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老终于笑了,脸上皱巴巴的,眉毛胡子颤得似跳舞,一边点头,一边呵斥着孟清竹:“还愣着干什么?臭小子,快把小娘子扶起来。”
“是。”孟清竹回应,迈出一步,伸出一只冷白修长的手,去扶谢晚凝。
已入深秋,天气渐凉,谢晚凝上着莲红绣云弧领对襟袄,下着星蓝绫夹裙。可即使衣着不算单薄,当孟清竹的手掌抚上她手臂时,温热有力的触感,仍透过绸衣,被肌肤清晰地感知。
谢晚凝缓缓站起身,手臂微僵,只觉脸上一股热气溢上,她眨巴着眼,不敢抬头。
孟清竹的动作其实极为克制,见她起身,便收回了手。不知怎的,忽又回头瞥了她一眼,只见一旁的女子白皙的小脸一片粉红,灿若云霞,眼波如水,细长的睫毛一扇一扇的,他心底里好像被什么挠了一下。
他忙侧过头,望向上方的梅老,压了压纷乱的思绪,问道:“老师,您到松林学堂讲学,是否要到礼部挂一个名号?”
虽然这松林学院是谢晚凝个人筹建,但仍属于礼部管辖范围内,梅玉山又是当世大儒,驻院授课,这总要知会礼部一声。
梅老却一副随性的模样,冲他摆手,指指谢晚凝:“都随谢娘子安排吧,她说怎样就怎样。”
这意思就是,他不仅愿意来讲学,而且讲多久、对谁讲、讲什么内容,都可以由谢晚凝全权安排。
谢晚凝一听,喜上眉梢。她还以为梅老答应来讲学,就如同曾经去过国子监讲学那样,只讲那么一两场。要知道,就算是一两场,也已经让天下学子趋之若鹜。
如今听这意思,那就是愿意常驻。
果然,梅老悠然地开口,带着逗趣的意思:“谢娘子,谢院长,您可以安排我的住处了吗?怎的?难道还要我这把老骨头连夜赶回西山去?”
谢晚凝笑了,双眼晶晶亮,忙道:“能安排,能安排,先生们住在葆光院,正好葆光院前几日已修整完毕,恳请梅老移步,晚辈定当妥善安排。”
梅老点点头,捋着白胡子,甚是满意。
谢晚凝领路,孟清竹扶着梅老随后,缓步而行,绕过回廊,边走边聊。
“其他先生夫子延请情况如何了?”梅老问。
“除了邬举大师,其他先生都已经应邀了。”谢晚凝侧身回复。
“哼,老邬头那根榆木,几十年了,还那么难搞。”梅老冷哼。
谢晚凝奇道:“咦?您还跟邬举大师熟悉吗?”
“怎么不熟悉?我跟那老邬头,几十年前我们两家是邻居,”梅老挑眉,白胡子也跟着动了动,“就你刚才提的那汤正奇、钟大刀,那时候我们几个都一个坊里出来的。”
“嘿,想不到在你这里相遇了。”梅老笑着赞许,“你眼光不错,这几个老家伙都是一把好手,来这里给你教学,值当!”
谢晚凝笑了,孟清竹也勾起了唇角。
“那等先生们聚齐了,我给大伙儿带点好酒好菜,咱们好好聚一聚。”谢晚凝提议。
这话把梅老逗乐了,极为满意,连连点头,笑她:“你这个小娘子,可以,可以的!”
“好吧,既然吃人的嘴软,那我改天就去帮你把那老邬头给摆平了。”梅老生出一股豪气。
“哇!”谢晚凝喜叹,没想到,这喜事连连呢。
然而,没两天,她就觉得自己高兴太早了。
梅老到松林学院讲学授课的消息,一阵风似的,一下就传遍了京城。
上到皇宫朝堂,下至贩夫走卒,全在议论这件事。大家伙的第一反应就是,松林学院在哪里?怎么之前都没有听过?
消息到手快的人,已经直扑安邑坊。
老贺婉拒了一波又一波的访客,一张老脸都要笑僵了。他扭头就朝孟清竹哭诉:“小郎君,咋办?再这样下去,门槛都要踏平了,我要拦不住了。”
孟清竹皱眉,谢晚凝歉意地笑笑。他们两人如今也被堵在了松林书院里,都不敢迈出大门一步,已经在这里住了好几天了。就连孟清竹上朝,也是趁着夜色,偷偷从侧门溜出去。
当事人之一的梅玉山老前辈,倒是在葆光堂里过得相当舒适。他才不管外面的纷纷扰扰,反正也还没有开学,他很清闲自在。谢晚凝又邀请其他先生住进了书院里,尤其是擅烹饪的钟大刀也来了,一伙性格不同、志趣相投的人凑到了一块,好友加美食,好不快活。
谢晚凝快哭了。
越来越多的学子朝松林学院涌了过来,被拒也不气馁,直接在大门找个角落搭个棚子,铺盖一展,食宿都在这里解决了,就想等着一个机会。
眼见得门口排队递帖子的人越来越多,棚子也越来越多。人多了,卖吃食的、卖书的、跑腿的也凑了过来,巡逻的城防不得不调拨人手,加强这里的安防。好好的安邑坊,如今比集市还热闹,
松林学院还没开,就一下子先出了名。
一封又一封的弹劾奏折,一份又一份的请愿书,雪花片一样飞到圣上的案桌前。
有请愿到松林学院入学的,有弹劾谢晚凝使用阴险手段诈骗梅老的,有恳请圣上做主安排梅老到国子监讲学的,有控诉松林学院只招女子、歧视男子的,其中还有抨击“擢姝诏”扰乱了天道伦常的……
入夜,安邑坊松林学院的侧门外,停了一辆极为简朴的马车,叶将军从马车里钻出来,跳下,再转身,将一个身披翠羽细锦斗篷的人,悄然送入了学院里。
葆光堂外,谢晚凝的影子被月色拉得细长,另一道更为细长的影子落在她身旁。
秋风乍起,两人就这样伫立等候着,等着屋内的人谈完话。两人默然无言,更衬得庭院里寂静无声。
谢晚凝内心却波浪翻涌。她第一次承担这样引人瞩目的一件大事,早已超出了她平日圈居在内宅的那一点经验,本就压力重重,如今又遇到这样的舆情风波,心里多少有点慌。
她忍不住来回踱步。
一旁的孟清竹瞥了她一眼,视线落在了她的手上,白皙细嫩的双手正绞在一起,透露出主人内心的紧张。
他低眉垂眼,伸手扯开了缎带,解下了披风,微微一抖,便覆在了谢晚凝纤薄的肩上。
肩上忽的一暖,暖意细细密密地笼罩了全身,挡住了渐冽的秋风,还带着若有似无的药草气味。
谢晚凝一愣,回过神,才发现孟清竹将披风给了她。鼻翼间嗅到披风上的气息,隔着衣服肌肤所感知到的那股暖意,像是那人从身后拥着她。这番联想让谢晚凝脸颊渐渐染红。
“谢谢。”她嗫嚅着,抬眸望着身旁的男子。
孟清竹移开视线,伸手握拳抵住唇角,像是要压下喉间的咳嗽,喉结滚动,片刻后才道:“别想太多,圣上自有考量。”
“嗯。我有点慌,”谢晚凝想了想,还是对他说出了心里的担忧,“我害怕……这学院不给办了……”
“梅老主动下山,愿意到这里讲学,不是冲你来的,而是看中这个学院的意义,”孟清竹垂眼,看着眼前这个纤瘦又坚韧的女孩子,低声道,“还有很多很多人,都期待这个学院能办起来、能办好,他们都在你的身后支持着你。”
“这里,会成为一个榜样,”孟清竹仰起头,环视着四周,望着房檐与天空的交界,“有第一家松林书院,就会有第二家、第三家……直到开遍各地,你明白它的意义吗?”
谢晚凝哽咽,一种陌生的情怀汹涌地激荡在心中,泪珠盈睫:“我明白的。被困在内宅里的憋屈、绝望,明明优秀却屈膝于如豕男子的不甘,在底层挣命的艰辛,这些我都明白,所以我才想,一定要办好这个书院。”
孟清竹凝视着她,修长的手抬了起来,食指微曲,落在了她的眼前,似是要抚去眼角的那滴泪。
两人挨得极近,手指离脸颊的距离也极近。谢晚凝不觉屏住了呼吸。
她的睫毛轻轻一颤,一眨眼,却见孟清竹的手收了回去,手的主人侧过身,背着手不再看她,秋风吹来微哑的声音:“那就不要慌……今日开不了这个学院,我们就明日开,明日开不了,那就明年……民心所归,时之所向,事必将成。”
“嗯!”谢晚凝点点头,便垂下了眼眉,心中掺杂了百般滋味。脑海中闪过前世的种种不堪,忆起今生遇到的几个小姐妹和穿着进士服走进含元殿的场景,还有这快要建好的学院,不知不觉,她竟已经走了那么远,心中不由得有豁然开朗之感。
然而前方的道路必然荆棘密布。心中对未知的迷茫和恐惧、被孟清竹所激起的早已藏在心中的信念感,又矛盾地交织在一起,还有那一丝一缕说不出的心动与失落。
庭院里的落叶被秋风吹得沙沙作响,秋虫轻唱。
一炷香之后,葆光堂的门打开,里面的人走了出来。
谢晚凝和孟清竹忙上前行礼:“陛下。”
为首的人正是女帝,当今的圣上李懿。
跟在她身后走出来的,则是叶将军和大儒梅玉山。
“是。”孟清竹回应,迈出一步,伸出一只冷白修长的手,去扶谢晚凝。
已入深秋,天气渐凉,谢晚凝上着莲红绣云弧领对襟袄,下着星蓝绫夹裙。可即使衣着不算单薄,当孟清竹的手掌抚上她手臂时,温热有力的触感,仍透过绸衣,被肌肤清晰地感知。
谢晚凝缓缓站起身,手臂微僵,只觉脸上一股热气溢上,她眨巴着眼,不敢抬头。
孟清竹的动作其实极为克制,见她起身,便收回了手。不知怎的,忽又回头瞥了她一眼,只见一旁的女子白皙的小脸一片粉红,灿若云霞,眼波如水,细长的睫毛一扇一扇的,他心底里好像被什么挠了一下。
他忙侧过头,望向上方的梅老,压了压纷乱的思绪,问道:“老师,您到松林学堂讲学,是否要到礼部挂一个名号?”
虽然这松林学院是谢晚凝个人筹建,但仍属于礼部管辖范围内,梅玉山又是当世大儒,驻院授课,这总要知会礼部一声。
梅老却一副随性的模样,冲他摆手,指指谢晚凝:“都随谢娘子安排吧,她说怎样就怎样。”
这意思就是,他不仅愿意来讲学,而且讲多久、对谁讲、讲什么内容,都可以由谢晚凝全权安排。
谢晚凝一听,喜上眉梢。她还以为梅老答应来讲学,就如同曾经去过国子监讲学那样,只讲那么一两场。要知道,就算是一两场,也已经让天下学子趋之若鹜。
如今听这意思,那就是愿意常驻。
果然,梅老悠然地开口,带着逗趣的意思:“谢娘子,谢院长,您可以安排我的住处了吗?怎的?难道还要我这把老骨头连夜赶回西山去?”
谢晚凝笑了,双眼晶晶亮,忙道:“能安排,能安排,先生们住在葆光院,正好葆光院前几日已修整完毕,恳请梅老移步,晚辈定当妥善安排。”
梅老点点头,捋着白胡子,甚是满意。
谢晚凝领路,孟清竹扶着梅老随后,缓步而行,绕过回廊,边走边聊。
“其他先生夫子延请情况如何了?”梅老问。
“除了邬举大师,其他先生都已经应邀了。”谢晚凝侧身回复。
“哼,老邬头那根榆木,几十年了,还那么难搞。”梅老冷哼。
谢晚凝奇道:“咦?您还跟邬举大师熟悉吗?”
“怎么不熟悉?我跟那老邬头,几十年前我们两家是邻居,”梅老挑眉,白胡子也跟着动了动,“就你刚才提的那汤正奇、钟大刀,那时候我们几个都一个坊里出来的。”
“嘿,想不到在你这里相遇了。”梅老笑着赞许,“你眼光不错,这几个老家伙都是一把好手,来这里给你教学,值当!”
谢晚凝笑了,孟清竹也勾起了唇角。
“那等先生们聚齐了,我给大伙儿带点好酒好菜,咱们好好聚一聚。”谢晚凝提议。
这话把梅老逗乐了,极为满意,连连点头,笑她:“你这个小娘子,可以,可以的!”
“好吧,既然吃人的嘴软,那我改天就去帮你把那老邬头给摆平了。”梅老生出一股豪气。
“哇!”谢晚凝喜叹,没想到,这喜事连连呢。
然而,没两天,她就觉得自己高兴太早了。
梅老到松林学院讲学授课的消息,一阵风似的,一下就传遍了京城。
上到皇宫朝堂,下至贩夫走卒,全在议论这件事。大家伙的第一反应就是,松林学院在哪里?怎么之前都没有听过?
消息到手快的人,已经直扑安邑坊。
老贺婉拒了一波又一波的访客,一张老脸都要笑僵了。他扭头就朝孟清竹哭诉:“小郎君,咋办?再这样下去,门槛都要踏平了,我要拦不住了。”
孟清竹皱眉,谢晚凝歉意地笑笑。他们两人如今也被堵在了松林书院里,都不敢迈出大门一步,已经在这里住了好几天了。就连孟清竹上朝,也是趁着夜色,偷偷从侧门溜出去。
当事人之一的梅玉山老前辈,倒是在葆光堂里过得相当舒适。他才不管外面的纷纷扰扰,反正也还没有开学,他很清闲自在。谢晚凝又邀请其他先生住进了书院里,尤其是擅烹饪的钟大刀也来了,一伙性格不同、志趣相投的人凑到了一块,好友加美食,好不快活。
谢晚凝快哭了。
越来越多的学子朝松林学院涌了过来,被拒也不气馁,直接在大门找个角落搭个棚子,铺盖一展,食宿都在这里解决了,就想等着一个机会。
眼见得门口排队递帖子的人越来越多,棚子也越来越多。人多了,卖吃食的、卖书的、跑腿的也凑了过来,巡逻的城防不得不调拨人手,加强这里的安防。好好的安邑坊,如今比集市还热闹,
松林学院还没开,就一下子先出了名。
一封又一封的弹劾奏折,一份又一份的请愿书,雪花片一样飞到圣上的案桌前。
有请愿到松林学院入学的,有弹劾谢晚凝使用阴险手段诈骗梅老的,有恳请圣上做主安排梅老到国子监讲学的,有控诉松林学院只招女子、歧视男子的,其中还有抨击“擢姝诏”扰乱了天道伦常的……
入夜,安邑坊松林学院的侧门外,停了一辆极为简朴的马车,叶将军从马车里钻出来,跳下,再转身,将一个身披翠羽细锦斗篷的人,悄然送入了学院里。
葆光堂外,谢晚凝的影子被月色拉得细长,另一道更为细长的影子落在她身旁。
秋风乍起,两人就这样伫立等候着,等着屋内的人谈完话。两人默然无言,更衬得庭院里寂静无声。
谢晚凝内心却波浪翻涌。她第一次承担这样引人瞩目的一件大事,早已超出了她平日圈居在内宅的那一点经验,本就压力重重,如今又遇到这样的舆情风波,心里多少有点慌。
她忍不住来回踱步。
一旁的孟清竹瞥了她一眼,视线落在了她的手上,白皙细嫩的双手正绞在一起,透露出主人内心的紧张。
他低眉垂眼,伸手扯开了缎带,解下了披风,微微一抖,便覆在了谢晚凝纤薄的肩上。
肩上忽的一暖,暖意细细密密地笼罩了全身,挡住了渐冽的秋风,还带着若有似无的药草气味。
谢晚凝一愣,回过神,才发现孟清竹将披风给了她。鼻翼间嗅到披风上的气息,隔着衣服肌肤所感知到的那股暖意,像是那人从身后拥着她。这番联想让谢晚凝脸颊渐渐染红。
“谢谢。”她嗫嚅着,抬眸望着身旁的男子。
孟清竹移开视线,伸手握拳抵住唇角,像是要压下喉间的咳嗽,喉结滚动,片刻后才道:“别想太多,圣上自有考量。”
“嗯。我有点慌,”谢晚凝想了想,还是对他说出了心里的担忧,“我害怕……这学院不给办了……”
“梅老主动下山,愿意到这里讲学,不是冲你来的,而是看中这个学院的意义,”孟清竹垂眼,看着眼前这个纤瘦又坚韧的女孩子,低声道,“还有很多很多人,都期待这个学院能办起来、能办好,他们都在你的身后支持着你。”
“这里,会成为一个榜样,”孟清竹仰起头,环视着四周,望着房檐与天空的交界,“有第一家松林书院,就会有第二家、第三家……直到开遍各地,你明白它的意义吗?”
谢晚凝哽咽,一种陌生的情怀汹涌地激荡在心中,泪珠盈睫:“我明白的。被困在内宅里的憋屈、绝望,明明优秀却屈膝于如豕男子的不甘,在底层挣命的艰辛,这些我都明白,所以我才想,一定要办好这个书院。”
孟清竹凝视着她,修长的手抬了起来,食指微曲,落在了她的眼前,似是要抚去眼角的那滴泪。
两人挨得极近,手指离脸颊的距离也极近。谢晚凝不觉屏住了呼吸。
她的睫毛轻轻一颤,一眨眼,却见孟清竹的手收了回去,手的主人侧过身,背着手不再看她,秋风吹来微哑的声音:“那就不要慌……今日开不了这个学院,我们就明日开,明日开不了,那就明年……民心所归,时之所向,事必将成。”
“嗯!”谢晚凝点点头,便垂下了眼眉,心中掺杂了百般滋味。脑海中闪过前世的种种不堪,忆起今生遇到的几个小姐妹和穿着进士服走进含元殿的场景,还有这快要建好的学院,不知不觉,她竟已经走了那么远,心中不由得有豁然开朗之感。
然而前方的道路必然荆棘密布。心中对未知的迷茫和恐惧、被孟清竹所激起的早已藏在心中的信念感,又矛盾地交织在一起,还有那一丝一缕说不出的心动与失落。
庭院里的落叶被秋风吹得沙沙作响,秋虫轻唱。
一炷香之后,葆光堂的门打开,里面的人走了出来。
谢晚凝和孟清竹忙上前行礼:“陛下。”
为首的人正是女帝,当今的圣上李懿。
跟在她身后走出来的,则是叶将军和大儒梅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