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前朝之事,她已经不想参与那些尔虞我诈了。而眼前的皇后,她的锦绣人生才刚刚开始。
太后柔软了眼神,安抚着谢姮:“如今皇帝刚刚登基,后宫要处理的事情也很多,辛苦你了。”
说着,指了指坐在下位的柳如眉:“你嫂嫂的身份虽不便久留在宫中,但如今给樾儿修的宸王府如今还没有建好。哀家的意思是让你找个宫殿安置下你嫂嫂,也好过在这儿陪我这个糟老婆子。”
太后口中的樾儿正是魏宴安的兄长魏荆樾,魏宴安追封他为了亲王,封号为宸。宸的寓意不仅有清雅荣贵之意,更是王位的代称。
或许,在魏宴安心里,觉得自己的兄长若是活着,也能做一位明君吧。
“母后说的什么话?服侍你是儿媳的本分”柳如眉摆了摆手,她也可真是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个小叔这么有本事,居然造反登基了,那她儿子的前途哪里还需要发愁?
想着,柳如眉对谢姮笑了一下:“不必这么麻烦皇后殿下了。”
“嫂嫂现在太客气了,还是和以前一样就好”谢姮打趣道:“依我看,是生分了不少。”
柳如眉连连摇头,说哪有的事情。如果说以前在魏府的时候,她还对谢姮夺了她的管家之权有所不满。现在,她是彻底歇了心思。
两人如今可谓天差地别,她只求守着宸王府,看着伯邑平安长大就好。
有个当皇帝的叔叔,在建康,如今的金陵城,那还不是横着走。
“妯娌之间就是该互相照应,如眉你也不要太拘束了”太后脸上浮现了一抹笑:“就跟着皇后到处走走吧。”
自从晋文帝和崔家惨死后,太后心中那口郁气没了,整个人都变得和蔼许多。哪怕她死后也下无间地狱,自己也不后悔做出小儿子做的事。
她也愿意替自己儿子承受这个因果,每天都诚心诚意地吃斋念佛。看着年轻的皇后,想到她的不易和难处,忍不住劝慰道:“皇帝不是薄情之人,他做事从来都是闷在心里的。”
太后想多说两句,奈何她对自己这个儿子的心思也摸不透。干巴巴的两句话就显得苍白无力,只是些宽慰之辞罢了。
谢姮对魏宴安自然也算有了解,他不是一个会把事情做得太绝的人,可如今却实实在在地在对付她的亲人。
谢姮也不想让太后为此烦心,便拉起了柳如眉的手,笑着说道:“母后不必忧心,儿媳先陪嫂嫂去御花园转转。”
等人走后,太后颇有些感慨地说道:“我最多也不过是想替那些枉死的魏家人报仇。哪里想过还能做到这慈宁宫来,还自称哀家。”
说着,看着这满室的寂静,有些无奈:“我一把年纪,倒也一身轻松。可宴安这性子,可真怕哪天就把媳妇给气跑了。哀家是乐意见他对付世家,可他拿皇后的母族作筏子,人心里怎么想?”
如今的刘妈妈早就是慈宁宫的掌事嬷嬷了,她笑着劝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如今陛下闯出了一片天,您累了大半生,如今只管享福就是了。陛下一向都是有主意的,他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谢姮正带着柳如眉在御花园里赏花,柳如眉有些感慨:“真不愧是京都,哪是幽州那等偏僻之地可比,我来的时候都已经眼花缭乱了。到了这皇宫里啊,更觉得自己没见识了。”
不过才初春,御花园就已经是姹紫嫣红,百花争艳了。花匠精心培养的各种鲜花,真是找不出一朵开得不好的来。
“这里面种植的海棠花好像特别多啊,该不会是陛下特意吩咐的吧?”柳如眉有意奉承,她知道谢姮喜欢海棠花,在魏府时主院就种了不少。其实也不算是奉承,这的确是魏宴安让人多种些海棠的,讨人欢心的。
奈何佳人压根不领情,根本就不来这欣赏。要不是今天带柳如眉来走走,谢姮也不会多看一眼。
“可能是吧,这谁知道呢”谢姮笑着,眼底却泛着冷光:“但把原来的花全都给拔了,也未免太过残忍。尤其是原来的花还开得那么漂亮,说到底,也不过是为了自己的私心找的借口。”
柳如眉听出了这是话里有话,但她对政治的敏锐度可比太后和谢姮差远了。为了不得罪人,她只好闭口不言了。
谢姮也不是说给柳如眉的,她知晓这御花园没有人,但却处处都有双耳朵,传给至高之位的那人。
正当气氛有点尴尬之际,有翊坤宫的宫女前来禀报谢姮,说是肃王妃前来请安。
谢姮挑了挑眉,她的来意自己再清楚不过了。谢姮点点头,表示她知道了,让人退下。
然后她对着柳如眉道:“嫂嫂,不如你随秋鹭去看看未央宫看看,那儿临湖,风景也不错。”
柳如眉点头笑道:“殿下有事就先去吧。”
谢姮一进翊坤宫,就听到了一阵压抑的哭声。明明知道这个堂妹多半是装的,到底是有些不忍,让冬堇把人扶了起来。
谢姮让人给她上了茶,等她哭够了,戏也演不下去了,拿着帕子哽咽地擦着眼角。
谢姮才慢悠悠地问道:“怎么了?来本宫这哭?”
谢映雾心中还是委屈,她脸色微红:“堂姐,你可得替我做主。”
谢姮看着这个从小就会装可怜的堂妹,把手上的护甲摘了下来,真是和谢绍安一点也不一样。
“堂叔不让你来吧”谢姮打量着做工精致的护甲,随意地扔在了桌上:“叔母帮助你来的?”
谢映雾神色心虚一瞬,顿时又委屈起来:“那也是父亲他不肯帮我,他只顾着维护自己的名声,难道真要让我去青州呆一辈子不成。”
“青州不好吗?本宫当年去的可是幽州,也没想过能回到这里来。”
谢姮似乎是不经意间说出这番话,却让谢映雾的脸色变了变。当初她父亲说什么要保全大局,可没帮着谢姮说话。
如今谢姮只怕也不会帮她。
“本宫没有埋怨堂叔的意思,只是想问问你真的不愿意随恪王去青州?青州也不算偏僻,恪王也不是宠妾灭妻之人。”
但这些都不是谢映雾想要的,她要嫁的郎君必定是人中龙凤。那个时候愿意嫁给晋穆陵,不过是觉得他有继承大统的希望。
说好听点的是异姓王,其实一点实权都没有。魏宴安还是镇南王的时候,手握兵权,连晋文帝都忌惮不已。
让她和一个没实权的男人在一起,那不是过苦日子吗?谢映雾自然不愿。
谢映雾咬了咬唇,她楚楚可怜地说道:“堂姐,你可怜可怜我。让陛下放肃王一马吧。我是他的妻子,他作为谢家女婿,谢家面上也无光呀。”
谢姮心中暗叹,她这个堂妹,有点小聪明,却没有敏锐的眼光。她看着谢映雾梨花带雨的脸蛋,轻声问道:“所以,你想如何?”
谢映雾沉默了好一会才说:“我想让堂姐帮我解除和恪王的这桩婚。”
虽说恪王和她的婚事是晋文帝赐的,可想要和离也不容易,最好的办法就是由皇帝和皇后来解除婚约。
“常言都道,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谢姮面色淡淡的,她眉宇间笼上一层轻愁:“映雾,你这是在为难我啊。”
她这懿旨一发,只怕这金陵城又要热闹了。世家都是要脸面的,哪怕是要做背信弃义之事,也不会这样明目张胆。
此事一出,不仅谢映雾那支会遭受非议,荣国公府也是逃不掉唾骂的。在世人眼里,不管内里如何,他们都是一家人。
这些谢映雾自然也能想到,她声音低低地道:“堂姐,就不能让陛下发一下这道圣旨吗?”
我还能做他的主?谢姮讽刺地勾了勾嘴角:“本宫事情已经够多了,你别再来给我添乱了。这件事,必须得到堂叔首肯。否则,没得谈。”
谢姮毫不留情地道出这番话,谢映雾便知没有丝毫希望可言了。她当机立断,拉着谢姮的手道:“堂姐,那好吧。”
声音委委屈屈的,看着就想个小可怜。谢姮叹了口气,小时候,比起和性子冷淡的谢方仪,她反而和这个关系较远的堂妹走得更近一点。这个堂妹从小就体弱多病,谢姮便持着姐姐范,凡事都让她几分。
谢姮看着眼前的堂妹问道:“你对恪王,也相处那么久了,难道就没生出一点爱慕之心?”
谢映雾撇撇嘴,倒是说了真心话:“恪王殿下人是好,可不是我喜欢的那种翩翩君子。庭之堂哥那样的,我才觉得有所心动。这盲婚哑嫁的,不是乱点鸳鸯谱吗?”
她不由地埋怨起那个给她赐婚的晋文帝,死老头,给她找了个大麻烦。
谢姮摇摇头:“那现在也没办法,既然恪王殿下人好,你不如和他商量一下,等风头过去,我再降旨。”
如今,她和谢家处于这样的风口浪尖,是万万不能因为这样的事再陷水火的。
谢映雾,也觉得这主意不错,点了点头。
谢姮瞧她这样,又教育起堂妹来:“你这算好的了,怎么样样都要拔尖才行?你这才到哪,如今的肃王妃,处境那才是难堪。”
太后柔软了眼神,安抚着谢姮:“如今皇帝刚刚登基,后宫要处理的事情也很多,辛苦你了。”
说着,指了指坐在下位的柳如眉:“你嫂嫂的身份虽不便久留在宫中,但如今给樾儿修的宸王府如今还没有建好。哀家的意思是让你找个宫殿安置下你嫂嫂,也好过在这儿陪我这个糟老婆子。”
太后口中的樾儿正是魏宴安的兄长魏荆樾,魏宴安追封他为了亲王,封号为宸。宸的寓意不仅有清雅荣贵之意,更是王位的代称。
或许,在魏宴安心里,觉得自己的兄长若是活着,也能做一位明君吧。
“母后说的什么话?服侍你是儿媳的本分”柳如眉摆了摆手,她也可真是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个小叔这么有本事,居然造反登基了,那她儿子的前途哪里还需要发愁?
想着,柳如眉对谢姮笑了一下:“不必这么麻烦皇后殿下了。”
“嫂嫂现在太客气了,还是和以前一样就好”谢姮打趣道:“依我看,是生分了不少。”
柳如眉连连摇头,说哪有的事情。如果说以前在魏府的时候,她还对谢姮夺了她的管家之权有所不满。现在,她是彻底歇了心思。
两人如今可谓天差地别,她只求守着宸王府,看着伯邑平安长大就好。
有个当皇帝的叔叔,在建康,如今的金陵城,那还不是横着走。
“妯娌之间就是该互相照应,如眉你也不要太拘束了”太后脸上浮现了一抹笑:“就跟着皇后到处走走吧。”
自从晋文帝和崔家惨死后,太后心中那口郁气没了,整个人都变得和蔼许多。哪怕她死后也下无间地狱,自己也不后悔做出小儿子做的事。
她也愿意替自己儿子承受这个因果,每天都诚心诚意地吃斋念佛。看着年轻的皇后,想到她的不易和难处,忍不住劝慰道:“皇帝不是薄情之人,他做事从来都是闷在心里的。”
太后想多说两句,奈何她对自己这个儿子的心思也摸不透。干巴巴的两句话就显得苍白无力,只是些宽慰之辞罢了。
谢姮对魏宴安自然也算有了解,他不是一个会把事情做得太绝的人,可如今却实实在在地在对付她的亲人。
谢姮也不想让太后为此烦心,便拉起了柳如眉的手,笑着说道:“母后不必忧心,儿媳先陪嫂嫂去御花园转转。”
等人走后,太后颇有些感慨地说道:“我最多也不过是想替那些枉死的魏家人报仇。哪里想过还能做到这慈宁宫来,还自称哀家。”
说着,看着这满室的寂静,有些无奈:“我一把年纪,倒也一身轻松。可宴安这性子,可真怕哪天就把媳妇给气跑了。哀家是乐意见他对付世家,可他拿皇后的母族作筏子,人心里怎么想?”
如今的刘妈妈早就是慈宁宫的掌事嬷嬷了,她笑着劝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如今陛下闯出了一片天,您累了大半生,如今只管享福就是了。陛下一向都是有主意的,他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谢姮正带着柳如眉在御花园里赏花,柳如眉有些感慨:“真不愧是京都,哪是幽州那等偏僻之地可比,我来的时候都已经眼花缭乱了。到了这皇宫里啊,更觉得自己没见识了。”
不过才初春,御花园就已经是姹紫嫣红,百花争艳了。花匠精心培养的各种鲜花,真是找不出一朵开得不好的来。
“这里面种植的海棠花好像特别多啊,该不会是陛下特意吩咐的吧?”柳如眉有意奉承,她知道谢姮喜欢海棠花,在魏府时主院就种了不少。其实也不算是奉承,这的确是魏宴安让人多种些海棠的,讨人欢心的。
奈何佳人压根不领情,根本就不来这欣赏。要不是今天带柳如眉来走走,谢姮也不会多看一眼。
“可能是吧,这谁知道呢”谢姮笑着,眼底却泛着冷光:“但把原来的花全都给拔了,也未免太过残忍。尤其是原来的花还开得那么漂亮,说到底,也不过是为了自己的私心找的借口。”
柳如眉听出了这是话里有话,但她对政治的敏锐度可比太后和谢姮差远了。为了不得罪人,她只好闭口不言了。
谢姮也不是说给柳如眉的,她知晓这御花园没有人,但却处处都有双耳朵,传给至高之位的那人。
正当气氛有点尴尬之际,有翊坤宫的宫女前来禀报谢姮,说是肃王妃前来请安。
谢姮挑了挑眉,她的来意自己再清楚不过了。谢姮点点头,表示她知道了,让人退下。
然后她对着柳如眉道:“嫂嫂,不如你随秋鹭去看看未央宫看看,那儿临湖,风景也不错。”
柳如眉点头笑道:“殿下有事就先去吧。”
谢姮一进翊坤宫,就听到了一阵压抑的哭声。明明知道这个堂妹多半是装的,到底是有些不忍,让冬堇把人扶了起来。
谢姮让人给她上了茶,等她哭够了,戏也演不下去了,拿着帕子哽咽地擦着眼角。
谢姮才慢悠悠地问道:“怎么了?来本宫这哭?”
谢映雾心中还是委屈,她脸色微红:“堂姐,你可得替我做主。”
谢姮看着这个从小就会装可怜的堂妹,把手上的护甲摘了下来,真是和谢绍安一点也不一样。
“堂叔不让你来吧”谢姮打量着做工精致的护甲,随意地扔在了桌上:“叔母帮助你来的?”
谢映雾神色心虚一瞬,顿时又委屈起来:“那也是父亲他不肯帮我,他只顾着维护自己的名声,难道真要让我去青州呆一辈子不成。”
“青州不好吗?本宫当年去的可是幽州,也没想过能回到这里来。”
谢姮似乎是不经意间说出这番话,却让谢映雾的脸色变了变。当初她父亲说什么要保全大局,可没帮着谢姮说话。
如今谢姮只怕也不会帮她。
“本宫没有埋怨堂叔的意思,只是想问问你真的不愿意随恪王去青州?青州也不算偏僻,恪王也不是宠妾灭妻之人。”
但这些都不是谢映雾想要的,她要嫁的郎君必定是人中龙凤。那个时候愿意嫁给晋穆陵,不过是觉得他有继承大统的希望。
说好听点的是异姓王,其实一点实权都没有。魏宴安还是镇南王的时候,手握兵权,连晋文帝都忌惮不已。
让她和一个没实权的男人在一起,那不是过苦日子吗?谢映雾自然不愿。
谢映雾咬了咬唇,她楚楚可怜地说道:“堂姐,你可怜可怜我。让陛下放肃王一马吧。我是他的妻子,他作为谢家女婿,谢家面上也无光呀。”
谢姮心中暗叹,她这个堂妹,有点小聪明,却没有敏锐的眼光。她看着谢映雾梨花带雨的脸蛋,轻声问道:“所以,你想如何?”
谢映雾沉默了好一会才说:“我想让堂姐帮我解除和恪王的这桩婚。”
虽说恪王和她的婚事是晋文帝赐的,可想要和离也不容易,最好的办法就是由皇帝和皇后来解除婚约。
“常言都道,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谢姮面色淡淡的,她眉宇间笼上一层轻愁:“映雾,你这是在为难我啊。”
她这懿旨一发,只怕这金陵城又要热闹了。世家都是要脸面的,哪怕是要做背信弃义之事,也不会这样明目张胆。
此事一出,不仅谢映雾那支会遭受非议,荣国公府也是逃不掉唾骂的。在世人眼里,不管内里如何,他们都是一家人。
这些谢映雾自然也能想到,她声音低低地道:“堂姐,就不能让陛下发一下这道圣旨吗?”
我还能做他的主?谢姮讽刺地勾了勾嘴角:“本宫事情已经够多了,你别再来给我添乱了。这件事,必须得到堂叔首肯。否则,没得谈。”
谢姮毫不留情地道出这番话,谢映雾便知没有丝毫希望可言了。她当机立断,拉着谢姮的手道:“堂姐,那好吧。”
声音委委屈屈的,看着就想个小可怜。谢姮叹了口气,小时候,比起和性子冷淡的谢方仪,她反而和这个关系较远的堂妹走得更近一点。这个堂妹从小就体弱多病,谢姮便持着姐姐范,凡事都让她几分。
谢姮看着眼前的堂妹问道:“你对恪王,也相处那么久了,难道就没生出一点爱慕之心?”
谢映雾撇撇嘴,倒是说了真心话:“恪王殿下人是好,可不是我喜欢的那种翩翩君子。庭之堂哥那样的,我才觉得有所心动。这盲婚哑嫁的,不是乱点鸳鸯谱吗?”
她不由地埋怨起那个给她赐婚的晋文帝,死老头,给她找了个大麻烦。
谢姮摇摇头:“那现在也没办法,既然恪王殿下人好,你不如和他商量一下,等风头过去,我再降旨。”
如今,她和谢家处于这样的风口浪尖,是万万不能因为这样的事再陷水火的。
谢映雾,也觉得这主意不错,点了点头。
谢姮瞧她这样,又教育起堂妹来:“你这算好的了,怎么样样都要拔尖才行?你这才到哪,如今的肃王妃,处境那才是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