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大雾笼罩山林,近百尺高的古树被藤蔓盘附缠绕,垂落下青绿的枝条。几只鸟雀时而扑楞楞盘旋在藤条间,时而钻入迷雾消失不见。
十五晨起后向姑母告别,背起弓箭和竹篓准备上山。
“山中有雾,须得慢些赶路。”姑母不免有些担心。
十五点头。
“听人说,在附近的山头遇见过狼……”姑母又说。
十五连连点头。
“莫因……”
“莫因贪玩而忘了时间,记得要赶在日落前回家。”十五佯装姑母的语气,替她说完。每次上山,姑母皆是如此这般,她早已能将这些话倒背如流了。
姑母嗔怪地望着她,她则回身笑着向姑母挥手告别,露出浅浅的笑涡。
山石旁,十五采了几株金银花放进竹篓,正欲离去,隐约听见远处一阵异响。放下手中竹篓,她四下观望,只见林间浓雾缭绕,仅有几只鸟雀在枝头啁啾轻鸣。
异响再次传来,十五小心翼翼地张弓搭箭,循声找去。大雾遮挡了视线,她只能缓步前进。那声音由远及近从草丛后面传来。十五拨开重重草叶,忽地一只乌鸦直冲她飞来,十五迅速侧身闪躲,所幸乌鸦仅从她耳侧掠过,并未伤到她。再抬头一瞧,还有另外几只乌鸦在枝头聚集盘旋。
乌鸦向来喜食腐食,这附近难道有什么将死之物?心中疑虑,十五再次寻找。果不其然,十五在一株巨大的栾树后发现了一男子,心下一惊,她忙蹲身察看,那人一身元色的衣衫褴褛不堪,伤口鲜血淋漓,灰白的脸上血迹斑斑看不清五官面貌。十五又伸手试探他的鼻息,呼吸微弱,倘存有一丝气息。
“你是谁?为何会在这里受伤?”十五扶起他问道。
“水……”
男子虚弱地低语。
十五忙取了水袋,放至他干裂的唇边,看着他一口口饮下。
轻风吹过,冷白的烛光忽明忽灭,摇摆不定。姑母用浸湿的帕子为长风拭去血渍,虽面若死灰一般,却依旧能看出他眉如墨画,鬓若刀裁,不同俗流。
“呵,长得还挺俊!”姑母先是咂舌,继而又轻轻摇了摇头,叹息道:“可惜他本有外伤,又中剧毒,如今怕是神仙也难救他!”
十五忙摇头表示不同意:“阿姑忘了,我少时也曾中过蛇毒,疼痛不能忍。您守了我三个日夜,我便活过来了!”
她一面说边将金银花汁液涂于长风暴露的伤口之上,双眸中闪烁着坚定不疑的光泽。
“那时定是有你阿耶阿娘的护佑,你才能平安康健。而他……”姑母长叹一气,转身出门拿起蒲扇扇着灶内的火。
“他——如何?”十五掀起药罐盖,罐内褐色的汁液不断地翻滚着。
“他也只能听天尤命了!”姑母长长地叹气。
此时,谨言慎行仍在树林间四处寻觅主人下落。
“寻了整整一日,却只寻到郎君的佩剑,这可如何是好?”慎行抚去脸上的汗水,不安地看向谨言。
望着远处的崇山叠嶂,谨言双眉紧锁,满面忧愁:“我们不熟悉这里的山路,如此寻下去如海中捞月一般,何况郎君如今身中剧毒,生死未卜。”
慎行提议道:“如今可要将此事告知将军?”
谨言思虑片刻,摇了摇头:“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们不如去通知此地官府,让他们多派些人手过来一同搜寻。”
慎行忙点头表示赞同。
天已微微透白,屋内烛火未熄。
为长风的伤口敷过药,小心的用细麻布包扎好,疲累不堪的姑母揉了揉酸痛的腰,又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
“阿姑先去歇息去吧,这里还有我。”十五见姑母呵欠连天,劝说道。
“你也熬了两个日夜了,你先去歇息……”
未等姑母说完,十五便将她推出房门,轻声道:“阿姑先去睡,待会你来换我便是了。”
姑母只好先回屋休息去了。
十五将煮好的药放凉,端来送至长风口中,褐色的汁液顺着他的唇角蜿蜒而下,浸湿了领口的衣衫。眼皮忽地一跳,十五连忙伸手去试探他的鼻息。
“万幸,你还活着!”
十五感叹完,用手撑开长风的唇,将药一勺勺的送入他口中。长风被呛得直咳,口中的药也尽数吐出。十五忙扶起他,为他抚背顺气:“你醒了没有?现在可能听得见我说的话?”
长风欲睁开双眼看清说话的是何人,眼皮却如千斤巨石般沉重,怎地也睁不开。昏昏沉沉中只听见有人同他说话,便以为那人是谨言。
“谨——言?”他一字一字艰难地开口。
“谨言?我不是什么谨言,我是十五。”十五回答他,“你快些把这药喝了,身上的伤才能好。”
说罢,她将药碗凑近长风的唇边,长风已经恢复些意识,艰难地把药一口口地喝完,又沉沉睡去。这一觉直睡到正午,天色大亮。
空气中弥漫的浓重药味使长风微微蹙眉,随之他一双倦怠的眼睛缓缓睁开,发觉自己在一处陌生的环境后,心中不免有些警觉。余光一瞥,看见自己被包扎好的伤口、空着的药碗以及伏在自己身旁熟睡的少年,心下便已知晓是这少年救了自己。
故意轻咳了两声,长风想要将那少年唤醒。见少年毫无反应,长风又用手推了推少年的手臂。
十五熬了两日两夜几乎不曾合眼,困倦难耐之际才刚眯了一小会儿,便觉有人在推她。以为是姑母来换自己,她便拉着‘姑母’的手迷迷糊糊地问:“阿姑,什么时辰了?”
长风望着窗外的日影,回答道:“大约午时。”
听见是陌生男子的声音,十五立时吓了一跳。慌忙立起身,待揉了揉惺忪睡眼看清长风,惊喜得令她一时说不上话来。
“太好了!太好了!”十五半晌才发出感叹,“我差点以为你醒不过来……”
十五一激动脱口而出,发觉自己失言后,忙掩口向长风抱歉的一笑。
“多谢小郎君救命之恩!”
长风声音低哑,欲起身作谢,却被十五轻轻一按,又躺回了榻上。
“何必客气,我总不能见死不救吧?”十五摆手笑道。
还欲问些什么,长风却一阵咳嗽不止,十五为他掖好布衾,示意他好生休养。
待他再次醒来,已是第二日清晨。
桌上摆放着一身男子衣衫,虽是麻布粗葛,却也是洁净素雅。料想是给自己准备的,长风便起身换上。抬起衣袖轻嗅,只觉浅浅的香气萦绕,竟掩盖了自己身上的苦药味。
清风将门吹开一条缝隙,长风推开门,察觉到自己原是住在一处被竹林围绕的篱笆小院,极静且隐秘。窗前两株浓密的榴木上缀满了鲜红的花苞,风把花苞吹落,满地红影。院内其余瓜果菜圃皆郁郁葱葱,满目的橙黄橘绿。
“你躺了三日终于醒了。”姑母本在里屋烧饭,看见长风已经能独自行走,还是有些不放心,欲凑上前搀扶他。
长风忙向她俯身行礼:“多谢夫人搭救之恩。”
“这乡野粗地,哪里来的什么夫人?”姑母摆手一笑,见长风虽恢复了不少,可面色还是有些苍白委顿,姑母又关心地问:“饿了吧?马上就可以吃饭了。”
长风微微点头致谢,姑母又转身去里屋忙活去了。
一阵窸窣声传来,竹林间人影晃动,长风隐约望去,似是昨夜照顾自己的那个少年。少年左手持弓,右手搭箭,脊背挺直,目光如炬。待右手将弓弦拉至自己的下颔处,弓满弦放,箭正中猎物。
长风正暗自惊诧少年的箭法精准纯熟之时,十五已上前取了猎物。她回身望见长风,向他用力挥了挥手,眉欢眼笑地向他走来。
一阵凉风袭过,竹林刷刷作响,长风忍不住阵阵轻咳……
“你没事吧?”十五忙放下手中的弓箭和猎物,为他抚背顺气。
长风摆手:“无碍。”
“对了!我姓李名莳芜,你也可以唤我十五,还不知该如何称呼你?”十五眨动着眼睫,一脸好奇。
长风眉眼低垂,略微迟疑地回答:“我姓李名曰长风。”李其实是他的母姓。每远行时报自己的母姓已成为他的惯例。眼前这个少年只不过当下救了自己,二人以后也不会有什么交集,实在没有向他自报家门必要。
“李?我们居然同姓!”十五双眉一挑,满脸的不可思议。
愣了片刻,她又道:“我年下刚满十七,你呢?”
“我——略长你几岁。”长风回答。
“那今后我便称呼你为长风兄了!”十五向他作揖行礼,调侃的笑。
长风遂还礼,又问:“不知此地离齐州城还有多远?”长风心中有些担心,不知谨言他们可有全身而退?如今可在齐州城中等候?
“不远,约有三十里地。”十五一面把弓箭挂在墙上,一面问道:“听你口音不像本地人?你从何处而来?为何会在此地受伤?”
“我从外乡而来,路过此地遭逢山贼,被逼掉落山崖。”长风不想透露太多,简略地回答了十五的疑问。
“可恶该死的山贼!”十五愤愤然。
“你该吃药了。”
姑母走来,将一药碗递给长风,长风道过谢饮下药。无意间他瞥见十五的衣衫和脸颊上沾染了些许泥渍,遂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脸颊提醒十五。
十五会意,用袖口蹭了蹭,不屑地一笑:“定是方才在竹林里不小心沾上的。”
面上泥渍已微微泛干,十五亦看不到具体位置。
长风微微一笑,并未想太多,扬手为她擦拭。指尖触及之处,尽是温热滑腻。刹那,长风一阵心慌,不敢相信自己触摸的竟是男子的肌肤。正狐疑之际,“啪”地一声,自己的手已被姑母打落。长风不解何意,只见姑母不安地看向十五,用力地咳嗽似乎在向她示意着什么。
十五一脸的不解,忙问:“阿姑,您怎么了?不舒服吗?”
长风这才细细打量着眼前的少年,眉似远山青黛,目若秋水凌波,唇红齿白,笑语盈盈间,会牵起两颊一对浅浅的笑涡。粗看身形挺拔矫健,似英气少年,细看之下却有几分女子的神态和风姿。长风一个念头闪过,难不成她竟是女子?怨不得方才她的姑母那样紧张!
意识到自己方才的举动甚是鲁莽冒失,长风遂尴尬地背身躲避。
“你是女他是男,男女有别。”姑母将十五拉到一旁,悄声叮嘱。
“为何?”十五眉头一扬,有些好奇。
“这……”姑母竟一时语噎。
十五晨起后向姑母告别,背起弓箭和竹篓准备上山。
“山中有雾,须得慢些赶路。”姑母不免有些担心。
十五点头。
“听人说,在附近的山头遇见过狼……”姑母又说。
十五连连点头。
“莫因……”
“莫因贪玩而忘了时间,记得要赶在日落前回家。”十五佯装姑母的语气,替她说完。每次上山,姑母皆是如此这般,她早已能将这些话倒背如流了。
姑母嗔怪地望着她,她则回身笑着向姑母挥手告别,露出浅浅的笑涡。
山石旁,十五采了几株金银花放进竹篓,正欲离去,隐约听见远处一阵异响。放下手中竹篓,她四下观望,只见林间浓雾缭绕,仅有几只鸟雀在枝头啁啾轻鸣。
异响再次传来,十五小心翼翼地张弓搭箭,循声找去。大雾遮挡了视线,她只能缓步前进。那声音由远及近从草丛后面传来。十五拨开重重草叶,忽地一只乌鸦直冲她飞来,十五迅速侧身闪躲,所幸乌鸦仅从她耳侧掠过,并未伤到她。再抬头一瞧,还有另外几只乌鸦在枝头聚集盘旋。
乌鸦向来喜食腐食,这附近难道有什么将死之物?心中疑虑,十五再次寻找。果不其然,十五在一株巨大的栾树后发现了一男子,心下一惊,她忙蹲身察看,那人一身元色的衣衫褴褛不堪,伤口鲜血淋漓,灰白的脸上血迹斑斑看不清五官面貌。十五又伸手试探他的鼻息,呼吸微弱,倘存有一丝气息。
“你是谁?为何会在这里受伤?”十五扶起他问道。
“水……”
男子虚弱地低语。
十五忙取了水袋,放至他干裂的唇边,看着他一口口饮下。
轻风吹过,冷白的烛光忽明忽灭,摇摆不定。姑母用浸湿的帕子为长风拭去血渍,虽面若死灰一般,却依旧能看出他眉如墨画,鬓若刀裁,不同俗流。
“呵,长得还挺俊!”姑母先是咂舌,继而又轻轻摇了摇头,叹息道:“可惜他本有外伤,又中剧毒,如今怕是神仙也难救他!”
十五忙摇头表示不同意:“阿姑忘了,我少时也曾中过蛇毒,疼痛不能忍。您守了我三个日夜,我便活过来了!”
她一面说边将金银花汁液涂于长风暴露的伤口之上,双眸中闪烁着坚定不疑的光泽。
“那时定是有你阿耶阿娘的护佑,你才能平安康健。而他……”姑母长叹一气,转身出门拿起蒲扇扇着灶内的火。
“他——如何?”十五掀起药罐盖,罐内褐色的汁液不断地翻滚着。
“他也只能听天尤命了!”姑母长长地叹气。
此时,谨言慎行仍在树林间四处寻觅主人下落。
“寻了整整一日,却只寻到郎君的佩剑,这可如何是好?”慎行抚去脸上的汗水,不安地看向谨言。
望着远处的崇山叠嶂,谨言双眉紧锁,满面忧愁:“我们不熟悉这里的山路,如此寻下去如海中捞月一般,何况郎君如今身中剧毒,生死未卜。”
慎行提议道:“如今可要将此事告知将军?”
谨言思虑片刻,摇了摇头:“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们不如去通知此地官府,让他们多派些人手过来一同搜寻。”
慎行忙点头表示赞同。
天已微微透白,屋内烛火未熄。
为长风的伤口敷过药,小心的用细麻布包扎好,疲累不堪的姑母揉了揉酸痛的腰,又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
“阿姑先去歇息去吧,这里还有我。”十五见姑母呵欠连天,劝说道。
“你也熬了两个日夜了,你先去歇息……”
未等姑母说完,十五便将她推出房门,轻声道:“阿姑先去睡,待会你来换我便是了。”
姑母只好先回屋休息去了。
十五将煮好的药放凉,端来送至长风口中,褐色的汁液顺着他的唇角蜿蜒而下,浸湿了领口的衣衫。眼皮忽地一跳,十五连忙伸手去试探他的鼻息。
“万幸,你还活着!”
十五感叹完,用手撑开长风的唇,将药一勺勺的送入他口中。长风被呛得直咳,口中的药也尽数吐出。十五忙扶起他,为他抚背顺气:“你醒了没有?现在可能听得见我说的话?”
长风欲睁开双眼看清说话的是何人,眼皮却如千斤巨石般沉重,怎地也睁不开。昏昏沉沉中只听见有人同他说话,便以为那人是谨言。
“谨——言?”他一字一字艰难地开口。
“谨言?我不是什么谨言,我是十五。”十五回答他,“你快些把这药喝了,身上的伤才能好。”
说罢,她将药碗凑近长风的唇边,长风已经恢复些意识,艰难地把药一口口地喝完,又沉沉睡去。这一觉直睡到正午,天色大亮。
空气中弥漫的浓重药味使长风微微蹙眉,随之他一双倦怠的眼睛缓缓睁开,发觉自己在一处陌生的环境后,心中不免有些警觉。余光一瞥,看见自己被包扎好的伤口、空着的药碗以及伏在自己身旁熟睡的少年,心下便已知晓是这少年救了自己。
故意轻咳了两声,长风想要将那少年唤醒。见少年毫无反应,长风又用手推了推少年的手臂。
十五熬了两日两夜几乎不曾合眼,困倦难耐之际才刚眯了一小会儿,便觉有人在推她。以为是姑母来换自己,她便拉着‘姑母’的手迷迷糊糊地问:“阿姑,什么时辰了?”
长风望着窗外的日影,回答道:“大约午时。”
听见是陌生男子的声音,十五立时吓了一跳。慌忙立起身,待揉了揉惺忪睡眼看清长风,惊喜得令她一时说不上话来。
“太好了!太好了!”十五半晌才发出感叹,“我差点以为你醒不过来……”
十五一激动脱口而出,发觉自己失言后,忙掩口向长风抱歉的一笑。
“多谢小郎君救命之恩!”
长风声音低哑,欲起身作谢,却被十五轻轻一按,又躺回了榻上。
“何必客气,我总不能见死不救吧?”十五摆手笑道。
还欲问些什么,长风却一阵咳嗽不止,十五为他掖好布衾,示意他好生休养。
待他再次醒来,已是第二日清晨。
桌上摆放着一身男子衣衫,虽是麻布粗葛,却也是洁净素雅。料想是给自己准备的,长风便起身换上。抬起衣袖轻嗅,只觉浅浅的香气萦绕,竟掩盖了自己身上的苦药味。
清风将门吹开一条缝隙,长风推开门,察觉到自己原是住在一处被竹林围绕的篱笆小院,极静且隐秘。窗前两株浓密的榴木上缀满了鲜红的花苞,风把花苞吹落,满地红影。院内其余瓜果菜圃皆郁郁葱葱,满目的橙黄橘绿。
“你躺了三日终于醒了。”姑母本在里屋烧饭,看见长风已经能独自行走,还是有些不放心,欲凑上前搀扶他。
长风忙向她俯身行礼:“多谢夫人搭救之恩。”
“这乡野粗地,哪里来的什么夫人?”姑母摆手一笑,见长风虽恢复了不少,可面色还是有些苍白委顿,姑母又关心地问:“饿了吧?马上就可以吃饭了。”
长风微微点头致谢,姑母又转身去里屋忙活去了。
一阵窸窣声传来,竹林间人影晃动,长风隐约望去,似是昨夜照顾自己的那个少年。少年左手持弓,右手搭箭,脊背挺直,目光如炬。待右手将弓弦拉至自己的下颔处,弓满弦放,箭正中猎物。
长风正暗自惊诧少年的箭法精准纯熟之时,十五已上前取了猎物。她回身望见长风,向他用力挥了挥手,眉欢眼笑地向他走来。
一阵凉风袭过,竹林刷刷作响,长风忍不住阵阵轻咳……
“你没事吧?”十五忙放下手中的弓箭和猎物,为他抚背顺气。
长风摆手:“无碍。”
“对了!我姓李名莳芜,你也可以唤我十五,还不知该如何称呼你?”十五眨动着眼睫,一脸好奇。
长风眉眼低垂,略微迟疑地回答:“我姓李名曰长风。”李其实是他的母姓。每远行时报自己的母姓已成为他的惯例。眼前这个少年只不过当下救了自己,二人以后也不会有什么交集,实在没有向他自报家门必要。
“李?我们居然同姓!”十五双眉一挑,满脸的不可思议。
愣了片刻,她又道:“我年下刚满十七,你呢?”
“我——略长你几岁。”长风回答。
“那今后我便称呼你为长风兄了!”十五向他作揖行礼,调侃的笑。
长风遂还礼,又问:“不知此地离齐州城还有多远?”长风心中有些担心,不知谨言他们可有全身而退?如今可在齐州城中等候?
“不远,约有三十里地。”十五一面把弓箭挂在墙上,一面问道:“听你口音不像本地人?你从何处而来?为何会在此地受伤?”
“我从外乡而来,路过此地遭逢山贼,被逼掉落山崖。”长风不想透露太多,简略地回答了十五的疑问。
“可恶该死的山贼!”十五愤愤然。
“你该吃药了。”
姑母走来,将一药碗递给长风,长风道过谢饮下药。无意间他瞥见十五的衣衫和脸颊上沾染了些许泥渍,遂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脸颊提醒十五。
十五会意,用袖口蹭了蹭,不屑地一笑:“定是方才在竹林里不小心沾上的。”
面上泥渍已微微泛干,十五亦看不到具体位置。
长风微微一笑,并未想太多,扬手为她擦拭。指尖触及之处,尽是温热滑腻。刹那,长风一阵心慌,不敢相信自己触摸的竟是男子的肌肤。正狐疑之际,“啪”地一声,自己的手已被姑母打落。长风不解何意,只见姑母不安地看向十五,用力地咳嗽似乎在向她示意着什么。
十五一脸的不解,忙问:“阿姑,您怎么了?不舒服吗?”
长风这才细细打量着眼前的少年,眉似远山青黛,目若秋水凌波,唇红齿白,笑语盈盈间,会牵起两颊一对浅浅的笑涡。粗看身形挺拔矫健,似英气少年,细看之下却有几分女子的神态和风姿。长风一个念头闪过,难不成她竟是女子?怨不得方才她的姑母那样紧张!
意识到自己方才的举动甚是鲁莽冒失,长风遂尴尬地背身躲避。
“你是女他是男,男女有别。”姑母将十五拉到一旁,悄声叮嘱。
“为何?”十五眉头一扬,有些好奇。
“这……”姑母竟一时语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