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行悄悄合上房间的门,便来到走廊上,用目光搜寻着长清堂弟子和海晏宁的身影。
只见一个花瓶后,长清堂弟子手执一封信笺递与海晏宁,信上还有一支白鹭尾羽。
看到这只羽毛,月行眉头一紧,她知道这封信大抵是来自沧云帮,并且还是一封加急密信。
海晏宁大致浏览了一下信中内容,便屏退了长清弟子,转过身向月行伫立的方向走来。
“冷护法久等,”海晏宁揖了一礼后,将手中信和羽毛直接递与月行,“弟子们已寻得清毒养身的药物了,正在煎制。这封信竟是沧云帮写来的,但并无落款之名,甚是奇怪,冷护法请看。”
二人转入一间长清弟子所住的客房坐下,月行展开手中信笺,才看见信上字迹,月行神情中的厌恶和凝重就溢于言表,她默默看完信中所写,便将信掷在了手边。
“冷护法可是认出来这封信是谁写的了?”海晏宁看着月行阴晴不定的面色,轻声试探道。
“陈熠,”海晏宁话音刚落,月行便冷冷地轻声答道,“没想到混到帮主的位置上,他还这般人心不足蛇吞象,一个劲想着跟仙门名族攀缘。这封信满纸敬语却藏头露尾,真是痴人说梦。”
海晏宁听着这个名字从月行口中清冷地说出来,再听月行说话中满含厌恶的语气,便问道:“恕在下直言,冷护法是否曾经与之有过节?以冷护法对这位陈帮主的了解,他将坠玉儿遇害之事告知,还对长清堂颇有示好之意,欲意何为?”
“海少主可知‘黄鼠狼给鸡拜年’欲意何为?”月行乜斜了一眼桌上的信笺,眼神中闪过一丝讥诮和愠怒,“陈熠为人阴狠,城府深不可测,不可小觑。他在信里说是为长清堂着想,正巧发现中了毒的坠玉儿,才用灵药救回,送到客栈。可少主仔细想想这前后经过,就知他并非好心。”
“护法提醒的是,在下心中也颇为疑虑。长清堂与相思门的事,整个仙门已是人尽皆知,这个陈帮主若真与仙门弃徒勾结,想知道此事并不难,”海晏宁望向窗外渐停的雪和渐深的天色,沉声道,“只是若此举真为长清堂着想,又怎会将中毒的坠玉儿抛在客栈院里的雪地中?门人又怎会在救回坠玉儿后,才发现这封信?若是你我没有及时发现,坠玉儿也可以说成是长清堂因恩怨所害,这个陈帮主自然可以收尽渔翁之利,借此攀附相思门。”
月行听完海晏宁的分析,冷冷地颔首道:“少主慧智,自是鞭辟入里。若是我们的人发现了,他便说是为了长清堂着想,但若是旁的人发现传了出去,他也可以派人去岭南,说那救坠玉儿的药,是为了相思门考量。”
“隔岸观火,坐收渔翁利,看来此人城府不可测量,”海晏宁有些唏嘘的语气道,“不知坠玉儿怎样了?她可有对你说了什么?”
“她倒还算老实,把知道的,发生的,尽数都说了,”月行看着海晏宁,神情严肃道,“少主,这些时日虽要外出探查,还请少主派人看住坠玉儿。令弟的身死,霞绮的下落,真凶在沧州的势力,她知道的东西太多了,一不留神,可能就被人暗害了。无论仙门还是江湖,想要她的命的人,不止一两个。”
“澜儿的事,到底还是有心人算计的,”海晏宁听到月行这么说,垂下头去,眼神中满是悲伤和愤懑,他恨恨地握紧了拳道,“她可有说,那香囊里的药都有什么,除了解小姐,她还和谁一起来过青阳?”
月行沉重地摇了摇头,神色迷惘道:“药是她下的,但给她药的另有其人。她说她跟随的那女散修,从未告知关于自己的太多事,只是自解小姐回到相思门后,便威胁她做了不少事。她的身上,落下了无数霞绮的鞭痕。”
海晏宁听此眉头紧皱,沉思片刻后道:“明早我便去会会这位陈帮主,冷护法带着几个弟子在客栈看好坠玉儿,一切等我回来再从长计议。”
周身弥漫的黑雾渐渐散去,花行仰头寻声望去,只觉林间晨曦般的辉光,从自己头顶倾泻而下。
“别怕,这里还有我在。”这阵温柔若春日清风的声音拂过花行耳畔,花行面上顿时晕染开欣喜笑意。
话音刚落,余音似晨雾般散开,花行破碎的结界处都长满柔嫩可爱的绿草枝叶,整个人像被春天包裹温暖般,让花行觉得无比舒心。
“什么?”丁涵玉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幕,有些失神道。她抬头看向结界上方渐渐明亮的光,立即掐诀挥出几张符篆,未曾想这些符纸在接近天光的一瞬,都化作幽绿的齑粉坠落而下。
“花行,别担心,有光的地方,就有生的希望。”那阵温润的声音再度响起,似雨入清泉般润物无声。
丁涵玉看着满面希翼的花行嘴角微勾,冷哼一声道:“有光的地方是能逃,但你永远逃不掉,可别让虚妄填满了你的意念。”
“你看,就连你也知道人人都喜欢有光明的地方,”花行有些无奈地笑着对她摇了摇头道,“有光的地方就是明处,可你偏偏喜欢用些‘海市蜃楼’,‘鲛人幽歌’制造暗境害人,你以为黑暗可以困住旁人,却不想早已把你自己困得死死的,困得连向往光明的心也一分不剩了。”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秘法的?”丁涵玉听花行口中说出她使过的几种密术,不由得讶异问道。
“仙门之中从无秘法,”花行神秘地笑了笑,趁着丁涵玉愣住的空当催动佩剑,乘着佩剑向顶上光明处飞去,“只是正大光明的人不屑学些伎俩做下作之事罢了。你以为的身怀多技,皆发自恶念,又怎会无法破解呢?”
丁涵玉面色狰狞,眼睛里满是恼羞成怒,等她心绪平复了几分后,花行早已御剑飞向那光明之处。
她运力抽出腕上红鞭,用力向上一挥,极细的,流转着红光的鞭子便缠住了花行的剑柄。
花行看到霞绮的一瞬,心中又惊又喜,惊的是霞绮缠住了自己的佩剑,不知要如何脱身,喜的是她终于亲眼见到了霞绮的模样。
“别低头,抓住我的手。”花行仰头,便看到清池蹲下身,手握灵光流逸的玉竹,毫端的墨闪着阳光般的光泽,他向花行伸出手,花行立即把手交给他。
“活着走出去,休想。”丁涵玉眉眼倒竖,在黑雾深处浑身缠绕着幽绿灵光,整个人不见半分柔婉,尽是嗔怒杀意。
清池看着尽头模糊的样子,眉眼一冷,运力挥笔,就想将迷境之人入画。
丁涵玉感受到一阵强光向自己逼来,立即运力挥出阵法符篆,喝骂一声后遁形无踪。
清池轻轻地环住花行,花行紧张恐惧地微微颤抖着身子,像一只失群的小兽般,蜷缩在清池怀里。
江畔已是星夜满天,只有两三船夫舟子,在岸上踱步。
良久后,花行才缓缓睁开眼,清池用手遮在她额上,柔声道:“岸上渔火尚在,小心刺目。”
花行枕着清池的腿,长衫蓝袄上有淡淡的皂角清香,江潮涨落的声音和心上人的温度,还有透过指缝的星月光芒与渔火斑斓,让她有种不真实感。
她伸手扣住清池遮住她双眼的手,用指腹摩挲着他有些冰凉的手背肌肤,长呼出一口气后,面容有些倦色,又似劫后余生般的虚惊,她的声音轻渺地似随风飞过的蒲公英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叫命悬一线。都说仙门中的人法力高强,其实就如江上的一叶舟一样,出没风波里,万般苦楚,不得自由。”
“成王之乱后,整个临安都倾覆在那场祸事中了,仙门也好,民间也罢,不过命随乾坤转而已,”清池遥望着江面星辰,语气似夹杂着叹息,“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不过所幸的是,我们无法把握命运,我们却还拥有着彼此。”
花行听清池提起临安的祸事,脑海里都是观梦石中家人惨死的样子,和南郊血流成河的夜晚。她只知道清池的家族回到苏州后也渐渐落寞,他也一样失去了父母姐姐,在江湖上任风起云涌,如舟漂泊。
她从清池宁静的眼眸中看到一丝悲怆,而即使是这般蚀骨的痛,流转在他的眼睛里却亦如潭水般平静。他从不言苦,只剩岁月沉淀下的温润。
“我明白,有我在。”花行呢喃道,她抬起手轻轻抚摸着清池的面颊,那纤长的睫毛缓缓的张合着,一双清水般的眸子却在她的温言下湿润起来,濡湿着浓密的睫毛,却倔强着不肯滴落。
“你不会嘲笑我在你面前掉泪吧?”清池的声音轻轻颤着,落在花行心中却似星辰坠落般。
她摇了摇头,真切地仰视着那双温柔湿润的眼眸,用指腹一点点擦拭他眼角的晶莹,嘴角微扬着轻声回应道:“世人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却觉得人有喜怒哀乐,眼泪不止可以在伤心之时才能窥见。在我面前,我希望你不要保留,不要隐藏自己的心绪。我怎会嘲笑你的眼泪,我只是希望你的笑能多一些。”
清池深深地望着花行一双杏眸,这双眉眼亦如白岩书院柳枝依依后的模样,一样的纯真热忱,一样的真挚无邪,只是随着岁月的变迁,更加的坚定与深情。
花行看着他红了的眼,不想他继续沉浸在悲伤中,于是笑着问他:“你怎么知道我会在凤城?”
“今早收到你的信,我就猜到以你的性子,你想做一件事,一定要很快就去做。所以我想,当我看到这封信时,你大概已经动身了,”清池庆幸地笑了笑,从怀中取出那管玉竹,通体幽紫通透的笔管,似吸纳了天际星辰清辉,流转着熠熠银光,说道,“这些时日见不到你,我就用玉竹描画你。我想着,玉竹能画境,是否也能将素日一颦一笑的你,也画得鲜活。未曾想我今日落笔,画卷上的你却突显愁容,我心里一惊,便觉事态不妙。我将白帝城到青阳的路线绘了出来,估算着时间寻你,果真在这里发现你的踪迹。”
听清池虽是娓娓道来,语气中却满是关切,她有些感动地看向清池,又有些惊奇地看着他手中的玉竹。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玉竹,从怀中取出观梦,观梦亦如往日般,在她注入灵力的一瞬绽放开千万花丝,卷舒如同呼吸一般。
须臾间,她只觉浑身酸软,清池见状立即探查她的灵脉,发现花行体内只余三四成灵力了。
他有些慌乱地四处张望,江边天阔无垠,舟子亦归船安歇,夜色深沉,一时间却不知如何是好。
“别担心,想来是她那邪术厉害,与她周旋了那么久泄耗的。闭关几日修养,自然也就和往日一样了。”花行笑着宽慰他道。
“我先背你进城歇息,我想想法子,明日再做定夺吧。”清池背起花行,就要往城门方向走去。
走了几步,他们便听到江月处传来一阵沉静悠远的古琴之音,曲调深沉悠长,颇有几分忘机之意。
清风携雅意拂过人面,颇有洗尘忘俗之感。
花行想起刚到这里时,那阵赋有邪灵之气的婉转歌喉,不由得心中恐慌,她刚想掐诀屏蔽此乐曲声,却觉体内气息似随着曲调流畅了些许,心中纷杂情绪也渐渐被抚平。
“此曲有清心之效,不似寻常所奏。想来曲中赋予了灵力,弹琴之人不仅身世不凡,心境亦脱俗。”清池驻足谛听片刻后说道。
他话音刚落,那阵悠然古远的琴音便悄然而止,余音却仍似江风明月般,令人回味。
清池背着花行转过身,向琴声传来的地方走去,只见一身形修长的女子背着一把琴,腰间一柄长剑,也向她们缓缓走来。
圆月映在她的面容后,更衬其人仙姿佚貌。
女子一袭月白衣衫以深蓝衣带束着,更显其身形飘逸,冷韵清泠。其人虽身形清瘦,却不失庄严端正之气。
清辉映着她的面容,在花行看来倒似水月观音一般,她远远立在江月星云之下,周身气度是一种清冷温然的脱俗之意。
清池看见女子也正向自己走来,欲行礼问好,却不舍得放下背上的花行,花行正要让他放下自己时,只见眼前女子淡淡一笑,行了个礼道:“姑娘体内灵脉有损,无须多礼,这样就很好。还请这位公子随我来。”
花行看着这位女子,她的面容给她一种熟悉又疏离的感觉。
她的一双眉眼有空杏痕的医者仁心和慈悲之意,却更多一份避世的寡淡,她的面貌秀丽颇有些像月行的模样,但相较来看,月行的眉眼却多了份冷厉和肃杀,气韵中更多一份攻击压迫之意,而她的面容却更多的是一种从容和闲逸之感。
面对这样一个脱俗的女子,花行不由得有些失神,她缓过来有些不好意思地对眼前女子含笑问道:“多谢姑娘关怀。不知姑娘如何称呼?”
“我乃闲止居士,云游数载,略通些许医术药理。这些时日在下在凤城山林中修行,在此遇见二位,却是缘分。”女子在前面带路,对花行说道。
闲止居,花行似是在长清濯剑会时听过,加之其观音面容,又说通得医术,花行脑海中灵光一现,明白过来这位姑娘是何人。
她犹豫着要不要点明对方身份。
她想着当下仙门之乱,眼前人毕竟是名门之徒,虽云游却仍属家门之中,也要为当下困局尽一份力。她顿了顿,对女子说道:“恕在下冒昧,姑娘可是长清堂弟子?”
清池背着花行跟着姑娘走着,听到花行这般问后也忍不住抬起头看向眼前之人。
女子回过身,一丝惊异之色稍纵即逝,她轻轻点了点头道:“想来姑娘知道在下的身份,在下正是长清弟子海晏如,不知公子与姑娘是哪派人士?”
花行看着眼前女子,眼眸中亮光一闪道:“在下毒龙门洛花行,这位是姑苏何清池。在下久闻姑娘名讳,今日有幸相识,实在欢欣。在下不是有意打扰姑娘清修,实乃仙门事态危机,在下想有些事,姑娘需要知晓。”
“原来是毒龙门的洛护法,何公子,有幸相识。我云游尘外数年,虽是长清弟子,却不常于门中修习武艺。我已经很多年不问尘事了,”海晏如低眉道,听花行这么说,眉眼间还是闪过一丝忧虑之色,“我无意仙门纷争勾斗,但若长清堂出事,还请护法如实相告。”
“不若等到了海姑娘居所,再慢慢说来吧。”清池提议道。
“也好,这些时日若公子放心,便将洛姑娘交给我吧,”海晏如看了看天边深沉的夜色道,“林中日月虽寡淡,倒也颇为清心自在。我看洛护法这些时日劳心忧虑,不若静养些时日,我们一同前去青阳岂不好?”
三人在月色下闲话而行,花行伏在清池背上渐渐沉睡过去。
穿林踏叶间,海晏如便带领二人走到松竹流水深处。
她让清池背着花行到一间草庐休息后,取来一个罐子后走了进来。
花行坐在塌上,清池助她运力调息,许是此处清幽雅致,风水宜人,花行觉得体内的灵脉渐渐平稳了起来。
“此罐中封存的是我特制的‘百情远’,以月中潭水服下一粒,便可暂忘烦忧,清心化毒,”海晏如坐到花行前方,从中取出一粒放在清池手心道,“我方才观洛姑娘气息,看来除却灵力泄耗外,也受了欲毒侵体,不过幸好时间不长,还可化解。不知姑娘在凤城是遇到了什么险境?”
花行将陷入幽歌困境的过程简要地告诉了海晏如,接过那盏夜色清潭中舀起的清水,服用了那粒丹药。须臾间,花行便觉气息流畅,身体轻盈,意念清澄了不少。
她看着罐子里似龙眼檀珠般的丹药,静心深嗅,似能闻到一种净化五感灵识的,如雨后山云的气息,不由得好奇问道:“在长清堂中,我便听闻姑娘精通医术,此药之效果真奇妙。只是不知,为何姑娘为丹药取名‘百情远’呢?”
海晏如似是猜出二人关系,又看着二人有些担忧的面色,了然一笑道:“二位勿要担心,此丹虽名‘百情远’,却与奈何桥上的忘情之水相去甚远。只因此药有清音淡欲,化毒内养之效,我喜欢一句诗‘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故名‘百情远’。”
“不知姑娘研制此药灵感自何处而来?平日是否会常常服用此药?”清池听出其中关窍,平静地看向海晏如问道。
“虽说是药三分毒,但我所研制的‘百情远’却百益无害,故而每日调息静修,或是破关之前,我也会服上一粒,”海晏如接过药罐,仔细封盖上道,“研制此药的初心,是因为自我云游起,便发觉尘世仙门中的人,皆为五蕴三毒所困。能困住人的,往往不是情,而是欲念。所以我研制出此丹,只愿渡人渡己,以达至境。”
“姑娘若不说是药,在下还以为是酒的名字,”清池淡淡笑着应答道,“世人皆以杜康忘忧,或浇心中块垒,却不想姑娘以药忘忧。”
“世人总说‘是药总有三分毒’,却不知悲欢离合皆含苦。酒入愁肠,尽兴之后的苦,便如潮汐般席卷而来。忘忧自是要用药,更何况药到极致,自是万病根除,”海晏如说道,她思忖着花行说的幽歌奇异,微微敛眉道,“洛姑娘所说这一邪术年头久远,修仙之人会的并不多,一来并未察觉也属正常。只是这样阴毒的法子,倒叫人后怕。”
“的确令人后怕,毕竟这本不是第一起了,”花行将毒龙门漆雪、丹阳遇害的事都大致告知,并对其说了海晏澜身亡之事,“海姑娘,那枚香囊此时应该还在海堂主手中。我服了丹药想来明日便能好了,我们一同前往青阳,姑娘定能认出其中诡异。”
海晏如在听到海晏澜遇害夭亡之事后,淡如云月的面容也不由得浮现出哀恸之色,她垂下的手默默地抓紧了腰间的佩剑,眉眼中的冷恨、愧憾之意交织着,若隐若现,声音却依旧平静淡然道:“我云游多年,叔父和宁儿寻不到我,才导致了这样的遗憾。若我这些年在闲止居,澜儿又怎会……既然二位愿与我一同回青阳,我自然感激不尽。多谢洛姑娘告知,才没有铸成更多的遗憾。”
仙门中的人,都会灵笺纸鹤传信之法,但传信须知道对方身在何处,像海晏如这般行踪漂泊,海家上下自是无法寻找。
花行想起天池的夜晚,海家父子令人感慨的那番谈话,再看向眼前神色悲恸,言及遗憾的海晏如,心中感慨更深了几分。
她将手轻轻盖在海晏如握着剑柄的手上,轻声道:“我在长清堂时便听闻海姑娘的行止剑可与海少主的行云一较高下,可一直不得亲眼一见。我从长清弟子口中得知姑娘避世多年,但也从他们对你的尊敬欣赏中看出姑娘并非冷清之人。姑娘一身医术是为了长清堂,那这一身剑术,此时能为了长清堂,必不会再有更多遗憾。”
“多谢你,你的热忱,是仙门亦或世间也难得一见的美好,”海晏如看着花行的双眼,如江水星月般清朗的眼眸闪过一丝感动,她看了一眼清池和花行,温声道,“仙门之难,仍须大家齐心协力,人心之恶,也只有善方能击溃。如此,有劳二位与我同行了。”
只见一个花瓶后,长清堂弟子手执一封信笺递与海晏宁,信上还有一支白鹭尾羽。
看到这只羽毛,月行眉头一紧,她知道这封信大抵是来自沧云帮,并且还是一封加急密信。
海晏宁大致浏览了一下信中内容,便屏退了长清弟子,转过身向月行伫立的方向走来。
“冷护法久等,”海晏宁揖了一礼后,将手中信和羽毛直接递与月行,“弟子们已寻得清毒养身的药物了,正在煎制。这封信竟是沧云帮写来的,但并无落款之名,甚是奇怪,冷护法请看。”
二人转入一间长清弟子所住的客房坐下,月行展开手中信笺,才看见信上字迹,月行神情中的厌恶和凝重就溢于言表,她默默看完信中所写,便将信掷在了手边。
“冷护法可是认出来这封信是谁写的了?”海晏宁看着月行阴晴不定的面色,轻声试探道。
“陈熠,”海晏宁话音刚落,月行便冷冷地轻声答道,“没想到混到帮主的位置上,他还这般人心不足蛇吞象,一个劲想着跟仙门名族攀缘。这封信满纸敬语却藏头露尾,真是痴人说梦。”
海晏宁听着这个名字从月行口中清冷地说出来,再听月行说话中满含厌恶的语气,便问道:“恕在下直言,冷护法是否曾经与之有过节?以冷护法对这位陈帮主的了解,他将坠玉儿遇害之事告知,还对长清堂颇有示好之意,欲意何为?”
“海少主可知‘黄鼠狼给鸡拜年’欲意何为?”月行乜斜了一眼桌上的信笺,眼神中闪过一丝讥诮和愠怒,“陈熠为人阴狠,城府深不可测,不可小觑。他在信里说是为长清堂着想,正巧发现中了毒的坠玉儿,才用灵药救回,送到客栈。可少主仔细想想这前后经过,就知他并非好心。”
“护法提醒的是,在下心中也颇为疑虑。长清堂与相思门的事,整个仙门已是人尽皆知,这个陈帮主若真与仙门弃徒勾结,想知道此事并不难,”海晏宁望向窗外渐停的雪和渐深的天色,沉声道,“只是若此举真为长清堂着想,又怎会将中毒的坠玉儿抛在客栈院里的雪地中?门人又怎会在救回坠玉儿后,才发现这封信?若是你我没有及时发现,坠玉儿也可以说成是长清堂因恩怨所害,这个陈帮主自然可以收尽渔翁之利,借此攀附相思门。”
月行听完海晏宁的分析,冷冷地颔首道:“少主慧智,自是鞭辟入里。若是我们的人发现了,他便说是为了长清堂着想,但若是旁的人发现传了出去,他也可以派人去岭南,说那救坠玉儿的药,是为了相思门考量。”
“隔岸观火,坐收渔翁利,看来此人城府不可测量,”海晏宁有些唏嘘的语气道,“不知坠玉儿怎样了?她可有对你说了什么?”
“她倒还算老实,把知道的,发生的,尽数都说了,”月行看着海晏宁,神情严肃道,“少主,这些时日虽要外出探查,还请少主派人看住坠玉儿。令弟的身死,霞绮的下落,真凶在沧州的势力,她知道的东西太多了,一不留神,可能就被人暗害了。无论仙门还是江湖,想要她的命的人,不止一两个。”
“澜儿的事,到底还是有心人算计的,”海晏宁听到月行这么说,垂下头去,眼神中满是悲伤和愤懑,他恨恨地握紧了拳道,“她可有说,那香囊里的药都有什么,除了解小姐,她还和谁一起来过青阳?”
月行沉重地摇了摇头,神色迷惘道:“药是她下的,但给她药的另有其人。她说她跟随的那女散修,从未告知关于自己的太多事,只是自解小姐回到相思门后,便威胁她做了不少事。她的身上,落下了无数霞绮的鞭痕。”
海晏宁听此眉头紧皱,沉思片刻后道:“明早我便去会会这位陈帮主,冷护法带着几个弟子在客栈看好坠玉儿,一切等我回来再从长计议。”
周身弥漫的黑雾渐渐散去,花行仰头寻声望去,只觉林间晨曦般的辉光,从自己头顶倾泻而下。
“别怕,这里还有我在。”这阵温柔若春日清风的声音拂过花行耳畔,花行面上顿时晕染开欣喜笑意。
话音刚落,余音似晨雾般散开,花行破碎的结界处都长满柔嫩可爱的绿草枝叶,整个人像被春天包裹温暖般,让花行觉得无比舒心。
“什么?”丁涵玉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幕,有些失神道。她抬头看向结界上方渐渐明亮的光,立即掐诀挥出几张符篆,未曾想这些符纸在接近天光的一瞬,都化作幽绿的齑粉坠落而下。
“花行,别担心,有光的地方,就有生的希望。”那阵温润的声音再度响起,似雨入清泉般润物无声。
丁涵玉看着满面希翼的花行嘴角微勾,冷哼一声道:“有光的地方是能逃,但你永远逃不掉,可别让虚妄填满了你的意念。”
“你看,就连你也知道人人都喜欢有光明的地方,”花行有些无奈地笑着对她摇了摇头道,“有光的地方就是明处,可你偏偏喜欢用些‘海市蜃楼’,‘鲛人幽歌’制造暗境害人,你以为黑暗可以困住旁人,却不想早已把你自己困得死死的,困得连向往光明的心也一分不剩了。”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秘法的?”丁涵玉听花行口中说出她使过的几种密术,不由得讶异问道。
“仙门之中从无秘法,”花行神秘地笑了笑,趁着丁涵玉愣住的空当催动佩剑,乘着佩剑向顶上光明处飞去,“只是正大光明的人不屑学些伎俩做下作之事罢了。你以为的身怀多技,皆发自恶念,又怎会无法破解呢?”
丁涵玉面色狰狞,眼睛里满是恼羞成怒,等她心绪平复了几分后,花行早已御剑飞向那光明之处。
她运力抽出腕上红鞭,用力向上一挥,极细的,流转着红光的鞭子便缠住了花行的剑柄。
花行看到霞绮的一瞬,心中又惊又喜,惊的是霞绮缠住了自己的佩剑,不知要如何脱身,喜的是她终于亲眼见到了霞绮的模样。
“别低头,抓住我的手。”花行仰头,便看到清池蹲下身,手握灵光流逸的玉竹,毫端的墨闪着阳光般的光泽,他向花行伸出手,花行立即把手交给他。
“活着走出去,休想。”丁涵玉眉眼倒竖,在黑雾深处浑身缠绕着幽绿灵光,整个人不见半分柔婉,尽是嗔怒杀意。
清池看着尽头模糊的样子,眉眼一冷,运力挥笔,就想将迷境之人入画。
丁涵玉感受到一阵强光向自己逼来,立即运力挥出阵法符篆,喝骂一声后遁形无踪。
清池轻轻地环住花行,花行紧张恐惧地微微颤抖着身子,像一只失群的小兽般,蜷缩在清池怀里。
江畔已是星夜满天,只有两三船夫舟子,在岸上踱步。
良久后,花行才缓缓睁开眼,清池用手遮在她额上,柔声道:“岸上渔火尚在,小心刺目。”
花行枕着清池的腿,长衫蓝袄上有淡淡的皂角清香,江潮涨落的声音和心上人的温度,还有透过指缝的星月光芒与渔火斑斓,让她有种不真实感。
她伸手扣住清池遮住她双眼的手,用指腹摩挲着他有些冰凉的手背肌肤,长呼出一口气后,面容有些倦色,又似劫后余生般的虚惊,她的声音轻渺地似随风飞过的蒲公英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叫命悬一线。都说仙门中的人法力高强,其实就如江上的一叶舟一样,出没风波里,万般苦楚,不得自由。”
“成王之乱后,整个临安都倾覆在那场祸事中了,仙门也好,民间也罢,不过命随乾坤转而已,”清池遥望着江面星辰,语气似夹杂着叹息,“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不过所幸的是,我们无法把握命运,我们却还拥有着彼此。”
花行听清池提起临安的祸事,脑海里都是观梦石中家人惨死的样子,和南郊血流成河的夜晚。她只知道清池的家族回到苏州后也渐渐落寞,他也一样失去了父母姐姐,在江湖上任风起云涌,如舟漂泊。
她从清池宁静的眼眸中看到一丝悲怆,而即使是这般蚀骨的痛,流转在他的眼睛里却亦如潭水般平静。他从不言苦,只剩岁月沉淀下的温润。
“我明白,有我在。”花行呢喃道,她抬起手轻轻抚摸着清池的面颊,那纤长的睫毛缓缓的张合着,一双清水般的眸子却在她的温言下湿润起来,濡湿着浓密的睫毛,却倔强着不肯滴落。
“你不会嘲笑我在你面前掉泪吧?”清池的声音轻轻颤着,落在花行心中却似星辰坠落般。
她摇了摇头,真切地仰视着那双温柔湿润的眼眸,用指腹一点点擦拭他眼角的晶莹,嘴角微扬着轻声回应道:“世人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却觉得人有喜怒哀乐,眼泪不止可以在伤心之时才能窥见。在我面前,我希望你不要保留,不要隐藏自己的心绪。我怎会嘲笑你的眼泪,我只是希望你的笑能多一些。”
清池深深地望着花行一双杏眸,这双眉眼亦如白岩书院柳枝依依后的模样,一样的纯真热忱,一样的真挚无邪,只是随着岁月的变迁,更加的坚定与深情。
花行看着他红了的眼,不想他继续沉浸在悲伤中,于是笑着问他:“你怎么知道我会在凤城?”
“今早收到你的信,我就猜到以你的性子,你想做一件事,一定要很快就去做。所以我想,当我看到这封信时,你大概已经动身了,”清池庆幸地笑了笑,从怀中取出那管玉竹,通体幽紫通透的笔管,似吸纳了天际星辰清辉,流转着熠熠银光,说道,“这些时日见不到你,我就用玉竹描画你。我想着,玉竹能画境,是否也能将素日一颦一笑的你,也画得鲜活。未曾想我今日落笔,画卷上的你却突显愁容,我心里一惊,便觉事态不妙。我将白帝城到青阳的路线绘了出来,估算着时间寻你,果真在这里发现你的踪迹。”
听清池虽是娓娓道来,语气中却满是关切,她有些感动地看向清池,又有些惊奇地看着他手中的玉竹。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玉竹,从怀中取出观梦,观梦亦如往日般,在她注入灵力的一瞬绽放开千万花丝,卷舒如同呼吸一般。
须臾间,她只觉浑身酸软,清池见状立即探查她的灵脉,发现花行体内只余三四成灵力了。
他有些慌乱地四处张望,江边天阔无垠,舟子亦归船安歇,夜色深沉,一时间却不知如何是好。
“别担心,想来是她那邪术厉害,与她周旋了那么久泄耗的。闭关几日修养,自然也就和往日一样了。”花行笑着宽慰他道。
“我先背你进城歇息,我想想法子,明日再做定夺吧。”清池背起花行,就要往城门方向走去。
走了几步,他们便听到江月处传来一阵沉静悠远的古琴之音,曲调深沉悠长,颇有几分忘机之意。
清风携雅意拂过人面,颇有洗尘忘俗之感。
花行想起刚到这里时,那阵赋有邪灵之气的婉转歌喉,不由得心中恐慌,她刚想掐诀屏蔽此乐曲声,却觉体内气息似随着曲调流畅了些许,心中纷杂情绪也渐渐被抚平。
“此曲有清心之效,不似寻常所奏。想来曲中赋予了灵力,弹琴之人不仅身世不凡,心境亦脱俗。”清池驻足谛听片刻后说道。
他话音刚落,那阵悠然古远的琴音便悄然而止,余音却仍似江风明月般,令人回味。
清池背着花行转过身,向琴声传来的地方走去,只见一身形修长的女子背着一把琴,腰间一柄长剑,也向她们缓缓走来。
圆月映在她的面容后,更衬其人仙姿佚貌。
女子一袭月白衣衫以深蓝衣带束着,更显其身形飘逸,冷韵清泠。其人虽身形清瘦,却不失庄严端正之气。
清辉映着她的面容,在花行看来倒似水月观音一般,她远远立在江月星云之下,周身气度是一种清冷温然的脱俗之意。
清池看见女子也正向自己走来,欲行礼问好,却不舍得放下背上的花行,花行正要让他放下自己时,只见眼前女子淡淡一笑,行了个礼道:“姑娘体内灵脉有损,无须多礼,这样就很好。还请这位公子随我来。”
花行看着这位女子,她的面容给她一种熟悉又疏离的感觉。
她的一双眉眼有空杏痕的医者仁心和慈悲之意,却更多一份避世的寡淡,她的面貌秀丽颇有些像月行的模样,但相较来看,月行的眉眼却多了份冷厉和肃杀,气韵中更多一份攻击压迫之意,而她的面容却更多的是一种从容和闲逸之感。
面对这样一个脱俗的女子,花行不由得有些失神,她缓过来有些不好意思地对眼前女子含笑问道:“多谢姑娘关怀。不知姑娘如何称呼?”
“我乃闲止居士,云游数载,略通些许医术药理。这些时日在下在凤城山林中修行,在此遇见二位,却是缘分。”女子在前面带路,对花行说道。
闲止居,花行似是在长清濯剑会时听过,加之其观音面容,又说通得医术,花行脑海中灵光一现,明白过来这位姑娘是何人。
她犹豫着要不要点明对方身份。
她想着当下仙门之乱,眼前人毕竟是名门之徒,虽云游却仍属家门之中,也要为当下困局尽一份力。她顿了顿,对女子说道:“恕在下冒昧,姑娘可是长清堂弟子?”
清池背着花行跟着姑娘走着,听到花行这般问后也忍不住抬起头看向眼前之人。
女子回过身,一丝惊异之色稍纵即逝,她轻轻点了点头道:“想来姑娘知道在下的身份,在下正是长清弟子海晏如,不知公子与姑娘是哪派人士?”
花行看着眼前女子,眼眸中亮光一闪道:“在下毒龙门洛花行,这位是姑苏何清池。在下久闻姑娘名讳,今日有幸相识,实在欢欣。在下不是有意打扰姑娘清修,实乃仙门事态危机,在下想有些事,姑娘需要知晓。”
“原来是毒龙门的洛护法,何公子,有幸相识。我云游尘外数年,虽是长清弟子,却不常于门中修习武艺。我已经很多年不问尘事了,”海晏如低眉道,听花行这么说,眉眼间还是闪过一丝忧虑之色,“我无意仙门纷争勾斗,但若长清堂出事,还请护法如实相告。”
“不若等到了海姑娘居所,再慢慢说来吧。”清池提议道。
“也好,这些时日若公子放心,便将洛姑娘交给我吧,”海晏如看了看天边深沉的夜色道,“林中日月虽寡淡,倒也颇为清心自在。我看洛护法这些时日劳心忧虑,不若静养些时日,我们一同前去青阳岂不好?”
三人在月色下闲话而行,花行伏在清池背上渐渐沉睡过去。
穿林踏叶间,海晏如便带领二人走到松竹流水深处。
她让清池背着花行到一间草庐休息后,取来一个罐子后走了进来。
花行坐在塌上,清池助她运力调息,许是此处清幽雅致,风水宜人,花行觉得体内的灵脉渐渐平稳了起来。
“此罐中封存的是我特制的‘百情远’,以月中潭水服下一粒,便可暂忘烦忧,清心化毒,”海晏如坐到花行前方,从中取出一粒放在清池手心道,“我方才观洛姑娘气息,看来除却灵力泄耗外,也受了欲毒侵体,不过幸好时间不长,还可化解。不知姑娘在凤城是遇到了什么险境?”
花行将陷入幽歌困境的过程简要地告诉了海晏如,接过那盏夜色清潭中舀起的清水,服用了那粒丹药。须臾间,花行便觉气息流畅,身体轻盈,意念清澄了不少。
她看着罐子里似龙眼檀珠般的丹药,静心深嗅,似能闻到一种净化五感灵识的,如雨后山云的气息,不由得好奇问道:“在长清堂中,我便听闻姑娘精通医术,此药之效果真奇妙。只是不知,为何姑娘为丹药取名‘百情远’呢?”
海晏如似是猜出二人关系,又看着二人有些担忧的面色,了然一笑道:“二位勿要担心,此丹虽名‘百情远’,却与奈何桥上的忘情之水相去甚远。只因此药有清音淡欲,化毒内养之效,我喜欢一句诗‘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故名‘百情远’。”
“不知姑娘研制此药灵感自何处而来?平日是否会常常服用此药?”清池听出其中关窍,平静地看向海晏如问道。
“虽说是药三分毒,但我所研制的‘百情远’却百益无害,故而每日调息静修,或是破关之前,我也会服上一粒,”海晏如接过药罐,仔细封盖上道,“研制此药的初心,是因为自我云游起,便发觉尘世仙门中的人,皆为五蕴三毒所困。能困住人的,往往不是情,而是欲念。所以我研制出此丹,只愿渡人渡己,以达至境。”
“姑娘若不说是药,在下还以为是酒的名字,”清池淡淡笑着应答道,“世人皆以杜康忘忧,或浇心中块垒,却不想姑娘以药忘忧。”
“世人总说‘是药总有三分毒’,却不知悲欢离合皆含苦。酒入愁肠,尽兴之后的苦,便如潮汐般席卷而来。忘忧自是要用药,更何况药到极致,自是万病根除,”海晏如说道,她思忖着花行说的幽歌奇异,微微敛眉道,“洛姑娘所说这一邪术年头久远,修仙之人会的并不多,一来并未察觉也属正常。只是这样阴毒的法子,倒叫人后怕。”
“的确令人后怕,毕竟这本不是第一起了,”花行将毒龙门漆雪、丹阳遇害的事都大致告知,并对其说了海晏澜身亡之事,“海姑娘,那枚香囊此时应该还在海堂主手中。我服了丹药想来明日便能好了,我们一同前往青阳,姑娘定能认出其中诡异。”
海晏如在听到海晏澜遇害夭亡之事后,淡如云月的面容也不由得浮现出哀恸之色,她垂下的手默默地抓紧了腰间的佩剑,眉眼中的冷恨、愧憾之意交织着,若隐若现,声音却依旧平静淡然道:“我云游多年,叔父和宁儿寻不到我,才导致了这样的遗憾。若我这些年在闲止居,澜儿又怎会……既然二位愿与我一同回青阳,我自然感激不尽。多谢洛姑娘告知,才没有铸成更多的遗憾。”
仙门中的人,都会灵笺纸鹤传信之法,但传信须知道对方身在何处,像海晏如这般行踪漂泊,海家上下自是无法寻找。
花行想起天池的夜晚,海家父子令人感慨的那番谈话,再看向眼前神色悲恸,言及遗憾的海晏如,心中感慨更深了几分。
她将手轻轻盖在海晏如握着剑柄的手上,轻声道:“我在长清堂时便听闻海姑娘的行止剑可与海少主的行云一较高下,可一直不得亲眼一见。我从长清弟子口中得知姑娘避世多年,但也从他们对你的尊敬欣赏中看出姑娘并非冷清之人。姑娘一身医术是为了长清堂,那这一身剑术,此时能为了长清堂,必不会再有更多遗憾。”
“多谢你,你的热忱,是仙门亦或世间也难得一见的美好,”海晏如看着花行的双眼,如江水星月般清朗的眼眸闪过一丝感动,她看了一眼清池和花行,温声道,“仙门之难,仍须大家齐心协力,人心之恶,也只有善方能击溃。如此,有劳二位与我同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