暮在火中向她招手。
对,是他!
就在念寻想要纵身拥抱火海时,有个声音忽然从半空传来——
“纯子,回来。”声音不大但清晰真切绝不是幻听。
念寻猛地一震。
这个声音好熟悉,多次出现在她的梦境中。
火苗窜到了她的发尖眉梢,眼睛已被浓烟熏得睁不开。念寻突然转身奔进齐威书房的卫生间,爬上窗口一跃而下。
在她落地的那一刹那腿部一阵钻心的疼痛令她差点晕了过去。伸手去摸时,一股黏糊的液体顺着腿流到了手上。念寻深吸一口气,咬着牙爬出了花园的铁栅栏,最后摔倒在路边的绿化带上不省人事。就在这时,她身后一阵巨响震天动地,泥块从裂开的水泥地面直冲云霄又四处砸下。随后接连不断的爆炸四起,念寻耳朵里轰隆一声便什么也听不见了,只觉紧贴胸膛下的那块颤栗不已的地面也是微烫的。
四周终于又恢复了寂静。念寻抬起头甩落满身土块,看到香格里拉大酒店门口停着一排车,离她最近的那辆车还敞着车门。她拖着受伤的腿一拐一瘸吃力地爬进车内,一头栽倒在后座上。
念寻完全不知道后来所发生的一切,任由命运的车轮带她驶向未知的前方。
粗布蓝花棉被,老式绣花枕头,床上悬挂着老旧的白纱蚊帐。床架是木雕的,描刻着原始古朴的图案。屋内略显昏暗,只从木窗外透进来一丝光亮。四周一片寂静虫声迭起,偶尔还有鸟鸣和远处家禽的叫唤,夹杂着屋外极轻的脚步声。
这是一个陌生的地方。
念寻想起身坐起,发现右腿已无法动弹。她记起了那个热浪滚滚的火海和声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一阵眩晕又昏迷了过去。
再次睁开眼时念寻看到床前有一个老人。她见念寻醒了惊喜不已,问了她好些话。可念寻只见她嘴唇张张合合却什么也听不见。
她隐约感觉自己是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身心稍稍松弛。
真累啊!庞大的疲惫感铺天盖地袭来,她无力地合上眼,终于坠入深不见底的黑渊中沉沉昏睡过去。
所有过往那些似曾相识的画面飞快闪现旋即又迅速消失。念寻像个迷失的孩子飞奔在她的时空轨道中。
“念念,你爸他,在狱中自杀了,这次没有救回来。”是匡雅兰极度冷静得近乎不正常的语气。
“念念,今天我们去送送你爸,你要看着妈妈怎么做,记着点。”
念寻正不知所措地看着母亲,忽然她的手脚被吊绑了起来,一个刺耳的声音在咆哮:“我就是要你生不如死替你老子赎罪,我要先废了你!废了你!”
“让你生不如死生不如死……”
她痛苦地闭上眼睛,转眼却被护士急急召去了抢救室,发现躺在上面的是郑波!
念寻额头直冒冷汗,感到自己的心脏正砰砰砰跳着使劲往她的胸腔外钻。她盯着心电图显示仪上那条冰冷的直线,持续不断胸外按压直到双手麻木两眼发晕也不肯停下。台上的郑波依旧一动不动毫无反应,平静的脸上像是罩上了一层诡异的绿色。
咚——咚——咚——
念寻的心跳声在寂静的抢救室里显得格外突兀。她窘迫地瞥了一眼同事,突然看到自己那颗鲜红的心脏已经穿破她的胸膛就要掉出来了,她想去接却腾不出手来。她没有办法让自己的双手从郑波的胸膛上撤走,还在那里机械地按压,按压,按压……直到同事们惊叫起来:“啊呀快看,你的心掉出来了!”
“啪!”
一颗鲜活的心从念寻胸膛蹦出摔落到了冰凉的地面上。
念寻低头见自己胸口撕开了一个大窟窿,里面正汩汩往外淌血,这才停下对郑波的胸按压。她用手去捂胸口的窟窿,热乎乎的血流立即将她的双手淹没。地上那颗血淋淋的心眼睁睁望着念寻,还在孤单地跳动着——
咚——咚——咚——
念寻这才害怕地大声哭喊起来,却发现别人都听不到她的声音。她又急又累,忽见郑波舅舅上来拍了拍仪器,里面跳出来无数张她被□□时的照片。抢救室的成员突然不见了,记者们兴奋地举起相机咔咔咔对着台上拍。念寻惊讶万分呆看着那些飞舞的眉毛和张张合合的红唇,正要转身离开时,一个警察挡住了她:“赵炎被人杀了,你跟我们走一趟。”说着她被戴上手铐拉走了。念寻使劲挣扎想将手腕从铁镣里拔出,却怎么也挣脱不了,她气狠狠地咬牙大吼,忽然一阵爆炸响起,伴随着狰狞的笑声:“血肉模糊死无全尸,连遗骸都无法辨认,哈哈哈!”
“死无全尸!死无全尸!死无全尸!”
“惨呐——惨呐——惨——惨——惨——”
……
念寻奔走在没有尽头的时空轨道,在一扇扇门前张望,又从一道道门里进进出出,就是找不到自己当下的那段轨迹,耳边尽是各种熟悉的声音。
间或又听到一个老人轻叹:“还没有醒,都已经三天了。”
念寻辨不清究竟哪个声音才是真切的。
阿婆是念寻醒来后认识的第一个人。老人家年近八十身板硬朗,她面容慈祥说话也特别柔和。她看念寻时眼里泛起的慈爱让她想起了另一道熟悉又久远的目光,那是母亲匡雅兰的目光。阿婆的宽厚慈爱和母亲相似又胜于母亲。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不怕,孩子,到这儿就是到家了。”
阿婆从不追问她的过去,也不好奇她的经历,这让念寻渐渐放下了包袱,开始注视起这个偏远闭塞的小山村来。也许从那时起她便已和方家坞结下了不解之缘。
念寻的听力是在半个月后才逐渐恢复正常的。也许是阿婆轻柔的说话声令她心安松弛,也许是她敲的木鱼声使她受损的耳膜得以修复痊愈。她的听觉似乎比之前更敏锐了。
而阿婆的禅堂则是念寻最喜欢的地方。那里面的每一个物件都会让她全身所有的毛孔都舒张松弛清净心安。念寻最爱听的声音就是阿婆的木鱼声和诵经声。
“笃——笃——笃——”
每天固定时间,这清脆深邃空灵原始的声音便会响起在阿婆的禅堂里,使你无意间便摈弃了一切尘世杂念。阿婆的诵经声和着木鱼的节奏,低沉平缓,安详亲切,念寻哪怕什么事都不做也能听上一整天。听久了她便也能诵上两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诸法空相……
一天念寻问走出禅堂的阿婆:“什么是色?”
阿婆愣了一下,抬眼看了看面前的小半哑,随后微笑道:“一切有形有相的都是色。”
念寻默念了一遍:“有形有相?”
细忖一番之后她又问:“色从哪里来?”
“从六根来,六根对六尘。”阿婆慈笑的面容平静祥和。
念寻似懂非懂琢磨了一会儿:“因为诸法空相,所以色空不二?”
“是的。”阿婆点头。
“所以无智亦无得?”念寻再问。
阿婆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个小哑巴还与佛学有缘,还有点小小根器。
“因为无得所以心无挂碍,所以无有恐怖?”念寻继续追问。
“正是这样。”阿婆道。
“我大概有点明白它的意思了,”念寻微微点头:“可是……”
她抓起阿婆的手在自己掌心抚触,一边口中念道:“色不异空?”随后又满脸迷惑地摇摇头:“色不空啊,真真切切的。”
阿婆看着紧皱眉头的念寻:“孩子,佛经深奥,不要纠结文字相,随缘就好。时间久了自然就明白了。”
念寻看到阿婆布满皱纹的脸上依旧清澈如水的眉眼,点头应道:“嗯!”
“喜欢经文?”阿婆问。
“嗯,喜欢。”念寻笑着点点头。她眼里的阿婆是闪光的古董,在她面前,念寻觉得自己就像是个裸身的婴儿。
“那是你的福报嘞!你心静,听诵佛经对你身体也会有帮助。不用想太多,信受奉行久了,自然会加持你的。”阿婆摩摩念寻的头道。
除了听阿婆诵经敲木鱼,念寻还喜欢跟她学绣花。不知为什么,只要一拿起绣绷念寻的心就宁静如水安稳如归。她正在给阿婆的蒲团绣一个坐垫套。阿婆常年诵经,原有的旧坐垫已经破损早就该换了。可是她在花色的深浅过渡上总是处理得很不自然。
念寻低头看了看自己绣绷上的花样,无奈地摇头叹气。
“怎么了?”阿婆见状问她。
念寻嘟嘴示意了一下她手中的花样,抬头看着阿婆。阿婆俯身瞧了瞧,指着几片花瓣说:“花瓣颜色的用线不要太整齐,换线时一针一针来,慢慢地由浅到深,看,这样,这一针翘出来一点点,接着又矮下去,缩回去,好,再又往上冒一点点出来,然后这几针还是往下退回去,来……”
阿婆拿起线示范了几针,花瓣的色泽顿时逼真生动起来。
“真神奇啊!”念寻心道,接过绣针迫不及待模仿起来。
“哈哈哈!血肉模糊面目全非,连骨骸都找不到,死无全尸啊!作孽呦!太惨了!冤死鬼,不值得,哈哈哈……”齐威面容扭曲狂哮道。
念寻紧咬下唇双眼喷火,她一字一句道:“我——要——杀——了——你——”
翻腾的火海令念寻全身血液沸腾。她看到少暮在火中向她招手。
对,是他!
就在念寻想要纵身拥抱火海时,有个声音忽然从半空传来——
“纯子,回来。”声音不大但清晰真切绝不是幻听。
念寻猛地一震。
这个声音好熟悉,多次出现在她的梦境中。
火苗窜到了她的发尖眉梢,眼睛已被浓烟熏得睁不开。念寻突然转身奔进齐威书房的卫生间,爬上窗口一跃而下。
在她落地的那一刹那腿部一阵钻心的疼痛令她差点晕了过去。伸手去摸时,一股黏糊的液体顺着腿流到了手上。念寻深吸一口气,咬着牙爬出了花园的铁栅栏,最后摔倒在路边的绿化带上不省人事。就在这时,她身后一阵巨响震天动地,泥块从裂开的水泥地面直冲云霄又四处砸下。随后接连不断的爆炸四起,念寻耳朵里轰隆一声便什么也听不见了,只觉紧贴胸膛下的那块颤栗不已的地面也是微烫的。
四周终于又恢复了寂静。念寻抬起头甩落满身土块,看到香格里拉大酒店门口停着一排车,离她最近的那辆车还敞着车门。她拖着受伤的腿一拐一瘸吃力地爬进车内,一头栽倒在后座上。
念寻完全不知道后来所发生的一切,任由命运的车轮带她驶向未知的前方。
粗布蓝花棉被,老式绣花枕头,床上悬挂着老旧的白纱蚊帐。床架是木雕的,描刻着原始古朴的图案。屋内略显昏暗,只从木窗外透进来一丝光亮。四周一片寂静虫声迭起,偶尔还有鸟鸣和远处家禽的叫唤,夹杂着屋外极轻的脚步声。
这是一个陌生的地方。
念寻想起身坐起,发现右腿已无法动弹。她记起了那个热浪滚滚的火海和声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一阵眩晕又昏迷了过去。
再次睁开眼时念寻看到床前有一个老人。她见念寻醒了惊喜不已,问了她好些话。可念寻只见她嘴唇张张合合却什么也听不见。
她隐约感觉自己是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身心稍稍松弛。
真累啊!庞大的疲惫感铺天盖地袭来,她无力地合上眼,终于坠入深不见底的黑渊中沉沉昏睡过去。
所有过往那些似曾相识的画面飞快闪现旋即又迅速消失。念寻像个迷失的孩子飞奔在她的时空轨道中。
“念念,你爸他,在狱中自杀了,这次没有救回来。”是匡雅兰极度冷静得近乎不正常的语气。
“念念,今天我们去送送你爸,你要看着妈妈怎么做,记着点。”
念寻正不知所措地看着母亲,忽然她的手脚被吊绑了起来,一个刺耳的声音在咆哮:“我就是要你生不如死替你老子赎罪,我要先废了你!废了你!”
“让你生不如死生不如死……”
她痛苦地闭上眼睛,转眼却被护士急急召去了抢救室,发现躺在上面的是郑波!
念寻额头直冒冷汗,感到自己的心脏正砰砰砰跳着使劲往她的胸腔外钻。她盯着心电图显示仪上那条冰冷的直线,持续不断胸外按压直到双手麻木两眼发晕也不肯停下。台上的郑波依旧一动不动毫无反应,平静的脸上像是罩上了一层诡异的绿色。
咚——咚——咚——
念寻的心跳声在寂静的抢救室里显得格外突兀。她窘迫地瞥了一眼同事,突然看到自己那颗鲜红的心脏已经穿破她的胸膛就要掉出来了,她想去接却腾不出手来。她没有办法让自己的双手从郑波的胸膛上撤走,还在那里机械地按压,按压,按压……直到同事们惊叫起来:“啊呀快看,你的心掉出来了!”
“啪!”
一颗鲜活的心从念寻胸膛蹦出摔落到了冰凉的地面上。
念寻低头见自己胸口撕开了一个大窟窿,里面正汩汩往外淌血,这才停下对郑波的胸按压。她用手去捂胸口的窟窿,热乎乎的血流立即将她的双手淹没。地上那颗血淋淋的心眼睁睁望着念寻,还在孤单地跳动着——
咚——咚——咚——
念寻这才害怕地大声哭喊起来,却发现别人都听不到她的声音。她又急又累,忽见郑波舅舅上来拍了拍仪器,里面跳出来无数张她被□□时的照片。抢救室的成员突然不见了,记者们兴奋地举起相机咔咔咔对着台上拍。念寻惊讶万分呆看着那些飞舞的眉毛和张张合合的红唇,正要转身离开时,一个警察挡住了她:“赵炎被人杀了,你跟我们走一趟。”说着她被戴上手铐拉走了。念寻使劲挣扎想将手腕从铁镣里拔出,却怎么也挣脱不了,她气狠狠地咬牙大吼,忽然一阵爆炸响起,伴随着狰狞的笑声:“血肉模糊死无全尸,连遗骸都无法辨认,哈哈哈!”
“死无全尸!死无全尸!死无全尸!”
“惨呐——惨呐——惨——惨——惨——”
……
念寻奔走在没有尽头的时空轨道,在一扇扇门前张望,又从一道道门里进进出出,就是找不到自己当下的那段轨迹,耳边尽是各种熟悉的声音。
间或又听到一个老人轻叹:“还没有醒,都已经三天了。”
念寻辨不清究竟哪个声音才是真切的。
阿婆是念寻醒来后认识的第一个人。老人家年近八十身板硬朗,她面容慈祥说话也特别柔和。她看念寻时眼里泛起的慈爱让她想起了另一道熟悉又久远的目光,那是母亲匡雅兰的目光。阿婆的宽厚慈爱和母亲相似又胜于母亲。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不怕,孩子,到这儿就是到家了。”
阿婆从不追问她的过去,也不好奇她的经历,这让念寻渐渐放下了包袱,开始注视起这个偏远闭塞的小山村来。也许从那时起她便已和方家坞结下了不解之缘。
念寻的听力是在半个月后才逐渐恢复正常的。也许是阿婆轻柔的说话声令她心安松弛,也许是她敲的木鱼声使她受损的耳膜得以修复痊愈。她的听觉似乎比之前更敏锐了。
而阿婆的禅堂则是念寻最喜欢的地方。那里面的每一个物件都会让她全身所有的毛孔都舒张松弛清净心安。念寻最爱听的声音就是阿婆的木鱼声和诵经声。
“笃——笃——笃——”
每天固定时间,这清脆深邃空灵原始的声音便会响起在阿婆的禅堂里,使你无意间便摈弃了一切尘世杂念。阿婆的诵经声和着木鱼的节奏,低沉平缓,安详亲切,念寻哪怕什么事都不做也能听上一整天。听久了她便也能诵上两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诸法空相……
一天念寻问走出禅堂的阿婆:“什么是色?”
阿婆愣了一下,抬眼看了看面前的小半哑,随后微笑道:“一切有形有相的都是色。”
念寻默念了一遍:“有形有相?”
细忖一番之后她又问:“色从哪里来?”
“从六根来,六根对六尘。”阿婆慈笑的面容平静祥和。
念寻似懂非懂琢磨了一会儿:“因为诸法空相,所以色空不二?”
“是的。”阿婆点头。
“所以无智亦无得?”念寻再问。
阿婆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个小哑巴还与佛学有缘,还有点小小根器。
“因为无得所以心无挂碍,所以无有恐怖?”念寻继续追问。
“正是这样。”阿婆道。
“我大概有点明白它的意思了,”念寻微微点头:“可是……”
她抓起阿婆的手在自己掌心抚触,一边口中念道:“色不异空?”随后又满脸迷惑地摇摇头:“色不空啊,真真切切的。”
阿婆看着紧皱眉头的念寻:“孩子,佛经深奥,不要纠结文字相,随缘就好。时间久了自然就明白了。”
念寻看到阿婆布满皱纹的脸上依旧清澈如水的眉眼,点头应道:“嗯!”
“喜欢经文?”阿婆问。
“嗯,喜欢。”念寻笑着点点头。她眼里的阿婆是闪光的古董,在她面前,念寻觉得自己就像是个裸身的婴儿。
“那是你的福报嘞!你心静,听诵佛经对你身体也会有帮助。不用想太多,信受奉行久了,自然会加持你的。”阿婆摩摩念寻的头道。
除了听阿婆诵经敲木鱼,念寻还喜欢跟她学绣花。不知为什么,只要一拿起绣绷念寻的心就宁静如水安稳如归。她正在给阿婆的蒲团绣一个坐垫套。阿婆常年诵经,原有的旧坐垫已经破损早就该换了。可是她在花色的深浅过渡上总是处理得很不自然。
念寻低头看了看自己绣绷上的花样,无奈地摇头叹气。
“怎么了?”阿婆见状问她。
念寻嘟嘴示意了一下她手中的花样,抬头看着阿婆。阿婆俯身瞧了瞧,指着几片花瓣说:“花瓣颜色的用线不要太整齐,换线时一针一针来,慢慢地由浅到深,看,这样,这一针翘出来一点点,接着又矮下去,缩回去,好,再又往上冒一点点出来,然后这几针还是往下退回去,来……”
阿婆拿起线示范了几针,花瓣的色泽顿时逼真生动起来。
“真神奇啊!”念寻心道,接过绣针迫不及待模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