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还未亮,乌长离收拾好东西走出山神庙,回身关门时,一双手紧急地攀住了门板。
“长离!等一下!”仇秋喊道。
乌长离看着他,放下双手,道:“仇公子,若无要事,我们就此别过。”
仇秋一瘸一拐地迈出门,摇摇头道:“我跟你一起走。”
乌长离沉默片刻,道:“我昨日救你只是报答往日之恩,你不必因此挂怀。”
仇秋挠了下后脑勺:“这我知道,但……眼下叶无乡知道你还活着,我担心他会害你。”
乌长离侧头望了一眼山头上隐约的日色,思索片刻,道:“我要赶去邛城,你若想同行那便跟着吧。”
言罢,她戴上斗笠,转身往东面山坡走去。
仇秋心情稍稍宽慰,拾起门边一根木棍,跛足快步跟上去。
三日后,乌长离与仇秋抵达邛城。城门两侧架起长长的粥棚,许多流民正排队领取米粥与馒头。
乌长离撩起黑纱一角,远远望向这细长的队伍,逡巡半晌,最后将视线落在邛城城门之上。
“长离,你来过这里?”仇秋侧身看见她半只眼睛,察觉她眼神里似有若无的细腻情绪。
乌长离点一下头:“嗯。”她放下黑纱,径直绕开人群往后山走去。
仇秋望一眼城门上的“邛城”二字,压了压兜帽,快走两步跟上乌长离。
邛城大雪初霁,林中犹有余雪,飞鸟出巢,抖落树上许多水珠。
仇秋没来过此地,只跟在乌长离身后不言不语,当他以为乌长离会继续沿着山路上山时,她忽然转脚走进了林中。
林中满是被大雪压断的树枝树叶,乱七八糟,很不好走,然而乌长离行动轻盈,灵巧地越过重重障碍,来到一棵大树底下。
土地平坦无奇,仇秋看着乌长离蹲下身,她从包袱中取出一叠纸钱,揭开火折,一言不发地点燃了纸钱。
微风吹过,一张纸钱从乌长离手中翻飞出去,仇秋弯腰接住了它,蹲下来递给乌长离。
乌长离抬头看他,道:“多谢。”
仇秋:“不用客气。”
乌长离将纸钱丢进火中,纸钱很快化为灰烬。
待火熄灭,地上只余一层薄薄的粉末,乌长离提起包袱,回到山路,刚迈出两步,突然回头看向仇秋:“你要与我一同上去?”
仇秋呆呆地看着她,问道:“可以吗?”
乌长离沉思片刻,道:“你就在这里等我吧,我很快回来。”
仇秋虽有些不放心,但也不愿打搅她,所以点头应是。
乌长离上一次来到此地已是四年前,山林树色更易,许多东西都已不同,她行至山巅,远处群山苍苍茫茫,风夹杂着枯木的气息,撩开了她斗笠外围的黑纱。她蹲下来烧纸钱,火苗跳动,几乎要燎到手腕,她却并未躲避,直至一摞纸钱全数烧化。
空寂的山谷中传来悠长肃冷的鸟鸣,一个青衣人从草丛中走出来,停在了乌长离近侧,他取下腰间酒壶,不徐不疾地浇淋在草丛中。
“有缘无处不相逢,长离姑娘,许久未见,近来可好?”青衣人朗声道。
乌长离早察觉此人的存在,但他似乎并未恶意,至少在她祭拜夫子的全过程中什么动作也没有。
“……师先生?”乌长离站起来,转身看向来者面容,往日的情景在脑海里翻动。
不知道该说她记忆超群,还是该说师天南容貌永驻,总而言之,乌长离几乎一秒钟就认出了他。
师天南永远一副温和带笑的模样,任谁看了都只会赞一声“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长离姑娘,还记得我呀?”师天南笑吟吟地盖上酒壶盖子,另一手抽出腰间的白扇。
乌长离:“师先生曾赠我一珍本《道德经》,记忆犹新。”
“呵呵,”师天南负手而笑,“那本书是我先师所赠,劳姑娘你铭记至今了。”
乌长离思忖片刻,明白其中来龙去脉,道:“原来先生是游既济前辈的弟子,那么,先生来此是祭拜恩师?”
“姑娘竟知道此地是先师安息之所?”师天南难得地显露惊讶。
乌长离道:“机缘巧合下得知。”
师天南低首看见地上的灰烬,笑道:“那长离姑娘又是来此祭拜谁呢?”
乌长离应道:“一位前辈。”
师天南若有所思地点一点头,转身朝向她,温和道:“姑娘可要去寒舍一坐,算上往日情分,你我也算师徒一场。”
乌长离道:“先生美意,长离本不该拒绝,只是我还有一位朋友在山底等候,若我二人一同前往,恐怕会搅扰先生静修。”
师天南一展白扇,淡笑道:“这有何妨?既是姑娘好友,师天南更当好生招待。”
乌长离沉吟片刻,终是应道:“那便多谢先生了。”
仇秋站在树下警惕地巡视周围,眼神不知道多少次落到空空荡荡的山路上。
不一会儿,路上终于出现乌长离那青灰色的身影,他正欲跑上去迎接,才发觉了乌长离身后还跟着一个人。
仇秋方才一直在上山的必经之路上守候着,期间绝没有人上过山,那么乌长离身后的人必定是先前上去的。
仇秋按了按衣袍,将弯刀隐藏好,走上前喊道:“长离……师天南?!”
他脸色乍变,闪至乌长离身侧,抽出弯刀格在师天南身前,模样好似发怒的豹子。
乌长离扭头看向仇秋,问道:“仇公子,你认得师先生?”
师天南绝没想到仇秋居然在乌长离身边,诧异又好奇地看了看两人,轻笑道:“仇秋,仇大侠。”
他语气轻快,温柔如水,但仇秋看了只想一刀旋了他的脑袋。
“你给我闭嘴!”仇秋恶狠狠地骂道,旋即抬手护住乌长离,急切道,“长离,他不是什么好人,你别信他的鬼话!”
乌长离不知他们有什么过节,面露疑惑,她看了看师天南,道:“师先生,仇秋大侠就是我说的那位朋友。”
仇秋扭头见她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心里更加着急,脱口而出:“你可知这狗贼……”他忽得哑住,没再往下说。
旁人不知道,仇秋还不清楚吗?当年叶无乡追杀乌长离,害得她坠崖遇险,这可全拜师天南所赐!但如今他竟不知该从何处说起!
乌长离第一次见仇秋如此气愤,想来二人之间的过节不是小事,她顿了顿,说:“仇公子,我已答应师先生去他府上歇息,你若有事,可以先行离开。”
“长离!”仇秋急道。
师天南展开扇子,从容地看向仇秋:“仇公子,你我也算故交,若是不弃,不妨与长离同去寒舍一聚。”
“呵呵!”仇秋瞪他一眼,冷笑道,“好啊,反正我早想取你狗命了!”
师天南轻勾嘴角,掸掸袖口上的碎叶,轻飘飘地绕过二人:“二位随我来吧。”
仇秋对着他的背影暗骂几句,直到乌长离绕过自己身侧,才忙忙跟上去。
*
三人来到邛城的郡守府外,两个小厮见了师天南,立即出来迎接:“先生回来了,主簿大人正有急事找先生商量!”
师天南:“大人现在何处?”
小厮:“大人在书房等候先生,说先生回来立刻去见他。”
“嗯。”师天南应道,“这是我的两位朋友,劳你带他们去我院中休息。”
小厮侧头,看见乌长离二人一个戴个斗笠,一个戴着兜帽,均是神神秘秘,不免心生犹疑。
师天南道:“我会与府君交代,你不必担忧。”
小厮这才点头说好,领乌长离二人进府去。
乌长离一边走一边打量这个郡守府,府内仆人不多,也不曾见得什么奇花异草、奇石假山,处处都是一副朴实布置。
“这里就是东院了,两位稍候,小人去取吃食。”小厮道。
乌长离望了一眼园内的半池枯水,谢道:“有劳。敢问城中哪里有大夫和药铺?”
“大夫?”小厮的小眼睛打量乌长离,“姑娘是要看病吗?府中就有大夫,我去请他过来。”这毕竟是客卿的贵客,小厮不敢怠慢。
乌长离点一点头:“多谢。”
小厮拜一拜,离去。
仇秋一路上都非常警惕,尤其进入府中后,更是对身边的一草一木都观察入微了。
乌长离看了他的肩膀一眼,道:“进去吧。”
仇秋收回眼,点头说好。
正在这时,院内忽然传来温柔的女声,声音由远及近:“师先生,师先生回来了?”
一个蓝衣的俏丽女子从廊上跑过来,脸上尽是喜悦,但一看院门口立着的分明是陌生的人影,脚步便一步步慢下来,走到了乌长离二人跟前。
“二位是师先生的朋友吗?”女子温柔地笑道。
乌长离透过薄薄的黑纱看清女子的容颜,眼神微微停滞,顷刻后,她缓缓问道:“你是……双儿姐姐?”
南双美目睁圆,惊愕万分:“你,你是……?”
乌长离深吸了一口气,左手解下斗笠,露出白皙清丽的面容:“我是长离,双儿姐姐,好久不见。”
南双难以置信地僵立在原地,手指缓慢地卷缩起来,她颤声道:“长离,长离……你还活着?”
乌长离看见她眼中闪烁的泪光,迈入院内,伸手拉住她的手:“我还活着,你呢?是师先生救你出来的吗?”
南双上前抱住她,眼泪止不住地滚落:“长离,长离,南山村没了,他们都死了……呜呜……”
乌长离唇角发紧,抬手抚住南双颤抖的身体,安抚道:“我知道,我都知道。”
南双抱着乌长离大哭不止,直到小厮领着大夫走到门口,十分纳闷地望向相拥的二人,疑惑道:“这难道是南姑娘失散多年的亲人?”
仇秋低头瞥一眼小厮,示意他不要吵嚷。
片刻,南双松开乌长离,转身背对众人擦干眼泪,回头朝小厮道:“你来找先生吗?他现在还没回来。”
小厮摇摇头,指了指乌长离道:“是这位姑娘请的大夫。”
提着药箱的老大夫这才从院门外探出头来,问道:“病人是哪位?”
乌长离对南双点头示意,上前道:“请大夫替这位公子看看伤。”
仇秋一愣,他没想到乌长离是为他请的大夫。
老大夫走到仇秋跟前,从头至脚地打量一转他,眯着眼睛问道:“什么伤?”
仇秋没理他,只看向乌长离,眼中似有深意。
乌长离走到仇秋身侧,对大夫说:“他遭遇雪崩,滚下了山崖,浑身是伤,劳烦大夫为他好好医治,银两我会付清。”
仇秋低头看她,正欲说话,却被乌长离的眼神止住。
“仇公子,好好看病吧。”她道。
南双走上前,对大夫笑道:“冯大夫医术精妙,半只脚进了地府的尚且能拉回来,何况这一点皮外伤呢?”
冯大夫拂了拂白须,颇为自豪,点点头道:“这小子身上可不止皮外伤,得亏是遇到我!走吧,小子!”
仇秋闻此大言简直要翻白眼,但忍住了,低头对乌长离说:“我去去就回。”
他又看一眼南双,才转身跟随老大夫离开。
南双遣退小厮,挽住乌长离的手臂,朝房内走去。
“长离,你怎么遇到师先生的?还有那仇秋?”南双倒了一杯热茶给乌长离,又往火盆中添加几块木炭。
乌长离说了声谢,解释道:“我来邛城祭拜故人,偶然遇到了师先生。至于仇公子,实在说来话长,总之也是偶遇。”
南双坐到乌长离身侧,抬手轻抚她的眉角,叹道:“长离,你瘦了很多。”
乌长离轻轻后仰,不着痕迹地躲开她的手,浅淡地笑道:“人长大了容易瘦。”
乌长离并非对南双有何微词,她只是不习惯与人亲密接触。
南双忽得低下头,重重地叹了口气,道:“长离,其实四年前我在雍都见过你,上巳节,思水河畔。”
乌长离忆起当日场景,没有过于惊讶:“那天,原来是你和仇公子一起的。”
南双点点头:“我那时实在不能与你相认……可哪知道后来竟再没你的消息了。”
乌长离喝下热茶,平淡地应答:“当日人多眼杂,加上南山村的事情,你自然不能与我相认。”
南双听到“南山村”三字心中骤然生疼,缓了一口气,恨恨道:“我一定会替南山村报仇,周贼都该死。”
乌长离看见她脸上的森然怒气,应道:“那么,师先生也是报复周朝的一员?”
南双一愣,神情顿时变得慌张:“不,长离……”她忘了乌长离并不知道他们的计划,而乌长离又太敏锐,一下子就猜到了师天南的意图。
乌长离似乎想明白了一些事情,道:“你不用担心,我不会同任何人说起此事。”
南双抓住她的手:“长离,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若是被有心人知道,师先生一定会没命的!”
南双一口一个“师先生”,仿佛他的命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乌长离:“我明白,我会保守秘密。”
南双脸色这才稍微好转,这时外面响起脚步声,乌长离扭头看去,是师天南提着食盒走进来了。
“嗯,你们已经见面了?”师天南一身青白衣衫,潇潇洒洒地走进来,给屋子带来几分亮色。
南双立即过去接师天南手里的东西,仰头看他:“先生,你何时回来的?怎么没跟长离一起?”
师天南道:“大人找我有事,便让长离姑娘先过来了。长离姑娘,来这里吃饭吧。”
乌长离走过去,三人落座,南双把食盒里的饭菜全部拿出来,问道:“师先生,我们等仇秋吗?”
师天南察觉仇秋不在,正欲作答,忽然一个深蓝色身影从门口闪进来——仇秋坐到了乌长离身侧。
“哦,来了。”师天南笑道。
仇秋对他没好脸色,不知从哪里抽出一根银针,指着菜冷声道:“吃之前得验验毒。”
南双提起筷子夹了一块白菜放到自己碗里,微愠道:“仇秋公子倒也不必如此小心,真要不放心,我可以把菜一一尝过。”
乌长离的眼神在三人之间来回一圈,没有言语。
师天南呵呵地笑了一声,抬起酒杯敬向仇秋:“听闻仇公子也是通识药理之人,师天南怎敢班门弄斧?”
仇秋冷笑道:“巧言令色。”
其间,乌长离默默地夹起一块肉喂到嘴里,鲜美的肉汁在口中迸溅,惹得她赞赏地点了点头:“这个红烧肉很香,大家一块吃吧。”
桌上一时鸦雀无声,原本的火药味仿佛凝固,四人终于开始安静地吃饭。
“长离!等一下!”仇秋喊道。
乌长离看着他,放下双手,道:“仇公子,若无要事,我们就此别过。”
仇秋一瘸一拐地迈出门,摇摇头道:“我跟你一起走。”
乌长离沉默片刻,道:“我昨日救你只是报答往日之恩,你不必因此挂怀。”
仇秋挠了下后脑勺:“这我知道,但……眼下叶无乡知道你还活着,我担心他会害你。”
乌长离侧头望了一眼山头上隐约的日色,思索片刻,道:“我要赶去邛城,你若想同行那便跟着吧。”
言罢,她戴上斗笠,转身往东面山坡走去。
仇秋心情稍稍宽慰,拾起门边一根木棍,跛足快步跟上去。
三日后,乌长离与仇秋抵达邛城。城门两侧架起长长的粥棚,许多流民正排队领取米粥与馒头。
乌长离撩起黑纱一角,远远望向这细长的队伍,逡巡半晌,最后将视线落在邛城城门之上。
“长离,你来过这里?”仇秋侧身看见她半只眼睛,察觉她眼神里似有若无的细腻情绪。
乌长离点一下头:“嗯。”她放下黑纱,径直绕开人群往后山走去。
仇秋望一眼城门上的“邛城”二字,压了压兜帽,快走两步跟上乌长离。
邛城大雪初霁,林中犹有余雪,飞鸟出巢,抖落树上许多水珠。
仇秋没来过此地,只跟在乌长离身后不言不语,当他以为乌长离会继续沿着山路上山时,她忽然转脚走进了林中。
林中满是被大雪压断的树枝树叶,乱七八糟,很不好走,然而乌长离行动轻盈,灵巧地越过重重障碍,来到一棵大树底下。
土地平坦无奇,仇秋看着乌长离蹲下身,她从包袱中取出一叠纸钱,揭开火折,一言不发地点燃了纸钱。
微风吹过,一张纸钱从乌长离手中翻飞出去,仇秋弯腰接住了它,蹲下来递给乌长离。
乌长离抬头看他,道:“多谢。”
仇秋:“不用客气。”
乌长离将纸钱丢进火中,纸钱很快化为灰烬。
待火熄灭,地上只余一层薄薄的粉末,乌长离提起包袱,回到山路,刚迈出两步,突然回头看向仇秋:“你要与我一同上去?”
仇秋呆呆地看着她,问道:“可以吗?”
乌长离沉思片刻,道:“你就在这里等我吧,我很快回来。”
仇秋虽有些不放心,但也不愿打搅她,所以点头应是。
乌长离上一次来到此地已是四年前,山林树色更易,许多东西都已不同,她行至山巅,远处群山苍苍茫茫,风夹杂着枯木的气息,撩开了她斗笠外围的黑纱。她蹲下来烧纸钱,火苗跳动,几乎要燎到手腕,她却并未躲避,直至一摞纸钱全数烧化。
空寂的山谷中传来悠长肃冷的鸟鸣,一个青衣人从草丛中走出来,停在了乌长离近侧,他取下腰间酒壶,不徐不疾地浇淋在草丛中。
“有缘无处不相逢,长离姑娘,许久未见,近来可好?”青衣人朗声道。
乌长离早察觉此人的存在,但他似乎并未恶意,至少在她祭拜夫子的全过程中什么动作也没有。
“……师先生?”乌长离站起来,转身看向来者面容,往日的情景在脑海里翻动。
不知道该说她记忆超群,还是该说师天南容貌永驻,总而言之,乌长离几乎一秒钟就认出了他。
师天南永远一副温和带笑的模样,任谁看了都只会赞一声“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长离姑娘,还记得我呀?”师天南笑吟吟地盖上酒壶盖子,另一手抽出腰间的白扇。
乌长离:“师先生曾赠我一珍本《道德经》,记忆犹新。”
“呵呵,”师天南负手而笑,“那本书是我先师所赠,劳姑娘你铭记至今了。”
乌长离思忖片刻,明白其中来龙去脉,道:“原来先生是游既济前辈的弟子,那么,先生来此是祭拜恩师?”
“姑娘竟知道此地是先师安息之所?”师天南难得地显露惊讶。
乌长离道:“机缘巧合下得知。”
师天南低首看见地上的灰烬,笑道:“那长离姑娘又是来此祭拜谁呢?”
乌长离应道:“一位前辈。”
师天南若有所思地点一点头,转身朝向她,温和道:“姑娘可要去寒舍一坐,算上往日情分,你我也算师徒一场。”
乌长离道:“先生美意,长离本不该拒绝,只是我还有一位朋友在山底等候,若我二人一同前往,恐怕会搅扰先生静修。”
师天南一展白扇,淡笑道:“这有何妨?既是姑娘好友,师天南更当好生招待。”
乌长离沉吟片刻,终是应道:“那便多谢先生了。”
仇秋站在树下警惕地巡视周围,眼神不知道多少次落到空空荡荡的山路上。
不一会儿,路上终于出现乌长离那青灰色的身影,他正欲跑上去迎接,才发觉了乌长离身后还跟着一个人。
仇秋方才一直在上山的必经之路上守候着,期间绝没有人上过山,那么乌长离身后的人必定是先前上去的。
仇秋按了按衣袍,将弯刀隐藏好,走上前喊道:“长离……师天南?!”
他脸色乍变,闪至乌长离身侧,抽出弯刀格在师天南身前,模样好似发怒的豹子。
乌长离扭头看向仇秋,问道:“仇公子,你认得师先生?”
师天南绝没想到仇秋居然在乌长离身边,诧异又好奇地看了看两人,轻笑道:“仇秋,仇大侠。”
他语气轻快,温柔如水,但仇秋看了只想一刀旋了他的脑袋。
“你给我闭嘴!”仇秋恶狠狠地骂道,旋即抬手护住乌长离,急切道,“长离,他不是什么好人,你别信他的鬼话!”
乌长离不知他们有什么过节,面露疑惑,她看了看师天南,道:“师先生,仇秋大侠就是我说的那位朋友。”
仇秋扭头见她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心里更加着急,脱口而出:“你可知这狗贼……”他忽得哑住,没再往下说。
旁人不知道,仇秋还不清楚吗?当年叶无乡追杀乌长离,害得她坠崖遇险,这可全拜师天南所赐!但如今他竟不知该从何处说起!
乌长离第一次见仇秋如此气愤,想来二人之间的过节不是小事,她顿了顿,说:“仇公子,我已答应师先生去他府上歇息,你若有事,可以先行离开。”
“长离!”仇秋急道。
师天南展开扇子,从容地看向仇秋:“仇公子,你我也算故交,若是不弃,不妨与长离同去寒舍一聚。”
“呵呵!”仇秋瞪他一眼,冷笑道,“好啊,反正我早想取你狗命了!”
师天南轻勾嘴角,掸掸袖口上的碎叶,轻飘飘地绕过二人:“二位随我来吧。”
仇秋对着他的背影暗骂几句,直到乌长离绕过自己身侧,才忙忙跟上去。
*
三人来到邛城的郡守府外,两个小厮见了师天南,立即出来迎接:“先生回来了,主簿大人正有急事找先生商量!”
师天南:“大人现在何处?”
小厮:“大人在书房等候先生,说先生回来立刻去见他。”
“嗯。”师天南应道,“这是我的两位朋友,劳你带他们去我院中休息。”
小厮侧头,看见乌长离二人一个戴个斗笠,一个戴着兜帽,均是神神秘秘,不免心生犹疑。
师天南道:“我会与府君交代,你不必担忧。”
小厮这才点头说好,领乌长离二人进府去。
乌长离一边走一边打量这个郡守府,府内仆人不多,也不曾见得什么奇花异草、奇石假山,处处都是一副朴实布置。
“这里就是东院了,两位稍候,小人去取吃食。”小厮道。
乌长离望了一眼园内的半池枯水,谢道:“有劳。敢问城中哪里有大夫和药铺?”
“大夫?”小厮的小眼睛打量乌长离,“姑娘是要看病吗?府中就有大夫,我去请他过来。”这毕竟是客卿的贵客,小厮不敢怠慢。
乌长离点一点头:“多谢。”
小厮拜一拜,离去。
仇秋一路上都非常警惕,尤其进入府中后,更是对身边的一草一木都观察入微了。
乌长离看了他的肩膀一眼,道:“进去吧。”
仇秋收回眼,点头说好。
正在这时,院内忽然传来温柔的女声,声音由远及近:“师先生,师先生回来了?”
一个蓝衣的俏丽女子从廊上跑过来,脸上尽是喜悦,但一看院门口立着的分明是陌生的人影,脚步便一步步慢下来,走到了乌长离二人跟前。
“二位是师先生的朋友吗?”女子温柔地笑道。
乌长离透过薄薄的黑纱看清女子的容颜,眼神微微停滞,顷刻后,她缓缓问道:“你是……双儿姐姐?”
南双美目睁圆,惊愕万分:“你,你是……?”
乌长离深吸了一口气,左手解下斗笠,露出白皙清丽的面容:“我是长离,双儿姐姐,好久不见。”
南双难以置信地僵立在原地,手指缓慢地卷缩起来,她颤声道:“长离,长离……你还活着?”
乌长离看见她眼中闪烁的泪光,迈入院内,伸手拉住她的手:“我还活着,你呢?是师先生救你出来的吗?”
南双上前抱住她,眼泪止不住地滚落:“长离,长离,南山村没了,他们都死了……呜呜……”
乌长离唇角发紧,抬手抚住南双颤抖的身体,安抚道:“我知道,我都知道。”
南双抱着乌长离大哭不止,直到小厮领着大夫走到门口,十分纳闷地望向相拥的二人,疑惑道:“这难道是南姑娘失散多年的亲人?”
仇秋低头瞥一眼小厮,示意他不要吵嚷。
片刻,南双松开乌长离,转身背对众人擦干眼泪,回头朝小厮道:“你来找先生吗?他现在还没回来。”
小厮摇摇头,指了指乌长离道:“是这位姑娘请的大夫。”
提着药箱的老大夫这才从院门外探出头来,问道:“病人是哪位?”
乌长离对南双点头示意,上前道:“请大夫替这位公子看看伤。”
仇秋一愣,他没想到乌长离是为他请的大夫。
老大夫走到仇秋跟前,从头至脚地打量一转他,眯着眼睛问道:“什么伤?”
仇秋没理他,只看向乌长离,眼中似有深意。
乌长离走到仇秋身侧,对大夫说:“他遭遇雪崩,滚下了山崖,浑身是伤,劳烦大夫为他好好医治,银两我会付清。”
仇秋低头看她,正欲说话,却被乌长离的眼神止住。
“仇公子,好好看病吧。”她道。
南双走上前,对大夫笑道:“冯大夫医术精妙,半只脚进了地府的尚且能拉回来,何况这一点皮外伤呢?”
冯大夫拂了拂白须,颇为自豪,点点头道:“这小子身上可不止皮外伤,得亏是遇到我!走吧,小子!”
仇秋闻此大言简直要翻白眼,但忍住了,低头对乌长离说:“我去去就回。”
他又看一眼南双,才转身跟随老大夫离开。
南双遣退小厮,挽住乌长离的手臂,朝房内走去。
“长离,你怎么遇到师先生的?还有那仇秋?”南双倒了一杯热茶给乌长离,又往火盆中添加几块木炭。
乌长离说了声谢,解释道:“我来邛城祭拜故人,偶然遇到了师先生。至于仇公子,实在说来话长,总之也是偶遇。”
南双坐到乌长离身侧,抬手轻抚她的眉角,叹道:“长离,你瘦了很多。”
乌长离轻轻后仰,不着痕迹地躲开她的手,浅淡地笑道:“人长大了容易瘦。”
乌长离并非对南双有何微词,她只是不习惯与人亲密接触。
南双忽得低下头,重重地叹了口气,道:“长离,其实四年前我在雍都见过你,上巳节,思水河畔。”
乌长离忆起当日场景,没有过于惊讶:“那天,原来是你和仇公子一起的。”
南双点点头:“我那时实在不能与你相认……可哪知道后来竟再没你的消息了。”
乌长离喝下热茶,平淡地应答:“当日人多眼杂,加上南山村的事情,你自然不能与我相认。”
南双听到“南山村”三字心中骤然生疼,缓了一口气,恨恨道:“我一定会替南山村报仇,周贼都该死。”
乌长离看见她脸上的森然怒气,应道:“那么,师先生也是报复周朝的一员?”
南双一愣,神情顿时变得慌张:“不,长离……”她忘了乌长离并不知道他们的计划,而乌长离又太敏锐,一下子就猜到了师天南的意图。
乌长离似乎想明白了一些事情,道:“你不用担心,我不会同任何人说起此事。”
南双抓住她的手:“长离,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若是被有心人知道,师先生一定会没命的!”
南双一口一个“师先生”,仿佛他的命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乌长离:“我明白,我会保守秘密。”
南双脸色这才稍微好转,这时外面响起脚步声,乌长离扭头看去,是师天南提着食盒走进来了。
“嗯,你们已经见面了?”师天南一身青白衣衫,潇潇洒洒地走进来,给屋子带来几分亮色。
南双立即过去接师天南手里的东西,仰头看他:“先生,你何时回来的?怎么没跟长离一起?”
师天南道:“大人找我有事,便让长离姑娘先过来了。长离姑娘,来这里吃饭吧。”
乌长离走过去,三人落座,南双把食盒里的饭菜全部拿出来,问道:“师先生,我们等仇秋吗?”
师天南察觉仇秋不在,正欲作答,忽然一个深蓝色身影从门口闪进来——仇秋坐到了乌长离身侧。
“哦,来了。”师天南笑道。
仇秋对他没好脸色,不知从哪里抽出一根银针,指着菜冷声道:“吃之前得验验毒。”
南双提起筷子夹了一块白菜放到自己碗里,微愠道:“仇秋公子倒也不必如此小心,真要不放心,我可以把菜一一尝过。”
乌长离的眼神在三人之间来回一圈,没有言语。
师天南呵呵地笑了一声,抬起酒杯敬向仇秋:“听闻仇公子也是通识药理之人,师天南怎敢班门弄斧?”
仇秋冷笑道:“巧言令色。”
其间,乌长离默默地夹起一块肉喂到嘴里,鲜美的肉汁在口中迸溅,惹得她赞赏地点了点头:“这个红烧肉很香,大家一块吃吧。”
桌上一时鸦雀无声,原本的火药味仿佛凝固,四人终于开始安静地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