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最后两日,宫中终于传旨次日在崇政殿面赐及第,是文帝与太皇太后面御传胪的仪式。

    唱名之日,春风和煦,天朗气清。

    文帝与刘太后临御崇政殿。殿试官、省试官及各官员入殿侍立,举人则于殿门外祗候。

    时辰至,执政中参知政事薛副相于御案前执牙篦点读前三名卷子,宣读完毕拆了试卷的糊名处宣读姓名,“杨稹”。

    殿内门阁处一候立多时的官员呼之“杨稹”,于是正殿台阶下候立的侍卫六七人皆齐声呼之“杨稹”,于是一甲状元之名绕殿而响。

    此过程即为传胪。

    听到威严的殿前如雷声般的喊着自己的名字,杨稹从众人中走出应答,差点崴了脚,心中如春雷撼动滚滚而来的喜悦、骄傲、震惊。

    台阶下核验的文官问之乡贯、父名,杨稹稳住快要热泪盈眶的情绪,吸了口气答道“江宁府杨氏,父杨咲。”

    于是由一旁的专人领着至殿下,由中官宣入殿内单独谢恩。

    殿内所有人都审视着这一届新任状元郎,杨稹在万众瞩目下只觉得后衫都湿了一块,顾不得担忧会不会失了仪,赶紧叩谢皇恩,并按照规矩上呈赋诗以答谢皇恩。

    文帝接过新科状元的赋诗,皆是如“治道修明当正宁,皇威震叠到遐方”谢恩的赞美之词,瞧着字迹行笔迅捷,铿锵有力,确实是人中俊才,于是点了点头。

    一旁的中官传曰:“赐进士袍、笏。”

    少顷,殿内再传“何昌祥”,再次传胪,众人中走出一名三十多岁眉眼间成熟稳重的男子。侍卫问之乡贯、父名,答:“庐州何氏,父何检。”

    由一旁专人领至殿下等候。

    殿内再传“杨永忠”,此时大殿内的刘愈早已经无法不动想法了,怎么礼部、御史台和自己还能看走眼?

    这前三名的卷子也听了,文章确实上佳,杨稹辞藻华美、补苴调胹,有些地方说理入木三分……

    但是如果这一切不是建立在刘愈在封弥过程中看到又猜出那篇司空谚文章的基础上,这个结果刘愈着实有些难以接受。

    这期间是发生了什么?虽说历届科举中难以杜绝以权谋定次第的状况……难道考官和覆考官那帮老家伙产生了分歧?亦或是司空武官身份于朝廷而言敏感了?亦或是上面端坐的两位有其他谋算?

    这边第二名、第三名一起入了殿谢恩,赋诗谢皇恩,得了御赐的袍、牙笏。

    殿内再传第四名至第十名,这一班等候一起入殿谢恩,司空谚便在其中,因其为第四名,便站在诸人的最前面。

    一班人等被专人领入殿内,齐声谢恩行跪拜礼,再站起来等待赐袍、笏。

    这时,一直未开口的文帝却突然对殿内站立的七人发话了,“寿州司空谚可在?”

    “学生在。”只见七人中走出一目如朗星,剑眉入鬓,面如冠玉,长身玉立的年轻男子,身着银袍、束发玉冠,上前一拜。

    刘愈悄悄越过前面的官员抬眼看去,虽然是侧脸,但看得出果然是气宇轩昂之人,心中感叹人如其名其字其文章啊,结果一个晃眼,发觉对面人群里礼部李老头也正紧紧盯着司空谚。

    “朕观你文章,有一句‘事为之防,曲为之制’,你可说说如何实治?”

    玉帘后的刘太后看不清面容,但是曹相隔着帘子与人海,还是敏感地感知到了帘子后的一股让人压迫的气息。

    太后这是对官家这突然一问不满啊,看来那日母子两商定一甲等第不大愉悦。

    可历朝面赐时皇帝有随时发问和挑人检验学识的规矩,官家这做法也未逾越祖制,如何说得?

    “回官家,国有定法,凡吏犯赃者无不用极刑而惩治,但法不足以禁绝贪墨也,心存侥幸之徒总是存在。法为事后惩戒、警示之用,而分权制衡之术则为事前防范机制。因此,归并朝廷现已成的监督体系,疏通职责、明晰权限,既可监察百官,弹劾失实,又能使之与行政之权相制衡,此为有效防范之制。”

    司空谚言毕,就有人忍不住小声和旁边的人说些什么,由于殿内人多,一点点小声聚集在一起便成了嗡嗡声,殿上皇帝与太后就是耳朵再不好也能听得出来殿内人员的震动。

    “你若有想法便写了详细的文章呈上来吧。”

    “遵旨。”

    司空谚从答问到举止张弛有度,从容不迫,领了旨意又拜了下退回队列中。

    殿上传曰;“宜赐进士及第。”少顷,专人上前领着七人退出殿内。

    殿内继续唱第二、三、四、五甲,这边司空谚等一行人被领着到旁殿进膳,膳食为官家赐食,有赤焦肉饼二枚、羊肉饭一盂、茶一盏。

    等到二百八十五名进士被赐进士及第(一甲、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四甲)、同进士出身(五甲)后,众人换上御赐的绿罗公服,披淡黄绢衫,系上淡黄带子,手持牙笏,皆上殿再次谢恩,齐拜而出。

    后由专人负责引众人前往顺天门大街的琼林苑,参加官家赐宴,又称“琼林宴”。

    这一日,宫中嘉肃门、宣德门大开,按例只有皇帝御辇可过的御街中央道路今日也为进士们开放。一早已经由专人洒扫干净,两边立上大栅栏,用以隔开御街旁围观的人群。

    前朝还会有状元、榜眼、探花郎骑白马游街的惯例,如今取消了这一例,中第者皆队列出宫门,浩浩荡荡走在御街上,供众人瞻仰。

    此时,全城闻风而动的人们聚集于此,以观封侯拜相的进士们。人群中时不时有认出进士并高呼姓名的庆祝声,有随着人群起哄的欢呼声,伴随着扔出花束、香囊、帕巾,整个御街上热闹非凡。

    前三名自是众人打量的重点所在,人群中皆叹状元郎年轻有为。衣着各色的小娘子挥舞手帕呼喊“状元郎”,杨稹闻声看过去,小娘子们害羞捂脸,又是一阵起哄。

    还有很多人注意到第二排的进士中有一垂绅正笏的俊逸年轻男子,样貌十分出众,尤其在周边略老成的中第者衬托之下。

    不少小娘子明着送去秋波,甚至丢去手帕,意在吸引那名年轻进士的注意。

    可是那名男子却目光直视前方,不曾怠慢了脚下步履,仿若周边热闹喧嚣与己无关。只有男子自己知道,心中皆是筹谋与盘算着。

    伴随着越来越聚众的鼎沸之声,众人终于到达琼林苑。

    入内,苑中有石榴园、樱桃园等,还有南方引进的茉莉、山丹、瑞香、含笑等品种花,亭台楼榭鳞次栉比,装饰的金碧辉煌,众人皆晃了眼。比起外面市井的喧嚣仰慕的春风得意,皇家的青睐礼待才是实实在在一步登天的惶恐与满足。

    面赐程序结束,官吏也退出了殿内,文帝摆驾回福宁殿更衣,晚些时候还要御临琼林宴接受众人拜谢礼。

    刘愈出了殿,就去找礼部侍郎李拱。

    “好你个老李头,你不是把那司空谚吹出了天,这下你押宝押错了吧?礼部这次撺掇的进士局你输了多少贯?”

    “哎呀,你这落井下石之徒!”李拱先是用手指点了点刘愈,瞟了下周边,压低了声音凑到刘愈面前说道,“枉我冒着失职的风险跟你透露司空小子的试卷,你竟这样追着我揭老底。”

    “还不是你判断有误?枉我期待已久。”

    “哎呀,这不是人算心算不如天算吗?”李拱使了个往上看的敬畏表情。

    刘愈也压低了声音,扯了下李拱的衣袖往人更少的路上带,“你是说两位天家不喜司空小子的文章?”

    “你在这跟我装糊涂?你在国子监教书教人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弄了半天你自己先做个闭塞的葫芦?”

    “廉政之治是国之肇基,我瞧着这司空小子颇有这方面才干和认识,何不因地制宜让他且去试试?”

    “锋芒虽显,但身世尴尬。说句要被杀头的话,自古帝王最在乎驭权、制衡之术,其次才是治国安民。”

    李拱越讲越小声,越凑越近,刘愈就感觉他早饭吃的芥辣瓜儿味道着实有点冲。

    “自古科举是选贤举能,这样的操弄我不信御史台那帮不弹劾?”

    “你可真算是越活越糊涂!那御史台能看到所有试卷?就算有点风声,御药院那帮是吃闲饭的吗?程序仪制都是经太后谕下的,考官们都是历朝级别最高的,出了事全朝廷人都得追责,谁有那么大能耐能撼动一个当局朝野?如今这试不试卷的,你休要再提,我们可是下了禁言指示了,谁来提省试结果都不许透了一个字!”

    说到礼部大家默契决策,不再主动提省试时候的试卷和司空小子的名次,李拱生怕之前和刘愈说的话被他转述出去,于是紧张地拽着刘愈的左胳膊。

    “知道了知道了,啰嗦,都如你们礼部一样深谙明哲保身之道,天下学子苦读个什么劲的圣贤书,还不如趴在相国寺放生池边多学学龟鳖!哎呀,你这跟我拉拉扯扯的,成何体统?枉你饱读经纶,阅遍贡举卷,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呐!”说着,一把扯过自己的胳膊,大步走开去了。

    “嘿!你个老东西!”李拱一跺脚“冲我发什么火?”

    那边官员散去,琼林苑却热闹非凡。

    这里早已布置好了筵席,众人放松下来,边赏这皇家瑰园美景,边互相引荐相认,边高谈论阔谈治世之道。

    其中状元杨稹自然是围堵的重点,杨稹已然去了面赐的紧张、惶恐,此时意气风发与人攀谈。

    众人相互结识,也是为后续任官先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埋下伏笔,毕竟按照进士的名次,后续授官的品级也就一一对应了。

    就比如凌言言的父亲凌禄是光帝十年的探花,及第后被授予大理寺评事的官职,后隔了两年就升调至刑部,任秘书侍郎,如今到文帝元年跃升为从三品侍郎。刑部尚书快要到升任他职的时间了,凌禄替其尚书之位也是可期。

    眼见着众人得志满满互相庆贺、攀谈,而司空谚却一人踱到了一处幽僻的池塘观赏台,池塘生春草,园林变鸣禽,抬头远眺可见虹桥。

    只是司空谚无心景致,目光深邃,却眉头紧锁。

    这个结果并不是他所预料的,即便是自己的能力距离心中的第一名有些差距,但是能及第三名想必不是太难的事,可如今是这么个不上不下的结果,出任大理寺评事的愿望落空,可能得先从九寺其一的机构文职做起了,说不定还得被派往距离京城甚远的地方赴任……若是还有什么机会,可争取些转机……机会……

    司空谚突然灵光一闪,面赐时官家发问,又命了再提交一份详实的策论,或许这就是机会……

    骨节分明且修长的手,在大袖之下摩挲指腹,握紧,再摩挲,司空谚对着园内景致陷入沉思。

章节目录

言谚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吾命缺7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吾命缺7并收藏言谚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