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屋内,白柳生就揽住林玉的杨柳细腰,在她粉嫩的脸上轻啄了口。
林玉颇有些紧张,想推开他,手却戛然停在他胸前没敢用力,瞧起来倒像一副娇羞模样。
白柳生一回府,京荷就回正院当差去了。此时屋里只余莲儿和赵嬷嬷两人伺候,两人一见这情形,退步想往外走。
白柳生的动作并未更近一步,又捏了一下她的脸,就将她松开了。“怎么瘦了,是做甜水太累,还是吃的不好?”
林玉立马摇头,生怕白柳生不让自己再做甜水,“没有,是这阵子没胃口,不是累的。”
“那就好。”白柳生懒懒靠在椅子上,自己掀开桌上的甜水罐子,想尝一口。
林玉忙接过手,帮他倒上一碗。
熟悉的味道在白柳生口中漾开,而眼前人也一改常态,多了几分真诚,这让白柳生觉得心情不错。
“对了,你是认得字的吧?”
不知白柳生此问为何,林玉倒不敢再撒谎,这些日子京荷一直教自己点茶焚香,她实在怕白柳生再请教书先生来给上课。
“认得,读过一些书。”林玉顿了顿,继续道:“但做不成诗。”他似乎忘了,上次自己当他面看过方永的信。
听得妮子的话,白柳生浅浅一笑,“认得就好。”
他搁下碗,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到林玉手上。“你瞧瞧这是什么,看完了可别哭。”
林玉接过,却有些谨慎的不敢打开。
这张纸,实在和方永给自己的信有些像。
白柳生含着笑意,瞥了个眼色,示意她打开瞧瞧。
林玉抖着心,将纸张开,上头赫然写着身契二字,下头的名字是林玉,再下头一行小字里簇拥着良籍二字。
她,不再是贱籍了!
林玉真要喜极而泣了,眼里有热热的泪,还没等流下来,她就飞速的抹去了。
“爷......”余下的话全都哽在喉中,说不出。
林玉当真有些感激他了。
“我就说你别哭,还滚泪珠子。”他目光柔和,语气也比以往更温柔,“明日是你生辰,就算做礼物了。去京城前就该给你的,那日没带在身上,又走的急,耽搁了许多天。”
林玉捧着籍契单子,心中感动久久未散。“我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
“那给我生个孩子。”他表情严肃,话音儿却又像玩笑,叫人不好琢磨。
她顿了下来,不敢答复。
白柳生是个聪明人,见林玉默不作声,便知道她的心思,出奇的是,他并没计较,也没再将这个话题继续,只浅浅打了个哈欠,道:“我有点困了。”
他去了小炕上,合眼睡下。
林玉捧着手里的籍契单子,呆愣在原地,可转头看着榻上熟睡的人,心中五味杂陈。
自己这样做真的对么?
林玉心绪混乱,刚刚分明从白柳生的眼中看到了失望,按他的性格,一定是暴跳如雷的骂她不知好歹,可他却一句话都没说。
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这样做是对还是错。如果白柳生骂她,或是强迫,她心里都会比现在好受。
她心里既苦又涩,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思,让她极难受,或许只有对他好点,才能弥补心里这份亏欠。
白柳生睡了两个多时辰,才起身,看见自己身上搭着翠绿色缎面被,撇唇一笑。
日头已经垂在西边,余晖正好晃得屋里亮堂。屋里静悄悄的,下人似乎特意避了出去,怕扰他睡觉。
白柳生喊了句,没人答应,又喊了林玉,也无人应声。他只得下地,去外头寻人。
许是太困,白柳生竟没察觉,有人给自己脱了靴袜,此刻靴子被板板正正摆在炕头暖着,上头沾的泥灰也被打理的干净,袜子换了新的,就放在靴子旁边。
白柳生套上靴袜往外去,廊上依旧是空无一人。此时下了雨,淅淅沥沥的润着草色,夕阳映着细雨,雨滴皆数灿着金色,一团和气。
一阵饭香飘过,他不自觉往厨房走,果然,林玉正在厨房。
白柳生倚着门框,看林玉挽着袖儿,身影忙碌。
“他爱吃辣,莲儿你再给我些干辣椒。你再看那鱼汤好了没,好了就装罐子里,再用毛巾给罐子裹上,可别凉了,用完饭让他带给老太太。”
白柳生嘴角生着笑意,觉得烟火气让人欢喜。
莲儿递完辣椒,准备去看汤锅,一回身就见白柳生,吓得立马怔在原地。
白柳生食指竖在唇中,示意莲儿噤声不语。
辣椒下锅,烹起一阵辣烟,林玉呛的直咳嗽,撇头见莲儿傻愣在原地不动,问道:“怎么了?”又顺着莲儿目光去瞧,才看到白柳生靠在门口,笑意盈盈的看着自己。
“爷......你醒啦!饭马上就好。”她扭头去炒菜,又觉得厨房烟太大,边咳嗽边道:“爷,这烟大,你且回去等着,马上就好。”
忽然又想起,自己私自让三珠去休息了,紧接着道:“我看三珠也困的不行,就私自叫他休息去了,爷若有事,就让莲儿去喊他来。”
白柳生不但没走,反倒进了厨房里。“没事,你忙你的,我在这待会。”
赵嬷嬷端着盘子,正从隔壁过来。“娘子今日蒸的馒头真好,白白胖胖的。”
赵嬷嬷前脚刚迈进来,见着白柳生也是一愣。“爷怎么到这来了,是不是外头没人伺候,莲儿,快带爷去外头。”
莲儿一时也不知听谁的好,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出,是白柳生自己愿意在这待着的。
白柳生摆了摆手,示意没事。
赵嬷嬷也不再言声,只觉得奇了,白爷竟屈尊将贵愿意在厨房里头待着。
林玉手脚麻利,三下五除二炒完了菜,扯着白柳生便往外走。“爷,饭好了,快走吧,这里油烟大。”
白柳生嘴角仍含着笑,凭着林玉扯着自己的袖子往外走。
夕阳未落,细雨已停,支摘窗半敞着,引得余晖撒进来,新开的迎春花幽微香气伴着清凉湿风拂进屋里,叫人觉得舒服。
余晖光晕晃着林玉素白的裙角,她知道白柳生父亲亡故不久,故而穿的素,连平日里常戴的耳坠子都卸了。
二人坐在饭桌上,白柳生盯着林玉看,觉得她似乎有些不同了,却又说不出是哪里,只是见了,觉得心里暖暖的。
白柳生的目光有些灼热,林玉被瞧的有些慌,面上微微一红,随即给他夹了菜。“一路风尘,中午也没吃口热饭,晚上我特意做了些辛辣的,能下饭,爷多吃些吧!”
饭菜倒是其次,白柳生只觉得,她能想到这么多,也算对自己用心,便觉得心思比饭菜可心。
林玉又想替他夹菜,手刚探出去,就被白柳生给攥住了。
白柳生虽心里暖,但有些话说了就显得假,他也享受这份温情,便只默默笑着,而不发一言。
“我刚做了些鱼汤,想着能给老太太补身子,一会爷去看老太太帮着带去吧!”
原本林玉还怕白柳生拒绝,却没想他一口就答应下来。
“明带你去见老太太,去请个安,也叫她老人家知道你的心意。”林玉怔了怔,不知白柳生是什么心思,但做儿媳的去见拜见婆母老太太总算正常,她只听说老太太喜静,白柳生也从不叫人随意拜见打扰,只是老太太正在病中......
白柳生似乎清楚她的心思,便出言道,“没事,老太太随和,不会为难你,病中也无妨,只是见一见。”
林玉这才稍稍安心。
二人边吃边聊天,一顿饭吃了许久。
用过饭,白柳生似乎没有留宿的意思,林玉跟着将他送出门,才回屋歇着。
林玉倒不是怕见人,只是还没以媳妇的身份见过长辈,生怕错了礼数,一晚上问了许多遍赵嬷嬷,明天要注意什么。
赵嬷嬷也不吝啬言语,将明日拜见的事讲的清楚。
二人关系缓和,赵嬷嬷也宽心,况且还是林玉先转的性。
林玉在床上久久难入眠,翻腾了许久才睡熟。整个上午心都在悬着,直等到中午才得信儿,白柳生让过去书房。
林玉第一次到白柳生书房,倒是清简雅致,墙上挂了两幅叫不出名的水墨画,正中摆着黄柳木书案,白柳生正坐在太师椅中,提笔写字,抬眸见着林玉才搁了笔。
“走吧,带你去见老太太。”
林玉不言声,轻轻点头。
白柳生携过林玉的手,往外走。觉得她手心发汗,便问:“怎么了?害怕了?”
“没,就是怕错了礼数。”
白柳生又是轻轻一笑,“没事,老太太随和,再说,还有我在呢!”
林玉轻点头,任由他携着走,也不抗拒。
春日的风和煦,吹起来有阵阵暖意,花草长起来了,空气里的味道也叫人觉得十分清爽。
白柳生书房离老太太院子近,三五步便到了地方。
直到老太太院子里头,白柳生才松开拉着林玉手。林玉跟在白柳生后头,像个新入门的媳妇,小心翼翼紧张兮兮。
老太太刚喝了药,此时精神尚好。
见着儿子来拜见,笑的和善慈祥。看着儿子身后还跟着个丫头,一时猜不出这是哪房,但看着衣着素净,人也清秀,觉得应该不是三房。
“这是......青玉轩的?”老太太先张口。
白柳生行过礼,才说话:“是,这是林玉。”
林玉照着规矩,随着白柳生给老太太见礼。“老太太安康。”
“快起来吧,地上冰凉,别冷着。”老太太笑的依旧慈祥。
白柳生扶了一把,才自顾自坐下。“昨儿她就想来探望母亲,在门口站了半晌,又不敢进来,今儿我给带过来了。”
老太太拿帕子捂了捂嘴,似是想压住咳嗽,过了好一会才道:“你昨的鱼汤很好,有心了。”
林玉不知道,老太太常年礼佛,只吃素,是一点荤腥都不沾,即便在病中,最需要补身子,也不曾例外,但老太太并没说,白柳生也没阻她的心意。
“您若喜欢,我日日做了送来,只望老太太身子康健。”林玉道。
老太太笑着,没驳。
白柳生知道母亲需要休息,便也只坐了片刻,就带着林玉回了。
离了院子,林玉深深出了口气,老太太果真像大家说的,和蔼又随和。
“老太太不吃荤的,所以你也不用日日做鱼汤送过来。”出了院子,白柳生才跟林玉明说。
“啊?那昨天你怎么没说,我做素汤啊!”说完,林玉又慌忙解释:“我没别的意思,送错了东西,总是不好。”
白柳生依旧只是笑笑,“东西不重要,你的心意,老太太知道才重要,喝不喝不打紧。”
林玉默默低下头,有些懊恼自己。
瞧见林玉有些悔,便道:“大不了,你明日做素汤,我再送一趟。”
林玉心里有些暖,只觉得此时的白柳生过于贴心,反倒让自己心里更多了几分愧意。
白柳生负手而行,林玉默默跟在一边,他林玉送到青玉轩门口,才再开口:“今晚段大爷做东,我带你出门溜溜。”
林玉颇有些紧张,想推开他,手却戛然停在他胸前没敢用力,瞧起来倒像一副娇羞模样。
白柳生一回府,京荷就回正院当差去了。此时屋里只余莲儿和赵嬷嬷两人伺候,两人一见这情形,退步想往外走。
白柳生的动作并未更近一步,又捏了一下她的脸,就将她松开了。“怎么瘦了,是做甜水太累,还是吃的不好?”
林玉立马摇头,生怕白柳生不让自己再做甜水,“没有,是这阵子没胃口,不是累的。”
“那就好。”白柳生懒懒靠在椅子上,自己掀开桌上的甜水罐子,想尝一口。
林玉忙接过手,帮他倒上一碗。
熟悉的味道在白柳生口中漾开,而眼前人也一改常态,多了几分真诚,这让白柳生觉得心情不错。
“对了,你是认得字的吧?”
不知白柳生此问为何,林玉倒不敢再撒谎,这些日子京荷一直教自己点茶焚香,她实在怕白柳生再请教书先生来给上课。
“认得,读过一些书。”林玉顿了顿,继续道:“但做不成诗。”他似乎忘了,上次自己当他面看过方永的信。
听得妮子的话,白柳生浅浅一笑,“认得就好。”
他搁下碗,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到林玉手上。“你瞧瞧这是什么,看完了可别哭。”
林玉接过,却有些谨慎的不敢打开。
这张纸,实在和方永给自己的信有些像。
白柳生含着笑意,瞥了个眼色,示意她打开瞧瞧。
林玉抖着心,将纸张开,上头赫然写着身契二字,下头的名字是林玉,再下头一行小字里簇拥着良籍二字。
她,不再是贱籍了!
林玉真要喜极而泣了,眼里有热热的泪,还没等流下来,她就飞速的抹去了。
“爷......”余下的话全都哽在喉中,说不出。
林玉当真有些感激他了。
“我就说你别哭,还滚泪珠子。”他目光柔和,语气也比以往更温柔,“明日是你生辰,就算做礼物了。去京城前就该给你的,那日没带在身上,又走的急,耽搁了许多天。”
林玉捧着籍契单子,心中感动久久未散。“我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
“那给我生个孩子。”他表情严肃,话音儿却又像玩笑,叫人不好琢磨。
她顿了下来,不敢答复。
白柳生是个聪明人,见林玉默不作声,便知道她的心思,出奇的是,他并没计较,也没再将这个话题继续,只浅浅打了个哈欠,道:“我有点困了。”
他去了小炕上,合眼睡下。
林玉捧着手里的籍契单子,呆愣在原地,可转头看着榻上熟睡的人,心中五味杂陈。
自己这样做真的对么?
林玉心绪混乱,刚刚分明从白柳生的眼中看到了失望,按他的性格,一定是暴跳如雷的骂她不知好歹,可他却一句话都没说。
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这样做是对还是错。如果白柳生骂她,或是强迫,她心里都会比现在好受。
她心里既苦又涩,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思,让她极难受,或许只有对他好点,才能弥补心里这份亏欠。
白柳生睡了两个多时辰,才起身,看见自己身上搭着翠绿色缎面被,撇唇一笑。
日头已经垂在西边,余晖正好晃得屋里亮堂。屋里静悄悄的,下人似乎特意避了出去,怕扰他睡觉。
白柳生喊了句,没人答应,又喊了林玉,也无人应声。他只得下地,去外头寻人。
许是太困,白柳生竟没察觉,有人给自己脱了靴袜,此刻靴子被板板正正摆在炕头暖着,上头沾的泥灰也被打理的干净,袜子换了新的,就放在靴子旁边。
白柳生套上靴袜往外去,廊上依旧是空无一人。此时下了雨,淅淅沥沥的润着草色,夕阳映着细雨,雨滴皆数灿着金色,一团和气。
一阵饭香飘过,他不自觉往厨房走,果然,林玉正在厨房。
白柳生倚着门框,看林玉挽着袖儿,身影忙碌。
“他爱吃辣,莲儿你再给我些干辣椒。你再看那鱼汤好了没,好了就装罐子里,再用毛巾给罐子裹上,可别凉了,用完饭让他带给老太太。”
白柳生嘴角生着笑意,觉得烟火气让人欢喜。
莲儿递完辣椒,准备去看汤锅,一回身就见白柳生,吓得立马怔在原地。
白柳生食指竖在唇中,示意莲儿噤声不语。
辣椒下锅,烹起一阵辣烟,林玉呛的直咳嗽,撇头见莲儿傻愣在原地不动,问道:“怎么了?”又顺着莲儿目光去瞧,才看到白柳生靠在门口,笑意盈盈的看着自己。
“爷......你醒啦!饭马上就好。”她扭头去炒菜,又觉得厨房烟太大,边咳嗽边道:“爷,这烟大,你且回去等着,马上就好。”
忽然又想起,自己私自让三珠去休息了,紧接着道:“我看三珠也困的不行,就私自叫他休息去了,爷若有事,就让莲儿去喊他来。”
白柳生不但没走,反倒进了厨房里。“没事,你忙你的,我在这待会。”
赵嬷嬷端着盘子,正从隔壁过来。“娘子今日蒸的馒头真好,白白胖胖的。”
赵嬷嬷前脚刚迈进来,见着白柳生也是一愣。“爷怎么到这来了,是不是外头没人伺候,莲儿,快带爷去外头。”
莲儿一时也不知听谁的好,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出,是白柳生自己愿意在这待着的。
白柳生摆了摆手,示意没事。
赵嬷嬷也不再言声,只觉得奇了,白爷竟屈尊将贵愿意在厨房里头待着。
林玉手脚麻利,三下五除二炒完了菜,扯着白柳生便往外走。“爷,饭好了,快走吧,这里油烟大。”
白柳生嘴角仍含着笑,凭着林玉扯着自己的袖子往外走。
夕阳未落,细雨已停,支摘窗半敞着,引得余晖撒进来,新开的迎春花幽微香气伴着清凉湿风拂进屋里,叫人觉得舒服。
余晖光晕晃着林玉素白的裙角,她知道白柳生父亲亡故不久,故而穿的素,连平日里常戴的耳坠子都卸了。
二人坐在饭桌上,白柳生盯着林玉看,觉得她似乎有些不同了,却又说不出是哪里,只是见了,觉得心里暖暖的。
白柳生的目光有些灼热,林玉被瞧的有些慌,面上微微一红,随即给他夹了菜。“一路风尘,中午也没吃口热饭,晚上我特意做了些辛辣的,能下饭,爷多吃些吧!”
饭菜倒是其次,白柳生只觉得,她能想到这么多,也算对自己用心,便觉得心思比饭菜可心。
林玉又想替他夹菜,手刚探出去,就被白柳生给攥住了。
白柳生虽心里暖,但有些话说了就显得假,他也享受这份温情,便只默默笑着,而不发一言。
“我刚做了些鱼汤,想着能给老太太补身子,一会爷去看老太太帮着带去吧!”
原本林玉还怕白柳生拒绝,却没想他一口就答应下来。
“明带你去见老太太,去请个安,也叫她老人家知道你的心意。”林玉怔了怔,不知白柳生是什么心思,但做儿媳的去见拜见婆母老太太总算正常,她只听说老太太喜静,白柳生也从不叫人随意拜见打扰,只是老太太正在病中......
白柳生似乎清楚她的心思,便出言道,“没事,老太太随和,不会为难你,病中也无妨,只是见一见。”
林玉这才稍稍安心。
二人边吃边聊天,一顿饭吃了许久。
用过饭,白柳生似乎没有留宿的意思,林玉跟着将他送出门,才回屋歇着。
林玉倒不是怕见人,只是还没以媳妇的身份见过长辈,生怕错了礼数,一晚上问了许多遍赵嬷嬷,明天要注意什么。
赵嬷嬷也不吝啬言语,将明日拜见的事讲的清楚。
二人关系缓和,赵嬷嬷也宽心,况且还是林玉先转的性。
林玉在床上久久难入眠,翻腾了许久才睡熟。整个上午心都在悬着,直等到中午才得信儿,白柳生让过去书房。
林玉第一次到白柳生书房,倒是清简雅致,墙上挂了两幅叫不出名的水墨画,正中摆着黄柳木书案,白柳生正坐在太师椅中,提笔写字,抬眸见着林玉才搁了笔。
“走吧,带你去见老太太。”
林玉不言声,轻轻点头。
白柳生携过林玉的手,往外走。觉得她手心发汗,便问:“怎么了?害怕了?”
“没,就是怕错了礼数。”
白柳生又是轻轻一笑,“没事,老太太随和,再说,还有我在呢!”
林玉轻点头,任由他携着走,也不抗拒。
春日的风和煦,吹起来有阵阵暖意,花草长起来了,空气里的味道也叫人觉得十分清爽。
白柳生书房离老太太院子近,三五步便到了地方。
直到老太太院子里头,白柳生才松开拉着林玉手。林玉跟在白柳生后头,像个新入门的媳妇,小心翼翼紧张兮兮。
老太太刚喝了药,此时精神尚好。
见着儿子来拜见,笑的和善慈祥。看着儿子身后还跟着个丫头,一时猜不出这是哪房,但看着衣着素净,人也清秀,觉得应该不是三房。
“这是......青玉轩的?”老太太先张口。
白柳生行过礼,才说话:“是,这是林玉。”
林玉照着规矩,随着白柳生给老太太见礼。“老太太安康。”
“快起来吧,地上冰凉,别冷着。”老太太笑的依旧慈祥。
白柳生扶了一把,才自顾自坐下。“昨儿她就想来探望母亲,在门口站了半晌,又不敢进来,今儿我给带过来了。”
老太太拿帕子捂了捂嘴,似是想压住咳嗽,过了好一会才道:“你昨的鱼汤很好,有心了。”
林玉不知道,老太太常年礼佛,只吃素,是一点荤腥都不沾,即便在病中,最需要补身子,也不曾例外,但老太太并没说,白柳生也没阻她的心意。
“您若喜欢,我日日做了送来,只望老太太身子康健。”林玉道。
老太太笑着,没驳。
白柳生知道母亲需要休息,便也只坐了片刻,就带着林玉回了。
离了院子,林玉深深出了口气,老太太果真像大家说的,和蔼又随和。
“老太太不吃荤的,所以你也不用日日做鱼汤送过来。”出了院子,白柳生才跟林玉明说。
“啊?那昨天你怎么没说,我做素汤啊!”说完,林玉又慌忙解释:“我没别的意思,送错了东西,总是不好。”
白柳生依旧只是笑笑,“东西不重要,你的心意,老太太知道才重要,喝不喝不打紧。”
林玉默默低下头,有些懊恼自己。
瞧见林玉有些悔,便道:“大不了,你明日做素汤,我再送一趟。”
林玉心里有些暖,只觉得此时的白柳生过于贴心,反倒让自己心里更多了几分愧意。
白柳生负手而行,林玉默默跟在一边,他林玉送到青玉轩门口,才再开口:“今晚段大爷做东,我带你出门溜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