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旧事
清平二十年,江家灭门惨案令皇帝勃然大怒,江太尉当时是最得皇上欢心的忠臣,杀人凶手至今都没有头绪,下手及其狠心。而剩下的江家独子江谦,因外出读书而躲过一劫,其余人,无一幸免。
十三岁的江柏舟,失去了双亲,失去了亲人的庇佑,让他本就冷淡的性情变得更加漠然。
皇帝大概是可怜他一人撑起江家不容易,将他接到了宫里。寄养在吉太妃那,吉太妃是先帝的吉妃,一位蒙古来的公主。
她待人很是温和,教他写字,射箭,骑马,画画,女红,一切的一切,只要是她会的,通通都教给了江柏舟。
一次雨夜,雷声轰鸣,吉太妃住的祥和宫已经多年没有修缮,下雨天一来,屋里就冷的像冰窖,还不断漏雨,那一夜,两人挤在尚还安好的主殿里。
江柏舟很局促,放不开手脚,又想起自己家里的那些事情,心情不太好,一直冷着脸不发一言。好在吉太妃对他很温和,给他打来了热水,哄他睡觉,与他说了好些有的没的,但他一点也没觉得聒噪,甚至让他觉得这里是新家。
临睡前他问过吉太妃一个问题,吉太妃给他的回答终身难忘。
“为何待我那么好?”
“因为你很乖呀,这宫里勾心斗角,这些年我也厌烦了,遇上你才觉得这宫中倒也有些滋味。”
深宫之中,只有吉太妃是真心待她的,她名义上的姑母,也就是淑妃,未来的国母,待他也不如吉太妃。
在吉太妃的温柔里,江柏舟慢慢放开了些,不再那么拘束,会笑,还会说御膳房的菜越来越难吃,只是性子依旧冷淡,但大家都能看出来,他是真的把祥和宫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在祥和宫的第二年春天,吉太妃病了。皇帝不管先帝的妃子,内务府有时连吃穿用度都克扣,祥和宫只是看着温馨,其实里面早已经是千疮百孔,常年住在这样的地方,身子再好的人也要垮了。
江柏舟不眠不休,衣不解带的照顾了吉太妃整整三天,即使太医说吉太妃活不过这个月他也咬牙坚持下去了。
吉太妃清醒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要好好活。”
江柏舟强忍泪水,听她絮絮叨叨说了好多,本以为可以熬过去的,但老天明显还是不喜欢他,不期望他过好。
吉太妃还是走了。
在那年春天槐花开的最旺盛的时候,江柏舟没留一滴泪,只是默默收拾好了吉太妃的遗物。
宫中无人替她料理后事,皇上早已将先帝的妃子抛之脑后,江柏舟一手操办了吉太妃的后事,他是存了私心的,没有把吉太妃的尸身交给皇上葬入皇陵,而是找了个相似的尸首伪造,他将吉太妃葬在了蜀地的槐花乡,愿她下一世不再被深宫所束缚,做一个在草原里策马奔腾,自由自在的蒙古公主。
自那之后,江柏舟越来越沉默寡言,越来越冷淡,这宫中没有人是真心喜欢他的,他就是个外人而已。
吉太妃过世后,皇帝将他送到了皇宫书院与皇子们一起读书习字,骑马射箭。
他在江家时就受过良好的教育,再加上吉太妃之前教过他许多,所以做起这些来得心应手,很快得到了皇上的青睐。
江柏舟当时十五岁,也不是孩子了,这些年该查的事情他都查了,还在暗中培育了自己的人马,只是这些皇帝都不知道,还认为他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
清平二十三年,年仅十六岁的江柏舟封了王,封号旭。
当时圣旨一出,满朝文武皆上书,皇帝也不知道受了什么蛊惑,一股脑的全扔了,就是铁了心了要封他为王。不怪满朝文武惊讶如此,自东华建立政权以来,只有两位异姓王。
一位是昭阳帝的伴读,姓温,名飞芩,封号护。这个传闻传的可就离谱多了,五花八门,但因为温飞芩是文官,所以当时并没有很忌惮他,不过听闻他与昭阳帝的关系不一般,不然一介文官怎么坐稳王位。
第二位便是清平帝这代所封的旭王了,他跟温飞芩可不一样,他能文能武,况且皇帝看起来还丝毫不忌惮,活像被喂了什么迷药,有段时间甚至整日都将心扑在江柏舟身上。
但江柏舟的态度倒是一如既往的冷淡,他一人操持王府事宜,倒也过的逍遥自在,皇帝对他也很偏爱,出了什么事江柏舟都是收受益的那方,直到一次惹怒了皇上。
那是一个普通的秋天,落叶知秋,散了一地的秋意。
秋天总免不了秋季狩猎,宫里众人纷纷填了单子,那几位皇子更是苦练骑术和弓箭,想着要在清平帝面前露一手,让他多看看自己。
江柏舟本不想去,但皇帝倒是很想让他去,大概是为了向各位臣子证明自己眼光没错吧。
他对皇帝只有厌烦,从来没有其余的情感,但吉太妃的事情让他已经许久不敢放松,身心疲惫,于是便应了下来,权当散心了。
达官贵族子弟们也纷纷前往,都想抱抱皇上大腿,江柏舟对此非常不屑,过好自己的平淡日子便是人生无憾了,这些人总想着荣华富贵,到头来得不偿失。
果不其然,这些达官贵族们在这,指定会出些什么事情,大概是顺应民意,秋季狩猎第二天比试就出事了。
相府小公子在骑马时不小心摔断了腿,而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是三皇子,也就是当今的云州王。
他在马吃的饲料中下了药,导致相府小公子的马突然发狂将他甩下马背,小腿骨就此残废。
三皇子很有手段,将所有矛头都指向了当时皇帝最偏爱,集权力和宠爱与一身的江柏舟,众人不满已久,对他更是百般刁难,扬言要将他挫骨扬灰。
江柏舟充耳不闻,皇帝问起时他也只是沉默,对这件事,他没有解释,就算解释了又怎样?会有人相信他吗?别痴心妄想了,根本不会。
于是皇上无奈之下,先将他禁足了,江柏舟一直不太喜欢这里,长宁殿的繁华自然是远远超过祥和宫,但永远比不上祥和宫。
禁足的那些天,江柏舟什么都没想,只是静静享受不属于他的惩罚。
禁足的第五天,皇上派人将他放了出来,他有些惊讶,殿里来送赏赐东西老太监告诉他,说是五皇子来给他求情了,说明了事情原委,皇上知道冤枉了小王爷您,特地赏赐了这些东西。
江柏舟对五皇子的印象,只停留在秋季狩猎那个弱小孱弱的背影上,他们从未有过交集。
从前照顾吉太妃的老尚宫一直跟着他,如今来长宁殿伺候他的起居,老尚宫说是要带点礼物去五皇子住所道谢的,江柏舟不懂这些,也不太想去,但礼仪还是要有的,最终还是让老尚宫备了一份礼,去了趟五福宫。
五福宫如今只有五皇子一个人在住,本是与他亲娘谢贵嫔一同住的,但谢贵嫔也是个命不好的,早早便丢下他去了,照皇上对五皇子的宠爱看,这谢贵嫔恐怕也是皇上喜爱非常的女子了。
长长的宫道异常静谧,为了五皇子养病,这五福宫周边都没有人居住,很是寂静。
江柏舟跟着老尚宫,一步一顿,老尚宫似乎是看出他的顾虑,笑着说道:“殿下,莫担心。五皇子与谢贵嫔一样,是很和蔼大气的人呢。”
江柏舟冷着脸,嘴硬道:“老尚宫多虑了。”
老尚宫笑笑不说话了,将礼品递到他手里便将人带了进去。
五福宫果然是养病的好地方,花花草草郁郁青青,树也是枝繁叶茂的,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院子里萦绕着一群蝴蝶,假山错落间,隐约看见模糊人影。
五福宫小太监连忙去报:“五殿下,旭王殿下来了。”
谢允泓逗着鸟,闻言回眸温润一笑,他的面容从来就不是病恹恹的,虽然看着不太有神采,皮肤也过分苍白却格外给他渡上一层柔和,显得整个人温柔可亲。
若仔细看还能发现,他的相貌实在是和谢贵嫔过分相似,言笑晏晏的那双眼睛,最是像,一双眼睛仿佛会说话,看着他的眼睛,心中的聚拢乌云不出片刻就会消散。
他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拍干净手上的鸟食,随后道:“快将人领进主殿,送点好茶水来。”
他身子自小便弱,皮肤也苍白,阳光照下来,皮肤都隐约发着光。他整个人就像一张纸,仿佛风一吹就会吹跑走。
江柏舟是第一次见到他,对他尚有疑,所以有顾忌。不明白本来毫无交集的两人为何他会出手帮他,深宫之中,事事皆不易,他不得不怀疑。
但谢允泓像是与他相识多年的样子,一进门就喊道:“王兄。”
江柏舟短暂的恍了一下神,谢允泓的笑很温暖,这样的笑容,他在吉太妃脸上也没见过如此温暖的笑,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对他这样笑。
大抵是因为春日,人变得惬意起来了,又大抵是因为那样翠绿舒适的环境让他放松,又或者是谢允泓带笑的那一声“王兄”,总而言之,从那天之后,他身边总会有一个人的身影出现,赏月观花习字读书,皆有那人的身影在。
一次下棋,江柏舟决定袒露心声。
“泓儿,你大概不明白皇上为何对我那么好。”
谢允泓不急不缓落下棋子,“我知道啊,王兄不必藏着掖着,我不会与他人言。”
江柏舟苦笑一下,他想说他不是皇帝的儿子,而且和他没有半毛钱血缘关系,只是个外人罢了。但终究没说出口。
谢允泓见他发呆不落子,似乎明白了他心中所想,又补充道:“我还知道你不是他的儿子,嗯……我猜的,对么。”
江柏舟看着他的眼睛,那是一种赤裸裸的真诚,不可抵制的真诚。
“没错,但,为何?”
为何你会觉得不一样?明明宫里大多数人都觉得我们很像父子。
“因为你们根本不一样啊。”谢允泓答的不假思索。
不想去深究这句话的含义,但谢允泓的回答给了他很大鼓舞,原来真的有人会对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好。
江柏舟捻起棋子,淡定落下,朝他笑了笑,“我赢了。”
众人都认为旭王殿下与宫中众人都不对付,尤其是那些皇子皇孙,跟五皇子更是没什么交集,可他们不知道,两位少年,在彼此最落魄,最难熬的时光,给了对方最温暖,最惬意的救赎。
清平二十年,江家灭门惨案令皇帝勃然大怒,江太尉当时是最得皇上欢心的忠臣,杀人凶手至今都没有头绪,下手及其狠心。而剩下的江家独子江谦,因外出读书而躲过一劫,其余人,无一幸免。
十三岁的江柏舟,失去了双亲,失去了亲人的庇佑,让他本就冷淡的性情变得更加漠然。
皇帝大概是可怜他一人撑起江家不容易,将他接到了宫里。寄养在吉太妃那,吉太妃是先帝的吉妃,一位蒙古来的公主。
她待人很是温和,教他写字,射箭,骑马,画画,女红,一切的一切,只要是她会的,通通都教给了江柏舟。
一次雨夜,雷声轰鸣,吉太妃住的祥和宫已经多年没有修缮,下雨天一来,屋里就冷的像冰窖,还不断漏雨,那一夜,两人挤在尚还安好的主殿里。
江柏舟很局促,放不开手脚,又想起自己家里的那些事情,心情不太好,一直冷着脸不发一言。好在吉太妃对他很温和,给他打来了热水,哄他睡觉,与他说了好些有的没的,但他一点也没觉得聒噪,甚至让他觉得这里是新家。
临睡前他问过吉太妃一个问题,吉太妃给他的回答终身难忘。
“为何待我那么好?”
“因为你很乖呀,这宫里勾心斗角,这些年我也厌烦了,遇上你才觉得这宫中倒也有些滋味。”
深宫之中,只有吉太妃是真心待她的,她名义上的姑母,也就是淑妃,未来的国母,待他也不如吉太妃。
在吉太妃的温柔里,江柏舟慢慢放开了些,不再那么拘束,会笑,还会说御膳房的菜越来越难吃,只是性子依旧冷淡,但大家都能看出来,他是真的把祥和宫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在祥和宫的第二年春天,吉太妃病了。皇帝不管先帝的妃子,内务府有时连吃穿用度都克扣,祥和宫只是看着温馨,其实里面早已经是千疮百孔,常年住在这样的地方,身子再好的人也要垮了。
江柏舟不眠不休,衣不解带的照顾了吉太妃整整三天,即使太医说吉太妃活不过这个月他也咬牙坚持下去了。
吉太妃清醒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要好好活。”
江柏舟强忍泪水,听她絮絮叨叨说了好多,本以为可以熬过去的,但老天明显还是不喜欢他,不期望他过好。
吉太妃还是走了。
在那年春天槐花开的最旺盛的时候,江柏舟没留一滴泪,只是默默收拾好了吉太妃的遗物。
宫中无人替她料理后事,皇上早已将先帝的妃子抛之脑后,江柏舟一手操办了吉太妃的后事,他是存了私心的,没有把吉太妃的尸身交给皇上葬入皇陵,而是找了个相似的尸首伪造,他将吉太妃葬在了蜀地的槐花乡,愿她下一世不再被深宫所束缚,做一个在草原里策马奔腾,自由自在的蒙古公主。
自那之后,江柏舟越来越沉默寡言,越来越冷淡,这宫中没有人是真心喜欢他的,他就是个外人而已。
吉太妃过世后,皇帝将他送到了皇宫书院与皇子们一起读书习字,骑马射箭。
他在江家时就受过良好的教育,再加上吉太妃之前教过他许多,所以做起这些来得心应手,很快得到了皇上的青睐。
江柏舟当时十五岁,也不是孩子了,这些年该查的事情他都查了,还在暗中培育了自己的人马,只是这些皇帝都不知道,还认为他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
清平二十三年,年仅十六岁的江柏舟封了王,封号旭。
当时圣旨一出,满朝文武皆上书,皇帝也不知道受了什么蛊惑,一股脑的全扔了,就是铁了心了要封他为王。不怪满朝文武惊讶如此,自东华建立政权以来,只有两位异姓王。
一位是昭阳帝的伴读,姓温,名飞芩,封号护。这个传闻传的可就离谱多了,五花八门,但因为温飞芩是文官,所以当时并没有很忌惮他,不过听闻他与昭阳帝的关系不一般,不然一介文官怎么坐稳王位。
第二位便是清平帝这代所封的旭王了,他跟温飞芩可不一样,他能文能武,况且皇帝看起来还丝毫不忌惮,活像被喂了什么迷药,有段时间甚至整日都将心扑在江柏舟身上。
但江柏舟的态度倒是一如既往的冷淡,他一人操持王府事宜,倒也过的逍遥自在,皇帝对他也很偏爱,出了什么事江柏舟都是收受益的那方,直到一次惹怒了皇上。
那是一个普通的秋天,落叶知秋,散了一地的秋意。
秋天总免不了秋季狩猎,宫里众人纷纷填了单子,那几位皇子更是苦练骑术和弓箭,想着要在清平帝面前露一手,让他多看看自己。
江柏舟本不想去,但皇帝倒是很想让他去,大概是为了向各位臣子证明自己眼光没错吧。
他对皇帝只有厌烦,从来没有其余的情感,但吉太妃的事情让他已经许久不敢放松,身心疲惫,于是便应了下来,权当散心了。
达官贵族子弟们也纷纷前往,都想抱抱皇上大腿,江柏舟对此非常不屑,过好自己的平淡日子便是人生无憾了,这些人总想着荣华富贵,到头来得不偿失。
果不其然,这些达官贵族们在这,指定会出些什么事情,大概是顺应民意,秋季狩猎第二天比试就出事了。
相府小公子在骑马时不小心摔断了腿,而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是三皇子,也就是当今的云州王。
他在马吃的饲料中下了药,导致相府小公子的马突然发狂将他甩下马背,小腿骨就此残废。
三皇子很有手段,将所有矛头都指向了当时皇帝最偏爱,集权力和宠爱与一身的江柏舟,众人不满已久,对他更是百般刁难,扬言要将他挫骨扬灰。
江柏舟充耳不闻,皇帝问起时他也只是沉默,对这件事,他没有解释,就算解释了又怎样?会有人相信他吗?别痴心妄想了,根本不会。
于是皇上无奈之下,先将他禁足了,江柏舟一直不太喜欢这里,长宁殿的繁华自然是远远超过祥和宫,但永远比不上祥和宫。
禁足的那些天,江柏舟什么都没想,只是静静享受不属于他的惩罚。
禁足的第五天,皇上派人将他放了出来,他有些惊讶,殿里来送赏赐东西老太监告诉他,说是五皇子来给他求情了,说明了事情原委,皇上知道冤枉了小王爷您,特地赏赐了这些东西。
江柏舟对五皇子的印象,只停留在秋季狩猎那个弱小孱弱的背影上,他们从未有过交集。
从前照顾吉太妃的老尚宫一直跟着他,如今来长宁殿伺候他的起居,老尚宫说是要带点礼物去五皇子住所道谢的,江柏舟不懂这些,也不太想去,但礼仪还是要有的,最终还是让老尚宫备了一份礼,去了趟五福宫。
五福宫如今只有五皇子一个人在住,本是与他亲娘谢贵嫔一同住的,但谢贵嫔也是个命不好的,早早便丢下他去了,照皇上对五皇子的宠爱看,这谢贵嫔恐怕也是皇上喜爱非常的女子了。
长长的宫道异常静谧,为了五皇子养病,这五福宫周边都没有人居住,很是寂静。
江柏舟跟着老尚宫,一步一顿,老尚宫似乎是看出他的顾虑,笑着说道:“殿下,莫担心。五皇子与谢贵嫔一样,是很和蔼大气的人呢。”
江柏舟冷着脸,嘴硬道:“老尚宫多虑了。”
老尚宫笑笑不说话了,将礼品递到他手里便将人带了进去。
五福宫果然是养病的好地方,花花草草郁郁青青,树也是枝繁叶茂的,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院子里萦绕着一群蝴蝶,假山错落间,隐约看见模糊人影。
五福宫小太监连忙去报:“五殿下,旭王殿下来了。”
谢允泓逗着鸟,闻言回眸温润一笑,他的面容从来就不是病恹恹的,虽然看着不太有神采,皮肤也过分苍白却格外给他渡上一层柔和,显得整个人温柔可亲。
若仔细看还能发现,他的相貌实在是和谢贵嫔过分相似,言笑晏晏的那双眼睛,最是像,一双眼睛仿佛会说话,看着他的眼睛,心中的聚拢乌云不出片刻就会消散。
他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拍干净手上的鸟食,随后道:“快将人领进主殿,送点好茶水来。”
他身子自小便弱,皮肤也苍白,阳光照下来,皮肤都隐约发着光。他整个人就像一张纸,仿佛风一吹就会吹跑走。
江柏舟是第一次见到他,对他尚有疑,所以有顾忌。不明白本来毫无交集的两人为何他会出手帮他,深宫之中,事事皆不易,他不得不怀疑。
但谢允泓像是与他相识多年的样子,一进门就喊道:“王兄。”
江柏舟短暂的恍了一下神,谢允泓的笑很温暖,这样的笑容,他在吉太妃脸上也没见过如此温暖的笑,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对他这样笑。
大抵是因为春日,人变得惬意起来了,又大抵是因为那样翠绿舒适的环境让他放松,又或者是谢允泓带笑的那一声“王兄”,总而言之,从那天之后,他身边总会有一个人的身影出现,赏月观花习字读书,皆有那人的身影在。
一次下棋,江柏舟决定袒露心声。
“泓儿,你大概不明白皇上为何对我那么好。”
谢允泓不急不缓落下棋子,“我知道啊,王兄不必藏着掖着,我不会与他人言。”
江柏舟苦笑一下,他想说他不是皇帝的儿子,而且和他没有半毛钱血缘关系,只是个外人罢了。但终究没说出口。
谢允泓见他发呆不落子,似乎明白了他心中所想,又补充道:“我还知道你不是他的儿子,嗯……我猜的,对么。”
江柏舟看着他的眼睛,那是一种赤裸裸的真诚,不可抵制的真诚。
“没错,但,为何?”
为何你会觉得不一样?明明宫里大多数人都觉得我们很像父子。
“因为你们根本不一样啊。”谢允泓答的不假思索。
不想去深究这句话的含义,但谢允泓的回答给了他很大鼓舞,原来真的有人会对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好。
江柏舟捻起棋子,淡定落下,朝他笑了笑,“我赢了。”
众人都认为旭王殿下与宫中众人都不对付,尤其是那些皇子皇孙,跟五皇子更是没什么交集,可他们不知道,两位少年,在彼此最落魄,最难熬的时光,给了对方最温暖,最惬意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