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王七十三年,正月初七,五行天上火,值神勾陈,诸事皆宜,忌无。
阴沉数月的天总算放晴些许。
饶是我再三阻挠,楼中与我相熟的兄弟姐妹仍旧执意凑出了足足堆满整个庭院的所谓“嫁妆”,卫珩亦是划出了自己的八成身家为聘。
“这是做什么?倒像是要把我送走。”
我实在哭笑不得。
纨素滴溜溜地转着眼珠,思考了半晌居然说出这么一句话来:“那我岂不是……也算楼主大人的妻舅了?”
其余人竟也哄笑起来,打趣道:“楼主的小舅子,怕是不好当啊!”
“好不好当,不妨一试?”
“楼楼楼、楼主大人……”纨素被吓了一跳,迅速跑到我身后干笑了两声,“这大喜的日子可不兴动武啊……”
卫珩垂眸轻轻一笑,抬起只手来,指尖赫然挂着一只刻纹繁复的银镯,下方还缀了三颗石榴状的小银铃。
“这是给纨素的吗?”
纨素似乎将方才的事忘得一干二净,连双目都亮了好几分,却依旧犹疑着未上前去接。
“你不要,我可给旁人了。”说着便要收回手去。
纨素一听,三步并作两步,将银镯一把夺过攥在手中:“多谢楼主大人!”
见状,大家纷纷起哄道:“楼主偏心!有甚么好东西都紧着纨素的,没有我们的份儿!”
卫珩自是不会当众这般厚此薄彼,他摆了摆手,让萦回抱了只箱子上前,那木箱一打开,竟是各式各样的珍宝,有珠花发簪,也有腰佩或是小摆件之类的。
“今日高兴,各位看上什么只管挑去,若没有喜欢的,便抓上两把金珠罢。”
“还以为是楼主偏疼,谁成想好东西都在后头呢!”
纨素抱起胳膊佯作不满,心里却欢喜得紧,生怕旁的兄弟姐妹把自己身上那些卫珩送的小玩意儿抢了去。
我身旁的图珠抿嘴笑笑,感叹道:“他还真像个孩子。”
我看着在院中与其他人追逐打闹起来的纨素,回想起他与这方庭院从前的模样,像一副笔法死板而又褪色多年的画,像精美的石料上蒙着一层厚厚的尘土,就连原本的色彩都看不清了,只剩下一片不透风的灰,始终沉闷、压抑。
可要让一个自幼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向来故作老成持重且沉默寡言的孩子变得生动,恐怕只有卫珩最清楚这其中需付出多少关爱。
我好像越来越能读懂他了。
这世上大多人的心上都多多少少有一块地方叫作“嫉妒”,通俗来说,大抵便是自己没有时亦见不得旁人有。但卫珩偏不,他越是没有什么,便越要给旁人什么,好像如此便能弥补自己的缺失。
“他就是个孩子。”
我笑着摇摇头如是说。
“时候不早了,走吧,我帮你绾发,”图珠一边说话一边向卫珩微微点头示意,然后拉起了我的手臂。
“最后一次为你绾发了,夫、人。”
说到最后,她刻意一字一顿,接着像被风吹过的檐铃一般轻笑起来。
我反手挽住她的胳膊,撒娇似的回答道:“我要图珠姐为我绾一辈子的头发!”
“想得美!我可不伺候你!”
“姊妹之间哪里能叫伺候?”
“你以前可不会这么耍贫嘴。”
待我看清镜中自己凤冠霞帔的模样,竟有些恍惚起来,直到图珠用手指轻轻划过我的一侧鬓发,然后将脸凑过来也挤进了镜中,我才稍稍回过神来。
“真好看,”她笑着说,“听说女子出嫁总要哭一遭的,你为何不哭?”
我摇摇头,将头上的各式流苏晃出细微声响。
“我不知道。”
我察觉到一阵逐渐接近的脚步,然后便从镜中看到蹲坐在门槛上的纨素急忙起身,卫珩按住了他的肩膀,比了个噤声的手势,却在抬头通过镜子与我目光交汇时微微怔住。
我转过头去,竟发觉他的眼睑染上一层薄樱色,似乎是被晚霞映衬出来的。
图珠不知何时悄无声息地带着其他人暂时离开了,卫珩走到我身边来,却只垂下睫毛轻声说道:“谢谢你,婳吾。”
我不明所以,凑近了些问:“谢我什么?”
他抬手轻轻将我拥入怀中。
“全部。”
听闻那晚的婚仪是硕州城几十年来最盛大的一场,却无人知晓究竟是哪家姑娘这样好福气,只是场面之大,令所有人都觉得来头不小。直到有人认出我腰佩上那团毛绒绒的物什,人们恍然忆起当年陈宫射花那档子事,公子珩射霙求裘一时间竟成佳话。
白寒笑一早便到场了,然而他并未携姬略同行,对此我毫不意外,因为她很早就亲自将贺礼送到了我手上,是一对白玉雕的小人儿,她依旧不多说什么,只淡声道了个“恭喜”。
而令我没想到的是平时一日要跑来八百趟的方采舟竟在这天迟迟不见踪影。
萦回越过人群走到卫珩身侧,低声问了一句:“楼主,时辰差不多了,恐要降雪,还等吗?”
我顺着卫珩的目光一并望向逐渐灰暗的天幕,最初是靛蓝压着一点琥珀色,几句话的功夫便暗下去了。
卫珩却转而看向我,露出一点笑意询问道:“夫人觉得呢?”
“不等了。”
“是。”
他不会来了。
那件事过后,方采舟从不迟到。
我不知道他为何不来,兴许是有急症病人需医治,又或许是不愿在这样的场合之下露面,但嘴上还是打趣道:“这家伙总说自己有的是钱,怎的今日连份礼都舍不得送了。”
卫珩笑笑,向我伸出手来,我同他并肩走过赤红色的氍毹。人声喧闹,而我的鼻尖却乍然有了一点凉意,接着身后说远不远的天空中窜出一道突兀而尖锐的声响,在众目睽睽下迸发,绽放出比银河还要璀璨的无数耀眼星芒,于是又有接二连三的烟花不断闪烁,铺满整片天,盖过一切声音,照亮整座夜幕将临的硕州城。
前些日子不是还说方圆数里的烟花都已售罄,怎么……我突然想起些什么,不禁轻声一笑喃喃道:“还真是份大礼啊。”
那场声势浩大的烟花令所有人都沉醉了许久,半晌才有人惊觉:“下雪了!”
“老天也在祝二位白头偕老啊!”
嘈杂的声音当中,不知是何人说了这样一句话,其余人也纷纷或是起哄或是附和起来。
我却全然听不见了,只看见卫珩定定地望着我,眼底的光亮像初春时滑过圆石上的澄澈泉水,被照得忽明忽暗。
他用只有我们两人才能听到的音量温声说:“谢谢你做我的妻子。”
我已不记得那时我回答了什么,只依稀记得愈下愈大的雪与手背上沾染的零星凉意。
素来繁华热闹的不夜楼在今夜也显得有些冷清了,三楼的窗边倚着个眉目慵懒的男子,有雪青色的薄纱有一下没一下地撩拨着他的一侧耳朵。
方采舟收起支在美人靠上的那只手,以指尖拈起一枚莹润透亮的棋子随手落下,整盘棋局竟毫无章法可言。
那夜满地大雪,他却抬头看见了一轮清月。
阴沉数月的天总算放晴些许。
饶是我再三阻挠,楼中与我相熟的兄弟姐妹仍旧执意凑出了足足堆满整个庭院的所谓“嫁妆”,卫珩亦是划出了自己的八成身家为聘。
“这是做什么?倒像是要把我送走。”
我实在哭笑不得。
纨素滴溜溜地转着眼珠,思考了半晌居然说出这么一句话来:“那我岂不是……也算楼主大人的妻舅了?”
其余人竟也哄笑起来,打趣道:“楼主的小舅子,怕是不好当啊!”
“好不好当,不妨一试?”
“楼楼楼、楼主大人……”纨素被吓了一跳,迅速跑到我身后干笑了两声,“这大喜的日子可不兴动武啊……”
卫珩垂眸轻轻一笑,抬起只手来,指尖赫然挂着一只刻纹繁复的银镯,下方还缀了三颗石榴状的小银铃。
“这是给纨素的吗?”
纨素似乎将方才的事忘得一干二净,连双目都亮了好几分,却依旧犹疑着未上前去接。
“你不要,我可给旁人了。”说着便要收回手去。
纨素一听,三步并作两步,将银镯一把夺过攥在手中:“多谢楼主大人!”
见状,大家纷纷起哄道:“楼主偏心!有甚么好东西都紧着纨素的,没有我们的份儿!”
卫珩自是不会当众这般厚此薄彼,他摆了摆手,让萦回抱了只箱子上前,那木箱一打开,竟是各式各样的珍宝,有珠花发簪,也有腰佩或是小摆件之类的。
“今日高兴,各位看上什么只管挑去,若没有喜欢的,便抓上两把金珠罢。”
“还以为是楼主偏疼,谁成想好东西都在后头呢!”
纨素抱起胳膊佯作不满,心里却欢喜得紧,生怕旁的兄弟姐妹把自己身上那些卫珩送的小玩意儿抢了去。
我身旁的图珠抿嘴笑笑,感叹道:“他还真像个孩子。”
我看着在院中与其他人追逐打闹起来的纨素,回想起他与这方庭院从前的模样,像一副笔法死板而又褪色多年的画,像精美的石料上蒙着一层厚厚的尘土,就连原本的色彩都看不清了,只剩下一片不透风的灰,始终沉闷、压抑。
可要让一个自幼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向来故作老成持重且沉默寡言的孩子变得生动,恐怕只有卫珩最清楚这其中需付出多少关爱。
我好像越来越能读懂他了。
这世上大多人的心上都多多少少有一块地方叫作“嫉妒”,通俗来说,大抵便是自己没有时亦见不得旁人有。但卫珩偏不,他越是没有什么,便越要给旁人什么,好像如此便能弥补自己的缺失。
“他就是个孩子。”
我笑着摇摇头如是说。
“时候不早了,走吧,我帮你绾发,”图珠一边说话一边向卫珩微微点头示意,然后拉起了我的手臂。
“最后一次为你绾发了,夫、人。”
说到最后,她刻意一字一顿,接着像被风吹过的檐铃一般轻笑起来。
我反手挽住她的胳膊,撒娇似的回答道:“我要图珠姐为我绾一辈子的头发!”
“想得美!我可不伺候你!”
“姊妹之间哪里能叫伺候?”
“你以前可不会这么耍贫嘴。”
待我看清镜中自己凤冠霞帔的模样,竟有些恍惚起来,直到图珠用手指轻轻划过我的一侧鬓发,然后将脸凑过来也挤进了镜中,我才稍稍回过神来。
“真好看,”她笑着说,“听说女子出嫁总要哭一遭的,你为何不哭?”
我摇摇头,将头上的各式流苏晃出细微声响。
“我不知道。”
我察觉到一阵逐渐接近的脚步,然后便从镜中看到蹲坐在门槛上的纨素急忙起身,卫珩按住了他的肩膀,比了个噤声的手势,却在抬头通过镜子与我目光交汇时微微怔住。
我转过头去,竟发觉他的眼睑染上一层薄樱色,似乎是被晚霞映衬出来的。
图珠不知何时悄无声息地带着其他人暂时离开了,卫珩走到我身边来,却只垂下睫毛轻声说道:“谢谢你,婳吾。”
我不明所以,凑近了些问:“谢我什么?”
他抬手轻轻将我拥入怀中。
“全部。”
听闻那晚的婚仪是硕州城几十年来最盛大的一场,却无人知晓究竟是哪家姑娘这样好福气,只是场面之大,令所有人都觉得来头不小。直到有人认出我腰佩上那团毛绒绒的物什,人们恍然忆起当年陈宫射花那档子事,公子珩射霙求裘一时间竟成佳话。
白寒笑一早便到场了,然而他并未携姬略同行,对此我毫不意外,因为她很早就亲自将贺礼送到了我手上,是一对白玉雕的小人儿,她依旧不多说什么,只淡声道了个“恭喜”。
而令我没想到的是平时一日要跑来八百趟的方采舟竟在这天迟迟不见踪影。
萦回越过人群走到卫珩身侧,低声问了一句:“楼主,时辰差不多了,恐要降雪,还等吗?”
我顺着卫珩的目光一并望向逐渐灰暗的天幕,最初是靛蓝压着一点琥珀色,几句话的功夫便暗下去了。
卫珩却转而看向我,露出一点笑意询问道:“夫人觉得呢?”
“不等了。”
“是。”
他不会来了。
那件事过后,方采舟从不迟到。
我不知道他为何不来,兴许是有急症病人需医治,又或许是不愿在这样的场合之下露面,但嘴上还是打趣道:“这家伙总说自己有的是钱,怎的今日连份礼都舍不得送了。”
卫珩笑笑,向我伸出手来,我同他并肩走过赤红色的氍毹。人声喧闹,而我的鼻尖却乍然有了一点凉意,接着身后说远不远的天空中窜出一道突兀而尖锐的声响,在众目睽睽下迸发,绽放出比银河还要璀璨的无数耀眼星芒,于是又有接二连三的烟花不断闪烁,铺满整片天,盖过一切声音,照亮整座夜幕将临的硕州城。
前些日子不是还说方圆数里的烟花都已售罄,怎么……我突然想起些什么,不禁轻声一笑喃喃道:“还真是份大礼啊。”
那场声势浩大的烟花令所有人都沉醉了许久,半晌才有人惊觉:“下雪了!”
“老天也在祝二位白头偕老啊!”
嘈杂的声音当中,不知是何人说了这样一句话,其余人也纷纷或是起哄或是附和起来。
我却全然听不见了,只看见卫珩定定地望着我,眼底的光亮像初春时滑过圆石上的澄澈泉水,被照得忽明忽暗。
他用只有我们两人才能听到的音量温声说:“谢谢你做我的妻子。”
我已不记得那时我回答了什么,只依稀记得愈下愈大的雪与手背上沾染的零星凉意。
素来繁华热闹的不夜楼在今夜也显得有些冷清了,三楼的窗边倚着个眉目慵懒的男子,有雪青色的薄纱有一下没一下地撩拨着他的一侧耳朵。
方采舟收起支在美人靠上的那只手,以指尖拈起一枚莹润透亮的棋子随手落下,整盘棋局竟毫无章法可言。
那夜满地大雪,他却抬头看见了一轮清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