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如今是整个白府里最珍贵的人,身边时时不离人,虽说如今还在楚州,但饮食起居,都是比照侯府来的。
贴身伺候林玉的仍旧是莲儿,新搬来的京荷与金赵嬷嬷则在外间伺候,也是为了守好门户,任谁来了,都得先过她们这关。
金嬷嬷面如其人,不是一般的凶煞,只凭一嗓子,就能镇住府里人,小丫鬟们更是如见鬼煞般避之不及,压根就不敢往林玉屋子这凑。
金嬷嬷一般不说话,都是先由擅使软刀子的京荷开口。
有了这两个得力的,赵嬷嬷轻省了不少,只将全部心思放在林玉肚子上,每天耳提面命,有什么事,都让她等孩子落了地再说。
林玉知道此时要以孩子为重,便顺着赵嬷嬷。
白柳生也重诺,一直专心守在青玉轩,凡是能推的应酬全推了,实在推不脱的,便将人邀到前院,一旦商量妥当,便立即送客。
林玉熬过了头三个月的害喜,烤人的暑热天气也渐渐过去,已将步入金秋送爽的十月。
眼瞅着就到中秋,京城侯府特意派人来问,白柳生袭爵的头个中秋在哪过,他们想让白柳生回京一趟,与侯府的人一起过个团圆节。
但白柳生并没有这个打算,十分果断的拒绝了侯府的提议。一是因为京城没有他挂念的人,实在没有必要去那儿过节;二是因为老太太身子又不好了,他不敢离开。
侯府得了白柳生不回的消息,倒有些失望。因为自从他林玉有孕后,白柳生就一趟没回过京城,侯府生怕他撒手不管了。
不管也罢,倒是让他们日子过的宽松些,可他留了位先生在侯府,专门负责管账。侯府但凡有支出,都要过先生的手,老先生非要过手也罢了,他还要先盘算几天,再递信回楚州询问白柳生,能不能支银子,这么一来回小半个月就过去了,实在麻烦。
但吃人家嘴短,侯府这几位叔叔婶婶也说不出什么,但时间久了,也是口生怨言。
如此,几家人才凑在一起想对策,想趁着中秋把这些事一并和他说了,奈何人家压根就不打算回来。
几家又一商量,才决定,既然他不回来,那这些人去楚州总行吧。
侯府虽然已经解困,可宅子也是确确实实易主了,住在易主的宅子里,他们心里没底,也有不甘。
想着,或许离了京城,白柳生会对他们稍微客气些。又想着白母这人和善讲理,如果她愿意帮忙说几句话,或许白柳生会听。
这才拖家带口的过来了,但侯府,唯有崔氏没有动身。
怕白柳生不同意,他们并没提前知会,临中秋的前三天,三位叔叔携着家眷到了楚州。
侯府二老爷和四老爷都来过,倒也轻车熟路。
人已经到了,也不好撵回去,白柳生只得硬着头皮请了进来。
白柳生心里知道,这些人什么事都做的出来的,心思又深,此次专程来楚州,想必是各怀鬼胎。
他便叫人收拾出前院空房,挑远离青玉轩的院子给他们住,一则是怕他们吵闹,打扰林玉休息,二是防着这些人有坏心思,伤着林玉。
见到白柳生,三位叔叔先不说真正来意,只说若是不来看看老太太,实在说不过去,多年未见,也实在惦记。
白柳生只听着,也不驳,但三位叔叔的司马昭之心,他怎能不知。大抵是自己银钱上卡的太狠,让他们生活困顿,才想急乎乎的来找自己。
过惯了富贵日子,如今连穿衣吃饭都要找别人讨钱,他们自然不自在。
进了白府,几位忍不住一顿查看,也不觉楚州白府有多阔气,和东阳侯府可是差远了。便又开始盘算,会不会传闻有假,其实白柳生并没有那么阔,自己掏不出钱,才只得卖侯府老宅。
但中秋前一天,才让他们开了眼界。
那日,与白柳生有生意往来的,想攀上他这条线的,纷纷拜府。
既然是拜府,就不能空着手,都带了沉甸甸的礼,其实里头早塞好了名帖,好让白柳生知道这是自己送的礼。
因为每年中秋都会这样,白柳生就不亲自出面接待了,只由几个账房统计。等过了中秋,由账房再给白柳生念来访名册,也费不了几个精神。
白柳生认为明年还能继续做生意的,礼就会留下,明年不打算再合作的,就叫人再备上一份同样价值的礼,送还回去。
这么几年下来,大家心里已经有数了,只盼着中秋后白府不给回礼。
今年白柳生袭爵,送礼的人自然只多不少,光节前一天的时间,白府的门槛就要被踏破了,礼品盒子满满当当摆了两个院子。
看着满院子价值连城的礼品,侯府几位叔叔婶婶不禁在心里打算盘,怎么着也值十几万两了。
光过中秋就摆了两院子礼,就莫说还有其他节庆。
即便是老侯爷在世时,他们也不曾见过这么多送礼的,也算是在楚州这个他们瞧不上眼的地界,开眼了。
他们十足信了,白柳生确实有货,确实不缺钱花。这下子,依靠白柳生的心思就更重了,只等着回府要好好劝崔氏,莫要得罪了这尊财神爷。
林玉已经怀身四月,虽然还没显怀,但腰身却粗了一圈,人也懒懒的不愿动弹,赵嬷嬷却经常拉着林玉去院里活动,只说现在多动动,到时好生产。
林玉乍听闻侯府的几位叔叔婶婶到了,只觉得费解,隔着这么远的路,拖家带口只为过个节,实在让人不可置信。
林玉知道白柳生和几位叔叔婶婶关系并不好,但具体因为什么事,白柳生从未说起过。
或许白柳生怕林玉把几位叔叔婶婶当做好人,安置完他们,便特赶紧来了青玉轩。将自己与侯府的恩怨,浅浅说了几句,并特意嘱咐,能不见面,就不让林玉见他们。
连青玉轩门口,都多了好几个壮婆子。
此次,白柳生也给几位叔叔婶婶,安排了不少下人,明面上是照看他们生活起居,实则白柳生是另有用意。就是为了不让他们有任何可乘之机,即便是打听消息,也让他们没有门路,出门也得三五个人跟着,路上跟谁说了话,去了哪家铺子,随从都会逐一记下,回了府再皆数汇报给白柳生。
这倒不是白柳生想的多,而是侯府人实在是做的出来,从大姨奶奶查如雪到二姨奶奶尹溪和,都是他们花了大心思,安排过来的。
白柳生遇见查如雪的时候,还不知道查如雪是侯府笼络的人,可查如雪实在殷勤的过分,白柳生也不得不打听她的底细,派人跟了她几天,才发现她在暗中跟侯府来往。
那时候正值自己和崔芳冉两个人闹不愉快,就想着,一来已知道这人是眼线,不如放在身边,也好把控,别哪天侯府又安插一个自己不知道的眼线,更加麻烦。二来,他也是和崔芳冉赌气。
就是因为这个,查如雪才被白柳生带回了府邸。也不知道查如雪到底在想什么,突然间就不帮侯府递信了,侯府心急了,这才又派了尹溪和过来。
白柳生照常来者不拒,给外人营造出一副十分好色样子。
侯府以为自己拿捏住了白柳生,几年之间便也没了动作。
其实,说是侯府安插过来的眼线,不若说是老侯爷的继室崔氏安插过来的。
好再这次崔氏没有来,不然白柳生更要多几重担心。
侯府的叔叔辈的最多是因为钱财,而她崔氏的野心也不止于此,她还想着让自己的儿子继承侯爵之位呢,那样侯府才算真正掌握在她的手里了。
白柳生如今的身份,令人垂涎,原本就有许多人家想把闺女嫁过来,如今,他有身带爵位,就更成了香饽饽,实在怕侯府人一撺掇,就有人动了心。
中秋佳节当日,天气迅速转凉,赏月时已要多添衣裳。
林玉怀着身子,身上燥热,这样的天气反倒让她觉得舒坦,丝毫不觉得有凉意。
自入了府,几位叔叔婶婶就一直没见到老太太,中秋当日,便一连与白柳生说了几次,想要见老太太一面。
白柳生只嗤笑了一声,拦下他们:“老太太刚吃完药,睡下了,就别过去了。”
众人皆讪讪,他们可是攒了一肚子的话,要和老太太说,就想让老太太能想着旧情,偏袒两句。
想起曾经在侯府的事,便也没什么旧情好讲,念着这么多年的佛,老太太早就心如止水,虽不至于还带着恨意,可到底还是不愿意再见的。
老太太既不想听他们认错,也不想再翻扯出前尘往事来。只觉得,自己都是半截入土的人了,且连老侯爷已经没了,何必在最后着时候,再见上一面。
如今老太太就只盼着,自己能熬到孙儿出世,看上一眼,也能含笑入土了。
侯府的几位,皆因为没有见到老太太而有些遗憾。
但好再白柳生并没有冷落他们,这倒让他们有些惊喜。若是在京城侯府,白柳生也能这么对待自己,也就不用巴巴的赶过来,讨好了。
白府中秋家宴也是一团和气,白柳生也一改常态,和几位叔叔婶婶热络。
前院推杯换盏,歌舞热闹,唯独林玉站在院里赏着孤月。
自从侯府来了人,白柳生只来过青玉轩一趟,其余时候都是宿在三姨奶奶那。
和府家宴费瑶去了,就连查如雪都到了。
唯独林玉孤零零待在院里。
想起这些,林玉觉得有些恹恹,手里的月饼也不再香甜。
贴身伺候林玉的仍旧是莲儿,新搬来的京荷与金赵嬷嬷则在外间伺候,也是为了守好门户,任谁来了,都得先过她们这关。
金嬷嬷面如其人,不是一般的凶煞,只凭一嗓子,就能镇住府里人,小丫鬟们更是如见鬼煞般避之不及,压根就不敢往林玉屋子这凑。
金嬷嬷一般不说话,都是先由擅使软刀子的京荷开口。
有了这两个得力的,赵嬷嬷轻省了不少,只将全部心思放在林玉肚子上,每天耳提面命,有什么事,都让她等孩子落了地再说。
林玉知道此时要以孩子为重,便顺着赵嬷嬷。
白柳生也重诺,一直专心守在青玉轩,凡是能推的应酬全推了,实在推不脱的,便将人邀到前院,一旦商量妥当,便立即送客。
林玉熬过了头三个月的害喜,烤人的暑热天气也渐渐过去,已将步入金秋送爽的十月。
眼瞅着就到中秋,京城侯府特意派人来问,白柳生袭爵的头个中秋在哪过,他们想让白柳生回京一趟,与侯府的人一起过个团圆节。
但白柳生并没有这个打算,十分果断的拒绝了侯府的提议。一是因为京城没有他挂念的人,实在没有必要去那儿过节;二是因为老太太身子又不好了,他不敢离开。
侯府得了白柳生不回的消息,倒有些失望。因为自从他林玉有孕后,白柳生就一趟没回过京城,侯府生怕他撒手不管了。
不管也罢,倒是让他们日子过的宽松些,可他留了位先生在侯府,专门负责管账。侯府但凡有支出,都要过先生的手,老先生非要过手也罢了,他还要先盘算几天,再递信回楚州询问白柳生,能不能支银子,这么一来回小半个月就过去了,实在麻烦。
但吃人家嘴短,侯府这几位叔叔婶婶也说不出什么,但时间久了,也是口生怨言。
如此,几家人才凑在一起想对策,想趁着中秋把这些事一并和他说了,奈何人家压根就不打算回来。
几家又一商量,才决定,既然他不回来,那这些人去楚州总行吧。
侯府虽然已经解困,可宅子也是确确实实易主了,住在易主的宅子里,他们心里没底,也有不甘。
想着,或许离了京城,白柳生会对他们稍微客气些。又想着白母这人和善讲理,如果她愿意帮忙说几句话,或许白柳生会听。
这才拖家带口的过来了,但侯府,唯有崔氏没有动身。
怕白柳生不同意,他们并没提前知会,临中秋的前三天,三位叔叔携着家眷到了楚州。
侯府二老爷和四老爷都来过,倒也轻车熟路。
人已经到了,也不好撵回去,白柳生只得硬着头皮请了进来。
白柳生心里知道,这些人什么事都做的出来的,心思又深,此次专程来楚州,想必是各怀鬼胎。
他便叫人收拾出前院空房,挑远离青玉轩的院子给他们住,一则是怕他们吵闹,打扰林玉休息,二是防着这些人有坏心思,伤着林玉。
见到白柳生,三位叔叔先不说真正来意,只说若是不来看看老太太,实在说不过去,多年未见,也实在惦记。
白柳生只听着,也不驳,但三位叔叔的司马昭之心,他怎能不知。大抵是自己银钱上卡的太狠,让他们生活困顿,才想急乎乎的来找自己。
过惯了富贵日子,如今连穿衣吃饭都要找别人讨钱,他们自然不自在。
进了白府,几位忍不住一顿查看,也不觉楚州白府有多阔气,和东阳侯府可是差远了。便又开始盘算,会不会传闻有假,其实白柳生并没有那么阔,自己掏不出钱,才只得卖侯府老宅。
但中秋前一天,才让他们开了眼界。
那日,与白柳生有生意往来的,想攀上他这条线的,纷纷拜府。
既然是拜府,就不能空着手,都带了沉甸甸的礼,其实里头早塞好了名帖,好让白柳生知道这是自己送的礼。
因为每年中秋都会这样,白柳生就不亲自出面接待了,只由几个账房统计。等过了中秋,由账房再给白柳生念来访名册,也费不了几个精神。
白柳生认为明年还能继续做生意的,礼就会留下,明年不打算再合作的,就叫人再备上一份同样价值的礼,送还回去。
这么几年下来,大家心里已经有数了,只盼着中秋后白府不给回礼。
今年白柳生袭爵,送礼的人自然只多不少,光节前一天的时间,白府的门槛就要被踏破了,礼品盒子满满当当摆了两个院子。
看着满院子价值连城的礼品,侯府几位叔叔婶婶不禁在心里打算盘,怎么着也值十几万两了。
光过中秋就摆了两院子礼,就莫说还有其他节庆。
即便是老侯爷在世时,他们也不曾见过这么多送礼的,也算是在楚州这个他们瞧不上眼的地界,开眼了。
他们十足信了,白柳生确实有货,确实不缺钱花。这下子,依靠白柳生的心思就更重了,只等着回府要好好劝崔氏,莫要得罪了这尊财神爷。
林玉已经怀身四月,虽然还没显怀,但腰身却粗了一圈,人也懒懒的不愿动弹,赵嬷嬷却经常拉着林玉去院里活动,只说现在多动动,到时好生产。
林玉乍听闻侯府的几位叔叔婶婶到了,只觉得费解,隔着这么远的路,拖家带口只为过个节,实在让人不可置信。
林玉知道白柳生和几位叔叔婶婶关系并不好,但具体因为什么事,白柳生从未说起过。
或许白柳生怕林玉把几位叔叔婶婶当做好人,安置完他们,便特赶紧来了青玉轩。将自己与侯府的恩怨,浅浅说了几句,并特意嘱咐,能不见面,就不让林玉见他们。
连青玉轩门口,都多了好几个壮婆子。
此次,白柳生也给几位叔叔婶婶,安排了不少下人,明面上是照看他们生活起居,实则白柳生是另有用意。就是为了不让他们有任何可乘之机,即便是打听消息,也让他们没有门路,出门也得三五个人跟着,路上跟谁说了话,去了哪家铺子,随从都会逐一记下,回了府再皆数汇报给白柳生。
这倒不是白柳生想的多,而是侯府人实在是做的出来,从大姨奶奶查如雪到二姨奶奶尹溪和,都是他们花了大心思,安排过来的。
白柳生遇见查如雪的时候,还不知道查如雪是侯府笼络的人,可查如雪实在殷勤的过分,白柳生也不得不打听她的底细,派人跟了她几天,才发现她在暗中跟侯府来往。
那时候正值自己和崔芳冉两个人闹不愉快,就想着,一来已知道这人是眼线,不如放在身边,也好把控,别哪天侯府又安插一个自己不知道的眼线,更加麻烦。二来,他也是和崔芳冉赌气。
就是因为这个,查如雪才被白柳生带回了府邸。也不知道查如雪到底在想什么,突然间就不帮侯府递信了,侯府心急了,这才又派了尹溪和过来。
白柳生照常来者不拒,给外人营造出一副十分好色样子。
侯府以为自己拿捏住了白柳生,几年之间便也没了动作。
其实,说是侯府安插过来的眼线,不若说是老侯爷的继室崔氏安插过来的。
好再这次崔氏没有来,不然白柳生更要多几重担心。
侯府的叔叔辈的最多是因为钱财,而她崔氏的野心也不止于此,她还想着让自己的儿子继承侯爵之位呢,那样侯府才算真正掌握在她的手里了。
白柳生如今的身份,令人垂涎,原本就有许多人家想把闺女嫁过来,如今,他有身带爵位,就更成了香饽饽,实在怕侯府人一撺掇,就有人动了心。
中秋佳节当日,天气迅速转凉,赏月时已要多添衣裳。
林玉怀着身子,身上燥热,这样的天气反倒让她觉得舒坦,丝毫不觉得有凉意。
自入了府,几位叔叔婶婶就一直没见到老太太,中秋当日,便一连与白柳生说了几次,想要见老太太一面。
白柳生只嗤笑了一声,拦下他们:“老太太刚吃完药,睡下了,就别过去了。”
众人皆讪讪,他们可是攒了一肚子的话,要和老太太说,就想让老太太能想着旧情,偏袒两句。
想起曾经在侯府的事,便也没什么旧情好讲,念着这么多年的佛,老太太早就心如止水,虽不至于还带着恨意,可到底还是不愿意再见的。
老太太既不想听他们认错,也不想再翻扯出前尘往事来。只觉得,自己都是半截入土的人了,且连老侯爷已经没了,何必在最后着时候,再见上一面。
如今老太太就只盼着,自己能熬到孙儿出世,看上一眼,也能含笑入土了。
侯府的几位,皆因为没有见到老太太而有些遗憾。
但好再白柳生并没有冷落他们,这倒让他们有些惊喜。若是在京城侯府,白柳生也能这么对待自己,也就不用巴巴的赶过来,讨好了。
白府中秋家宴也是一团和气,白柳生也一改常态,和几位叔叔婶婶热络。
前院推杯换盏,歌舞热闹,唯独林玉站在院里赏着孤月。
自从侯府来了人,白柳生只来过青玉轩一趟,其余时候都是宿在三姨奶奶那。
和府家宴费瑶去了,就连查如雪都到了。
唯独林玉孤零零待在院里。
想起这些,林玉觉得有些恹恹,手里的月饼也不再香甜。