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一群马蹄声传来,为首的正是魏宴安。他一身银色铠甲,手一挥,将士们就去扶起了被无辜波及受伤的平民们。
谭议颂看见魏宴安,有些意外地皱起了眉头,架在谢姮脖子上的剑更往后了几分。
谢姮吃痛,咬住了下唇,努力不让自己露怯。
“我奉劝谭大人还是小心为妙”魏宴安骑着马儿,不疾不徐的声音从前方传来:“本王的王妃要是有一点闪失,本王可就不保证你的亲眷会如何了。”
谭议颂一听,手上松了几分力道,但却颇为咬牙切齿:“你抓了我的家人?魏宴安,你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厚颜无耻了?”
魏宴安挑了挑眉,他下了马,信步走到谭议颂不远处,就被呵止住了。
魏宴安抱臂笑着,像是被人挟持住的不是他的伴侣一般:“谭大人还是不要让本王动手了,你的命不值一提,误伤王妃就不好了。”
谭议颂:……
他气了个仰倒,不管不顾地骂道:“你这个乱臣贼子,犯了谋逆之罪还口出狂言。魏家满门忠烈,你要如何下去面对自己的列祖列宗?”
“满门忠烈?”魏宴安重复了一遍这个词:“我这府内有没有龙袍,两位大人心中想必比谁都清楚。”
谭议颂和赵燃的脸色有一瞬间的不自然,但他们都是纯臣。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既然晋文帝容不下魏宴安,那也只能算他倒霉。
几人僵持不下,谢姮趁谭议颂松神之际,一脚踹在了他的膝盖上,用了十足的力道。
谭议颂一时不查,被踢了个踉跄,手中的剑也脱手而出,眼见着就要落到谢姮身上,却被魏宴安徒手接住了。
谢姮再也憋不住后怕的情绪,眼泪润湿了魏宴安的衣襟。男人深邃的眼眸闪过一丝柔情,他抱着谢姮,摸着她的青丝,安抚道:“别怕,没事了,我回来了”说着,又顺着谢姮的毛,使她的情绪平复下来:“姮娘今日真是令为夫刮目相看,巾帼不让须眉。只是,下次不许做这么危险的事了。今天是他们投鼠忌器,万一狗急跳墙伤到你,我会心疼的。”
谢姮眼睛红通通的,像只小兔子一样,她暗暗瞪了赵燃一眼:“我当然不能让他们进去。不过是一个光禄勋,就想随随便便踏进王府,完全不把我放在眼里。”
魏宴安点点头,煞有其事道:“所以,他们很快就要大祸临头了。”
赵燃和谭议颂:……
被镇南王夫妇秀了一脸恩爱不说,还要狼狈地被押到金銮殿去,简直就是有辱斯文。
谭议颂更是追悔莫及,他是禁卫军的统帅,自然会一些功夫,只是近年来疏于锻炼了,竟然被一个小女郎给一脚踹到在地了。
谢姮眨了眨眼,她拉住了魏宴安的衣袖:“是那件事吗?我也要去。”魏宴安挑挑眉自然无有不允。反正,在他看来,这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
但被魏宣押着的谭议颂却立马反驳,道:“自古以来,哪有女人上朝堂的?谢家到底是怎么教女的?真是徒有虚名。”
魏宣朝他背上踹了一脚,“呸”了一声:“有你说话的份吗?你女儿怕是想上,也没这个命。不如想想你挟持亲王妃,她受你连累会被送去哪个教坊吧?”
谭议颂顿时像是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一样,一言不发了。谢姮听了,心里舒坦了,难得朝魏宣投去赞许的目光。
金銮殿上,晋文帝坐在龙座之上,眼神发狠地看着皇后:“你在满朝大臣面前说什么浑话,朕什么时候和崔家暗通款曲,陷害魏家了?这封信件,不过是你伪造的罢了。”
说着,看着立在一旁的魏思,心中更是气不打一出来:“魏宴安他在哪?他好大的胆子,竟敢把朕和所有朝臣直接挟持到这里来。”
晋文帝拍了拍龙椅,扬声道:“他这是要造反吗?”
魏思却无视晋文帝的怒火,笑眯眯道:“陛下在说什么笑?龙袍都在镇南王府了,是不是造反还用说吗?不知道各位大人怎么看?”
大部分人都连忙道镇南王不可能造反,那龙袍明摆着就是诬陷。毕竟现在金銮殿上外全是威风凛凛的魏家军,他们可不想成为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晋文帝气结,还不等他开口。皇后就一步步走到了龙椅前,给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
满朝皆惊。
晋文帝这是第二次被皇后扇耳光了,还是当着那么多朝臣的面,他当即就想回手,却被内侍狠狠按住。
整个金銮殿已经没有一个是他的人了,被换得神不知鬼不觉的。当然少不了皇后的帮忙。只是晋文帝不明白,他和皇后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他做不成这个皇帝了,她这个皇后又有什么好下场。
晋文帝给皇后使着眼神,皇后却视而不见,又给了他一巴掌,长长的护甲划得晋文帝的脸鲜血淋漓。
晋文帝养尊处优,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伤和屈辱。他忍着痛,破开大骂,毫无帝王之风:“庾嬗漪,你疯了吧!你们还不把这个疯妇拉下去,就任她这么大闹金銮殿吗?”
众朝臣也懵了,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全都看向了皇后的父亲,庾家家主。可他也是一脸不解,压跟不知道帝后之间有了什么矛盾。
“我是疯妇,那我们大晋朝的皇帝陛下,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居然让那么多的将士去送死,又算什么?”皇后脱下了护甲,露出保养得宜的手指,走下台阶,把那封信在崔家家主面前扬了扬:“崔敬和,崔大人。你说这究竟是欲壑难填还是丧尽天良呢?”
崔敬和面上很淡定,他看都没看那封信:“皇后陛下,一封伪造的信件说明不了什么。你这样做,只会让自己难堪。我崔家从不做此等下作之事,请皇后陛下慎言。”
庾嬗漪凑近了崔敬和,一张放大的美人面出现在他的老脸前,没有被惊艳到,反而差点往后退了一步,好不容易稳住心神,就听皇后轻轻说道:“是吗?那崔大人就好好看看我这张脸,也不知道这么多年有没有梦见有人向你索命。他心善,不愿意脏了手。可本宫却不怕,本宫和你一样,手上沾满了鲜血。就算是用一个氏族的命来填我儿子的命,本宫也丝毫不会手软。”
这不可能!
这个时候,崔敬和才慌了,暗害魏家只是徒有物证而已,只有他打死不认,大不了名声受损,过个十来年,谁又会记得。可先太子一事,那个人却一直没找到除掉,就像消失了一般。
突然,外面传来了整齐划一的“将军好,夫人好。”声音大的,整个金銮殿都震了震,比平日里大臣们喊“陛下万安”有气势多了。
魏宴安牵着谢姮的手走了进来,荣国公和谢庭之的眉头不约而头地皱了皱。
“崔大人,要是觉得皇后陛下手上的证据不够,魏某这里倒有一位故人,请大人一叙。”
他说着,一个清风道骨,鹤发童颜的人走了进来。崔敬和瞳孔猛缩,手微微有些颤抖,但很好地掩饰在了宽大的衣袖里:“下官听不懂镇南王的意思,我和这位老者并不相识呀。”
皇后在一旁冷笑连连:“那可真是故人相见不相识啊,明远先生,你说是这样吗?”
皇后眼神复杂地看着进来的人,她早就见过明远了。至于魏宴安出城去接故人的消息不过是个幌子,他只是去接应从幽州来的魏家军了。今日轮值的正是庾家子弟,皇后让他开城门,他自然是毫无二话,哪里知道会是反贼。
皇后自然不是道听徒说之人,她见到明远,从他口中得了先太子死因,并亲眼瞧见他制出了这个毒药,让一个死刑犯服下。那人的症状与尧光太子一模一样,脸色发白,五脏出血,不治而死。皇后才不得不相信了。
当知道真相那一刻,皇后差点承受不住。她一直在想究竟谁是害尧光的主谋,可就算她再会算计,也没想到竟然会是晋文帝。
尧光可是他的亲生儿子,他却因为害怕储君过于优秀,危及到他的皇位,就选择暗中杀害了自己的孩子。
她的尧光,是多么的可怜啊。不过七岁有余,就死在了他那利欲熏心的父亲手下,
怪不得,他从来不在她面前提尧光。他哪里敢提,恐怕是想起来就心虚得不行吧。
大殿之上,明远叹了一口气:“崔大人,因果报应,是逃不掉的。我曾经以为自己是一匹千里马,而你是我的伯乐。因为你,我这一身本事才有处施展,可我万万没想到,你会把我一时兴起制作的毒药拿去害先太子啊。”
此话一出,朝臣们都瞳孔睁大了,无人敢说话。这都是些什么事啊?一件比一件来得让人震惊。
荣国公这个时候开口了,他眼神若有所思:“这位先生瞧着眼熟,很多年前,我好像在崔府见过。当时我患疾不愈,一直咳嗽。还是崔大人替我引荐了这位先生”
说着,荣国公还抚了抚掌:“我记得就叫明远,我吃了几副药,病就好了。当时我就觉得是华佗再世啊,后来我家夫人病了,先请这位明远先生看诊。崔大人说,这位先生有事请辞了。没想到,其中竟这般曲折啊。”
谭议颂看见魏宴安,有些意外地皱起了眉头,架在谢姮脖子上的剑更往后了几分。
谢姮吃痛,咬住了下唇,努力不让自己露怯。
“我奉劝谭大人还是小心为妙”魏宴安骑着马儿,不疾不徐的声音从前方传来:“本王的王妃要是有一点闪失,本王可就不保证你的亲眷会如何了。”
谭议颂一听,手上松了几分力道,但却颇为咬牙切齿:“你抓了我的家人?魏宴安,你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厚颜无耻了?”
魏宴安挑了挑眉,他下了马,信步走到谭议颂不远处,就被呵止住了。
魏宴安抱臂笑着,像是被人挟持住的不是他的伴侣一般:“谭大人还是不要让本王动手了,你的命不值一提,误伤王妃就不好了。”
谭议颂:……
他气了个仰倒,不管不顾地骂道:“你这个乱臣贼子,犯了谋逆之罪还口出狂言。魏家满门忠烈,你要如何下去面对自己的列祖列宗?”
“满门忠烈?”魏宴安重复了一遍这个词:“我这府内有没有龙袍,两位大人心中想必比谁都清楚。”
谭议颂和赵燃的脸色有一瞬间的不自然,但他们都是纯臣。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既然晋文帝容不下魏宴安,那也只能算他倒霉。
几人僵持不下,谢姮趁谭议颂松神之际,一脚踹在了他的膝盖上,用了十足的力道。
谭议颂一时不查,被踢了个踉跄,手中的剑也脱手而出,眼见着就要落到谢姮身上,却被魏宴安徒手接住了。
谢姮再也憋不住后怕的情绪,眼泪润湿了魏宴安的衣襟。男人深邃的眼眸闪过一丝柔情,他抱着谢姮,摸着她的青丝,安抚道:“别怕,没事了,我回来了”说着,又顺着谢姮的毛,使她的情绪平复下来:“姮娘今日真是令为夫刮目相看,巾帼不让须眉。只是,下次不许做这么危险的事了。今天是他们投鼠忌器,万一狗急跳墙伤到你,我会心疼的。”
谢姮眼睛红通通的,像只小兔子一样,她暗暗瞪了赵燃一眼:“我当然不能让他们进去。不过是一个光禄勋,就想随随便便踏进王府,完全不把我放在眼里。”
魏宴安点点头,煞有其事道:“所以,他们很快就要大祸临头了。”
赵燃和谭议颂:……
被镇南王夫妇秀了一脸恩爱不说,还要狼狈地被押到金銮殿去,简直就是有辱斯文。
谭议颂更是追悔莫及,他是禁卫军的统帅,自然会一些功夫,只是近年来疏于锻炼了,竟然被一个小女郎给一脚踹到在地了。
谢姮眨了眨眼,她拉住了魏宴安的衣袖:“是那件事吗?我也要去。”魏宴安挑挑眉自然无有不允。反正,在他看来,这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
但被魏宣押着的谭议颂却立马反驳,道:“自古以来,哪有女人上朝堂的?谢家到底是怎么教女的?真是徒有虚名。”
魏宣朝他背上踹了一脚,“呸”了一声:“有你说话的份吗?你女儿怕是想上,也没这个命。不如想想你挟持亲王妃,她受你连累会被送去哪个教坊吧?”
谭议颂顿时像是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一样,一言不发了。谢姮听了,心里舒坦了,难得朝魏宣投去赞许的目光。
金銮殿上,晋文帝坐在龙座之上,眼神发狠地看着皇后:“你在满朝大臣面前说什么浑话,朕什么时候和崔家暗通款曲,陷害魏家了?这封信件,不过是你伪造的罢了。”
说着,看着立在一旁的魏思,心中更是气不打一出来:“魏宴安他在哪?他好大的胆子,竟敢把朕和所有朝臣直接挟持到这里来。”
晋文帝拍了拍龙椅,扬声道:“他这是要造反吗?”
魏思却无视晋文帝的怒火,笑眯眯道:“陛下在说什么笑?龙袍都在镇南王府了,是不是造反还用说吗?不知道各位大人怎么看?”
大部分人都连忙道镇南王不可能造反,那龙袍明摆着就是诬陷。毕竟现在金銮殿上外全是威风凛凛的魏家军,他们可不想成为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晋文帝气结,还不等他开口。皇后就一步步走到了龙椅前,给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
满朝皆惊。
晋文帝这是第二次被皇后扇耳光了,还是当着那么多朝臣的面,他当即就想回手,却被内侍狠狠按住。
整个金銮殿已经没有一个是他的人了,被换得神不知鬼不觉的。当然少不了皇后的帮忙。只是晋文帝不明白,他和皇后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他做不成这个皇帝了,她这个皇后又有什么好下场。
晋文帝给皇后使着眼神,皇后却视而不见,又给了他一巴掌,长长的护甲划得晋文帝的脸鲜血淋漓。
晋文帝养尊处优,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伤和屈辱。他忍着痛,破开大骂,毫无帝王之风:“庾嬗漪,你疯了吧!你们还不把这个疯妇拉下去,就任她这么大闹金銮殿吗?”
众朝臣也懵了,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全都看向了皇后的父亲,庾家家主。可他也是一脸不解,压跟不知道帝后之间有了什么矛盾。
“我是疯妇,那我们大晋朝的皇帝陛下,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居然让那么多的将士去送死,又算什么?”皇后脱下了护甲,露出保养得宜的手指,走下台阶,把那封信在崔家家主面前扬了扬:“崔敬和,崔大人。你说这究竟是欲壑难填还是丧尽天良呢?”
崔敬和面上很淡定,他看都没看那封信:“皇后陛下,一封伪造的信件说明不了什么。你这样做,只会让自己难堪。我崔家从不做此等下作之事,请皇后陛下慎言。”
庾嬗漪凑近了崔敬和,一张放大的美人面出现在他的老脸前,没有被惊艳到,反而差点往后退了一步,好不容易稳住心神,就听皇后轻轻说道:“是吗?那崔大人就好好看看我这张脸,也不知道这么多年有没有梦见有人向你索命。他心善,不愿意脏了手。可本宫却不怕,本宫和你一样,手上沾满了鲜血。就算是用一个氏族的命来填我儿子的命,本宫也丝毫不会手软。”
这不可能!
这个时候,崔敬和才慌了,暗害魏家只是徒有物证而已,只有他打死不认,大不了名声受损,过个十来年,谁又会记得。可先太子一事,那个人却一直没找到除掉,就像消失了一般。
突然,外面传来了整齐划一的“将军好,夫人好。”声音大的,整个金銮殿都震了震,比平日里大臣们喊“陛下万安”有气势多了。
魏宴安牵着谢姮的手走了进来,荣国公和谢庭之的眉头不约而头地皱了皱。
“崔大人,要是觉得皇后陛下手上的证据不够,魏某这里倒有一位故人,请大人一叙。”
他说着,一个清风道骨,鹤发童颜的人走了进来。崔敬和瞳孔猛缩,手微微有些颤抖,但很好地掩饰在了宽大的衣袖里:“下官听不懂镇南王的意思,我和这位老者并不相识呀。”
皇后在一旁冷笑连连:“那可真是故人相见不相识啊,明远先生,你说是这样吗?”
皇后眼神复杂地看着进来的人,她早就见过明远了。至于魏宴安出城去接故人的消息不过是个幌子,他只是去接应从幽州来的魏家军了。今日轮值的正是庾家子弟,皇后让他开城门,他自然是毫无二话,哪里知道会是反贼。
皇后自然不是道听徒说之人,她见到明远,从他口中得了先太子死因,并亲眼瞧见他制出了这个毒药,让一个死刑犯服下。那人的症状与尧光太子一模一样,脸色发白,五脏出血,不治而死。皇后才不得不相信了。
当知道真相那一刻,皇后差点承受不住。她一直在想究竟谁是害尧光的主谋,可就算她再会算计,也没想到竟然会是晋文帝。
尧光可是他的亲生儿子,他却因为害怕储君过于优秀,危及到他的皇位,就选择暗中杀害了自己的孩子。
她的尧光,是多么的可怜啊。不过七岁有余,就死在了他那利欲熏心的父亲手下,
怪不得,他从来不在她面前提尧光。他哪里敢提,恐怕是想起来就心虚得不行吧。
大殿之上,明远叹了一口气:“崔大人,因果报应,是逃不掉的。我曾经以为自己是一匹千里马,而你是我的伯乐。因为你,我这一身本事才有处施展,可我万万没想到,你会把我一时兴起制作的毒药拿去害先太子啊。”
此话一出,朝臣们都瞳孔睁大了,无人敢说话。这都是些什么事啊?一件比一件来得让人震惊。
荣国公这个时候开口了,他眼神若有所思:“这位先生瞧着眼熟,很多年前,我好像在崔府见过。当时我患疾不愈,一直咳嗽。还是崔大人替我引荐了这位先生”
说着,荣国公还抚了抚掌:“我记得就叫明远,我吃了几副药,病就好了。当时我就觉得是华佗再世啊,后来我家夫人病了,先请这位明远先生看诊。崔大人说,这位先生有事请辞了。没想到,其中竟这般曲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