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殿试,那真是又有许多话说。

    文帝元年,二月春,为一扫光帝执政最后十年迷信狂热的畸形风气,整肃朝仪,太皇太后亲谕“所有廷试日分,遵照祖宗旧制,于二月内选择,更不展期。”

    朝中有文臣私下腹诽,批驳刘太后以科考为自身专权招揽寒门学子,意欲在朝政上把持重要职权。

    但是这种争论终究上不得台面,一来掌权者面上是文帝,实则是刘太后,不好当面上奏谏言;二来刘太后根系单薄,族谱认亲的巴州刘氏本就是没落的一支,而且大家彼此心里也都明白明面上的认亲不过是政权正统的粉饰罢了,无需太过于针对外戚干政之说;三者科举历来是事关江山社稷之事,开朝宗帝创立殿试,防止势家垄断,致塞孤寒之路。

    现如今朝内大多数官员出自寒门,一朝入了天子门生,才得以委予社稷重任。

    如果此时反对科考,等同于断了寒门子弟的生路,将所谓后宫听政上升到社稷之争,谁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于是正月一过,礼部贡院主持的省试考完,二月中旬,掌管殿试的御药院接手了后续殿试事宜。

    文帝与太皇太后十分重视此次殿试,太后甚至亲自参与了考试制度的修改,意欲完善科举,严密考试制度。

    本届考官的级别也都比历朝提升不少。殿试考官共二十四人,初考十人,覆考十人,封印卷首两人,详定等第官两人。

    其中翰林学士承旨等官阁学士宋书玉、翰林学士章骁、给事中朱勤等人任考官,知杂御史孙侑、姚宏等任覆考官,列于崇政殿东阁。

    三司判官、诸王府翊善中选拔的考官列于西阁。又命国子监推举的如刘愈等人于殿后担任封弥官,负责封印卷首、誊录校对。

    二月下旬的四日,引试进士,崇政殿殿廊设幔,分列坐席,并标明参加廷试举人的姓名。

    后敲钟开考,分发御药院雕印的试卷,考官宣布开始答卷,于是贡生们或下笔破题,或执笔思索,或闭目舒缓紧张。

    到了时辰,又听得敲钟示意停止答题,于是候在一旁的着御药院服饰的侍从上前收卷,考官点数后,封入袋中加盖章印,立即有人送去殿后。

    殿后等候的封弥官检查封印取出试卷,将试卷编排好,先将试卷誊录校对,确保不因字体泄露答题者身份。

    将举子亲书的试卷封装盖章后送礼部核验身份,确认与省试一致,然后暂存封档加盖礼部官方印迹,留后备查及官家御审。

    再将誊录好的试卷由专人交东阁、西阁审阅。

    考官拿到试卷后,先由初考官开始点检、考校誊抄后的试卷,根据答题质量初考官们联席商议定名次等级。待初考官定下等第后,再次封弥送覆考官点检、覆考。

    待覆考官确定等第后,由翰林学士、官阁官、给事中、六部尚书、侍郎等充任的详定官检阅初考官、覆考官所定的等第结果的异同,两者所定等第相差两等以上,累计五人,可以申明理由,上奏改定。

    详定官检阅无误后,会将前十名的试卷上奏文帝,由皇帝亲自阅览,一般按照历朝旧制,皇帝有权力更改等第,也可以在前十名中钦点三甲,当然也只是在前十名范围内,这也确保了三甲实至名归。

    这一日,文帝与太皇太后在文德殿中御览呈上来的前十名的《为政廉洁论》策论,其中一篇破题为“治国为政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廉政之治,上下相维,轻重相制。”

    刘太后看后,觉得有些观点似曾相识。文帝通读后,见刘太后半晌了还在回味文中的一句话,于是说道“大娘娘是觉得这‘事为之防,曲为之制’有何不妥?”

    刘太后放下手中的试卷说道:“并无不妥。今日这十份策论,官家可定好等级了?”

    “我尚未有自己的主意,全凭大娘娘定夺。”

    “你自三岁识字,五岁习字,七岁写诗,又得先帝在时亲自教诲。自先帝去,老身感念先帝临终之言,虽自愧才学不足以治下,但仍伴官家左右,以期望这朝廷斗争不波及天家威严。如今这科举进士,是为官家擢拔治世之才,官家万莫以自己尚幼为由,让他人左右了去,凡事应以社稷为重。”

    “大娘娘不是他人,是我的母后,娘娘圣德贤仁,为国事操心,实则是为对得起祖宗庙堂,是为我分忧,棘心夭夭,母氏劬劳。我心存大娘娘的心血付出,每每想来都感动万分,请大娘娘莫听别人无理之言,与我生分了。”

    文帝想太后如此说,应是听进去了科举考试前的朝野流言,因此才会生出退意,想到自己还太过于年轻,不能拿捏那些个权臣、老臣,不想国家社稷在自己手中生出些动乱,因此急于向太后表达自己的真意。

    “官家如此想,老身既欣慰又痛心。欣慰于先帝虽抛下我们母子,但我们母子同心,官家明白老身的用心。痛心则在于官家年幼,文臣未一心侍主,君臣不全是一条心,委屈官家担忧社稷稳固,如今竟对旁求天子门生的事宜都难施拳脚。”

    于是刘太后叹了一口气,一只手扶额,一只手扶着木椅的荷叶型托首,靠向椅背。

    文帝瞧着身形微微佝偻的太后,顿时悲从中来,“让大娘娘担心了,是我不孝,我不该放任自己,怠于承担起一个做国君的重任,哪怕为政之路挫折多舛,也时时刻刻记着大娘娘的教诲和担忧。”

    “母子之间不必多言,此次殿试遴选万以社稷为重,官家切记,选入朝中的将来可能是官家推施良政的助力与士卒。”

    而后,刘太后以年纪大了,力乏困顿为由退出了文德殿,回了宝慈宫。等到午休后,刘太后召来平章事曹相。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曹浚,原是光帝执政晚期的翰林学士,当时的宰执为吕相、魏相,后光帝去世,刘太后垂帘听政遭到吕相一帮反对,吕相被解职出朝,刘太后升了曹浚补上了首相位。

    如今魏相被刘太后猜忌几乎弃之不用,任其担着监修国史,却干些临时的职事。曹相唯太后之言马首是瞻,刘太后有问题也会召其商议。

    曹相虽没有直接参与本次殿试考校,但是翰林学士章骁、给事中朱勤、详定官户部侍郎柳宗正等均是他一派系的官员,几人已经将评卷的大致情况偷偷告知,前十名的名单已在曹相心中来回翻滚。

    得了中官入宝慈宫的传宣,曹相收起揣度之心,正步入内。刘太后正坐在正殿的金饰木圈椅上,旁边的高脚桌上摆着茶盏与糕点、水果。

    曹浚行揖拜礼,刘太后赐其楠木圆凳就坐,曹浚谢礼。

    刘太后先是问了宗室荫补授官之事,听曹相汇报推恩子弟的五服以内关系、人脉,偶听得人名,又细细问了所涉之人的才学、能力。

    曹相微惶恐对答,生怕错漏了关要。

    约莫快两刻钟(半小时)后,刘太后话便转到了殿试等第确认上,“官家那边一时拿不定主意,老身一个妇道人家也不好置喙太多。”

    “太后折煞老夫了,此次取士乃我朝第一次,是我朝抡才之大典。臣未参与廷试,但与同僚聊过三言两语,过程设置严密,各臣子无不尽心,请太后放宽心。”

    “如今廷试已经结束,成不成的都已是定数,还是尽快定好等第,别闹出名不副实的闹剧才好。”

    “臣愚钝,请太后指正。”

    “今日与官家御览了前十的试卷,其中江宁府的杨稹瞧着可堪大用。寿州司空谚虽文笔流畅,策论中也皆是中肯之言,但家中既已有了从一品骠骑大将军镇守国之重隘,又有其父为前大理寺正卿,若是再上前三,门荫过盛,怕是将来官家难以掌控。”

    “太后圣明。这司空家还有一小子司空钺,据说武艺、军事方面有些能干,这若是将来无论走了武举任了武官,还是恩荫补官,这司空一家就是文武臣里都有了话语权,难保一族鼎盛对官家敕令都有了左右能力,太后的担忧无不在理。

    另,这杨稹师出嵩阳书院,老臣有幸与嵩阳学院的诸科博士马闻释相识,据他说,这杨举人敏而好学,以至于近两年学有所成,已达通儒硕学、举十知九的境界,是为书院的这一届所教举子中最有资质的。”

    曹相浅谈了下杨稹的学识,立刻话锋一转,“这杨稹虽以江宁府户籍取士,但实际祖居地为太原府,其父杨咲是江南东路的转运使,江南东路治下的江宁府这两年财赋十分丰裕、可观,产粮供应也已经可达对外贸易的量。

    老臣斗胆建言,这江南东路与江宁府事关朝廷财税稳固,如若掌握在自己人手里可保财赋无虞,可若是有不轨之心的人掌控,对江山社稷可是祸在旦夕啊!”

    刘太后听后思忖片刻,说道“如你所言,应以为重,此事便交给你来办。老身会在唱第前和官家再行商议。至于司空涑,枢密院那边的奏报还需每每准时递过来,派往西北的监军应是曹相你仔细斟酌的人选,不要出了纰漏。”

    “臣谨遵懿旨,定不让太后忧心。”

    曹相领了太后的旨意,便出了宣德门朝南直奔御街,御街过了州桥在朱雀门的一处停留下,给等候多时的府里奴仆交代了几句,又上了往东的大街,还没到龙津桥就拐进一旁的三元酒楼。

    酒楼的柜台掌柜看到曹相,赶紧点头哈腰将其引入到酒楼后面,穿过一个花园,走入曲回的廊庑,沿着廊庑设立包间,这些包间都是雅致安静的,窗户皆是吊窗,窗沿下中上花草丛竹。

    拐过廊庑,尽头便到了一处静幽的间室,瞧着十分私密安全。

    掌柜敲了两下门然后开门,曹相一提官员常服圆领袍下摆跨步入内,与等候在内的章骁、朱勤照面。

    室内装饰精巧奢靡,与宫中推崇“禁奢”,到文帝的“躬行敦朴”背道而驰。

    入门左手边是一大型的座屏,屏框内分割成小格,每个小格上的图案是螺钿镶嵌工艺制成,光泽绚丽。

    屏风后面有放置矮脚长方茶台的楠木榻,足够四人围躺。

    入门右手边是硬木嵌螺钿理石八仙桌,上摆定窑鹧鸪斑黑釉盏、龙泉窑的梅子青盏,以及茶托、茶碗、茶瓶、茶碾、茶罗等茶具。

    靠墙一侧还有一黑漆琴几,上置铜木斫黑漆伏羲琴。

    墙壁上挂有《南唐文绘图》《西周雅集图》真迹。更不必提室内各处的精巧物件、檀木高几上的盆摘绿植、珠帘罗帐的设置,无不精致无不透露着一掷千金的豪奢。

    室内三人见了礼,曹相说道“我已着人去请来其他几人,待人到齐我再详细说明太后的意思,好仔细筹谋一下。”

    章骁、朱勤皆应允。

章节目录

言谚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吾命缺7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吾命缺7并收藏言谚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