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魏宴安在朝廷之上对谢家和其他世家的态度大相径庭。按理说,崔家没了,司徒的位置也就空了出来。本应该在王家,桓家等世家中选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出来。
魏宴安却择定谢庭之为新任司徒,即刻接手上任司徒留下来的事务。
此令一出,在场的人都纷纷变了脸色,觉得此举太过大胆。但不管朝廷上的官员怎么反对,都一致觉得谢庭之年纪尚轻,还需多加历练,怎可位列三公?哪怕谢庭之也认为自己不堪担此重任,主动推辞,魏宴安也驳了回去。
甚至有那御史想要当朝撞柱,宁死不从,骂他身为皇帝,却抱有私心。魏宴安也是淡淡道:“爱卿不服朕的决策,可以自请离官。”
言下之意,至于撞不撞这金銮殿的柱,那是他的事。这些朝臣莫非以为自己会像晋文帝一样任由他们拿捏。那位御史见自己下不来台,觉得自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羞辱,竟真的撞柱而死了。
魏宴安眼皮都没抬也只吩咐把人抬下去厚葬,满朝文武见此,都闭上了嘴。
不是所有人都是宁可枝头抱香死的“倔驴”,他们还想留着这条性命享荣华富贵呢。这位御史大人觉得自己死得壮烈,他的家眷又该如何活下去呢?
出了大殿,群臣们才敢议论纷纷,有位年轻气盛地十分不满地抱怨:“没想到就连谢庭之那样平日里看起来清正的,也会走这样的裙带关系。要不是皇后殿下,这司徒之位怎么会轮到他?”
“那可不是?另一个和他走得近的接话道:“如今三公,谢家就占了两位。谢绍安大人我自然是服气的,只是另一位,当陛下的大舅子就是好啊。”
“两位对谢某如此感兴趣,何不来我面前问?背后揣度他人,怕是不合礼数吧。”
后开口的那个官员立刻眼睛一瞪,怎么就被这人逮了个正着?他立刻露出谄媚的笑,连连道:“只是玩笑话,谢司徒切莫当真,还未恭贺您高迁,真是喜事一桩。先前那一个倒没开口,心中暗想:怎么不要脸的事情都做了,他说说又如何?
谢庭之也不欲与二人计较,只是做给旁人看罢了,他清朗的语调高扬,周围竖起耳朵的人:“谢某确实是托了舍妹的福,可没办法,谁让你们没有这样一个妹妹呢?”
谢庭之勾勾唇角,信步走了,只留下一群默默思索的人。魏宴安给他找麻烦,他自然也要回敬一番,顺便也探探这个男人现在的底。
谢庭之一回到府上,就问着自己的贴身随从:“公主怎么样?”随从叹了口气,一脸为难之色:“还是老样子。”
自从皇后在椒房殿割腕自尽后,懿德就一直失魂落魄的。饭也没胃口吃,平日里热爱的马球等事,也一点也提不起兴趣了。
谢庭之对懿德没什么感情,但还是第一时间赶去了正院。他头一次见嚣张跋扈的女郎红了眼眶,看着他有些失神地道:“谢庭之,我没了母后。”
随后,她自嘲一笑:“我和你说这些做什么?你是来休我的?还是魏宴安要赐死我?就这么迫不及待吗?果然像你们的作风。”
谢庭之深吸了口气,他刚才竟然心软了,果然还是那朵带刺的牡丹。君子不与失意的女郎计较,他只是陈述事实道:“陛下并未下此命令,恪王殿下也去了青州,等同于异性王了。只是齐王殿下和公主们被贬为了庶人,后代不得为官。而肃王殿下,则被暂时软禁了起来。”
懿德笑了笑,颇有些讽刺:“看来我那个弟弟,傻人有傻福啊。没不自量力地针对过魏宴安,倒是和以前没差多少。那我呢,我现在也不是公主了吧?魏宴安不要我死,那你们谢家呢?我死了,你才好去迎娶那些高门贵女吧。不至于挡了你的路,是不是啊,谢大人。”
这种前例也不是没有,那可真是把人心显得淋漓尽致。当一个朝代灭亡时,公主自然也是逃不掉的。
这是她们的宿命。
史书上曾记载,颇受汉和帝宠爱的长乐公主嫁到了当时还如日中天的庾家,但在晋朝灭汉后,长乐公主病死的消息很快就传了京中。
庾家很快就另娶了范阳卢氏的嫡长女,恰好谢庭之的那位楚楚可怜的妾室也是卢氏的。
想到这里,懿德的眼里多了两分生气:“不如谢郎再去迎那卢家嫡女,也好让她们这对姐妹在这有个伴做。”
谢庭之觉得自己是不是个好人,除了亲人很少有人能够调动他的情绪,可现在他却觉得自己是满肚子冤屈,无处可说,只能克制着自己,对眼前人道:“我从来不屑于用女人去达成什么目的,不管公主怎么想,我和谢家都没有休妻的打算,更不会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公主害死,公主对此大可放心。”
“另外”谢庭之走之前又补充了一句:“陛下只废了三位公主,未曾将长公主之位废除,所以你现在还是公主。这都是因为你有一个好母后,她做得远远比你想得更多。”
说完,谢庭之看了眼眼神哀凄的懿德,不再停留。
庾皇后或许不是好人,但她是一个好母亲。不管是为先太子报仇,还是为剩下的这对儿女谋划,她都竭尽心力。
懿德和恪王的待遇,全是她和魏宴安争取来的。魏宴安想着不是什么大事,也就成全了她的遗愿。
谢庭之回想着先前的事,又思虑着谢家现下的处境,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但父亲老了,是他该撑起谢家的时候了。
谢庭之朝着正院走去,他看着今天的懿德似乎又多了些生气,便随口关切了几句。
哪知,懿德毫不领情,她挑着眼尾笑道:“听说,魏宴安封你做了司徒,他对你这个大舅子还挺不错的。”
谢庭之有些无奈了,他不想和一个刚刚丧母的女人计较,只好随着她说:“陛下是很器重我,说不定哪天能让公主为荣的不再是你自己的身份,而是你夫君的身份。”
“那你简直是在做梦”像懿德这样身处局中的人才知道,帝王的宠幸,可不是那么好消受的。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谢家的权势已经到达了顶峰,哪怕是作为后族也过了。
懿德多多少少能猜出点魏宴安的心思,她冷哼一声:“我指不定哪天就和你共赴黄泉了。”
谢庭之笑着,没有再说更多。但是死是活,是新生还是就此湮灭在历史中,不久便能见分晓了。
魏宴安一上位就是大刀阔斧,朝臣们可谓毫无招架之力。他不像晋文帝那么在意自己的名声,所以处处受制。就算有人骂他暴君,是篡位登基的,恐怕魏宴安也毫不在意。
谢庭之现在也只能揣测他的心思,就是谢家的那一线生机。
与晋朝重重文轻武不同,魏宴安一直都有扶持武将。经验老练,性格稳重的秦明更是被他封了上将军,杜季和杨冀方等跟随魏宴安逼宫的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封赏。
这些将官在幽州的家属也被相继接到了建康来,其母沈氏更是被魏宴安从正午门亲自迎了进来,封了太后,迁居慈宁宫。
要不是沈氏以身体不适拒绝了,魏宴安是打算举办隆重的册封典礼的。但沈氏不愿,他也只好顺了她的意。
谢姮听到这个消息时,刚好午睡醒来。她看着这偌大的宫殿,对秋鹭说道:“给本宫梳妆吧,好去给母后请安。”
冬堇一点也不懂谢姮的心思,在旁很高兴地道:“陛下今日封郎君做了司徒,京里都在传,是给殿下您面子呢。”
“给本宫面子?”谢姮心里是有苦难言,自从魏宴安当了皇帝,他们的感情就不再纯粹了。
这制衡之道,他又岂会不懂?谢家出了太尉不算,又出了个司徒。其他世家心里能高兴吗,怕是王家也颇有微词了。
“你说,这司徒之位,陛下为何不给魏思?”听着谢姮的问话,秋鹭手一歪,发型乱了。
她连忙跪在地上,向谢姮请罪:“这奴婢也不知,他从不和我说这些。”“快起来吧,本宫没有怪你的意思,有些疑惑罢了。”
谢姮只是不解,魏思可是魏宴安的心腹,他没道理给了魏宣一个光禄勋的职位,而忽视魏思啊。
是的,上一个光禄勋赵燃,已经全族流放了。魏宴安到底网开一面,没有赶尽杀绝。但对那些一向养尊处优的贵人来讲,也和死没什么区别了。
慈宁宫中。谢姮正和沈氏,如今的太后说着话。大仇得报,太后看着也没那么不近人情了,对谢姮的态度也更好了。
她本就对谢姮没什么意见,人长得美又冰雪聪明,当时只是不满她世家女的身份罢了。可如今,这也不算什么了。况且,当年的事,谢家是完全清白的。
太后说着她礼佛惯了,还是想要建一个佛堂,在那里她才呆得舒坦。
谢姮自是应了下来,说定会办妥此事。谢姮虽是笑着,脸色的愁容掩饰得相当好,可太后活了那么多年,又岂会不知道这夫妻之间的别扭呢。
她还是有些心疼这个儿媳妇的,嫁到魏家来,也没享什么福,倒是受了不少的罪。
魏宴安却择定谢庭之为新任司徒,即刻接手上任司徒留下来的事务。
此令一出,在场的人都纷纷变了脸色,觉得此举太过大胆。但不管朝廷上的官员怎么反对,都一致觉得谢庭之年纪尚轻,还需多加历练,怎可位列三公?哪怕谢庭之也认为自己不堪担此重任,主动推辞,魏宴安也驳了回去。
甚至有那御史想要当朝撞柱,宁死不从,骂他身为皇帝,却抱有私心。魏宴安也是淡淡道:“爱卿不服朕的决策,可以自请离官。”
言下之意,至于撞不撞这金銮殿的柱,那是他的事。这些朝臣莫非以为自己会像晋文帝一样任由他们拿捏。那位御史见自己下不来台,觉得自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羞辱,竟真的撞柱而死了。
魏宴安眼皮都没抬也只吩咐把人抬下去厚葬,满朝文武见此,都闭上了嘴。
不是所有人都是宁可枝头抱香死的“倔驴”,他们还想留着这条性命享荣华富贵呢。这位御史大人觉得自己死得壮烈,他的家眷又该如何活下去呢?
出了大殿,群臣们才敢议论纷纷,有位年轻气盛地十分不满地抱怨:“没想到就连谢庭之那样平日里看起来清正的,也会走这样的裙带关系。要不是皇后殿下,这司徒之位怎么会轮到他?”
“那可不是?另一个和他走得近的接话道:“如今三公,谢家就占了两位。谢绍安大人我自然是服气的,只是另一位,当陛下的大舅子就是好啊。”
“两位对谢某如此感兴趣,何不来我面前问?背后揣度他人,怕是不合礼数吧。”
后开口的那个官员立刻眼睛一瞪,怎么就被这人逮了个正着?他立刻露出谄媚的笑,连连道:“只是玩笑话,谢司徒切莫当真,还未恭贺您高迁,真是喜事一桩。先前那一个倒没开口,心中暗想:怎么不要脸的事情都做了,他说说又如何?
谢庭之也不欲与二人计较,只是做给旁人看罢了,他清朗的语调高扬,周围竖起耳朵的人:“谢某确实是托了舍妹的福,可没办法,谁让你们没有这样一个妹妹呢?”
谢庭之勾勾唇角,信步走了,只留下一群默默思索的人。魏宴安给他找麻烦,他自然也要回敬一番,顺便也探探这个男人现在的底。
谢庭之一回到府上,就问着自己的贴身随从:“公主怎么样?”随从叹了口气,一脸为难之色:“还是老样子。”
自从皇后在椒房殿割腕自尽后,懿德就一直失魂落魄的。饭也没胃口吃,平日里热爱的马球等事,也一点也提不起兴趣了。
谢庭之对懿德没什么感情,但还是第一时间赶去了正院。他头一次见嚣张跋扈的女郎红了眼眶,看着他有些失神地道:“谢庭之,我没了母后。”
随后,她自嘲一笑:“我和你说这些做什么?你是来休我的?还是魏宴安要赐死我?就这么迫不及待吗?果然像你们的作风。”
谢庭之深吸了口气,他刚才竟然心软了,果然还是那朵带刺的牡丹。君子不与失意的女郎计较,他只是陈述事实道:“陛下并未下此命令,恪王殿下也去了青州,等同于异性王了。只是齐王殿下和公主们被贬为了庶人,后代不得为官。而肃王殿下,则被暂时软禁了起来。”
懿德笑了笑,颇有些讽刺:“看来我那个弟弟,傻人有傻福啊。没不自量力地针对过魏宴安,倒是和以前没差多少。那我呢,我现在也不是公主了吧?魏宴安不要我死,那你们谢家呢?我死了,你才好去迎娶那些高门贵女吧。不至于挡了你的路,是不是啊,谢大人。”
这种前例也不是没有,那可真是把人心显得淋漓尽致。当一个朝代灭亡时,公主自然也是逃不掉的。
这是她们的宿命。
史书上曾记载,颇受汉和帝宠爱的长乐公主嫁到了当时还如日中天的庾家,但在晋朝灭汉后,长乐公主病死的消息很快就传了京中。
庾家很快就另娶了范阳卢氏的嫡长女,恰好谢庭之的那位楚楚可怜的妾室也是卢氏的。
想到这里,懿德的眼里多了两分生气:“不如谢郎再去迎那卢家嫡女,也好让她们这对姐妹在这有个伴做。”
谢庭之觉得自己是不是个好人,除了亲人很少有人能够调动他的情绪,可现在他却觉得自己是满肚子冤屈,无处可说,只能克制着自己,对眼前人道:“我从来不屑于用女人去达成什么目的,不管公主怎么想,我和谢家都没有休妻的打算,更不会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公主害死,公主对此大可放心。”
“另外”谢庭之走之前又补充了一句:“陛下只废了三位公主,未曾将长公主之位废除,所以你现在还是公主。这都是因为你有一个好母后,她做得远远比你想得更多。”
说完,谢庭之看了眼眼神哀凄的懿德,不再停留。
庾皇后或许不是好人,但她是一个好母亲。不管是为先太子报仇,还是为剩下的这对儿女谋划,她都竭尽心力。
懿德和恪王的待遇,全是她和魏宴安争取来的。魏宴安想着不是什么大事,也就成全了她的遗愿。
谢庭之回想着先前的事,又思虑着谢家现下的处境,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但父亲老了,是他该撑起谢家的时候了。
谢庭之朝着正院走去,他看着今天的懿德似乎又多了些生气,便随口关切了几句。
哪知,懿德毫不领情,她挑着眼尾笑道:“听说,魏宴安封你做了司徒,他对你这个大舅子还挺不错的。”
谢庭之有些无奈了,他不想和一个刚刚丧母的女人计较,只好随着她说:“陛下是很器重我,说不定哪天能让公主为荣的不再是你自己的身份,而是你夫君的身份。”
“那你简直是在做梦”像懿德这样身处局中的人才知道,帝王的宠幸,可不是那么好消受的。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谢家的权势已经到达了顶峰,哪怕是作为后族也过了。
懿德多多少少能猜出点魏宴安的心思,她冷哼一声:“我指不定哪天就和你共赴黄泉了。”
谢庭之笑着,没有再说更多。但是死是活,是新生还是就此湮灭在历史中,不久便能见分晓了。
魏宴安一上位就是大刀阔斧,朝臣们可谓毫无招架之力。他不像晋文帝那么在意自己的名声,所以处处受制。就算有人骂他暴君,是篡位登基的,恐怕魏宴安也毫不在意。
谢庭之现在也只能揣测他的心思,就是谢家的那一线生机。
与晋朝重重文轻武不同,魏宴安一直都有扶持武将。经验老练,性格稳重的秦明更是被他封了上将军,杜季和杨冀方等跟随魏宴安逼宫的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封赏。
这些将官在幽州的家属也被相继接到了建康来,其母沈氏更是被魏宴安从正午门亲自迎了进来,封了太后,迁居慈宁宫。
要不是沈氏以身体不适拒绝了,魏宴安是打算举办隆重的册封典礼的。但沈氏不愿,他也只好顺了她的意。
谢姮听到这个消息时,刚好午睡醒来。她看着这偌大的宫殿,对秋鹭说道:“给本宫梳妆吧,好去给母后请安。”
冬堇一点也不懂谢姮的心思,在旁很高兴地道:“陛下今日封郎君做了司徒,京里都在传,是给殿下您面子呢。”
“给本宫面子?”谢姮心里是有苦难言,自从魏宴安当了皇帝,他们的感情就不再纯粹了。
这制衡之道,他又岂会不懂?谢家出了太尉不算,又出了个司徒。其他世家心里能高兴吗,怕是王家也颇有微词了。
“你说,这司徒之位,陛下为何不给魏思?”听着谢姮的问话,秋鹭手一歪,发型乱了。
她连忙跪在地上,向谢姮请罪:“这奴婢也不知,他从不和我说这些。”“快起来吧,本宫没有怪你的意思,有些疑惑罢了。”
谢姮只是不解,魏思可是魏宴安的心腹,他没道理给了魏宣一个光禄勋的职位,而忽视魏思啊。
是的,上一个光禄勋赵燃,已经全族流放了。魏宴安到底网开一面,没有赶尽杀绝。但对那些一向养尊处优的贵人来讲,也和死没什么区别了。
慈宁宫中。谢姮正和沈氏,如今的太后说着话。大仇得报,太后看着也没那么不近人情了,对谢姮的态度也更好了。
她本就对谢姮没什么意见,人长得美又冰雪聪明,当时只是不满她世家女的身份罢了。可如今,这也不算什么了。况且,当年的事,谢家是完全清白的。
太后说着她礼佛惯了,还是想要建一个佛堂,在那里她才呆得舒坦。
谢姮自是应了下来,说定会办妥此事。谢姮虽是笑着,脸色的愁容掩饰得相当好,可太后活了那么多年,又岂会不知道这夫妻之间的别扭呢。
她还是有些心疼这个儿媳妇的,嫁到魏家来,也没享什么福,倒是受了不少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