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 章
三日后。
黛玉歪在罗汉床上,平静地翻阅不久前贾府送来的信,左脚裤腿微微蜷起,褪下净袜。紫鹃正点了药酒,涂在黛玉那处青肿的脚背上。
“三天了还没消肿,姑娘这身子真是一点也磕碰不得,以后千万要仔细些。”
黛玉恍似没有听到,盯信半晌,长长叹了一声,方搁下信。
“又是怎么了?”紫鹃便问。
“是沁雪。”
“沁雪怎……”话到一半,紫鹃蓦地住口,心下一惊,“是沁雪?她——”
毒菌碾碎混在老太太的粥里,而那碗粥,是沁雪为老太太熬的。
黛玉的担忧终于成为事实,但探春来的信中却说沁雪主动认错,并不知那菌子是有毒的,更令人不解的是,老太太竟然轻易就原谅了她。
老太太管束下人素来恩威并施,放在从前,定并不会如此轻拿轻放。
瞧着黛玉对待沁雪的态度有些不同寻常,紫鹃踌躇道:“我不了解沁雪这个人,她,她会不会是无意的?”
“无意?”黛玉点点头,“不无可能,但若真是无心之举,这丫头岂非做事太过轻率?老祖宗年事已高,留这样粗苯的丫头在身边,不适合。”
紫鹃眼观鼻鼻观心,“依你的意思,要把沁雪打发走了?”
“嗯。”黛玉起身,下榻时理了理裙裾,将裸着的那只脚盖住,“你去拿纸笔来,我要回信。这件事上探春和我想的一样,她会去办。”
探春之所以向黛玉吐露心声,皆因不仅是老太太,连鸳鸯在听沁雪诉苦后也变得摇摆不定。
比起责备沁雪,鸳鸯更责怪的是自己,她不赞同探春赶走沁雪的主意,看沁雪可怜,唯一的亲姐姐离开贾府没多久就去了,更于心不忍,只是百般承诺,以后老太太的吃食都由她一人包揽。
探春无法,只好找黛玉。
黛玉坐在案前,寥寥写下几个字便搁了笔。紫鹃疑惑道:“这样三姑娘就能明白了吗?”
“嗯。”
话音刚落,房门忽然敞开,正值午时,屋外阳光明媚,有人逆光走近。
紫鹃收好信笺,看清来人面容,立马退到屋外,黛玉微微一愣,忙又理了理裙裾,端端正正坐好。
卫赋兰停在案前,高高站着低头看她,没来由觉得今日小娘子有些奇怪,却又说不上来哪里奇怪。黛玉摩挲两下手指,抬头迎接他的目光,平静的表情和往常一般无二,但卫赋兰觉得更奇怪了。
卫赋兰打量着她,眼神要将黛玉戳出个洞。
“我脸上有东西?”黛玉仰着脸问。
“没有。”卫赋兰握拳抵着下巴,“近日我宿在书房,两耳不闻窗外事,倒像回到道观一般,真的快与世隔绝了。你有何新鲜事说来听听么?”
黛玉摇头,“没有。”
“回答得这么快?”卫赋兰眯起眼睛,“我怎么瞧你有古怪。”
“噗嗤”——
黛玉笑起来,“我瞧你才有古怪,明个一早老爷要来考校你的功课,还不快回去背书。”
“回来换身衣裳,”卫赋兰说着,转身往内室走,“回回考功课都免不了一顿骂,我穿厚些,好御寒。”
内室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黛玉望那处望了眼,百无聊赖下拿起手边一本杂书安静翻阅。
摩挲着旧书封,蓦地想起扬州时,买下的那间书坊,黛玉侧头便问:“扬州那间书坊怎么样了?”
里头声响顿了片刻,传来卫赋兰的声音,“难为你想起来,这会只怕已经铺了满屋子灰了。”
“没使人照管么?要么,让我爹去看看也行。”
“一间空屋子,没放几本好书,待我将全国各地的好书都搜罗来,放满书架,咱们再回去,装饰一番重新开业。”
“还能回去?”二次入京时,黛玉心中凄苦,根本没想过自己还能有再回扬州的一天。
“能,怎么不能?”卫赋兰脱口而出,正换了衣裳从里头出来,手里还攥着衣带。
黛玉身子动了动,刚想起身替他整理衣襟,忽地想起自己脚上有伤,便又不动声色坐回去,嗔道:“我不会做苦力活。”
“无妨,打扫、收账、安抚客人都由我来。”
黛玉“咦”了声,“那我还能做什么?”
“你安心做我的小娘子啊~”
当说出这句话时,许是知道自己要被小娘子训,卫赋兰一个箭步就溜了出去,黛玉正待骂他口无遮拦,眨眼间就不见卫赋兰人影。屋里倏忽只剩她一个,黛玉坐在案前,眼睫微垂,又觉无奈又忍不住扬起唇角。
自住进贾家新宅,王夫人便叫探春掌家,李纨帮忙,探春已有过一次掌家经历,这回做起来更是得心应手。
收到黛玉的回信后,她便计算起府中人数,定下规矩除了老太太可以有五个丫头伺候,其余的主子屋里丫头不能超过三个。
但偏偏,老太太屋里竟已有了六个丫头。
这些丫头都跟了贾母很多年,要叫贾母放弃其中一个她是万万不舍,但掌家之权已然交给探春,不好拂她的面儿。探春折了个中,让老太太屋里最后进去的沁雪到大太太屋里去,大太太那里正好空了个丫头的名额。
既免除沁雪流离之苦,老太太自然也允了。
沁雪哭泣着离开老太太身边,短短两日,又跑了回来。
她想去找老太太,却被探春半道拦住。
这日天空灰蒙蒙的,飘着小小的雪花,探春没带一个丫鬟,她举着把油纸伞独自站在路中央。
面前,正是花容失色的沁雪。
沁雪早便料到自己被这三姑娘坑了,“三姑娘,我与你无冤无仇,为何使这样的毒计害我?”
她一离开老太太身边,贾环就找来了,贾环折磨她、羞辱她,一日是拿尿桶浇她,一日是扇她巴掌,往后更不知还会有什么更过分的招数,而以沁雪对邢夫人的了解,邢夫人即便知情,也根本不会管。
探春视线扫过沁雪单薄肩头的落雪和她皲裂的嘴唇,叹了口气,“我也不与你绕弯子,我就明说了。我要你,离开贾府。”
“离开?”沁雪眼底一黯,笑问:“离开,去哪儿?”
“去哪儿都成。”探春掏出一个沉甸甸的荷包,正想丢到地上,手臂忽然一顿,沉默片刻,走了过去。
她托着荷包到沁雪面前,“若你能省着些用,里头的银子足够你活个三五年。我曾听你姐姐说你绣工不错,若实在找不着去处,我可以给你指一家绣坊,在苏州。”
“苏州……我独身一人,你觉得我能到那儿去?”
探春淡淡一笑,“有什么不能,难道你害怕?”
探春不知这片刻的时间里,沁雪都经历了哪些来自灵魂深处的拉扯。她见到沁雪的脸色青白相接,随着雪越下越大,沁雪的脸也变得雪白,然而最终沁雪只是微微牵了牵嘴角,伸出掌心。
“好,我去苏州。”
探春维持着面上的冷静,心底隐隐松口气,手一松,荷包便掉落在了沁雪掌心。
“恭喜,你自由了。”
“……”
“总算消肿了,还是大夫医术高明,对症开方比咱们自个胡乱上药管用。”
前几日太医来时,紫鹃便提议黛玉,让太医顺便瞧瞧黛玉的脚伤,被黛玉一口回绝。昨儿收到探春的来信,许是有心情了,黛玉特命紫鹃在府外找了个医女来看脚伤。
医女给了瓶伤药,加上去瘀散热的方子,今早黛玉的伤便好多了。
黛玉将折好的信封递给紫鹃,紫鹃抬手接过,却是一怔,“那边事情皆已办妥,还送信过去么?”
近日黛玉与贾府的联系有些频繁了,府中虽然暂无风声,但以免叫人拿住把柄,还是收敛些好。
黛玉不会不明白,然而她仍坚持道:“先把这信给赵余送去,叫他还像以前送去贾府,其余的等你回来再说。”
赵余是送信的小厮,前几次也都是他送的信。紫鹃觉得黛玉神神秘秘的,还是照做了,待她将信交给赵余,回来时远远便见黛玉站在院门前,穿了件大红斗篷。黛玉似乎在等她。
“怎么在这里站着,快进屋。”
“等等雪雁。”黛玉笼着斗篷道。
“死丫头,”紫鹃只当雪雁又出去野了,“等她回来,看我不修理她!”
见紫鹃面有怒气,黛玉不由得一笑,正欲替雪雁解释两句,说这次这丫头可不是出去玩,而是去办正事,就见雪雁蹦蹦跳跳从远处回来,身后还跟了个人。
待得那二人走近,紫鹃登时哑了声,皱眉看向黛玉。雪雁手上攥着的,正是不久前黛玉吩咐紫鹃递出的信。
黛玉用袖子裹住双手,才慢慢将信打开,登时一股淡淡的香味飘散出来,和先前黛玉屋里的香味一样,那时紫鹃还以为只是寻常药香。
云招观察着几人神色,见黛玉面色如常,紫鹃却是一脸迷惘,便问:“信已截下,赵余也被扣在柴房,接下来二奶奶要如何做?”
信纸上有一个折痕,黛玉摩挲着那处,若有所思。
折痕是她写信时特意折下的,她在那处折了两个折挡住字迹,不展开就看不见上头写了什么,但一旦展开,也很难将其复原。
在她打开手上这个信封时,信笺已经是展开的状态,不仅如此,她故意洒在里头的药粉也损失了大半。
“去审。”黛玉抬头,看向云招,“这件事交给你。”
黛玉歪在罗汉床上,平静地翻阅不久前贾府送来的信,左脚裤腿微微蜷起,褪下净袜。紫鹃正点了药酒,涂在黛玉那处青肿的脚背上。
“三天了还没消肿,姑娘这身子真是一点也磕碰不得,以后千万要仔细些。”
黛玉恍似没有听到,盯信半晌,长长叹了一声,方搁下信。
“又是怎么了?”紫鹃便问。
“是沁雪。”
“沁雪怎……”话到一半,紫鹃蓦地住口,心下一惊,“是沁雪?她——”
毒菌碾碎混在老太太的粥里,而那碗粥,是沁雪为老太太熬的。
黛玉的担忧终于成为事实,但探春来的信中却说沁雪主动认错,并不知那菌子是有毒的,更令人不解的是,老太太竟然轻易就原谅了她。
老太太管束下人素来恩威并施,放在从前,定并不会如此轻拿轻放。
瞧着黛玉对待沁雪的态度有些不同寻常,紫鹃踌躇道:“我不了解沁雪这个人,她,她会不会是无意的?”
“无意?”黛玉点点头,“不无可能,但若真是无心之举,这丫头岂非做事太过轻率?老祖宗年事已高,留这样粗苯的丫头在身边,不适合。”
紫鹃眼观鼻鼻观心,“依你的意思,要把沁雪打发走了?”
“嗯。”黛玉起身,下榻时理了理裙裾,将裸着的那只脚盖住,“你去拿纸笔来,我要回信。这件事上探春和我想的一样,她会去办。”
探春之所以向黛玉吐露心声,皆因不仅是老太太,连鸳鸯在听沁雪诉苦后也变得摇摆不定。
比起责备沁雪,鸳鸯更责怪的是自己,她不赞同探春赶走沁雪的主意,看沁雪可怜,唯一的亲姐姐离开贾府没多久就去了,更于心不忍,只是百般承诺,以后老太太的吃食都由她一人包揽。
探春无法,只好找黛玉。
黛玉坐在案前,寥寥写下几个字便搁了笔。紫鹃疑惑道:“这样三姑娘就能明白了吗?”
“嗯。”
话音刚落,房门忽然敞开,正值午时,屋外阳光明媚,有人逆光走近。
紫鹃收好信笺,看清来人面容,立马退到屋外,黛玉微微一愣,忙又理了理裙裾,端端正正坐好。
卫赋兰停在案前,高高站着低头看她,没来由觉得今日小娘子有些奇怪,却又说不上来哪里奇怪。黛玉摩挲两下手指,抬头迎接他的目光,平静的表情和往常一般无二,但卫赋兰觉得更奇怪了。
卫赋兰打量着她,眼神要将黛玉戳出个洞。
“我脸上有东西?”黛玉仰着脸问。
“没有。”卫赋兰握拳抵着下巴,“近日我宿在书房,两耳不闻窗外事,倒像回到道观一般,真的快与世隔绝了。你有何新鲜事说来听听么?”
黛玉摇头,“没有。”
“回答得这么快?”卫赋兰眯起眼睛,“我怎么瞧你有古怪。”
“噗嗤”——
黛玉笑起来,“我瞧你才有古怪,明个一早老爷要来考校你的功课,还不快回去背书。”
“回来换身衣裳,”卫赋兰说着,转身往内室走,“回回考功课都免不了一顿骂,我穿厚些,好御寒。”
内室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黛玉望那处望了眼,百无聊赖下拿起手边一本杂书安静翻阅。
摩挲着旧书封,蓦地想起扬州时,买下的那间书坊,黛玉侧头便问:“扬州那间书坊怎么样了?”
里头声响顿了片刻,传来卫赋兰的声音,“难为你想起来,这会只怕已经铺了满屋子灰了。”
“没使人照管么?要么,让我爹去看看也行。”
“一间空屋子,没放几本好书,待我将全国各地的好书都搜罗来,放满书架,咱们再回去,装饰一番重新开业。”
“还能回去?”二次入京时,黛玉心中凄苦,根本没想过自己还能有再回扬州的一天。
“能,怎么不能?”卫赋兰脱口而出,正换了衣裳从里头出来,手里还攥着衣带。
黛玉身子动了动,刚想起身替他整理衣襟,忽地想起自己脚上有伤,便又不动声色坐回去,嗔道:“我不会做苦力活。”
“无妨,打扫、收账、安抚客人都由我来。”
黛玉“咦”了声,“那我还能做什么?”
“你安心做我的小娘子啊~”
当说出这句话时,许是知道自己要被小娘子训,卫赋兰一个箭步就溜了出去,黛玉正待骂他口无遮拦,眨眼间就不见卫赋兰人影。屋里倏忽只剩她一个,黛玉坐在案前,眼睫微垂,又觉无奈又忍不住扬起唇角。
自住进贾家新宅,王夫人便叫探春掌家,李纨帮忙,探春已有过一次掌家经历,这回做起来更是得心应手。
收到黛玉的回信后,她便计算起府中人数,定下规矩除了老太太可以有五个丫头伺候,其余的主子屋里丫头不能超过三个。
但偏偏,老太太屋里竟已有了六个丫头。
这些丫头都跟了贾母很多年,要叫贾母放弃其中一个她是万万不舍,但掌家之权已然交给探春,不好拂她的面儿。探春折了个中,让老太太屋里最后进去的沁雪到大太太屋里去,大太太那里正好空了个丫头的名额。
既免除沁雪流离之苦,老太太自然也允了。
沁雪哭泣着离开老太太身边,短短两日,又跑了回来。
她想去找老太太,却被探春半道拦住。
这日天空灰蒙蒙的,飘着小小的雪花,探春没带一个丫鬟,她举着把油纸伞独自站在路中央。
面前,正是花容失色的沁雪。
沁雪早便料到自己被这三姑娘坑了,“三姑娘,我与你无冤无仇,为何使这样的毒计害我?”
她一离开老太太身边,贾环就找来了,贾环折磨她、羞辱她,一日是拿尿桶浇她,一日是扇她巴掌,往后更不知还会有什么更过分的招数,而以沁雪对邢夫人的了解,邢夫人即便知情,也根本不会管。
探春视线扫过沁雪单薄肩头的落雪和她皲裂的嘴唇,叹了口气,“我也不与你绕弯子,我就明说了。我要你,离开贾府。”
“离开?”沁雪眼底一黯,笑问:“离开,去哪儿?”
“去哪儿都成。”探春掏出一个沉甸甸的荷包,正想丢到地上,手臂忽然一顿,沉默片刻,走了过去。
她托着荷包到沁雪面前,“若你能省着些用,里头的银子足够你活个三五年。我曾听你姐姐说你绣工不错,若实在找不着去处,我可以给你指一家绣坊,在苏州。”
“苏州……我独身一人,你觉得我能到那儿去?”
探春淡淡一笑,“有什么不能,难道你害怕?”
探春不知这片刻的时间里,沁雪都经历了哪些来自灵魂深处的拉扯。她见到沁雪的脸色青白相接,随着雪越下越大,沁雪的脸也变得雪白,然而最终沁雪只是微微牵了牵嘴角,伸出掌心。
“好,我去苏州。”
探春维持着面上的冷静,心底隐隐松口气,手一松,荷包便掉落在了沁雪掌心。
“恭喜,你自由了。”
“……”
“总算消肿了,还是大夫医术高明,对症开方比咱们自个胡乱上药管用。”
前几日太医来时,紫鹃便提议黛玉,让太医顺便瞧瞧黛玉的脚伤,被黛玉一口回绝。昨儿收到探春的来信,许是有心情了,黛玉特命紫鹃在府外找了个医女来看脚伤。
医女给了瓶伤药,加上去瘀散热的方子,今早黛玉的伤便好多了。
黛玉将折好的信封递给紫鹃,紫鹃抬手接过,却是一怔,“那边事情皆已办妥,还送信过去么?”
近日黛玉与贾府的联系有些频繁了,府中虽然暂无风声,但以免叫人拿住把柄,还是收敛些好。
黛玉不会不明白,然而她仍坚持道:“先把这信给赵余送去,叫他还像以前送去贾府,其余的等你回来再说。”
赵余是送信的小厮,前几次也都是他送的信。紫鹃觉得黛玉神神秘秘的,还是照做了,待她将信交给赵余,回来时远远便见黛玉站在院门前,穿了件大红斗篷。黛玉似乎在等她。
“怎么在这里站着,快进屋。”
“等等雪雁。”黛玉笼着斗篷道。
“死丫头,”紫鹃只当雪雁又出去野了,“等她回来,看我不修理她!”
见紫鹃面有怒气,黛玉不由得一笑,正欲替雪雁解释两句,说这次这丫头可不是出去玩,而是去办正事,就见雪雁蹦蹦跳跳从远处回来,身后还跟了个人。
待得那二人走近,紫鹃登时哑了声,皱眉看向黛玉。雪雁手上攥着的,正是不久前黛玉吩咐紫鹃递出的信。
黛玉用袖子裹住双手,才慢慢将信打开,登时一股淡淡的香味飘散出来,和先前黛玉屋里的香味一样,那时紫鹃还以为只是寻常药香。
云招观察着几人神色,见黛玉面色如常,紫鹃却是一脸迷惘,便问:“信已截下,赵余也被扣在柴房,接下来二奶奶要如何做?”
信纸上有一个折痕,黛玉摩挲着那处,若有所思。
折痕是她写信时特意折下的,她在那处折了两个折挡住字迹,不展开就看不见上头写了什么,但一旦展开,也很难将其复原。
在她打开手上这个信封时,信笺已经是展开的状态,不仅如此,她故意洒在里头的药粉也损失了大半。
“去审。”黛玉抬头,看向云招,“这件事交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