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纶愣住了,李佛衣眨巴眨巴眼,也忘记嚼东西了:“咦~太后娘娘怎么变皇帝伯伯了。”
杨纶第一次觉得这小丫头还有点用,于是换了个姿势告罪行礼,规规矩矩的逃不出一点毛病,倒是和他那个爹不太一样。
皇帝也很是尴尬啊,紧赶慢赶就为了看戏,还没看几眼就被太后踢出来,皇帝做到他这份上也是厉害。
“那个杨纶是吧。你没说错,太后在里面呢。”
太后:“……”
太后抱着李佛衣,小姑娘小小的软软的手里还抓着御膳房专门准备的糕点,小脸蛋一鼓一鼓的。
“慢点吃,都是你的。”
“皇姑祖母我允言相公呢,皇帝伯伯带他去哪里了呀。我都好久没见到他了。”
太后亲昵的刮了下她的鼻尖:“才多久就想他了,你这小妮子这么长时间都不来看姑祖母都不说想,他比姑祖母还重要?”
小佛衣害羞的缩脑袋:“才没有嘞。”
“这小子你喜欢他什么呀。”
“漂亮啊!”小佛衣挠挠头,“只有他是光头,对小光头。”
漂亮到过分的小和尚,那双眼睛出尘脱俗,美则美矣只是周生气度不像和尚,太贵气。
“那你萧景熙哥哥呢,前几日你还说要嫁给他呢。”太后有心打趣。
“哎呀,往事不堪回首,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再说我也没给萧景熙哥哥提亲呀。我只给允言相公提亲了呀。”
“你这小丫头呀。”太后只是打趣了几句便将话题引到别处,小孩子注意力最容易转移。
这边皇帝本想带杨纶回御书房交流,但且不说福寿宫与御书房相距甚远,就说杨纶这娇花一样的身子骨……权衡再三皇帝就将人带到了上书房。
北临共有四位皇子,萧景熙是故去元皇后所生,为嫡为长。萧禹宥是定淳皇后所处,其余两位皇子分别是舒妃,卫妃所出,一个刚刚满月一个刚刚出生。
故而偌大的上书房只有两位皇子和一个良妃所出的公主。
皇帝到的时候连夫子都没有,王韩找太监一问才知夫子去挑选课本了皇帝这才宽心,杨纶虽小但也是个臣子,皇室尊严还是要的。
上书房里十分安静,安静是指除了读书声啥声音都有。
萧景熙脊背挺直长松一样端坐,手执书卷。萧禹宥拿着刻刀专注的雕刻手中木剑,手上还缠着绑带。
至于另一位公主早就不见身影,估计是偷懒回宫了。
杨纶好像听到了皇帝微不可闻的叹息声。
皇帝居上位,堂下依次是温和内敛萧景熙,跳脱好动萧禹宥,以及光头杨纶。萧禹宥隔着萧景熙看他,明目张胆的,生怕杨纶发现不了似的。
就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小动作,皇帝轻咳,“杨纶,朕听闻你三岁能诵五岁能诗朕,只是身子一贯不好你父亲便让你入寺清修,现在也算学成归来,朕想让你进宫伴读,你作何打算?”
杨纶低头不语,萧景熙垂眸没有什么反应倒是萧禹宥两手一拍:“好啊!”
他同李佛衣一贯交好,算得上狼狈为奸,关于李佛衣纳妾的事他没少出主意。
皇帝就看着萧禹宥扭来扭去的看杨纶,就差把我对你有兴趣写在脸上了。
明明年岁相仿,怎么这性子差别就这么大呢……萧景熙戳了一下自家泼猴弟弟,萧禹宥眨眼,不明缘由。
皇帝挪了挪身子,调整到只能看到萧景熙和杨纶。眼不见心不烦。
毕竟面对的只是十岁的孩子,皇帝耐心的劝说“一来宫中御医药材极多对你的身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二来上书房授课之人都是德高望重的大能比起太学有过之而无不及,三来禹宥顽劣整日舞刀弄枪搅得皇宫不得安宁,朕有心罚他,他兄长还护着。若你能伴读同景熙一起或能稳稳他的性子你可愿意?”
奇花万树锦鳞泳,古木千株翠鸟鸣。
微风渐起,榆树浓浓枝叶间细细碎碎的撞下来光亮。
皇子伴读啊。
“杨纶。”萧禹宥站在亭中,金线晕染在墨色的衣摆上,束发轻扬,少年意气。
杨纶眼眸微眯遥遥行礼:“见过二皇子殿下。”说着就要上前。
从亭中远看便是微波荡漾的湖水,少年出声阻止“你站那别动。”少年眼中无奈,挥打着手臂:“这水边蚊虫忒多,你等等我来找你。”
比起大皇子的矜贵温润,二皇子更像是一位意气风发的少年侠士,更为真挚。
少年歘的一下站在他面前,忽然凑近打量,直勾勾的。
杨纶一身蓝衣不卑不亢,漂亮到雌雄莫辨的一张脸,气质却是青竹高雅。
他还以为李佛衣只是看中他漂亮的脸蛋外加一颗光溜溜的脑袋现在看来又好像不是。
萧禹宥直直看着他的眼睛,他也是。
“二皇子找臣可是有事?”
萧禹宥退开一步,笑吟吟的:“没事,我就是觉得你好看,好奇到底要长成什么样才能让李佛衣抛弃一众小妾去提亲。现在我知道了,你确实值得。李佛衣那丫头就眼光好点。”
杨纶:……
“臣想殿下可能是误会了,臣与李小姐--”
“杨纶,”萧禹宥忽然打断他,“你是我和皇兄的第一个伴读,也会是唯一一个,所以别着急,我们来日方长。”
十岁的少年还不能算得上多么复杂,但是在深宫里长大哪有真正的单纯,他也只是带着不愿被磨平的稚气与轻狂,清醒笨拙的长大。
而现在的他孤注一掷的将只见过一面的他纳入自己人的范畴。
不知道是聪明还是莽撞。
伴读从来都伴随着党争。萧禹宥走的很快,像是江湖走出来的少年郎,可观他举止仍有天家之范。
是天家之范却不是帝王之气。
杨纶忽然很想见见那位皇后,只是很快又为自己的这个念头感到好笑,来日方长,不是吗?
“允言哥哥!”
正想着怀里撞入一个软乎乎的东西,杨纶猝不及防被撞的一个趔趄险些倒下,靠着树干才堪堪稳住身子,背上火辣辣的疼,怀里的小姑娘到是毫无察觉。
他是早产,母体带病,一直在文昭寺修养前不久才回都,真正算起来与李佛衣才见了三次。一次君候府为他归来设宴,一次太后宫中,而眼下是第三次。
萧禹宥愿意怎么快接受他或许眼前这位的原因也少不了。
杨纶拉开她。
寺中修养这些年对金都的权贵并不是一无所知,譬如这位几乎算得上是金都独一无二的贵女了,公主比起她也不能。
生母琦安郡主是太后侄女,生父李之仪寒门出生年纪轻轻官拜礼部尚书,李佛衣本人更是深得帝后喜爱,更遑论常年出入宫中与两位嫡皇子交情甚好。这样的身份又怎么会让她独自一人在宫中乱走。
杨纶顺着她来的方向果然在不远处看到了乌压压的一群人皆是盛冠华服的,为首笑容慈祥的是太后,身旁那位凤服明媚的女子应该就是皇后,杨纶在人群里看到了他母亲还有琦安郡主。更多的是他对不上号的夫人。
刚还在想见见皇后,现在倒是见到了。
还没等他有什么反应就被一只小手牵了过去。
这个小姑娘或许在世人眼里已经是他的福星了。
“太后娘娘,您看佛衣就说那是允言哥哥吧。”
太后一脸宠溺:“是是是,佛衣说得对。”转眼就泫然欲泣抬手抹泪:“姑祖母年纪大了,眼神不好了认不出来了。”
闻言,李佛衣噔噔噔的跑到太后身边,抓着衣角有些担心:“那太后娘娘能认得佛衣吗?”
“能的。姑祖母永远能认得佛衣。”
李佛衣的脸皱皱巴巴的:“为什么呀?”
太后自然的弯下腰抱起她:“因为姑祖母喜欢佛衣呀。”
注意到太后要抱李佛衣的琦安郡主下意识的出声:“太后这--”
皇后不动声色的摇摇头拦下了。
李佛衣皱巴巴的小脸瞬间笑开了,指着杨纶的方向:“那姑祖母多看看允言哥哥是不是也能认得允言哥哥了。我允言哥哥长得可好看了。”
到现在太后才把视线投在他身上。
李佛衣和太后不像君臣更像是一对寻常的祖孙,但是她能不顾礼法他却不能。
“臣杨纶见过太后娘娘,皇后娘娘。”
弯下腰,眼中是青灰的石板还有各色的裙摆,头顶是各色的目光。
“果然是个好孩子,起来吧。”
这是皇权,是凌驾于礼法之上的。
那日离山师傅的讳莫如深,他好像明白了。
他本想在山中了此一生,年少时一直见到的是寺中的佛像前每日那些形形色色的人向佛祖,不惜省吃俭用也要留足香火钱的寻常百姓,随手就能捐出一座佛像的王侯世家,他们所求无非一样,想要更多。
这世间所有并无不同。
佛曰:众生平等
他年少早慧,没经历世事,虽然病痛缠身但仍觉得无趣,他没有什么想要的,能轻易舍去的都不是心中所求。
留在寺中算是其中之一,但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事与愿违,佛祖保佑不了天下人。
但其实他知道自己有一天终将离山,就像记事起每月不断的家书。
山下是红尘。
那日他第一次向师父提出了要求,请求永遁空门。
谁曾想第二日杨家的人就来接他了。
师父说他天生属于这里。直到现在他才好像明白师父说的这句话。他杨纶,君候府的嫡子,哪怕是常年不在金都一旦回来只是单单因为一张脸就处在流言中心,接近权力的中心。
他天生属于红尘。
是宿命,是逃不掉的命。
杨纶第一次觉得这小丫头还有点用,于是换了个姿势告罪行礼,规规矩矩的逃不出一点毛病,倒是和他那个爹不太一样。
皇帝也很是尴尬啊,紧赶慢赶就为了看戏,还没看几眼就被太后踢出来,皇帝做到他这份上也是厉害。
“那个杨纶是吧。你没说错,太后在里面呢。”
太后:“……”
太后抱着李佛衣,小姑娘小小的软软的手里还抓着御膳房专门准备的糕点,小脸蛋一鼓一鼓的。
“慢点吃,都是你的。”
“皇姑祖母我允言相公呢,皇帝伯伯带他去哪里了呀。我都好久没见到他了。”
太后亲昵的刮了下她的鼻尖:“才多久就想他了,你这小妮子这么长时间都不来看姑祖母都不说想,他比姑祖母还重要?”
小佛衣害羞的缩脑袋:“才没有嘞。”
“这小子你喜欢他什么呀。”
“漂亮啊!”小佛衣挠挠头,“只有他是光头,对小光头。”
漂亮到过分的小和尚,那双眼睛出尘脱俗,美则美矣只是周生气度不像和尚,太贵气。
“那你萧景熙哥哥呢,前几日你还说要嫁给他呢。”太后有心打趣。
“哎呀,往事不堪回首,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再说我也没给萧景熙哥哥提亲呀。我只给允言相公提亲了呀。”
“你这小丫头呀。”太后只是打趣了几句便将话题引到别处,小孩子注意力最容易转移。
这边皇帝本想带杨纶回御书房交流,但且不说福寿宫与御书房相距甚远,就说杨纶这娇花一样的身子骨……权衡再三皇帝就将人带到了上书房。
北临共有四位皇子,萧景熙是故去元皇后所生,为嫡为长。萧禹宥是定淳皇后所处,其余两位皇子分别是舒妃,卫妃所出,一个刚刚满月一个刚刚出生。
故而偌大的上书房只有两位皇子和一个良妃所出的公主。
皇帝到的时候连夫子都没有,王韩找太监一问才知夫子去挑选课本了皇帝这才宽心,杨纶虽小但也是个臣子,皇室尊严还是要的。
上书房里十分安静,安静是指除了读书声啥声音都有。
萧景熙脊背挺直长松一样端坐,手执书卷。萧禹宥拿着刻刀专注的雕刻手中木剑,手上还缠着绑带。
至于另一位公主早就不见身影,估计是偷懒回宫了。
杨纶好像听到了皇帝微不可闻的叹息声。
皇帝居上位,堂下依次是温和内敛萧景熙,跳脱好动萧禹宥,以及光头杨纶。萧禹宥隔着萧景熙看他,明目张胆的,生怕杨纶发现不了似的。
就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小动作,皇帝轻咳,“杨纶,朕听闻你三岁能诵五岁能诗朕,只是身子一贯不好你父亲便让你入寺清修,现在也算学成归来,朕想让你进宫伴读,你作何打算?”
杨纶低头不语,萧景熙垂眸没有什么反应倒是萧禹宥两手一拍:“好啊!”
他同李佛衣一贯交好,算得上狼狈为奸,关于李佛衣纳妾的事他没少出主意。
皇帝就看着萧禹宥扭来扭去的看杨纶,就差把我对你有兴趣写在脸上了。
明明年岁相仿,怎么这性子差别就这么大呢……萧景熙戳了一下自家泼猴弟弟,萧禹宥眨眼,不明缘由。
皇帝挪了挪身子,调整到只能看到萧景熙和杨纶。眼不见心不烦。
毕竟面对的只是十岁的孩子,皇帝耐心的劝说“一来宫中御医药材极多对你的身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二来上书房授课之人都是德高望重的大能比起太学有过之而无不及,三来禹宥顽劣整日舞刀弄枪搅得皇宫不得安宁,朕有心罚他,他兄长还护着。若你能伴读同景熙一起或能稳稳他的性子你可愿意?”
奇花万树锦鳞泳,古木千株翠鸟鸣。
微风渐起,榆树浓浓枝叶间细细碎碎的撞下来光亮。
皇子伴读啊。
“杨纶。”萧禹宥站在亭中,金线晕染在墨色的衣摆上,束发轻扬,少年意气。
杨纶眼眸微眯遥遥行礼:“见过二皇子殿下。”说着就要上前。
从亭中远看便是微波荡漾的湖水,少年出声阻止“你站那别动。”少年眼中无奈,挥打着手臂:“这水边蚊虫忒多,你等等我来找你。”
比起大皇子的矜贵温润,二皇子更像是一位意气风发的少年侠士,更为真挚。
少年歘的一下站在他面前,忽然凑近打量,直勾勾的。
杨纶一身蓝衣不卑不亢,漂亮到雌雄莫辨的一张脸,气质却是青竹高雅。
他还以为李佛衣只是看中他漂亮的脸蛋外加一颗光溜溜的脑袋现在看来又好像不是。
萧禹宥直直看着他的眼睛,他也是。
“二皇子找臣可是有事?”
萧禹宥退开一步,笑吟吟的:“没事,我就是觉得你好看,好奇到底要长成什么样才能让李佛衣抛弃一众小妾去提亲。现在我知道了,你确实值得。李佛衣那丫头就眼光好点。”
杨纶:……
“臣想殿下可能是误会了,臣与李小姐--”
“杨纶,”萧禹宥忽然打断他,“你是我和皇兄的第一个伴读,也会是唯一一个,所以别着急,我们来日方长。”
十岁的少年还不能算得上多么复杂,但是在深宫里长大哪有真正的单纯,他也只是带着不愿被磨平的稚气与轻狂,清醒笨拙的长大。
而现在的他孤注一掷的将只见过一面的他纳入自己人的范畴。
不知道是聪明还是莽撞。
伴读从来都伴随着党争。萧禹宥走的很快,像是江湖走出来的少年郎,可观他举止仍有天家之范。
是天家之范却不是帝王之气。
杨纶忽然很想见见那位皇后,只是很快又为自己的这个念头感到好笑,来日方长,不是吗?
“允言哥哥!”
正想着怀里撞入一个软乎乎的东西,杨纶猝不及防被撞的一个趔趄险些倒下,靠着树干才堪堪稳住身子,背上火辣辣的疼,怀里的小姑娘到是毫无察觉。
他是早产,母体带病,一直在文昭寺修养前不久才回都,真正算起来与李佛衣才见了三次。一次君候府为他归来设宴,一次太后宫中,而眼下是第三次。
萧禹宥愿意怎么快接受他或许眼前这位的原因也少不了。
杨纶拉开她。
寺中修养这些年对金都的权贵并不是一无所知,譬如这位几乎算得上是金都独一无二的贵女了,公主比起她也不能。
生母琦安郡主是太后侄女,生父李之仪寒门出生年纪轻轻官拜礼部尚书,李佛衣本人更是深得帝后喜爱,更遑论常年出入宫中与两位嫡皇子交情甚好。这样的身份又怎么会让她独自一人在宫中乱走。
杨纶顺着她来的方向果然在不远处看到了乌压压的一群人皆是盛冠华服的,为首笑容慈祥的是太后,身旁那位凤服明媚的女子应该就是皇后,杨纶在人群里看到了他母亲还有琦安郡主。更多的是他对不上号的夫人。
刚还在想见见皇后,现在倒是见到了。
还没等他有什么反应就被一只小手牵了过去。
这个小姑娘或许在世人眼里已经是他的福星了。
“太后娘娘,您看佛衣就说那是允言哥哥吧。”
太后一脸宠溺:“是是是,佛衣说得对。”转眼就泫然欲泣抬手抹泪:“姑祖母年纪大了,眼神不好了认不出来了。”
闻言,李佛衣噔噔噔的跑到太后身边,抓着衣角有些担心:“那太后娘娘能认得佛衣吗?”
“能的。姑祖母永远能认得佛衣。”
李佛衣的脸皱皱巴巴的:“为什么呀?”
太后自然的弯下腰抱起她:“因为姑祖母喜欢佛衣呀。”
注意到太后要抱李佛衣的琦安郡主下意识的出声:“太后这--”
皇后不动声色的摇摇头拦下了。
李佛衣皱巴巴的小脸瞬间笑开了,指着杨纶的方向:“那姑祖母多看看允言哥哥是不是也能认得允言哥哥了。我允言哥哥长得可好看了。”
到现在太后才把视线投在他身上。
李佛衣和太后不像君臣更像是一对寻常的祖孙,但是她能不顾礼法他却不能。
“臣杨纶见过太后娘娘,皇后娘娘。”
弯下腰,眼中是青灰的石板还有各色的裙摆,头顶是各色的目光。
“果然是个好孩子,起来吧。”
这是皇权,是凌驾于礼法之上的。
那日离山师傅的讳莫如深,他好像明白了。
他本想在山中了此一生,年少时一直见到的是寺中的佛像前每日那些形形色色的人向佛祖,不惜省吃俭用也要留足香火钱的寻常百姓,随手就能捐出一座佛像的王侯世家,他们所求无非一样,想要更多。
这世间所有并无不同。
佛曰:众生平等
他年少早慧,没经历世事,虽然病痛缠身但仍觉得无趣,他没有什么想要的,能轻易舍去的都不是心中所求。
留在寺中算是其中之一,但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事与愿违,佛祖保佑不了天下人。
但其实他知道自己有一天终将离山,就像记事起每月不断的家书。
山下是红尘。
那日他第一次向师父提出了要求,请求永遁空门。
谁曾想第二日杨家的人就来接他了。
师父说他天生属于这里。直到现在他才好像明白师父说的这句话。他杨纶,君候府的嫡子,哪怕是常年不在金都一旦回来只是单单因为一张脸就处在流言中心,接近权力的中心。
他天生属于红尘。
是宿命,是逃不掉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