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总体来说是非常平静的一个学期,即使谈论的是安第一次上霍格沃茨的经历,她的二年级生活也是如此。对于各个课程已经不像一年级那样是菜鸟,第一次上,开始得心应手,而那些更难的选修课程还没开始。她的二年级也不像哈利·波特本人,有人放蛇怪搅得大家不得安宁。即使有什么暗流,她也根本没有留意到。她专心致志,痴迷于钻研伟大的魔法,正如上一次生命时她的经历。怪不得分院帽会在给她第二次分院时如此犹豫。
上课,泡图书馆,花时间维护她认为她需要维护的社交关系。在这样的日常里,她丝毫没察觉到有多少人正私底下悄悄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或许,即便她察觉到了,她也不会放在心上。当她第一次作为霍格沃兹的二年级学生时,她渴望证明自己,就像任何一个标准意义上的斯莱特林一样,充满那种大多数情况下都被概括为野心的心情。可是后来,渐渐的,她的注意力从证明自己转移到了魔法本身。魔法就是力量,就是强权。掌握了伟大的魔法的奥秘,就是掌握了强权。而拥有强权的话,即便那些卑劣、短视又愚蠢的人轻蔑她,他们又能对她做什么呢?是她能让他们战栗,让他们求饶。
她陶醉于魔法,彻底放弃了经营她的同学关系。一方面,是她的确不擅长此道,穿越前就不擅长。另一方面,里德尔站在她身边,给了她一种这样的安全感——她可以不必花时间和精力去做她本来就不擅长做的这些事情,让她的瑞德来对他们发挥他在蛊惑人心上的才能就够了,当她需要什么帮助时,里德尔会为她提供她所需要的一切,无论是禁书区的许可,还是用来施禁咒的二手魔杖。
她也会为里德尔提供她能提供的一切。
她和他非常亲密,当时环绕在他周围的人都这样形容,如同血亲一般。他们从无怀疑地信任彼此,向彼此索取,正是真正的家人都会做的那样。这是当然咯——因为他们是在同一个孤儿院长大的孤儿啊!有人曾经不无轻蔑地这样判断。他们不知道的是,在那个孤儿院里,并不是所有孤儿都会彼此间如血亲一般亲密。事实上,就里德尔和帕辛杰两个人而言,他们是站在了所有别的孤儿的对立面,被别的所有孩子敌视,也敌视他们所有人。
出于一种巧合,一种可以称为命运的玩笑的东西,安起初没发现这个和她关系最好的男孩是伏地魔,她是在不知道对方是谁的情况下认识了对方,建立了友谊,产生了感情。后来看见他和蛇讲话,她终于意识到他是伏地魔,那一刻与其说是惊吓,不如说是欣喜若狂——因为伏地魔是她最喜欢的角色,她读书时就很同情他。所以或许可以这样形容,各种因素加起来,她对里德尔有真挚而且深刻的感情,没有任何人能比得过里德尔在她心中的地位。
而且,各种因素加起来也让她认定,在里德尔心里,她也是如此。
事实上根据大纲,作者应该再写一点剧情,不能让二年级就这样草草收尾,但作者实在编不出东西了,所以就先这样吧。
二年级结束了。虽然输掉了魁地奇,但今年斯莱特林赢得了学院杯,如果有任何人关心这件事的话。安与已经和她有了交情的几位好友在平静的日常中经历了一些让他们友谊巩固的小事,都不是什么值得人放在心上的事,只是在日后当他们在冲突的两边望见彼此时,他们会想起那些在校园里欢笑的时刻,然后心中微微触动。在哈利波特的原著中,多卡斯·梅多斯被伏地魔亲手杀害,马琳·麦金农和她的家人全被食死徒杀害。安读原著读得不细,而且浸淫私设巨多的蛇院文太久,不记得多卡斯和麦金农是原著角色且在对伏地魔的战争中牺牲,只当她们是原著没有出现过的角色。她不知道她们的结局。
不过,在她目前所在的这个因她的加入而让命运在细微之处已经发生偏转,未来注定会变化的世界里,这些原著角色究竟还会不会迎来原来的结局很不好说。从安自己还没弄明白状况的头脑来感觉的话,她乐观地认为里德尔已经被她改变了,不再是原著那个暴力偏激的伏地魔。不会有战争,或者最起码,不会有那么血腥残酷,针锋相对的战争。她的朋友们都会好好地活着,不是走上战场,而是走向她们向往过的未来。至于斯内普和莉莉,更不必多说,看他们俩现在的友谊状态,安简直不能想象他们两个决裂的可能性。
顺便,因为提供了有求必应屋的进入方式,下半学期里布莱克和波特对她的态度有了明显改善,虽然安还是对这种变化没有察觉更提不上心有触动——两个讨厌鬼从原来会故意挑事变成了不故意挑事难道是什么值得她额外高兴的事吗?和同学相处时不故意挑衅不是应该的吗?
——————
霍格沃茨特快上,安在一个空隔间里坐下。这次她上车上得早。从学校返家的学生们还在陆陆续续的登车,外面脚步声不停歇。安暂时没有给她的隔间施一个忽略咒,因为或许多卡斯和马琳会找到她。在等待的空当,安拿出一本书。这是多卡斯今年送给她的圣诞节礼物,一本麻瓜写的关于巫术史的著作。多卡斯知道安喜欢阅读,但不清楚安最爱的是黑魔法的书。作为混血家庭出身的她本身喜欢读魔法界和普通世界交叉的东西——麻瓜对巫术的研究,巫师对麻瓜的研究。这本书她读过,认为有意思,于是新买了一本送给安。
才刚读完了作者的介绍,隔间门就被拉开——然而,不是多卡斯,也不是艾琳娜或马琳,也不是什么陌生的人。
艾伯特·埃弗里倚靠在隔间门口,脸上是和他父亲简直一模一样的让人觉得他们不怀好意的笑容。
“是你啊,帕辛杰。”他说,“怎么是一个人?哦——是不是朋友们都抛弃你了?我刚刚看见你那两个傻乎乎的赫奇帕奇朋友了,在别的隔间里和她们学院的同学聊得正欢。还有那个格兰芬多的伊万斯,哈哈,我也看见了,也和自己学院的朋友们在一起呢!真是令人同情啊,帕辛杰。”
安心想:下次还是直接施忽略咒吧!这个讨厌的家伙……他是特意来做什么的?就为了奚落一下她找找乐子吗?
“对我来说,还是听一只聒噪的青蛙在耳边呱呱地吵闹更难以忍受些。”她一下子抽出了魔杖,“出去,埃弗里。”
“我又不是来找茬的,干嘛火药味这么重呢,帕辛杰?”埃弗里嬉笑着这样回答。这时候恰好过道走过一个拖着大箱子的高年级。
“麻烦借过——”她说。
“好的。”埃弗里说。他顺势完全走进隔间,还坐下来了。
安弄不明白埃弗里在玩什么名堂。她的困惑很快得到了解答。
“别这样不怀好意地瞪着我啊,帕辛杰,”埃弗里恶人先告状地说,“我对你是充满尊敬的,斯莱特林尊敬强者——你是那么擅长黑魔法防御术。”他把句子里的黑魔法说得很重,“这种天资和潜力,任何一个有头脑的巫师都不会认为你是个泥巴种。”
他一推,把隔间门关上了,一副要坐在这里长谈的架势。
安皱眉。
“不要在我面前说那个词。还有,我这里可不欢迎你,埃弗里。”她对他说,没有放下魔杖。
“我不会呆一路的,西弗勒斯他们还等我回去呢。”埃弗里说,“至于那个词……哈哈,西弗勒斯讨厌这个词是因为他那个——麻瓜出身的旧友,伊万斯。长大的情谊的确很难割舍,我理解。但是帕辛杰——你为什么讨厌这个词?你总不会真觉得你和伊万斯一样吧?伊万斯的父母是确凿无疑的麻瓜。可你只是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姓氏和来源,你不知道你的父母是谁,你能肯定的只有一点——他们是巫师。虽然不知道他们因为什么原因让你成为了孤儿,我很抱歉提起了这件事,但你和那些麻瓜出身的人不一样。你和那些麻瓜更不一样。你从小就能感觉到,对吗?”
安攥紧了魔杖,并不是因为艾弗里的话让她有所触动——她当然不会触动!首先,她原本是个确凿无疑的麻瓜。其次,这些自诩高贵的巫师们是一个他们眼里的低劣的麻瓜小说家创造的角色。最后,她是一个穿越者,带着她对故事的了解,对命运的洞悉,来到了这个小说世界。如果要谈不一样的话,她可不是和那些麻瓜不一样,她和这些巫师全都不一样。
让她感觉到一样的只有一个人,瑞德。
她此刻的触动也是因为想起了瑞德——我们的父母是巫师!我们不是怪物,我们是巫师的孩子,安!十一岁的男孩在邓布利多走后,立刻卸下他所有假装出来的矜持和冷静,兴奋地在床上打滚。她那时候也跟着笑了,和他一起大笑。虽然不是因为自豪他们的身世——她很清楚里德尔的身世有多么可悲,没有任何值得自豪的地方;至于她自己的身世,那就更不重要了,哪怕告诉她她是格林德沃的亲戚,她也不会觉得这有什么值得自豪的。
她高兴的是:她和瑞德终于能离开这个灰暗的孤儿院了!他们终于能去那个令人向往的学校——霍格沃茨!他们终于要开始学习魔法了!
可以这么说,当时男孩的发言在她听起来相当幼稚,把自己的自尊和价值感建立在血统上是愚蠢的,对年轻的里德尔来说,尤其如此,因为他的身世格外不能给他任何尊严和价值感。
可现在,回望过去,听见此刻别人说出了和那个她在乎的人当初说过的十分相似的话,她感到怀念。
她的沉默让埃弗里产生了一些误会。像是安慰他似的,埃弗里虚情假意地说:“让巫师的孩子作为孤儿在麻瓜那里长大,这种事虽然不多,但也不是没发生过,帕辛杰。也许日后你还会遇到和你类似的人。好吧,这不是我想说的重点。重点是——虽然你在刚入学的时候做出了某种错误的表态,但斯莱特林是一个团结的整体,不会舍弃它的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成员。只要你愿意放下敌对的态度,你就会发现,大伙都很愿意重新接纳你——”
放下敌对的态度,说的好像多么友善,但安知道这些顽固纯血论者要的是什么。如果是巫师家庭出身,就要像多卡斯那样,不可以对血统论表现出任何反对的态度。而如果是血统有瑕疵的人,编也得编出个古老巫师的家系去附会——瑞德一直这样做的。在他受她的影响放弃了他对自己的血统的不切实际的期待后,他仍然会不断给周围人强化这样的暗示——他是伟大的萨拉查·斯莱特林的后裔,并且以此为荣。
她厌倦地听完了埃弗里说了那一堆废话。
“好的,我知道了,感谢你特意来和我说这些。你可以出去了吗?”安心不在焉地问。她低下头,翻过一页,视线落回她正在读的巫术史上。作者的照片占了半个页面。和巫师的照片不一样,凝固不动的画面里,这个麻瓜女人对她灿烂地微笑。她是否知道魔法界的存在呢?从她的履历看,她是真的痴迷研究巫术。她是否知道她被她痴迷的力量永远排斥在外围呢?
安认真地思考了一会这些问题,接着意识到,埃弗里好像一直没出声,也没有走。难道他是觉得她态度不好?唉,这些在不值得的细枝末节上耗费精力的纯血论斯莱特林啊……
安抬起头,正想说点什么,却发现对方并不是她以为的面露不满的模样。埃弗里看起来神色古怪——又凝重,又困惑,又紧张,同时强作镇静。他对上安的视线,清清嗓子:“那就不打扰你了,帕辛杰。”
埃弗里站起来,离开了隔间。
安挥挥魔杖,给隔间施上了忽略咒。接着,她翻开绪论,开始享受阅读。
上课,泡图书馆,花时间维护她认为她需要维护的社交关系。在这样的日常里,她丝毫没察觉到有多少人正私底下悄悄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或许,即便她察觉到了,她也不会放在心上。当她第一次作为霍格沃兹的二年级学生时,她渴望证明自己,就像任何一个标准意义上的斯莱特林一样,充满那种大多数情况下都被概括为野心的心情。可是后来,渐渐的,她的注意力从证明自己转移到了魔法本身。魔法就是力量,就是强权。掌握了伟大的魔法的奥秘,就是掌握了强权。而拥有强权的话,即便那些卑劣、短视又愚蠢的人轻蔑她,他们又能对她做什么呢?是她能让他们战栗,让他们求饶。
她陶醉于魔法,彻底放弃了经营她的同学关系。一方面,是她的确不擅长此道,穿越前就不擅长。另一方面,里德尔站在她身边,给了她一种这样的安全感——她可以不必花时间和精力去做她本来就不擅长做的这些事情,让她的瑞德来对他们发挥他在蛊惑人心上的才能就够了,当她需要什么帮助时,里德尔会为她提供她所需要的一切,无论是禁书区的许可,还是用来施禁咒的二手魔杖。
她也会为里德尔提供她能提供的一切。
她和他非常亲密,当时环绕在他周围的人都这样形容,如同血亲一般。他们从无怀疑地信任彼此,向彼此索取,正是真正的家人都会做的那样。这是当然咯——因为他们是在同一个孤儿院长大的孤儿啊!有人曾经不无轻蔑地这样判断。他们不知道的是,在那个孤儿院里,并不是所有孤儿都会彼此间如血亲一般亲密。事实上,就里德尔和帕辛杰两个人而言,他们是站在了所有别的孤儿的对立面,被别的所有孩子敌视,也敌视他们所有人。
出于一种巧合,一种可以称为命运的玩笑的东西,安起初没发现这个和她关系最好的男孩是伏地魔,她是在不知道对方是谁的情况下认识了对方,建立了友谊,产生了感情。后来看见他和蛇讲话,她终于意识到他是伏地魔,那一刻与其说是惊吓,不如说是欣喜若狂——因为伏地魔是她最喜欢的角色,她读书时就很同情他。所以或许可以这样形容,各种因素加起来,她对里德尔有真挚而且深刻的感情,没有任何人能比得过里德尔在她心中的地位。
而且,各种因素加起来也让她认定,在里德尔心里,她也是如此。
事实上根据大纲,作者应该再写一点剧情,不能让二年级就这样草草收尾,但作者实在编不出东西了,所以就先这样吧。
二年级结束了。虽然输掉了魁地奇,但今年斯莱特林赢得了学院杯,如果有任何人关心这件事的话。安与已经和她有了交情的几位好友在平静的日常中经历了一些让他们友谊巩固的小事,都不是什么值得人放在心上的事,只是在日后当他们在冲突的两边望见彼此时,他们会想起那些在校园里欢笑的时刻,然后心中微微触动。在哈利波特的原著中,多卡斯·梅多斯被伏地魔亲手杀害,马琳·麦金农和她的家人全被食死徒杀害。安读原著读得不细,而且浸淫私设巨多的蛇院文太久,不记得多卡斯和麦金农是原著角色且在对伏地魔的战争中牺牲,只当她们是原著没有出现过的角色。她不知道她们的结局。
不过,在她目前所在的这个因她的加入而让命运在细微之处已经发生偏转,未来注定会变化的世界里,这些原著角色究竟还会不会迎来原来的结局很不好说。从安自己还没弄明白状况的头脑来感觉的话,她乐观地认为里德尔已经被她改变了,不再是原著那个暴力偏激的伏地魔。不会有战争,或者最起码,不会有那么血腥残酷,针锋相对的战争。她的朋友们都会好好地活着,不是走上战场,而是走向她们向往过的未来。至于斯内普和莉莉,更不必多说,看他们俩现在的友谊状态,安简直不能想象他们两个决裂的可能性。
顺便,因为提供了有求必应屋的进入方式,下半学期里布莱克和波特对她的态度有了明显改善,虽然安还是对这种变化没有察觉更提不上心有触动——两个讨厌鬼从原来会故意挑事变成了不故意挑事难道是什么值得她额外高兴的事吗?和同学相处时不故意挑衅不是应该的吗?
——————
霍格沃茨特快上,安在一个空隔间里坐下。这次她上车上得早。从学校返家的学生们还在陆陆续续的登车,外面脚步声不停歇。安暂时没有给她的隔间施一个忽略咒,因为或许多卡斯和马琳会找到她。在等待的空当,安拿出一本书。这是多卡斯今年送给她的圣诞节礼物,一本麻瓜写的关于巫术史的著作。多卡斯知道安喜欢阅读,但不清楚安最爱的是黑魔法的书。作为混血家庭出身的她本身喜欢读魔法界和普通世界交叉的东西——麻瓜对巫术的研究,巫师对麻瓜的研究。这本书她读过,认为有意思,于是新买了一本送给安。
才刚读完了作者的介绍,隔间门就被拉开——然而,不是多卡斯,也不是艾琳娜或马琳,也不是什么陌生的人。
艾伯特·埃弗里倚靠在隔间门口,脸上是和他父亲简直一模一样的让人觉得他们不怀好意的笑容。
“是你啊,帕辛杰。”他说,“怎么是一个人?哦——是不是朋友们都抛弃你了?我刚刚看见你那两个傻乎乎的赫奇帕奇朋友了,在别的隔间里和她们学院的同学聊得正欢。还有那个格兰芬多的伊万斯,哈哈,我也看见了,也和自己学院的朋友们在一起呢!真是令人同情啊,帕辛杰。”
安心想:下次还是直接施忽略咒吧!这个讨厌的家伙……他是特意来做什么的?就为了奚落一下她找找乐子吗?
“对我来说,还是听一只聒噪的青蛙在耳边呱呱地吵闹更难以忍受些。”她一下子抽出了魔杖,“出去,埃弗里。”
“我又不是来找茬的,干嘛火药味这么重呢,帕辛杰?”埃弗里嬉笑着这样回答。这时候恰好过道走过一个拖着大箱子的高年级。
“麻烦借过——”她说。
“好的。”埃弗里说。他顺势完全走进隔间,还坐下来了。
安弄不明白埃弗里在玩什么名堂。她的困惑很快得到了解答。
“别这样不怀好意地瞪着我啊,帕辛杰,”埃弗里恶人先告状地说,“我对你是充满尊敬的,斯莱特林尊敬强者——你是那么擅长黑魔法防御术。”他把句子里的黑魔法说得很重,“这种天资和潜力,任何一个有头脑的巫师都不会认为你是个泥巴种。”
他一推,把隔间门关上了,一副要坐在这里长谈的架势。
安皱眉。
“不要在我面前说那个词。还有,我这里可不欢迎你,埃弗里。”她对他说,没有放下魔杖。
“我不会呆一路的,西弗勒斯他们还等我回去呢。”埃弗里说,“至于那个词……哈哈,西弗勒斯讨厌这个词是因为他那个——麻瓜出身的旧友,伊万斯。长大的情谊的确很难割舍,我理解。但是帕辛杰——你为什么讨厌这个词?你总不会真觉得你和伊万斯一样吧?伊万斯的父母是确凿无疑的麻瓜。可你只是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姓氏和来源,你不知道你的父母是谁,你能肯定的只有一点——他们是巫师。虽然不知道他们因为什么原因让你成为了孤儿,我很抱歉提起了这件事,但你和那些麻瓜出身的人不一样。你和那些麻瓜更不一样。你从小就能感觉到,对吗?”
安攥紧了魔杖,并不是因为艾弗里的话让她有所触动——她当然不会触动!首先,她原本是个确凿无疑的麻瓜。其次,这些自诩高贵的巫师们是一个他们眼里的低劣的麻瓜小说家创造的角色。最后,她是一个穿越者,带着她对故事的了解,对命运的洞悉,来到了这个小说世界。如果要谈不一样的话,她可不是和那些麻瓜不一样,她和这些巫师全都不一样。
让她感觉到一样的只有一个人,瑞德。
她此刻的触动也是因为想起了瑞德——我们的父母是巫师!我们不是怪物,我们是巫师的孩子,安!十一岁的男孩在邓布利多走后,立刻卸下他所有假装出来的矜持和冷静,兴奋地在床上打滚。她那时候也跟着笑了,和他一起大笑。虽然不是因为自豪他们的身世——她很清楚里德尔的身世有多么可悲,没有任何值得自豪的地方;至于她自己的身世,那就更不重要了,哪怕告诉她她是格林德沃的亲戚,她也不会觉得这有什么值得自豪的。
她高兴的是:她和瑞德终于能离开这个灰暗的孤儿院了!他们终于能去那个令人向往的学校——霍格沃茨!他们终于要开始学习魔法了!
可以这么说,当时男孩的发言在她听起来相当幼稚,把自己的自尊和价值感建立在血统上是愚蠢的,对年轻的里德尔来说,尤其如此,因为他的身世格外不能给他任何尊严和价值感。
可现在,回望过去,听见此刻别人说出了和那个她在乎的人当初说过的十分相似的话,她感到怀念。
她的沉默让埃弗里产生了一些误会。像是安慰他似的,埃弗里虚情假意地说:“让巫师的孩子作为孤儿在麻瓜那里长大,这种事虽然不多,但也不是没发生过,帕辛杰。也许日后你还会遇到和你类似的人。好吧,这不是我想说的重点。重点是——虽然你在刚入学的时候做出了某种错误的表态,但斯莱特林是一个团结的整体,不会舍弃它的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成员。只要你愿意放下敌对的态度,你就会发现,大伙都很愿意重新接纳你——”
放下敌对的态度,说的好像多么友善,但安知道这些顽固纯血论者要的是什么。如果是巫师家庭出身,就要像多卡斯那样,不可以对血统论表现出任何反对的态度。而如果是血统有瑕疵的人,编也得编出个古老巫师的家系去附会——瑞德一直这样做的。在他受她的影响放弃了他对自己的血统的不切实际的期待后,他仍然会不断给周围人强化这样的暗示——他是伟大的萨拉查·斯莱特林的后裔,并且以此为荣。
她厌倦地听完了埃弗里说了那一堆废话。
“好的,我知道了,感谢你特意来和我说这些。你可以出去了吗?”安心不在焉地问。她低下头,翻过一页,视线落回她正在读的巫术史上。作者的照片占了半个页面。和巫师的照片不一样,凝固不动的画面里,这个麻瓜女人对她灿烂地微笑。她是否知道魔法界的存在呢?从她的履历看,她是真的痴迷研究巫术。她是否知道她被她痴迷的力量永远排斥在外围呢?
安认真地思考了一会这些问题,接着意识到,埃弗里好像一直没出声,也没有走。难道他是觉得她态度不好?唉,这些在不值得的细枝末节上耗费精力的纯血论斯莱特林啊……
安抬起头,正想说点什么,却发现对方并不是她以为的面露不满的模样。埃弗里看起来神色古怪——又凝重,又困惑,又紧张,同时强作镇静。他对上安的视线,清清嗓子:“那就不打扰你了,帕辛杰。”
埃弗里站起来,离开了隔间。
安挥挥魔杖,给隔间施上了忽略咒。接着,她翻开绪论,开始享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