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美忘拿了台阶上的经书,薛暮顺手替他收过来,本想好好研究一番,后来无奈地发现什么都不懂,就打算着早早还给他去。只是塔尔寺僧人制度严格,每日都要准时祷告做晚课。
黄教不同于红教,对派下的弟子要求甚严,尤其不能与妇女有所来往。薛暮不想被别的僧人看到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特意等天色昏暗才往僧舍走。石板路坑坑洼洼的,路上还真是一个僧人也没有。
沿着白天走过的路登上台阶,薛暮四下里张望,之前小心打探过一番,晋美应该是住在二层的。走了几步,“咔啦”一声,脚下好像踩到了什么东西。
薛暮定了定神,借着僧舍的窗户透出来的烛光,勉强看清那是把木梯子。她伸手扶住它,发现已经有些年久失修了,摇晃得厉害。不过这么多僧人都上去过,想来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宝蟾帮忙扶着梯子,薛暮壮着胆子踩上去,不料脚下的横杆“咯吱咯吱”地响,吓得她一哆嗦。
“阿佳拉?”一道稚嫩的声音忽然从头顶传来,薛暮抬起头,却见一个小脑袋探了出来。
她忙跳回地面,看着晋美麻利地从梯子上爬下来,转眼已经站到她跟前。薛暮顿时有所感悟,年轻真好啊,真有体力。
“阿佳拉?”晋美伸手在薛暮眼前晃了晃。
她一下回过神,把经书递给他:“喏,你忘了这个。”
“啊,”他一声低呼,恭敬地接过去,用蹩脚的汉语说:“谢谢您,谢谢您。”
“不碍事,”薛暮挥了挥手,“你早点休息吧。”
天色愈来愈暗,街道旁的各色店铺、摊子都摆了出来,转完经的人或是在茶铺子里品茗闲聊,或是驻足街旁,把玩各类商品物件。
夜风习习,褪去了白日里的热气,风里夹杂着的酥油气息愈发醇郁。
姜道隐带她们去参观自己买的小院,是典型的汉人住宅庄廓,据说以前是汉族人聚族而居,为抵御强盗骚扰修建的。
大门严密厚实,门栓粗壮牢固,即使是三五名强壮的汉子也无法轻易入侵,其防御性可谓极强。
庄廓的正房有十二间,角房四间,面南背北的主房是上房,整面的正房有三间、角房两间。正房两面用隔架隔开,一头为主炕,中间靠上墙的地方放置连柜,主房正壁挂有对联,中堂挂有四扇屏,另一头则是耳房。
没想到这庄廓这么合薛暮的心意,简直就像是为她量身打造的。
先来看看它的美妙吧,就坐落在莲花山脊上,一推窗就能看到灯火里塔尔寺朦胧的轮廓。
隔壁是一个卖藏药的铺面,主人是小夫妻俩,他们是兽医,卖药的同时也捎带给牲口看病,竟然还要还按揭。
后院竟然有马和柴,胖管家一直在帮着他们养马,柴是给主人生火做饭准备的。
薛暮一来到这里就喜欢的不得了,而且看中了那个安有花格支摘窗、窗下设砌有砖雕槛墙的北次房,房前还栽了一株枝叶葱茏的杏树。尤其是房里天花板上那个风马形状的琉璃吊灯是点睛之笔。
“姜道隐,这么好的地方你怎么敢独享啊,北次房归我了,算我跟你租的,行不行?”薛暮站在后院子里望着北次房,兴奋地说。
“你要和他住?那怎么行?你是女的他是男的。”达娃不可思议地叫起来。
“那怎么了?又不住一间房,”姜道隐笑着说,“而且我是她的贴身侍卫,又不会打什么坏主意。小姐你过来住吧,你不说我也要请你过来,咱俩在这儿又方便又自在,无拘无束的。”
达娃还是感到不妥,让薛暮还回去住在自己家,薛暮怂恿达娃也住过来,大家好有个伴,她说打死她也不会跟异性住的这么近,这就等于同居,只有相爱的两个人才可以同居。
薛暮和姜道隐对视一眼,她勾住姜道隐的袖子,开玩笑道:“我们不就挺相亲相爱的吗?”
达娃的脸又红了,摇着头说:“你们真开放。”
“不是汉文化开放啦,是我们开放。”
不同的文化影响了不同的行为,某些时候薛暮自认为合情合理的事情,在别人的文化里就是异端,这件事也给她一个思考的契机,她想不管他们的文化是怎样,还是属于自己的文化,所以行为举止也要符合自己的道德准则,这是一条原则底线。
“我娘不会同意的,”薛暮遗憾地摇摇头,“不过白天常来这儿玩还是可以的,就当我们的据点。”
姜道隐可过了一把富家少爷的瘾,吩咐庄廓的胖管家让厨房烧菜,又小声和薛暮说:“还有一个事,求求你了,以后能不能帮我看账?这么大一个庄廓,我一个大男人怎么管。”
薛暮无语,估计这才是姜道隐这么欢迎她入住的真正目的,他又没学过管家和主中馈。
姜道隐见她不应,以为是不愿意,忙道:“你不是专门跟先生学过算数吗?世子爷总夸你数算得又快又准,可别暴殄天物啊。”
薛暮只得勉强答应,又去北次房布置,里面大多是藏式家具,靠窗沿墙摆着一圈卡垫,形成马蹄形环绕,除了空无一物的藏桌和一只很沉重的藏柜,几乎没有其他摆设了。
薛暮在卡垫上摆的木盒里翻找了一阵子,终于找出一支竹笔。在桌上铺好做工粗糙的毛边纸,她也认不出这到底是达波纸还是金东纸,或是其他的什么。提起笔,放在鼻下闻了闻,一股荤油香传来。
藏地的竹笔是硬的,她用着很不习惯,而且吸墨很少,没写完一个字就把墨用完了。但多写几回就熟练多了,用藏墨写汉字的感觉真奇妙。
青藏高原这样一个地理环境极不优越的地方,竟能创造出这么灿烂的藏文化,真是不得不让人佩服。薛暮拿眼随着竹笔的起落,一直到底,一画、一点、一勾地看去,数一数六笔,这才发现自己无意识中拿来试笔的竟是一个“有”字。
她搁下笔,踱步到格支窗前,远远朝外眺望,对面就是塔尔寺,各色殿堂铺满了莲花坳。在白色的墙壁映衬下,任何一个绛红色的身影都能看得万分明晰。来回转着眼,却始终没有找到那人的身影。
视线一瞥,咦?好像有人在朝她招手,那是……薛暮眯了眯眼,仔细一看,竟然是晋美。
匆匆出了屋子,顺着石板路走上去,晋美远远看到薛暮,也飞快跑着迎下来,怀里好像还揣着什么东西。
“阿佳拉。”他如今见到薛暮,已经不像先前那么生疏,把书递给她,薛暮接过一看,竟然是一本《汉诗十九首》。
他喘着气,脸上带着几分潮红:“您教我念《汉诗十九首》好不好?”
薛暮一愣:“塔尔寺有很多汉书吗?”
他摇了摇头:“不是啊,这是管仁波切借的,我也想像仁波切那样博学多识。”
“他认识汉字?”她惊讶地问。
晋美点点头:“仁波切不仅识字,还会说汉语呢,虽然有时候我听不太懂。”
看样子他好像很精通汉文啊,薛暮发自内心地钦佩。
“阿爸说他最喜欢的就是《昭明文选》里的十九首杂诗,所以我也想学。”他嗫嚅着说,“阿佳拉,您能教我吗?”
“可以是可以,不过……”薛暮顿了一下。
“什么?”他追问。
她不自觉地咬了咬唇,心里有些矛盾,一大堆的机缘巧合,阴差阳错让她来到这里,是不是真的应该去做些自己想做的呢?或许一切本就是天意……
看着面前晋美异样的神情,薛暮不禁笑出来,说道:“我虽然是汉人,但是对藏文化也很仰慕,你可以教我藏文吗?”
“好啊,”晋美拍着胸脯保证,“我肯定会好好教导阿佳拉的。”
“那就这么说定啦。”薛暮伸出右手与他拉勾为誓,两人就这样愉快地达成了协议。
晋美走后,薛暮口里又燥又渴,盘算起酿黄桂稠酒的事。她让宝蟾搬来一口石缸,找胖管家取了一麻袋糯米,浸泡后控水蒸煮,糯米粒粒分明,透而不烂,再将先前晒干的落雁庭里的干桂花铺散其上,撒上甜酒曲。
中午来了很多熟人,索朗、洛桑、央金,甚至还有之前婚礼上的新娘,以及新郎的妹妹南卡。
新娘的身后跟了几个贴身侍女和一个乳母,很开心地笑着,看薛暮和宝蟾正在拿杵子戳酒窝,就问她:“你在酿酒吗?”然后又挠了挠头:“我汉话,不太好。”接着就又咯咯笑起来。
这和那天端庄矜持的新娘判若两人,纯真的眼神很自然的感染了薛暮。新娘熟门熟路走到柴堆旁,吩咐几个侍女查看柴火受潮的情况,说是前两天下雨,今天阳光好,要把柴拿出来晒晒,然后就像主人一样指挥下人们干起活来。
洛桑看到薛暮,不容分说两手搓着她的脸,高兴地说:“你可算来了,我天天掰着指头算能来见你的日子,你太不像话了,一声招呼也不打就在家里呆了那么多天。”
这份自然熟稔好像她是他什么相交多年的老朋友。
虽然不习惯被人捏脸,看在他那么开心的份上就受了吧,薛暮也傻乎乎地笑着。
央金过来虚晃了一下,就去屋里把正在午睡的姜道隐拽起来,不久屋里就响起姜道隐的惨叫声,央金揪着他的耳朵让他起床。
薛暮问达娃:“新娘怎么也来了?”
达娃说:“这房子是她卖给姜道隐的。”
薛暮咂舌:“姜道隐是老江湖啊,我还鄙视他呢,现在看来他比我厉害多了。”
达娃过来帮她密封好石缸,几个力气大的侍者帮着抬进地窖。
“哎,”薛暮打听,“新娘和新郎叫什么名字?”
“新郎叫次仁,新娘叫旺姆,旺姆什么我也不知道,就知道家是牧区的,但她家在那里也很富裕,据说会有很多陪嫁,光牦牛就两百多头,还有羊和马,首饰什么的更不用说。”
达娃又神神秘秘地跟她说:“对了,我发现央金好像挺喜欢姜道隐。”
薛暮抹了她一脸糯米水:“没想到你也这么八卦。”
“唉,你们汉族不是有句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都是你们带坏的我。”达娃趁她不注意抹了她一脸糯米水。
洛桑居然跑到她的北次房,从窗子里探出头冲她们打招呼,薛暮让他赶紧出去,她的房间非请勿入。
他也很惊讶:“这么大,空荡荡一座庄廓只有你和姜道隐住吗?你们真开放。”
又是这句话,薛暮懒得解释了,随他们怎么想吧。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牛羊。”弄完酒酿,薛暮和达娃坐在院里的圆凳上晒太阳,感慨着。
“哎,你说错了吧,那是丰年留客足鸡豚。”洛桑在马棚里逗马,那匹马很温驯,让他随意抚摸。
洛桑还知道陆放翁的诗呢,薛暮走过去拍他肩膀:“了不起的洛桑,你知道的也太多了,还知道什么?”
“我会背唐诗宋词。”他说这话时像个孩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脑子不太好,反而让他看起来更纯真。
“来,背一个听听。”薛暮也是潜意识里把他当成孩子,说话总是逗他的语气。
洛桑真的背起来:“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听完薛暮直接傻在那里,这是她都背不出全篇的李煜的《一斛珠》,他就那样顺畅无碍地背出来了。
洛桑似乎猜到此举一定会震惊她,站在那里抱着胳膊笑眯眯地等待夸奖。
“李煜的词你都会背?我都背不全,你也太厉害了。”薛暮看看达娃,达娃也惊讶得很,对他又激赏又惋惜。
“你懂什么意思吗?”达娃问他。
洛桑亲自抱来一堆新鲜的草料喂马,道:“就是男孩女孩在谈恋爱,互相吐吐沫,喝酒唱歌闹着玩。”
言简意赅,别有新趣,这种解释连女先生也未必总结的出来。薛暮和达娃都说他是个人才,洛桑自己也觉得自己是人才,只是从来没人相信。
果然,有人立刻出来证明他的话,穿着透气的棉麻短袄的索朗走过来,他头发用红色粗线盘在头顶,脖子上戴了一大串虎牙五眼天珠,粗大的指关节套了只断珠戒指,一把切肉用的藏铁刀明晃晃地栓在刀鞘旁。
魁梧的索朗不容分说地打了洛桑的脑袋一巴掌:“你又不说人话了,说的什么啊,汉话不是汉话,藏话不是藏话,你的头发怎么黄不拉几的,像稻草一样。”
洛桑的头发是薛暮从来没见过的金黄色,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配上他的白皮肤,薛暮觉得很好看,但是他在这里总是受人嘲笑。被打了一巴掌的洛桑有点丧气,蹲在地上不说话。
薛暮想说索朗几句:“有人生错了年代,有人生错了地方,洛桑只是生错了地方,你凶干什么。”
达娃补充说:“还有人做错了事业,李煜就是。”
“你们都说的什么玩意,搞不懂。”索朗指着达娃身后的侍女说:“你们也不去帮旺姆主子烧酥油茶,阿妹你也是,就在这儿瞎说八道,你看她忙得团团转。”
达娃直瞪索朗:“关你什么事,你少拿脏手指我的人,再指我剁了你。”
兄妹俩这就打闹起来,央金过来帮达娃,庄廓里一片打闹嬉笑声。
薛暮去帮旺姆的忙,看着她的侍女怎么生炉子,想着以后也要自己生茶炉子,烧酥油茶,还是要留心学着点。
语言沟通还有些不顺畅,她俩就是笑,旺姆看薛暮笑一会儿,薛暮看旺姆笑一会儿。
薛暮为了找话题,就问她喜欢次仁吗?旺姆笑着不说话,但看脸上红晕就知道一定是很喜欢的。
索朗、姜道隐、洛桑和央金在房里打麻将,达娃、南卡和薛暮在北次房里说话,旺姆一直在陶炉旁指挥下人们忙活,像极了汉地大宗族里主中馈的宗妇,总能在家里找到很多事情做。
陶炉的藏语名叫“天括”,腹大口小,口沿上特设三个支点,以安放茶壶。腹部开几个孔以便空气进入,炉内点燃炭火或牛粪饼,不出火苗,作温茶之用。
南卡感叹道:“我哥娶了个好媳妇啊。”
“是啊,你们藏区的姑娘是不是都这么贤惠?”薛暮一边翻看那本《诗经》一边问她。
南卡要回答的时候,庄廓外面的路上驰来一辆马车,扬起一串沙尘,新郎次仁踩着两个垫脚小奴的背从车里下来,看得薛暮心里一硌。因为天气热,次仁把藏袍横系在腰间,没有带帽子,头发很飘逸。
旺姆看到他显然非常开心,但也没具体举动,只是一直在低头笑,在炕上坐着,手里还在摆茶碗,却已经心不在焉了。
次仁看到她,走过来摸摸她的脑袋,像大哥哥一样,然后问四个打麻将的:“你们是不是又欺负她了,老让她伺候你们,你们没手没脚啊,你,出去倒茶,自己家的事自己都不干。”
真是护妻得很,薛暮忍不住偷偷笑出来。
他说的肯定是姜道隐了,果然姜道隐哼哼唧唧地说:“拜托,我不会用那种壶烧茶,再说旺姆是愿意的。”
“她愿意我不愿意,我再说一遍,以后不要叫她伺候你们。”次仁生气了。
打麻将的声音停了一会儿,索朗说:“算了,我让巴杰去。”
巴杰估计是他的一个贴身侍者。
“你还不快去,上瘾的瘾!”央金显然是在说姜道隐。
最后姜道隐被他们踢了出来,全无头绪地琢磨墙上挂着的各式各样的长柄锅、短柄锅、提柄壶、多穆壶。
薛暮哈哈大笑,从漆木圆盒里捡了颗硬邦邦的榧子弹到他脑袋上,姜道隐叫起来:“小姐,怎么连你也欺负我?”
还没等他分清楚提柄壶和自斟壶到底有什么区别,庄廓就又来了一位贵客,是季氏,她特意带了两串色泽优良的乌兰花绿松石项链给姜道隐和薛暮,说是作为乔迁礼。
姜道隐赶紧从陶炉边跳开,季氏身边的仆妇随即一拥而上,很快搬过酥油桶,用提柄铝壶煮好一大壶酥油茶,给各人斟上,动作麻利又迅速。
达娃的母亲姓季,具体叫什么不知道,皮肤身材矮胖,但不肥硕,皮肤有些粗糙,穿着一件宽松的亚麻料短藏袍,举止随性。
她是来接女儿一起去听讲经的,已经和塔尔寺旁边一个尼姑庵里的庵主说好了,看这么多人都在,便邀请大家一起去。
“藏地还有尼姑?”薛暮问。
达娃点点头:“有是有,但人数很少,塔尔寺旁边的庵里只有十来个,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奶奶。”
结果四个人沉迷打麻将,都说不去,南卡和薛暮也婉言谢绝了,旺姆看次仁不去,自己也摇头说要留下来收拾庄廓,倒是姜道隐这个主人不管不顾地要跟她们走。
南卡又央求薛暮要出去逛逛,二人出了庄廓,薛暮才发现远不出有一排土房子,像是饭馆,门铺很小,没有招牌也没有窗户,但炸鱼的腥香四处弥漫。
她忙叫马车停下,和南卡一起走进去,发现房间里满满一屋子人,喝茶的喝茶、吃糌粑的吃糌粑。厨房里果然有人在炸鱼,这味道远处闻着香,靠近了只觉得腥气浓郁、油烟呛人。
大鱼五文一条,小鱼三文一条,也不知道老板是以什么标准判定大小的,总之她说五文就五文,说三文就三文,结果薛暮一两银子买了一大堆。
她买完鱼就想赶紧躲出去,看到厨房有个后门,便去推它,边推边问:“这是哪来的鱼啊?”
等推开木门,一下子就知道答案了,门后便是那个美丽的湖泊——措温波,青海湖。
“都是湖里的,”老板朝那边努努嘴,“据说六世达丨赖就是在这儿圆寂的。”
有水的地方便有植物,一团团芦苇生在水滩,随风荡漾,音乐一般分布在湖水周围,底端连着音乐一般的倒影。没风的时候,芦苇同它的倒影都是清扬的昆曲,有风的时候,芦苇是主旋律,倒影成了合奏。
湖水蓝得、饱和得——似乎即将要滴下来浓重的一大滴蓝似的,与天空的色泽惊人得一致,如同被明静的玻璃封住一般,也像被时间凝结住,宁静、脆弱而诗情画意。
站在湖边久了,觉得湖心在视野中是高出水平面的,也就是说,整个湖面呈球面的弧状。沿着这弧线,白鹤被奇妙的引力牵引着,低低地掠过水面,野鸭寂静的鸣叫声也沿抛物线的完美曲线光滑地传来。
这一切不仅是凸出视野,更是凸出了现实一般,使得呈现出来的情景虽然极为简单却极为强烈。
六世达丨赖圆寂的地方么?薛暮恍然觉得有什么东西在脑海里炸裂,又仿佛握不住一丝归去的流沙,很快消失不见。
这个神圣的地方,已经慢慢融化了她初来乍到时的恐惧,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它。
黄教不同于红教,对派下的弟子要求甚严,尤其不能与妇女有所来往。薛暮不想被别的僧人看到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特意等天色昏暗才往僧舍走。石板路坑坑洼洼的,路上还真是一个僧人也没有。
沿着白天走过的路登上台阶,薛暮四下里张望,之前小心打探过一番,晋美应该是住在二层的。走了几步,“咔啦”一声,脚下好像踩到了什么东西。
薛暮定了定神,借着僧舍的窗户透出来的烛光,勉强看清那是把木梯子。她伸手扶住它,发现已经有些年久失修了,摇晃得厉害。不过这么多僧人都上去过,想来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宝蟾帮忙扶着梯子,薛暮壮着胆子踩上去,不料脚下的横杆“咯吱咯吱”地响,吓得她一哆嗦。
“阿佳拉?”一道稚嫩的声音忽然从头顶传来,薛暮抬起头,却见一个小脑袋探了出来。
她忙跳回地面,看着晋美麻利地从梯子上爬下来,转眼已经站到她跟前。薛暮顿时有所感悟,年轻真好啊,真有体力。
“阿佳拉?”晋美伸手在薛暮眼前晃了晃。
她一下回过神,把经书递给他:“喏,你忘了这个。”
“啊,”他一声低呼,恭敬地接过去,用蹩脚的汉语说:“谢谢您,谢谢您。”
“不碍事,”薛暮挥了挥手,“你早点休息吧。”
天色愈来愈暗,街道旁的各色店铺、摊子都摆了出来,转完经的人或是在茶铺子里品茗闲聊,或是驻足街旁,把玩各类商品物件。
夜风习习,褪去了白日里的热气,风里夹杂着的酥油气息愈发醇郁。
姜道隐带她们去参观自己买的小院,是典型的汉人住宅庄廓,据说以前是汉族人聚族而居,为抵御强盗骚扰修建的。
大门严密厚实,门栓粗壮牢固,即使是三五名强壮的汉子也无法轻易入侵,其防御性可谓极强。
庄廓的正房有十二间,角房四间,面南背北的主房是上房,整面的正房有三间、角房两间。正房两面用隔架隔开,一头为主炕,中间靠上墙的地方放置连柜,主房正壁挂有对联,中堂挂有四扇屏,另一头则是耳房。
没想到这庄廓这么合薛暮的心意,简直就像是为她量身打造的。
先来看看它的美妙吧,就坐落在莲花山脊上,一推窗就能看到灯火里塔尔寺朦胧的轮廓。
隔壁是一个卖藏药的铺面,主人是小夫妻俩,他们是兽医,卖药的同时也捎带给牲口看病,竟然还要还按揭。
后院竟然有马和柴,胖管家一直在帮着他们养马,柴是给主人生火做饭准备的。
薛暮一来到这里就喜欢的不得了,而且看中了那个安有花格支摘窗、窗下设砌有砖雕槛墙的北次房,房前还栽了一株枝叶葱茏的杏树。尤其是房里天花板上那个风马形状的琉璃吊灯是点睛之笔。
“姜道隐,这么好的地方你怎么敢独享啊,北次房归我了,算我跟你租的,行不行?”薛暮站在后院子里望着北次房,兴奋地说。
“你要和他住?那怎么行?你是女的他是男的。”达娃不可思议地叫起来。
“那怎么了?又不住一间房,”姜道隐笑着说,“而且我是她的贴身侍卫,又不会打什么坏主意。小姐你过来住吧,你不说我也要请你过来,咱俩在这儿又方便又自在,无拘无束的。”
达娃还是感到不妥,让薛暮还回去住在自己家,薛暮怂恿达娃也住过来,大家好有个伴,她说打死她也不会跟异性住的这么近,这就等于同居,只有相爱的两个人才可以同居。
薛暮和姜道隐对视一眼,她勾住姜道隐的袖子,开玩笑道:“我们不就挺相亲相爱的吗?”
达娃的脸又红了,摇着头说:“你们真开放。”
“不是汉文化开放啦,是我们开放。”
不同的文化影响了不同的行为,某些时候薛暮自认为合情合理的事情,在别人的文化里就是异端,这件事也给她一个思考的契机,她想不管他们的文化是怎样,还是属于自己的文化,所以行为举止也要符合自己的道德准则,这是一条原则底线。
“我娘不会同意的,”薛暮遗憾地摇摇头,“不过白天常来这儿玩还是可以的,就当我们的据点。”
姜道隐可过了一把富家少爷的瘾,吩咐庄廓的胖管家让厨房烧菜,又小声和薛暮说:“还有一个事,求求你了,以后能不能帮我看账?这么大一个庄廓,我一个大男人怎么管。”
薛暮无语,估计这才是姜道隐这么欢迎她入住的真正目的,他又没学过管家和主中馈。
姜道隐见她不应,以为是不愿意,忙道:“你不是专门跟先生学过算数吗?世子爷总夸你数算得又快又准,可别暴殄天物啊。”
薛暮只得勉强答应,又去北次房布置,里面大多是藏式家具,靠窗沿墙摆着一圈卡垫,形成马蹄形环绕,除了空无一物的藏桌和一只很沉重的藏柜,几乎没有其他摆设了。
薛暮在卡垫上摆的木盒里翻找了一阵子,终于找出一支竹笔。在桌上铺好做工粗糙的毛边纸,她也认不出这到底是达波纸还是金东纸,或是其他的什么。提起笔,放在鼻下闻了闻,一股荤油香传来。
藏地的竹笔是硬的,她用着很不习惯,而且吸墨很少,没写完一个字就把墨用完了。但多写几回就熟练多了,用藏墨写汉字的感觉真奇妙。
青藏高原这样一个地理环境极不优越的地方,竟能创造出这么灿烂的藏文化,真是不得不让人佩服。薛暮拿眼随着竹笔的起落,一直到底,一画、一点、一勾地看去,数一数六笔,这才发现自己无意识中拿来试笔的竟是一个“有”字。
她搁下笔,踱步到格支窗前,远远朝外眺望,对面就是塔尔寺,各色殿堂铺满了莲花坳。在白色的墙壁映衬下,任何一个绛红色的身影都能看得万分明晰。来回转着眼,却始终没有找到那人的身影。
视线一瞥,咦?好像有人在朝她招手,那是……薛暮眯了眯眼,仔细一看,竟然是晋美。
匆匆出了屋子,顺着石板路走上去,晋美远远看到薛暮,也飞快跑着迎下来,怀里好像还揣着什么东西。
“阿佳拉。”他如今见到薛暮,已经不像先前那么生疏,把书递给她,薛暮接过一看,竟然是一本《汉诗十九首》。
他喘着气,脸上带着几分潮红:“您教我念《汉诗十九首》好不好?”
薛暮一愣:“塔尔寺有很多汉书吗?”
他摇了摇头:“不是啊,这是管仁波切借的,我也想像仁波切那样博学多识。”
“他认识汉字?”她惊讶地问。
晋美点点头:“仁波切不仅识字,还会说汉语呢,虽然有时候我听不太懂。”
看样子他好像很精通汉文啊,薛暮发自内心地钦佩。
“阿爸说他最喜欢的就是《昭明文选》里的十九首杂诗,所以我也想学。”他嗫嚅着说,“阿佳拉,您能教我吗?”
“可以是可以,不过……”薛暮顿了一下。
“什么?”他追问。
她不自觉地咬了咬唇,心里有些矛盾,一大堆的机缘巧合,阴差阳错让她来到这里,是不是真的应该去做些自己想做的呢?或许一切本就是天意……
看着面前晋美异样的神情,薛暮不禁笑出来,说道:“我虽然是汉人,但是对藏文化也很仰慕,你可以教我藏文吗?”
“好啊,”晋美拍着胸脯保证,“我肯定会好好教导阿佳拉的。”
“那就这么说定啦。”薛暮伸出右手与他拉勾为誓,两人就这样愉快地达成了协议。
晋美走后,薛暮口里又燥又渴,盘算起酿黄桂稠酒的事。她让宝蟾搬来一口石缸,找胖管家取了一麻袋糯米,浸泡后控水蒸煮,糯米粒粒分明,透而不烂,再将先前晒干的落雁庭里的干桂花铺散其上,撒上甜酒曲。
中午来了很多熟人,索朗、洛桑、央金,甚至还有之前婚礼上的新娘,以及新郎的妹妹南卡。
新娘的身后跟了几个贴身侍女和一个乳母,很开心地笑着,看薛暮和宝蟾正在拿杵子戳酒窝,就问她:“你在酿酒吗?”然后又挠了挠头:“我汉话,不太好。”接着就又咯咯笑起来。
这和那天端庄矜持的新娘判若两人,纯真的眼神很自然的感染了薛暮。新娘熟门熟路走到柴堆旁,吩咐几个侍女查看柴火受潮的情况,说是前两天下雨,今天阳光好,要把柴拿出来晒晒,然后就像主人一样指挥下人们干起活来。
洛桑看到薛暮,不容分说两手搓着她的脸,高兴地说:“你可算来了,我天天掰着指头算能来见你的日子,你太不像话了,一声招呼也不打就在家里呆了那么多天。”
这份自然熟稔好像她是他什么相交多年的老朋友。
虽然不习惯被人捏脸,看在他那么开心的份上就受了吧,薛暮也傻乎乎地笑着。
央金过来虚晃了一下,就去屋里把正在午睡的姜道隐拽起来,不久屋里就响起姜道隐的惨叫声,央金揪着他的耳朵让他起床。
薛暮问达娃:“新娘怎么也来了?”
达娃说:“这房子是她卖给姜道隐的。”
薛暮咂舌:“姜道隐是老江湖啊,我还鄙视他呢,现在看来他比我厉害多了。”
达娃过来帮她密封好石缸,几个力气大的侍者帮着抬进地窖。
“哎,”薛暮打听,“新娘和新郎叫什么名字?”
“新郎叫次仁,新娘叫旺姆,旺姆什么我也不知道,就知道家是牧区的,但她家在那里也很富裕,据说会有很多陪嫁,光牦牛就两百多头,还有羊和马,首饰什么的更不用说。”
达娃又神神秘秘地跟她说:“对了,我发现央金好像挺喜欢姜道隐。”
薛暮抹了她一脸糯米水:“没想到你也这么八卦。”
“唉,你们汉族不是有句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都是你们带坏的我。”达娃趁她不注意抹了她一脸糯米水。
洛桑居然跑到她的北次房,从窗子里探出头冲她们打招呼,薛暮让他赶紧出去,她的房间非请勿入。
他也很惊讶:“这么大,空荡荡一座庄廓只有你和姜道隐住吗?你们真开放。”
又是这句话,薛暮懒得解释了,随他们怎么想吧。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牛羊。”弄完酒酿,薛暮和达娃坐在院里的圆凳上晒太阳,感慨着。
“哎,你说错了吧,那是丰年留客足鸡豚。”洛桑在马棚里逗马,那匹马很温驯,让他随意抚摸。
洛桑还知道陆放翁的诗呢,薛暮走过去拍他肩膀:“了不起的洛桑,你知道的也太多了,还知道什么?”
“我会背唐诗宋词。”他说这话时像个孩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脑子不太好,反而让他看起来更纯真。
“来,背一个听听。”薛暮也是潜意识里把他当成孩子,说话总是逗他的语气。
洛桑真的背起来:“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听完薛暮直接傻在那里,这是她都背不出全篇的李煜的《一斛珠》,他就那样顺畅无碍地背出来了。
洛桑似乎猜到此举一定会震惊她,站在那里抱着胳膊笑眯眯地等待夸奖。
“李煜的词你都会背?我都背不全,你也太厉害了。”薛暮看看达娃,达娃也惊讶得很,对他又激赏又惋惜。
“你懂什么意思吗?”达娃问他。
洛桑亲自抱来一堆新鲜的草料喂马,道:“就是男孩女孩在谈恋爱,互相吐吐沫,喝酒唱歌闹着玩。”
言简意赅,别有新趣,这种解释连女先生也未必总结的出来。薛暮和达娃都说他是个人才,洛桑自己也觉得自己是人才,只是从来没人相信。
果然,有人立刻出来证明他的话,穿着透气的棉麻短袄的索朗走过来,他头发用红色粗线盘在头顶,脖子上戴了一大串虎牙五眼天珠,粗大的指关节套了只断珠戒指,一把切肉用的藏铁刀明晃晃地栓在刀鞘旁。
魁梧的索朗不容分说地打了洛桑的脑袋一巴掌:“你又不说人话了,说的什么啊,汉话不是汉话,藏话不是藏话,你的头发怎么黄不拉几的,像稻草一样。”
洛桑的头发是薛暮从来没见过的金黄色,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配上他的白皮肤,薛暮觉得很好看,但是他在这里总是受人嘲笑。被打了一巴掌的洛桑有点丧气,蹲在地上不说话。
薛暮想说索朗几句:“有人生错了年代,有人生错了地方,洛桑只是生错了地方,你凶干什么。”
达娃补充说:“还有人做错了事业,李煜就是。”
“你们都说的什么玩意,搞不懂。”索朗指着达娃身后的侍女说:“你们也不去帮旺姆主子烧酥油茶,阿妹你也是,就在这儿瞎说八道,你看她忙得团团转。”
达娃直瞪索朗:“关你什么事,你少拿脏手指我的人,再指我剁了你。”
兄妹俩这就打闹起来,央金过来帮达娃,庄廓里一片打闹嬉笑声。
薛暮去帮旺姆的忙,看着她的侍女怎么生炉子,想着以后也要自己生茶炉子,烧酥油茶,还是要留心学着点。
语言沟通还有些不顺畅,她俩就是笑,旺姆看薛暮笑一会儿,薛暮看旺姆笑一会儿。
薛暮为了找话题,就问她喜欢次仁吗?旺姆笑着不说话,但看脸上红晕就知道一定是很喜欢的。
索朗、姜道隐、洛桑和央金在房里打麻将,达娃、南卡和薛暮在北次房里说话,旺姆一直在陶炉旁指挥下人们忙活,像极了汉地大宗族里主中馈的宗妇,总能在家里找到很多事情做。
陶炉的藏语名叫“天括”,腹大口小,口沿上特设三个支点,以安放茶壶。腹部开几个孔以便空气进入,炉内点燃炭火或牛粪饼,不出火苗,作温茶之用。
南卡感叹道:“我哥娶了个好媳妇啊。”
“是啊,你们藏区的姑娘是不是都这么贤惠?”薛暮一边翻看那本《诗经》一边问她。
南卡要回答的时候,庄廓外面的路上驰来一辆马车,扬起一串沙尘,新郎次仁踩着两个垫脚小奴的背从车里下来,看得薛暮心里一硌。因为天气热,次仁把藏袍横系在腰间,没有带帽子,头发很飘逸。
旺姆看到他显然非常开心,但也没具体举动,只是一直在低头笑,在炕上坐着,手里还在摆茶碗,却已经心不在焉了。
次仁看到她,走过来摸摸她的脑袋,像大哥哥一样,然后问四个打麻将的:“你们是不是又欺负她了,老让她伺候你们,你们没手没脚啊,你,出去倒茶,自己家的事自己都不干。”
真是护妻得很,薛暮忍不住偷偷笑出来。
他说的肯定是姜道隐了,果然姜道隐哼哼唧唧地说:“拜托,我不会用那种壶烧茶,再说旺姆是愿意的。”
“她愿意我不愿意,我再说一遍,以后不要叫她伺候你们。”次仁生气了。
打麻将的声音停了一会儿,索朗说:“算了,我让巴杰去。”
巴杰估计是他的一个贴身侍者。
“你还不快去,上瘾的瘾!”央金显然是在说姜道隐。
最后姜道隐被他们踢了出来,全无头绪地琢磨墙上挂着的各式各样的长柄锅、短柄锅、提柄壶、多穆壶。
薛暮哈哈大笑,从漆木圆盒里捡了颗硬邦邦的榧子弹到他脑袋上,姜道隐叫起来:“小姐,怎么连你也欺负我?”
还没等他分清楚提柄壶和自斟壶到底有什么区别,庄廓就又来了一位贵客,是季氏,她特意带了两串色泽优良的乌兰花绿松石项链给姜道隐和薛暮,说是作为乔迁礼。
姜道隐赶紧从陶炉边跳开,季氏身边的仆妇随即一拥而上,很快搬过酥油桶,用提柄铝壶煮好一大壶酥油茶,给各人斟上,动作麻利又迅速。
达娃的母亲姓季,具体叫什么不知道,皮肤身材矮胖,但不肥硕,皮肤有些粗糙,穿着一件宽松的亚麻料短藏袍,举止随性。
她是来接女儿一起去听讲经的,已经和塔尔寺旁边一个尼姑庵里的庵主说好了,看这么多人都在,便邀请大家一起去。
“藏地还有尼姑?”薛暮问。
达娃点点头:“有是有,但人数很少,塔尔寺旁边的庵里只有十来个,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奶奶。”
结果四个人沉迷打麻将,都说不去,南卡和薛暮也婉言谢绝了,旺姆看次仁不去,自己也摇头说要留下来收拾庄廓,倒是姜道隐这个主人不管不顾地要跟她们走。
南卡又央求薛暮要出去逛逛,二人出了庄廓,薛暮才发现远不出有一排土房子,像是饭馆,门铺很小,没有招牌也没有窗户,但炸鱼的腥香四处弥漫。
她忙叫马车停下,和南卡一起走进去,发现房间里满满一屋子人,喝茶的喝茶、吃糌粑的吃糌粑。厨房里果然有人在炸鱼,这味道远处闻着香,靠近了只觉得腥气浓郁、油烟呛人。
大鱼五文一条,小鱼三文一条,也不知道老板是以什么标准判定大小的,总之她说五文就五文,说三文就三文,结果薛暮一两银子买了一大堆。
她买完鱼就想赶紧躲出去,看到厨房有个后门,便去推它,边推边问:“这是哪来的鱼啊?”
等推开木门,一下子就知道答案了,门后便是那个美丽的湖泊——措温波,青海湖。
“都是湖里的,”老板朝那边努努嘴,“据说六世达丨赖就是在这儿圆寂的。”
有水的地方便有植物,一团团芦苇生在水滩,随风荡漾,音乐一般分布在湖水周围,底端连着音乐一般的倒影。没风的时候,芦苇同它的倒影都是清扬的昆曲,有风的时候,芦苇是主旋律,倒影成了合奏。
湖水蓝得、饱和得——似乎即将要滴下来浓重的一大滴蓝似的,与天空的色泽惊人得一致,如同被明静的玻璃封住一般,也像被时间凝结住,宁静、脆弱而诗情画意。
站在湖边久了,觉得湖心在视野中是高出水平面的,也就是说,整个湖面呈球面的弧状。沿着这弧线,白鹤被奇妙的引力牵引着,低低地掠过水面,野鸭寂静的鸣叫声也沿抛物线的完美曲线光滑地传来。
这一切不仅是凸出视野,更是凸出了现实一般,使得呈现出来的情景虽然极为简单却极为强烈。
六世达丨赖圆寂的地方么?薛暮恍然觉得有什么东西在脑海里炸裂,又仿佛握不住一丝归去的流沙,很快消失不见。
这个神圣的地方,已经慢慢融化了她初来乍到时的恐惧,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