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鹊合的比赛结束后,有半天的假期。我脑海中再度响起了某个人的声音,似乎在警醒我“是时候回去看看他”。

    阔别两年的初中,如今回到此处,即使已与记忆中的有所不同,我仍然感到安宁,也回忆起了一些重要的人,与重要的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是我升上初中后,徐老师同我们的第一堂课里说的第一句话。这似乎正是校名“善水”的由来,而对于品行的规矩大概也是要求最为严厉的一档。

    “不可偷窃,不可伤人,不可欺侮弱小,不可见死不救。”徐老师旋开杯子的盖,抿了一口,又不紧不慢地在台上坐下,“我希望你们都成为仁厚,善良,爱护别人的人。”

    徐家培老师是骨干教师,彼时大抵四十多岁,是个蓄着胡的中年男人,常是左手持着水杯,喜欢来回踱步,同我们讲教科书以外的事。透明的水杯,枸杞在茶色中旋转着落下,静静地躺在泡软了的、茶叶的正中,舒适而宁静。

    下课铃响了。徐老师起身,从讲台直直走到最后排的我的身边,拍拍肩膀,示意我同他出去。

    “你叫什么名字?”徐老师自然地半躺在了办公室的办公软椅上,拿起名单对着看,“我想你应该是这个名字吧,冷星?昨天报道的时候我点了名,这个名没人应,也没看到你,今天你就出现了。”

    “不好意思老师,昨天我陪哥哥去复诊了。”我低着头,手指掐住了发尾。自小学留的长发已经披肩,刘海的一侧可以勉强遮住左眼。

    “你爸妈很忙?进初中第一天可是你人生重要的里程碑,怪遗憾的。”他还在打量我,“你能把头抬起来给我看看么?”

    我微微抬起头来,却仍然并未拥有正脸面向他的勇气。光线刺过他身后办公室的窗子,在我略微抬起头的瞬间便也穿过发丝的间隙落入眼睛里,有些许刺痛,耀眼得可怕。徐老师粗糙的手指轻轻擦过我的额头和鼻梁,将我的头发撩至耳后:“噢,原来你是异色瞳。这真好看。你愿意的话,剪短头发会更好看,不过这只是我的建议,你不剪也是你的自由。”

    “……学校不会要求剪掉吗?”

    “不会,”徐老师笑了笑,“留什么样的头发、穿什么样的衣服、谈不谈恋爱,或者是女孩子化不化妆、男孩子打不打球……这些都是你们要自己慢慢长大,然后自己慢慢决定的。只不过有些决定,你们还太小,也许做不好,那样我们才会干涉。”

    他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里面被各式各样的多彩小皮筋填满了。他从中挑出一个深色的,为我把头发扎起来。

    “这是我女儿的,你先扎着。夏天,热。”

    回到教室,我又坐在了原先的位置。同桌是个长发的女孩,她与朋友交谈时不停地挠着后颈,透过头发隐约可见红色的疹子上一道道的抓痕。脑海中浮现出徐老师所说的话,我怔怔地取下了皮筋,递给她。

    “你过敏了,扎起来吧。”我提醒她。

    “啊,可是那样就遮不住印子……”她接过去,并且长长地看着手心的皮筋犹豫着。

    “去校医室买药然后贴上就遮住了吧?”

    “我不知道校医室在哪……”她突然低落起来,趴在课桌上。我看不见她的脸,只是这才意识到她脑后的编发非常精致,别着一只蝴蝶金属发卡,在阳光的映射下同发丝一样闪闪发亮,从发卡尾端延伸出的细链条延伸到了耳侧的珍珠夹子,应该是定制工艺的二体夹。当我从对发夹的关注重又转移到她身上时,注意到她一阵一阵地抽泣。

    我俯下身凑近她,然而她似乎害怕我看见她哭泣的面容,又向远端挪了挪,并且脑袋侧过去。

    “你怎么了?我陪你去校医室吧。”

    “不是……我想姐姐,还有爸爸。”因为蒙在了臂弯里,她的声音就像含着雾气,“我想要跟姐姐上一所学校,家里不让。这里要寄宿,每周才能回一次家……我不要这样。”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安静地注视着她。教室里的空调没开,身后的窗开了一半,燥热的风鼓动着,将窗帘轻缓地盈起,吹在后背上,衬衫与微微发汗的皮肤贴得更紧。直到她抬起头来,我看着她被泪水沾湿的侧脸和粘在脸颊上的弯曲的发丝,将手边的纸递给了她。

    最后还是陪她一起去了医务室。我瞄见她接过校医递过来的表格,然后在名字那一栏写上:林涧。

    林涧最初给我的印象是个活泼好动的人,情绪总是写在脸上,不适应寄宿生活,也常常与同学闹矛盾。她应该是富人家的子女,与我聊的多是些她幼年时学习书法的故事,或者是假期的出游。自出生以来,我年幼时身体羸弱,几乎无法离开家和医院,等到上小学时,父母也坚决认为在未来时出去看看才合适,所以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离开过平海市。林涧去过很多地方,国内的商业都市或田野风情,国外的艺术城市或街头文化,她都见识过,为我讲述了许多故事。我为她准备了一个活页本,当她聊起这些,便默默地倾听,随后记下来,再借用同学的手机搜索资料,加以补证——这成为了我最初看世界的方式。

    不过她提及最多的,还是她的姐姐。我不会记录别人的家庭故事,所以只是放下纸和笔,倾听着。

    林涧的姐姐,在她的嘴里是个乖僻的人,常常沉默着,喜爱将自己锁在房门里,研究各种各样的乐器,喜欢以动手拆解结构的方式学习,但也是个会把伤心的林涧抱在怀里轻轻抚摸头发的,温柔的人。

    在初中以前,我受限于年龄与教育,虽说能比同龄人写的东西长很多,仍然并不足以构筑什么系统性的故事。徐老师对我很好,只要我晚自习写完作业,便可以去办公室,与他分享我的写作练习,然后向他分享那个活页本上新增的内容。

    “你和林涧相处得好像很不错,这真太好了。”徐老师看完我的文章,并没有对此做出评价,反倒是眼神望着尚未打开的活页本,不知用意,这样对我说着。

    “她的眼界很开阔,父母也很开明,我从她那里学到了许多。”

    “哈哈,有朋友真是好啊。”他就那样爽朗地笑着,嘴角扬起的弧线还是很熟悉,有着令人安心的力量。他伸出手,中指和食指因为多年执笔,有厚厚的茧,而这粗糙的手抚摸着我的发顶,温暖的感觉从手心里汇进左胸跳动的心脏,这大概是我第一次有些理解幸福的含义。我过去只是从书里或是身边人的神色中隐约地理解幸福,而此刻短短的触碰,就像是薄薄的宣纸破了几个洞,我凑近眼睛窥视,看见了这内涵的一角。

    善水中学对于学生德行的要求很高,被发现有道德问题的学生,往往会反复予以转学的建议。直到毕业后,我才知道这时常被外界诟病:“只是上初中的孩子犯了错误,难道不应该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吗?”其实这个角度我也觉得有些道理,只不过从个人的角度而言,我在善水的三年里,确实是活在了和谐稳定的生活中。

    现在想起来,也许我所谓构筑幸福的世界,只是想重现那时理想化的小小社会。只是随着年龄增长,我意识到社会并不能像善水一样,品行不端的人不可能被剔除,他们也同样拥有继续生活的权利。要怎么办?要连这部分人,也一起帮助吗?

    徐老师是这样回答我的:“你没办法改变他们的内心,至少不要改变你自己的内心。”

    彼时我只是攥紧手里的活页本,平日里在脑海里浮现的碎片故事,在此刻拼接,迸发出了火花。

    “我想要,写个故事。”我下意识地用另一只手揉捏着发尾,头发摩擦着,发出沙沙的响声,“请您……指导我吧。”

    “你这么有天赋,也有这个想法,我怎么可能放着你不管呢?”

    自那一天起,我能感受到他对我的事非常上心。课间和午休时他插着空补习文学理论,晚自习则在办公室里备课。等我到他的办公室时,他会亲切地笑着说“你来了”,为我抽开座椅。我需要先看他为我整理的理论笔记,随后写下今日的故事。有时多、有时少。我坐在办公桌的侧面,只管低头写作,然而偶尔抬起头来看向他的时刻,他总是一丝不苟地面向电脑,从未因为我的抬头而分心,在费心费力地为了学生操劳。大多时候在备课,偶尔会是成绩分析表,偶尔会找其他科目的老师询问上课的状态,偶尔打开与家长的会话页面,关心学生在家庭里的心理状况。

    我听其他老师聊过徐老师的事。

    他在北方的农村出生,年少时独自来到了城里。十八九岁,他自认为是村子里最有出息的人而沾沾自喜,然而大城市里各色各样的人才迅速击垮了他的信心。年轻的徐家培是永不放弃的,找了兼职售货员的工作,一边读书一边赚钱,偶尔会为街边的乞丐买早饭。他二十岁做工时突然感到口渴,从货车上跌跌撞撞地下来,然而只能在便利店的门前久久驻留,最终放弃了进去买瓶水。毕业之后,来了初建的善水中学当老师,干了十年多,学校提拔他做管理层。不过还没干两年,他就因为顶撞了上级,又回来做普通教师。

    徐老师总是和善的、憨厚的,纵使被反驳了观点,也总是笑眯眯地看着对方,然后仔细地倾听别人。

    我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事,能让他去顶撞上级。

章节目录

人偶砂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镜刻吐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镜刻吐司并收藏人偶砂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