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兰领着婢女进屋时忍不住舒缓一口气,嫁衣绣成的日子正好赶上三九天,老天爷应景地降了雪,又刮起北风,短短几步路几乎要将人冻僵,听说北地还更冷些,不知那里的百姓是如何生活下去的。
折兰唤了一声“小姐”转身从婢女通红的手上接过托盘和妆盒,一一摆放到高桌上。
天色暗沉,室内摆了烛火,隐隐绰绰照耀光滑精美的黄金凤冠,主石是一枚散发柔光的圆润珍珠,成色直逼上等东珠,剩下的簪钗以小颗红宝石作缀,既不喧宾夺主,又显得主人娇艳有气色。
折兰却一点笑不起来
打眼一瞧这室内最清冷的不是漆墨的窗棂,暗沉的摆设,不是孤绝寂白的天地,而是坐在窗前的人。
大红的嫁衣搭在屋内任何一人身上都能彰显出喜色,让人联想到喧嚣的唢呐和人潮,唯独梁雨洁披上的时候,漫天飞雪都似纸钱零落。
梁雨洁堪称枯瘦的手指流连于嫁衣之上,目光关注至极。
折兰帮着梁雨洁试过嫁衣,记下细微不足,又服侍她褪下衣裳,听见小姐说:“你看这嫁衣,像不像鲜血染就的。”
掺杂金丝织成的衣料,鲜亮如豆蔻枝头,可惜,太亮了。
折兰能长久留在流霜院,除了本事,还有分寸,她不问梁尚书与小姐说了什么,也不问小姐为何如同被抽掉生气一般寝食难安,她只在小姐问她时回答:“鲜血大多也是暗的,唯有喉咙旁的血液溅出是鲜红的,且时辰久了也会发暗泛黑”
——“割开他们的喉咙,如何?”
梁雨洁五指聚力,深深嵌入手背。
“……好。”
————————
婚期定在阴历腊月初一,宜嫁娶,宜出行,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裹着红布红纸的糖果和铜钱碎银撒了一路,贺语祝词洋洋洒洒满街,声势之大,连内院的女眷也恍若耳畔。
全福人是容殊出了名的好命人,半生顺遂无波折,又是古道热心肠,一年到头帮衬喜事,见惯各色人生,百态人事,幸福的,悲愤的,心如死灰的,冥冥之中自有一种直觉,能预见眼前人的未来。
老夫人看梁雨洁如一朵花苞缓缓开放,展现惊人的美丽,看她在众人恭贺中佯装娇羞,清粼粼的眼中漫上情意也是冷的。
轮到老夫人梳头时,她上前缓慢而坚定地说着那些烂熟于心的祝词,梁雨洁抬眼被她的眼神烫得一惊。
梁雨洁已经很久没有看见过这样无奈又暗含责备的眼神了,像是看家中不懂事、执拗的孩子,她好像在问——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梁雨洁移开眼。
老夫人象征性地梳了几下,退开到一旁看梁雨洁再次被众人淹没,心里缓缓吐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近几年她经手的新娘一个赛一个惊艳出挑,像秋末绚烂凄美的荼靡,分明是好事却让人觉得是不祥之兆。
背梁雨洁入轿时,梁遥稳稳托住她,走得坚定但一路无话,直到轿帘垂落才依稀传来两个字。
“等我。”
梁雨洁泛起几个月来以来第一个真心实意的笑,转眼又被苦涩掩盖。
阿遥还是那么别扭又天真。
这大概是她教给他的最后一课了,有些事能等,有些事却不能。
白沐阳捏着成府中规中矩的请帖挑眉,有时候家里没个女主人确实不行,本就想不去,看着这寡淡的请帖就更不想去了。
桑梓看天色不早了,忍不住催促:“殿下,再拖下去新娘都要拜堂了。”
“急什么,隔条街的事,再说这宴会的主角还不一定是谁呢,我不进府,谁会开场?”白沐阳有些索然无味,意兴寡淡,虽说一切都是博弈,她也没吃亏,被逼着上赶着跳坑总归有些憋闷。
最后白沐阳还是卡着时辰踏入大堂,司仪礼者正好笑容满面扬声“吉时已到”。
三拜过后,白沐阳看着逐渐隐没远去的新娘,再看笑容满面的成坚,眼神幽暗讥讽。
成婚于女子而言,到底意味了什么。
瞥了眼蠢蠢欲动的“茶壶”、“酒壶”,白沐阳施施然起身自己去了后院。
托满目大红的福,人人都像是被通了七窍皆是舌灿莲花、能说会道之辈,赞扬着门当户对,佳偶天成——或许他们真的这般以为。
白沐阳与梁雨洁连点头之交也算不上,便不去新房凑热闹,看似漫无目的在后按闲逛,一路如入无人之地。
穿过厢房,廊亭,花园,成府后院伫立着一株两人合抱之大的古槐。都说木通灵,槐尤甚,或许正因如此,它才于此存活至今。浓荫之中系着无数红绸风铃,叮当作响。
楚休戈于树下长身玉立,含笑回头,谦谦君子,如玉郎君。
白沐阳自如上前,牵着楚休戈的袖子,轻快道:“在等我?”
暮色落到白沐阳脸上留下斑驳光影,眼瞳极亮,盈盈笑语。
楚休戈抬起手,以便白沐阳不费力,他本来也想做出一副看心上人的迷恋神情,尝试一下后发现那种仿佛下一刻就能赴死归西的“深情”实在不适合他,只能努力柔和表情:“嗯,在等你。”
白沐阳忍不住掩唇别过眼。
楚休戈故作苦恼:“殿下为何如此娴熟?”
白沐阳莫名有些心虚:“大抵是天赋异禀。”
楚休戈眯了眯眼,慢吞吞“哦”了一声,白沐阳难得词穷,卖乖一笑。
楚休戈逗弄一下便轻轻放下,他知道白沐阳的性子,既然站在他的面前,前尘往事必定皆已放下,何必揪住不放。
二人皆是惊艳绝伦之人,哪怕暮色四合,身影模糊,远远看去,依旧是一片郎情妾意。
如果他们不是敌国公主和将军的话。
成府这株古槐放眼整个容殊也是极为人称道的,每逢宴请时带领众人在此处闲谈一番似乎已是惯例,万万没想到,竟遇上这么一桩事。
楚小将军终于被逼疯了?众人如是想道。
楚休戈疯没疯不一定,宾客中有几人眼看是真的喘不上气了,战栗半晌,也只能恨恨甩袖:“红颜祸水,误国之兆!”被人拍了一下,才悻悻住嘴。
成家是秦谦彬外祖家,成坚又是他的亲舅,故今日专程出宫赴宴,撞上此景并没有什么很明显的神色波动,只温声邀宾客回席。
可惜精心备好的席面是无人有心品尝了,人潮如雨滴落湖,沙沙攘攘,且成坚已过而立,位高权重,好友也不再是上头劝酒的毛小子,这场喜宴如同寻常宴会一般,人人聚拢闲谈。
新房众人也听见外头热闹渐歇,正面面相觑,成坚正好大步而来,一时恭贺又起。
随着金杆扬起,红盖垂落,梁雨洁胭脂描抹的红唇缓缓勾起,绽放出一朵温柔花。
于是众人便瞧见一双含情眼欲语还休,眼光流转能酥人半边身子,别说男子,就是女子也心神恍然。
成坚见识过千丈软红,有红楼中惑人的舞姬,有楚馆中清冷的清倌,如玉肌理,丰盈情意,多的是有人心情愿奉上。
但梁雨洁不同,谁都知道,她是容殊最遥远的月,最不可亵玩的兰,人们甚至会在私下里谈论可嘉公主的红妆,而不会染指半分梁雨洁的裙角,因为她的目光不会为任何人而停留,谁也得不到她。
可现在,她停下了。
成坚已经很久没有像个毛头小子一样手足无措,线下却拿不稳小小一个酒盏。他失了理智,失了分寸,自然发现不了那垂下的眼眸中凛冽的寒光。
————————
听到暗卫的禀告,容帝大笑起来,笑到咯血还在笑。
“芳草常萋萋,离人泪眼休……”他念叨着不成文的词句,“眼看粉红衰,眼看高楼倒。斜阳半山晖,弯月照夜单……”
不像是触景生情的酸诗,像是想拼死抓住的岁月从指缝流逝之时残存的心如死灰。
每个即将腐朽的生命的目光总是复杂的,那是时间的重量。
他靠在厚重宽大的椅子里,像老去的鹰,磨砺着尖喙,伺机给最后的美餐致命一击:“白沐阳当了十几年织网的渔民,套索的猎手,朕头回见她就知道她是怎样的人,更知道她逃不出劝谨的目光,就像飞蛾逃不出追逐光的命运一样,爱上这样的人,她注定流离……”如他一般,算计一生,却逃不出一株秋末垂落的秋海棠。
可惜这样的人活得太分明,分明到漫长的人生找不到可以插足的间隙,只能遗憾擦肩。
————————
比接近年关的热闹更骚动的是暗潮,楚家是巍峨大山,楚休戈是不摧城墙,可如今山要移,城要跑,这可如何了得?
容殊城的人安逸太久了,久到忘记烽火的距离不过南北,不过百年,一夜之间,他们仿佛突然被狠狠笞打,一鞭子打得他们头破血流,头晕目眩。
可惜碍于各种各样的缘由,他们纷纷选择按兵不动,将目光投向皇城,毕竟安抚臣下也是君王之职责,不是吗?
容帝怎么可能给予他们回应。
心思在日复一日的失望中浮躁起来,奈何年关已至,谁也不想在这大好的日子触容帝霉头,等到封笔也未定下半点章程。
在满城红联中,春节到了。
折兰唤了一声“小姐”转身从婢女通红的手上接过托盘和妆盒,一一摆放到高桌上。
天色暗沉,室内摆了烛火,隐隐绰绰照耀光滑精美的黄金凤冠,主石是一枚散发柔光的圆润珍珠,成色直逼上等东珠,剩下的簪钗以小颗红宝石作缀,既不喧宾夺主,又显得主人娇艳有气色。
折兰却一点笑不起来
打眼一瞧这室内最清冷的不是漆墨的窗棂,暗沉的摆设,不是孤绝寂白的天地,而是坐在窗前的人。
大红的嫁衣搭在屋内任何一人身上都能彰显出喜色,让人联想到喧嚣的唢呐和人潮,唯独梁雨洁披上的时候,漫天飞雪都似纸钱零落。
梁雨洁堪称枯瘦的手指流连于嫁衣之上,目光关注至极。
折兰帮着梁雨洁试过嫁衣,记下细微不足,又服侍她褪下衣裳,听见小姐说:“你看这嫁衣,像不像鲜血染就的。”
掺杂金丝织成的衣料,鲜亮如豆蔻枝头,可惜,太亮了。
折兰能长久留在流霜院,除了本事,还有分寸,她不问梁尚书与小姐说了什么,也不问小姐为何如同被抽掉生气一般寝食难安,她只在小姐问她时回答:“鲜血大多也是暗的,唯有喉咙旁的血液溅出是鲜红的,且时辰久了也会发暗泛黑”
——“割开他们的喉咙,如何?”
梁雨洁五指聚力,深深嵌入手背。
“……好。”
————————
婚期定在阴历腊月初一,宜嫁娶,宜出行,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裹着红布红纸的糖果和铜钱碎银撒了一路,贺语祝词洋洋洒洒满街,声势之大,连内院的女眷也恍若耳畔。
全福人是容殊出了名的好命人,半生顺遂无波折,又是古道热心肠,一年到头帮衬喜事,见惯各色人生,百态人事,幸福的,悲愤的,心如死灰的,冥冥之中自有一种直觉,能预见眼前人的未来。
老夫人看梁雨洁如一朵花苞缓缓开放,展现惊人的美丽,看她在众人恭贺中佯装娇羞,清粼粼的眼中漫上情意也是冷的。
轮到老夫人梳头时,她上前缓慢而坚定地说着那些烂熟于心的祝词,梁雨洁抬眼被她的眼神烫得一惊。
梁雨洁已经很久没有看见过这样无奈又暗含责备的眼神了,像是看家中不懂事、执拗的孩子,她好像在问——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梁雨洁移开眼。
老夫人象征性地梳了几下,退开到一旁看梁雨洁再次被众人淹没,心里缓缓吐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近几年她经手的新娘一个赛一个惊艳出挑,像秋末绚烂凄美的荼靡,分明是好事却让人觉得是不祥之兆。
背梁雨洁入轿时,梁遥稳稳托住她,走得坚定但一路无话,直到轿帘垂落才依稀传来两个字。
“等我。”
梁雨洁泛起几个月来以来第一个真心实意的笑,转眼又被苦涩掩盖。
阿遥还是那么别扭又天真。
这大概是她教给他的最后一课了,有些事能等,有些事却不能。
白沐阳捏着成府中规中矩的请帖挑眉,有时候家里没个女主人确实不行,本就想不去,看着这寡淡的请帖就更不想去了。
桑梓看天色不早了,忍不住催促:“殿下,再拖下去新娘都要拜堂了。”
“急什么,隔条街的事,再说这宴会的主角还不一定是谁呢,我不进府,谁会开场?”白沐阳有些索然无味,意兴寡淡,虽说一切都是博弈,她也没吃亏,被逼着上赶着跳坑总归有些憋闷。
最后白沐阳还是卡着时辰踏入大堂,司仪礼者正好笑容满面扬声“吉时已到”。
三拜过后,白沐阳看着逐渐隐没远去的新娘,再看笑容满面的成坚,眼神幽暗讥讽。
成婚于女子而言,到底意味了什么。
瞥了眼蠢蠢欲动的“茶壶”、“酒壶”,白沐阳施施然起身自己去了后院。
托满目大红的福,人人都像是被通了七窍皆是舌灿莲花、能说会道之辈,赞扬着门当户对,佳偶天成——或许他们真的这般以为。
白沐阳与梁雨洁连点头之交也算不上,便不去新房凑热闹,看似漫无目的在后按闲逛,一路如入无人之地。
穿过厢房,廊亭,花园,成府后院伫立着一株两人合抱之大的古槐。都说木通灵,槐尤甚,或许正因如此,它才于此存活至今。浓荫之中系着无数红绸风铃,叮当作响。
楚休戈于树下长身玉立,含笑回头,谦谦君子,如玉郎君。
白沐阳自如上前,牵着楚休戈的袖子,轻快道:“在等我?”
暮色落到白沐阳脸上留下斑驳光影,眼瞳极亮,盈盈笑语。
楚休戈抬起手,以便白沐阳不费力,他本来也想做出一副看心上人的迷恋神情,尝试一下后发现那种仿佛下一刻就能赴死归西的“深情”实在不适合他,只能努力柔和表情:“嗯,在等你。”
白沐阳忍不住掩唇别过眼。
楚休戈故作苦恼:“殿下为何如此娴熟?”
白沐阳莫名有些心虚:“大抵是天赋异禀。”
楚休戈眯了眯眼,慢吞吞“哦”了一声,白沐阳难得词穷,卖乖一笑。
楚休戈逗弄一下便轻轻放下,他知道白沐阳的性子,既然站在他的面前,前尘往事必定皆已放下,何必揪住不放。
二人皆是惊艳绝伦之人,哪怕暮色四合,身影模糊,远远看去,依旧是一片郎情妾意。
如果他们不是敌国公主和将军的话。
成府这株古槐放眼整个容殊也是极为人称道的,每逢宴请时带领众人在此处闲谈一番似乎已是惯例,万万没想到,竟遇上这么一桩事。
楚小将军终于被逼疯了?众人如是想道。
楚休戈疯没疯不一定,宾客中有几人眼看是真的喘不上气了,战栗半晌,也只能恨恨甩袖:“红颜祸水,误国之兆!”被人拍了一下,才悻悻住嘴。
成家是秦谦彬外祖家,成坚又是他的亲舅,故今日专程出宫赴宴,撞上此景并没有什么很明显的神色波动,只温声邀宾客回席。
可惜精心备好的席面是无人有心品尝了,人潮如雨滴落湖,沙沙攘攘,且成坚已过而立,位高权重,好友也不再是上头劝酒的毛小子,这场喜宴如同寻常宴会一般,人人聚拢闲谈。
新房众人也听见外头热闹渐歇,正面面相觑,成坚正好大步而来,一时恭贺又起。
随着金杆扬起,红盖垂落,梁雨洁胭脂描抹的红唇缓缓勾起,绽放出一朵温柔花。
于是众人便瞧见一双含情眼欲语还休,眼光流转能酥人半边身子,别说男子,就是女子也心神恍然。
成坚见识过千丈软红,有红楼中惑人的舞姬,有楚馆中清冷的清倌,如玉肌理,丰盈情意,多的是有人心情愿奉上。
但梁雨洁不同,谁都知道,她是容殊最遥远的月,最不可亵玩的兰,人们甚至会在私下里谈论可嘉公主的红妆,而不会染指半分梁雨洁的裙角,因为她的目光不会为任何人而停留,谁也得不到她。
可现在,她停下了。
成坚已经很久没有像个毛头小子一样手足无措,线下却拿不稳小小一个酒盏。他失了理智,失了分寸,自然发现不了那垂下的眼眸中凛冽的寒光。
————————
听到暗卫的禀告,容帝大笑起来,笑到咯血还在笑。
“芳草常萋萋,离人泪眼休……”他念叨着不成文的词句,“眼看粉红衰,眼看高楼倒。斜阳半山晖,弯月照夜单……”
不像是触景生情的酸诗,像是想拼死抓住的岁月从指缝流逝之时残存的心如死灰。
每个即将腐朽的生命的目光总是复杂的,那是时间的重量。
他靠在厚重宽大的椅子里,像老去的鹰,磨砺着尖喙,伺机给最后的美餐致命一击:“白沐阳当了十几年织网的渔民,套索的猎手,朕头回见她就知道她是怎样的人,更知道她逃不出劝谨的目光,就像飞蛾逃不出追逐光的命运一样,爱上这样的人,她注定流离……”如他一般,算计一生,却逃不出一株秋末垂落的秋海棠。
可惜这样的人活得太分明,分明到漫长的人生找不到可以插足的间隙,只能遗憾擦肩。
————————
比接近年关的热闹更骚动的是暗潮,楚家是巍峨大山,楚休戈是不摧城墙,可如今山要移,城要跑,这可如何了得?
容殊城的人安逸太久了,久到忘记烽火的距离不过南北,不过百年,一夜之间,他们仿佛突然被狠狠笞打,一鞭子打得他们头破血流,头晕目眩。
可惜碍于各种各样的缘由,他们纷纷选择按兵不动,将目光投向皇城,毕竟安抚臣下也是君王之职责,不是吗?
容帝怎么可能给予他们回应。
心思在日复一日的失望中浮躁起来,奈何年关已至,谁也不想在这大好的日子触容帝霉头,等到封笔也未定下半点章程。
在满城红联中,春节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