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县里有大江大河。
涸辙之鲋中的小鱼处境艰难,但它知晓远方有一股势力,即为“大江大河。”
那条大江大河未来能成肱骨之臣,也能成天下明君。
李庐月背后的“郎君”,或许真是那位旷世奇君,他的身边还有谢临恩与魏净慈。
江河之势都还没有强大到无需端赖任何人,他仍卧在山峦深处,含光葆真、静待时机。
说起来魏净慈,倒是有一段时间没有见过他了。
寄去长安的杏果又走了一个月的脚程送了回来。
“你…娘子,下回我是再也不送你这单了,我真怕我有命赚钱,没命回来。”驿夫从马车上翻出竹篮子放在柜台上,朝幼瑛擦擦汗抱怨。
杏果送去时,尚未熟透,青绿色的,果皮粗糙还有一圈绒毛,寄到长安那边便能刚刚巧成熟,现下又送回来,反而就熟过头了,包着它的绢布上汁水外溢。
掌柜闻言,忙停下记账的动作问他:“发生何事了?”
幼瑛也看着他说,他心悸之后正是满满的倾诉之欲:“那府舍的贵人始终没有露面,便是她身旁的女郎处理。她先引我进府,去了一处厢房,问我是从何处而来,又追问这杏果是谁所寄,还收走了我的户籍过所。我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只得一五一十地交代清楚。她倒是脾性温和,没有为难之意,留我在府中住了几日。”
“住处偏僻,平时见不着几个生人,但三餐倒是按时送来,饭□□致得很,总算不曾苛待我。只是那些送来的杏果早就被拿走,我也被叮嘱不得随意走动,唯能憋闷在屋里。”
“我事后才知晓…”驿夫偷偷打量着看了看幼瑛,怨怼退去,“那是长公主的府舍。待我行出长安好远了,我这背后还全都是冷汗。”
“长公主?”掌柜似乎还有些不可置信,但见驿夫的神色也不像说假话,便转眸看向幼瑛,又看看她这回要寄的香料,面色犹疑中又有狐疑,“娘子,虽说我们驿站虽送必达,但你也不能连安危都不告知我们,倘若杏果真出了什么事儿,是不是也由我们先给你担着?”
“你与这贵人…是何关系?”她问道,手中笔墨圆融地滴在粗糙纸上。
幼瑛记在心中,上回寄送杏果是她没有认清情势的鲁莽,不知袭招会在驿置查验。他没有对杏果动手脚,恐怕也是生怕引来长公主问罪,将事情闹大。
杏果能安然送去长安,又安然回来,想必袭招也事先知晓长公主没有领她这份情了。
倒也是好事。
幼瑛看着掌柜与驿夫面上的惴惴和探究,也随之蹙蹙眉:“怪我怪我,是我考虑不周。我原先是长公主府舍的婢女,因家父抱恙,我在长安担忧得紧,幸得长公主大发慈悲,赏了我钱两,允我回乡侍奉阿耶。我念着长公主的恩慈,便想着寄送莫高珍品给她品尝,以表寸心。”
掌柜见幼瑛身上的粗布烂衣,便又蘸蘸墨,松了一口气:“既是这样,那也应当告知我们,送给贵人的物什,总得多留意些。这杏子酒还在途中,想也是和杏果同样的待遇。娘子,你看你这香料还要再白白跑一趟吗?”
“这也是我对长公主微不足道的记挂,退回来再多又有何妨,不算是白跑,”幼瑛说道,“若是掌柜担心再有不测,我倒是可以捎句话让郎君记着,往后发生何事都与你们驿站无关。”
“何话?”
幼瑛看向驿夫说:“奴婢在莫高县定难坊好好的,待安顿好琐事,便亲回长安告谢。”
驿夫还是悻悻然地点点头,左右看了看:“二郎呢?我在驿置碰上九郎时,他说二郎受伤了,怎得就受伤了?”
掌柜手下的竹片算盘被拨得叮叮咚咚响,闻声也停了下来,不耐地拍打两下:“甭提了,真是倒楣的。”
“上两个月,他就被那乞索儿打破了头。这前几天,伤还没有好上多久,就又碰见了那该死的乞索儿,险些被他打成残废!老娘定要掘地三尺把他这个没心肝的挖出来!”
陇峦山耸立在茫茫沙海中,如刀削斧凿一般,越临近,便越能听见石锤的敲击声、矿石的碰撞声。苦役手中的凿子嵌入石缝,用力猛击,便从岩石中撬出矿块,沙尘滚滚的往下落,又扑又砸的盖在人身上。
“咳咳、咳咳——”
“魏净慈,有人找你!”
幼瑛同监工道了声谢,便见魏净慈从烈日炎炎下,背着矿筐从山路上赤脚过来。他愈走愈快,最后几乎是跑着过来,粗布衣衫上都是粉尘,与汗水一起黏稠着。待他及近,幼瑛便能闻见一股咸腥味,掺杂着铁矿金属的锈味。
他似乎也觉着不好意思,便退后了几步,与幼瑛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眼神诧异过后又很平顺:“阿还女郎,你过来寻我是有何事?”
“可是那些阿姐出事了?”他忽然问道。
“她们身上的伤每日都有在仔细照看,未曾有事,”幼瑛看看他被日头炙烤的脚,又是土又是泥又是血泡,“上回给你的鞋履,是穿得不适吗?“
原见魏净慈还是清秀得很,被晒了两个多月后,脸上黑黢黢的,又皱巴巴的。
“穿着鞋履在山石上干活,总是轻飘飘的不踏实。这样习惯了便无妨,女郎莫要担忧。”他说道。
灌木丛枯黄的,幼瑛还是第一回过来陇峦山,从陇峦山看日头往解玉雪山西落。
幼瑛招招手,同他在天然形成的岩石台阶上坐下,从马褡中拿出胡饼与水囊:“就是凉透了,吃起来干硬得很,水囊里的茶水倒是热的,你的肚子饿不饿?我正觉得饿了,还剩两只饼,你正好陪我一起吃了吧。”
魏净慈见她这么说,也不好再说什么,放下肩上的矿筐,往衣物上擦了擦手,便拿出一只粗瓷陶碗从水囊里倒了些水,咕噜咕噜喝了几口却呛着了,止不住咳嗽几声。
“方才正缺水喝,惹女郎见笑了。”他擦擦嘴,笑了笑,拿着空碗坐下,一坐下来那身衣服就宽大的鼓囊起来。
幼瑛也含笑看他。
魏净慈继续说:“只是…阿姐们无事,女郎过来寻我是何事?”
幼瑛想他坦诚的告知自己名姓,是不知她的身份。她知晓他的来历,也知晓他的去处。
“我今日去了驿站寄物件,听闻掌柜说前两日又碰上你了,”她笑了笑,吃了一口胡饼,“你怎又将她的伙计打伤了?”
日头的一角被雪山挡住,正值莫高最闷最热之时,一点风也没有,汗珠顺着魏净慈的脸颊滑落。
“原来女郎是为此事而来。”他会意道。
史书中记载了无数人的痛苦,历史行进的车轮碾压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翻阅过太多这样的痛苦后,便会让人不再去细究、不再去深思,而是匆匆给她们下定论。
隔着史书之间的痛苦是苍白单薄又无可奈何的。
幼瑛同样以这样的方式观过魏净慈的人生,她知他最后响彻寰宇,功业跨越千秋万代。
他理应是功成名就的。
就像他如今也是莫高县的大江大河之一,只不过暂时被困在涸辙之中。
所以还是多些保障为妙,莫等了涸辙成为大势,再投靠无门。
谢临恩与那位郎君,也不见得一定可靠。
谢临恩避世;那位郎君要时时刻刻掌控李庐月的动向。
史官评他「深沉有城府,不能测。」
魏净慈在幼瑛思忖间,继续说道:“我将身上的钱都给他了,他还要拉着我去县衙。我好声求过他,我不能去县衙,他不听。”
幼瑛面色不变,心中明白他为何坚决不去县衙。
他要找他阿姐。
他也不信任那些官差,深觉有去无回。
但他上回伤人,尚可理解成是为了瞽姬迫不得已;这回则完全是为了私欲,将人伤得那样重。
“我的乳名是阿娘取得,我同你讲讲她为何取这名,可好?”幼瑛说道。
魏净慈点点头。
“我阿耶原先是戍守边地的士兵,我自小便同他聚少离多,他每隔一段时日便会穿越高山、戈壁、冰川,冻伤摔伤是常有之事。阿娘盼望他平安回来,便习惯唤我阿还,讨个吉祥。”
“我记着我阿耶最大的心愿便是希望边境安宁、国家安宁,只要边疆稳了,再大的辛苦也吃得了。我十岁那年,他在巡逻中遭伏击,落了终身残疾,走起路来不方便。但我阿娘非常庆幸他在那种险况下还保住了性命,回到家里来做个闲职养伤也是极好的。”
“那天晚上我还在老师身边习读,他正巧来接送我回家,路上遇见了劫匪伤人,便那么冲了上去,身上中了十多刀。”
幼瑛轻巧说着,声音很清晰:“我以往还会经常梦见他,一梦见他便会问他,为何要那么冲上去,留下阿娘和我又应当怎么办?知不知晓阿娘和我多伤心?他总是看着我不说话。毕竟他是军士吧,保护旁人是应当的。之后许是被我问烦了,就再也没有来过了。”
“阿还女郎,你同我说这些是何意?”魏净慈问道,手中的那张胡饼始终没有吃,那双眼睛在看着幼瑛时,与他那张脸一样黑。
“你莫要误会,我过来不是要送你去县衙,”幼瑛说道,“我来莫高后,便鲜少与人诉说这些。这些日子里,度厄湖边的白杨都种上了,我喜欢白杨,它像阿耶。今日又正巧碰上那位伙计的事,他养家糊口不易,倘若真让阿耶碰上了,恐怕也会冲上前去护着。我只是不明白,你为何要打得那样重?”
魏净慈抿了抿唇,没有选择粉饰:“若我打得不重,他又怎会放过我?”
“你往后还要去县里寻你的阿姐,你与他结下仇怨,到时候县里便会贴满你的通缉令,你连脱身都难,又如何去寻?”幼瑛继而问道。
“若是这样,下回我定是要打死他。”魏净慈极为平静的说道。
幼瑛看着他,或许他年纪尚小,才不过十五六岁,又经历了家中巨变。他既不如政论中温和,也不冷峻、强硬,充满权力博弈。
他像是一把灰扑扑又麻利尖锐的刀子,随时可以捅进任何人的身体里。
幼瑛来这儿,也不是专门为了劝解他。
她从袖袋里掏出钱袋子:“你先前应过我,要营生还钱。这里面的钱两不多,你便拿去补偿给那位伙计吧。你再给我写一张欠条,日后还给我便是。”
魏净慈眉头微动,别过脸去:“我阿姐恐怕早便死了,这钱我收不得。不过是横死,死便死罢。”
“倘若你阿姐真在县里,我平日里可以留意留意。你能跑的地方哪里有我多?倒是莫要真去牢里吃牢饭了,得不偿失。”幼瑛半靠着台阶,一把将钱袋子丢在了他的矿筐里。
余晖倾覆整片沙海,雪山挡住大半个日轮。
瞽姬的伤势渐愈后,觉着不能在睢园白吃白喝,便在幼瑛和乐户的搀扶下,一遍一遍的摔倒跌打,终于摸清了后院的路,平时可以分担些清扫打理的活。
此时园里已有客人上座,她们便跟随仆役抬着灯架子,次第点灯。
“自打康姜那位小娘子走了,这傅儿是穿得越来越艳了,曲也唱得愈发动人挠心。”
“许是好姊妹去享荣华富贵了,她也盼着跟个好郎君走。听闻贺员外原先最喜爱她,这姊妹之间也没有多少真情。”
“这新来的乐人…是叫阿泥吧?舞是跳得好,就是太清雅了,一点也不似谢临恩。”
“还是不够又滥又污,没有被好好拾掇过。”
“听闻莫高军的校尉极喜爱他,次次都让他进楼里陪侍,这不…又去了。”
“怎么谢临恩也往那儿去了?”
涸辙之鲋中的小鱼处境艰难,但它知晓远方有一股势力,即为“大江大河。”
那条大江大河未来能成肱骨之臣,也能成天下明君。
李庐月背后的“郎君”,或许真是那位旷世奇君,他的身边还有谢临恩与魏净慈。
江河之势都还没有强大到无需端赖任何人,他仍卧在山峦深处,含光葆真、静待时机。
说起来魏净慈,倒是有一段时间没有见过他了。
寄去长安的杏果又走了一个月的脚程送了回来。
“你…娘子,下回我是再也不送你这单了,我真怕我有命赚钱,没命回来。”驿夫从马车上翻出竹篮子放在柜台上,朝幼瑛擦擦汗抱怨。
杏果送去时,尚未熟透,青绿色的,果皮粗糙还有一圈绒毛,寄到长安那边便能刚刚巧成熟,现下又送回来,反而就熟过头了,包着它的绢布上汁水外溢。
掌柜闻言,忙停下记账的动作问他:“发生何事了?”
幼瑛也看着他说,他心悸之后正是满满的倾诉之欲:“那府舍的贵人始终没有露面,便是她身旁的女郎处理。她先引我进府,去了一处厢房,问我是从何处而来,又追问这杏果是谁所寄,还收走了我的户籍过所。我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只得一五一十地交代清楚。她倒是脾性温和,没有为难之意,留我在府中住了几日。”
“住处偏僻,平时见不着几个生人,但三餐倒是按时送来,饭□□致得很,总算不曾苛待我。只是那些送来的杏果早就被拿走,我也被叮嘱不得随意走动,唯能憋闷在屋里。”
“我事后才知晓…”驿夫偷偷打量着看了看幼瑛,怨怼退去,“那是长公主的府舍。待我行出长安好远了,我这背后还全都是冷汗。”
“长公主?”掌柜似乎还有些不可置信,但见驿夫的神色也不像说假话,便转眸看向幼瑛,又看看她这回要寄的香料,面色犹疑中又有狐疑,“娘子,虽说我们驿站虽送必达,但你也不能连安危都不告知我们,倘若杏果真出了什么事儿,是不是也由我们先给你担着?”
“你与这贵人…是何关系?”她问道,手中笔墨圆融地滴在粗糙纸上。
幼瑛记在心中,上回寄送杏果是她没有认清情势的鲁莽,不知袭招会在驿置查验。他没有对杏果动手脚,恐怕也是生怕引来长公主问罪,将事情闹大。
杏果能安然送去长安,又安然回来,想必袭招也事先知晓长公主没有领她这份情了。
倒也是好事。
幼瑛看着掌柜与驿夫面上的惴惴和探究,也随之蹙蹙眉:“怪我怪我,是我考虑不周。我原先是长公主府舍的婢女,因家父抱恙,我在长安担忧得紧,幸得长公主大发慈悲,赏了我钱两,允我回乡侍奉阿耶。我念着长公主的恩慈,便想着寄送莫高珍品给她品尝,以表寸心。”
掌柜见幼瑛身上的粗布烂衣,便又蘸蘸墨,松了一口气:“既是这样,那也应当告知我们,送给贵人的物什,总得多留意些。这杏子酒还在途中,想也是和杏果同样的待遇。娘子,你看你这香料还要再白白跑一趟吗?”
“这也是我对长公主微不足道的记挂,退回来再多又有何妨,不算是白跑,”幼瑛说道,“若是掌柜担心再有不测,我倒是可以捎句话让郎君记着,往后发生何事都与你们驿站无关。”
“何话?”
幼瑛看向驿夫说:“奴婢在莫高县定难坊好好的,待安顿好琐事,便亲回长安告谢。”
驿夫还是悻悻然地点点头,左右看了看:“二郎呢?我在驿置碰上九郎时,他说二郎受伤了,怎得就受伤了?”
掌柜手下的竹片算盘被拨得叮叮咚咚响,闻声也停了下来,不耐地拍打两下:“甭提了,真是倒楣的。”
“上两个月,他就被那乞索儿打破了头。这前几天,伤还没有好上多久,就又碰见了那该死的乞索儿,险些被他打成残废!老娘定要掘地三尺把他这个没心肝的挖出来!”
陇峦山耸立在茫茫沙海中,如刀削斧凿一般,越临近,便越能听见石锤的敲击声、矿石的碰撞声。苦役手中的凿子嵌入石缝,用力猛击,便从岩石中撬出矿块,沙尘滚滚的往下落,又扑又砸的盖在人身上。
“咳咳、咳咳——”
“魏净慈,有人找你!”
幼瑛同监工道了声谢,便见魏净慈从烈日炎炎下,背着矿筐从山路上赤脚过来。他愈走愈快,最后几乎是跑着过来,粗布衣衫上都是粉尘,与汗水一起黏稠着。待他及近,幼瑛便能闻见一股咸腥味,掺杂着铁矿金属的锈味。
他似乎也觉着不好意思,便退后了几步,与幼瑛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眼神诧异过后又很平顺:“阿还女郎,你过来寻我是有何事?”
“可是那些阿姐出事了?”他忽然问道。
“她们身上的伤每日都有在仔细照看,未曾有事,”幼瑛看看他被日头炙烤的脚,又是土又是泥又是血泡,“上回给你的鞋履,是穿得不适吗?“
原见魏净慈还是清秀得很,被晒了两个多月后,脸上黑黢黢的,又皱巴巴的。
“穿着鞋履在山石上干活,总是轻飘飘的不踏实。这样习惯了便无妨,女郎莫要担忧。”他说道。
灌木丛枯黄的,幼瑛还是第一回过来陇峦山,从陇峦山看日头往解玉雪山西落。
幼瑛招招手,同他在天然形成的岩石台阶上坐下,从马褡中拿出胡饼与水囊:“就是凉透了,吃起来干硬得很,水囊里的茶水倒是热的,你的肚子饿不饿?我正觉得饿了,还剩两只饼,你正好陪我一起吃了吧。”
魏净慈见她这么说,也不好再说什么,放下肩上的矿筐,往衣物上擦了擦手,便拿出一只粗瓷陶碗从水囊里倒了些水,咕噜咕噜喝了几口却呛着了,止不住咳嗽几声。
“方才正缺水喝,惹女郎见笑了。”他擦擦嘴,笑了笑,拿着空碗坐下,一坐下来那身衣服就宽大的鼓囊起来。
幼瑛也含笑看他。
魏净慈继续说:“只是…阿姐们无事,女郎过来寻我是何事?”
幼瑛想他坦诚的告知自己名姓,是不知她的身份。她知晓他的来历,也知晓他的去处。
“我今日去了驿站寄物件,听闻掌柜说前两日又碰上你了,”她笑了笑,吃了一口胡饼,“你怎又将她的伙计打伤了?”
日头的一角被雪山挡住,正值莫高最闷最热之时,一点风也没有,汗珠顺着魏净慈的脸颊滑落。
“原来女郎是为此事而来。”他会意道。
史书中记载了无数人的痛苦,历史行进的车轮碾压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翻阅过太多这样的痛苦后,便会让人不再去细究、不再去深思,而是匆匆给她们下定论。
隔着史书之间的痛苦是苍白单薄又无可奈何的。
幼瑛同样以这样的方式观过魏净慈的人生,她知他最后响彻寰宇,功业跨越千秋万代。
他理应是功成名就的。
就像他如今也是莫高县的大江大河之一,只不过暂时被困在涸辙之中。
所以还是多些保障为妙,莫等了涸辙成为大势,再投靠无门。
谢临恩与那位郎君,也不见得一定可靠。
谢临恩避世;那位郎君要时时刻刻掌控李庐月的动向。
史官评他「深沉有城府,不能测。」
魏净慈在幼瑛思忖间,继续说道:“我将身上的钱都给他了,他还要拉着我去县衙。我好声求过他,我不能去县衙,他不听。”
幼瑛面色不变,心中明白他为何坚决不去县衙。
他要找他阿姐。
他也不信任那些官差,深觉有去无回。
但他上回伤人,尚可理解成是为了瞽姬迫不得已;这回则完全是为了私欲,将人伤得那样重。
“我的乳名是阿娘取得,我同你讲讲她为何取这名,可好?”幼瑛说道。
魏净慈点点头。
“我阿耶原先是戍守边地的士兵,我自小便同他聚少离多,他每隔一段时日便会穿越高山、戈壁、冰川,冻伤摔伤是常有之事。阿娘盼望他平安回来,便习惯唤我阿还,讨个吉祥。”
“我记着我阿耶最大的心愿便是希望边境安宁、国家安宁,只要边疆稳了,再大的辛苦也吃得了。我十岁那年,他在巡逻中遭伏击,落了终身残疾,走起路来不方便。但我阿娘非常庆幸他在那种险况下还保住了性命,回到家里来做个闲职养伤也是极好的。”
“那天晚上我还在老师身边习读,他正巧来接送我回家,路上遇见了劫匪伤人,便那么冲了上去,身上中了十多刀。”
幼瑛轻巧说着,声音很清晰:“我以往还会经常梦见他,一梦见他便会问他,为何要那么冲上去,留下阿娘和我又应当怎么办?知不知晓阿娘和我多伤心?他总是看着我不说话。毕竟他是军士吧,保护旁人是应当的。之后许是被我问烦了,就再也没有来过了。”
“阿还女郎,你同我说这些是何意?”魏净慈问道,手中的那张胡饼始终没有吃,那双眼睛在看着幼瑛时,与他那张脸一样黑。
“你莫要误会,我过来不是要送你去县衙,”幼瑛说道,“我来莫高后,便鲜少与人诉说这些。这些日子里,度厄湖边的白杨都种上了,我喜欢白杨,它像阿耶。今日又正巧碰上那位伙计的事,他养家糊口不易,倘若真让阿耶碰上了,恐怕也会冲上前去护着。我只是不明白,你为何要打得那样重?”
魏净慈抿了抿唇,没有选择粉饰:“若我打得不重,他又怎会放过我?”
“你往后还要去县里寻你的阿姐,你与他结下仇怨,到时候县里便会贴满你的通缉令,你连脱身都难,又如何去寻?”幼瑛继而问道。
“若是这样,下回我定是要打死他。”魏净慈极为平静的说道。
幼瑛看着他,或许他年纪尚小,才不过十五六岁,又经历了家中巨变。他既不如政论中温和,也不冷峻、强硬,充满权力博弈。
他像是一把灰扑扑又麻利尖锐的刀子,随时可以捅进任何人的身体里。
幼瑛来这儿,也不是专门为了劝解他。
她从袖袋里掏出钱袋子:“你先前应过我,要营生还钱。这里面的钱两不多,你便拿去补偿给那位伙计吧。你再给我写一张欠条,日后还给我便是。”
魏净慈眉头微动,别过脸去:“我阿姐恐怕早便死了,这钱我收不得。不过是横死,死便死罢。”
“倘若你阿姐真在县里,我平日里可以留意留意。你能跑的地方哪里有我多?倒是莫要真去牢里吃牢饭了,得不偿失。”幼瑛半靠着台阶,一把将钱袋子丢在了他的矿筐里。
余晖倾覆整片沙海,雪山挡住大半个日轮。
瞽姬的伤势渐愈后,觉着不能在睢园白吃白喝,便在幼瑛和乐户的搀扶下,一遍一遍的摔倒跌打,终于摸清了后院的路,平时可以分担些清扫打理的活。
此时园里已有客人上座,她们便跟随仆役抬着灯架子,次第点灯。
“自打康姜那位小娘子走了,这傅儿是穿得越来越艳了,曲也唱得愈发动人挠心。”
“许是好姊妹去享荣华富贵了,她也盼着跟个好郎君走。听闻贺员外原先最喜爱她,这姊妹之间也没有多少真情。”
“这新来的乐人…是叫阿泥吧?舞是跳得好,就是太清雅了,一点也不似谢临恩。”
“还是不够又滥又污,没有被好好拾掇过。”
“听闻莫高军的校尉极喜爱他,次次都让他进楼里陪侍,这不…又去了。”
“怎么谢临恩也往那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