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月份阚江川的来信就中断了,依念没有了盼头只得安心上班,天气渐渐转暖,很快到了五一节,难得的假日人们不是在家休息就是走亲访友,依云吃过早饭就开始准备过节的几道家常菜。
“来来呀,去看看你三姨怎么还不回来,这都眼瞅着中午了。”依云抬头看着头顶的日头直叹气,之前像一束光一样的妹妹现在整个像换了个人似的,话少的可怜,没事儿就静静地坐在那里,也不知道心里想的啥,问也问不出来,只说没事儿。上个月听说阚江川进了大山里,连通信都中断了,这可怎么好......
依来顶着日头来到曙光厂的宿舍区,拐到依念家的楼前就见楼门口的地上散放着各种自行车零部件,车架子倒扣在地面上,依念坐在小板凳上正一样一样往上安装。阳光照射在瓷白的脸上洒下一抹极淡的粉色,只是这个粉不同于以往的健康嫣然,却透着一种虚弱的水光,泛着白。
依来紧走几步蹲下/身,心疼道:“三姨,你怎么自己修自行车呀?你让我二姨夫给你修不就完了吗,这修自行车哪是女人干的活呀。”
依念扯了扯嘴角,眸光暗淡地笑笑:“我自己能干的就自己干了呗,其实只要想干,什么都不是难事儿。”见依来怔怔地看着自己,遂抬眸冲她一笑:“真的,这车除了中轴我哪都卸下来过。”
“......”
依来心里说不出的酸楚,眼泪又在眼眶里打转,她蹲下身鼓起勇气隔着倒扣的车身试探道:“三姨,要不把这房子交了吧,你搬回去住,家里人还能互相照应着点儿,你一个人在这里太孤单了,连个说话的都没有。”
依念抬起脸惊愕地看着对面的女孩儿:“把房子交了?那怎么行,那你三姨父回来住哪?这里是我们自己的家,我哪也不去。”
“哎,三姨,你这么多年一直一个人在这里守着太苦了,要是身边有个孩子作伴还好点儿,这里里外外就你一个人,有个头疼脑热的连个端水的都没有。再说了,我三姨父一年就回来二十天,等我三姨父回来我去外屋住,或者回我爸那,把里屋腾给你们。”
依来一口气说了一大堆理由,依念的眼前像蒙上了一层薄雾,片刻,还是回过神来,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行,这里是我们两个人的家,是港湾,我怎么能随便离开呢。”
依来舔舔嘴唇,看来这事儿一时半会儿也说不通,只能徐缓图之了。
五一节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过去了,节后部里下达通知,要抽调所属各个厂矿的精兵强将筹建一个新的独立单位,地点就在沈城的北郊,毗邻清代皇陵。因为是一切从零开始,需要先成立一个筹建处,将各个部门的架子先搭建起来,依念是部里点名借调的,厂里和科里自然是不舍得放人,但上级的命令又不能违背,必须照章执行,只等着那边的几排砖房建好人就可以搬过去办公了,好在她的人事档案都还在曙光厂。
五月中旬依念突然收到了阚江川的来信,这算是一个意外之喜。读信才知道,阚江川在一个藏族基层大队担任支部书记,平时和藏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幸好每个月有一次去公社汇报工作的机会,这次就是在公社听说有工作人员去县城,可以帮忙将家信带到县里邮局发出,才当场写了信交给工作人员的。阚江川将自己的地址告诉了依念,说可以给自己写信,但是自己要一个月才能去一次公社,信从县城取回来都是放在公社的,得等到自己去了才能看到,同时再给她写回信,信从当地邮到沈城路上要半个多月,就是说两人一个月可以通一次信。这已经大大好于预期,好歹可以有亲人的音讯了,依念的内心总算得到了些许安慰。
一九六六年六月六日,一个非常凑巧且吉祥的日子,这天依念正式去筹建处报到。陵北距离东郊太远了,要穿过大半个沈城,曙光厂为去筹建处上班的职工出了一辆班车,每天接送职工上下班。车在三家堡路口正好有一站,依念每天早上要从家里走到三家堡去坐车上班。
筹建处位于清代皇陵的西侧,目前只是在一片空地上围成了一个院落,院内盖起几排红砖平房,条件简陋,一百多名先期人员都在这里办公,依念就这样开始了家与陵北的奔波。
依念头晕的毛病还是偶有发生,只是换了新的工作地点,这里又没有医务所,加之她本人又是很皮实的性格,只要不是大的病痛,都会被她自己忽略掉,能挺就挺过去了。所不同的倒是性格,之前明媚阳光的圆脸现在明显廋了一圈,虽然皮肤依旧瓷白莹润,甚至更加冰晶剔透,却不见了之前的红润。依念的这些变化家里人是看得到的,依云和依来几次试图劝说她搬回来住都没有成功。
时间就这样不紧不慢地划过,八月份依念听说外面闹的很欢,很多中学生都跑到外地去搞串/联,连依云上初中的大儿子都跟同学跑到了南方,也不知道下一步形/势会怎样发展,依念和大家都在观望着,还好,筹建处这里距离市区远,目前还是个世外桃源。
接下来的几个月形/势好像在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还好一方小院阻隔了外界的喧嚣,使里面的人可以不受干扰,安心工作。
夏日的灼热渐渐褪去,气温逐渐走低,凉意慢慢加重,冬季终于来临,又是一年的期盼与煎熬,好在每个月可以通一封家书,虽然不及时好在胜过杳无音讯,且距离团聚的日子越来越近,依念的心又开始回暖。
.
阚江川是十一月底结束在藏区的“社教”工作出了大山回到团司的,八个月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终于结束,他急忙向团里打报告申请休假,马不停蹄赶回了沈城。
又是一年零五个月的天各一方,山遥水迢、无处可及,再见时已非少年时的毛躁与冲动,
取而代之的只有百感交集与恍然如梦......
“你瘦了!”
“你也瘦了!”
依念二十几岁的时候脸颊上是带着点儿婴儿肥的,圆润饱满的脸蛋像颗滴着露珠的水蜜桃,如今双颊上的软肉已然不见,眉骨下面一双原本带着浅淡笑靥的水眸透着点点忧伤,不过深陷下去的眼窝倒衬得双眸深邃无边,依念的面容清丽犹在,只是退却了年少时的娇俏灵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历经洗练之后的庄静与淡然。这是无数次离别又重逢后依念的外观变化最大的一次,阚江川哪能不明白自己的妻子一次次在悬崖边上踩着钢丝走回来有多不容易,可是自己却没能牵住她的手,哪怕是一根竹竿......都没有,如今抱在怀里明显轻了许多的妻子成了阚江川一生的挂碍。
依念白皙的手指描摹着男人清瘦黝黑的面颊,阚江川本是冷白皮,皮肤白皙细腻得像个女人,现在整个黑下来倒显得五官更加立体,如雕塑般棱角分明。他伸手抓住在自己脸上游弋的柔滑指尖,故意咧嘴笑道:“黑了是吧,不光晒黑了,还吹老了呢。”不想这一抬手,手腕上的手表迅速滑落至小臂,松得不像样子。
依念定定地看着眼前的一幕,艰难地开口:“你现在多少斤啊?”
阚江川晃了晃手臂,手表在小臂上转着圈,嘿嘿笑着:“一百一吧,没事儿,瘦点儿精神,哈哈。”
依念咬着唇拍了拍男人的胸膛:“都成排骨了,还精神呢。”
依念是不想将已经过去的事情再拿出来卖惨,徒增不必要的烦恼,那不是她的行事作风。阚江川是怕提及往事勾起依念的伤心,两个人心照不宣地选择对之前的事暂时避而不谈。
深冬季节,小屋里有了久违的生气,好像室温都升高了似的,久别的夫妻终于团聚,自然有道不尽的千言万语,只是阚江川从依念的情绪中总能嗅出一点点淡淡的忧伤,这是之前所没有过的,原因不言自明。他要怎么做才能排解她内心的忧伤,还自己那个意气风发、活泼明媚的小妻子......
阚江川归家的第二天夫妻俩是在三家堡吃的晚饭,饭桌上依云心疼地看看这个,又瞧瞧那个,不住地叹气:“你说你们俩,一个个都瘦成什么样了,小念这一年多是元气没恢复过来,又上班那么远,不瘦才怪呢,小川你咋也这么瘦了呢?哪不舒服啊?”
阚江川瞄了一眼身旁的依念,昨天在家怕她听了心里难受都没敢说,现在依云当着大家的面问也不好瞒着了,遂伸手在桌下捏了捏依念的手,这才抬眸笑道:“二姐你不知道,就我去那个地方藏民的生活有多苦你们都想象不到,那是真正的大山里,当地一年四季的主食主要就是土豆,我们在那里一共待了八个月,有五个半月是光吃土豆,麦子打下来之后才吃到面食,但是麦子产量少,还有不少是青稞面,只能混合着土豆吃才行,中间有半个月没有粮食,就只能吃麸子了。”
“麸子呀?”依念诧异地转头看着阚江川。
“对,麸子皮掺土豆,或掺青稞面,然后上锅蒸,这个麸子皮单吃根本咽不下去,只能掺着吃。”
“我的天,这么困难呀,那你们吃土豆就什么菜呀?也不能干吃土豆呀。”依云不可置信地看着阚江川。
“二姐,还真让你说着了,那大山里根本就不种菜,也就房东大娘有时上山砍柴的时候能挖点野菜,算是见点儿绿菜叶,当地群众的生活真是苦,他们也不会做别的,平时三顿饭就是蒸土豆、烀土豆、烤土豆,连盐都没有,油就更别提了,后来我去公社开会买回来一包盐给了房东,他们这才知道吃饭的时候在一个陶瓷碗里倒一点点盐,大伙围成一圈拿土豆蘸盐沫吃。”
“我的妈呀,这也太困难了,比咱们早年间还穷,这你不瘦才怪呢。”依云直乍舌,看来这当兵的也是真不易。回头又看了眼静静没出声的依念:“小念啊,你上班那么远,光路上就够倒腾的,要是不爱做饭你俩就回来吃。”
阚江川笑了:“二姐,我不在家时你们都没少照顾念念,现在我在家,肯定能让她下班进屋就吃上现成的。”说完转身看向手肘拄着桌面托腮凝眸的依念。
“那行,你俩看着办吧。”依云也没再坚持。
冬日的港湾宁静又温馨,阚江川回来也有几日了,朝思暮想的妻子就在眼前,触手可及,但是无形中似乎有一种东西在禁锢着依念,让她走不出去,回复不到原来的状态,尽管她自己没有意识到,但是阚江川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得想想办法了......
“来来呀,去看看你三姨怎么还不回来,这都眼瞅着中午了。”依云抬头看着头顶的日头直叹气,之前像一束光一样的妹妹现在整个像换了个人似的,话少的可怜,没事儿就静静地坐在那里,也不知道心里想的啥,问也问不出来,只说没事儿。上个月听说阚江川进了大山里,连通信都中断了,这可怎么好......
依来顶着日头来到曙光厂的宿舍区,拐到依念家的楼前就见楼门口的地上散放着各种自行车零部件,车架子倒扣在地面上,依念坐在小板凳上正一样一样往上安装。阳光照射在瓷白的脸上洒下一抹极淡的粉色,只是这个粉不同于以往的健康嫣然,却透着一种虚弱的水光,泛着白。
依来紧走几步蹲下/身,心疼道:“三姨,你怎么自己修自行车呀?你让我二姨夫给你修不就完了吗,这修自行车哪是女人干的活呀。”
依念扯了扯嘴角,眸光暗淡地笑笑:“我自己能干的就自己干了呗,其实只要想干,什么都不是难事儿。”见依来怔怔地看着自己,遂抬眸冲她一笑:“真的,这车除了中轴我哪都卸下来过。”
“......”
依来心里说不出的酸楚,眼泪又在眼眶里打转,她蹲下身鼓起勇气隔着倒扣的车身试探道:“三姨,要不把这房子交了吧,你搬回去住,家里人还能互相照应着点儿,你一个人在这里太孤单了,连个说话的都没有。”
依念抬起脸惊愕地看着对面的女孩儿:“把房子交了?那怎么行,那你三姨父回来住哪?这里是我们自己的家,我哪也不去。”
“哎,三姨,你这么多年一直一个人在这里守着太苦了,要是身边有个孩子作伴还好点儿,这里里外外就你一个人,有个头疼脑热的连个端水的都没有。再说了,我三姨父一年就回来二十天,等我三姨父回来我去外屋住,或者回我爸那,把里屋腾给你们。”
依来一口气说了一大堆理由,依念的眼前像蒙上了一层薄雾,片刻,还是回过神来,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行,这里是我们两个人的家,是港湾,我怎么能随便离开呢。”
依来舔舔嘴唇,看来这事儿一时半会儿也说不通,只能徐缓图之了。
五一节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过去了,节后部里下达通知,要抽调所属各个厂矿的精兵强将筹建一个新的独立单位,地点就在沈城的北郊,毗邻清代皇陵。因为是一切从零开始,需要先成立一个筹建处,将各个部门的架子先搭建起来,依念是部里点名借调的,厂里和科里自然是不舍得放人,但上级的命令又不能违背,必须照章执行,只等着那边的几排砖房建好人就可以搬过去办公了,好在她的人事档案都还在曙光厂。
五月中旬依念突然收到了阚江川的来信,这算是一个意外之喜。读信才知道,阚江川在一个藏族基层大队担任支部书记,平时和藏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幸好每个月有一次去公社汇报工作的机会,这次就是在公社听说有工作人员去县城,可以帮忙将家信带到县里邮局发出,才当场写了信交给工作人员的。阚江川将自己的地址告诉了依念,说可以给自己写信,但是自己要一个月才能去一次公社,信从县城取回来都是放在公社的,得等到自己去了才能看到,同时再给她写回信,信从当地邮到沈城路上要半个多月,就是说两人一个月可以通一次信。这已经大大好于预期,好歹可以有亲人的音讯了,依念的内心总算得到了些许安慰。
一九六六年六月六日,一个非常凑巧且吉祥的日子,这天依念正式去筹建处报到。陵北距离东郊太远了,要穿过大半个沈城,曙光厂为去筹建处上班的职工出了一辆班车,每天接送职工上下班。车在三家堡路口正好有一站,依念每天早上要从家里走到三家堡去坐车上班。
筹建处位于清代皇陵的西侧,目前只是在一片空地上围成了一个院落,院内盖起几排红砖平房,条件简陋,一百多名先期人员都在这里办公,依念就这样开始了家与陵北的奔波。
依念头晕的毛病还是偶有发生,只是换了新的工作地点,这里又没有医务所,加之她本人又是很皮实的性格,只要不是大的病痛,都会被她自己忽略掉,能挺就挺过去了。所不同的倒是性格,之前明媚阳光的圆脸现在明显廋了一圈,虽然皮肤依旧瓷白莹润,甚至更加冰晶剔透,却不见了之前的红润。依念的这些变化家里人是看得到的,依云和依来几次试图劝说她搬回来住都没有成功。
时间就这样不紧不慢地划过,八月份依念听说外面闹的很欢,很多中学生都跑到外地去搞串/联,连依云上初中的大儿子都跟同学跑到了南方,也不知道下一步形/势会怎样发展,依念和大家都在观望着,还好,筹建处这里距离市区远,目前还是个世外桃源。
接下来的几个月形/势好像在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还好一方小院阻隔了外界的喧嚣,使里面的人可以不受干扰,安心工作。
夏日的灼热渐渐褪去,气温逐渐走低,凉意慢慢加重,冬季终于来临,又是一年的期盼与煎熬,好在每个月可以通一封家书,虽然不及时好在胜过杳无音讯,且距离团聚的日子越来越近,依念的心又开始回暖。
.
阚江川是十一月底结束在藏区的“社教”工作出了大山回到团司的,八个月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终于结束,他急忙向团里打报告申请休假,马不停蹄赶回了沈城。
又是一年零五个月的天各一方,山遥水迢、无处可及,再见时已非少年时的毛躁与冲动,
取而代之的只有百感交集与恍然如梦......
“你瘦了!”
“你也瘦了!”
依念二十几岁的时候脸颊上是带着点儿婴儿肥的,圆润饱满的脸蛋像颗滴着露珠的水蜜桃,如今双颊上的软肉已然不见,眉骨下面一双原本带着浅淡笑靥的水眸透着点点忧伤,不过深陷下去的眼窝倒衬得双眸深邃无边,依念的面容清丽犹在,只是退却了年少时的娇俏灵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历经洗练之后的庄静与淡然。这是无数次离别又重逢后依念的外观变化最大的一次,阚江川哪能不明白自己的妻子一次次在悬崖边上踩着钢丝走回来有多不容易,可是自己却没能牵住她的手,哪怕是一根竹竿......都没有,如今抱在怀里明显轻了许多的妻子成了阚江川一生的挂碍。
依念白皙的手指描摹着男人清瘦黝黑的面颊,阚江川本是冷白皮,皮肤白皙细腻得像个女人,现在整个黑下来倒显得五官更加立体,如雕塑般棱角分明。他伸手抓住在自己脸上游弋的柔滑指尖,故意咧嘴笑道:“黑了是吧,不光晒黑了,还吹老了呢。”不想这一抬手,手腕上的手表迅速滑落至小臂,松得不像样子。
依念定定地看着眼前的一幕,艰难地开口:“你现在多少斤啊?”
阚江川晃了晃手臂,手表在小臂上转着圈,嘿嘿笑着:“一百一吧,没事儿,瘦点儿精神,哈哈。”
依念咬着唇拍了拍男人的胸膛:“都成排骨了,还精神呢。”
依念是不想将已经过去的事情再拿出来卖惨,徒增不必要的烦恼,那不是她的行事作风。阚江川是怕提及往事勾起依念的伤心,两个人心照不宣地选择对之前的事暂时避而不谈。
深冬季节,小屋里有了久违的生气,好像室温都升高了似的,久别的夫妻终于团聚,自然有道不尽的千言万语,只是阚江川从依念的情绪中总能嗅出一点点淡淡的忧伤,这是之前所没有过的,原因不言自明。他要怎么做才能排解她内心的忧伤,还自己那个意气风发、活泼明媚的小妻子......
阚江川归家的第二天夫妻俩是在三家堡吃的晚饭,饭桌上依云心疼地看看这个,又瞧瞧那个,不住地叹气:“你说你们俩,一个个都瘦成什么样了,小念这一年多是元气没恢复过来,又上班那么远,不瘦才怪呢,小川你咋也这么瘦了呢?哪不舒服啊?”
阚江川瞄了一眼身旁的依念,昨天在家怕她听了心里难受都没敢说,现在依云当着大家的面问也不好瞒着了,遂伸手在桌下捏了捏依念的手,这才抬眸笑道:“二姐你不知道,就我去那个地方藏民的生活有多苦你们都想象不到,那是真正的大山里,当地一年四季的主食主要就是土豆,我们在那里一共待了八个月,有五个半月是光吃土豆,麦子打下来之后才吃到面食,但是麦子产量少,还有不少是青稞面,只能混合着土豆吃才行,中间有半个月没有粮食,就只能吃麸子了。”
“麸子呀?”依念诧异地转头看着阚江川。
“对,麸子皮掺土豆,或掺青稞面,然后上锅蒸,这个麸子皮单吃根本咽不下去,只能掺着吃。”
“我的天,这么困难呀,那你们吃土豆就什么菜呀?也不能干吃土豆呀。”依云不可置信地看着阚江川。
“二姐,还真让你说着了,那大山里根本就不种菜,也就房东大娘有时上山砍柴的时候能挖点野菜,算是见点儿绿菜叶,当地群众的生活真是苦,他们也不会做别的,平时三顿饭就是蒸土豆、烀土豆、烤土豆,连盐都没有,油就更别提了,后来我去公社开会买回来一包盐给了房东,他们这才知道吃饭的时候在一个陶瓷碗里倒一点点盐,大伙围成一圈拿土豆蘸盐沫吃。”
“我的妈呀,这也太困难了,比咱们早年间还穷,这你不瘦才怪呢。”依云直乍舌,看来这当兵的也是真不易。回头又看了眼静静没出声的依念:“小念啊,你上班那么远,光路上就够倒腾的,要是不爱做饭你俩就回来吃。”
阚江川笑了:“二姐,我不在家时你们都没少照顾念念,现在我在家,肯定能让她下班进屋就吃上现成的。”说完转身看向手肘拄着桌面托腮凝眸的依念。
“那行,你俩看着办吧。”依云也没再坚持。
冬日的港湾宁静又温馨,阚江川回来也有几日了,朝思暮想的妻子就在眼前,触手可及,但是无形中似乎有一种东西在禁锢着依念,让她走不出去,回复不到原来的状态,尽管她自己没有意识到,但是阚江川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得想想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