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七月流火,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日头正盛,眩目的辉光教人几乎下意识垂眼,谢昭惜却直直望着温郁,日光将银灰的眸子照得近乎透明似坚冰澄澈,她的面色更冷欲成冰。
一瞬间心火烧得比灼阳更盛,直烫得她血液沸腾起来,教意识都隐隐模糊,清醒褪去,只余冲动。
腑脏似乎被这火气燎到一般,烧得隐隐作痛,灵脉内的气流复始溢乱。谢昭惜霎时克制不住心下横生的戾气,几欲发怒。
换作从前,她大可沉下脸色转而离场,毫不犹豫把岐山温氏递来的那枝试探的枝叶折断,哪怕让二家颜面扫地。
只今时不同往日。无人再为她善后,她也再无底气任性。
身侧四周侧目之人不在少数,此处绝非可起冲突之地。温郁仍望着她,似乎在等待答复。
谢昭惜终于压下那火气,稍敛眸色,退开了一步,并不言语。
再一次退让。
温郁笑了笑,那笑意不达眼底。谢昭惜没有看她,反抬眼望向看台一方。
最高观猎台上悬挂的烈焰旗帜盈盈飘扬,青天白日之下,那是此间唯一灼眼之色。
位列中央的青年神色冷峻,眉目低垂,约是在看手中的的物什,又似在静观此方。似乎并不意外她会看来,那人掀了掀眼皮,衣袍上熊熊的烈焰像烧进漆黑的眼里,映照出一片勃勃野心,几乎要将人笼罩。那鲜红太过灼眼,谢昭惜移开了目光,仍觉眼眶生涩。
正待开口,忽而身侧有人揽过她的肩臂,急声道:“当心!”
这力道来得突然,谢昭惜一时站立不稳,只趔趄了刹那便被烈风掀进身后那人怀中。身后的人僵了一瞬。
比与着飞沙走石而来的尖厉风声更响彻耳畔的是利刃破空之声,她反应极快地偏过脸,焚风挟起的一缕发丝被齐齐削断。青丝飘飘摇摇落于地面,似黄土为纸之上交错的墨痕。
谢昭惜默不作声地将那缕发挽至鬓边,神色未变。
不远处有道男声愉悦道:“阿宥,你这箭法也并不如何嘛,不是可百步穿杨?怎的没射中纸人,反差点伤了谢小姐?”
本该疑是哪家子弟手生抑或失误一时偏了方向,此语既出,便都已然明了。非是无心,正是有意为之。谢昭惜蹙了蹙眉,仍一语不发。
料是温郁亦险些被那箭矢擦及,急急退了一步方躲过,神色有一瞬惊魂未定,复旋即垂眸躬身,恭顺行礼:“......二公子。”
谢昭惜抬眸望去,来人家袍上的烈焰比温郁更盛几分,面容俊美,依稀窥见与方才观猎台之上那青年眉眼间几分相似。虽生得英俊,却称不上面如冠玉,反倒生出些油腻之感来。竟是岐山温晁。
蓝曦臣扶稳她站定,扫视她无碍方松开手。谢昭惜吐出一口气,道:“多谢泽芜君。”
吐出字句时她有一瞬恍惚,数多记忆交错,才发觉自己每次都在向蓝曦臣道谢。
蓝曦臣朝她浅浅地笑,真真正正地恂恂公子,神仪明秀。他摇了摇头,示意她不必客气。
他抬眸向箭镞来的方向望了一眼,启唇欲语。姑苏蓝氏素来雅正端方,他此时开口将言何语不言而喻。只谢昭惜被这系列变故惹得思绪昏沉,一心念着息事宁人毋起争端,似是察觉他的意图,抬手去按住了他的手。
这厢尚无人开口,先前那道声音复响:“不过这箭镞炼得倒是不错,十丈以外可削人发,这样一看,你的箭法倒算不错嘛。至少射中了些什么东西,是不是啊,阿宥?精彩,精彩!”
此处聚了不少子弟,经此一变故,均是鸦雀无声,落针可闻。然众目睽睽之下,温晁竟拊掌极声喝彩,恣意狂谑之声在峭壁间回荡,极尽戏弄意味。
能立于场上的多是世家子弟,家中脊梁,再不济也是天资颇高同辈佼佼,谁曾受过此等遭遇?说得不好些是欺辱都不为过。当下不只是身后几名本系旁系的谢氏子弟,已有旁余世家的少年面露愤懑之色。
这像是隐空打在越州谢氏脸面上的一个响亮耳光。早前温谢二家联姻之事,便实算一桩丑闻,加之近来割地与此时变故,明眼人皆可看出温氏屡次出手对谢氏的打压甚至针对。
越州谢氏百年因承,借着秘术与巧机,根基牢固如古树难撼,立于玄门而底气方足,又遗世独立于风波之外,皆是由着实力仍算强盛,此事于玄门之中向来毋庸置疑。
因是哪怕对方是岐山温氏,在场无论何人尽数认为此次谢氏应当有所回击。
谢昭惜一向直来直往,早年间不好相与的名声传遍大小世家,瞧着并不是会任人宰割、忍辱含垢的性格,加之温晁此举于情于理皆不合时宜,不动怒显然并不现实。
平淡比艺犹是太乏味,当下便已有不少人按捺不住心怀激荡,暗中翘首以待二人起一场冲突,吵得酣畅淋漓才好。
然而事与愿违。谢昭惜虽脸色差到了极致,却仍是一声不吭,目光淡淡如视无物。她身后立着的谢临钰亦是面色不虞,一面复抬手阻了身后几名意欲上前的谢氏族亲,并无对峙之意。
两方人滞在原地,蓝曦臣的神识从他兄妹二人甚为石破天惊的举止上抽离,才意识到谢昭惜的手仍不轻不重地压着他的。她指尖掌心俱是冰凉,在周身的热浪里格外突兀,手背上似忽而在燋金烁石的杲杲烈日下落了片雪,微凉的触感如融水般潺潺流至心上。
那触感近乎陌生,蓝曦臣怔了怔才低眼去看。谢昭惜脸向他这方偏过几分,眼神仍落在前方。
她的声音很低,听得人心莫名一沉,尚只是重复了一遍方才的话:“多谢。”
蓝曦臣哑然,不知道为何每每她总要道谢,宛若生怕欠下他人一丝一毫。
谢昭惜亦并不知他所想,那只覆在蓝曦臣手背上的冰冷的手旋即抽离。
她似是生扯出了一个笑来,向众人颔首致歉:“方才多有失手,实是丢面,此刻便不多作陪,先行下场。”
她究竟有没有失手,场上乃至观台上之人皆是观之清明,心如明镜。遑论谢氏子弟从未于猎场之上失过手,一次都不曾。
众人一片哗然。温晁早停了嬉笑,面色冷然起来。
他容貌生的其实并不差,同名列世家公子榜前十,不愧为温旭一母同胞的亲弟。二人生母虽从未露面,但传言能令当年不可一世的岐山家主温若寒一见倾心、不管不顾认定此人的容貌,也并不难揣测是何等宛转蛾眉,倒是不知他二人面上能看出几分其母的影子。
只温晁浑身从气质乃至气度皆远不如胞兄,即使收了油腻至极的笑,神色虽冷肃酷似温旭,但看着谢昭惜的眼神异常阴狠,遐不及后者平静无波。
二人早有过节,谢昭惜冷着眸子望回去,唇边笑意尚未全数散去,自留了两分虚情假意的和善:“扰了二公子兴致,在此致歉。”
语毕,她没有看众人各异的神色,利落地转身便走。
12
观试台之上将一切尽收眼底,谢怀瑾看着那清纤的身影径直下了场方收回目光,松开了捏得发白的指节。
他心中低低地道做的好,面上却不显,抬眸迎上周身侧来的目光,容色谦和道:“舍妹年纪尚轻,处事不周,诸位见笑。”
此语言之淡淡,意在轻描淡写描过便翻篇,毋要再引旁人好奇探究,故而只一味退让,更无追究之意。不想身旁不远处有道声音不咸不淡道:“此竟犹不够礼度委蛇,进退有节。谢宗主未免谦逊太过,若我下有幼妹如此,当视之珠玉琼琚。”
“......”
谢怀瑾侧目,气得隐隐欲笑。温旭居他侧前,此时微微偏了脸,那面庞一棱一角极精雕细琢,若他且做那泽世君子,这脸便占了极大便宜。只是显然温旭意不在此,那俊美面容覆了几分若有若无的笑意,似是不屑,更多是讥讽。
本言之为说者无意,而听者却有心。见了温旭此神此态,便知原是说者本意有所指。
秦地方言不似吴侬软语,跌宕转折颇为抑扬顿挫,温旭虽说雅言,亦难免有此特质,末尾几字语气尤重,便不得不引人遐想。人多口杂,思绪一飘飞,便如野马脱缰一般愈不可控。
尽人皆知,谢家兴盛十分有八分功劳当归于秘术,正是因由献祭了滔天的代价才得来了如此机遇与权势。
而近些年,玄门内兴起一说,且极有其一番道理,令人深以为然。
这个代价,是谢氏女子的生机。
谢家人对此依旧不置可否,不予理睬。但这个说法亦并非空穴来风。谢家老家主的妹妹正是于二八之年忽而暴毙,玄门上下莫不为之惊诧。再是谢昭惜的长姐谢蔓枝,天纵英才,亦天妒英才,初嫁入温家便香消玉殒,说不出其中有几分是因为这个,又有几分是温家的手笔。甚而谢老宗主的前后两任妻子,都相继撒手人寰。
温旭言下之意,谢家子将姊妹妻女弃之草芥。
谢怀瑾淡淡道:“知大公子此言何意,只规矩到底要教得,谢氏蓬荜阴晦,唯恐冲撞,自当谨言慎行……倒不知我何时未视姊妹如珍璧。”
这对话颇有些剑拔弩张之势。温旭好半晌未出言,谢怀瑾亦仍无转圜之意,自顾自地错开眼去瞧旁处,直至有修士见二人僵持不下,方打起圆场:“大公子此言约莫只是怜惜谢小姐锦绣玲珑心,意欲嘉许罢了。谢宗主长兄如父,总念着管教幼妹,也实是人之常情......”
不知这话又触了温旭哪片逆鳞,俊美的青年扯了扯唇角,溢出一声哼笑,生生拦断了那人将出的缓和气氛的话头。
风声归寂。
七月流火,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日头正盛,眩目的辉光教人几乎下意识垂眼,谢昭惜却直直望着温郁,日光将银灰的眸子照得近乎透明似坚冰澄澈,她的面色更冷欲成冰。
一瞬间心火烧得比灼阳更盛,直烫得她血液沸腾起来,教意识都隐隐模糊,清醒褪去,只余冲动。
腑脏似乎被这火气燎到一般,烧得隐隐作痛,灵脉内的气流复始溢乱。谢昭惜霎时克制不住心下横生的戾气,几欲发怒。
换作从前,她大可沉下脸色转而离场,毫不犹豫把岐山温氏递来的那枝试探的枝叶折断,哪怕让二家颜面扫地。
只今时不同往日。无人再为她善后,她也再无底气任性。
身侧四周侧目之人不在少数,此处绝非可起冲突之地。温郁仍望着她,似乎在等待答复。
谢昭惜终于压下那火气,稍敛眸色,退开了一步,并不言语。
再一次退让。
温郁笑了笑,那笑意不达眼底。谢昭惜没有看她,反抬眼望向看台一方。
最高观猎台上悬挂的烈焰旗帜盈盈飘扬,青天白日之下,那是此间唯一灼眼之色。
位列中央的青年神色冷峻,眉目低垂,约是在看手中的的物什,又似在静观此方。似乎并不意外她会看来,那人掀了掀眼皮,衣袍上熊熊的烈焰像烧进漆黑的眼里,映照出一片勃勃野心,几乎要将人笼罩。那鲜红太过灼眼,谢昭惜移开了目光,仍觉眼眶生涩。
正待开口,忽而身侧有人揽过她的肩臂,急声道:“当心!”
这力道来得突然,谢昭惜一时站立不稳,只趔趄了刹那便被烈风掀进身后那人怀中。身后的人僵了一瞬。
比与着飞沙走石而来的尖厉风声更响彻耳畔的是利刃破空之声,她反应极快地偏过脸,焚风挟起的一缕发丝被齐齐削断。青丝飘飘摇摇落于地面,似黄土为纸之上交错的墨痕。
谢昭惜默不作声地将那缕发挽至鬓边,神色未变。
不远处有道男声愉悦道:“阿宥,你这箭法也并不如何嘛,不是可百步穿杨?怎的没射中纸人,反差点伤了谢小姐?”
本该疑是哪家子弟手生抑或失误一时偏了方向,此语既出,便都已然明了。非是无心,正是有意为之。谢昭惜蹙了蹙眉,仍一语不发。
料是温郁亦险些被那箭矢擦及,急急退了一步方躲过,神色有一瞬惊魂未定,复旋即垂眸躬身,恭顺行礼:“......二公子。”
谢昭惜抬眸望去,来人家袍上的烈焰比温郁更盛几分,面容俊美,依稀窥见与方才观猎台之上那青年眉眼间几分相似。虽生得英俊,却称不上面如冠玉,反倒生出些油腻之感来。竟是岐山温晁。
蓝曦臣扶稳她站定,扫视她无碍方松开手。谢昭惜吐出一口气,道:“多谢泽芜君。”
吐出字句时她有一瞬恍惚,数多记忆交错,才发觉自己每次都在向蓝曦臣道谢。
蓝曦臣朝她浅浅地笑,真真正正地恂恂公子,神仪明秀。他摇了摇头,示意她不必客气。
他抬眸向箭镞来的方向望了一眼,启唇欲语。姑苏蓝氏素来雅正端方,他此时开口将言何语不言而喻。只谢昭惜被这系列变故惹得思绪昏沉,一心念着息事宁人毋起争端,似是察觉他的意图,抬手去按住了他的手。
这厢尚无人开口,先前那道声音复响:“不过这箭镞炼得倒是不错,十丈以外可削人发,这样一看,你的箭法倒算不错嘛。至少射中了些什么东西,是不是啊,阿宥?精彩,精彩!”
此处聚了不少子弟,经此一变故,均是鸦雀无声,落针可闻。然众目睽睽之下,温晁竟拊掌极声喝彩,恣意狂谑之声在峭壁间回荡,极尽戏弄意味。
能立于场上的多是世家子弟,家中脊梁,再不济也是天资颇高同辈佼佼,谁曾受过此等遭遇?说得不好些是欺辱都不为过。当下不只是身后几名本系旁系的谢氏子弟,已有旁余世家的少年面露愤懑之色。
这像是隐空打在越州谢氏脸面上的一个响亮耳光。早前温谢二家联姻之事,便实算一桩丑闻,加之近来割地与此时变故,明眼人皆可看出温氏屡次出手对谢氏的打压甚至针对。
越州谢氏百年因承,借着秘术与巧机,根基牢固如古树难撼,立于玄门而底气方足,又遗世独立于风波之外,皆是由着实力仍算强盛,此事于玄门之中向来毋庸置疑。
因是哪怕对方是岐山温氏,在场无论何人尽数认为此次谢氏应当有所回击。
谢昭惜一向直来直往,早年间不好相与的名声传遍大小世家,瞧着并不是会任人宰割、忍辱含垢的性格,加之温晁此举于情于理皆不合时宜,不动怒显然并不现实。
平淡比艺犹是太乏味,当下便已有不少人按捺不住心怀激荡,暗中翘首以待二人起一场冲突,吵得酣畅淋漓才好。
然而事与愿违。谢昭惜虽脸色差到了极致,却仍是一声不吭,目光淡淡如视无物。她身后立着的谢临钰亦是面色不虞,一面复抬手阻了身后几名意欲上前的谢氏族亲,并无对峙之意。
两方人滞在原地,蓝曦臣的神识从他兄妹二人甚为石破天惊的举止上抽离,才意识到谢昭惜的手仍不轻不重地压着他的。她指尖掌心俱是冰凉,在周身的热浪里格外突兀,手背上似忽而在燋金烁石的杲杲烈日下落了片雪,微凉的触感如融水般潺潺流至心上。
那触感近乎陌生,蓝曦臣怔了怔才低眼去看。谢昭惜脸向他这方偏过几分,眼神仍落在前方。
她的声音很低,听得人心莫名一沉,尚只是重复了一遍方才的话:“多谢。”
蓝曦臣哑然,不知道为何每每她总要道谢,宛若生怕欠下他人一丝一毫。
谢昭惜亦并不知他所想,那只覆在蓝曦臣手背上的冰冷的手旋即抽离。
她似是生扯出了一个笑来,向众人颔首致歉:“方才多有失手,实是丢面,此刻便不多作陪,先行下场。”
她究竟有没有失手,场上乃至观台上之人皆是观之清明,心如明镜。遑论谢氏子弟从未于猎场之上失过手,一次都不曾。
众人一片哗然。温晁早停了嬉笑,面色冷然起来。
他容貌生的其实并不差,同名列世家公子榜前十,不愧为温旭一母同胞的亲弟。二人生母虽从未露面,但传言能令当年不可一世的岐山家主温若寒一见倾心、不管不顾认定此人的容貌,也并不难揣测是何等宛转蛾眉,倒是不知他二人面上能看出几分其母的影子。
只温晁浑身从气质乃至气度皆远不如胞兄,即使收了油腻至极的笑,神色虽冷肃酷似温旭,但看着谢昭惜的眼神异常阴狠,遐不及后者平静无波。
二人早有过节,谢昭惜冷着眸子望回去,唇边笑意尚未全数散去,自留了两分虚情假意的和善:“扰了二公子兴致,在此致歉。”
语毕,她没有看众人各异的神色,利落地转身便走。
12
观试台之上将一切尽收眼底,谢怀瑾看着那清纤的身影径直下了场方收回目光,松开了捏得发白的指节。
他心中低低地道做的好,面上却不显,抬眸迎上周身侧来的目光,容色谦和道:“舍妹年纪尚轻,处事不周,诸位见笑。”
此语言之淡淡,意在轻描淡写描过便翻篇,毋要再引旁人好奇探究,故而只一味退让,更无追究之意。不想身旁不远处有道声音不咸不淡道:“此竟犹不够礼度委蛇,进退有节。谢宗主未免谦逊太过,若我下有幼妹如此,当视之珠玉琼琚。”
“......”
谢怀瑾侧目,气得隐隐欲笑。温旭居他侧前,此时微微偏了脸,那面庞一棱一角极精雕细琢,若他且做那泽世君子,这脸便占了极大便宜。只是显然温旭意不在此,那俊美面容覆了几分若有若无的笑意,似是不屑,更多是讥讽。
本言之为说者无意,而听者却有心。见了温旭此神此态,便知原是说者本意有所指。
秦地方言不似吴侬软语,跌宕转折颇为抑扬顿挫,温旭虽说雅言,亦难免有此特质,末尾几字语气尤重,便不得不引人遐想。人多口杂,思绪一飘飞,便如野马脱缰一般愈不可控。
尽人皆知,谢家兴盛十分有八分功劳当归于秘术,正是因由献祭了滔天的代价才得来了如此机遇与权势。
而近些年,玄门内兴起一说,且极有其一番道理,令人深以为然。
这个代价,是谢氏女子的生机。
谢家人对此依旧不置可否,不予理睬。但这个说法亦并非空穴来风。谢家老家主的妹妹正是于二八之年忽而暴毙,玄门上下莫不为之惊诧。再是谢昭惜的长姐谢蔓枝,天纵英才,亦天妒英才,初嫁入温家便香消玉殒,说不出其中有几分是因为这个,又有几分是温家的手笔。甚而谢老宗主的前后两任妻子,都相继撒手人寰。
温旭言下之意,谢家子将姊妹妻女弃之草芥。
谢怀瑾淡淡道:“知大公子此言何意,只规矩到底要教得,谢氏蓬荜阴晦,唯恐冲撞,自当谨言慎行……倒不知我何时未视姊妹如珍璧。”
这对话颇有些剑拔弩张之势。温旭好半晌未出言,谢怀瑾亦仍无转圜之意,自顾自地错开眼去瞧旁处,直至有修士见二人僵持不下,方打起圆场:“大公子此言约莫只是怜惜谢小姐锦绣玲珑心,意欲嘉许罢了。谢宗主长兄如父,总念着管教幼妹,也实是人之常情......”
不知这话又触了温旭哪片逆鳞,俊美的青年扯了扯唇角,溢出一声哼笑,生生拦断了那人将出的缓和气氛的话头。
风声归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