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那次之后,我刻意让自己忙碌起来,一日三餐都是草草了事。
二妹三妹有了各自的事业,看着她们忙碌我也备受鼓舞。
只是这清水峪村镇地处南北交汇,经常有南方流民经过,即便新知府一顿雷霆手段收效显著,可这里没有绝对的安稳。
今年南方遭了灾,朝廷赈灾款又出了问题,皇帝震怒命臣子彻查。镇上的富足安静很快被打破了,大批南方的灾民涌进了清水峪村,还有些胆大的已经跑到了镇里。
南方的水灾是去年年底的事,赈灾款花了不少、灾民却越来越多,皇帝命心腹前往南部彻查,其中就有江刺史。
只是这救灾说着简单,实际却极为繁琐。
先不说河堤年久失修,当地百姓除了渔业就是做些小买卖,十里地内连个大夫没两个,远水解不了近渴,京城的大夫再多也没用。
这些消息都是良大夫知会我们的,他这些时日眉头皱得紧,拉着我和二妹商议了好几次去南方的事。
良大夫本就是江刺史的人,江刺史那边需要他,良大夫自然赴汤蹈火,只是这清水峪镇上的百姓也都指望着回春堂治病,良大夫陷入两难。
“师傅,还请放心徒儿留守,至于调度安排,还有大姐和老张他们帮我呢!”
良大夫教导二妹不过七八月,除了不舍确实还有些不放心。
相比前线的灾情瘟疫,这清水镇上的大病小灾二妹熟稔于心,这无疑是当前的最佳选择。
送走了良大夫一行,我又安顿了李婶一家子。
清水峪村那边已经遍地灾民,有山有水还有不少庄稼果树,那些饿极了的灾民不管不顾上来就抢。
知府派了官兵、村民锁好门窗也不顶用,农家矮墙向来防君子不防小人,对那些穷途末路之人来说抓进大狱正好有饭吃。
我把李婶一家安排进了隔壁院子,租金不高地方也算宽敞,大郎媳妇他们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有了李婶,二妹三妹每天能吃到刚出锅的烙糕饼子,夫子也经常故意拖会儿堂,大家围坐一起其乐融融倒像是一家子。
一天深夜房门突然被敲响,声音急促慌乱。
我打开院门,一个浑身是血的男子突然栽在地上,竟是跟随良大夫去南方的小吴。
小吴身强力壮,平日里能挑能扛、还能耍两下棍棒,良大夫带着小吴去南方,路上也踏实些,竟没想到他独自一人回来了,还受了重伤。
我看了看附近没有尾巴,赶忙扛进屋内让二妹给他包扎。
“阿殊姑娘……良大夫,我们,被山匪劫了……良大夫让我搬救兵来,这是他的信物,他在……”
小吴用尽全力说出了重要信息,人就晕了过去。
“他失血过多,大姐,家里药材不够,我去趟回春堂。”
“山匪、流民、南方贪腐……估计这镇子也要不安全了。
我跟你一起去。
三妹,你跟李婶说说,这些时日能不出门就别出门。”
小吴的性命暂时是保住了,可他迟迟不醒,我只能拿着仅有的消息去找知府了。
深夜去寻知府,府衙门口的衙役个个睡眼惺忪,没人搭理我。
还好我拿着小吴的那件血衣,见了血,这些衙役醒了大半,慌忙带路去见知府。
知府比我想象中还年轻,相貌堂堂一表人才,睡衣披着个狐裘就来见我,脸上也没有丝毫不悦。
“竟是这样的……”
沈知府很快接纳了事实,唤来手下官员商议对策。
至于我,他似乎并未把我当外人,中间还问了我的意见。
我对这些流民没有恶意,流移失所并非他们的过错,只是这一路的荒唐事他们做的确实过了。
换作原来,我会杀光了事,可如今我却觉得他们罪不至死。
“大人,小女人微言轻。
这对策,大人当真要听?”
“非也。姑娘在这镇上生活多年,这些风土民情自然比我这个外来者知晓得多,事态越复杂、越应该倾听百姓的声音,沈某洗耳恭听。”
这人眉清目秀,又有剿匪安定的功绩,算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官,加上他与我想象的封建官员不太一样,我对他多了几分信重。
再说了,这是他非要听的。
“那小女就斗胆了。
流民如今已经占领了清水峪村,只怕他们大批来镇上抢掠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再加上回春堂小吴之事,小女猜测路上的匪徒也是流民而已。
为今之计,救灾才是重中之重,只要那些流民有了居所、能吃饱穿暖,匪患才能根治,只是这救灾小女就不妄议了。”
旁边的官员有个身材肥硕的,在我开口时就多有不屑。
比他官职高的人说话,他表现得极为谦和;
而官职低的人开口,他从不正眼看、嘴里更是啧啧不已。
“一个乡野丫头瞎说八道些什么!
你怎么知道这些劫匪是流民?
你又没亲眼确认过。”
这胖子说完之后,不少官员随声附和,纷纷觉得有道理。
沈知府微笑安慰我,可我轻笑出声,他看我愣了一瞬。
“不知这位大人尊姓大名,小女虽没见过,可回春堂的伙计能证明小女所言为实。”
那胖子更是不屑了。
“切,满口胡言!
那人都昏迷不醒了,我看就是他现在口不能言,所以你这妮子才在这信口雌黄!”
“刘大人,慎言。”
沈知府大人声音冷冽,全场都安静了。
一个年轻的空降官能在短时间让这些地头蛇闭嘴,这沈知府也算是有些能耐。
“姑娘,你似乎有话要说?”
“正是。”我微微欠身,当然是向知府。
“小吴身上的伤口经我与二妹林想勘验,应该是农具所伤,并非是什么正经的刀具剑斧之类的利器,伤口失血过多也是因为沿路并未停歇导致的伤口二次开裂。
若真是拦路匪徒,不会选择又钝又沉的农具当武器。
再退一步讲,若真是刀剑等利器所伤,这小吴不会活着回来。”
沈知府和大多数官员面露赞赏之色,尤其是沈知府,眸中一亮,嘴角笑意渐浓。
那肥胖的刘大人非要跟我犟,为了自己的面子开始口吐芬芳。
“大人明查!这丫头和她妹妹小小年纪就扒开男子衣服,这实在有伤风化啊!这传出去怕是整个镇子都会名誉受损!”
沈知府不置可否,眼神反而看向我。
我微微一笑,询问这位刘大人。
“哦,我明白了。
这镇上百姓都知,良大夫救死扶伤多年,怕是看了不少女子的身子了,难不成这刘大人也觉得有失风化?那是不是该将良大夫捉拿回来治罪?
再者说了,如今的回春堂都是我二妹阿想在看诊,刘大人这话说的,那以后我二妹就不能再看病了,那镇上百姓真有什么事情,我回头让二妹跟大家解释,都是因为刘大人说的风化问题,大家生病就只能但凭天意了。”
“你!”
刘大人一口气没喘上来,这捂着胸口捶起来。
沈知府轻笑,随后几个有眼力见的官员忙将刘大人带了下去。
“姑娘,你这般见识,只在市井算是明珠蒙尘了。
救灾大事千头万绪,你愿不愿帮本官一个忙?”
我没想到沈知府竟如此直接,屏退左右之后与我单独面谈。
“如今这镇上和村里都需要衙役,良大夫那边我也不忍放着不管,正好姑娘知晓个中事情,姑娘愿不愿意出手相助?”
“和良大夫接应,还是说?
去南方前线救灾,还是把良大夫带回来?”
知府微微挑眉。
“姑娘还真是机敏,既然如此我也就直接说了。
我希望姑娘能协助我,把这镇子的事情处理妥当,良大夫那边我自会派人护送的。”
南方救灾是江刺史的大事,知府不会分不清孰轻孰重。
而且这些灾民,说到底都是南方受灾才造成的,说一切为了南方服务也没错。
知府条理清晰,只一炷香时间就对救灾之事进行了周密部署,这样的头脑怕是去了特工小队,当个参谋也不成问题。
“林姑娘,我会派一队人由你差遣,相机而动,你看如何?”
二妹三妹有了各自的事业,看着她们忙碌我也备受鼓舞。
只是这清水峪村镇地处南北交汇,经常有南方流民经过,即便新知府一顿雷霆手段收效显著,可这里没有绝对的安稳。
今年南方遭了灾,朝廷赈灾款又出了问题,皇帝震怒命臣子彻查。镇上的富足安静很快被打破了,大批南方的灾民涌进了清水峪村,还有些胆大的已经跑到了镇里。
南方的水灾是去年年底的事,赈灾款花了不少、灾民却越来越多,皇帝命心腹前往南部彻查,其中就有江刺史。
只是这救灾说着简单,实际却极为繁琐。
先不说河堤年久失修,当地百姓除了渔业就是做些小买卖,十里地内连个大夫没两个,远水解不了近渴,京城的大夫再多也没用。
这些消息都是良大夫知会我们的,他这些时日眉头皱得紧,拉着我和二妹商议了好几次去南方的事。
良大夫本就是江刺史的人,江刺史那边需要他,良大夫自然赴汤蹈火,只是这清水峪镇上的百姓也都指望着回春堂治病,良大夫陷入两难。
“师傅,还请放心徒儿留守,至于调度安排,还有大姐和老张他们帮我呢!”
良大夫教导二妹不过七八月,除了不舍确实还有些不放心。
相比前线的灾情瘟疫,这清水镇上的大病小灾二妹熟稔于心,这无疑是当前的最佳选择。
送走了良大夫一行,我又安顿了李婶一家子。
清水峪村那边已经遍地灾民,有山有水还有不少庄稼果树,那些饿极了的灾民不管不顾上来就抢。
知府派了官兵、村民锁好门窗也不顶用,农家矮墙向来防君子不防小人,对那些穷途末路之人来说抓进大狱正好有饭吃。
我把李婶一家安排进了隔壁院子,租金不高地方也算宽敞,大郎媳妇他们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有了李婶,二妹三妹每天能吃到刚出锅的烙糕饼子,夫子也经常故意拖会儿堂,大家围坐一起其乐融融倒像是一家子。
一天深夜房门突然被敲响,声音急促慌乱。
我打开院门,一个浑身是血的男子突然栽在地上,竟是跟随良大夫去南方的小吴。
小吴身强力壮,平日里能挑能扛、还能耍两下棍棒,良大夫带着小吴去南方,路上也踏实些,竟没想到他独自一人回来了,还受了重伤。
我看了看附近没有尾巴,赶忙扛进屋内让二妹给他包扎。
“阿殊姑娘……良大夫,我们,被山匪劫了……良大夫让我搬救兵来,这是他的信物,他在……”
小吴用尽全力说出了重要信息,人就晕了过去。
“他失血过多,大姐,家里药材不够,我去趟回春堂。”
“山匪、流民、南方贪腐……估计这镇子也要不安全了。
我跟你一起去。
三妹,你跟李婶说说,这些时日能不出门就别出门。”
小吴的性命暂时是保住了,可他迟迟不醒,我只能拿着仅有的消息去找知府了。
深夜去寻知府,府衙门口的衙役个个睡眼惺忪,没人搭理我。
还好我拿着小吴的那件血衣,见了血,这些衙役醒了大半,慌忙带路去见知府。
知府比我想象中还年轻,相貌堂堂一表人才,睡衣披着个狐裘就来见我,脸上也没有丝毫不悦。
“竟是这样的……”
沈知府很快接纳了事实,唤来手下官员商议对策。
至于我,他似乎并未把我当外人,中间还问了我的意见。
我对这些流民没有恶意,流移失所并非他们的过错,只是这一路的荒唐事他们做的确实过了。
换作原来,我会杀光了事,可如今我却觉得他们罪不至死。
“大人,小女人微言轻。
这对策,大人当真要听?”
“非也。姑娘在这镇上生活多年,这些风土民情自然比我这个外来者知晓得多,事态越复杂、越应该倾听百姓的声音,沈某洗耳恭听。”
这人眉清目秀,又有剿匪安定的功绩,算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官,加上他与我想象的封建官员不太一样,我对他多了几分信重。
再说了,这是他非要听的。
“那小女就斗胆了。
流民如今已经占领了清水峪村,只怕他们大批来镇上抢掠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再加上回春堂小吴之事,小女猜测路上的匪徒也是流民而已。
为今之计,救灾才是重中之重,只要那些流民有了居所、能吃饱穿暖,匪患才能根治,只是这救灾小女就不妄议了。”
旁边的官员有个身材肥硕的,在我开口时就多有不屑。
比他官职高的人说话,他表现得极为谦和;
而官职低的人开口,他从不正眼看、嘴里更是啧啧不已。
“一个乡野丫头瞎说八道些什么!
你怎么知道这些劫匪是流民?
你又没亲眼确认过。”
这胖子说完之后,不少官员随声附和,纷纷觉得有道理。
沈知府微笑安慰我,可我轻笑出声,他看我愣了一瞬。
“不知这位大人尊姓大名,小女虽没见过,可回春堂的伙计能证明小女所言为实。”
那胖子更是不屑了。
“切,满口胡言!
那人都昏迷不醒了,我看就是他现在口不能言,所以你这妮子才在这信口雌黄!”
“刘大人,慎言。”
沈知府大人声音冷冽,全场都安静了。
一个年轻的空降官能在短时间让这些地头蛇闭嘴,这沈知府也算是有些能耐。
“姑娘,你似乎有话要说?”
“正是。”我微微欠身,当然是向知府。
“小吴身上的伤口经我与二妹林想勘验,应该是农具所伤,并非是什么正经的刀具剑斧之类的利器,伤口失血过多也是因为沿路并未停歇导致的伤口二次开裂。
若真是拦路匪徒,不会选择又钝又沉的农具当武器。
再退一步讲,若真是刀剑等利器所伤,这小吴不会活着回来。”
沈知府和大多数官员面露赞赏之色,尤其是沈知府,眸中一亮,嘴角笑意渐浓。
那肥胖的刘大人非要跟我犟,为了自己的面子开始口吐芬芳。
“大人明查!这丫头和她妹妹小小年纪就扒开男子衣服,这实在有伤风化啊!这传出去怕是整个镇子都会名誉受损!”
沈知府不置可否,眼神反而看向我。
我微微一笑,询问这位刘大人。
“哦,我明白了。
这镇上百姓都知,良大夫救死扶伤多年,怕是看了不少女子的身子了,难不成这刘大人也觉得有失风化?那是不是该将良大夫捉拿回来治罪?
再者说了,如今的回春堂都是我二妹阿想在看诊,刘大人这话说的,那以后我二妹就不能再看病了,那镇上百姓真有什么事情,我回头让二妹跟大家解释,都是因为刘大人说的风化问题,大家生病就只能但凭天意了。”
“你!”
刘大人一口气没喘上来,这捂着胸口捶起来。
沈知府轻笑,随后几个有眼力见的官员忙将刘大人带了下去。
“姑娘,你这般见识,只在市井算是明珠蒙尘了。
救灾大事千头万绪,你愿不愿帮本官一个忙?”
我没想到沈知府竟如此直接,屏退左右之后与我单独面谈。
“如今这镇上和村里都需要衙役,良大夫那边我也不忍放着不管,正好姑娘知晓个中事情,姑娘愿不愿意出手相助?”
“和良大夫接应,还是说?
去南方前线救灾,还是把良大夫带回来?”
知府微微挑眉。
“姑娘还真是机敏,既然如此我也就直接说了。
我希望姑娘能协助我,把这镇子的事情处理妥当,良大夫那边我自会派人护送的。”
南方救灾是江刺史的大事,知府不会分不清孰轻孰重。
而且这些灾民,说到底都是南方受灾才造成的,说一切为了南方服务也没错。
知府条理清晰,只一炷香时间就对救灾之事进行了周密部署,这样的头脑怕是去了特工小队,当个参谋也不成问题。
“林姑娘,我会派一队人由你差遣,相机而动,你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