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到了宴席后,见到了此地真正的大商卓采,不似齐林满身华服,他一身暗蓝色照花锦青衣衫,双眉清目,和人说起话来也是和风细雨。从容的气度,是旁人比不了的。

    卓采这号人物,平日里他们是想见而不得见的,自然都是巴结谄媚。

    若说齐林是成都不可招惹的大商,那卓采在众人心中便是蜀商里真正的王。齐林在成都能不能是起势还是失势,全凭卓采一人做主。

    这顿饭齐林吃的并不快活,坐在卓采身边的周瑛,他第一次见。

    随即卓采郑重其事介绍,这是玉玲坊真正主事的人,不久前也成了官家锦坊的指教。

    不容小觑的年轻人,看上去比他们这些老家雀都稚嫩些,可这股闯劲让周瑛成为齐林的心腹大患。如今又与诸葛亮联手,怕是不好对付。

    三巡酒过后,周瑛单刀直入,直接提出,“如今蜀地锦坊是什么情况,想必各位也清楚,大家何必苦苦相斗。不如直接将手上的锦坊都转卖出去,官家锦司收来,也落得自在。”

    随后便在锦上写上数额。

    众人咋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不敢吱声,最后目光聚拢在齐林处。

    “怎么?玉玲坊也投靠了官家?”齐林不信周瑛会舍得将玉玲坊交出来,如此挣钱的营生可比官俸要吸引人。

    可看到周瑛点头,齐林有些吃惊,搞不懂周瑛如此拼命帮官府是为了什么。

    “官家锦司是打算以后要一家独大是吗?”齐林冷声道。

    周瑛轻笑,双手一摊道:“不然,齐君觉得诸位的商铺供货不上,还可以撑多久。”

    齐林刚要说话,周瑛毫不客气地打断道,“靠高价再把那些织工召回?无意义的以价争抢,凭一时意气又能撑多久呢?再过些时日,恐怕您和诸位,连这个价都没有了。”

    她说到最后瞄了眼齐林周遭的其他锦坊主事,神色都不太自在,尤其是说到连这个价都没有了。

    蠢蠢而动的气氛开始慢慢溢出。

    齐林觉得自己被卡住了喉咙,渐渐变得孤立无援,如今又被眼前这个年轻人拿捏住了。可他哪会服输。

    “难道如今你能直接做官家锦司的主?”齐林丝毫不留情面哼了声。

    对于齐林的羞辱,以及屋内剑拔弩张的氛围,周瑛并未放在心上,而是换了话头,从怀中掏出一个瓷瓶,递给旁边的侍从吩咐完,便看向卓采说道:“卓君,你这屋内来了贵客,怎没熏香招待?还要我舍爱。”

    不一会,屋内幽幽香气飘散。

    宴席上一般不会熏香,怕会影响菜品口味,周瑛不会不明白。这饶有深意的举动让卓采静观周瑛接下来的举动。

    “我这好香还是从东府得来,听闻是齐夫人赠予王太子,想必定是齐君得来的稀罕物,送去的王府。”

    结合这几天王太子落水的传闻,卓采便明白过来这件事与齐林有关,遂而看齐林的眼神愈加冷漠。

    齐林意识到卓采已经发现其中端倪,一旦坐实他参与暗害王太子,便不会再保他。

    不愿在这个话题上多停留,仓皇间齐林登时发狠,指着周瑛厉声道:“别忘了你只是一个小小指教,今夜议的价出了这个门能否作数,都是一回事。你当本君在蜀地经商多年是做邻家儿戏,买卖上的事讲究的就是一个凭据。”

    见齐林开始自乱阵脚,周瑛自信道:“凭据我可以签。”

    “你也配?”齐林冷眼看着周瑛,无比轻蔑。

    “齐君大可放心。”

    门外传来爽朗笑声,众人看去,只见诸葛亮摇着羽扇提步进来。

    高大挺拔的身形护在周瑛身旁,虽是笑得温和儒雅,但自带官威,凛冽之气让齐林的气焰灭下去许多。

    “做买卖,信誉才是最重要的。”诸葛亮摇着羽扇,不紧不慢地说完,“听闻齐君不仅做锦坊的生意,稻米的营生也做。那做这贩卖稻米的生意,是否也这般讲信誉。”

    余下的话不需明说,齐林也明白,诸葛亮已查到他的头上,私自贩卖稻米,加上谋害王太子,罪上在罪。

    生死只在一瞬间。

    齐林垂下头去,放弃挣扎,只得松口。

    “我签。”

    剩下那些锦坊主事,面面相觑,立刻附和。

    自认倒霉的齐林回到府中,气地把书房的账册砸了一地,他被诸葛亮将了一军,整个蜀地的锦坊产业都被诸葛亮的锦司悉数吞并,他不甘心也得认,不舍弃锦坊,还有更大的罪责在等着他。留的青山在,他才能图来日。

    可愤怒过后,只剩下隐隐不安,头顶上就像悬了一把剑。诸葛亮手握的把柄如同利剑,随时要向他刺来。他不知是何时,这才是最恐惧的地方。

    可人总不能坐以待毙。诸葛不杀他,他自杀诸葛。

    月明星稀之夜,周瑛被诸葛亮带去了一个田庄,两人坐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虫鸣声响彻耳旁。这样放松的环境,周瑛深深呼吸一口气,像是要把这些时日积攒在心口的浊气都排个干净。

    喝到香甜的桑葚酒,周瑛更是惊讶此处小小的田庄,竟能酿造出如此上等的桑葚酒。诸葛亮笑而不语,只顾倒酒添杯。

    远处炊烟袅袅,田庄里孩童嬉闹的声音衬得此刻无限美好。

    还记得初至成都,见到四散的流民,他又想起当年游历时在坞堡的场景,可怜却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波不安势力。百姓失去生路,骚乱案件只会更多。

    于是他招抚大量流民,收缴无主的荒地,作为官庄,出钱招募流民耕种,并分属给他们田地。因此受惠的农民不计其数,组织开垦的荒田越来越多。

    除此之外,通晓水利的诸葛亮还教百姓修建沟渠,制造灌溉工具,从远处的河流的引水,凿池蓄水,种树养家畜,使百姓能在此处,在他的治理下开启新的生活。

    兵定汉中,占据巴蜀,诸葛亮所提出的跨有荆益二州的宏图步略最关键的一步已经实现,将来便能北伐两路夹攻中原。

    这一天他等了许久,当初刘备入主巴蜀时,无数臣下上奏尊刘备为蜀中王,毕竟那时曹操刚进爵魏王不久。可诸葛亮力排众议,坚决不允上书尊刘备为蜀中王。

    他顶住众臣诋毁的压力,和刘备促膝长谈了一整夜,他希望刘备能如汉高祖刘邦那样打出关中,继而得以一统天下。

    如他所愿,刘备“汉中王”的诏令昭至天下,如今的汉中王才能真正能与曹操分庭抗礼。

    这天下终究不是曹氏的天下。若敢代汉为帝,亦可伐逆复汉。

    诸葛亮关于锦官城的宏图伟业正在徐徐铺开,他所提出的隆中对正一点点实现。

    他敬周瑛一杯酒,“此次若无玉先生,恐是不能成事。只是如今你的锦坊也不在了,该如何补偿?”

    周瑛豁达一笑,她苦心经营快一载的锦坊,为了帮眼前这个人,算是彻底搭进去了。

    “后悔吗?”眼前这个人像是有读心术一般,读出了她眼眸中不经意流露出的惋惜。

    周瑛也在问自己的心,走上这条路不能回头,后悔吗?

    “你会好好待那些织锦娘吗?”她严肃问道。

    见诸葛亮点头。周瑛轻松一笑,那便不悔。

    “她们拥有最精湛的手艺,却无法得到最公平的俸薪,比起我的锦坊,我更惋惜她们。所以,愿将军您可以善待她们。”周瑛端起酒杯回敬。

    诸葛亮感叹锦坊变大,人才却少,蜀中人才还是缺少。没有蜀中大族的支持举荐,难有人才出现至汉王府中,为刘备所用。仅靠他一人之力如何发现辽阔的蜀中珍宝。

    周瑛提议举办会试,应邀贤良前来应试,这样也给那些无处得举荐之人一点出路。

    此举让诸葛亮豁然开朗,也许这是最好的办法。

    周瑛的脸红扑扑,黑夜之下的醉意弥漫四方,星光并不明显,所以她可以肆无忌惮的盯着赏析眼前这个人。

    他的眼睛如同他的名字一般,亮如星辰般璀璨。

    直到一双温厚的手触碰到她的脸颊和腰间。带着桑葚酒的甜腻香气从鼻腔喷洒至她的脸上,这份触感让周瑛恍如初醒。

    一瞬间,周瑛从他的怀中挣脱开来,别过脸去。

    一切发生的有些猝不及防,诸葛亮自觉失态,清了清嗓子。

    柔和的月光之下,两人都显得有些尴尬。

    还没等诸葛亮反应过来,周瑛立刻起身,离诸葛亮有八丈远,简单行了礼,便道:“将军告辞,我先回了。”

    话音刚落,诸葛亮还未来得及张口,就看眼前的周瑛一溜烟的朝着田庄跑去,提着衣裙狂奔不止,猛然间脚步不稳,跌落到旁边的土堆上,溅起尘土飞扬。

    他刚想起身,就看周瑛爬的比他还快,也不顾及泥泞缠身,头也不回的消失在黑幕中。

    “这酒是醒了吗?”诸葛亮笑。

章节目录

玉台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伯研不是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伯研不是言并收藏玉台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