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姜语竹神情,猎户娘子捂住嘴,惊讶地愈发压低声音道:“难不成是强掳来的?”
她叹了口气:“姑娘,我早猜到你和那人不是一路,根本不是什么兄妹。”她顿了顿,又道:“他下手太狠了,瞧得我心惊。姑娘你若是被掳来的,大娘可以帮帮你。家里还有点蒙汗药……”
姜语竹挥手打断猎户娘子,摇头道:“大娘你误会了。他……他真是我的哥哥。”
猎户娘子欲言又止,终于叹了口气道:“那孩子才八岁啊,我看他的样子就像看到我自己的孩子……那是他染了病,我们,我们又拿不出那么多银子看病抓药。吃饭的米都没有,拿有钱抓药。”猎户娘子眼里蓄着泪花。
“前些年收成不好,赋税又重,种出来的粮食都不够交的,实在是没法子。我们才上山当了猎户。”她哽咽着揉眼。
姜语竹不知如何安慰,她从不知姜国的百姓竟过着这样的生活。百姓水深火热至此,宫内却一派歌舞升平,奢靡享乐。
“好不容易这两年熬过来,战乱又来了。到处都是流寇匪徒。”猎户娘子絮絮叨叨,“明日,我们便决定逃难去北边投亲戚去了。这儿实在是太乱了,根本活不下去了。这是家中最后一点米,其余的都磨成烙饼当干粮了。姑娘你们一会儿也带几个上路吧。”
她分明自己窘迫拮据,却仍愿意慷慨地分给姜语竹在乱世中价比黄金的干粮。
姜语竹慌忙站起来,道:“不必了大娘。我们赶路,即刻就出发去霍沧城,晚上便能到。”
姜语竹刚要出门,正巧碰见晏清看完路回来,两人同猎户二人道别后便去了霍沧。
*
霍沧城外,城门紧闭,只开一条小缝。
姜庆两国战乱,各城人人自危,风声鹤唳,唯恐不小心放探子入城中,或是让贼人逃了出去。
守门士兵警惕地看着两人,问:“哪来的?干干什么的?”
姜语竹道:“麻烦通禀卫校尉,语竹求见。”
士兵半信半疑瞧着她:“卫校尉可是少城主,你是何人,便要求见?”
姜语竹淡笑着答:“我便在此处,您可放心通报,若是我谎称卫校尉相熟,便在此处任您处置。但若您不肯通禀,耽误了大事,恐怕受处置的,便不是我了。”
听了这话,守城士兵才半信半疑转身进城,入城主府通报,嘱托姜语竹和晏清在门外等着。
没过多久,刚才将两人拦在外面的守城士兵从城主府飞奔而出,满脸笑容迎上来,“姑娘,刚才多有得罪了,卫校尉请您进去。”
他身后还跟了两个卫府的家仆,恭恭敬敬侯在一旁。
卫轩派来了马车,姜语竹弯腰上了马车,晏清却说想看看霍沧的风景,只在外边步行。
卫轩早等在了门口。
姜语竹下马车时,卫轩微微弯腰伸出手臂,自然地等着她扶。
姜语竹不知怎的,一愣,然后微微侧脸看晏清。他只是双手抱胸在几步之外冷淡地站着,没什么表情。
姜语竹垂眸,扶着马车的边柱下车。
卫轩一愣,但很快恢复如常。他领着姜语竹往府中走,柔声问道:“语竹,你怎么会在这里?”
听到熟悉的声音,姜语竹眼睛一热,千言万语堵在喉间,“卫哥哥,你快请老城主派兵,皇城已经被围了几日,城中几乎断粮了!”
卫轩猛地停住,脸上温和笑意瞬间僵硬,难以置信道:“庆国已经打到皇城了?”
姜语竹点头,“庆军这两日一直屯兵皇城之下,也不知有何打算,一直未曾正式攻城。父皇与禁军皆被困城中,什么消息也递不出来。”
卫轩听罢,神情凝重道:“听闻庆国有位沈将军用兵如鬼,奇袭我边陲之地,短短几日便攻下数座城池。没想到竟一路攻打至皇城了。军报已有数日不至,原来是城破太快,消息甚至来不及传出来。语竹,你别担心,我这便请父亲调兵驰援皇城。”
姜语竹轻轻“嗯”了一声,抬头看着卫轩。
卫轩虽是武将,却也是书香清流世家出身,饱读诗书运筹帷幄,这让姜语竹心中多了一丝安定。
“咳”身后忽然传来一声轻咳。
卫轩者才注意到晏清,但他以为晏清是只是某个护送姜语竹的死士,并未追问什么。他招手吩咐侍女分别将姜语竹和晏清带去客房休息。
姜语竹忽然出声道:“卫哥哥,他为救我受伤,请多派几名小厮照顾,另外还得请位郎中来。另外还有些事,我还需仔细同你说。”
卫轩点头,按姜语竹的话将两人分开安顿好。
待与父亲禀报完情况,卫轩便来到姜语竹处。
“语竹,你有什么话要告诉我?”卫轩问。
姜语竹正坐立不安,看到卫轩很快迎了上去,挥手示意两旁女使回避,打算关上门同卫轩细说。
卫轩却忽然出声制止道:“语竹,你我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再关上门,恐对你名声无益。有何事你便这样说吧。”卫轩一直是这样,温和蕴藉,从来都是端方君子,未曾有过分毫逾越。
姜语竹坚持道:“这些人必须先退下去。”
卫轩无奈,只好让两旁的人都退到房外二十步以外,但仍坚持开着门同姜语竹说话。
“语竹,有什么就这样说吧,他们听不到的。我忘了问你,皇城被围,你是怎么逃出来的?是那位晏公子护送你出来的吗?”卫轩问。
姜语竹沉默着垂下眼帘,答:“我是从庆军大营中逃出来的。”
卫轩脸色一变,似乎没听清,微微提高声音问:“什么?!”
姜语竹只得慢慢说了实情,“烦请卫哥哥遣人带些银两去找找那山中猎户,就当报他们一粥之恩了。”
听罢,卫轩的神情并不舒展,眉头紧紧拧在一起。他看着姜语竹,语气开始有些迟疑:“语竹,你,你当真是自己当夜就逃出来了么?军营那种地方……”
姜语竹没把卫轩的问题放在心上,她还有件更重要的事没告诉卫轩。
姜语竹警惕地再次确认四下无人,这才小声道:“晏清他……应当不是姜国人。”
“什么意思?”卫轩意识到姜语竹肯定是发现了什么,晏清救她或许并非巧合。
“他身上许多旧伤,自称是上过沙场的士兵,这个应当是真的。”姜语竹一条条分析道,“姜国近年只与昌国时有战事,但最近两年并未有什么大仗。晏清身上的伤,至少是两年以上的陈伤。若他是姜国人,以他受伤时的年纪,按照姜国律法应当会在后部营运粮草,不会正面迎敌,更不会有这些深可见骨的致命伤。”
“他不是姜国人?难道是昌国,或者是庆国的士兵?”卫轩深深皱眉。
即便不是姜国人,若真是逃兵倒也罢了。只怕他目的不纯,来历也不像自己说的那样简单。
姜语竹深深吸了口气,缓慢而小声道,“我从在庆军大帐中似乎听到过他的声音。”
卫轩脸色大变,急忙关门道:“这么说,他是庆国的探子。他们故意放你出来,又假意救下你。目的难道是霍沧城的防备?多亏你识破他身份,还与他周旋这么久,诱他孤身入霍沧。就算他身手再好,也不能以一当百,此时若要制服他易如反掌。”
卫轩说着,语气渐渐欣喜起来,“或许还能从他嘴里问出些情报。”
“他既然能出现在庆军大营中,军中职位应当不低。”姜语竹咬咬唇,“若不杀他,或许可以用来与庆军交换。”
卫轩疑惑问:“交换?区区一个军官能换什么?庆军若真围了皇城,不可能放弃这个机会。”
“只需要卫哥哥的父亲放出消息,说皇城被围之前,父皇已经悄悄派人将兵符和太子送至霍沧即可。只要有兵符,立刻便能调动远近城中军队救皇城,庆军便不得不退兵。”
姜语竹取下一张地图摊开放在桌面上,神情认真道:“庆国突袭姜国,直指皇城,虽然表面上看锐不可当,但事实并非如此。由边境至皇城,他们行军路线如一支利箭,虽然一路破城,但自己也实为孤军深入。军队供给全系于窄窄的一条路线。”
庆国军队之所以敢围而不攻,正是因为确信虎符仍在皇城之中。不见虎符,皇城又没有消息,其余城池守将自不敢轻举妄动。一则他们没想到庆军会这样铤而走险,如此短的时间直至皇城。
二则姜帝多疑,宁肯错杀不肯放过。不见虎符而调动军队是武将大忌,若是皇城无虞,日后这些起兵的将士们反而会被秋后算账,扣上一顶谋逆的帽子可就是诛九族的大罪。
卫轩明白了姜语竹的意思,接着说道:“只要粮草辎重通道一断,围城的庆军反而成了瓮中之鳖。所以他们围城而不攻,也是在等后方供给。只要得知姜国四面军队和而反攻的消息,便只能后撤。”
“所以,关键就在庆国也不知虎符是否真的在霍沧,他们也在赌。然而皇城中再不出两日,定然会乱。即便这时候去救,也再来不及了。若能用晏……此人交换,好歹保下皇城,庆国得了几座城池,姜国也不至全然覆灭。断臂求生休养生息,或许日后还能夺回失地。”姜语竹道。
拿晏清换皇城安危,不过是给两方一个缓和的机会,给两边台阶下。颜面,是一国最不能丧失之物。
卫轩听罢,扶额思考良久才道:“语竹,从前竟不知道你还懂舆图兵法。你说的有理,但未免凶险,待我与父亲商议再定。”
姜语竹一怔。
当年那张地图,分明是卫轩送给自己的。
未等她再想,卫轩已经迈步出了房门,径直朝城主书房走去。
无论怎样,姜语竹都如释重负,至少她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全部。她被当成弃子送出皇城,然而或许脸姜帝都不曾想到,这枚弃子竟能挽救危局。
姜语竹吩咐备好了沐浴的温水,整个人沉了进去,只留半张脸。热气蒸腾,她这两日从未如此放松,但心中大石头却又重重压下来。
她所筹谋的全部,有一个最基础的前提:晏清能被完全掌控住。
若是在他们说话的功夫,晏清已经拿到了自己想要的资料,回庆军营中去了呢?
想到这,她悚然一惊,急忙穿好衣裳准备出门,她要去确认晏清还好端端地在房里。
未曾想姜语竹一推门竟见到两名侍卫,一左一右手持长剑守在门口。
见到姜语竹开门,两人一齐朝她弯腰抱拳,道:“姑娘,夜里露重,还是回去吧。”
姜语竹无奈笑笑:“这里是霍沧城城主府,能有什么不安全,卫哥哥怎的如此紧张,派你们来守着我。我只在院子里走走,绝不到处乱跑。”
两名侍卫对视一眼,仍弯腰恭敬道:“望姑娘莫要为难在下,卫公子吩咐,若姑娘有什么闪失,在下九死难当。”
姜语竹这才注意到,两人接身披甲胄,举止之间隐有威势。不像平常家丁护院,像是行伍之人。
她疑惑道:“那你们俩陪我到院子里走走,这样总该安全了吧?”
忽然两声闷响,姜语竹似乎听到什么东西破空之声,两名侍卫灯饰瘫软在地,不省人事。
一个轻捷的黑影从房梁上一跃而下。
她心头一紧就要呼救,还未来得及发出声音,便被一只冰凉的手封住口鼻。
姜语竹挣扎不脱,忽然听到耳畔声音又清又冷:“别喊。”
是晏清的声音。
姜语竹心头一凉。
她叹了口气:“姑娘,我早猜到你和那人不是一路,根本不是什么兄妹。”她顿了顿,又道:“他下手太狠了,瞧得我心惊。姑娘你若是被掳来的,大娘可以帮帮你。家里还有点蒙汗药……”
姜语竹挥手打断猎户娘子,摇头道:“大娘你误会了。他……他真是我的哥哥。”
猎户娘子欲言又止,终于叹了口气道:“那孩子才八岁啊,我看他的样子就像看到我自己的孩子……那是他染了病,我们,我们又拿不出那么多银子看病抓药。吃饭的米都没有,拿有钱抓药。”猎户娘子眼里蓄着泪花。
“前些年收成不好,赋税又重,种出来的粮食都不够交的,实在是没法子。我们才上山当了猎户。”她哽咽着揉眼。
姜语竹不知如何安慰,她从不知姜国的百姓竟过着这样的生活。百姓水深火热至此,宫内却一派歌舞升平,奢靡享乐。
“好不容易这两年熬过来,战乱又来了。到处都是流寇匪徒。”猎户娘子絮絮叨叨,“明日,我们便决定逃难去北边投亲戚去了。这儿实在是太乱了,根本活不下去了。这是家中最后一点米,其余的都磨成烙饼当干粮了。姑娘你们一会儿也带几个上路吧。”
她分明自己窘迫拮据,却仍愿意慷慨地分给姜语竹在乱世中价比黄金的干粮。
姜语竹慌忙站起来,道:“不必了大娘。我们赶路,即刻就出发去霍沧城,晚上便能到。”
姜语竹刚要出门,正巧碰见晏清看完路回来,两人同猎户二人道别后便去了霍沧。
*
霍沧城外,城门紧闭,只开一条小缝。
姜庆两国战乱,各城人人自危,风声鹤唳,唯恐不小心放探子入城中,或是让贼人逃了出去。
守门士兵警惕地看着两人,问:“哪来的?干干什么的?”
姜语竹道:“麻烦通禀卫校尉,语竹求见。”
士兵半信半疑瞧着她:“卫校尉可是少城主,你是何人,便要求见?”
姜语竹淡笑着答:“我便在此处,您可放心通报,若是我谎称卫校尉相熟,便在此处任您处置。但若您不肯通禀,耽误了大事,恐怕受处置的,便不是我了。”
听了这话,守城士兵才半信半疑转身进城,入城主府通报,嘱托姜语竹和晏清在门外等着。
没过多久,刚才将两人拦在外面的守城士兵从城主府飞奔而出,满脸笑容迎上来,“姑娘,刚才多有得罪了,卫校尉请您进去。”
他身后还跟了两个卫府的家仆,恭恭敬敬侯在一旁。
卫轩派来了马车,姜语竹弯腰上了马车,晏清却说想看看霍沧的风景,只在外边步行。
卫轩早等在了门口。
姜语竹下马车时,卫轩微微弯腰伸出手臂,自然地等着她扶。
姜语竹不知怎的,一愣,然后微微侧脸看晏清。他只是双手抱胸在几步之外冷淡地站着,没什么表情。
姜语竹垂眸,扶着马车的边柱下车。
卫轩一愣,但很快恢复如常。他领着姜语竹往府中走,柔声问道:“语竹,你怎么会在这里?”
听到熟悉的声音,姜语竹眼睛一热,千言万语堵在喉间,“卫哥哥,你快请老城主派兵,皇城已经被围了几日,城中几乎断粮了!”
卫轩猛地停住,脸上温和笑意瞬间僵硬,难以置信道:“庆国已经打到皇城了?”
姜语竹点头,“庆军这两日一直屯兵皇城之下,也不知有何打算,一直未曾正式攻城。父皇与禁军皆被困城中,什么消息也递不出来。”
卫轩听罢,神情凝重道:“听闻庆国有位沈将军用兵如鬼,奇袭我边陲之地,短短几日便攻下数座城池。没想到竟一路攻打至皇城了。军报已有数日不至,原来是城破太快,消息甚至来不及传出来。语竹,你别担心,我这便请父亲调兵驰援皇城。”
姜语竹轻轻“嗯”了一声,抬头看着卫轩。
卫轩虽是武将,却也是书香清流世家出身,饱读诗书运筹帷幄,这让姜语竹心中多了一丝安定。
“咳”身后忽然传来一声轻咳。
卫轩者才注意到晏清,但他以为晏清是只是某个护送姜语竹的死士,并未追问什么。他招手吩咐侍女分别将姜语竹和晏清带去客房休息。
姜语竹忽然出声道:“卫哥哥,他为救我受伤,请多派几名小厮照顾,另外还得请位郎中来。另外还有些事,我还需仔细同你说。”
卫轩点头,按姜语竹的话将两人分开安顿好。
待与父亲禀报完情况,卫轩便来到姜语竹处。
“语竹,你有什么话要告诉我?”卫轩问。
姜语竹正坐立不安,看到卫轩很快迎了上去,挥手示意两旁女使回避,打算关上门同卫轩细说。
卫轩却忽然出声制止道:“语竹,你我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再关上门,恐对你名声无益。有何事你便这样说吧。”卫轩一直是这样,温和蕴藉,从来都是端方君子,未曾有过分毫逾越。
姜语竹坚持道:“这些人必须先退下去。”
卫轩无奈,只好让两旁的人都退到房外二十步以外,但仍坚持开着门同姜语竹说话。
“语竹,有什么就这样说吧,他们听不到的。我忘了问你,皇城被围,你是怎么逃出来的?是那位晏公子护送你出来的吗?”卫轩问。
姜语竹沉默着垂下眼帘,答:“我是从庆军大营中逃出来的。”
卫轩脸色一变,似乎没听清,微微提高声音问:“什么?!”
姜语竹只得慢慢说了实情,“烦请卫哥哥遣人带些银两去找找那山中猎户,就当报他们一粥之恩了。”
听罢,卫轩的神情并不舒展,眉头紧紧拧在一起。他看着姜语竹,语气开始有些迟疑:“语竹,你,你当真是自己当夜就逃出来了么?军营那种地方……”
姜语竹没把卫轩的问题放在心上,她还有件更重要的事没告诉卫轩。
姜语竹警惕地再次确认四下无人,这才小声道:“晏清他……应当不是姜国人。”
“什么意思?”卫轩意识到姜语竹肯定是发现了什么,晏清救她或许并非巧合。
“他身上许多旧伤,自称是上过沙场的士兵,这个应当是真的。”姜语竹一条条分析道,“姜国近年只与昌国时有战事,但最近两年并未有什么大仗。晏清身上的伤,至少是两年以上的陈伤。若他是姜国人,以他受伤时的年纪,按照姜国律法应当会在后部营运粮草,不会正面迎敌,更不会有这些深可见骨的致命伤。”
“他不是姜国人?难道是昌国,或者是庆国的士兵?”卫轩深深皱眉。
即便不是姜国人,若真是逃兵倒也罢了。只怕他目的不纯,来历也不像自己说的那样简单。
姜语竹深深吸了口气,缓慢而小声道,“我从在庆军大帐中似乎听到过他的声音。”
卫轩脸色大变,急忙关门道:“这么说,他是庆国的探子。他们故意放你出来,又假意救下你。目的难道是霍沧城的防备?多亏你识破他身份,还与他周旋这么久,诱他孤身入霍沧。就算他身手再好,也不能以一当百,此时若要制服他易如反掌。”
卫轩说着,语气渐渐欣喜起来,“或许还能从他嘴里问出些情报。”
“他既然能出现在庆军大营中,军中职位应当不低。”姜语竹咬咬唇,“若不杀他,或许可以用来与庆军交换。”
卫轩疑惑问:“交换?区区一个军官能换什么?庆军若真围了皇城,不可能放弃这个机会。”
“只需要卫哥哥的父亲放出消息,说皇城被围之前,父皇已经悄悄派人将兵符和太子送至霍沧即可。只要有兵符,立刻便能调动远近城中军队救皇城,庆军便不得不退兵。”
姜语竹取下一张地图摊开放在桌面上,神情认真道:“庆国突袭姜国,直指皇城,虽然表面上看锐不可当,但事实并非如此。由边境至皇城,他们行军路线如一支利箭,虽然一路破城,但自己也实为孤军深入。军队供给全系于窄窄的一条路线。”
庆国军队之所以敢围而不攻,正是因为确信虎符仍在皇城之中。不见虎符,皇城又没有消息,其余城池守将自不敢轻举妄动。一则他们没想到庆军会这样铤而走险,如此短的时间直至皇城。
二则姜帝多疑,宁肯错杀不肯放过。不见虎符而调动军队是武将大忌,若是皇城无虞,日后这些起兵的将士们反而会被秋后算账,扣上一顶谋逆的帽子可就是诛九族的大罪。
卫轩明白了姜语竹的意思,接着说道:“只要粮草辎重通道一断,围城的庆军反而成了瓮中之鳖。所以他们围城而不攻,也是在等后方供给。只要得知姜国四面军队和而反攻的消息,便只能后撤。”
“所以,关键就在庆国也不知虎符是否真的在霍沧,他们也在赌。然而皇城中再不出两日,定然会乱。即便这时候去救,也再来不及了。若能用晏……此人交换,好歹保下皇城,庆国得了几座城池,姜国也不至全然覆灭。断臂求生休养生息,或许日后还能夺回失地。”姜语竹道。
拿晏清换皇城安危,不过是给两方一个缓和的机会,给两边台阶下。颜面,是一国最不能丧失之物。
卫轩听罢,扶额思考良久才道:“语竹,从前竟不知道你还懂舆图兵法。你说的有理,但未免凶险,待我与父亲商议再定。”
姜语竹一怔。
当年那张地图,分明是卫轩送给自己的。
未等她再想,卫轩已经迈步出了房门,径直朝城主书房走去。
无论怎样,姜语竹都如释重负,至少她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全部。她被当成弃子送出皇城,然而或许脸姜帝都不曾想到,这枚弃子竟能挽救危局。
姜语竹吩咐备好了沐浴的温水,整个人沉了进去,只留半张脸。热气蒸腾,她这两日从未如此放松,但心中大石头却又重重压下来。
她所筹谋的全部,有一个最基础的前提:晏清能被完全掌控住。
若是在他们说话的功夫,晏清已经拿到了自己想要的资料,回庆军营中去了呢?
想到这,她悚然一惊,急忙穿好衣裳准备出门,她要去确认晏清还好端端地在房里。
未曾想姜语竹一推门竟见到两名侍卫,一左一右手持长剑守在门口。
见到姜语竹开门,两人一齐朝她弯腰抱拳,道:“姑娘,夜里露重,还是回去吧。”
姜语竹无奈笑笑:“这里是霍沧城城主府,能有什么不安全,卫哥哥怎的如此紧张,派你们来守着我。我只在院子里走走,绝不到处乱跑。”
两名侍卫对视一眼,仍弯腰恭敬道:“望姑娘莫要为难在下,卫公子吩咐,若姑娘有什么闪失,在下九死难当。”
姜语竹这才注意到,两人接身披甲胄,举止之间隐有威势。不像平常家丁护院,像是行伍之人。
她疑惑道:“那你们俩陪我到院子里走走,这样总该安全了吧?”
忽然两声闷响,姜语竹似乎听到什么东西破空之声,两名侍卫灯饰瘫软在地,不省人事。
一个轻捷的黑影从房梁上一跃而下。
她心头一紧就要呼救,还未来得及发出声音,便被一只冰凉的手封住口鼻。
姜语竹挣扎不脱,忽然听到耳畔声音又清又冷:“别喊。”
是晏清的声音。
姜语竹心头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