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沈知微便踏入了司衣房。晨间清风徐徐吹过青砖黛瓦的官署,吹得满园枝桠旖旎摇晃。她怀中抱着一只精致的司衣官玩偶,那小小的身形穿着与司衣官相仿的官袍,袖摆间流云纹的绣饰细腻逼真,连那略带笑意的神态都惟妙惟肖。
司衣官年过半百,银须飘然,是司衣房的主心骨。此刻,他正端坐于案前,翻阅一本记录各部衣料进出的账册。案头鎏金香炉里袅袅升着沉香,阳光透过茜纱窗棂,在他碧色官袍上投下细密的光斑。见沈知微到来,抬头一笑:“沈娘子,这般早到,可是布料又用尽了?”
沈知微笑着递上手中的玩偶,柔声道:“小女日常多得大人照顾,特制此物聊表谢意,还望大人不嫌简陋。”
司衣官接过玩偶,细细端详一番,不禁露出赞叹之色:“这小玩偶与老夫竟有八分相似!这眉眼神态,简直是从镜中照出来的。小娘子这手艺,实在让人佩服。”说罢,他抚了抚玩偶的官袍纹饰,连连点头,“细节到位,着实讲究。”
沈知微欠身,谦逊道:“大人谬赞了,这不过是些小玩意,也取材于司衣房,小女能得大人宽厚照拂,已是莫大幸事。”
司衣官笑着捋须,目光和煦:“心意难得,也有趣得很。不过,沈娘子今日如此早到,想必不止为此吧?”说着,晃了晃手中的玩偶。
沈知微轻点头,语气郑重:“确有一些事想请教大人,还望垂允。”
司衣官闻言,稍稍收敛了笑意,向旁边的座位一指:“坐下说罢,老夫听听是何事。”
沈知微行礼落座,腰背挺直如春日新竹,袖口露出半截青玉镯与案上青瓷茶盏相映成趣。她略一整理思路,娓娓道来:“想必大人知道,儿近来设计了一些玩偶,服饰材料均取材于司衣房余料。这些玩偶有幸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小女也在崇仁坊开了一间店铺,名为‘锦童斋’。如今销路渐广,小女斗胆前来询问,是否能与司衣房签订独家供货协议,使余料长期专供锦童斋?”
司衣官略一挑眉,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沈知微继续说:“与司衣房签订协议,小女有两点承诺。其一,愿将相关玩偶利润的两成上交与司衣房,按月交纳,礼部可随时派人查账。其二,保证所售玩偶品质,司衣房可随时监管,绝不坠了礼部名誉。”说到此处,沈知微顿了顿,又补充一句:“儿窃以为,专供余料也有助于司衣房规范管理,杜绝市面低劣仿品损害官方声誉。”
司衣官捋须沉吟片刻,忽而道:“沈娘子这‘余料专供',司衣房每月余料多寡不定...”
“大人思虑周全,”沈知微立即接道,“双方可在契约中特别注明‘按实际余料数量供给',若遇宫中大典余料激增,锦童斋全数接收;若逢淡季余料稀少,亦不敢有半句怨言。”老人眼中精光一闪:“小娘子倒是都思虑到了。”再开口时语气中多了几分郑重:“你这提议新颖,不过此事非我一人可定,还需上报审批才行。”
沈知微起身深施一礼:“若大人愿为此费心,小女感激不尽。听闻大人爱饮蒙顶石花,恰巧前日新得半斤...”
“哎——”司衣官抬手止住她的话头,佯怒道:“老夫是那等收受贿赂之人?”忽又捻须笑道:“不过若是小娘子亲手制的玩偶,倒可多送几个给老夫孙儿。”
“这简直是老大人抬爱,儿不日便给老大人家下送去,只是尚不知老大人府邸何在?”沈知微谦虚笑答,心中却暗自盘算,若得知司衣官的府邸所在,日后人情往来便更加便捷。
司衣官点头,眼中带着几分欣赏,望着少女单薄却挺拔的背影,想这小娘子虽寄居官宦人家,却要自谋生路,心道寄人篱下可见不易,是个有主见的。想起自家那个终日扑蝶嬉戏的孙女,不由暗叹同是女儿身,际遇竟如此不同。遂慈和一笑道:“长安居大不易,年轻人有手艺,又愿意自强自立,老夫自然是乐意助一臂之力。不过,你这般急着想包圆我处余料,可见大有宏图啊。”
沈知微含羞一笑道:“不瞒大人,生意尚可。只是小女一人打点忙不过来,正计划招人相助。”
司衣官笑着点头:“有干劲,甚好!”
-----------------------------
炎炎夏日的上午,蝉鸣切切,从司衣房回到锦童斋,沈知微将店铺所有门窗都打开,感到空气的流通,她坐到书案前,铺开纸笔,开始设计锦童斋的专属标识。
她将‘锦’字的笔画与流动的丝带结合,笔锋转折处特意模仿‘吴带当风’的飘逸,又在起承转合间藏进小篆的筋骨。朱砂与石青在宣纸上交融,渐渐绘出似字似画的图案。在一边营业一边创作中,不知不觉间,日头已偏西。店内客人不多,正当她凝神勾画时,耳边想起一声小心翼翼的轻唤,“沈娘子。”
沈知微抬头一看,竟是司衣房那绣出‘梅溪泛舟’图的小学徒阿程。
见沈知微抬头看他,阿程略显拘谨地拱了拱手:“沈娘子,可否打扰片刻?”少年穿着半旧的靛青布袍,袍角还沾着些许丝线碎,双手略紧张地紧贴身体两侧,露出指节处经年累月留下的针眼。
沈知微点头笑回:“是阿程,有何事?但讲无妨。”
阿程略显局促,声音微带忐忑:“今日上午沈娘子去找司衣大人时,小子正在屏风后做活。恕小子无状,沈娘子与大人所言之事,小子都听见了。”说到此处阿程脸微红,朝沈知微深深一揖。
沈知微点头道无妨。
阿程继续说:“小子听您和大人说要招针线女工,舍妹从小擅长此道,技艺不比小子差,不知可否给她一个机会?”
沈知微略一思索,目光扫过少年磨破的袖口,那处用同色丝线细细缝补过,针脚之密竟看不出破绽。点头道:“自然可以。不过我需先见见她,看看手艺如何。若你明日方便,可带她来此一谈。”
阿程连声应下,喜不自胜。转身时险些撞倒门口一只金吾卫玩偶,忙不迭扶正,又对着玩偶连连作揖,逗得柜台后的沈知微忍俊不禁。
----------------------------
次日一早,阿程带着妹妹阿锦如约而至。阿锦不过十五六岁,眉目清秀,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宁静。她穿着洗得发白的藕荷色襦裙,裙角绣着连绵的忍冬纹,虽已褪色,仍能看出当初精巧的绣工。她略略低垂着头,却在不经意抬眼时,露出双秋水般的眸子。
“听说你擅长针线活,可否让我看看你的绣品?”沈知微笑着问。
阿锦从布包中取出几件绣品递上。沈知微细细查看,线脚细密,针法灵动,尤其是一幅“双燕穿花”的绣帕,燕子翅膀用深浅八色丝线晕染,花蕊以一种似金线又不是金线的材料点缀,色彩层次分明,栩栩如生。
沈知微不由得点头赞叹:“好手艺!难得难得。”指尖抚过绣帕上振翅欲飞的双燕,“这花蕊的晕色,可是把一股丝线劈作八缕?”阿锦轻声应道:“回娘子话,是用草木染的深浅褐线,混着柘浆染的金黄线。阿娘教我将陈年茜草根泡出淡褐色,新根泡浓褐色,再与柘浆线交替使用。” 沈知微闻言眼睛一亮:“这配色思路倒是新奇!”少女羞赧摇头:“让娘子见笑了。实在是买不起金线,只好取柘树汁液反复浸染,要染二十遍才得这般颜色。”
沈知微点点头,抬头看着阿锦道:“只我这里聘人,不仅需会针线帮我制作玩偶,还需协助打理店铺。女子抛头露面,你家中双亲可愿?”
阿程见状,微暗了神色,上前解释家中困境。
原来这兄妹的母亲绣工出身,但嫁人不淑,父亲赌博成性,家境用贫寒不足以形容,即便母亲带着兄妹二人一齐做绣活,依然生活难以为继。“最艰难时,我们三人分食一个胡饼,阿娘总说她在厨下吃过了,实则并没有...”
最终其父因欠债被打死,死后他们家境反而有所改善。阿程又因技艺出色,得以进入司衣房工作,“考核那日,阿娘把最后半块银铤熔了,给我打了套新针具...”
本来家庭已渐生希望,不久前母亲却因过度劳累积劳成疾,不幸去世。家中白日只小妹阿锦一人,渐渐便有那浮浪子弟趁阿程上工去骚扰阿锦,“他们在院墙上画不堪的图案,往门缝里塞淫词艳曲...”二人烦恼不已。
阿程思来想去不知如何是好,昨日晨间听闻沈家娘子欲招一擅针线女工,阿程与沈知微有过几次接触,知她是许主事家中女眷。想阿妹若为沈娘子做工,一来官家背景环境安全,二来不指望挣银子,能解决部分饭食也算养活一人,因此鼓足勇气替妹求职。
阿程似是努力压下心头的悲凉,低声说道:“沈娘子,若不是这些经历,我们怎会如此珍惜每一个来之不易的机缘。我妹妹如今针线活也算得精湛,只盼能有一处安身立命之所。像我们这等身份,只要清白做人,能够养活自己,不敢奢求其它。”
阿锦在一旁默默听着,眼眶微红,终究轻轻拉了拉阿程的袖角,柔声唤道:“哥……”
沈知微点头,想了想,将手边一个做工过半的玩偶递给阿锦,让她现场将玩偶缝制完全,以考量她的立体裁制能力。阿锦手指翻飞间,很快便完成了任务。沈知微见她空间想象能力也确实极其不错,便温声对阿锦说:“你手艺很好,若愿留下,我便聘你为锦童斋的绣工。双方签署工契,约定工钱和职责,可好?”
阿锦一听,竟然还发工钱,睫毛轻颤如蝶,抬眸惊喜看向阿程,见兄长点头,便用力应道:“多谢沈娘子!我一定尽力做好!”
沈知微取出一张早已准备好的契约样本,铺在桌上,羊皮纸上的字迹清秀工整,重要条款还贴心画上了标记。想着这兄妹二人出身贫寒,恐怕不能识字,便将内容逐条耐心向阿锦解释:“这是我拟的工契文书,里面明确写明了工钱、职责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稳妥起见,你可以先听我读一遍,回家找信得过的人确认内容,若确实没有问题,再回来按下手印即可。”
二人接过契约,点头不迭:“多谢沈娘子,待我们回去商量清楚,明日再来回话。”
沈知微微微一笑:“欲速则不达。不必急着答复,务必要确认清楚所有内容,这样我们合作起来也能更安心。”说着又从柜台下取出个油纸包:"这是今晨买的毕罗饼,现下已经不早了,待你们到家再做暮食得饿坏,带回去热热凑合吃吧。"
兄妹二人千恩万谢,怀揣契约离开‘锦童斋’,阿锦将油纸包紧紧抱在胸前,如同捧着什么珍宝。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少女雀跃的脚步惊起路边觅食的麻雀,扑棱棱飞过坊墙上的忍冬藤。
司衣官年过半百,银须飘然,是司衣房的主心骨。此刻,他正端坐于案前,翻阅一本记录各部衣料进出的账册。案头鎏金香炉里袅袅升着沉香,阳光透过茜纱窗棂,在他碧色官袍上投下细密的光斑。见沈知微到来,抬头一笑:“沈娘子,这般早到,可是布料又用尽了?”
沈知微笑着递上手中的玩偶,柔声道:“小女日常多得大人照顾,特制此物聊表谢意,还望大人不嫌简陋。”
司衣官接过玩偶,细细端详一番,不禁露出赞叹之色:“这小玩偶与老夫竟有八分相似!这眉眼神态,简直是从镜中照出来的。小娘子这手艺,实在让人佩服。”说罢,他抚了抚玩偶的官袍纹饰,连连点头,“细节到位,着实讲究。”
沈知微欠身,谦逊道:“大人谬赞了,这不过是些小玩意,也取材于司衣房,小女能得大人宽厚照拂,已是莫大幸事。”
司衣官笑着捋须,目光和煦:“心意难得,也有趣得很。不过,沈娘子今日如此早到,想必不止为此吧?”说着,晃了晃手中的玩偶。
沈知微轻点头,语气郑重:“确有一些事想请教大人,还望垂允。”
司衣官闻言,稍稍收敛了笑意,向旁边的座位一指:“坐下说罢,老夫听听是何事。”
沈知微行礼落座,腰背挺直如春日新竹,袖口露出半截青玉镯与案上青瓷茶盏相映成趣。她略一整理思路,娓娓道来:“想必大人知道,儿近来设计了一些玩偶,服饰材料均取材于司衣房余料。这些玩偶有幸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小女也在崇仁坊开了一间店铺,名为‘锦童斋’。如今销路渐广,小女斗胆前来询问,是否能与司衣房签订独家供货协议,使余料长期专供锦童斋?”
司衣官略一挑眉,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沈知微继续说:“与司衣房签订协议,小女有两点承诺。其一,愿将相关玩偶利润的两成上交与司衣房,按月交纳,礼部可随时派人查账。其二,保证所售玩偶品质,司衣房可随时监管,绝不坠了礼部名誉。”说到此处,沈知微顿了顿,又补充一句:“儿窃以为,专供余料也有助于司衣房规范管理,杜绝市面低劣仿品损害官方声誉。”
司衣官捋须沉吟片刻,忽而道:“沈娘子这‘余料专供',司衣房每月余料多寡不定...”
“大人思虑周全,”沈知微立即接道,“双方可在契约中特别注明‘按实际余料数量供给',若遇宫中大典余料激增,锦童斋全数接收;若逢淡季余料稀少,亦不敢有半句怨言。”老人眼中精光一闪:“小娘子倒是都思虑到了。”再开口时语气中多了几分郑重:“你这提议新颖,不过此事非我一人可定,还需上报审批才行。”
沈知微起身深施一礼:“若大人愿为此费心,小女感激不尽。听闻大人爱饮蒙顶石花,恰巧前日新得半斤...”
“哎——”司衣官抬手止住她的话头,佯怒道:“老夫是那等收受贿赂之人?”忽又捻须笑道:“不过若是小娘子亲手制的玩偶,倒可多送几个给老夫孙儿。”
“这简直是老大人抬爱,儿不日便给老大人家下送去,只是尚不知老大人府邸何在?”沈知微谦虚笑答,心中却暗自盘算,若得知司衣官的府邸所在,日后人情往来便更加便捷。
司衣官点头,眼中带着几分欣赏,望着少女单薄却挺拔的背影,想这小娘子虽寄居官宦人家,却要自谋生路,心道寄人篱下可见不易,是个有主见的。想起自家那个终日扑蝶嬉戏的孙女,不由暗叹同是女儿身,际遇竟如此不同。遂慈和一笑道:“长安居大不易,年轻人有手艺,又愿意自强自立,老夫自然是乐意助一臂之力。不过,你这般急着想包圆我处余料,可见大有宏图啊。”
沈知微含羞一笑道:“不瞒大人,生意尚可。只是小女一人打点忙不过来,正计划招人相助。”
司衣官笑着点头:“有干劲,甚好!”
-----------------------------
炎炎夏日的上午,蝉鸣切切,从司衣房回到锦童斋,沈知微将店铺所有门窗都打开,感到空气的流通,她坐到书案前,铺开纸笔,开始设计锦童斋的专属标识。
她将‘锦’字的笔画与流动的丝带结合,笔锋转折处特意模仿‘吴带当风’的飘逸,又在起承转合间藏进小篆的筋骨。朱砂与石青在宣纸上交融,渐渐绘出似字似画的图案。在一边营业一边创作中,不知不觉间,日头已偏西。店内客人不多,正当她凝神勾画时,耳边想起一声小心翼翼的轻唤,“沈娘子。”
沈知微抬头一看,竟是司衣房那绣出‘梅溪泛舟’图的小学徒阿程。
见沈知微抬头看他,阿程略显拘谨地拱了拱手:“沈娘子,可否打扰片刻?”少年穿着半旧的靛青布袍,袍角还沾着些许丝线碎,双手略紧张地紧贴身体两侧,露出指节处经年累月留下的针眼。
沈知微点头笑回:“是阿程,有何事?但讲无妨。”
阿程略显局促,声音微带忐忑:“今日上午沈娘子去找司衣大人时,小子正在屏风后做活。恕小子无状,沈娘子与大人所言之事,小子都听见了。”说到此处阿程脸微红,朝沈知微深深一揖。
沈知微点头道无妨。
阿程继续说:“小子听您和大人说要招针线女工,舍妹从小擅长此道,技艺不比小子差,不知可否给她一个机会?”
沈知微略一思索,目光扫过少年磨破的袖口,那处用同色丝线细细缝补过,针脚之密竟看不出破绽。点头道:“自然可以。不过我需先见见她,看看手艺如何。若你明日方便,可带她来此一谈。”
阿程连声应下,喜不自胜。转身时险些撞倒门口一只金吾卫玩偶,忙不迭扶正,又对着玩偶连连作揖,逗得柜台后的沈知微忍俊不禁。
----------------------------
次日一早,阿程带着妹妹阿锦如约而至。阿锦不过十五六岁,眉目清秀,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宁静。她穿着洗得发白的藕荷色襦裙,裙角绣着连绵的忍冬纹,虽已褪色,仍能看出当初精巧的绣工。她略略低垂着头,却在不经意抬眼时,露出双秋水般的眸子。
“听说你擅长针线活,可否让我看看你的绣品?”沈知微笑着问。
阿锦从布包中取出几件绣品递上。沈知微细细查看,线脚细密,针法灵动,尤其是一幅“双燕穿花”的绣帕,燕子翅膀用深浅八色丝线晕染,花蕊以一种似金线又不是金线的材料点缀,色彩层次分明,栩栩如生。
沈知微不由得点头赞叹:“好手艺!难得难得。”指尖抚过绣帕上振翅欲飞的双燕,“这花蕊的晕色,可是把一股丝线劈作八缕?”阿锦轻声应道:“回娘子话,是用草木染的深浅褐线,混着柘浆染的金黄线。阿娘教我将陈年茜草根泡出淡褐色,新根泡浓褐色,再与柘浆线交替使用。” 沈知微闻言眼睛一亮:“这配色思路倒是新奇!”少女羞赧摇头:“让娘子见笑了。实在是买不起金线,只好取柘树汁液反复浸染,要染二十遍才得这般颜色。”
沈知微点点头,抬头看着阿锦道:“只我这里聘人,不仅需会针线帮我制作玩偶,还需协助打理店铺。女子抛头露面,你家中双亲可愿?”
阿程见状,微暗了神色,上前解释家中困境。
原来这兄妹的母亲绣工出身,但嫁人不淑,父亲赌博成性,家境用贫寒不足以形容,即便母亲带着兄妹二人一齐做绣活,依然生活难以为继。“最艰难时,我们三人分食一个胡饼,阿娘总说她在厨下吃过了,实则并没有...”
最终其父因欠债被打死,死后他们家境反而有所改善。阿程又因技艺出色,得以进入司衣房工作,“考核那日,阿娘把最后半块银铤熔了,给我打了套新针具...”
本来家庭已渐生希望,不久前母亲却因过度劳累积劳成疾,不幸去世。家中白日只小妹阿锦一人,渐渐便有那浮浪子弟趁阿程上工去骚扰阿锦,“他们在院墙上画不堪的图案,往门缝里塞淫词艳曲...”二人烦恼不已。
阿程思来想去不知如何是好,昨日晨间听闻沈家娘子欲招一擅针线女工,阿程与沈知微有过几次接触,知她是许主事家中女眷。想阿妹若为沈娘子做工,一来官家背景环境安全,二来不指望挣银子,能解决部分饭食也算养活一人,因此鼓足勇气替妹求职。
阿程似是努力压下心头的悲凉,低声说道:“沈娘子,若不是这些经历,我们怎会如此珍惜每一个来之不易的机缘。我妹妹如今针线活也算得精湛,只盼能有一处安身立命之所。像我们这等身份,只要清白做人,能够养活自己,不敢奢求其它。”
阿锦在一旁默默听着,眼眶微红,终究轻轻拉了拉阿程的袖角,柔声唤道:“哥……”
沈知微点头,想了想,将手边一个做工过半的玩偶递给阿锦,让她现场将玩偶缝制完全,以考量她的立体裁制能力。阿锦手指翻飞间,很快便完成了任务。沈知微见她空间想象能力也确实极其不错,便温声对阿锦说:“你手艺很好,若愿留下,我便聘你为锦童斋的绣工。双方签署工契,约定工钱和职责,可好?”
阿锦一听,竟然还发工钱,睫毛轻颤如蝶,抬眸惊喜看向阿程,见兄长点头,便用力应道:“多谢沈娘子!我一定尽力做好!”
沈知微取出一张早已准备好的契约样本,铺在桌上,羊皮纸上的字迹清秀工整,重要条款还贴心画上了标记。想着这兄妹二人出身贫寒,恐怕不能识字,便将内容逐条耐心向阿锦解释:“这是我拟的工契文书,里面明确写明了工钱、职责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稳妥起见,你可以先听我读一遍,回家找信得过的人确认内容,若确实没有问题,再回来按下手印即可。”
二人接过契约,点头不迭:“多谢沈娘子,待我们回去商量清楚,明日再来回话。”
沈知微微微一笑:“欲速则不达。不必急着答复,务必要确认清楚所有内容,这样我们合作起来也能更安心。”说着又从柜台下取出个油纸包:"这是今晨买的毕罗饼,现下已经不早了,待你们到家再做暮食得饿坏,带回去热热凑合吃吧。"
兄妹二人千恩万谢,怀揣契约离开‘锦童斋’,阿锦将油纸包紧紧抱在胸前,如同捧着什么珍宝。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少女雀跃的脚步惊起路边觅食的麻雀,扑棱棱飞过坊墙上的忍冬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