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庄淑丽的谢夫人少见地骂起了人:“这个老匹夫,一把年纪了,使这种手段对付和他女儿一般大的小姑娘,真是不知羞耻。”
她想着就觉心痛,那是她如明珠一般捧在手心养大的人儿,别说打了,连骂都不舍得骂一句。
谢夫人又拿出手帕哀哀地哭了起来,还不停地骂着晋文帝,魏宴安等人。
谢庭之目露无奈,他好生好气地劝着谢夫人:“母亲不必忧思,这事也不难解决。”
谢夫人顿时看向了他,示意他往下说。她与长子不算亲近,自谢庭之开蒙后,来后院的时候就变少了,只有请安时见得到人。
但谢夫人对这个儿子还是信任的,谢庭之是按谢家继承人培养的,他的眼界才略,都远超常人。
谢庭之玉石般的手指轻叩在木桌边缘,:“幽州刺史此计根本禁不住细推,如今可不止幽州大旱,西北青州,兖州,豫州等地的灾情更为严重。如何会是吾妹阿宓带来的灾厄?”
谢夫人轻摇和扇,头脑清明几分:“话虽如此,可他们宁愿相信那些无稽之谈,也不愿听真话的。只可怜我的阿宓被构陷至此。”
“所以说此计高明之处就在于,它既为阳谋,还能让人百口莫辩” 谢庭之笑意温和地摇摇头:“何况,有时候世人所求并非真相,只是想得一份心安。”
谢夫人压不住心中的火气,把和扇往旁边一扔:“那该怎么办?和那群愚民解释不通,还有诸多小人躲在后面使绊子。”
“辩不通,那就不辩。阿宓的来信中,言及她准备做的事情,只是需要借助谢家的帮助”谢庭之说着,笑意渐浓,目光露出了几分赞许:“与我所想,不谋而合。”
太阳西沉,余晖温柔地洒在大地上,屋檐遮蔽了阳光,却投射在了窗棂上。谢姮正斜倚在美人塌上,左手边摆着一盘剥好的葡萄。她目不转睛地瞧着手上的话本,偶尔捻一个葡萄。
虽说外面也不少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对谢姮来说,这段时间可算是十分惬意了。她无需再赴各式各样的宴会,也没有客人登门拜访。如今瘟疫横行,府内人都尽量节省,不敢再去外买东西,也没有账目可对了。
她这些日子就窝在房间里,看看话本,逗逗玉球。要不是天气太热,她着实想去泛舟了。
只有柳轻眉时不时来一趟,和谢姮说说话。只是每次来,她都是满眼忧色地望着谢姮,神□□言又止。
可柳轻眉不说出口,谢姮就当没看见。她实在纳闷了,谢姮怎么跟无事人一样。要是外面这么骂她的话,只怕是早就寝食难安,惶惶不可终日了。
魏府上的人自然不信那些谣言,自从夫人来后,他们魏府是越来越好了。
谢姮派了能工巧匠重新修缮了不少地方,府里的景致肉眼可见地变漂亮了。而且谢姮还把府上打理得井井有条,没出丝毫差错。
再说谢姮待人和气,极少责罚下人。她极会收买人心,涨了下人月银不说,带来的仆从也分担了不少活。哪怕有人刚开始颇有微词,最后也都真心实意地认可了谢姮这位女主人。
所以当听见外面传谢姮是灾星时,魏府众人也是极为愤怒。
“我呸,到底是哪个孬货在传我们夫人的谣言,逮着小爷我弄死他。”说话的是白管家的孙子白三儿,由于白管家的原因,在下人里算得脸的了。
“将军还在外面打仗呢,他们就这么对夫人,良心被狗吃了不成?”
“这一桩接一桩的,我看就是有人背后搞鬼,想陷害”
其中一人正在说着自己的猜测,就见对面有人冲他挤眉弄眼的,不解地问道:“咋的,你眼睛抽筋了?”
那人无法,只得悄悄指了指他身后。他回头一看:“哎呦,冬堇娘子,你怎么来侧门了?”
冬堇看看众人忐忑的神情,只说了句:“我等人。”他们便都做鸟兽散了,白三儿还向冬堇挥了挥手,就也跟着跑了。
冬堇从李尤那拿到东西后,还和他交谈了几句。李尤面色沉冷,他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夫人的那些传闻,在平阳也能听到。那些读书人,真该杀。”说完,又从袖里拿出叠好的宣纸交给冬堇,冬堇撇了一眼,满满当当的字。
冬堇好不容易缓和地心情又沉了下去。她径直去了沈氏的小佛堂,将药包交给了刘妈妈。刘妈妈喜笑颜开,拉着冬堇的手不住地讲话:“夫人真是纯孝之心,老夫人也是看在眼里的。还说让夫人不要在意那些流言,魏府从不信那些。”
李尤此番便是去了平阳,替沈氏寻药。因为酷暑之故,沈氏精神越发不济,连诵经抄经都停了。刘妈妈如今也根本不敢从药房买药,只得去找谢姮拿主意,好在谢坚那边有片药田,谢姮便让李尤拿着她的亲笔信去了。
虽是谢姮现在可谓千夫所指,但她也还是将军夫人,有诰命在身。况且还是替府中老夫人寻药,那自是无人敢拦,替李尤开了西侧的偏门。
冬堇送完药回了主院,拿出了那张宣纸,紧闭着唇犹犹豫豫地递给了谢姮。
谢姮见她模样,不禁失笑,伸手拿了过来:“这是什么洪水猛兽不成?瞧你都快吓哭了。”
冬堇气鼓鼓地跺跺脚,声音里带了哭腔:“那群读书人可比洪水猛兽讨厌多了。”
谢姮展开一看,纸上端端正正地写着讨谢女檄。
这竟是篇檄文。
谢姮意外地挑挑眉,眯着眼睛读了下去:“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
冬堇神色逐渐迷茫,她听不懂,但想来也不是什么好话。一旁的秋鹭神色却越发难看,冷哼了一声。
谢姮读完笑了起来,眉眼弯弯,煞是好看:“古来今来,能被士子以檄文声讨的,莫不是前朝暴君,就是当世枭雄,我谢姮何德何能竟有这番遭遇?当真新奇。”
冬堇:“......”冬堇好不容易缓和地心情又沉了下去。她径直去了沈氏的小佛堂,将药包交给了刘妈妈。刘妈妈喜笑颜开,拉着冬堇的手不住地讲话:“夫人真是纯孝之心,老夫人也是看在眼里的。还说让夫人不要在意那些流言,魏府从不信那些。”
李尤此番便是去了平阳,替沈氏寻药。因为酷暑之故,沈氏精神越发不济,连诵经抄经都停了。刘妈妈如今也根本不敢从药房买药,只得去找谢姮拿主意,好在谢坚那边有片药田,谢姮便让李尤拿着她的亲笔信去了。
虽是谢姮现在可谓千夫所指,但她也还是将军夫人,有诰命在身。况且还是替府中老夫人寻药,那自是无人敢拦,替李尤开了西侧的偏门。
冬堇送完药回了主院,拿出了那张宣纸,紧闭着唇犹犹豫豫地递给了谢姮。
谢姮见她模样,不禁失笑,伸手拿了过来:“这是什么洪水猛兽不成?瞧你都快吓哭了。”
冬堇气鼓鼓地跺跺脚,声音里带了哭腔:“那群读书人可比洪水猛兽讨厌多了。”
谢姮展开一看,纸上端端正正地写着讨谢女檄。
这竟是篇檄文。
谢姮意外地挑挑眉,眯着眼睛读了下去:“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
冬堇神色逐渐迷茫,她听不懂,但想来也不是什么好话。一旁的秋鹭神色却越发难看,冷哼了一声。
谢姮读完笑了起来,眉眼弯弯,煞是好看:“古来今来,能被士子以檄文声讨的,莫不是前朝暴君,就是当世枭雄,我谢姮何德何能竟有这番遭遇?当真新奇。”
冬堇:“......”怎么夫人当这是好事一般?
秋鹭却冷声道:“不过是些沽名钓誉之辈罢了,写的也不过是一纸废文,当不得真。”
这檄文上倒是只对她不敬鬼神之事一笔带过,主要是指责她犯了七出之罪,非贤妻德妇。
文中指出她犯了三条,一是不顺婆母,作为妻子,未侍奉婆母沈氏左右。二是无子,与镇南王成婚以来,尚未替魏家开枝散叶。三是好妒,不容妾室,更言她乃妲己在世,才让镇南王虚置后院。
最后竟说待魏宴安得胜归来,应当休弃她。
看到第三条时,谢姮觉得甚是有趣,这也变相得□□了魏宴安吧,讽他听信谗言。
秋鹭拿过那张放在桌上的宣纸,直接扔进了篓篮:“这些人怕是还没饿得慌,整天盯着别人的家事。也不筹划筹划写一篇传世之作出来,那才好扬名立万。”
“好秋鹭,他们就这点嘴皮子功夫了,难不成魏宴安真要听他们的话,休了我不成?”谢姮难得见秋鹭这般生气,她向来沉稳,说话做事滴水不漏。
“夫人”秋鹭无奈地叹息一声:“奴婢也是担心夫人的名声,被这群乌合之众给败坏了”这些讨伐之语,委实恶毒,要换做一个没经风波又心理脆弱的,只怕会被羞辱得去投了井。
谢姮却完全没有把这篇檄文放在心上,无论身份还是才学,她都比那些人高出许多,又怎么会被这三言两语乱了心神。
随着瘟疫的扩散,幽州城内一片死寂,街道上不断有人走着走着就倒下,再也无法起来了。家家户户都紧闭房门,从里面传来了悲痛而压抑的哭声。
本来还稳如泰山的贵族,也都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安。这次的瘟疫不似往年那般,一阵子就过去了,好像格外凶悍。
这下贵族们坐不住了,立刻吩咐下人收拾细软黄金等便于携带的财物,去投奔本家或者亲戚。他们都惜命得很,富贵生活还没享受够,可不愿意死在幽州。
袁家的一脉旁支是最先反应过来的,他们到城门后,家主袁鸿吉派了管家去交涉。管家好说歹说,守门的官兵就是不肯放行。
僵持了半个时辰,又陆陆续续地来了几家,一律也被拦了下来。刘家的嫡次子刘楚雄脾气暴躁,见说不通,便要硬闯,守城官兵也不肯相让,便打了起来。
在场的女郎哪见过这番情形,隔着马车也是深感惶恐,有些胆小的,甚至尖叫了起来。
最后还是袁鸿吉叫停了这场纷争,他颤巍巍地下了马车,走到刘楚雄马前:“贤侄啊,这些守城士兵也是听令行事。解铃还须系铃人,少不得要去拜见刺史大人了。
袁鸿吉德高望重,也是少有的传奇人物。刘楚雄也愿意听他的,一把扔了剑,调转马头朝城中而去。
众贵族车架也紧随其后,浩浩荡荡地一眼望不到头。守城的官兵总算松了口气,但也有人不乏担忧地问道:“他们去找刺史大人能行吗?这城门可不能开啊,那得乱套。”
他的上级直接敲了敲他脑袋:“多什么嘴?这不是你该管的事。 ”
她想着就觉心痛,那是她如明珠一般捧在手心养大的人儿,别说打了,连骂都不舍得骂一句。
谢夫人又拿出手帕哀哀地哭了起来,还不停地骂着晋文帝,魏宴安等人。
谢庭之目露无奈,他好生好气地劝着谢夫人:“母亲不必忧思,这事也不难解决。”
谢夫人顿时看向了他,示意他往下说。她与长子不算亲近,自谢庭之开蒙后,来后院的时候就变少了,只有请安时见得到人。
但谢夫人对这个儿子还是信任的,谢庭之是按谢家继承人培养的,他的眼界才略,都远超常人。
谢庭之玉石般的手指轻叩在木桌边缘,:“幽州刺史此计根本禁不住细推,如今可不止幽州大旱,西北青州,兖州,豫州等地的灾情更为严重。如何会是吾妹阿宓带来的灾厄?”
谢夫人轻摇和扇,头脑清明几分:“话虽如此,可他们宁愿相信那些无稽之谈,也不愿听真话的。只可怜我的阿宓被构陷至此。”
“所以说此计高明之处就在于,它既为阳谋,还能让人百口莫辩” 谢庭之笑意温和地摇摇头:“何况,有时候世人所求并非真相,只是想得一份心安。”
谢夫人压不住心中的火气,把和扇往旁边一扔:“那该怎么办?和那群愚民解释不通,还有诸多小人躲在后面使绊子。”
“辩不通,那就不辩。阿宓的来信中,言及她准备做的事情,只是需要借助谢家的帮助”谢庭之说着,笑意渐浓,目光露出了几分赞许:“与我所想,不谋而合。”
太阳西沉,余晖温柔地洒在大地上,屋檐遮蔽了阳光,却投射在了窗棂上。谢姮正斜倚在美人塌上,左手边摆着一盘剥好的葡萄。她目不转睛地瞧着手上的话本,偶尔捻一个葡萄。
虽说外面也不少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对谢姮来说,这段时间可算是十分惬意了。她无需再赴各式各样的宴会,也没有客人登门拜访。如今瘟疫横行,府内人都尽量节省,不敢再去外买东西,也没有账目可对了。
她这些日子就窝在房间里,看看话本,逗逗玉球。要不是天气太热,她着实想去泛舟了。
只有柳轻眉时不时来一趟,和谢姮说说话。只是每次来,她都是满眼忧色地望着谢姮,神□□言又止。
可柳轻眉不说出口,谢姮就当没看见。她实在纳闷了,谢姮怎么跟无事人一样。要是外面这么骂她的话,只怕是早就寝食难安,惶惶不可终日了。
魏府上的人自然不信那些谣言,自从夫人来后,他们魏府是越来越好了。
谢姮派了能工巧匠重新修缮了不少地方,府里的景致肉眼可见地变漂亮了。而且谢姮还把府上打理得井井有条,没出丝毫差错。
再说谢姮待人和气,极少责罚下人。她极会收买人心,涨了下人月银不说,带来的仆从也分担了不少活。哪怕有人刚开始颇有微词,最后也都真心实意地认可了谢姮这位女主人。
所以当听见外面传谢姮是灾星时,魏府众人也是极为愤怒。
“我呸,到底是哪个孬货在传我们夫人的谣言,逮着小爷我弄死他。”说话的是白管家的孙子白三儿,由于白管家的原因,在下人里算得脸的了。
“将军还在外面打仗呢,他们就这么对夫人,良心被狗吃了不成?”
“这一桩接一桩的,我看就是有人背后搞鬼,想陷害”
其中一人正在说着自己的猜测,就见对面有人冲他挤眉弄眼的,不解地问道:“咋的,你眼睛抽筋了?”
那人无法,只得悄悄指了指他身后。他回头一看:“哎呦,冬堇娘子,你怎么来侧门了?”
冬堇看看众人忐忑的神情,只说了句:“我等人。”他们便都做鸟兽散了,白三儿还向冬堇挥了挥手,就也跟着跑了。
冬堇从李尤那拿到东西后,还和他交谈了几句。李尤面色沉冷,他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夫人的那些传闻,在平阳也能听到。那些读书人,真该杀。”说完,又从袖里拿出叠好的宣纸交给冬堇,冬堇撇了一眼,满满当当的字。
冬堇好不容易缓和地心情又沉了下去。她径直去了沈氏的小佛堂,将药包交给了刘妈妈。刘妈妈喜笑颜开,拉着冬堇的手不住地讲话:“夫人真是纯孝之心,老夫人也是看在眼里的。还说让夫人不要在意那些流言,魏府从不信那些。”
李尤此番便是去了平阳,替沈氏寻药。因为酷暑之故,沈氏精神越发不济,连诵经抄经都停了。刘妈妈如今也根本不敢从药房买药,只得去找谢姮拿主意,好在谢坚那边有片药田,谢姮便让李尤拿着她的亲笔信去了。
虽是谢姮现在可谓千夫所指,但她也还是将军夫人,有诰命在身。况且还是替府中老夫人寻药,那自是无人敢拦,替李尤开了西侧的偏门。
冬堇送完药回了主院,拿出了那张宣纸,紧闭着唇犹犹豫豫地递给了谢姮。
谢姮见她模样,不禁失笑,伸手拿了过来:“这是什么洪水猛兽不成?瞧你都快吓哭了。”
冬堇气鼓鼓地跺跺脚,声音里带了哭腔:“那群读书人可比洪水猛兽讨厌多了。”
谢姮展开一看,纸上端端正正地写着讨谢女檄。
这竟是篇檄文。
谢姮意外地挑挑眉,眯着眼睛读了下去:“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
冬堇神色逐渐迷茫,她听不懂,但想来也不是什么好话。一旁的秋鹭神色却越发难看,冷哼了一声。
谢姮读完笑了起来,眉眼弯弯,煞是好看:“古来今来,能被士子以檄文声讨的,莫不是前朝暴君,就是当世枭雄,我谢姮何德何能竟有这番遭遇?当真新奇。”
冬堇:“......”冬堇好不容易缓和地心情又沉了下去。她径直去了沈氏的小佛堂,将药包交给了刘妈妈。刘妈妈喜笑颜开,拉着冬堇的手不住地讲话:“夫人真是纯孝之心,老夫人也是看在眼里的。还说让夫人不要在意那些流言,魏府从不信那些。”
李尤此番便是去了平阳,替沈氏寻药。因为酷暑之故,沈氏精神越发不济,连诵经抄经都停了。刘妈妈如今也根本不敢从药房买药,只得去找谢姮拿主意,好在谢坚那边有片药田,谢姮便让李尤拿着她的亲笔信去了。
虽是谢姮现在可谓千夫所指,但她也还是将军夫人,有诰命在身。况且还是替府中老夫人寻药,那自是无人敢拦,替李尤开了西侧的偏门。
冬堇送完药回了主院,拿出了那张宣纸,紧闭着唇犹犹豫豫地递给了谢姮。
谢姮见她模样,不禁失笑,伸手拿了过来:“这是什么洪水猛兽不成?瞧你都快吓哭了。”
冬堇气鼓鼓地跺跺脚,声音里带了哭腔:“那群读书人可比洪水猛兽讨厌多了。”
谢姮展开一看,纸上端端正正地写着讨谢女檄。
这竟是篇檄文。
谢姮意外地挑挑眉,眯着眼睛读了下去:“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
冬堇神色逐渐迷茫,她听不懂,但想来也不是什么好话。一旁的秋鹭神色却越发难看,冷哼了一声。
谢姮读完笑了起来,眉眼弯弯,煞是好看:“古来今来,能被士子以檄文声讨的,莫不是前朝暴君,就是当世枭雄,我谢姮何德何能竟有这番遭遇?当真新奇。”
冬堇:“......”怎么夫人当这是好事一般?
秋鹭却冷声道:“不过是些沽名钓誉之辈罢了,写的也不过是一纸废文,当不得真。”
这檄文上倒是只对她不敬鬼神之事一笔带过,主要是指责她犯了七出之罪,非贤妻德妇。
文中指出她犯了三条,一是不顺婆母,作为妻子,未侍奉婆母沈氏左右。二是无子,与镇南王成婚以来,尚未替魏家开枝散叶。三是好妒,不容妾室,更言她乃妲己在世,才让镇南王虚置后院。
最后竟说待魏宴安得胜归来,应当休弃她。
看到第三条时,谢姮觉得甚是有趣,这也变相得□□了魏宴安吧,讽他听信谗言。
秋鹭拿过那张放在桌上的宣纸,直接扔进了篓篮:“这些人怕是还没饿得慌,整天盯着别人的家事。也不筹划筹划写一篇传世之作出来,那才好扬名立万。”
“好秋鹭,他们就这点嘴皮子功夫了,难不成魏宴安真要听他们的话,休了我不成?”谢姮难得见秋鹭这般生气,她向来沉稳,说话做事滴水不漏。
“夫人”秋鹭无奈地叹息一声:“奴婢也是担心夫人的名声,被这群乌合之众给败坏了”这些讨伐之语,委实恶毒,要换做一个没经风波又心理脆弱的,只怕会被羞辱得去投了井。
谢姮却完全没有把这篇檄文放在心上,无论身份还是才学,她都比那些人高出许多,又怎么会被这三言两语乱了心神。
随着瘟疫的扩散,幽州城内一片死寂,街道上不断有人走着走着就倒下,再也无法起来了。家家户户都紧闭房门,从里面传来了悲痛而压抑的哭声。
本来还稳如泰山的贵族,也都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安。这次的瘟疫不似往年那般,一阵子就过去了,好像格外凶悍。
这下贵族们坐不住了,立刻吩咐下人收拾细软黄金等便于携带的财物,去投奔本家或者亲戚。他们都惜命得很,富贵生活还没享受够,可不愿意死在幽州。
袁家的一脉旁支是最先反应过来的,他们到城门后,家主袁鸿吉派了管家去交涉。管家好说歹说,守门的官兵就是不肯放行。
僵持了半个时辰,又陆陆续续地来了几家,一律也被拦了下来。刘家的嫡次子刘楚雄脾气暴躁,见说不通,便要硬闯,守城官兵也不肯相让,便打了起来。
在场的女郎哪见过这番情形,隔着马车也是深感惶恐,有些胆小的,甚至尖叫了起来。
最后还是袁鸿吉叫停了这场纷争,他颤巍巍地下了马车,走到刘楚雄马前:“贤侄啊,这些守城士兵也是听令行事。解铃还须系铃人,少不得要去拜见刺史大人了。
袁鸿吉德高望重,也是少有的传奇人物。刘楚雄也愿意听他的,一把扔了剑,调转马头朝城中而去。
众贵族车架也紧随其后,浩浩荡荡地一眼望不到头。守城的官兵总算松了口气,但也有人不乏担忧地问道:“他们去找刺史大人能行吗?这城门可不能开啊,那得乱套。”
他的上级直接敲了敲他脑袋:“多什么嘴?这不是你该管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