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
秦然躺在床上玩弄着发梢,温宓拿着绣棚绣着花。灯火昏暗,秦然用小腿撞了撞她,道:
“灯暗,别绣了,仔细伤了眼睛。”
温宓搁下手头的活计,捏了捏眉心道:
“听闻你和二爷定亲了?此番回来,可是要成亲的吗?”
秦然伸了个懒腰道:
“此事还是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说了不算的。”
温宓摇头笑道:
“二爷早年荒唐名声在外,又从了商,你反倒算是下嫁了。好在青梅竹马的情谊,二爷又是个心善的人,倒也不叫人担心你。”
秦然抬手拿过她的绣棚瞧了瞧,笑道:
“好精致的芍药花。”
说着,起身将绣棚放回榻上的篮子里,道:
“我此番回京,反倒连他一面也没见到呢。也不知在忙些什么,他长兄病重,我也不好打搅。”
温宓一怔,反问道:
“他去涿郡了,你不知?”
秦然手一顿,回身看向温宓,眸色震惊。温宓也未曾想到秦然竟不知此事,一时间也是震惊,半晌道:
“我听景明说得。东边叛乱伊始,圣上便让二爷随军同去。如今涿郡守将是汤遇汤参将,二爷在他麾下呢。”
秦然不语,愣怔片刻,转身拿了小银剪子去剪烛芯。温宓又道:
“世子如今俨然是不成了,郡王又还小。恭王府总要有人主事,陛下似乎有意扶持二爷,虽不知用意,但目前而言,到底也不是坏事。
不过是去前线历练,应当是伤不到的。你也莫太过于忧心。”
秦然坐回床上,任由温宓揽住她,喃喃道:
“他若有了军功,我又怎么可能嫁给他了呢?”
温宓想劝,却不知该如何说,只得一下一下轻拍着她的背。
秦然蹙着眉心长叹一声,又道:
“东部叛乱,也不知清河怎样了。向来最安分的东边乱了,四方具危,西边也就罢了,北疆若是外敌有所动作,只怕腹背受敌。
也不知今年,长兄能不能回来。想来战况如此,必得警醒着些,只怕莫说回来过年,长兄兴许要在边境大营同将士们一起过年了。”
温宓低下眉眼,轻声道:
“先前听街坊孩童唱的歌谣,只觉得是玩笑话,而今看来,似乎还有些许道理可言。”
秦然默默闭上眼,苦笑一声道:
“北秦西晋,战修罗场,西北虽苦,封荫绵长。
东顾南梁,富甲一方,东南虽美,难继久昌。”
过了半晌骂道:
“放屁,没有一个得了好的。”
——
秦然被召进宫时,心里是茫然的。再次踏入宫门,蜂拥而来的不是陌生,反而是熟悉,极致的熟悉。这是她长大的地方,一砖一瓦,每一个门开与关的时间,叶落花开的次序,甚至是每一处吹过的风,都那么熟悉。
太后年事已高,不愿见人。引领她的小太监说皇上并众妃嫔在良妃宫里,直接去良妃处即可。她走进时,恍惚回到儿时,良妃与她姑母关系近,她常常来良妃宫里。
她跨入殿门的那一刻,仿佛看见儿时的自己提着裙摆跑过门槛。上首坐着帝后,皇帝不复她记忆中的模样,已是两鬓斑白,生了许多皱纹的老态。身板却依旧挺拔,只是不再壮实,双眸锐利,带着睥睨与审视的光。
秦然缓缓跪下,行了大礼。礼毕,皇后笑道:
“然儿多年不见,已然出落成大姑娘了。算算然儿已经及笄了,生辰在西北,我们也没能送上贺礼。今儿即回来了,也算是补一份。”
说着几个丫鬟抱着匣子鱼贯而入,皇后笑道:
“这是各宫娘娘们的心意,本宫打发人给你送回去。都是瞧这你长大的,礼物都精致的很呢。”
秦然叩头谢恩。皇后又道:
“今儿正巧各位皇子也要进宫请安,你们一处长大的,想来也亲近,不如留在本宫这里吃了饭再走。你小时候同你四哥哥斗鸡一样的,见了面就打架,如今大了,你四哥哥反而还念叨你,说是一想起小时候胡闹,就觉得好笑,许久不见反而怪想念的。”
秦然正欲回话,皇帝开口道:
“然儿今日中午,跟朕一处在良妃这里用膳罢。皇后母子许久未见,也好好谈谈,何必让然儿去打扰。”
皇后面上的笑一僵,继而道:
“多谢陛下体谅。只是本宫瞧见然儿心生欢喜,自小看着长大的,和自己的女儿家是一样的……”
说着,皇后身边的姑姑揪了揪她的衣袖,皇后方猛然瞧见皇帝神色不虞,忙改口道:
“陛下说的是。”
——
午间,二皇子进宫到良妃处。正在和良妃说话的秦然忙起身,行礼道:
“二殿下康安。”
林承朝惊喜道:
“秦大妹妹安。咳咳咳…妹妹即时回京了?近日可安好?”
秦然回道:
“回京不到一旬。劳殿下挂心,一切安好。殿下贵体可安?”
林承朝拜拜手笑道:
“不过同往年一样,有什么好与不好的。”
正说着,皇帝走进,几人问安。闲聊了几句,皇帝玩笑道:
“良妃手上这只翡翠镯子倒是好看。”
说着,又看向良妃笑道:
“你同然儿亲近,不再多添份礼物送给她?朕瞧,这镯子便不错。”
良妃眼神中闪过一丝难色,笑道:
“臣妾这镯子水头虽好,却有些许显得老气。然儿一个小姑娘家的,只怕瞧不上。”
皇帝大笑道:
“瞧不上瞧得上的,你一个做长辈赏给她的,有什么瞧不瞧得上一说?”
秦然没太明白其中的机锋,见良妃褪下镯子递给她时,不知该不该收,皇帝笑道:
“先前你和你良娘娘也算是亲近,如今怎的连收个礼物也不敢了,难不成是生分了?”
秦然忙叩头谢了恩,收下了镯子。却看不懂皇帝不达眼底的笑意,与良妃神色深处的忧虑不愿。
——
午饭过后,皇帝打发林承朝送秦然出去。自己也离开前往御书房。良妃瞧着二人离去的背影,对身旁的宫女道:
“陛下到底是何用意?他同我说,想将然儿许配给锦初。我的锦初打小就多灾多难,我也不指望他有所大作为,只想他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
他如何娶得然儿?他若是娶了然儿,这天底下又要有多少人盯着他,针对他。他如何受得得。先前林承安与然儿定亲,皇上不曾阻拦,我只当他是不再用然儿了。
如今,他派了承安去前线,重用或否,都似乎在模糊二人的婚约。陛下不承认的事,众人的风向自然跟着转换。本来他们便不相信,陛下不用然儿了。如今若是许给我的锦初,他们岂不要虎视眈眈到锦初头上?”
——
秦然抚弄着手腕上的镯子,林承朝看向她,道:
“秦大妹妹想不懂吧。我也想不懂父皇是和用意。只是,妹妹安心,纵是争不得,安稳度日还是使得的。若父皇执意如此,我也当尽力护妹妹周全。”
秦然低头不语,似明白了其中缘由,并未正面说什么,只是苦笑一声道:
“二殿下如今说话不似当年风范,反倒更像鹤渊哥哥。”
林承朝也沉默了,半晌道:
“国安寺后山,我为皇兄立了一座衣冠冢。不曾告诉过旁人,你可以去看看。”
秦然抬眼看他,林承朝苦笑道:
“我的身子骨终究是不中用的,兴许,父皇是想以我为饵。若是能为父皇分忧,我倒是万死不辞,只是苦了妹妹。
除了皇兄,妹妹同我们哪一个也不熟悉。又或者说,陪伴皇兄最久的甚至是妹妹,皇兄之事令人痛心。但最难过的,只怕除了父皇,便是妹妹。
我瞧妹妹如今仍着素服,想来也是此缘由。不如告诉妹妹,去瞧一瞧,也算是聊有慰藉罢了。”
秦然笑了笑,没搭话。走至长街,恰巧遇见洒扫宫人跪在两侧。秦然有意找寻怀德的身影,却在一众人群中,那个最不像怀德身形的人,有着她所熟悉的样貌。
秦然走过去,叫他抬起头来,那人缓缓抬起头,颜面上一道贯穿整张脸的可怖疤痕,颧骨上或青或肿,手上遍布裂口,露出衣袖外的地方无一处安好,便是新旧混杂的伤。
秦然颤着声叫众人散去,抬手扶他起来。怀德自己撑着扫帚站起来,一边起一边笑道:
“小主子别扶奴才,奴才身上不干净。”
秦然想问些什么,却无从开口,怀德笑道:
“奴才先前是伺候太子的,被罚到这里,人人捧高踩低是正常的。姑娘别难过。奴才是从底下爬上来的,叫人欺负过,也欺负过别人,如何少受些罪,奴才是知道的。
只有让旁人看奴才过得不好,才更能少些麻烦呢。小主子瞧着奴才可怜,实际上奴才过得还好。
小主子过得可还好?奴才瞧着小主子比先前瘦了好些,但也更漂亮了。”
说着压低声音道:
“殿下泉下有知,看见姑娘如今模样也当替姑娘高兴。”
秦然看了看他,道:
“我可能帮你什么?”
怀德笑道:
“小主子不必费心,奴才洒扫长街虽辛苦些,但不用动什么脑子,不需费心思,也挺好的。乍然叫奴才回去伺候主子,只怕也伺候不明白了。”
秦然闻言,只得将身上的首饰摘下来递给他,道:
“我知道你如今有财物反倒有助益,你既不愿换个地方,我也不强求。只是我既然知道了,就不能眼瞧着你受苦。他们要钱给他们便是,总归别让自己受了欺负。”
怀德没拒绝,接了过来,安慰小声劝道:
“小主子也知道奴才,这奴才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像奴才这般的,只伺候储君。”
说着眨了眨眼,将首饰揣入怀中,又道:
“姑娘别担心,奴才到现在都没死,自然有法子活得好好的。”
说着,告退了。林承朝见二人说完了话,方上前,对秦然道:
“你放心,我同母妃说一声,叫人留意着,绝不叫人欺负了他。他伺候皇兄一场,倒落得如此地步。”
秦然看了看林承朝,行礼道:
“多谢二殿下。”
林承朝苦笑道:
“何必谢?我同皇兄一起长大,关系与其他兄弟相比更亲近。我如此不周到,竟连此事都不曾留意,实在是愧对皇兄。”
秦然不语,半晌林承朝道:
“走罢,你且安心就是了。”
——
不久涿郡大战告捷。
官军势如破竹,直收荣州。东荣叛军节节败退的另一个原因,是群龙无首。原东荣世子——顾清河,弑其父。归降,进献圣上。
所献首级,同军队同日凯旋。于年前到达京中,大办庆功宴。
——
秦然躺在床上玩弄着发梢,温宓拿着绣棚绣着花。灯火昏暗,秦然用小腿撞了撞她,道:
“灯暗,别绣了,仔细伤了眼睛。”
温宓搁下手头的活计,捏了捏眉心道:
“听闻你和二爷定亲了?此番回来,可是要成亲的吗?”
秦然伸了个懒腰道:
“此事还是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说了不算的。”
温宓摇头笑道:
“二爷早年荒唐名声在外,又从了商,你反倒算是下嫁了。好在青梅竹马的情谊,二爷又是个心善的人,倒也不叫人担心你。”
秦然抬手拿过她的绣棚瞧了瞧,笑道:
“好精致的芍药花。”
说着,起身将绣棚放回榻上的篮子里,道:
“我此番回京,反倒连他一面也没见到呢。也不知在忙些什么,他长兄病重,我也不好打搅。”
温宓一怔,反问道:
“他去涿郡了,你不知?”
秦然手一顿,回身看向温宓,眸色震惊。温宓也未曾想到秦然竟不知此事,一时间也是震惊,半晌道:
“我听景明说得。东边叛乱伊始,圣上便让二爷随军同去。如今涿郡守将是汤遇汤参将,二爷在他麾下呢。”
秦然不语,愣怔片刻,转身拿了小银剪子去剪烛芯。温宓又道:
“世子如今俨然是不成了,郡王又还小。恭王府总要有人主事,陛下似乎有意扶持二爷,虽不知用意,但目前而言,到底也不是坏事。
不过是去前线历练,应当是伤不到的。你也莫太过于忧心。”
秦然坐回床上,任由温宓揽住她,喃喃道:
“他若有了军功,我又怎么可能嫁给他了呢?”
温宓想劝,却不知该如何说,只得一下一下轻拍着她的背。
秦然蹙着眉心长叹一声,又道:
“东部叛乱,也不知清河怎样了。向来最安分的东边乱了,四方具危,西边也就罢了,北疆若是外敌有所动作,只怕腹背受敌。
也不知今年,长兄能不能回来。想来战况如此,必得警醒着些,只怕莫说回来过年,长兄兴许要在边境大营同将士们一起过年了。”
温宓低下眉眼,轻声道:
“先前听街坊孩童唱的歌谣,只觉得是玩笑话,而今看来,似乎还有些许道理可言。”
秦然默默闭上眼,苦笑一声道:
“北秦西晋,战修罗场,西北虽苦,封荫绵长。
东顾南梁,富甲一方,东南虽美,难继久昌。”
过了半晌骂道:
“放屁,没有一个得了好的。”
——
秦然被召进宫时,心里是茫然的。再次踏入宫门,蜂拥而来的不是陌生,反而是熟悉,极致的熟悉。这是她长大的地方,一砖一瓦,每一个门开与关的时间,叶落花开的次序,甚至是每一处吹过的风,都那么熟悉。
太后年事已高,不愿见人。引领她的小太监说皇上并众妃嫔在良妃宫里,直接去良妃处即可。她走进时,恍惚回到儿时,良妃与她姑母关系近,她常常来良妃宫里。
她跨入殿门的那一刻,仿佛看见儿时的自己提着裙摆跑过门槛。上首坐着帝后,皇帝不复她记忆中的模样,已是两鬓斑白,生了许多皱纹的老态。身板却依旧挺拔,只是不再壮实,双眸锐利,带着睥睨与审视的光。
秦然缓缓跪下,行了大礼。礼毕,皇后笑道:
“然儿多年不见,已然出落成大姑娘了。算算然儿已经及笄了,生辰在西北,我们也没能送上贺礼。今儿即回来了,也算是补一份。”
说着几个丫鬟抱着匣子鱼贯而入,皇后笑道:
“这是各宫娘娘们的心意,本宫打发人给你送回去。都是瞧这你长大的,礼物都精致的很呢。”
秦然叩头谢恩。皇后又道:
“今儿正巧各位皇子也要进宫请安,你们一处长大的,想来也亲近,不如留在本宫这里吃了饭再走。你小时候同你四哥哥斗鸡一样的,见了面就打架,如今大了,你四哥哥反而还念叨你,说是一想起小时候胡闹,就觉得好笑,许久不见反而怪想念的。”
秦然正欲回话,皇帝开口道:
“然儿今日中午,跟朕一处在良妃这里用膳罢。皇后母子许久未见,也好好谈谈,何必让然儿去打扰。”
皇后面上的笑一僵,继而道:
“多谢陛下体谅。只是本宫瞧见然儿心生欢喜,自小看着长大的,和自己的女儿家是一样的……”
说着,皇后身边的姑姑揪了揪她的衣袖,皇后方猛然瞧见皇帝神色不虞,忙改口道:
“陛下说的是。”
——
午间,二皇子进宫到良妃处。正在和良妃说话的秦然忙起身,行礼道:
“二殿下康安。”
林承朝惊喜道:
“秦大妹妹安。咳咳咳…妹妹即时回京了?近日可安好?”
秦然回道:
“回京不到一旬。劳殿下挂心,一切安好。殿下贵体可安?”
林承朝拜拜手笑道:
“不过同往年一样,有什么好与不好的。”
正说着,皇帝走进,几人问安。闲聊了几句,皇帝玩笑道:
“良妃手上这只翡翠镯子倒是好看。”
说着,又看向良妃笑道:
“你同然儿亲近,不再多添份礼物送给她?朕瞧,这镯子便不错。”
良妃眼神中闪过一丝难色,笑道:
“臣妾这镯子水头虽好,却有些许显得老气。然儿一个小姑娘家的,只怕瞧不上。”
皇帝大笑道:
“瞧不上瞧得上的,你一个做长辈赏给她的,有什么瞧不瞧得上一说?”
秦然没太明白其中的机锋,见良妃褪下镯子递给她时,不知该不该收,皇帝笑道:
“先前你和你良娘娘也算是亲近,如今怎的连收个礼物也不敢了,难不成是生分了?”
秦然忙叩头谢了恩,收下了镯子。却看不懂皇帝不达眼底的笑意,与良妃神色深处的忧虑不愿。
——
午饭过后,皇帝打发林承朝送秦然出去。自己也离开前往御书房。良妃瞧着二人离去的背影,对身旁的宫女道:
“陛下到底是何用意?他同我说,想将然儿许配给锦初。我的锦初打小就多灾多难,我也不指望他有所大作为,只想他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
他如何娶得然儿?他若是娶了然儿,这天底下又要有多少人盯着他,针对他。他如何受得得。先前林承安与然儿定亲,皇上不曾阻拦,我只当他是不再用然儿了。
如今,他派了承安去前线,重用或否,都似乎在模糊二人的婚约。陛下不承认的事,众人的风向自然跟着转换。本来他们便不相信,陛下不用然儿了。如今若是许给我的锦初,他们岂不要虎视眈眈到锦初头上?”
——
秦然抚弄着手腕上的镯子,林承朝看向她,道:
“秦大妹妹想不懂吧。我也想不懂父皇是和用意。只是,妹妹安心,纵是争不得,安稳度日还是使得的。若父皇执意如此,我也当尽力护妹妹周全。”
秦然低头不语,似明白了其中缘由,并未正面说什么,只是苦笑一声道:
“二殿下如今说话不似当年风范,反倒更像鹤渊哥哥。”
林承朝也沉默了,半晌道:
“国安寺后山,我为皇兄立了一座衣冠冢。不曾告诉过旁人,你可以去看看。”
秦然抬眼看他,林承朝苦笑道:
“我的身子骨终究是不中用的,兴许,父皇是想以我为饵。若是能为父皇分忧,我倒是万死不辞,只是苦了妹妹。
除了皇兄,妹妹同我们哪一个也不熟悉。又或者说,陪伴皇兄最久的甚至是妹妹,皇兄之事令人痛心。但最难过的,只怕除了父皇,便是妹妹。
我瞧妹妹如今仍着素服,想来也是此缘由。不如告诉妹妹,去瞧一瞧,也算是聊有慰藉罢了。”
秦然笑了笑,没搭话。走至长街,恰巧遇见洒扫宫人跪在两侧。秦然有意找寻怀德的身影,却在一众人群中,那个最不像怀德身形的人,有着她所熟悉的样貌。
秦然走过去,叫他抬起头来,那人缓缓抬起头,颜面上一道贯穿整张脸的可怖疤痕,颧骨上或青或肿,手上遍布裂口,露出衣袖外的地方无一处安好,便是新旧混杂的伤。
秦然颤着声叫众人散去,抬手扶他起来。怀德自己撑着扫帚站起来,一边起一边笑道:
“小主子别扶奴才,奴才身上不干净。”
秦然想问些什么,却无从开口,怀德笑道:
“奴才先前是伺候太子的,被罚到这里,人人捧高踩低是正常的。姑娘别难过。奴才是从底下爬上来的,叫人欺负过,也欺负过别人,如何少受些罪,奴才是知道的。
只有让旁人看奴才过得不好,才更能少些麻烦呢。小主子瞧着奴才可怜,实际上奴才过得还好。
小主子过得可还好?奴才瞧着小主子比先前瘦了好些,但也更漂亮了。”
说着压低声音道:
“殿下泉下有知,看见姑娘如今模样也当替姑娘高兴。”
秦然看了看他,道:
“我可能帮你什么?”
怀德笑道:
“小主子不必费心,奴才洒扫长街虽辛苦些,但不用动什么脑子,不需费心思,也挺好的。乍然叫奴才回去伺候主子,只怕也伺候不明白了。”
秦然闻言,只得将身上的首饰摘下来递给他,道:
“我知道你如今有财物反倒有助益,你既不愿换个地方,我也不强求。只是我既然知道了,就不能眼瞧着你受苦。他们要钱给他们便是,总归别让自己受了欺负。”
怀德没拒绝,接了过来,安慰小声劝道:
“小主子也知道奴才,这奴才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像奴才这般的,只伺候储君。”
说着眨了眨眼,将首饰揣入怀中,又道:
“姑娘别担心,奴才到现在都没死,自然有法子活得好好的。”
说着,告退了。林承朝见二人说完了话,方上前,对秦然道:
“你放心,我同母妃说一声,叫人留意着,绝不叫人欺负了他。他伺候皇兄一场,倒落得如此地步。”
秦然看了看林承朝,行礼道:
“多谢二殿下。”
林承朝苦笑道:
“何必谢?我同皇兄一起长大,关系与其他兄弟相比更亲近。我如此不周到,竟连此事都不曾留意,实在是愧对皇兄。”
秦然不语,半晌林承朝道:
“走罢,你且安心就是了。”
——
不久涿郡大战告捷。
官军势如破竹,直收荣州。东荣叛军节节败退的另一个原因,是群龙无首。原东荣世子——顾清河,弑其父。归降,进献圣上。
所献首级,同军队同日凯旋。于年前到达京中,大办庆功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