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战之际,两国国君见了一面。
褚国军营帐篷里,来了一位清风雅致的翩翩公子。
褚寻一身戎装,乌甲战袍,沉静如水的眸子里有着隐匿的狠戾,这是一种从尸山火海里爬出来的戾气,并非先天而成。特别是当他抬眸时,压迫之感,迎面而来,让人忍不住的生出惧意。
与清风朗月的惜止截然不同。
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可惊奇的是,两人的相貌居然极其的相似,似兄弟一般,只是气质截然不同,才显得只有五分的相似。
“不曾想,与你竟有这般渊源!”褚寻笑道,仿佛镜中的彼此。
惜止一笑,“也许你是另外的一个我。”
“这话我爱听,惜止公子的美名,名动天下,哪个女子不爱,哪个男子不慕,如果你是另外的一个我,那我便是另外的一个你,能与惜止公子媲美,何其荣幸!”
这并非褚寻的场面话,曾经一度,他是十分羡慕惜止的。
他无兄弟间的残杀,有可倚仗的外戚,自幼在父母的期望中长大,又聪颖,又良善,又博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传闻端端站在那里,就是一副美轮美奂的画卷。
“如今,见到真人才知道传闻不假!惜止公子果然是画卷中走出来的人物。”
惜止道:“是你过谦,你的光彩,无与伦比!”
“你是清莲,我是被世俗污染过的,”褚寻想不出自己是谓何,自嘲般的一笑,“那些高贵的品质,对我而言是奢侈之喻。”
“你是被千锤百炼的宝石,不用艳羡他人的光彩,你的光彩足以照耀自身。”
两人相互赞赏了一番,从彼此的身上看到了自己不曾拥有的一面。
“此番前来,是来谈惜国之命运。”
“惜止公子果然磊落!”
一个君王,轻装上阵,不带一兵一卒,来到敌国的阵营,谈一国命运,何其孤勇。
褚寻很敬佩,如若换他,他不敢,惜命。
“请讲。”
“褚王可想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惜国?”
褚寻不动声色,不知惜止葫芦里卖的何种药!
惜止说:“我知你的计划,此番带来的粮草,并非全部是粮草。”
褚寻心里一惊,惜止公子,果然智谋超群。如若与他实力相当,此人必是山中猛禽,不可小觑。
他又道:“惜国之命运,早已被大势所影响,数十个小国,迟早要被你们几个大国蚕食,与其土地被蹂躏,国民被残杀,不如和谈。”
“和谈,你怕是高估了你们惜国的军力!”褚寻忍不住讥笑,他确实有那个实力。
惜止不亢不卑,君子之姿,“惜国虽小,也有二十万的兵力,加之,我早已窥见你的计划,早有准备,即便你我军力悬殊,可在惜国的土地上,我们更占优势,每个兵都有保卫家园的决心,奋力一战,谁胜谁负,还不一定!”
褚寻知他所说非虚,如果他是惜止,他会领着这二十万的兵力,扫荡周边小国,竭力抢夺,抢夺的粮食一并运回国,保障自己的子民。
国都要灭了,还管个甚!
吃饱了再打仗!死伤一部分兵,可活下更多的子民,为王者,不该为子民谋福祉吗!
可惜国的王,是面前这位良善的惜止公子,他与他不同。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困境,便会有不同的抉择。
他洗耳恭听,看看这位仁君会说出怎样的话来。
“我来与你谈降!”
褚寻很意外,实在与他不是一个同类型的人,“你且说说看,”
“我的文武官员愿对你俯首称臣,以你马首是瞻,不过有一个请求,三百年,我惜国的子民,不参与战争,不可在我惜国子民里征兵,也不可把惜国土地变成战场。”
“我知道,等我们都离去,有一些约定就会被后来的君王废除,所以我的子民也不会完全没有付出,我们善于种桑养蚕,善于织布,你可令我惜国的子民为军中后勤之地,以此免于战争!”
褚寻轻笑,“果然是仁爱之君啊!为了你所谓的子民,连尊严都无所谓,你可真是大义!你可想过,你会因此而背上骂名,遗臭千年,换我可做不到。”
惜止不语,眼中清明。
“为了那些违抗你的指令、清空国库的子民,以后还一定会辱骂于你的子民,值得吗?你可是惜止公子,你一世的英明都要毁于这一降!”
褚寻理解不了他,甚至很想劝解他一番,与他一战,至少留一番声誉。
“百万子民能活,不过骂名而已,很值!!”惜止明月清风般道。
“真是一个品节高尚,令人钦佩的人啊!”褚寻是真的敬佩,“你把你的子民跟官员都安排的妥帖,那你呢?”
“自然是上绞刑架,赴死!”他一人身死,换得百万子民的三百年安居乐业,死亦何惧!
“真乃君子也!”褚寻争抢了许多年,但凡有一丝希望他都会全力以赴,可面前的对手,让他有种不真实的恍惚。
“我一直有一疑问,娶我惜国并非上上之策,为何第一个动手的会是我?”这是惜止交谈以来,唯一的蹙眉。
褚寻一笑,“我说是抓阄抓的,你信吗?”
“既然不想说,那便罢了,事已至此,我无话可说。”惜止有些遗憾。
片刻后,他又道:“三日后,我方降书拟好,你便可接管惜国。”
惜止离去,褚寻陷入久久的沉思!
不得不承认,他真的没办法与惜止相比并论!他终究是一个俗人,而惜止早已超脱世俗之外。
他不如他!!
三日后,降书一签,惜止便被绑上了囚车。
囚车从皇宫而出,沿着主干道而行。闻风而来的惜国子民愤慨不已,他们的国没了,成了亡国之奴。
此时,这个罪魁祸首就在囚车之中,这无能的昏君?终于把他们带上了一条不归路。
他们担心他们的孩童会被杀死,他们的姊妹女儿会被侮辱,他们会终身为奴为婢!
“不战而降,何其屈辱,屈辱之君,何必尊之,我们宁愿战死在沙场上,也不愿意苟活!”
惜国子民捡起地上的石头,往囚车上扔,发泄着愤恨之情。
惜止的头被砸破,血从额头流下,胡满了整张脸,神仙般的容颜被血渍遮住。
谪仙一样的人物啊,此刻狼狈不堪,他的身板依旧挺直,如同那山间松柏,不折不挠。
一个女子冲进囚车前,展开双臂,拦住囚车。
女子布衣木钗,素面朝天,却挡不住倾城之色。
刑场就在身后,女子的出现震惊了侍卫。以为她是来劫囚车的,纷纷亮出长刀。
女子的眼睛紧紧的盯着囚车上的人,待看清那双清亮的眸子,才露出笑容。
“你来做什么?”一向沉静如水的眸子起了波澜,焦灼肉眼可见。
“我从未离开,知道你要干什么,我阻止不了你,只能在旁偷偷的看着你,你的决定便是我的决定!你在哪?我便在哪?你说过夫妻本为一体,你独自一人赴死,我不可能独活!”
“我曾娆没有看走眼,没有看错人了,你终归是那个世上最心软的人!”
“与你做伴是我的荣耀!不管外人如何看待你,我始终明白你!”
“傻瓜!”惜止轻轻低喃。
“黄泉路上有人做伴,也并没有那么可怕!你我之情,本就该生同衾,死同穴。有你的地方,处处皆是美景!”
曾娆望着男人,眼底没有恐惧,没有悲伤,只有喜悦!好似要与惜止去别的地方游玩。
坐在行刑台上的男人,亲眼目睹了,这场夫唱妇随。他拍着掌走下行刑台,走近囚车旁。
伏在惜止的耳边轻轻说道:“这才是你的至宝!是吧?”
惜止惊恐紧盯着他,“无耻!”
“你不是想知道我为何要灭你惜国?”褚寻看向曾娆。
“你……”惜止目眦尽裂,使着眼色让曾娆快跑,可褚寻早已让侍卫按住了曾娆。
褚寻又低声对他说:“我现在改变主意了,不想你死了!你得好好活着,因为我要她活着!”
“仔细想想,她跟着我是不是最合适的?我会让你们见上一面,你是聪明人,不想她死,你不光得好好活着,还知道应该对她怎么说?”
惜止身体止不住的颤抖。
几日后,西国子民惊奇的发现,官府在发粮,虽是最低等的米糠,下咽之时,能割破喉咙,可毕竟能够果腹,不至于饿死。
数月后他们发现,他们最艰难的日子挺过来了,日子好像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从惜国的子民变成了褚国的子民。
除了君王不一样,其他和往常的数百年一样,没有任何不同。
没有被屠城,没有抢夺,没有杀害,媳妇女儿没有被欺凌,也没有人被抓去为奴为婢。
闲聊之时,他们依旧会骂那个无能的昏君,害他们灭了国,侮辱了先祖。
*
惜止和曾娆见面了,是在一个阳春三月的午后。
距离上次见面已经是三个月以后,他们不再是惜国的帝后。此刻,身处在褚国的都城,一个僻静的凉亭内。
惜止似乎恢复了昔日的风采,一袭青衫,素带挽髻,气质清雅。
曾娆珠钗满头,水红色白裘披风,雍容华贵,粉红色的脸庞如同这三月的桃花,受了雨水的滋润,格外的娇艳。
只是红润的脸颊上不再圆嘟嘟,清瘦了,也美了许多!
惜止心下疼痛,面上波澜不惊,轻浅笑道:“可好?”
他青衫之下,空荡了许多,曾娆心中心疼不已,开口带气,“不好!”
“不好!”他重复着她的话,语气有一些怅然。
曾娆胸前披风的带子松散开来,惜止抬手想去系拢,手伸至半空,神色黯然,颓废的放下,如今他还有什么资格?
曾娆看他收回的手,胸口窒息,有酸痛冲进眼眸,赶紧垂下头。
“这边的吃食可习惯?”
“不习惯!”
“住得可习惯?”
“不习惯!”
“挑嘴了吧?”
“挑了!”
“择床了吧?”
“择了!”
“他对你可好?”
“好!”
此时,两人心口都淌着血,无声的悲伤如同血液蔓延全身,惜止的手指都要捏碎。
“我们都活着,很好。”
“嗯。”
问完该问的,两人沉默着。明明看的是亭外的风景,可余光锁定在彼此的脸上,看在眼底,印在心里。
“有传闻说,那日,是你故意引诱我出来,把我献给褚寻,以此向褚国示好。”
褚国军营帐篷里,来了一位清风雅致的翩翩公子。
褚寻一身戎装,乌甲战袍,沉静如水的眸子里有着隐匿的狠戾,这是一种从尸山火海里爬出来的戾气,并非先天而成。特别是当他抬眸时,压迫之感,迎面而来,让人忍不住的生出惧意。
与清风朗月的惜止截然不同。
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可惊奇的是,两人的相貌居然极其的相似,似兄弟一般,只是气质截然不同,才显得只有五分的相似。
“不曾想,与你竟有这般渊源!”褚寻笑道,仿佛镜中的彼此。
惜止一笑,“也许你是另外的一个我。”
“这话我爱听,惜止公子的美名,名动天下,哪个女子不爱,哪个男子不慕,如果你是另外的一个我,那我便是另外的一个你,能与惜止公子媲美,何其荣幸!”
这并非褚寻的场面话,曾经一度,他是十分羡慕惜止的。
他无兄弟间的残杀,有可倚仗的外戚,自幼在父母的期望中长大,又聪颖,又良善,又博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传闻端端站在那里,就是一副美轮美奂的画卷。
“如今,见到真人才知道传闻不假!惜止公子果然是画卷中走出来的人物。”
惜止道:“是你过谦,你的光彩,无与伦比!”
“你是清莲,我是被世俗污染过的,”褚寻想不出自己是谓何,自嘲般的一笑,“那些高贵的品质,对我而言是奢侈之喻。”
“你是被千锤百炼的宝石,不用艳羡他人的光彩,你的光彩足以照耀自身。”
两人相互赞赏了一番,从彼此的身上看到了自己不曾拥有的一面。
“此番前来,是来谈惜国之命运。”
“惜止公子果然磊落!”
一个君王,轻装上阵,不带一兵一卒,来到敌国的阵营,谈一国命运,何其孤勇。
褚寻很敬佩,如若换他,他不敢,惜命。
“请讲。”
“褚王可想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惜国?”
褚寻不动声色,不知惜止葫芦里卖的何种药!
惜止说:“我知你的计划,此番带来的粮草,并非全部是粮草。”
褚寻心里一惊,惜止公子,果然智谋超群。如若与他实力相当,此人必是山中猛禽,不可小觑。
他又道:“惜国之命运,早已被大势所影响,数十个小国,迟早要被你们几个大国蚕食,与其土地被蹂躏,国民被残杀,不如和谈。”
“和谈,你怕是高估了你们惜国的军力!”褚寻忍不住讥笑,他确实有那个实力。
惜止不亢不卑,君子之姿,“惜国虽小,也有二十万的兵力,加之,我早已窥见你的计划,早有准备,即便你我军力悬殊,可在惜国的土地上,我们更占优势,每个兵都有保卫家园的决心,奋力一战,谁胜谁负,还不一定!”
褚寻知他所说非虚,如果他是惜止,他会领着这二十万的兵力,扫荡周边小国,竭力抢夺,抢夺的粮食一并运回国,保障自己的子民。
国都要灭了,还管个甚!
吃饱了再打仗!死伤一部分兵,可活下更多的子民,为王者,不该为子民谋福祉吗!
可惜国的王,是面前这位良善的惜止公子,他与他不同。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困境,便会有不同的抉择。
他洗耳恭听,看看这位仁君会说出怎样的话来。
“我来与你谈降!”
褚寻很意外,实在与他不是一个同类型的人,“你且说说看,”
“我的文武官员愿对你俯首称臣,以你马首是瞻,不过有一个请求,三百年,我惜国的子民,不参与战争,不可在我惜国子民里征兵,也不可把惜国土地变成战场。”
“我知道,等我们都离去,有一些约定就会被后来的君王废除,所以我的子民也不会完全没有付出,我们善于种桑养蚕,善于织布,你可令我惜国的子民为军中后勤之地,以此免于战争!”
褚寻轻笑,“果然是仁爱之君啊!为了你所谓的子民,连尊严都无所谓,你可真是大义!你可想过,你会因此而背上骂名,遗臭千年,换我可做不到。”
惜止不语,眼中清明。
“为了那些违抗你的指令、清空国库的子民,以后还一定会辱骂于你的子民,值得吗?你可是惜止公子,你一世的英明都要毁于这一降!”
褚寻理解不了他,甚至很想劝解他一番,与他一战,至少留一番声誉。
“百万子民能活,不过骂名而已,很值!!”惜止明月清风般道。
“真是一个品节高尚,令人钦佩的人啊!”褚寻是真的敬佩,“你把你的子民跟官员都安排的妥帖,那你呢?”
“自然是上绞刑架,赴死!”他一人身死,换得百万子民的三百年安居乐业,死亦何惧!
“真乃君子也!”褚寻争抢了许多年,但凡有一丝希望他都会全力以赴,可面前的对手,让他有种不真实的恍惚。
“我一直有一疑问,娶我惜国并非上上之策,为何第一个动手的会是我?”这是惜止交谈以来,唯一的蹙眉。
褚寻一笑,“我说是抓阄抓的,你信吗?”
“既然不想说,那便罢了,事已至此,我无话可说。”惜止有些遗憾。
片刻后,他又道:“三日后,我方降书拟好,你便可接管惜国。”
惜止离去,褚寻陷入久久的沉思!
不得不承认,他真的没办法与惜止相比并论!他终究是一个俗人,而惜止早已超脱世俗之外。
他不如他!!
三日后,降书一签,惜止便被绑上了囚车。
囚车从皇宫而出,沿着主干道而行。闻风而来的惜国子民愤慨不已,他们的国没了,成了亡国之奴。
此时,这个罪魁祸首就在囚车之中,这无能的昏君?终于把他们带上了一条不归路。
他们担心他们的孩童会被杀死,他们的姊妹女儿会被侮辱,他们会终身为奴为婢!
“不战而降,何其屈辱,屈辱之君,何必尊之,我们宁愿战死在沙场上,也不愿意苟活!”
惜国子民捡起地上的石头,往囚车上扔,发泄着愤恨之情。
惜止的头被砸破,血从额头流下,胡满了整张脸,神仙般的容颜被血渍遮住。
谪仙一样的人物啊,此刻狼狈不堪,他的身板依旧挺直,如同那山间松柏,不折不挠。
一个女子冲进囚车前,展开双臂,拦住囚车。
女子布衣木钗,素面朝天,却挡不住倾城之色。
刑场就在身后,女子的出现震惊了侍卫。以为她是来劫囚车的,纷纷亮出长刀。
女子的眼睛紧紧的盯着囚车上的人,待看清那双清亮的眸子,才露出笑容。
“你来做什么?”一向沉静如水的眸子起了波澜,焦灼肉眼可见。
“我从未离开,知道你要干什么,我阻止不了你,只能在旁偷偷的看着你,你的决定便是我的决定!你在哪?我便在哪?你说过夫妻本为一体,你独自一人赴死,我不可能独活!”
“我曾娆没有看走眼,没有看错人了,你终归是那个世上最心软的人!”
“与你做伴是我的荣耀!不管外人如何看待你,我始终明白你!”
“傻瓜!”惜止轻轻低喃。
“黄泉路上有人做伴,也并没有那么可怕!你我之情,本就该生同衾,死同穴。有你的地方,处处皆是美景!”
曾娆望着男人,眼底没有恐惧,没有悲伤,只有喜悦!好似要与惜止去别的地方游玩。
坐在行刑台上的男人,亲眼目睹了,这场夫唱妇随。他拍着掌走下行刑台,走近囚车旁。
伏在惜止的耳边轻轻说道:“这才是你的至宝!是吧?”
惜止惊恐紧盯着他,“无耻!”
“你不是想知道我为何要灭你惜国?”褚寻看向曾娆。
“你……”惜止目眦尽裂,使着眼色让曾娆快跑,可褚寻早已让侍卫按住了曾娆。
褚寻又低声对他说:“我现在改变主意了,不想你死了!你得好好活着,因为我要她活着!”
“仔细想想,她跟着我是不是最合适的?我会让你们见上一面,你是聪明人,不想她死,你不光得好好活着,还知道应该对她怎么说?”
惜止身体止不住的颤抖。
几日后,西国子民惊奇的发现,官府在发粮,虽是最低等的米糠,下咽之时,能割破喉咙,可毕竟能够果腹,不至于饿死。
数月后他们发现,他们最艰难的日子挺过来了,日子好像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从惜国的子民变成了褚国的子民。
除了君王不一样,其他和往常的数百年一样,没有任何不同。
没有被屠城,没有抢夺,没有杀害,媳妇女儿没有被欺凌,也没有人被抓去为奴为婢。
闲聊之时,他们依旧会骂那个无能的昏君,害他们灭了国,侮辱了先祖。
*
惜止和曾娆见面了,是在一个阳春三月的午后。
距离上次见面已经是三个月以后,他们不再是惜国的帝后。此刻,身处在褚国的都城,一个僻静的凉亭内。
惜止似乎恢复了昔日的风采,一袭青衫,素带挽髻,气质清雅。
曾娆珠钗满头,水红色白裘披风,雍容华贵,粉红色的脸庞如同这三月的桃花,受了雨水的滋润,格外的娇艳。
只是红润的脸颊上不再圆嘟嘟,清瘦了,也美了许多!
惜止心下疼痛,面上波澜不惊,轻浅笑道:“可好?”
他青衫之下,空荡了许多,曾娆心中心疼不已,开口带气,“不好!”
“不好!”他重复着她的话,语气有一些怅然。
曾娆胸前披风的带子松散开来,惜止抬手想去系拢,手伸至半空,神色黯然,颓废的放下,如今他还有什么资格?
曾娆看他收回的手,胸口窒息,有酸痛冲进眼眸,赶紧垂下头。
“这边的吃食可习惯?”
“不习惯!”
“住得可习惯?”
“不习惯!”
“挑嘴了吧?”
“挑了!”
“择床了吧?”
“择了!”
“他对你可好?”
“好!”
此时,两人心口都淌着血,无声的悲伤如同血液蔓延全身,惜止的手指都要捏碎。
“我们都活着,很好。”
“嗯。”
问完该问的,两人沉默着。明明看的是亭外的风景,可余光锁定在彼此的脸上,看在眼底,印在心里。
“有传闻说,那日,是你故意引诱我出来,把我献给褚寻,以此向褚国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