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泱泱的人马出了张府,张世申则拱手作揖地跟在后面相送。
穆辛叹气道:“啧......这么快就散了,真没意思。”
“秦迎已经暴露了,张世申当然要选皇上。”
“既然你知道他一死张世申谋反的罪名就迎刃而解,为什么还大费周章地把那位将军引来?”
荀祈指着潜伏在张府外的几人,对她说道:“看见那些人了吗?是太守王重印的人。”
穆辛定晴一看,张府对街的小巷里,确有人影晃动。
“你是想将张将军也拉下水?”穆辛话一出口,连自己都感到有些荒缪,“可我听说那位张将军是当今皇后的弟弟,将来太子登基,他就是当朝最大权臣,他没有理由要造反呀?””
“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再荒诞的话,只要大梁的皇帝愿意听,假的也能成真了!朝野之中,张家几乎一手遮天,早已惹了众怒,这时只要有人敢第一个站出来,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只要皇帝一旦对他有了猜忌,就算不死,也能让他脱层皮!”
“你怎么能肯定王太守一定会上书参张将军呢?”
“他的儿子曾是张昭的部下,因为张昭判断失误,不幸中箭而亡。他没有理由会放过这个机会。”
“若真如你所料,一个手握几十万兵马的将军,又怎会乖乖的任由皇上处置呢?”
穆辛望着漆黑一片的汤阳城,不由心中五味杂陈。
如果再生战火,那么眼前这一切还会存在吗?
“你这么做或许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你错了,改变他们命运的人,是齐珲,不是我!”
“不管是谁,他们也只是想过个安稳的日子。”
青山寂寂,长风淅淅。荀祈并肩站在她身侧,刚毅的下颌紧绷得犹如刀刻,似乎在诉说着他内心的坚定!良久后,他缓缓说道:“洪流之下,无人能独善其身!”
穆辛扭头望向他,无法想象是什么样的经历,打磨出了那样一张凌厉的面孔。那一瞬间,忽然意识到对于阿寻,她一无所知。
她张了张口,半晌后,问道:“你蓄意挑起大梁的内斗,又是为了什么?”
荀祈一言不发,忽地想起一个人来。
那人叫齐惟,是大梁的三皇子。
永兴七年,冬月甲申巳末,是为吉时,皇帝特昭告天下,授立嫡长子齐渊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继万统。
次年春天,正值草芽初现、花苞待放。忽迎来一场罕见的春寒,商州城内竟又下起了凛凛白雪。
伴随着漫天遍野的白雪,城里也悄然传唱起了一首童谣,“雷隐隐,雾蒙蒙,有龙不在东。风萧萧,水遥遥,天怒起狼烟。”
谶言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便传进了大梁皇帝齐珲的耳朵。更巧的是未出两日,司天监上报,称皇城西南方位,星有异象,日后任其壮大,必生祸端。
“西南......西南......”齐珲目光一凛,脸色有些发白。
身居西南的正是他亲封的韩国公,沈岳。
这日气温转暖,春雪已停。
荀祈正在谨延宫的偏殿中习武,忽然一阵东风,院外的柏树枝上缠住一只高飞的纸鸢。不一会儿,一个玉冠粉面的孩童,顺着柏树攀了上来。他一手捉紧树枝,一手扒着墙,身子轻巧地往前一欠,便坐在了墙头之上。
荀祈扬起手中的木棍,朝柏树掷去,嗖的一声,不偏不倚击落那只纸鸢。
墙头上的男孩,眼疾手快地接了过去。
“你扔的可真准!只是......这只风筝不能再玩了。”他举着被木棍穿破的老鹰,朝荀祈说道。
荀祈不接话,转身就往宫里走。
“哎......”男孩急了,忙叫住他,“我叫齐惟,你要不要出来跟我一起玩?”
“我出不去。”
“呃......是因为那些护卫吗?”他用手指指,又说:“我可以去把他们引开。”
“不用了,反正我也不想出去。”
“为什么?”
“不为什么。”他说罢,又往里走。
“等一下......你不愿出来,那我进去找你,行吗?”齐惟小声试探道。
荀祈脚步一顿,转身狠狠地看向他,“你不怕我?”
“当然......怕......”他缩缩脖子,又说:“可是舅舅说男子汉大丈夫,越是害怕就越应该克服!”
“对了,我舅舅就是名震四方的大将军沈岳。”他说起自己舅舅,笑得一脸温煦祥和、童真无邪。
荀祈双拳紧攥目露寒光却朝他扬唇一笑,缓缓抬手行了个宫礼,说道:“原来是三殿下,失礼了。”
“嘿嘿,没关系......”
忽然墙下有人打断了他的话,“不好了......殿下,十万火急,你快下来吧。”
齐惟见来人是娴贵妃身旁的公公,便问:“张公公,你不在母妃身边侍候,何事来寻我?”
“殿下,宫外来信,昭元郡主病危,你快随娘娘出宫一趟。”
齐惟只觉得脑间轰隆一声,身子直直地从墙头倒了下去。
昭元郡主自幼身子就羸弱,这次染病断断续续已有多日。起初只是偶有咳喘,慢慢竟至不能下床。随着春寒乍到,内热外寒不能外散,一连积热多日都不能退。
最后,就连宫里来的太医也束手无策。沈岳不得已找来相士,为她卜算。相士连卜三卦,皆是凶象。
“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下坎上坎,同卦相叠,坎为水、水为险,两坎相重,险上加险。郡主此劫也必然是险阻重重。”
“大师可有解?”沈岳将他的手骨抓得直作响。
“郡主命有此劫,在下也未有良方。不过,城外三百里有一灵渊寺,国公大人不妨带郡主一试。”相士说完,连赏钱都未敢接,就急急躬身告退。
第二天,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国公府的偏门驶出一驾精致奢华的马车,一路出了北城门。
此时,一匹自北向南的快马,与国公府的马车,相擦而过。
“边疆告急!速开城门!边疆告急!速开城门!”马上小将,从怀中掏出公文,高高地举起大喊。
守城官兵不敢怠慢,急急打开城门放他进城。
不久,邺城晋王出兵五十万攻大梁国的消息,已在城中传的纷纷扬扬。
皇帝朱珲闻之大怒,立即校场点兵,授命韩国公沈岳挂帅领兵。
次日清晨,由张昭副军尉和一众武将,率领二十万步兵和粮草,先行开拔前线。三日后,沈岳带领主力骑兵紧随其后。
骑兵行军至黄陂岭,沈岳渐渐察觉出了一丝不对劲。
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他们此时已经赶上了那二十万步兵。
他勒住缰绳,朝后方摆手道:“停!何先锋,去前方探探,可有步兵停歇的踪迹。其他人下马休息。”
“是,将军。”何将士用力一夹马腹,马儿疾驰而去。
约一炷香的时间,不见路的尽头有人归来。
“钟汉、秦良,再去探。”
“是。”
良久后,四周越发沉寂的可怕。
沈岳一手抚剑,耳听风声渐起,眼观岭上草木浮动,一股肃杀之气,迎面而来。他反手拔剑,大喊一声:“全军戒备!”
刹那间,远处黄尘滚滚,遮天蔽日。
“来着何人?”
尘雾里响起一声阴冷的回声,“我乃鬼域尊者,特奉晋王之命,来取尔等首级,挂于邺国城门,祭奠我军千万英魂!”
天地混沌,黑云骤起,剑气幽寒,锋芒毕露。
沈岳后仰跃起,举剑挡胸,躲过一枚通体乌黑的长剑。
剑身一斜,剑势却丝毫未减,稳稳刺入后面士兵的身躯。沈岳人还未坐稳,两道寒光迎风左右夹击而来,他一个回旋,被击落下马。
副将罗清护主心切,大喊一声:“保护大将军!”
众护卫一呼而出,将沈岳围在了中心。
待尘埃散去,众人看清对面的黑衣人,腰带上绣着一朵红色的六瓣地狱弘殷花,个个手持双刀,眼神阴狠,似地狱来的夺命使者。
只见带着鬼花面具的黑衣头领扬天一啸,双臂高振,数枚飞刀像是被注入了巨力,变幻成无数光影,朝军队飞去。
不少士兵躲避不及,连人带马被掀翻在地。
沈岳不由怒从心起,大喝一声:“众将士听令!迎战!”
训练有素,身经百战的士兵,迅速排列成矩,“杀!!!”
呐喊声震天,众武将一拥而上。虽武力不及,但胜在人多。有人倒下,便会有后人补上,一时间,双方人马皆杀红了眼。
沈岳手持神戟,与黑衣头领缠打在一起。
那人招式甚是阴狠,怪异,却又招招不击沈岳害处。半晌后,像是逗弄够了似的,纵身一跃,树林里轻飘飘地传来一句:“将军若想见你女儿最后一面,就随我来。”
他顿时如被当头一棒,暗道了声不好,打马朝林中追去。
正与人缠打的罗清,瞅准时机,趁对手脚步后溜之际,迅速出剑,直封黑衣人咽喉。
“百夫长带一队人马,跟上!”罗清翻身上马,扬鞭冲进了树林。
一队人马穿过布满枯枝烂叶的坡岭,渐渐,一股浓腥的血气,从前方弥漫过来。马儿像是闻到了死亡的气息,仰天嘶鸣不止。
周遭浓烈的血腥味,罗清再熟悉不过。
厚厚的枯叶上,侵着刺眼的红,如同天边坠落的夕阳。
大将军沈岳落了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下场。
福无双降,祸不单行,罗清带着一小队人马还未回到商州,就收到了国公府惨遭灭门的消息。
全府上下百余口,无一人幸存。
宫中的娴贵妃一时气急攻心,变得疯疯傻傻,连亲儿子都不认得。皇帝不忍其烦,一怒之下,将她赶进了荒废多年的明熹宫。
她在冷宫里浑浑噩噩又撑了三年,于永兴十年的一场暴雪中撇下儿子撒手人寰。至此,天潢贵胄的三皇子齐惟,随着倾覆的沈氏,被彻底遗忘在了明熹宫。
穆辛叹气道:“啧......这么快就散了,真没意思。”
“秦迎已经暴露了,张世申当然要选皇上。”
“既然你知道他一死张世申谋反的罪名就迎刃而解,为什么还大费周章地把那位将军引来?”
荀祈指着潜伏在张府外的几人,对她说道:“看见那些人了吗?是太守王重印的人。”
穆辛定晴一看,张府对街的小巷里,确有人影晃动。
“你是想将张将军也拉下水?”穆辛话一出口,连自己都感到有些荒缪,“可我听说那位张将军是当今皇后的弟弟,将来太子登基,他就是当朝最大权臣,他没有理由要造反呀?””
“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再荒诞的话,只要大梁的皇帝愿意听,假的也能成真了!朝野之中,张家几乎一手遮天,早已惹了众怒,这时只要有人敢第一个站出来,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只要皇帝一旦对他有了猜忌,就算不死,也能让他脱层皮!”
“你怎么能肯定王太守一定会上书参张将军呢?”
“他的儿子曾是张昭的部下,因为张昭判断失误,不幸中箭而亡。他没有理由会放过这个机会。”
“若真如你所料,一个手握几十万兵马的将军,又怎会乖乖的任由皇上处置呢?”
穆辛望着漆黑一片的汤阳城,不由心中五味杂陈。
如果再生战火,那么眼前这一切还会存在吗?
“你这么做或许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你错了,改变他们命运的人,是齐珲,不是我!”
“不管是谁,他们也只是想过个安稳的日子。”
青山寂寂,长风淅淅。荀祈并肩站在她身侧,刚毅的下颌紧绷得犹如刀刻,似乎在诉说着他内心的坚定!良久后,他缓缓说道:“洪流之下,无人能独善其身!”
穆辛扭头望向他,无法想象是什么样的经历,打磨出了那样一张凌厉的面孔。那一瞬间,忽然意识到对于阿寻,她一无所知。
她张了张口,半晌后,问道:“你蓄意挑起大梁的内斗,又是为了什么?”
荀祈一言不发,忽地想起一个人来。
那人叫齐惟,是大梁的三皇子。
永兴七年,冬月甲申巳末,是为吉时,皇帝特昭告天下,授立嫡长子齐渊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继万统。
次年春天,正值草芽初现、花苞待放。忽迎来一场罕见的春寒,商州城内竟又下起了凛凛白雪。
伴随着漫天遍野的白雪,城里也悄然传唱起了一首童谣,“雷隐隐,雾蒙蒙,有龙不在东。风萧萧,水遥遥,天怒起狼烟。”
谶言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便传进了大梁皇帝齐珲的耳朵。更巧的是未出两日,司天监上报,称皇城西南方位,星有异象,日后任其壮大,必生祸端。
“西南......西南......”齐珲目光一凛,脸色有些发白。
身居西南的正是他亲封的韩国公,沈岳。
这日气温转暖,春雪已停。
荀祈正在谨延宫的偏殿中习武,忽然一阵东风,院外的柏树枝上缠住一只高飞的纸鸢。不一会儿,一个玉冠粉面的孩童,顺着柏树攀了上来。他一手捉紧树枝,一手扒着墙,身子轻巧地往前一欠,便坐在了墙头之上。
荀祈扬起手中的木棍,朝柏树掷去,嗖的一声,不偏不倚击落那只纸鸢。
墙头上的男孩,眼疾手快地接了过去。
“你扔的可真准!只是......这只风筝不能再玩了。”他举着被木棍穿破的老鹰,朝荀祈说道。
荀祈不接话,转身就往宫里走。
“哎......”男孩急了,忙叫住他,“我叫齐惟,你要不要出来跟我一起玩?”
“我出不去。”
“呃......是因为那些护卫吗?”他用手指指,又说:“我可以去把他们引开。”
“不用了,反正我也不想出去。”
“为什么?”
“不为什么。”他说罢,又往里走。
“等一下......你不愿出来,那我进去找你,行吗?”齐惟小声试探道。
荀祈脚步一顿,转身狠狠地看向他,“你不怕我?”
“当然......怕......”他缩缩脖子,又说:“可是舅舅说男子汉大丈夫,越是害怕就越应该克服!”
“对了,我舅舅就是名震四方的大将军沈岳。”他说起自己舅舅,笑得一脸温煦祥和、童真无邪。
荀祈双拳紧攥目露寒光却朝他扬唇一笑,缓缓抬手行了个宫礼,说道:“原来是三殿下,失礼了。”
“嘿嘿,没关系......”
忽然墙下有人打断了他的话,“不好了......殿下,十万火急,你快下来吧。”
齐惟见来人是娴贵妃身旁的公公,便问:“张公公,你不在母妃身边侍候,何事来寻我?”
“殿下,宫外来信,昭元郡主病危,你快随娘娘出宫一趟。”
齐惟只觉得脑间轰隆一声,身子直直地从墙头倒了下去。
昭元郡主自幼身子就羸弱,这次染病断断续续已有多日。起初只是偶有咳喘,慢慢竟至不能下床。随着春寒乍到,内热外寒不能外散,一连积热多日都不能退。
最后,就连宫里来的太医也束手无策。沈岳不得已找来相士,为她卜算。相士连卜三卦,皆是凶象。
“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下坎上坎,同卦相叠,坎为水、水为险,两坎相重,险上加险。郡主此劫也必然是险阻重重。”
“大师可有解?”沈岳将他的手骨抓得直作响。
“郡主命有此劫,在下也未有良方。不过,城外三百里有一灵渊寺,国公大人不妨带郡主一试。”相士说完,连赏钱都未敢接,就急急躬身告退。
第二天,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国公府的偏门驶出一驾精致奢华的马车,一路出了北城门。
此时,一匹自北向南的快马,与国公府的马车,相擦而过。
“边疆告急!速开城门!边疆告急!速开城门!”马上小将,从怀中掏出公文,高高地举起大喊。
守城官兵不敢怠慢,急急打开城门放他进城。
不久,邺城晋王出兵五十万攻大梁国的消息,已在城中传的纷纷扬扬。
皇帝朱珲闻之大怒,立即校场点兵,授命韩国公沈岳挂帅领兵。
次日清晨,由张昭副军尉和一众武将,率领二十万步兵和粮草,先行开拔前线。三日后,沈岳带领主力骑兵紧随其后。
骑兵行军至黄陂岭,沈岳渐渐察觉出了一丝不对劲。
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他们此时已经赶上了那二十万步兵。
他勒住缰绳,朝后方摆手道:“停!何先锋,去前方探探,可有步兵停歇的踪迹。其他人下马休息。”
“是,将军。”何将士用力一夹马腹,马儿疾驰而去。
约一炷香的时间,不见路的尽头有人归来。
“钟汉、秦良,再去探。”
“是。”
良久后,四周越发沉寂的可怕。
沈岳一手抚剑,耳听风声渐起,眼观岭上草木浮动,一股肃杀之气,迎面而来。他反手拔剑,大喊一声:“全军戒备!”
刹那间,远处黄尘滚滚,遮天蔽日。
“来着何人?”
尘雾里响起一声阴冷的回声,“我乃鬼域尊者,特奉晋王之命,来取尔等首级,挂于邺国城门,祭奠我军千万英魂!”
天地混沌,黑云骤起,剑气幽寒,锋芒毕露。
沈岳后仰跃起,举剑挡胸,躲过一枚通体乌黑的长剑。
剑身一斜,剑势却丝毫未减,稳稳刺入后面士兵的身躯。沈岳人还未坐稳,两道寒光迎风左右夹击而来,他一个回旋,被击落下马。
副将罗清护主心切,大喊一声:“保护大将军!”
众护卫一呼而出,将沈岳围在了中心。
待尘埃散去,众人看清对面的黑衣人,腰带上绣着一朵红色的六瓣地狱弘殷花,个个手持双刀,眼神阴狠,似地狱来的夺命使者。
只见带着鬼花面具的黑衣头领扬天一啸,双臂高振,数枚飞刀像是被注入了巨力,变幻成无数光影,朝军队飞去。
不少士兵躲避不及,连人带马被掀翻在地。
沈岳不由怒从心起,大喝一声:“众将士听令!迎战!”
训练有素,身经百战的士兵,迅速排列成矩,“杀!!!”
呐喊声震天,众武将一拥而上。虽武力不及,但胜在人多。有人倒下,便会有后人补上,一时间,双方人马皆杀红了眼。
沈岳手持神戟,与黑衣头领缠打在一起。
那人招式甚是阴狠,怪异,却又招招不击沈岳害处。半晌后,像是逗弄够了似的,纵身一跃,树林里轻飘飘地传来一句:“将军若想见你女儿最后一面,就随我来。”
他顿时如被当头一棒,暗道了声不好,打马朝林中追去。
正与人缠打的罗清,瞅准时机,趁对手脚步后溜之际,迅速出剑,直封黑衣人咽喉。
“百夫长带一队人马,跟上!”罗清翻身上马,扬鞭冲进了树林。
一队人马穿过布满枯枝烂叶的坡岭,渐渐,一股浓腥的血气,从前方弥漫过来。马儿像是闻到了死亡的气息,仰天嘶鸣不止。
周遭浓烈的血腥味,罗清再熟悉不过。
厚厚的枯叶上,侵着刺眼的红,如同天边坠落的夕阳。
大将军沈岳落了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下场。
福无双降,祸不单行,罗清带着一小队人马还未回到商州,就收到了国公府惨遭灭门的消息。
全府上下百余口,无一人幸存。
宫中的娴贵妃一时气急攻心,变得疯疯傻傻,连亲儿子都不认得。皇帝不忍其烦,一怒之下,将她赶进了荒废多年的明熹宫。
她在冷宫里浑浑噩噩又撑了三年,于永兴十年的一场暴雪中撇下儿子撒手人寰。至此,天潢贵胄的三皇子齐惟,随着倾覆的沈氏,被彻底遗忘在了明熹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