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
当收到天耀国来访和谈的消息,溪国朝堂顿时炸开了锅,仿佛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层层涟漪。
从茗明的父皇端坐在龙椅之上,眉头微微皱起,目光深沉地扫视着下方议论纷纷的群臣。
天耀国动机不明,他在想着这是否是一个缓解两国紧张局势的契机。毕竟如果能和谈,溪国能减少很多损失。
“天耀国向来野心勃勃,此次大败之后突然提出和谈,究竟是真心求和,还是另有阴谋?”皇上俯身询问朝臣。
兵部尚书王巍率先站了出来,神情严肃的拱手说道:“陛下,天耀国狡诈多端,此次和谈定有诈。他们刚刚战败,怎会如此轻易地低头求和?恐怕是想借此机会打探我们虚实,说不定此次和谈很可能是一个陷阱。”
御史大夫也捋着胡须,缓缓点头表示赞同,说道:“陛下,老尚书所言极是。天耀国此举绝非偶然,其背后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和谈虽可考虑,但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加强边境防御,以防他们暗中偷袭。同时,在和谈过程中,也要密切留意他们的一举一动,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皇上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这时,一位文官站了出来,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若拒绝和谈,恐会引发天耀国更猛烈的攻击,边境百姓又将陷入战火之中。但若是答应和谈,又担心会中了他们的圈套,这可如何是好?”
这位文官的说的也是大部分官员心里的想法,“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如果能避免战争,让百姓免受苦难,谁又愿意打仗呢?只怕是天耀国的阴谋诡计,使溪国陷入更大的危机。
这时候,另一位武将则大声说道:“怕他作甚!我溪国将士英勇无畏,何惧天耀国的挑衅?若他们敢来,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这位武将情绪激昂,紧握拳头道:“战场上不进则退,如果对方给点甜头,咱们就答应,岂不更让别国觉得我们柔弱可欺!”他身上散发着一股豪迈的气势,对天耀国的威胁毫无畏惧。
一时间,朝堂上,群臣各抒己见,分成了两派。
一派主张谨慎对待和谈,做好防备的同时,看看天耀国究竟有何打算;另一派则坚决反对和谈,认为应该乘胜追击,给天耀国一个狠狠的教训,以绝后患。
溪国皇上静静地听着群臣的争论,心中权衡着利弊。
这是一个关乎溪国命运的重要决策,稍有不慎,便可能给国家带来灭顶之灾。“诸位爱卿稍安勿躁,容朕再思量一番。”皇上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先散朝吧。”
……
数日后,天耀国国师带着一行队伍,浩浩荡荡地朝着溪国国都进发。
远处,溪国京城的轮廓在晨曦中逐渐清晰。高大厚重的城墙宛如一条沉睡的巨龙,静静盘踞在大地之上,城墙上的旗帜随风猎猎作响,似在宣示着这座都城的威严。
国师骑在一匹黑色骏马上,身着一袭黑袍,头戴镶有奇异宝石的高冠。此刻,他面色凝重,眼神中却隐隐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贪婪与算计。他抬头望着那宏伟的京城,心中暗自思忖:“溪国,我倒要看看,你们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随着队伍逐渐靠近,城门下的守卫如临大敌,长枪林立,警惕地注视着他们。国师身旁的侍从赶忙上前,递上国书。守卫仔细查验后,缓缓打开城门。“嘎吱”一声,厚重的城门缓缓开启。
天耀国国师一行刚至溪国京城城门,便见一位身着华服、气度不凡的官员率领一众侍从快步迎来。此人正是溪国礼部尚书,他面带微笑,神色却不失庄重,朝着国师拱手作揖,说道:“久闻国师之名,今日得见,实乃幸事。一路劳顿,国师辛苦了。”
国师微微点头,还了一礼,说道:“尚书客气了,此次前来,是为我两国和谈之事,还望贵国多多关照。”
礼部尚书笑着回应:“国师放心,我溪国向来以礼待人。两国和谈,乃大事,我等自会全力配合。”说罢,他侧身引路,“国师,请随我来,驿站已经备好,可为诸位接风洗尘,稍作休憩。”
国师一行随着礼部尚书前行,街道上百姓的目光纷纷投来。国师一边走,一边看似随意地问道:“尚书大人,不知此次和谈,贵国皇上意下如何?”
礼部尚书依旧面带微笑,不紧不慢地回答:“皇上心系两国百姓,自然希望和谈顺利,化干戈为玉帛。只是这和谈之事,涉及诸多细节,还需从长计议。”
国师心中一动,又问:“那不知何时能入宫面见皇上,共商和谈要事?”
礼部尚书抬头看了看天色,说道:“国师远途而来,舟车劳顿,需好好休息。两日后,我会前来引领国师入宫,届时再与皇上详谈和谈事宜,还望国师莫要介意。”
国师心中虽有些急切,但也不好表露,只得应道:“尚书大人安排周到,如此甚好。”
不多时,众人来到驿站。这驿站宽敞整洁,装饰颇为雅致。礼部尚书陪着国师走进驿站,又叮嘱了一番饮食起居等事宜,才准备告辞:“国师,这两日内,若有任何需求,尽管吩咐驿站侍从,他们定会全力办妥。两日后,我准时来接国师入宫。”
国师客气地说道:“有劳尚书大人,大人慢走。”看着礼部尚书离去的背影,国师心中暗自思量,嘴角挂起一丝冷笑。
……
皇宫里,从茗明正沉浸在符纸的绘制钻研中。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她的书案上,映照着那些复杂而神秘的符文。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侍女小竹匆忙走进屋内说道:“公主,听闻天耀国国师来了,说是为和谈之事。”
从茗明手中的笔微微一顿,脑海中瞬间闪过关于天耀国与溪国的种种纷争,尤其是那曾给溪国带来巨大威胁的噬魂阵。她缓缓放下笔,抬起头道,“什么时候来的?”
小竹平时善于收集信息,宫中大大小小的事都逃不过她的耳朵,她肯定的道:“公主,他们今早上到的。如今宫里到处都在传呢。”
从茗明陷入沉思,小黑前几日已经醒了过来,据他所言,噬魂阵源自于前世修仙界,是禁忌之阵,早就已经失传多年,没想到会在这出现。且此阵的施展需消耗大量生灵精魄,残忍至极。
“这其中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从茗明暗自思忖,心里不由自主的升起刺探之意。
夜幕如墨,沉甸甸地压在溪国京城的上空,万籁俱寂,唯有偶尔传来的更夫打更声,在寂静的夜里回荡。从茗明身着一袭特制的夜行衣,宛如一道黑色的魅影,悄然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目标直指天耀国国师下榻的驿站。
她身姿轻盈,动作敏捷,每一步落下都悄然无声,巧妙地避开了街道上巡逻的士兵。临近驿站,四周的戒备明显森严起来,每隔几步就有一名侍卫站岗,他们手持长枪,神情警惕。从茗明躲在暗处,仔细观察着驿站周围的地形和侍卫的巡逻规律。
瞅准两名侍卫交接的间隙,从茗明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迅速越过围墙,轻盈地落在驿站的庭院中。她贴着墙壁,缓缓向国师居住的主屋靠近。屋内透出微弱的灯光,从茗明小心翼翼地来到窗下,屏住呼吸,侧耳倾听屋内的动静。
屋内并没有人。
厅中摆放着一些桌椅和茶具,从茗明迅速环顾四周,寻找可能与国师或噬魂阵有关的线索。她在一张桌子的抽屉里发现了一些纸张,上面记录着天耀国此次和谈的初步条款,并无特别之处。就在她准备离开时,不经意间瞥到床榻的位置有个暗盒。
从茗明心中一动,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后,轻轻拨开暗格的机关。暗格缓缓打开,里面放着一本古朴的小册子。她心跳加速,急忙翻开,只见上面画着一些奇怪的阵法图案,虽与噬魂阵并不完全相同,但其中的符文构造和能量流转方式却有着相似之处。
“这难道是与噬魂阵相关的衍生阵法?”从茗明正仔细研读时,突然听到门外传来脚步声。她心中一惊,迅速将小册子放回暗格,恢复原状,然后躲到一旁的帷幕后。
门被推开,走进来两个人,正是国师和他的一名亲信。从茗明躲在帷幕后,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大人,此次和谈,我们暂时还没探查到任何消息,尤其是关于那张能破解噬魂阵的符纸。”亲信低声说道。
国师冷哼一声,“哼,我又何尝不知。这溪国定然藏着许多秘密。这几日,你暗中安排人手,继续在京城内四处探查,尤其是与符纸相关的线索,一旦发现,立刻回报。”
“是,大人。只是那张符纸太过神秘,我们毫无头绪,该从何处查起?”亲信面露难色。
国师思索片刻,说道:“从那兰老将军那入手,他们是溪国此次战胜的关键人物,符纸之事,他们必定知晓一二。还有,打听一下溪国是否有什么神秘人物或势力,与那张符纸的出现有关。”
“谨遵大人吩咐。只是在这溪国布防实在严密,我们行事多有不便,还需小心谨慎。”亲信提醒道。
“哼,我自然明白。此次来溪国,我定要揭开他们的底牌,让他们知道,天耀国不是好惹的。”国师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两人又低声商议了一些细节后,便离开了。
从茗明知道不能久留,她悄然起身,按照原路返回,趁着夜色,迅速消失在黑暗之中,只留下寂静的驿站,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过。
从茗明的父皇端坐在龙椅之上,眉头微微皱起,目光深沉地扫视着下方议论纷纷的群臣。
天耀国动机不明,他在想着这是否是一个缓解两国紧张局势的契机。毕竟如果能和谈,溪国能减少很多损失。
“天耀国向来野心勃勃,此次大败之后突然提出和谈,究竟是真心求和,还是另有阴谋?”皇上俯身询问朝臣。
兵部尚书王巍率先站了出来,神情严肃的拱手说道:“陛下,天耀国狡诈多端,此次和谈定有诈。他们刚刚战败,怎会如此轻易地低头求和?恐怕是想借此机会打探我们虚实,说不定此次和谈很可能是一个陷阱。”
御史大夫也捋着胡须,缓缓点头表示赞同,说道:“陛下,老尚书所言极是。天耀国此举绝非偶然,其背后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和谈虽可考虑,但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加强边境防御,以防他们暗中偷袭。同时,在和谈过程中,也要密切留意他们的一举一动,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皇上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这时,一位文官站了出来,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若拒绝和谈,恐会引发天耀国更猛烈的攻击,边境百姓又将陷入战火之中。但若是答应和谈,又担心会中了他们的圈套,这可如何是好?”
这位文官的说的也是大部分官员心里的想法,“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如果能避免战争,让百姓免受苦难,谁又愿意打仗呢?只怕是天耀国的阴谋诡计,使溪国陷入更大的危机。
这时候,另一位武将则大声说道:“怕他作甚!我溪国将士英勇无畏,何惧天耀国的挑衅?若他们敢来,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这位武将情绪激昂,紧握拳头道:“战场上不进则退,如果对方给点甜头,咱们就答应,岂不更让别国觉得我们柔弱可欺!”他身上散发着一股豪迈的气势,对天耀国的威胁毫无畏惧。
一时间,朝堂上,群臣各抒己见,分成了两派。
一派主张谨慎对待和谈,做好防备的同时,看看天耀国究竟有何打算;另一派则坚决反对和谈,认为应该乘胜追击,给天耀国一个狠狠的教训,以绝后患。
溪国皇上静静地听着群臣的争论,心中权衡着利弊。
这是一个关乎溪国命运的重要决策,稍有不慎,便可能给国家带来灭顶之灾。“诸位爱卿稍安勿躁,容朕再思量一番。”皇上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先散朝吧。”
……
数日后,天耀国国师带着一行队伍,浩浩荡荡地朝着溪国国都进发。
远处,溪国京城的轮廓在晨曦中逐渐清晰。高大厚重的城墙宛如一条沉睡的巨龙,静静盘踞在大地之上,城墙上的旗帜随风猎猎作响,似在宣示着这座都城的威严。
国师骑在一匹黑色骏马上,身着一袭黑袍,头戴镶有奇异宝石的高冠。此刻,他面色凝重,眼神中却隐隐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贪婪与算计。他抬头望着那宏伟的京城,心中暗自思忖:“溪国,我倒要看看,你们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随着队伍逐渐靠近,城门下的守卫如临大敌,长枪林立,警惕地注视着他们。国师身旁的侍从赶忙上前,递上国书。守卫仔细查验后,缓缓打开城门。“嘎吱”一声,厚重的城门缓缓开启。
天耀国国师一行刚至溪国京城城门,便见一位身着华服、气度不凡的官员率领一众侍从快步迎来。此人正是溪国礼部尚书,他面带微笑,神色却不失庄重,朝着国师拱手作揖,说道:“久闻国师之名,今日得见,实乃幸事。一路劳顿,国师辛苦了。”
国师微微点头,还了一礼,说道:“尚书客气了,此次前来,是为我两国和谈之事,还望贵国多多关照。”
礼部尚书笑着回应:“国师放心,我溪国向来以礼待人。两国和谈,乃大事,我等自会全力配合。”说罢,他侧身引路,“国师,请随我来,驿站已经备好,可为诸位接风洗尘,稍作休憩。”
国师一行随着礼部尚书前行,街道上百姓的目光纷纷投来。国师一边走,一边看似随意地问道:“尚书大人,不知此次和谈,贵国皇上意下如何?”
礼部尚书依旧面带微笑,不紧不慢地回答:“皇上心系两国百姓,自然希望和谈顺利,化干戈为玉帛。只是这和谈之事,涉及诸多细节,还需从长计议。”
国师心中一动,又问:“那不知何时能入宫面见皇上,共商和谈要事?”
礼部尚书抬头看了看天色,说道:“国师远途而来,舟车劳顿,需好好休息。两日后,我会前来引领国师入宫,届时再与皇上详谈和谈事宜,还望国师莫要介意。”
国师心中虽有些急切,但也不好表露,只得应道:“尚书大人安排周到,如此甚好。”
不多时,众人来到驿站。这驿站宽敞整洁,装饰颇为雅致。礼部尚书陪着国师走进驿站,又叮嘱了一番饮食起居等事宜,才准备告辞:“国师,这两日内,若有任何需求,尽管吩咐驿站侍从,他们定会全力办妥。两日后,我准时来接国师入宫。”
国师客气地说道:“有劳尚书大人,大人慢走。”看着礼部尚书离去的背影,国师心中暗自思量,嘴角挂起一丝冷笑。
……
皇宫里,从茗明正沉浸在符纸的绘制钻研中。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她的书案上,映照着那些复杂而神秘的符文。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侍女小竹匆忙走进屋内说道:“公主,听闻天耀国国师来了,说是为和谈之事。”
从茗明手中的笔微微一顿,脑海中瞬间闪过关于天耀国与溪国的种种纷争,尤其是那曾给溪国带来巨大威胁的噬魂阵。她缓缓放下笔,抬起头道,“什么时候来的?”
小竹平时善于收集信息,宫中大大小小的事都逃不过她的耳朵,她肯定的道:“公主,他们今早上到的。如今宫里到处都在传呢。”
从茗明陷入沉思,小黑前几日已经醒了过来,据他所言,噬魂阵源自于前世修仙界,是禁忌之阵,早就已经失传多年,没想到会在这出现。且此阵的施展需消耗大量生灵精魄,残忍至极。
“这其中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从茗明暗自思忖,心里不由自主的升起刺探之意。
夜幕如墨,沉甸甸地压在溪国京城的上空,万籁俱寂,唯有偶尔传来的更夫打更声,在寂静的夜里回荡。从茗明身着一袭特制的夜行衣,宛如一道黑色的魅影,悄然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目标直指天耀国国师下榻的驿站。
她身姿轻盈,动作敏捷,每一步落下都悄然无声,巧妙地避开了街道上巡逻的士兵。临近驿站,四周的戒备明显森严起来,每隔几步就有一名侍卫站岗,他们手持长枪,神情警惕。从茗明躲在暗处,仔细观察着驿站周围的地形和侍卫的巡逻规律。
瞅准两名侍卫交接的间隙,从茗明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迅速越过围墙,轻盈地落在驿站的庭院中。她贴着墙壁,缓缓向国师居住的主屋靠近。屋内透出微弱的灯光,从茗明小心翼翼地来到窗下,屏住呼吸,侧耳倾听屋内的动静。
屋内并没有人。
厅中摆放着一些桌椅和茶具,从茗明迅速环顾四周,寻找可能与国师或噬魂阵有关的线索。她在一张桌子的抽屉里发现了一些纸张,上面记录着天耀国此次和谈的初步条款,并无特别之处。就在她准备离开时,不经意间瞥到床榻的位置有个暗盒。
从茗明心中一动,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后,轻轻拨开暗格的机关。暗格缓缓打开,里面放着一本古朴的小册子。她心跳加速,急忙翻开,只见上面画着一些奇怪的阵法图案,虽与噬魂阵并不完全相同,但其中的符文构造和能量流转方式却有着相似之处。
“这难道是与噬魂阵相关的衍生阵法?”从茗明正仔细研读时,突然听到门外传来脚步声。她心中一惊,迅速将小册子放回暗格,恢复原状,然后躲到一旁的帷幕后。
门被推开,走进来两个人,正是国师和他的一名亲信。从茗明躲在帷幕后,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大人,此次和谈,我们暂时还没探查到任何消息,尤其是关于那张能破解噬魂阵的符纸。”亲信低声说道。
国师冷哼一声,“哼,我又何尝不知。这溪国定然藏着许多秘密。这几日,你暗中安排人手,继续在京城内四处探查,尤其是与符纸相关的线索,一旦发现,立刻回报。”
“是,大人。只是那张符纸太过神秘,我们毫无头绪,该从何处查起?”亲信面露难色。
国师思索片刻,说道:“从那兰老将军那入手,他们是溪国此次战胜的关键人物,符纸之事,他们必定知晓一二。还有,打听一下溪国是否有什么神秘人物或势力,与那张符纸的出现有关。”
“谨遵大人吩咐。只是在这溪国布防实在严密,我们行事多有不便,还需小心谨慎。”亲信提醒道。
“哼,我自然明白。此次来溪国,我定要揭开他们的底牌,让他们知道,天耀国不是好惹的。”国师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两人又低声商议了一些细节后,便离开了。
从茗明知道不能久留,她悄然起身,按照原路返回,趁着夜色,迅速消失在黑暗之中,只留下寂静的驿站,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